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2月24日 越南駐日本大使館商務組參事Tạ Đức Minh 頃表示,日本約1億2,500萬人口將成為越南農水產品之潛在銷售對象,主要進口品項為魚、蝦、鰻魚、肉類製品、豆漿、五穀、蔬果及咖啡等產品。 由於亞洲地區前往日本工作及生活人數約1,000萬人,其中越南籍約50萬人,因此越南農產品及食品進口之銷量逐漸增加。Tạ參事指出,越南食品領域前景看好,眾多日本投資者已投入越南食品領域,並通過服務購買及併購方式(M&A)進行投資,越南企業曾與日本企業進行併購,例如日本Earth Chemical公司購買越南Mỹ Gia股份公司。 專家評估食品屬於生活必要物資,爰食品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大,該產業公司併購情形深受關注,越南公民平均壽命及收入逐漸增加,提供食品銷售持續成長環境,尤其胡志明市及河內市兩大城市,上述有利因素未來將帶動更多併購案。 生產食品企業僅占越南加工製造工業1%,但越南食品出口占加工製造業之20%。為提高越南與日本食品企業合作效綜,滿足越南國內市場及出口至日本需求量,預估未來併購案將更多,惟越南農水產品出口至日本需注意檢疫、養殖、種植及包裝規定等問題。
A:綜合美媒報導,為因應Omicron新冠疫情住院人數上升導致醫護人員不足,紐約州州長霍楚於24日表示將根據CDC建議針對醫療人員等必要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調整新冠居家隔離期建議,過去確診者須居家隔離10天後才可重返工作。新規定針對已完全接種疫苗者若染疫症狀輕微為無症狀或72 小時內未發燒,居家隔離5日後即可重返工作,須配戴口罩,另新規定已引起紐約州護士協會反對,擔憂將加劇醫護人員染疫風險。 紐約州26日公布數據顯示,7日平均檢測陽性率為11.7%,染疫住院人數持續上升,入院人數以未接種新冠疫苗者居多。州長霍楚呼籲新冠疫苗加強劑可針對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提升保護力,抑制住院人數上升,全紐約州18歲以上成年人約80%已接種完整疫苗,紐約州已增加新冠病毒檢測站及提供家用快篩檢測試劑。
A:根據麻州政府12月(17)日公告,該州頃擇定發電總量達1,600MW的兩項離岸風電案開發商,以利雙方繼續合約談判事宜,其中Mayflower Wind公司負責開發400 MW的離岸風電案,Vineyard Wind則負責1,200 MW的開發案,加計先前麻州已簽約的二項離岸風電案,預計麻州離岸風電總供應量將達到約3,200MW,足供160 萬戶家庭使用,有助該州推動經濟發展、氣候目標及當地就業,確保可負擔價格的清潔能源供應。 麻州州長貝克於2021年3月簽署全面氣候變遷法案,增加採購2,400MW離岸風電,將該州離岸風電目標由2016年3,200MW提升至5,600MW。另麻州政府先前於2018年與Vineyard Wind 1 簽訂800MW離岸風力供電合約,為美國首次大規模離岸風電採購案,2020年則與Mayflower Wind Low-Cost Energy簽訂804MW離岸風力採購合約,加上本次兩項離岸風電開發案供電總量約3,200MW,已可供麻州年度電力需求約25%。
A:標題:越南本(2021)年前11月肥料出口金額達4億5,928萬美元,年減45.6%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2021年12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11月肥料出口數量、金額及價格持續上升;出口數量為14萬427公噸,月增30%,年激增71.7%;出口金額為7,972萬美元,月增71.8%,年暴增219%;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567.7美元,月增32.2%,年激增85.9%。 累計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數量為120萬公噸,年增11.6%;進口金額為4億5,928萬美元,年增45.6%;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81.2美元,年增30.5%。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柬埔寨數量為50萬7,083公噸,年增34%,占42%;出口金額為1億9,265萬美元,年增63.4%,占42%;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79.9美元,年增21.7%。本年11月出口肥料至柬國數量為3萬1,042公噸,月減50.7%,年減15%,占42.1%;出口金額為1,330萬美元,月減48.2%,年增18%,占41.95%;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428.5美元,月微增5%,年增39%。