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紐約州近期新冠疫情快速升溫,12月16日公布單日新增確診數約為1.8萬,較前一日增加約40%,創本年1月以來新高,陽性確診率達 6.58%,目前許多紐約州企業及學校為因應疫情已陸續宣布關閉,州長霍楚呼籲民眾儘速接種新冠疫苗及加強劑,並重啟室內口罩命令。   根據CDC最新統計,Delta變種病毒仍為全美新冠病例主要感染源,占總病例約97%,Omicron變種病毒僅不到3%,然Omicron在紐約州及紐澤西州確診比例卻高達13%,遠高於全美平均。另CDC警告Omicron 在全美快速傳播,恐在明年 1 月帶來新一波大規模感染潮。   紐約市12月9日至12日新冠檢測陽性率自3.9%上升2倍至7.8%,住院人數亦上升,其中仍以Delta病毒感染為主,約占確診病例數中97%,Omicron變種病毒則不到1%,紐約市學齡兒童新冠確診比例亦從7%急速上升至14%,衛生單位呼籲兒童應儘速接種疫苗,而目前紐約市5至12歲兒童僅32%接種一劑疫苗,完全接種為20%。   紐約市長為扼制新冠疫情,已宣布將加強室內戴口罩及企業員工強制接種等規定的執法,擴增新冠檢測站數量,並發放100萬個KN95口罩及50萬套家用檢測劑。

A:依據美國商會(AmCham Slovakia)本(2021)年12月7日所發布消息指出,包含美國、法國、荷蘭、瑞典、義大利等在斯洛伐克成立的商會發起聯合聲明,指出包括斯國等中歐國家應該放棄以廉價勞力吸引外資此種已過時的經濟成長模式;指出斯國政府須凝聚社會及各政黨對於國家亟需就教育、健康照顧、司法等優先改革項目達成共識。 聲明指出,斯國在上述各項目之發展程度均在OECD及EU國家排名中敬陪末座,呼籲斯國政府高層應體認過去20年來政府效能不彰所帶來的影響,密切與歐盟執委會合作,盡速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促成斯國的現代化,以迎頭趕上EU國家在經濟及社會各項指標的平均水準。

A: 斯國統計局於本(2021)年11月29日公布數據顯示,斯國11月份經濟信心指數(Economic Sentiment Indicator, ESI)雖然仍低於長期平均值,但較上個月已經小幅提高2.8%達99.8,幾乎與疫情前狀況相當。專家分析指出,此微幅提高之原因,恐與10月份大幅降低有關。 營建業者的信心仍然繼續維持,貿易界表現雖然持平但表示對COVID疫情影響有極深憂慮,消費者信心因為失業率攀升而連續三個月下滑。 另根據斯國國家銀行新進所公告的財政穩定報告顯示,斯國金融界在因應疫情方面表現不錯,除了可以繼續支援企業借貸之外,本身的財務體質亦更加健全。

A: 依據斯洛伐克TASR媒體本(2021)年12月7日報導指出,挪威以援外基金向斯洛伐克提供247萬歐元,推動推動雙邊技職及研發合作,以提升斯國教育及訓練的品質。 此項合作領域包含公部門及工業的綠色創新,其實施方式包含二層面: (一)高職學校可以縮短在校教育與職場需求落差為訴求,針對職業教育及訓練之發展提出申請計畫 (二)大學院校可以支持研發專才、發展與中小企業共同研發之提案申請補助 此項合作將已透過斯國教育部公告徵案至明年2月底截止,獲選之申請案可獲得1萬歐元至20萬歐元的經費支持。

A: 斯國因應COVID疫情惡化,自11月29日開始實施為期二周的封城以及為期90天的國家緊急狀態。 斯國施打疫苗率僅47.85%,不少民眾排斥注射疫苗。COVID在10月份已成為斯國排名第四的主要死因,患病後致死機率達16%,身故者多半介於65至74歲。 除斯國現任總統及總理等呼籲人民施打疫苗之外,多位前任總統亦發言支持施打疫苗有助全民抗疫。依據斯國健康部表示,該國可供施打疫苗有1,500萬劑,將視未來情況可能再追加採購。報導指出由於斯國政府所採封城措施當中的宵禁規定不區分是否施打疫苗而一體適用,爰影響民眾打疫苗之意願。 有關上班族須符合已施打二劑、或經患病痊癒180天內、或每週出示快篩陰性結果的規定,斯經濟部長表示雇主有義務提供快篩試劑,其採購費用可向政府申請歸墊。 另為防堵Omicron變種病毒入侵,斯國修訂邊境管制措施,將自12月1日起針對來自香港、以色列、南非等10國旅客要求入境後的14天自我隔離。另斯國亦禁止非洲航班入境直到12月中旬。

A: 依據斯國Spectator媒體本(2021)年11月30日報導指出,斯國半國營企業JESS公司將興建48MW太陽能電廠。該建案的政策目的是確保斯國的綠能供應,且未來可能支援綠氫的發展。 該案投資金額達6,000萬歐元,JESS公司已正式提出投資規劃,目前刻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階段。規劃二期施工將分別於2023、2025年完工。興建地點為斯國西部Trnava省,該省亦是斯國二座核能廠中其中之一廠址所在。另查JESS原已得標將承建新的核電機組設施,但因故延宕,爰相關單位決定先利用該址設立太陽能電廠。

