A: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魏家祥頃發布消息稱,儘管面對新冠疫情挑戰、港口阻塞及近期水災的影響,截至12月28日止,巴生港(Port Klang) 貨櫃處理量再創新高紀錄,達1,364萬個標準貨櫃(TEU),打破了2019年1,358萬標準貨櫃紀錄。   馬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曾針對港口和物流領域採取積極措施,以確保該領域符合國際需求。對於使用電子商務平臺的消費者而言,馬國政府所推出的多項振興經濟配套,加速配銷與交付過程,包括在6月啟動的港口和物流部門員工疫苗接種計畫,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保障和保護,使該領域能繼續全面運作。   魏部長指出,本次巴生港取得良好進展,主要歸功於該港口物流業者和巴生港務局領導的政府機構的共同努力,包括港口碼頭營運商(涵蓋北港和西港),透過優化可用資源和提升數位化的使用來克服各種挑戰,才能以卓越的營運管理方式處理銳增的貨櫃。   相較於2020年1至11月,本年同期的進口量增加5.8%,出口量及轉運量則分別增成長4.8%及5.6%。儘管近期發生的水災對巴生港運作帶來影響,然直至本年底,估計巴生港日常處理的貨櫃將可達1,375萬個標準貨櫃,屆時也將成為該港口自1973年起運作以來最佳表現。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印尼中央及地方政府每年檢討,並依據經濟成長率及通貨膨脹率等參數調整印尼各省市之最低薪資標準。   另查,2019年及2020年印尼各地區基本工資漲幅均在8%上下,惟因新冠疫情影響,印尼經濟成長率呈衰退趨勢,因此2021年印尼大多數地區基本工資漲幅不超過4%,亦有不少地區未調漲基本工資。   2022年除柯倫大羅省(Gorondalo)、東南蘇拉威西省(South-East Sulawesi)、北摩鹿加省(North Maluku)、日惹省(Yogyakarta)以及西蘇拉威西省(West Sulawesi)等少數地區外,其餘地區基本工資漲幅均不超過4%。全國各地區基本薪資平均漲幅僅0.95%。   2022年印尼各地區基本工資大約介於月薪130美元至345美元之間(匯率以1美元兌14,000印尼盾計)。其中,西爪哇省勿加泗(Bekasi)及卡拉旺(Karawang)等地基本薪資均超過340美元,為全印尼最高;日惹省(Yogyakarta)以及中爪哇省之Sragen、Wonogiri及Banjarnegara等地區薪資最低,僅約130美元。   印尼2020年至2022年各地區基本工資金額及增幅資訊如附件,併請參考。

A: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21-22財年的小預算年度期間,10月1日至12月17日,緬甸出口逾29.12萬噸豆類計2.42億美元。此前通過海運貿易出口逾27萬噸豆類價值2.3億美元,通過陸路邊境貿易出口逾1.547萬噸豆類計1,452萬美元。在2020-21財年的10月至9月,豆類的出口值逾15.7億美元。2019-20財年,緬甸出口逾160萬噸,收入僅12億美元。印度政府與緬甸簽署瞭解備忘錄,將在2021-22年至2025-26年期間,通過民間業者進口25萬噸綠豆及10萬噸木豆。在國內種植的豆類中,緬甸主要出口綠豆及木豆。綠豆及木豆主要銷往印度、綠豆主要銷往中國及部分歐盟國家。緬甸全國種植18種豆類,面積逾1,100萬英畝。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於12月21日在奈比都舉行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籌備會議。部長 U Aung Naing Oo表示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將在不久後展開,僅會派遣國內熟知國際協定及法律的專業人員,俾爭及東協及緬甸之利益。本籌備會旨在協助緬甸各部門與組織預先做好準備,才能積極參與在2022年開始東加FTA談判。加拿大為已開發國家,本次將簽署之全面性FTA,可望成為與東協簽署的高品質FTA之一。A部長指出,談判將優先針對緬甸出口產品的市場准入及吸引高品質、負責任的投資。 此外,談判須遵行國內現行法律及已簽署之國際協議,並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護國內的製造業及服務業。談判將於2022年開始,並於2年內完成,包括政策問題、協調要求、技術支持等均須及時提交,該部將提供必要的協助。     會中官員說明東加FTA談判參考文件所涉範圍,及雙方就該文件達成協議的情況;匯報設立談判工作組及2022年談判議程;以及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將代表緬甸實施的計畫。