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獨角獸企業係指成長快速且未上市,公司市值估計達10億美元以上的新創公司。8月公司市值估計為78億瑞典克朗的瑞典電動滑板車公司Voi,近日因獲得10億瑞典克朗的投資額,使公司市值可達約100億瑞典克朗(約11億美金),因此Voi晉身獨角獸企業俱樂部。 Voi並未公布證實公司市值,期待今(2021)年營業額可成長140%,銷售額可達約9億瑞典克朗。目前Voi開始準備上市,惟尚未決定確切上市時間和地點。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2021年12月20日報導,日商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斯洛維尼亞廠受新冠疫情衝擊2020年營收大幅減少,惟2021年該廠再度恢復活力,預估2021年將可產銷3,400台機器人及2,100台控制台,營收可達3,200萬歐元,較2020年增加140%。 安川斯洛維尼亞子公司董事Hubert Kosler表示,該公司生產線自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始終有供應鏈緊張問題;此外,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以及電費皆面臨大幅漲價威脅。展望2022年,上述問題或仍存在,該公司將設法維持生產線正常運作,甚至計畫生產更多機器人及控制台。   安川電機係於2017年於斯國Kočevje設廠,總面積逾12,000平方公尺,其中10,000平方公尺為生產廠房。該廠於2019年4月投入量產,主要生產Motoman GP系列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可達10,000台,該型機器人最大載荷量為225公斤。 安川集團歐洲總部表示,該公司在歐洲仍持續擴張計畫,包括:德國、法國、瑞典及斯洛維尼亞4個生產線為其在歐洲重要戰略據點,藉此與ABB及KUKA兩大競爭對手在客服領域形成有效競爭並提高歐洲市場占有率。另,安川集團對斯國目前經濟環境感到滿意,惟盼斯國政府盡快通過稅制改革。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 文號:1104120055號   多年來,H&M、Nike及Abercrombie&Fitch等時尚服飾業商業模式的成功,主打價格低廉,然而隨著供應瓶頸與運費提高,以往時尚業平均每3周一換的「快時尚」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專為時尚企業提供產品研發及供應軟體之英商SupplyCompass執行長Gus Bartholomew表示,許多公司目前面臨交貨問題,特別是來自亞洲的商品,而短期間內看不到具體解套方式。 今年9月底,瑞典時尚連鎖企業H&M坦承遇到生產及物流的交貨瓶頸。該集團執行長Helena Helmerson表示,儘管供應商方面的情況改善,但今年第4季之延遲將持續。Nike運動服飾用品商財務長Matt Friend解釋,11月從亞洲交貨至美國所需時間增加一倍,達到80天。Abercrombie&Fitch、Bohoo、Asos等商家也抱怨交貨困難及原物料價格提高。 越南是世界最大的紡織業製造國之一,擁有超過6,000家服裝及紡織工廠,如Ralph Lauren、North Face、Lacoste、Nike與Zara等世界知名品牌皆在越南生產。然而,為抑制新一波的新冠疫情,當地政府被迫採取相關限制,紡織及服飾業於今年最後1季陷入極度困境。服飾業者預期要到2022下半年,當足夠多的人接種Covid-19疫苗後,情勢才能好轉恢復。 有鑒於越南、孟加拉、中國等製造國的低廉成本與交貨時間是快時尚模式成功的核心關鍵,遷移製造地至市場國附近,才有可能長期解決問題,除縮短交貨時間、減少運輸成本之外,並具環保意義。例如:相較於70%商品來自亞洲的競爭對手H&M,居全球時尚市場領先地位之西班牙商Zara母集團Inditex,因大部分商品在本國,或葡萄牙、摩洛哥等鄰國生產,更具對抗危機之能力。 此外,全球知名的德國男士時尚品牌Hugo Boss也未聽聞任何交貨問題,因為商品是在土耳其、德國、波蘭及義大利等地加工縫製。另義大利品牌Benetton,也有愈來愈多商品從亞洲轉移至鄰近國家生產製造。  

A:綜合美媒報導,Google及Meta公司計劃興建從美國連結到亞洲的太平洋光纖電纜網路(PLCN) 光纖電纜,在排除香港、保留原規劃的台灣及菲律賓後,已獲美國電信服務外國參與審查委員會(Team Telecom) 背書支持,並於12月17日建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予以核准。   Google及Meta於 2017年提出太平洋光纖電纜網路 (PLCN) 計畫,列出香港、台灣及菲律賓等3個亞洲目的地。Team Telecom 委員會於2020年公開建議FCC否決該計畫連結香港,並駁回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有限公司申請,嗣後該公司自行撤回申請,Google及Meta則提出新申請計畫,將香港移除,僅保留美國連結到台灣及菲律賓部分。