A: 前言: 機械設備產業為斯洛伐克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其發展具有久遠的歷史背景。機械設備產業不僅對斯國GDP及對外貿易有重要貢獻,也有助促進整體就業。 斯國機械設備產業情形重點如下: 受僱人數占工業界勞工38%。 公司家數達924家。 總產值達400億歐元。 占全國工業生產47%。 產業利潤總和130億歐元。 產業附加價值達61億歐元。   發展背景: 1989年藍絲絨革命之前,重工業即已具相當發展程度,各廠均掌握自有研發並雇用上千名員工;革命後順利過度市場導向經濟,多半工廠關閉或大幅縮減,由於外資進入所發展出汽車大量生產的營運模式將斯國機械設備產業推向現代化,且占國際一席之地。   斯洛伐克機械設備產業項下進一步分類如下: (一)汽車組裝廠及零配件廠共占達設備產業的75%。 其中主要汽車組裝廠主要集中在斯國中西部,包含 VW:組裝廠、變速零件廠、工具五金廠 PORSCHE:車身研發 PEUGETO, CITROEN:組裝廠 KIA:組裝廠 JAGUAR LAND ROVER:組裝廠 零配件生產廠分屬tier1,2,3,包含10餘家電動車業者,分布全國,說明如下 1.引擎及零件:Mobis, Pankl, Miba Sinter, Nemak, Magna PT 車門系統及模組:Brose, PHA Slovakia, Plastic Omnium, Lear U-Shin, Faurecia 冷氣系統: Hanon Systems、Mahle Behr, Nissens、Daejung 培鈴:Schaeffler, PSL, Omnia KLF, KINEX, ZVL Auto, Thyssenkrupp, MinebeaMitsumi 煞車系統:Contiental, Akebono, FTE Automotive, TI-Hanil, Mobis 車身及車身沖壓:ArcelorMittal Gonvarri SSC, Bentelter, Farguell, Matador, Gestamp   (二)金屬加工:占設備產業的12%。環繞著汽車產業發展出沖壓、切割、鎔鑄、焊接、車削、金屬表面處理、數控加工等,從業家數為533家。 (三)國防產業:總產值為4.3億歐元。包含特殊車輛、武器、先進電子、國防IT解決方案等。主要業者包含PPS Group, MSM Martin(履帶車、衝鋒槍、新進數位安全系統等),WAY Industries(彈藥、地雷等), Aliter Technologies(無人偵測飛機、ICT解決方案等,為NATO合作廠商), INNOVATRICS(生物識別系統、正確度99.98%、為目前最快指紋辨識系統) 等。 (四)太空產業:斯國已有30餘家業者投身於此,所從事領域涵太空產業的新進電子、材料及機械、資訊產品等,例如地球觀測、導航定位、太空船/發射載具/地面設備零件生產等。主要業者包含 CTRL(依據從事ECSS,FAA,EASA,DO-254等標準,研發並生產相關電機零件。在高階網絡力學、人工智慧、機器人、測量及控制等方面相當專精。成功參與ESA PECS之3項徵案)、SPACEMANIC(從事小衛星整合、端至端解決方案及設計、次系統製造及測試、太空船之整合/測試/佈署/軌道操作等。是斯國”skCube”發射的團隊之一)、SYGIC(所開發的GPS導航軟體有全球2億用戶,是全球第2大導航類APP)、SPACE SCIENCE(提供地球觀測資訊入口平台,有助資料立即分析、預測、提供工業加值應用服務等。是2020年哥白尼EC EU太空資料新應用挑戰大賽的得獎者)等。 (五)航空產業: 1.2020銷售額為9,900萬歐元,所創造的加值達3,200萬歐元,所從事領域包含飛機零組件生產、導航及ICT、維護及測試、OEM及整合等。 2.主要業者包含Tomark(OEM及整合,2人座輕航機ViperSD4、SkyperGT9設計公司)、Letecheopravovne Trecin(維護及測試)、Austrian Airlines Technik(維護及測試)、Virtual Reality Media(導航及ICT)、Metzeler Slovakia(飛機零組件)、Aerospool (OEM及整合、生產Dynamic WT9輕航機、Advantic WT10四人座機等)、Shark.Aero(生產世界最快輕航機機款Shark UL)、AeroPRO(生產Eurofox2人座超輕航機)、Joker(生產旋翼機、滑翔機)等。 3.另,斯國Aeromobil公司成功開發4人座飛天車,可以垂直起降,預計2025年商業化。   