並討論談判方案及前置準備工作。   加拿大於 1977 年作為對話夥伴加入東協,自2016年開始對成立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區進行研究,並於2021年11月舉行的第10屆東協-加拿大經濟部長級會議中宣布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展開談判。加拿大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東協為第6大經濟體。東協是加拿大第6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則是東協第 15 大貿易夥伴。 2020年東協與加拿大之貿易額達200億美元,加拿大對東協成員國之外商直接投資額(FDI)達125億美元,東協成員國對加拿大之直接投資額則為12億美元。2019-2020年度加拿大緬甸雙邊貿易額達1.3億美元 , 排名緬對外貿易國第 26 位。加拿大在緬甸投資達1.58億美元,排名第16位。據東協-東亞經濟研究組、加拿大世界事務組和國際經濟學家的研究,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將使包括緬甸在內的東協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更加緊密。

A:緬甸自印度購買之1,340 萬劑 Covishield 疫苗中,第一批670萬劑已於12月27日抵達仰光國際機場,由仰光省醫療服務及公共衛生單位負責人帶隊接收。   衛生部續推動全國各地的優先族群接種 COVID-19 疾病疫苗,截至 2021 年 12 月 27 日,18 歲以上已接種疫苗的人數總計為1,900 萬,因此已有超過 50% 的目標群眾已接種疫苗;其中已完成2劑接種的人數為1,345 萬,已接種1劑的有554 萬。此外,12歲以上之中學生及高中生中,已有128萬學生完成2劑接種,18.9萬完成接種1劑。衛生部共購買 3,770 萬劑 COVID-19 疫苗,並收到 1,196 萬劑的捐贈,總計4,966 萬劑。   2022年衛生部將繼續接種疫苗以擴大疫苗接種覆蓋率,並敦促民眾接種全劑量疫苗,已接種第1劑疫苗的人應前往最近的免疫中心進行第2次接種,並積極參與衛生部的接種計畫。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曼德勒省牛出口協會(MRCEA)主席Soe Naing 表示,緬甸計畫向孟加拉出口牛隻。孟加拉買家聯繫該協會,並刻正觀察貿易路線。之後,協會將向相關部會報告。MRCEA將向政府通報貿易進行方式。目前若開邦貌奪(Maungtaw)邊境可供貿易,活牛可通過貌奪及實兌邊境的海運貿易出口到孟加拉。   緬甸的活牛貿易主要依賴中國市場,自2020年底以來,合法跨境貿易已暫停,然而中國商人仍不斷地在緬中邊境的黑市上購買牛隻。該協會表示,目前,黑市更加活躍,每天有1,000頭牛出口中國。2017年底,中國允許活牛出口,以消除非法出口,為畜牧業者創造更多機會與利益。商務部向每家公司發放100頭牛出口許可證,有效期為3個月。如果公司在3個月內不出售牛隻,須負相關法律責任。緬甸出口5歲以上的牛隻,並提供疫苗接種證書、健康證書及農場登記證書。   根據2018年牧畜普查,全國有1,150萬頭牛、其中水牛180萬頭、母牛及公牛970萬頭。農業、畜牧及灌溉部也將推動酪農業投資及其加值產業。其中,每年有110萬頭的足齡牛可投入市場。該部表示,緬甸每年可以出口逾 60萬頭牛,而國內消費只有40萬頭。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2月27日,勃固省長在勃固省政府辦公室Taw Win Hantha廳舉行的勃固省投資委員會(BRIC)會議上表示,BRIC重視如成衣廠等來料加工(CMP)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以達成該地區的永續經濟成長。投資者須享企業應有的權利及保護。此外,由於基礎設施在產業具關鍵作用,省長指示與會者要滿足各產業業者的需求。隨後,勃固省投資暨公司管理局長解釋投資案及增資事宜,委員會成員另討論投資相關事宜。勃固省長指導委員會認可依《緬甸投資法》提出的各投資案。2月1日至12月,勃固省吸引9,113.9萬美元的外資暨24.4億緬幣的緬資投資,為當地人民創造了4,717個就業機會。