A:依據瑞士海關總署(EZV)2021年12月21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11月出口總金額為218.01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4%;進口總金額為175.84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成長5.6%。貿易順差達42.17億瑞士法郎。   2021年11月出口金額最高者依序為:化學及製藥產品118.38億瑞士法郎(+7.5%)、機械及電子產品25.97億瑞士法郎(+0.6)以及鐘錶產品19.18億瑞士法郎(-1.1%)。同期進口金額最高者依序為: 化學及製藥產品48.6億瑞士法郎(+12.7%)、機械及電子產品27.11億瑞士法郎(-0.6%)、金屬產品(+2.6%)及交通工具類產品(8.2%)進口金額皆約為14.75億瑞士法郎。   以國家分類本年11月出口主要夥伴依序為:美國41.86億瑞士法郎(+21.1%)、德國37.1億瑞士法郎(+4.7%)、法國14.16億瑞士法郎(+11.6%)、西班牙13.32億瑞士法郎(+0.5%)、以及義大利12.8億瑞士法郎(-7.8%)。進口主要夥伴依序為:德國47.85億瑞士法郎(+10.7%)、義大利16.39億瑞士法郎(+3.6%)、中國16.13億瑞士法郎(+4.1%)、法國14.75億瑞士法郎(+8.0%)、以及美國8.92億瑞士法郎(-17.2%)。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總署(EZV)新聞稿 日期:2021年12月21日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於本(2021)年12月20日內閣會議結束後表示,政府將引入新的工具及提供替代選項以鼓勵人們將錢留在土幣里拉存款帳戶,並確保貨幣市場穩定;渠指出,土耳其公民從現在開始無需因預期外幣將進一步上漲而將里拉存款轉為外幣。 艾爾多安總統表示,新的工具將保護里拉資產的價值並抑制外匯需求,該等機制將補償里拉兌外幣的貶值,另將透過其他機制將床墊下(under-the-mattress)價值2,500億美元之外幣及5公噸黃金導入經濟;渠指出,所有新的工具及機制將在自由市場經濟規則下操作,近期匯率波動產生的不確定性並非基於土耳其經濟的基本面。 艾爾多安總統重申,隨著利率降低,通貨膨脹率將於數月內下滑;另公共銀行將持續支持企業發展。渠並駁回了提前選舉的要求,稱選舉將依計劃於2023年6月舉行。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2月20日報導, 繼丹麥環境部長Lea Wermelin於12月中參訪美國進行雙邊外銷合作推廣,伊指出美國不僅急需水技術之解決方案,並已有資金,該市場是丹麥可以輕易切入的。丹麥政府亦宣布將原定其 2019年水技術外銷總目標之 200 億丹麥克朗調升到2030年應達 400 億丹麥克朗目標。   丹麥工總(DI)執行長 Lars Sandahl Sørensen 指出, 放眼全球,美國、印度及南歐近年來均面臨水資源挑戰, 顯現出全球各地對水技術管理、生產、開發和分配有著巨大的發展需求,丹麥於此領域為超級強國,惟2015年至今卻無法從中獲取更多出口。爰渠呼籲政府應積極推出水技術外銷之成長策略計畫, 匯集並加強研究、創新、監管和出口方面的舉措 。應與建立氣候夥伴關係一樣,製定一項公私營可以共同進行水技術開發夥伴關係之國家增長計劃。   W部長認同提出外銷水技術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伊強調公私營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丹麥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政府以及跨國界的伙伴關係合作為可以推動的要素。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2月20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2020年丹麥消費者平均物價水平比27個歐盟國平均水平高出40%,愛爾蘭之消費者平均物價水平亦達相同數據,爰兩國之消費者物價水平位居歐盟排名第一, 其次依序為盧森堡、芬蘭和瑞典等國家。  惟丹麥之冷藏肉類價格低於歐盟平均水平 4%,另盧森堡的食品價格高於丹麥。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波蘭價格則低於歐盟平均水平。  Arbejdernes Landsbank 的私人經濟分析師 Brian Friis Helmer 指出: 如果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此數據,丹麥的物價水平高於其他歐盟國家並不是一個新趨勢。丹麥是一個繁榮程度較高的國家,薪資、增值稅和其他稅收亦較高於其他歐盟國家,爰消費者物價較高。   

A:據媒體訪問沙烏地國家漁業發展計畫(National Fisheries Development Program)執行長Ali Al-Shaikhi 報導,沙國目前每年對俄羅斯出口蝦類產品逾3,000公噸,預估明(2022)年可大幅提升至2萬公噸,主因為產品優質且俄國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加上政府支持水產業發展。 沙烏地環境暨水利及農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 )次長 Ahmed Aleyada前已表示,政府以公私夥伴合作模式推動水產業發展,目標於2030年前將年產量提升5倍至60萬公噸。