四、 斯國各地區機械設備產業占該區域工業生產比重如下: (一)      Zilina地區(69%) (二)      Trnava地區(56%) (三)      Bratislava地區 (52%) (四)      Trencin地區(37%) (五)      Presov地區(30%) (六)      Banska Bystrica地區(26%) (七)  Kosice地區(23%) (八)      Nitra地區(23%)         機械設備廠商及其所生產的產品或系統領域: (一)防禦系統: DMD Group、Way Industries、MSM Martin、 Konstrukta Defnce、ZTS Mtalurgy (二)航空飛行器:Aerospool, Aeropro, Tomark Aero, Shark Aero (三)鐵路貨車: Tatravagonka、ZOS Trnava、ZOS Vrutky、 Lokotrans (四)液壓系統及壓縮機: Embraco、Secop、Danfoss Power Solutions (五)食品加工機器: TOMRA Sorting、IMC、Marel、 Rademaker、PSS Svidnik (六)金屬成型機械: MicroStep、LVD S3、Kablschlepp Systemtechnik、Konstrukta、H.M. Transtech、Matador Industries (七)生產線設備: Energyco、VUKOV Extra、Manz、 MAKS-D、MTS、Glunz & Jnsen、KUKA (八)變速箱: Bauer Gear Motor、Spinea、Hrinovske strojarne、 ZTS Sabinov (九)火車車廂: Tatravagonka, ZOS Trnava, ZOS Vrutky, Loko Trans     六、斯洛伐克機械設備業主要大型企業(不含汽車裝配廠) (來源國/營業額/員工數/主要業務)   Mobis Slovakia (韓國/15.5億歐元/2,085人/軸、 控制面板生產、剎車系統) SAS Automotive(德國/9.6億歐元/463人/控制面板組裝) Faurecia Slovakia(法國/8.6億歐元/2,504人/內部系統、排放控制系統) Schaeffler Kysuce(德國/6.1億歐元/4,614人/軸承) ZF Slovakia(德國/5億歐元/3,368人/動力總成模組、底盤部件、懸架技術) Schaeffler Skalica(德國/4.7億歐元/4,357人/軸承) Lear Corp. Seating Slovakia (美國/3.9億歐元/1,602人/座椅系統鋼架) Yura Corporation Slovakia(韓國/3.8億歐元/1,499人/電纜線束) Hanon Systems Slovakia(韓國/3.6億歐元/734人/冷氣機) Adient Slovakia(美國/3.5億歐元/2,578人/內部系統)   七、成功的業者及其產品 (一)斯國業者 1. SPINEA:高精密度減速齒輪開發 2. MICROSTEP: CNC切削機械開發 3. CEIT:工業解決方案開發 4. PRVA ZVARACSKA:焊接技術開發 (二)外國投資業者 1.EMBRACO:壓縮機開發 2.KUKA:機器人生產線開發   八、斯國研發政策及機構 (一)政策:斯國國家研發專精戰略計畫(RIS3)透過連結企業及研發機構,專注支持發展創新,目前選定以材料研發以及奈米科技做為R&D經費挹注的主要領域。 斯國有35個傑出中心、9個科學及研究園區、3個競爭中心   (二)機構 1.斯國國家科學院(SAS):設有材料及機械所。SAS成立於1942年,為一公營研究機構,包含69個系所,該院出版57份科學專業期刊及8本年鑑。斯國共有51個科學及學術性協會及社團與SAS有合作關係。該院有1,938位科學家及1,068位博士生。 2.斯國大學及其研發中心:成功案例之一--殼狀環保馬拉松車:由Kosice大學於2019年開發,1公升燃料行駛825公里   九、人力資源及薪資成本 (一) 斯洛伐克有32所技術院校、每年培養5,000名工程相關學系大學畢業生;有270多所技術職業學校,每年培養6,600位畢業生。在2019年斯國有680家公司及5,800學生參加雙軌職訓計畫,參加計畫的公司可享有稅賦減免。   (二) 在機械設備領域的從業人員薪資成本(月薪),茲以工業重鎮Zilina及首府Bratislava兩地舉例說明如下: 1. 產線技術工:750-1,100歐元 2. 焊接工:1,000-1,400歐元 3.高階技術員:1,100-2,000歐元 4.機械工程師:1,200-2,000歐元 5.產品經理:2,300-4,200歐元     十、結語   斯洛伐克雖成功地由中央計劃經濟轉型為現代市場經濟,但其工業發展仍充滿挑戰,尤其機械設備業目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勞動力供應、研發活動支持度低及公私部門合作不足等,斯國刻正加強整合國家經濟政策及主動接觸廠商,以共同尋求改善之道。   智慧製造為全球趨勢,斯洛伐克目前亦積極進行工業4.0轉型,而工業4.0要求加強大學、研究機構及企業間之合作,須更加重視研發,以發揮創新潛力。   斯洛伐克為歐洲製造基地,該國機械工程公司為跟上當前趨勢,刻正加強投資應用研究發展及高科技服務,以進一步改善生產力及附加價值。