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南韓數量為6萬2,174公噸,年增208.4%,占5.16%;出口金額為3,835萬美元,年暴增1,059%,占8.35%;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616.9美元,年激增275.9%。 本年前11月越南出口肥料至莫桑比克數量為7萬7,750公噸,年暴增852%,占6.45%;出口金額為2,573萬美元,年暴增642%,占5.6%。另越南肥料出口市場亦包括:馬來西亞數量為8萬7,764公噸,年微增2.55%,占7.28%;出口金額為2,156萬美元,年增33.8%,占4.69%。 越南2021年前11月出口肥料1覽表 國別 2021年前11月 較2020年同期 增/減(%) 占比(%)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 金額 (%) 總計 1,204,877 459,277,618 11.58 45.58 100 100 柬埔寨 507,083 192,652,614 34.33 63.44 42.09 41.95 南韓 62,174 38,354,479 208.36 1.059.13 5.16 8.35 莫桑比克 77,750 25,734,900 852 642.46 6.45 5.6 馬來西亞 87,764 21,562,778 2.55 33.78 7.28 4.69 寮國 50,094 20,788,167 38.45 51.31 4.16 4.53 菲律賓 48,387 19,135,873 273.1 390.34 4.02 4.17 泰國 17,690 7,911,795 -39.21 -4.67 1.47 1.72 緬甸 16,816 7,154,088 -68.2 -54.94 1.4 1.56 臺灣 17,358 5,989,400 35.78 70.18 1.44 1.3 日本 5,327 2,066,707 42.89 107.19 0.44 0.45 安哥拉 49 60,610 -93.99 -83.23 0 0.01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2月27日報導,自年初以來,全球港口船舶積壓情況不斷惡化,供應鏈中斷引發的延誤、產品短缺、人力嚴重短缺、運費上漲數倍導致成本上升等問題繼續困擾著企業和消費者。業界估計,供應鏈受干擾、港口堵塞的情況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可望恢復正常。 受訪分析師和學者表示,全球供應鏈中斷局面要到明年農曆新年後才會逐漸好轉,並在下半年才可能恢復正常。不過有限的船舶供應推動海運價格飆升,保持一貫高標準的國際貨櫃運輸企業可從中受益。另外,新加坡港口處於有利的位置,不僅可協助緩解供應鏈中斷情況,還可鞏固它作為全球最大的貨櫃中轉樞紐和補時港口(catch-up port)地位。 KPMG合夥人阿加瓦爾(Rakesh Agarwal)指出,供應鏈危機背後有許多原因,但主因仍為供應和需求失衡,例如去年疫情暴發時,許多國家實施嚴厲封鎖措施,很多機構爭先恐後地尋求醫療和食物資源。此外,封鎖措施又造成員工短缺和貨運工作效率減低,使海運和物流公司面對延誤困擾。全球政府都需要制定戰略迎接供應鏈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建立重要物品庫存,以及在戰勝疫情後建立高韌度供應鏈。新加坡作為該區域的一個重要港口,應引領供應鏈的復甦。星國政府可採取主要的長期措施,例如鼓勵海運公司在當地設立區域供應鏈控制塔,將有助於海運公司提高供應鏈可見度,並在發生問題時能及時應對。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課程主任陳恩榮表示,供應鏈中斷的一大原因是消費習慣的改變,其中居家辦公和電子商務趨勢帶動電子產品需求猛增,服飾和鞋子等需求相應減少。需求的異常變化,令物流業者應接不暇,導致全球貨物供應的嚴重中斷,即便疫情暴發至今已近兩年,企業和機構仍忙於應付供應短缺和貨物需求激增的情況。 然而,供應鏈中斷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海運費用高漲,依據國際航運研究公司Drewry的資料顯示,一個40英尺貨櫃的運費目前為9,292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69%,而疫情前約1,400美元,已飆漲五倍以上。運費上漲也造成企業成本增加以及能源價格飆升等,甚至引發各國面對通貨膨脹率上升壓力。但,運費高漲卻讓不少貨櫃企業如馬士基(A.P. Moller—Maersk)和赫伯羅德(Hapag-Lloyd AG)等受益。馬士基本年預計取得170億美元營業盈利,較年初預測的45億美元增加278%;而赫伯羅德在過去6個月的收入高於過去10年的總和。Drewry預測,全球貨櫃海運業本年的稅前盈利為1,500億美元,遠高於該產業去年取得的稅前盈利254億美元。