A: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電子報,2021年12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2030 年後不會再發展燃煤電廠,以履行其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之國際承諾 越南媒體報導,越南政府已指派工商部研究並實施「以2045 年為願景之2021-30 年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使其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措施,以兌現越南總理范明正於2021年10月下旬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COP26) 上所作之承諾,到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 在此前提下,工商部 將必須審查燃煤電廠,以確保在2030 年後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並為既有燃煤電廠尋找替代燃料來源。 此外,工商部須制定激勵政策,以鼓勵發展離岸風電,以及研究更有效率與合理利用太陽能之政策及解決方案。 工商部必須清楚訂定何謂重要電力項目之明確標準與投資優先順序,以確保 PDP8計畫之實施係屬公開、透明且可行。 此外,工商部必須提出有效可行之管理機制,以確保PDP8計畫能夠成功,且絕對避免國內出現電力短缺情況。 工商部刻正精簡PDP8計畫,為該國電力部門提供路徑圖,包括1份詳盡之擬議發展電力項目清單。 根據工商部於上(11)月會議上提出之新版PDP8計畫,迄2030 年,新的進口液化天然氣 (LNG ) 之發電量將從3 月發布之計畫草案之40.95GW大幅削減至 22.4GW;迄2045 年, 新的進口LNG發電量亦將從83.55GW降至 55.75GW。 在新版計畫草案中,迄2030年,燃煤發電量將從 3 月草案中之46.4GW 減少到 39.7GW。同時,離岸風電迄2030年將從3月草案之3GW提高到4GW,而儲能容量將從3月草案之1.2GW翻倍至2.4GW。 新版計畫草案中最顯著變化為新的基於LNG之電力項目被腰斬近半,此舉無異於焦澆息越南將成為東南亞下一個LNG巨大市場之熱切預期。 在COP26 峰會上,越南總理范明正除承諾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外,另簽署旨在減少甲烷排放之「全球甲烷承諾」(GMP,註: 越南承諾至2030年甲烷排放量減少30%),並在「全球煤炭與清潔電力轉換聲明」(Global Coal to Clean Power Transition Statement)下,承諾逐步淘汰與不興建或投資新燃煤電廠。

A:標題:越南本(2021)年前11月肥料出口金額達4億5,928萬美元,年減45.6%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2021年12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11月肥料出口數量、金額及價格持續上升;出口數量為14萬427公噸,月增30%,年激增71.7%;出口金額為7,972萬美元,月增71.8%,年暴增219%;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567.7美元,月增32.2%,年激增85.9%。   累計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數量為120萬公噸,年增11.6%;進口金額為4億5,928萬美元,年增45.6%;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81.2美元,年增30.5%。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柬埔寨數量為50萬7,083公噸,年增34%,占42%;出口金額為1億9,265萬美元,年增63.4%,占42%;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79.9美元,年增21.7%。本年11月出口肥料至柬國數量為3萬1,042公噸,月減50.7%,年減15%,占42.1%;出口金額為1,330萬美元,月減48.2%,年增18%,占41.95%;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428.5美元,月微增5%,年增39%。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南韓數量為6萬2,174公噸,年增208.4%,占5.16%;出口金額為3,835萬美元,年暴增1,059%,占8.35%;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616.9美元,年激增275.9%。