A: 前言: 斯洛伐克生命科學產業主要為生產藥品、醫療器材及化妝品。雖該領域在整個工業生產占比較小,但仍提供新投資者很好發展潛力。斯國製藥及生命科學產業情形重點如下: 製藥廠商及醫療器材總營業額達4.6億歐元。 藥品及醫療器材生產廠商家數193家。 醫療保健支出占公共支出7%。 生命科學領域研發人員達3,360人。 歐盟復甦及韌性計畫項下投入健康制度11.6億歐元。   相關背景資料: 製藥業在斯國製造業中屬相對年經的產業,1950年代起三家大型國營製藥公司分別在Lupca, Sarisske Michalany, Hlohovec成立,開啟製藥業的發展。   三、斯國廠商概況 目前斯國製藥業前五大家公司為 SANECA Pharmaceuticals: 斯國最大製藥廠,年營業額6,150萬歐元。專精於opiate類藥物研發、原料藥(APIs)製造、液體/半固體/固體之成藥生產。 HBM Pharma:專營代工製造藥瓶製劑、藥錠生產及包裝、藥品品管。年營業額3,680萬歐元。 Hameln rds:專營原料藥之研發生產。年營業額2,310萬歐元。 BIOTIKA:專營人類及動物用之高品質醫療用原料藥。年營業額1,760萬歐元。 UNIMED PHARMA:專精研發眼用藥品,年營業額1,250萬歐元。   藥品及健康保健用品主要批發商:Phoenix Zdravotnicke Zasobovanie(年營業額6.8億歐元)、 Unipharma(5.1億歐元)、 Med-Art(3.7億歐元)、Johnson & Johnson(1.2億歐元)、Novartis Slovakia(1.1億歐元)等。 維他命、礦物質等補充品主要生產商:Pleuran(年營業額1,250萬歐元)、Innopharma(1,240萬歐元)、Generica(670萬歐元)、VULM(450萬歐元)、GALVEX(360萬歐元)等。 醫療器材生產情形:斯國生產醫療器材有較長久的發展歷史。新近斯國亦吸引外資從事拋棄式醫療用品,多半產品係供外銷。斯國主要業者有: Unomedical:生產拋棄式醫療用品(年營業額9,600萬歐元) Medline Assembly Slovakia: 生產拋棄式醫療用品(2,860萬歐元) Chirana T. Injecta: 生產拋棄式醫療用品(2,630萬歐元) Chirana Medical,Diplomat Dental: 牙科設備及器材、口腔用品(C之營業額為2,330萬歐元) Biometrix:重症醫學、心臟外科等之醫療器材 (1,600萬歐元) Protetika、NEOPROT: 骨科和假肢設備 (P之營業額為1,530萬歐元)   美妝製造商主要有GlaxoSmithKline(生產個人化妝品,年營業額1.6億歐元)、Saneca Pharmaceuticals(生產乳液、牙膏等,6,150萬歐元)、Herba Drug(化妝品、清潔劑,500萬歐元)、Calendula(精油、營養補充品,260萬歐元)     四、相關研發機構 大部分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係於斯洛伐克科學院(SAS)進行,分布全國的15所大學所設立之研發中心、及私人企業進行。   斯洛伐克科學科學院(SAS)簡介: SAS成立於1942年,為一公營研究機構,包含69個組織,該院出版57份科學專業期刊及8本年鑑。斯國共有51個科學及學術性協會及社團與SAS有合作關係。該院有1,938位科學家及1,068位博士生。 從事領域由語言學至實驗物理及由神經生物學至先進材料。SAS的主要研究城市為首都Bratislava市(1,590名科學家)及Kosice市(214名科學家)。   五、從業人員薪資 以一般公司所需負擔的月薪及相關保險等費用,依據職級如下: 產品經理:薪資約為3200歐元(大學畢) 藥劑師:1803歐元(大學畢) 品管人員:1149歐元(高職) 技術員:1127歐元(高職)   六、醫藥及健康照顧創新成功案例 (一)TRISOMY TEST:斯國發明的非侵入式唐氏症診斷。 (二)MEDICAL 3D PRINTING:生物醫學工程發展醫藥3D列印。已成功將列印品植入人體頭骨。 (三)MULTIPLEXDX:分子診斷,可運用在癌症分析等。在COVID-19方面,其所開發的LAMP測試正確性幾乎達PCR測試等級。 (四)GLYCANOSTICS:發明非侵入性的、以特定蛋白質中聚糖含量為基礎的癌症分析儀器。 (五)HIGHCHEM:運用光譜色譜開發醫療診斷之分析管理及軟體,提供資料庫及雲端服務,供現代醫療應用。 (六)MENTEGRAM:針對精神狀況及健康開發線上診斷系統,可對病患逕行數位篩選、自動評核及報告。   七、相關實驗室:斯國實驗室依據國際標準認證,領域有臨床生化、血液學、免疫學、醫學遺傳學、臨床微生物學等。重要實驗室包含:Medirex(年營業額8340萬歐元,市占39.1%)、Unilabs Slovensko(7,460萬歐元,市占35%)、Synlab Slovakia(1,740萬歐元、市占8.2%)等。     八、結語   斯洛伐克藥品及醫療器材雖產量不大,占整體出口比例小,但深具發展潛力,因斯國的研發機構及大學持續培育醫學及生技人才,此為斯國發展製藥及生命科學之基礎,未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生物醫學及生物科技為斯洛伐克政府優先發展領域之一,該國生命醫學產業強調創新應用研究,專注發展早期及個人化診斷、藥物配方及創新診療方法,主要目標為結合公營科學研究機構、大學、新創公司、私人企業及公協會,建立良好溝通與合作平台,並特別加強研究所與國際企業之具體創新解決方案合作,以全面提升創新能量與產業。