A:據媒體報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頃於本(2021)年12月20日將阿曼經濟表現展望評比自負向調升為穩定,主因為國際油價上升使阿曼產油收入增加,且政府財政改革成功促進收支平衡。 Fitch Ratings另預估,在石化能源產業持續創造更多收入的情況下,阿曼本年財政赤字在GDP占比將可自16.1%大幅縮減至3.4%。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人力資源技術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HRSD)最新調查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民間企業共僱用逾190萬名沙籍員工創新高,顯示沙國推動勞動市場本土化/沙化(Saudization)及創造就業等政策有成效。 上述調查指出,沙烏地國家轉型計畫(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及2030願景(Vision 2030)政策在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以為人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目前勞力本土化領域已包含牙醫、藥局、工程師、會計師、商場、餐飲、外燴、超市、資通訊技術人員、克服人員、旅宿、教師、不動產從業人員、電影院等。

A: 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12月17日報導,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影響,歐盟執委會允許歐盟會員國透過公共資金援助受損害之企業,惟「歐盟臨時框架(Marco Temporal Europea)」規定,倘受政府援助企業之還款比例低於75%,則禁止該企業收購競爭對手企業超過10%股份,惟倘還款比例逾75%,仍禁止具侵略性之商業併購。日前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及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均表示有意收購歐洲航空(Air Europa),囿於前述監管框架規範,使歐洲航空僅限於可由英屬國際航空集團(IAG)旗下伊比利航空(Iberia)之併購及西班牙政府持有部分股權等。 2021年12月16日歐洲航空與伊比利航空共同宣布取消2019年11月已達成之併購協議,當時伊比利航空曾同意以10億歐元收購歐洲航空,後因疫情影響,雙方於2020年12月達成共識,金額由10億歐元降至5億歐元。日前歐洲航空與伊比利航空重新協商,預計於2022年1月底之前達成新協議,伊比利航空同意支付7,500萬歐元予自2019年11月起負責管理歐洲航空之Globalia旅遊集團(Globalia Corporación Empresarial)以作為取消2019年協議之賠償金。 由於歐盟禁止境外第3國持有區域內航空公司之股份逾50%,爰伊比利航空表示,有意收購歐洲航空之49%股權,而西班牙政府不願具策略性航空業者完全由外國公司持有,爰規劃將原由西班牙國營工業公司(SEPI)對歐洲航空公司提供之4億7,500萬歐元貸款轉為持有該公司之股份,而歐洲航空其餘剩餘股權則由Hidalgo家族持有,惟具體持股比例則仍待後續協商。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12月16日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西國2021年11月累計通貨膨脹率(CPI)為5.5%,雖低於原預估0.1%,惟仍為西國29年來,通貨膨脹率最高之月份。住房價格(包含水、電及瓦斯費)較2020年上漲16.8%,交通價格受燃料價格上漲影響,漲為13.5%,食品及非酒精飲料價格上漲3.3%,旅館、咖啡廳及餐廳價格上漲2.5%。倘剔除能源及新鮮食品等價格變動幅度較大商品,則2021年11月西班牙核心通貨膨脹率(core CPI)自原預估之1.4%上漲至1.7%。 食品方面:2021年11月受通貨膨漲影響較大者為食品,倘與10月相較,多數食品價格均上漲,僅少部分商品價格下跌,其中肉類僅豬肉價格略為下跌,其他肉類價格均呈上揚,魚及海鮮等價格均上漲。其他食品中,水果價格略下降,而乳酪、蛋類、麵包及穀物等價格亦均上漲。與2020年11月相較,橄欖油價格上漲25.5%,肉類價格上漲15%,飲料價格上漲10.5%,麵類食品價格上漲10.3%,嬰兒食品價格上漲7.2%,新鮮及冷凍水果價格上漲6%。 交通方面:交通費用係2021年11月受通貨膨脹上漲影響較多之項目。英國布蘭特原油 (Brent)近一年來上漲44%,使2021年11月與2020年同期相較,西國液態燃料上漲62.7%,液化碳氫化合物上漲33.6%,柴油上漲32.8%,汽油上漲29.4%。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Ángel Talavera表示,目前西班牙通貨膨脹之主因係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比率達四分之三。2021年11月電費較2020年同期上漲46.7%。至2022年下半年能源價格將較目前減少30%至40%,屆時通貨膨脹情形將逐漸改善。 西國Arcano財務諮詢公司經濟學家Ignacio de la Torre則認為,近來西方各國政府運用大幅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復甦,爰發生通貨膨脹。美國通貨膨脹率為7%,歐元區為5%,西班牙為5.5%。惟倘以核心通貨膨脹率來看,西國較歐元區及美國均低,爰毋須過度擔心。西班牙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研究人員Nieves Benito認為,2021年通貨膨脹係因疫情管制放寬與經濟復甦,導致供需嚴重失衡,惟未來隨著經濟逐步成長及供應鏈之調整,通貨膨脹緊張局勢亦將逐漸放緩。 Blackrock資產管理公司Manuel Gutiérrez Mellado總裁指出,通貨膨脹率將於2022年上半年達最高點。西班牙財經智庫Funcas儲蓄基金會認為,西班牙2021年全年累積通貨膨脹率將為5.8%,平均通貨膨脹率為3%, 2022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將維持於2.9%至3%之間。