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2月25日報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12月24日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星國製造業產值連續第二個月上揚,11月成長14.6%。星國製造業產值9月為-2.1%,結束連續10個月上漲的趨勢,但10月即出現反彈成長17%。若不包括具波動性的生物醫藥製造,11月產值年比增長12.4%;經季節性調整,11月的製造業產值月比增加2.3%,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的產值則月比上升2.7%。 在各領域中,交通工程業的產值漲幅最強勁,年比上揚31.2%,其中,由於「保養、維修和翻修」(MRO)需求更高,航空領域的產值大增47.1%,該領域在一年前因國際旅遊業實施防疫限制受嚴重打擊。此外,由於去年的比較基礎較低,海事與岸外工程領域的產值在造船和維修活動增加的帶動下成長34%,本年前11個月,交通工程業的產值已上漲10.7%。生物醫藥製造業在11月擴張20.1%,其中,活性藥物成分產量提高推動藥劑領域上升31.2%,然而醫療科技領域則下跌為-13.1%。電子業的產值年比增長10.2%,前11個月取得16.5%的增幅。精密工程業也取得更高的生產水準,年比增加13.7%。一般製造業和化學業的產值則分別上漲8.8%和8.5%。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指出,星國11月的製造業產值超出市場原本預測的13.7%。由於本年前11個月的產值表現強勁,銀行上調本年全年的製造業成長預測,從11.5%上調至12.5%。明年全球貿易活動預計會維持在高水準,即便本年的比較基礎高,明年仍有望維持漲勢,全年平均成長4%。儘管仍存在風險,但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加上星國主要貿易夥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更高,這些因素將在新的一年推動新加坡增長。
A: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電子報,2021年12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2030 年後不會再發展燃煤電廠,以履行其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之國際承諾 越南媒體報導,越南政府已指派工商部研究並實施「以2045 年為願景之2021-30 年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使其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措施,以兌現越南總理范明正於2021年10月下旬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 」(COP26) 上所作之承諾,到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 在此前提下,工商部 將必須審查燃煤電廠,以確保在2030 年後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並為既有燃煤電廠尋找替代燃料來源。 此外,工商部須制定激勵政策,以鼓勵發展離岸風電,以及研究更有效率與合理利用太陽能之政策及解決方案。 工商部必須清楚訂定何謂重要電力項目之明確標準與投資優先順序,以確保 PDP8計畫之實施係屬公開、透明且可行。 此外,工商部必須提出有效可行之管理機制,以確保PDP8計畫能夠成功,且絕對避免國內出現電力短缺情況。 工商部刻正精簡PDP8計畫,為該國電力部門提供路徑圖,包括1份詳盡之擬議發展電力項目清單。 根據工商部於上(11)月會議上提出之新版PDP8計畫,迄2030 年,新的進口液化天然氣 (LNG ) 之發電量將從3 月發布之計畫草案之40.95GW大幅削減至 22.4GW;迄2045 年, 新的進口LNG發電量亦將從83.55GW降至 55.75GW。 在新版計畫草案中,迄2030年,燃煤發電量將從 3 月草案中之46.4GW 減少到 39.7GW。同時,離岸風電迄2030年將從3月草案之3GW提高到4GW,而儲能容量將從3月草案之1.2GW翻倍至2.4GW。 新版計畫草案中最顯著變化為新的基於LNG之電力項目被腰斬近半,此舉無異於焦澆息越南將成為東南亞下一個LNG巨大市場之熱切預期。 在COP26 峰會上,越南總理范明正除承諾到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外,另簽署旨在減少甲烷排放之「全球甲烷承諾」(GMP,註: 越南承諾至2030年甲烷排放量減少30%),並在「全球煤炭與清潔電力轉換聲明」(Global Coal to Clean Power Transition Statement)下,承諾逐步淘汰與不興建或投資新燃煤電廠。