A: 依據斯國媒體TASR本(2021)年11月15日報導指出,斯總理Eduard Heger在出席與德商企業有約的線上會議時表示,德國企業的投資攸關斯國經濟命脈,特別是在汽車產業方面,斯國是德國的前10大合作夥伴。為迎接未來趨勢,斯國將繼續加強汽車產業的研發並發展電動車。 H總理表示,穩定且可預測的政經環境對於投資及商業發展非常重要,渠除向德國企業說明斯國政府刻正進行的司法、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並述及政府銳意去除官僚程序、簡化經商手續的各項努力,俾提供高品質的公部門服務。 面對德國企業有關斯國缺乏適才人力資源的抱怨,H總理表示,斯國政府已經著手處理改善該狀況。

A: 斯國副總理兼經長Richard Sulik本(2021)年11月11日表示,不同意匈牙利國營公司MVM併購斯國電力公司EPH所持有的SSE公司股份。 查斯國EPH(能源工業控股公司)於2013年自法國電力公司以4億歐元購得SSE控股公司49%的股份。SSE公司業務係在斯國供應能源及配送電力 。 斯國自2020年修法保護斯國關鍵性基礎建設及產業之後,屬於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SSE股份出售依法需要先取得政府同意。斯國經濟部代表政府表示不同意匈牙利MVM公司本併購案,並表示不同意匈牙利購買斯國土地的相關作業,惟經濟部同時表示本案將不影響斯匈雙邊關係。  

A:日期: 110年12月14日   來源:澳洲聯邦衛生部 https://www.health.gov.au/     因應Omicron病毒威脅,澳洲政府依據免疫技術小組(ATAGI)建議宣布,第3劑疫苗補強針與第2劑間隔自原公布之6個月縮短為5個月,盼可藉此減緩Omicron病毒傳播,另ATAGI也評估通過Moderna作為第3劑補強針使用。   聯邦內政安全部公告,完整接種疫苗且持有包括417(度假打工)、500(留學生)及403(國際關係)等多種類別簽證者,自12月15日起入境澳洲免申請豁免。   西澳州長Mark McGowan宣布,該州預計明年2月5日解除疫情封鎖而開放州界,屆時該州完整疫苗接種率將達9成;總理Scott Morrison隨即對此表示歡迎,並稱「全澳屆時將會再次完整連結在一起」。   據澳聯邦衛生部數據,截至2021年12月14日各州最新累計確診感染數:坎培拉首都特區2,196例(新增9例本土感染、2例境外移入)、新南威爾斯州85,447例(新增554例本土感染、6例境外移入)、北領地306例(新增1例本土感染)、昆士蘭州2,167例(新2例本土感染)、南澳州998例(新增7例本土感染)、塔斯馬尼亞州240例、維多利亞州134,911例(新增1191例本土感染、2例境外移入)、西澳州1,123例。   全澳疫苗第1劑接種率93.3%、2劑為89.1%(16歲以上人口),共接種40,117,557劑;病毒篩檢累計49,847,262人次。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0 Dziennik Gazeta Prawna   今年1-9月,波蘭用人單位申報聘僱外國人工作152.3萬件。根據勞工部彙編的數據,2021年1-3季外國人獲得超過365,300份工作許可證(可工作最多3年的A類工作證)。倘最後一個季度也按這個速度成長,則2021年全年僱用外勞人數不僅高於2020年(159萬件),也高於疫情大流行前的2019年(167萬件)。   勞動市場和社會政策專家Monika Fedorczuk指出,雖然根據申報的主要外勞是烏克蘭人,但其比重正在下降。2018年占91.4%,2021年(1-3季)已降為83.2%。烏克蘭勞動資源正在枯竭。有資格的人已經決定移民工作。另一方面,波蘭不斷上漲的工資和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是一塊強大的磁鐵。此外,由議會修改外國人法的條款將外國人(僅限烏克蘭等特定國家)能夠根據僱主申報在波蘭的工作期限延長至 24 個月,這種形式更具吸引力。   Monika Fedorczuk指出,波蘭核發(A類)工作許可證數量(允許在波蘭長期工作)的前十名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公民:烏克蘭、白俄羅斯、印度、烏茲別克、菲律賓、尼泊爾、喬治亞、摩爾多瓦、印尼和孟加拉。   招聘公司Idea HR Group的專家Dorota Sieiniewska-Brzeźniak證實,大部分申請外勞的工作係發給烏克蘭人。