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莫桑比克數量為7萬7,750公噸,年暴增852%,占6.45%;出口金額為2,573萬美元,年暴增642%,占5.6%。另越南肥料出口市場亦包括:馬來西亞數量為8萬7,764公噸,年微增2.55%,占7.28%;出口金額為2,156萬美元,年增33.8%,占4.69%。   越南2021年前11月出口肥料1覽表 國別 2021年前11月 較2020年同期 增/減(%) 占比(%)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 金額 (%) 總計 1,204,877 459,277,618 11.58 45.58 100 100 柬埔寨 507,083 192,652,614 34.33 63.44 42.09 41.95 南韓 62,174 38,354,479 208.36 1.059.13 5.16 8.35 莫桑比克 77,750 25,734,900 852 642.46 6.45 5.6 馬來西亞 87,764 21,562,778 2.55 33.78 7.28 4.69 寮國 50,094 20,788,167 38.45 51.31 4.16 4.53 菲律賓 48,387 19,135,873 273.1 390.34 4.02 4.17 泰國 17,690 7,911,795 -39.21 -4.67 1.47 1.72 緬甸 16,816 7,154,088 -68.2 -54.94 1.4 1.56 臺灣 17,358 5,989,400 35.78 70.18 1.44 1.3 日本 5,327 2,066,707 42.89 107.19 0.44 0.45 安哥拉 49       60,610 -93.99 -83.23 0 0.01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2月24日   越南駐日本大使館商務組參事Tạ Đức Minh 頃表示,日本約1億2,500萬人口將成為越南農水產品之潛在銷售對象,主要進口品項為魚、蝦、鰻魚、肉類製品、豆漿、五穀、蔬果及咖啡等產品。   由於亞洲地區前往日本工作及生活人數約1,000萬人,其中越南籍約50萬人,因此越南農產品及食品進口之銷量逐漸增加。Tạ參事指出,越南食品領域前景看好,眾多日本投資者已投入越南食品領域,並通過服務購買及併購方式(M&A)進行投資,越南企業曾與日本企業進行併購,例如日本Earth Chemical公司購買越南Mỹ Gia股份公司。   專家評估食品屬於生活必要物資,爰食品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大,該產業公司併購情形深受關注,越南公民平均壽命及收入逐漸增加,提供食品銷售持續成長環境,尤其胡志明市及河內市兩大城市,上述有利因素未來將帶動更多併購案。   生產食品企業僅占越南加工製造工業1%,但越南食品出口占加工製造業之20%。為提高越南與日本食品企業合作效綜,滿足越南國內市場及出口至日本需求量,預估未來併購案將更多,惟越南農水產品出口至日本需注意檢疫、養殖、種植及包裝規定等問題。

A:資料來源:VOV WORLD網站2021年12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工商部長阮鴻延(Nguyen Hong Dien)頃於貫徹落實越共第13大決議之第1次全國對外工作會議上表示,越南經過35年之改革開放(Doi Moi)後,在國際經濟關係方面已取得巨大進步與輝煌成就,為越南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迄今越南已與500個國際組織及224個貿易夥伴建立良好關係,並已簽署90個雙邊貿易協定、60個投資促進與保障協定,以及17個自由貿易協定。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前所未有之嚴峻挑戰,惟2020年越南貿易總額仍達5,450億美元,2021年預計可望超過6,600億美元,成為全球前20大貿易國。   阮部長建議積極發展基礎工業並形成巨大產業聚落,以改善越南之競爭力並與全球供應鏈保持緊密連結,以期在多邊化及多元化之國際貿易關係基礎上建立獨立自主之經濟體。越南促進國際貿易關係之目的在於調和越南與其他國家間之利益。 阮部長續稱,越南將藉由調整經濟體制與制定新戰略,以參與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與充分利用既有貿易協定,俾達成永續發展之目標。越南永遠將國家利益擺在最優先地位,未來越南將繼續加強與主要及潛在夥伴之經濟連結,以發揮越南經濟之重要功效