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12月15日報導,西班牙政府頃通過投資逾163億歐元於經濟復甦及轉型策略計畫(Perte)之再生能源、可再生氫及能源儲存(ERHA)計畫,以增加28萬個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 西國副總理兼生態轉型暨人口挑戰部(Miteco)部長Teresa Rivera表示,該計畫係公私部門合作計畫,公部門將出資35億8,800萬歐元,私部門將投資53億9,000萬歐元。另將結合復甦、轉型及韌性(PRTR)計畫之17項公私合作計畫,預計由公部門投資33億6,200萬歐元及私部門投資40億6,000萬歐元以促進能源轉型之直接培訓與投資措施,可再生氣體之流動性,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及工作環境科技化與數位化。整體而言,公部門將投資69億歐元,私部門則將投資近95億歐元。其中在交通投資方面,Miteco盼可促進西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逾123億歐元,附加價值約110億歐元。 該項Perte經濟補助計畫預計於2022年至2023年進行,計畫至2026年止,屆時將透過公開競標,擴大中小企業參與,以增加國內凝聚力,創造就業機會及創新。

A:西班牙國家報2021年12月15日報導,2021年12月15日西班牙批發市場電價再創歷史新高,達291.73歐元/MWh(每百萬瓦小時),西國生態轉型及人口挑戰事務部部長Teresa Ribera宣布,西班牙政府刻正擬定新財政措施以緩減電價於2022年持續飆漲,對家庭及中小企業所造成之影響,內容包括擴大社會津貼及展延日前獲核准於2021年9月至12月將電力加值營業稅(IVA)自21%調降至10%之減稅措施。新措施規劃於2022年維持10%之加值營業稅,甚至或將調降至4%。 西班牙電力批發市場價格飆漲主因係國際天然氣價格及二氧化碳排放權價格持續飆漲。2021年12月14日歐洲天然氣價格創歷史新高,達120歐元/MWh,且二氧化碳排放權每公噸價格逾80歐元,另西班牙北部近日有Barra暴風雪,使西國風力發電比例自原有之24%降為8%,使電價上漲幅度更高。 根據西班牙伊比利電力市場營運商(OMIE)資料,目前電力批發市場價格為291.73歐元/MWh,與2020年同期之50歐元/MWh相較上漲約6倍,將直接影響逾40%之家庭及中小企業用電。惟電價上漲係歐洲整體之趨勢,法國向來依賴核能穩定電價,惟於2021年12月15日之電價仍上漲至246歐元/MWh,德國電價為295歐元/MWh,比利時電價為293歐元/MWh,荷蘭電價為276歐元/MWh,另高度依賴煤炭發電之波蘭電價亦上漲至226歐元/MWh。 日前西班牙於歐盟提議改革電費計價方案未被採納,爰目前歐盟仍維持既有能源市場定價機制,惟國際天然氣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歐盟正研擬聯合採購,盼降低費用。惟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及自俄羅斯運送瓦斯至歐洲之新天然氣管線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未來仍有不確定性,爰短期內歐盟天然氣聯合採購對其價格之影響恐仍有限。

A:根據紐約州政府公告,紐約州政府將擴大實施NY-Sun太陽能發展計畫,以期提高全州太陽能使用量,該計畫規劃每年太陽能發電量達10GW,可供近70萬個家庭使用,預計將可刺激44億美元私人投資及創造6,000個太陽能相關職缺,其中40%收益可補助弱勢社區及中低收入居民,有助落實2030年紐約州70%電力為再生能源的目標。   該計畫自2011年實施以來,已投資18億美元發展太陽能產業,裨益落實紐約州氣候法案規畫的各項目標,例如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及發展社區太陽能等項目,至供電網絡相關規劃亦將由紐約州能源研究與發展局(NYSERDA)及紐約州公共服務部(DPS)提交公共服務委員會,以先聽取公眾意見再行准駁。

A: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2021年12月20日新聞資料,瑞士聯邦委員暨財政部長Ueli Maurer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2021年12月20日舉行視訊會議就金融市場議題進行對話,將加強及擴大雙邊金融市場合作。參與本次會議者尚有雙方央行總裁、金融監管機構、及財政官員等,討論議題含金融部門永續經營、股權交易合作、央行數位貨幣及財富管理與保險等合作。   瑞士與中國於2017年4月即開始舉行金融監管機構對話,並持續於2019年及2021年舉行。雙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時也加強金融市場合作,中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也為雙方帶來合作計畫的機會。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委員會新聞資料 日期: 2021年12月20日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1年12月15日 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本(2021)年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2020)年同期實際成長3.8%,較2019年成長11.1%。