因為除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喬治亞、摩爾多瓦和俄羅斯的公民外,他們也能適用簡化程序—意即無需獲得工作許可而可在波蘭工作最多6個月。不過,他強調烏克蘭不是一個人力資源無限的國家,因此人力資源公司正在尋找新供應來源。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是最自然的目的地,不僅因為程序簡化,還因為其地理和文化接近,以及易於溝通。申請喬治亞和摩爾多瓦外勞的比例也顯著增加。喬治亞所占比重從2018年的1.8%增加到目前(2021前3季度)的5.9%,摩爾多瓦則從2.3%(2018年)增加到4.2%。   據人力招募公司的觀察顯示,越來越多亞洲人願意到波蘭工作。正如聽聞,這通常是受氣候或經濟災難打擊的貧窮國家的居民。波蘭對其吸引力越來越大,因為波蘭薪酬正逐漸趕上富裕國家。波蘭雇主也越來越相信越南、菲律賓和印尼是勞動勤奮的國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BiznesPolska Week in Review 12/11-17   一份報告發現,今年波蘭的新創公司取得了突破,其中大多數已經擺脫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甚至從中受益。   波蘭共和報(Rzeczpospolita)引用波蘭新創協會(Startup Poland)的報告,只有23% 的新創公司表示疫情對其業務產生不利影響,但40%的人認為沒有影響,37 %甚至聲稱其影響是積極的。   今年,波蘭新創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誕生兩家“獨角獸”公司,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 包括醫療預約服務DocPlanner和美容美髮預約應用(app) Booksy。   共和報(Rzeczpospolita)報導:“事實證明,整個疫情大流行時期反而是該行業加速發展的時期”。“從2020年到2021年第三季度末,風險投資基金已投入波蘭公司近39億波幣(9.6億美元)。”   該報援引Startup Polish執行長Tomasz Snazyk的話說:“投資者似乎已經開始相信新創企業是個有前景的行業,其增長在未來幾年只會加速。”   另一個樂觀的發展是,近20%的波蘭新創企業獲得至少 500萬波幣(123 萬美元)的資金,與上一年相比,近60%的新創企業持續成長且收入增加,五分之一的新創事業每月收入超過20萬波幣(4.9萬美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0  Biznes Polska ( Weekly 12.11-17)   波蘭知名IT 大廠Comarch公司和 IS-Wireless公司正在聯手為5G移動網絡創建綜合解決方案。兩家公司在為電信產業準備聯合報價方面建立合作關係。雙方將整合其解決方案,以創建新的、功能齊全的移動網絡,這些網絡是根據Open RAN原則構建的。   Comarch公司和IS-Wireless公司的聯合報價將面對移動營運商和其他尋求實施私有5G網絡的客戶,例如在工業4.0領域營運的管理部門和實體。該解決方案將根據Open RAN原則創建。因此,與傳統供應商相比,網絡的交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Comarch公司電信銷售和業務戰略部門負責人Jacek Lonc表示,該公司很高興與 IS-Wireless公司建立合作關係。該公司相信,透過結合兩家公司的優勢,該公司可以為其客戶創造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在Open RAN的背景下,與IS-Wireless公司的合作是該公司朝向電信產業創新和開放發展的又一步。該公司相信,這種合作不僅對IS-Wireless公司和Comarch公司有益,更重要的是對該公司現有的和新的客戶有益。IS-Wireless公司總裁兼創始人Sławomir Pietrzyk表示,Open RAN提供許多新機會,將使這種合作關係成為5G和電信產業未來開放的一個好的開端。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0  Biznes Polska (Weekly 12.11-17)   波蘭能源公司PGE Energia Odnawialna公司已獲得在波蘭國內市場建設200MW太陽能容量的許可。該公司很快計劃開始在波蘭東南部的 Subcarpathia 省建造一個100MW的太陽能園區。   PGE Energia Odnawialna公司是波蘭國有能源公司Polska Grupa Energetyczna (PGE) 的再生能源部門,已獲得在波蘭東南部 Subcarpathia 省 Tarnobrzeg 縣 Grębów 建造100MW太陽能園區的許可。