A:資料來源:越南財經時報,2021年12月2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計畫投資部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CIEM)綜合研究組組長Nguyen Anh Duong頃表示,越南將為2022年經濟強力復甦國家之一,並將吸引更多新外資。   根據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 本(2021)年迄11月20日,越南FDI總金額達264.6億美元,年增0.1%。其中,增資案80.2億美元,年增26.7%;新投資案共1,577件,金額達140.6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新投資案件數目及金額比較,分別下降31.8%及增加3.76%;併購案(含股份購買)共3,466件,約43.8億美元。   產業別方面,外資企業投資越南領域遍及各行業,其中以製造業、發電與配電業、不動產,以及批發與零售業領先,投資金額分別達140億美元、57億美元、24.1億美元及12.7億美元。   2021年12月,越南外人投資總額預計將再激增數10億美元,呈現快速成長趨勢,例如丹麥玩具龍頭LEGO公司於越南平陽省投資10億美元設立新工廠。另一方面,在越南國會主席王廷惠日前往訪問印度及南韓期間,成功促成多項數10億美元之合作協議,包括海陽省Dai An Group不動產集團與印度Sri Avantika Contractors Ltd簽署5億美元投資案之合作備忘錄,合資設立新藥園區;越南通信科技集團(SAIGONTEL)與印度生態工程企業Ecologic Engineering Private Limited簽署40億美元之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基礎建設,以及促進產業及創新領域之合作。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12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最新統計資料, 本(2021)年迄12月20日,越南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金額達311.5億美元,年增9.2%,優於專家預期。其中,增資案共985件,金額逾90億美元,年增40.5%;新投資案共1,738件,金額達152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之新投資案件數目及金額比較,分別下降31.1%及增加4.1%;併購案(含股份購買)共3,797件,約69億美元,年減7.7%。   產業別方面,外資企業投資越南領域遍及各行業,其中以製造業、發電與配電業、不動產,以及批發與零售業領先,投資金額分別達181億美元、57億美元、26億美元及14億美元。   投資越南106個國家中以新加坡居首,金額逾107億美元,占越南FDI總金額之34.4%且年增19.1%;其次為南韓及日本,金額分別達50億美元及39億美元,分別占越南FDI總金額之15.9%及12.5%,年增25.4%及64.6%。   外人直接投資遍及越南59個省市,其中以海防市居首,金額達52.6億美元,占16.9%且年增3.5倍;其次為隆安省及胡志明市,金額分別達38.4億美元及37.4億美元,占12.3%及12%。另平陽省、河內市、永福省及北寧省亦為吸引FDI之主要城市。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31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波蘭基礎建設部副部長Grzegorz Witkowski表示,政府已決定在波蘭北部格但斯克(Gdansk)建造一個農業港口(Agriport),農業部門將使用該港口處理食品,包括水果、蔬菜和肉類以及化肥。   Witkowski副部長並補充稱,政府還希望讓Świnoujście港口對這個計畫感興趣。政府計劃明年開始工作,最終波蘭將可擁有兩個專門用於農業部的農業港。此計畫投資者將是Agroport SA公司,這是一家由農業部長設立的公司,將從國家預算中對這兩個地點中的每一個地點投資總計5億波幣資金。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31   Polish News Bulletin, biznes.interia.pl   國家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基金 (NFOŚiGW) 將2022年1月開始徵集名為「支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加氫站基礎設施」的新優先計劃。   