本年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10.1%。 三大門類方面,本年11月,採礦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6.2%;製造業成長2.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成長11.1%。 經濟類型方面,本年11月,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3.6%;股份制企業成長4.5%,外商及臺港澳商投資企業成長1.9%;私營企業成長3.9%。 產業方面,本年11月,在41個大類產業中,29個產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保持成長。農副食品加工業成長7%,紡織業下降3.5%,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0.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1.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2%,通用設備製造業成長2.8%,專用設備製造業成長4%,汽車製造業下降4.7%,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成長3.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成長9.4%,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成長1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成長10.1%。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1年12月15日 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本(2021)年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4,0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5.2%;較2019年1至11月成長7.9%。 產業方面,第一產業投資12,92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3%;第二產業投資151,028億元,成長11.1%;第三產業投資330,128億元,成長2.5%。 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11.2%。其中,採礦業投資成長7.3%,製造業投資成長1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成長0.2%。 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較去年同期成長0.5%。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成長2.1%,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1.6%,道路運輸業投資下降0.3%,鐵路運輸業投資下降1.7%。 地區方面,東部地區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6.6%,中部地區投資成長11%,西部地區投資成長4.4%,東北地區投資成長5.7%。 登記註冊類型方面,內資企業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4.9%,臺港澳商企業投資成長15.5%,外商企業投資成長3.8%。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1年12月15日 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本(2021)年1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5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3.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60,339億元,成長14%。 經營單位所在地方面,本年1至11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46,3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3,239億元,成長13.3%。 消費類型方面,本年1至11月,商品零售357,5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8%;餐飲收入42,054億元,成長21.6%。 本年1至11月,網上零售額118,74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8,056億元,成長13.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率24.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成長18.8%、11.1%和13.1%。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