該太陽能園區可能會在2023年底投入營運。該園區將包括兩個50 MW機組——PV Jeziórko 1 array和PV Jeziórko 2 電廠。建成後,該設施將成為波蘭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   另PGE Energia Odnawialna公司表示,該公司還獲得建造200MW太陽能的許可。其中包括另外兩座總裝機容量為13MW的發電廠,最近該公司在波蘭東部Masovia省的 Łosice 獲得了許可證。 PGE Energia Odnawialna公司總裁Marcin Karlikowski表示,考慮到取得所有批准、環境許可和其他相關文件是一個持續數月的複雜過程,這很重要。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將進一步加速這個過程,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宣布招標,以便每年分配300 MW甚至400MW的太陽能電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1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聖誕裝飾品出口國之一,其知名客戶包括英國著名的Harrods和Fortnum & Mason、巴黎的Le Bon Marché和美國的Bloomingdales。   波蘭經濟研究所(PIE)的數據顯示,2019年波蘭聖誕商品出口額達到8,040萬歐元,是2015年的兩倍半。PIE 表示,這使波蘭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市場占比超過80%的世界領先者)和德國。報告還顯示,2019年波蘭聖誕飾品出口到各大洲的71個國家,其中近一半銷往德國,18%銷往美國。   這些裝飾品係由玻璃手工吹製然後手繪,由幾家波蘭傳統製造商生產,並在世界上最高檔的百貨公司如倫敦的哈羅德(Harrods)百貨公司出售。位於波蘭Gniezno GabiGlass公司總裁Jakub Grubiński表示,該公司已經生產出口聖誕裝飾品8年,英國人喜愛有形狀的小飾品(baubles)。該公司正是為他們創造不同形狀的小飾品 ,比如汽車、聖誕老人和聖誕樹。   美國人也喜歡有形狀的小飾品。Maciej Mostowski是家族工廠的第三代傳人,該工廠於1945年開始生產此小飾品,曾為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美國運動隊、西班牙皇室和白宮生產小飾品,Mostowski表示,美國人要的色彩更豐富,且很容易擁有像聖誕老人這樣的東西,如衝浪板上的聖誕老人。一個更不尋常的美國傳統是黃瓜形狀的小飾品,波蘭Vitbis公司每年向美國銷售一百個黃瓜形狀的小飾品。Vitbis公司總裁Janusz Prus表示,美國人相信這些小飾品驚人的力量。當這些小飾品掛在樹上時,它們意味著保證物質上的成功、運氣和財富。   儘管中國在當今生產的小飾品數量方面是世界市場的領導者,但這些小飾品是大規模生產的,通常由塑料製成。然而,波蘭以其玻璃小飾品的品質和工藝而聞名,並且在世界玻璃飾品的生產中已經建立幾十年的地位。   另一家波蘭製造商,位於華沙的「Bombkarnia」,在2011年波蘭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結束時曾製作小飾品作為外交禮物送給Barack Obama、Nicolas Sarkozy和Patriach of Moscow Cyril I及歐洲議會的聖誕樹。GabiGlass公司總裁Jakub Grubiński表示,波蘭人在英國是眾所周知的小飾品生產者。波蘭的聖誕樹裝飾品在那裡很受歡迎。當他們得知產品來自波蘭的消息時,立即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1  PAP, TVP World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12月21日週二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二氧化碳交易和碳排放交易制度(ETS) 投機所致。Morawiecki總理還添加一張照片,援引解釋為什麼導入實施ETS易和投機以及它與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的關係。   Morawiecki總理表示,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ETS交易和投機。歐盟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計畫於2005年推出,目的是對空氣污染收取費用。