根據該計畫,波蘭政府將撥款8.7億波幣在波蘭建立一個由17,000多個電動汽車充電點和20個加氫站組成的網絡。波蘭電動汽車發展商會(Polish Chamber of Electromobility Development)主席 Krzystof Burda 指出,對高效和現代化充電基礎設施的投資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31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曾表示,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政府有必要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包括針對地方政府的解決方案。   Morawiecki總理表示,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個季度共同對抗通貨膨脹。渠相信將會獲勝,但是,政府必須實施新的金融和投資工具。政府已推出抗危機保護措施(anti-crisis shield)以防止失業率上升,現在,為了緩解這種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影響,政府亦推出抗通貨膨脹保護措施(anti-inflation shield),包括降低消費稅(excise duty)、賦稅(taxes)、燃料、天燃氣和區域暖氣供應的加值稅(VAT)。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31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財政部副部長Sebastian Skuza表示,波蘭已設法滿足2022年至少40%的國家預算借款需求。波蘭財政部新聞稿於12月31日週五援引Sebastian Skuza副部長的話稱,財政部初步估計,明年至少有40%的國家預算借款需求已在本年度獲得融資。   Skuza副部長還表示,到年底,國家預算帳戶的總額將超過800億波幣(174億歐元),最終金額將在預算年度結束時公佈。今年11月底,波蘭預算帳戶餘額為 1,544億波幣(336億歐元)。   另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日報報導,波蘭今年年底預算赤字預計為 300億波幣。波蘭財政部長估計,到2021年底,波蘭的預算赤字不應超過300億波幣(65.4億歐元)。   波蘭財政部長Tadeusz Koscinski在週五對新聞局(PAP)提供的1份報告中稱,更新後的2021年預算法假設預算赤字為405億波幣(88.2億歐元)。但是,政府可以預測年底的赤字將大為低於假設的赤字數據,因為該赤字不應超過300億波幣。在最初的預算法中,赤字上限為823億波幣(179.3億歐元),但由於預算數字有所改善,該法於10月進行修訂,將赤字降至405億波幣。   此外,根據波蘭國家(中央)銀行(BNP)於12月30日週四公佈的數據,波蘭的經常帳戶赤字在2021年第三季度之後達到35.4億歐元,而第二季度之後則為10.7億歐元的盈餘。   波蘭的商品貨物貿易逆差為21.9億歐元,服務貿易順差為64.3億歐元。而其初級收入(primary income)赤字為74.8億歐元,次級收入(secondary income)赤字為3億歐元。第三季度商品貨物出口金額達到684.4億歐元,進口金額達到706.3億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31  PAP, IAR,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據報導,波蘭官員們表示,明年波蘭的最低工資將提高到每月3,010波幣(茲羅提; PLN)(656歐元,742美元)。同時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副部長Stanisław Szwed於12月31日週五指出,從明年1月1日起,最低時薪將調升至19.70波幣(4.30歐元,4.90美元)。   今年年初波蘭的最低月工資從2020年的2,600波幣調升至2,800波幣。同時,波蘭目前的最低時薪為18.30波幣,高於1年前的17波幣。波蘭國家中央統計局 (GUS)本月報告稱,波蘭11月份的平均月工資總額為6,022.49波幣。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公佈了今年前9個月的國民經濟就業和工資數據。據發布的數據顯示,波蘭平均月薪總額因行業別而異,從住宿和餐飲業的4,156.26波幣(PLN)到ICT業的9,975.65波幣。   而在公共部門,其平均月薪總額達到6,275.16波幣,比一般的平均月薪總額高11.8%。在私營部門,其平均月薪總額為5,364.84波幣,比一般的平均月薪總額低4.4%。