A:史瓦帝尼位處非洲南部,北、西、南三面與南非接壤,東邊與莫三比克相鄰,為一內陸國家。史國與南非採行等值連動貨幣、統一關稅,其經濟深受南非影響。 農業為史國首要就業部門,農產品以木材、蔗糖、柑橘、玉米、鳳梨、棉花及牛肉等為主,經加工後,銷往非洲鄰近國家及歐洲,成為史國主要創匯來源。 史國積極參與各項區域經濟整合,除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外,亦為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東南非洲共同市場(COMESA)等自由貿易區的成員,不僅享有南部非洲地區20餘國免關稅優惠待遇,也享有輸銷歐、美、加、日等國及拉美地區之關稅優惠。
A:莫三比克位於非洲東南沿海,東臨印度洋,北接坦尚尼亞,西南鄰南非,另與馬拉威、尚比亞、辛巴威、史瓦帝尼等國接壤,主要港口有馬布多、貝拉和納卡拉,馬布多係最大港口,亦為非洲著名現代化港口之一。 莫三比克是個充滿天然資源的國家,有著豐富的漁產、水力資源、森林與礦產等蘊藏,其氣候條件適合發展農業及大面積農作物種植,莫國曾為非洲最大腰果生産國;漁業捕撈與養殖甚具潛力,漁產養殖是重要經濟來源;擁有全球最豐富未開採煤礦蘊藏之一。
A:加州將於元旦日起有多項與勞工息息相關的新例生效,包括全美首創的監管貨倉配額、禁止職場騷擾和歧視訴訟相關保密協議和放寬成為美容師和髮型師規則。 由明年1月1日起,倘僱主故意偷取工人薪資逾950元或兩名或以上工人超過2,350元,將可被控重罪,可面臨最高3年監禁。 職場安全方面,向罔顧職場安全的僱主發出的罰款金額將會提高。根據SB606法案,如僱主蓄意違反州健康及安全條例且違規程度「惡劣」,州職安及健康署(Cal-OSHA)可就每名受影響員工向僱主罰款。倘署方發現違規僱主其他工作場所有同樣違規,亦可發出「全公司票控」,適用於涉事僱主所有職場。 僱主阻止僱員提出職場騷擾訴訟屢傳爭議。由元旦日起,針對職場騷擾和歧視案件的保密協議將被禁止,新例禁止僱主提出的離職協議阻擾離職者談及公司的非法行為。 全州最低工資將調高。員工26人或以上的僱主新一年起需支付時薪15元,小型僱主則最少14元。部份縣市訂明的最低時薪或更高。州府不再批准任何新僱主以低於全州最低工資聘請傷殘員工。現時獲准支付低於最低工資的僱主,須於2025年1月1日前調高工人薪資。 部份新例將針對某些行業。例如AB701法案訂明,公司必須告訴貨倉工人他們的工作配額,不得利用配額阻止工人按照法例用膳、小休或如廁。企業須於聘僱後30天內告訴工人配額,以及任何未達標時面對的懲處。倘工人相信其配額並非安全,可要求資方提供他們90天內的工作速度統計,也可提告阻止僱主實行相關規定。該法案被視為全美第一個規範貨倉工作統計的法案,主要是針對亞馬遜等大型貨倉物流企業以嚴格工作指標要求工人,引發工作環境欠安全的批評。 除非工作地點獲集體談判協議涵蓋,否則製衣業僱主需以時薪支付工人,而非以他們件數計算。若承包商違反勞工法例,時裝品牌需負法律責任。 有兩項新例將影響農業和食品業。農工將被視為「基本工人」,能取得州府N95口罩和個人防護裝備存貨。外賣平台不得扣起任何給予外賣司機的小費。 另一新例是放寬成為美容師或理髮師的規定。兩者取得執照的所需時數,將由1,600小時降至1,000小時。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12-28/%e5%a4%9a%e9%a0%85%e4%bf%9d%e8%ad%b7%e5%8b%9e%e5%b7%a5%e6%96%b0%e6%b3%95%e4%be%8b-%e5%85%83%e6%97%a6%e8%b5%b7%e7%94%9f%e6%95%88/3843106
A:許多人稱之為「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的例子並不難找,尤其在灣區。今年10月份,有420萬美國人辭掉工作,比9月份創下的440萬歷史新高減少2.8%。離職都不只有單一原因,包括筋疲力竭、缺乏托兒照顧、希望獲得更多工作靈活性等,都影響民眾作出決定。 儘管疫情聽來可能並非開展新業務的好時機,但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0年新創建超過430萬家企業,比2019年增加近100萬家,創下歷史新高。 個人財務公司「Credit Karma」研究發現,半數美國勞工表示,疫情促使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工作或職業。Rohan Kadam原任職摩根大通,2011年以來一直在金融業,疫情前經常每周工作70小時。他於2020年底辭職,開始部落格業務,大部分收入來自結盟行銷與網路廣告,「疫情對我來說是因禍得福。疫情前幾乎沒機會投入感興趣的事情,現在還有寶貴時間可與妻子一同旅行。」 然而,並非所有轉職都是創辦公司那樣劇烈改變。麥克葛瑞(Jackie McGraw)今年4月辭去舊金山非營利內部溝通工作,和伴侶花了三個月時間在美國不同地方生活,現回到舊金山,任職一家在舊金山、鹽湖城與紐約市設有辦事處的創意傳播機構,遠程工作。 Credit Karma研究發現,41%受訪者考慮在未來六個月內離職。Joblist的10月份調查發現,58.3%受訪者在過去六個月內離職或計畫於未來六個月離職。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5993466?from=wj_catelistnews