A: 法國憲法法院於本(110)年12月28日以「無關內容」為理由,宣布否決2022年財政法案中10項條文,其中包括:   第165條:關於政府授權亞爾薩斯鉀礦公司(Mines de potasse d’Alsace)其子公司Stocamine(位於上萊茵省Mulhouse郊區,專門確保危險產品地下存放安全)廠址可無限期掩埋4萬2千公噸砷、石棉及其他汙染物,分析本次被否決原因,除內容與財政法案無關之外,依據環境法規定,於地質深層存放任何特性之危險物質,均須向行政機關申請核准;另早在2017年Nancy行政法院已正式取消地方政府允許Stocamine公司無限制存放危險物質之行政命令。   第166條:關於政府授權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負責法國參與氫能歐洲共同利益重要計畫(IPCEI),以突破政府對於氫能產業之補助上限,並以3 大支柱發展氫能產業:(1)運輸領域之研發及相關設備工業化,包括燃料電池、氫儲能站、材料、車輛等;(2)綠色氫氣電解廠之研發及工業化;(3)氫能產品應用之研發及工業化。法國政府提案,Bpifrance應替政府確保補助款發放、還款管理及執行相關氫能基金,然而憲法法院認為上述無視財政法案內容中相關程序規定。   第137條:經核准混合管理機構(organismes mixtes de gestion agrees)可提供企業會計及稅務服務之任務。   第206條:在2024年奧運架構下,由政府遞交國會有關鼓勵企業體育合作之支出報告。   另一方面,有關運輸法中公共機場移轉給新開發商進行管理時,如移轉合約到期,須符合一定條件始獲財務補助乙節,則未被否決。另憲法法院認為,馬克洪總統10月份提出之「法國2030投資計畫(France 2030)」亦未違憲。   謹查,2022年財政法案於本年9月22日遞交國會,嗣經至少60名參議員及60名國民議會議員於12月15日向憲法法院申請裁決是否違憲,憲法法院12月28日發布上述決定後,該法案於12月30日正式頒布後實施。   另外,除France 2030計畫之外,2022年財政法案主要內容尚包括:(1)以2021年預估通膨率1.4%調整所得稅級距、(2)居家服務提供者之所得稅減免、(3)豁免小費收入之所得稅及社保費、(3)非居民企業可扣除標準費用、(4)協助水路運輸生態轉型、(5)限制能源價格上漲、(6)遵守歐盟加值稅規定,提供軍隊、抗疫等相關豁免,並符合歐盟對於電子商務、進口時對加值稅之管理、食品及身障人士醫療器材稅率降至5.5%等相關規定、(7)消除無效率課稅如建物資產稅、企業不動產稅(CFE)及企業增值稅(CVAE)、(8)為鼓勵共同研究,提供費用40%至50%,最高200萬歐元之稅負減免及(9)持續鼓勵使用綠色車輛,相關獎勵措施延至2023年1月1日止等措施。  

A:法國政府繼本(12)月17日宣布緊急防疫作法後,鑒於本月25日創下單日確診人數飆升近10萬4,000例之歷史新高,以及Omicron病毒在歐洲迅速傳播等節,緊急召開衛生國防委員會及部長會議討論對策。總理Jean Castex嗣於本月27日宣布新一波防疫措施,重點如下: (一)自本月28日起,接種第2劑疫苗後3個月即可施打第3劑疫苗;第4劑之可行性,將配合國際作法。 (二)12月31日跨年夜不實施宵禁,但禁止舉辦大型跨年活動、施放煙火及於公共場所飲酒。小型聚會應落實個人防疫措施。 (三)自明(2022)年1月3日起為期3週,實施以下限制措施: 1.禁止在酒吧、咖啡館站立消費;禁止站立聆聽音樂會;戲院、歌劇院、室內運動場所及長途交通嚴禁飲食。 2.大型活動場所實施人數限制,室內限2,000人、室外則為5,000人。 3.強制規定企業在可行的情況下,每週至少實施3~4日之居家上班。 (四)維持原訂之開學日於明年1月3日,加強防疫作為。 (五)自12月13日起,無論是否接種疫苗,確診病患之接觸者應實施自我隔離7日,如為同居家人則隔離17日,以因應病毒之可能潛伏期。 據統計,本月28日法國單日新增確診者計17.9萬人,重症病患超過3,330名,全國平均每10萬人中有700例染疫。續於本月29日及30日,單日新增確診案例均超過20萬人,研判係因民眾為確保返鄉過節平安無虞,紛紛集中於假期前進行檢測所致。 法國因Delta病毒引發之第5波疫情持續惡化,為防範已在歐洲肆虐之Omicron病毒進一步掀起第6波疫情,法國政府不斷加快全國疫苗施打速度,期透過降低感染及重症風險,度過疫情難關。疫苗通行證法案將於1月5日提交國會審議,預計於1月中實施。據統計,目前已有41%人口接種第3劑疫苗。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