A: 美國幾家大型零售商宣布關閉多個城市的門店,理由有很多,從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態度和未來的健康需求到犯罪率飆升的問題。多家零售商開始轉向電子商務以提高利潤。 CVS Health在11月宣布,它計劃關閉其近10000家門店中的約9%,並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進一步關閉300家門店。Rite Aid還表示將關閉63家門店,以降低成本並提高利潤。CVS特別指出,大多數客戶轉向數字偏好促使公司重新考慮其實體存在。 CVS Health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Karen Lynch 表示:「我們仍然專注於我們在全國數千個社區的業務所提供的競爭優勢,這與我們迅速擴大的數字業務相輔相成。」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名激進股東已持有梅西百貨的股份,並敦促這家著名零售商剝離其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業務。梅西百貨還指出,向電子商務的轉變是關閉實體店的一個主要因素,2020 年的疫情封鎖表明許多零售商實體店模式的脆弱性。 Target承認,出於安全考慮,它將關閉舊金山市的一些地點。 據媒體報道,在當地地方檢察官有效地將950美元以下的盜竊行為合法化後,這座城市已成為「入店行竊者的天堂」。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12-28/%e5%88%a9%e6%bd%a4%e4%b8%8b%e9%99%8d-%e5%a4%a7%e5%9e%8b%e9%9b%b6%e5%94%ae%e9%80%a3%e9%8e%96%e5%ba%97%e9%96%8b%e5%a7%8b%e9%96%89%e5%ba%97/3843146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Money.pl 27.12.2021 波蘭氣候與環境部長Anna Moskwa表示,2022年將修訂清潔空氣計劃(Clean Air programme),以便較不富裕的波蘭人能夠申請高達6.9萬波幣的房屋暖氣現代化以及更換過時的鍋爐,即會排放黑煙的爐灶。M部長指出,截至2021年12月初,受益人申請補助金額已經超過60億波幣,這讓政府相信該計畫是有效的,且該繼續下去。但該計畫仍需不斷的評估和修改,才能讓更多波蘭人受惠。 “Clean Air”計畫於2018年9月啟動,預訂實施10年。其目標是支持獨棟住宅的暖氣現代化和更換過時的供暖鍋爐,代之以更環保的鍋爐,以降低碳排放。該計畫的預算超過1,000億波幣(折約222億歐元以上)。 “Clean Air”計畫目前係將適用對象和補貼金額區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年收入10萬波幣以下者, 則其補助上限為3萬波幣。 第二類是人口眾多的家庭其人均月薪1,564波幣以下者,或單人家庭平均工資2,189波幣以下者。這類人可獲得較高的補助,上限3.7萬波幣。 2022年該計畫將新增第三類,目標針對家戶收入更低者,即多口家庭之人均月收入不超過900波幣者,或單人家庭月收入不超過1,260波幣者,提高其補助至支出金額的90%;最高不得超過6.9萬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佈的數據顯示,燃氣和電費平均占波蘭所有家庭開支的 7.9%。只有斯洛伐克的比重更高,即 9.1%,而捷克以6.3%排名第三。許多歐盟家這項比重低於4%, 包括立陶宛、羅馬尼亞、荷蘭; 在冰島, 葡萄牙, 馬爾它, 其比重甚至低於3%。2020年的數據雖然較不尋常, 惟即使在2019年, 波蘭家戶能源支出比重仍高達7.6%。 Eurostat公佈的數據還顯示,與物業維護相關的費用,包括租金以及能源和水費,佔波蘭家庭支出的比重最大,即20.9%(歐盟平均值為25.7%)。其次是食品支出占17.9%、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占12.1%以及交通支出占11.9%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iznes.interia.pl;wnp.pl 經濟學家預測, 波蘭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穩健,2022 年全年經濟將持續增長,惟仍將充滿挑戰,包括高通膨、工資持續攀升的風險以及擴張性財政政策,這些因素將使通膨難以降低回波蘭國家銀行(NBP)設定的目標。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經濟學家指出,今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5%,而第三季度同比增長5.3%,預計2021年平均GDP增長率為5.2%。另波蘭經濟研究所(PIE) 專家Jakub Rybacki指出,2022-2023 年的主要風險因素是通膨,預計通脹率將在2022年5月達到9%的峰值,全年平均通膨率為7.3%。 另PZU首席經濟學家Paweł Durjasz則認為,波蘭2021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達到7%,年均成長率為5.6%。D氏補充,2021年12月通貨膨脹率可能會超過 7%,並將在2022年末才開始顯著下降,年均通膨率將超過7%。貨波蘭幣政策委員會(RPP)可能會繼續升息,將1月份的基準利率(reference rate)提高50個基點,整個升息計畫會持續到利率達3.5%才會結束。D氏另指出,投資風險包括歐盟資金延遲撥款、通貨膨脹以及持續的疫情大流行。
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2021年12月28日報導,奧地利航空(AUA)宣布,受Omicron新冠變異病毒疫情擴散影響,將縮減2022年第3週至第8週部分固定航班,受影響航線包括直飛以下各城市固定航班: Montreal(加拿大)及Teheran(伊朗)、Bologna(義大利)、Köln(德國)、Saporischschja(烏克蘭)、Sibiu(羅馬尼亞)、Nürnberg(德國)、Leipzig(德國)、Manchester(英國)、Palma de Mallorca(西班牙)等。 奧航發言人表示,該公司2022年初航班訂位情形不佳,且因公司員工掛病號人數增加,造人力短缺,以及需要執行機組人員檢疫隔離地區增多等,皆為航班縮減主要原因。另,奧航母公司德航,以及德航所屬瑞士航空皆發布航班縮減訊息。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奧國穀物收成共約530萬噸(含玉米),略高於過去10年平均值2%,惟較2020年減少7%。主要穀類收成情形:小麥153萬噸,較上(2020)年減少8%(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6%)。大麥73.82萬噸,較上年減少15%(低於10年平均值8%)。玉米243萬噸較上年增加1%(高於10年平均值13%)。黑麥15.16萬噸較上年減少31%。 其他大宗農作物收成情形如下:大豆48.38萬噸,較上年增加9%(超過10年平均水準15%)。甜菜304萬噸,較上年增加45%(高於10年平均水準2%)。馬鈴薯76.97萬噸,較上年減少13%。
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2021年12月27日引述奧地利能源署(AEA)統計,2021年11月份奧國家庭平均能源費用較2020年同期增加26.3%。其中,取暖燃油費平均增加64.5%、柴油費(+40.7%)、汽油費(+35.8%)、天然氣費(+20.4%)、電費(+10.2%)。 另,相較2021年10月份,家庭能源費用增加2.7%。其中,取暖燃油費平均增加2.8%、柴油費(+4.4%)、汽油費(+3.6%)、天然氣費(+4.1%)、電費(+0.4%)。 AEA表示,相較於10月份,2021年11月歐洲天然氣及電力市場批發價變化相對溫和。另,雖然奧國各大供電商相繼於2021年底或將於2022年初調漲電價,惟影響2022年全年電價變數仍多,例如:奧國政府宣布將自2022年起減收電價稅、奧國電網營運商可能再調漲電網服務費、歐洲市場能源批發價格可能大幅波動等因素。綜合以上因素,目前AEA難以準確預估2022年電價趨勢。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雖然仍受到攀升的通貨膨脹率、持續的Covid-19疫情和國際政治緊張情勢之影響,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對於瑞典經濟發展仍持樂觀看法,並指出屬於小型但開放經濟體的瑞典,本就應可應付不同影響條件。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第7座創新研究中心將於2022年1月1日在倫敦的瑞典駐英國大使館成立,主要任務為發展暨加強瑞典與英國的研究合作關係,同時推廣瑞典政府的生命科學政策及相關之出口與投資,和其他研發創新與政策合作計畫。氣候環境部長Annika Strandhäll表示,新的生命科學創新研究中心可提供與氣候和綠色轉型相關議題的研究議題,英國是瑞典主要的合作夥伴國家之一。 瑞典前6座創新研究中心設於巴西利亞、新德里、北京、首爾、東京與華盛頓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