該聲明總結稱,ETS發揮的作用正如對所有商品和服務課徵的歐盟氣候稅(climate tax),因為它透過天然氣、電力和燃料的價格直接轉化為通貨膨脹。   波蘭下議院(國議眾議院)於12月9日通過決議,呼籲歐盟國家暫停和改革該制度。在接下來的一週,Morawiecki總理將在歐洲理事會會議上重申此一呼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21  PAP, IAR, The First News, stat.gov.pl   波蘭中央統計局 (GUS)於12月21日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波蘭11月份的零售額按固定價格計算年比率成長12.1%。   GUS表示,隨著經濟從新型冠狀病毒的低迷中反彈,上個月波蘭的服裝和鞋子銷售額年比率成長55.8%,藥品和化妝品的銷售額成長18.2%。同時,家具、家用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額成長10.3%,食品、飲料和煙草產品的銷售額成長2.9%。   GUS表示,就當前價格而言,本年11月的零售額比去(2020)年11月成長21.2%;比本年10月下降1.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18  PAP, IAR   波蘭國家基金會(Polish National Foundation)報告稱,波蘭2021年對美國的家具出口年比率成長26%。根據波蘭國家基金會主席Marcin Zarzecki表示,成長飆升應該歸功於波蘭家具生產商今年獲得的支持。   Zarzecki主席表示,該基金會提供的援助使波蘭生產商能夠參加在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全球最大的家具產業貿易展覽會(High Point Market)。Zarzecki主席向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表示,目前該基金會正在與波蘭家具行業一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和銷售管道,以保持銷售率並維持此一成長。據市場部門分析機構B + R Studio公佈的估計顯示,波蘭生產商預計今年的家具總出口額將達到130億波幣(28億歐元)。

A:綜整OECD 2021年12月20日發布之「奧地利經濟調查報告」(OECD Economic Survey of Austria)(每2年發布一次),以及奧媒相關報導重點如后。   下調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奧國經濟在歷經2020年-6.8%大幅衰退後,2021年1至3季復甦情形良好,惟銅、鋁、鋰等原料及晶片之供應瓶頸,仍在2021年2至3季造成約7.5億歐元經濟損失。另,奧地利政府自11月22日至12月11日實施3週防疫封城措施,使OECD下修奧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自12月初預估之4.1%降至3.7%。   2022年及2023年經濟成長預測:隨著國際供應鏈中斷問題緩解,以及旅客回流,OECD最新預估2022年及2023年奧國經濟將分別成長4.9%及2.5%。奧國新任財長Magnus Brunner則認為,原料價格高漲、供應瓶頸及新冠疫情發展仍為奧國經濟復甦帶來不確定性。   肯定奧國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有方:OECD肯定奧國在發生新冠疫情危機時,因具高生活水平、良好衛生體系、穩健公共財政、低失業率及強健社會安全等基礎,加上奧國政府果斷採取相關紓困及振興措施,有效保護就業及投資,使奧地利經濟自新冠危機衝擊中持續復甦。   奧國之挑戰: 1.專業人才短缺:奧國面臨專業人才短缺,且女性就業率僅50%,明顯低於歐盟平均之65%。OECD建議奧地利應提升育兒支持措施之質量、調整退休金體制、提供年長受雇者更佳工作條件、強化技能培訓,以及對長期失業者輔導,並鼓勵地區間之勞動力流動,使婦女、移民及年長勞動力融入勞動市場。   2.國債占比過高:奧國國債GDP占比高於丹麥、瑞士、德國等可相比較國家,雖應持續支持受疫情衝擊較大之觀光及餐飲旅宿業,惟建議透過訂定優先順序及支出審查,為新投資及人口老化壓力創造財政空間。奧國B財長亦表示,歐盟各國應儘快降低國債,俾在面臨高通膨等問題時有能力應對。研發創新待強化及   3.數位轉型:奧國面臨之問題尚包括:創新研發活動及研發支出集中在傳統及已具競爭力產業,整體商業動能(business dynamism)、新技術普及,以及生產力成長率相對較低。奧國應善用歐洲復甦基金,提高商業動能及生產力,擴大高速網路覆蓋範圍,降低競爭壁壘,增加新創企業融資選項,以及協助中小企業採用新數位科技,加速朝向數位化及綠化/低碳之經濟轉型,使勞動力及資本重新分配至相關經濟活動。   4.須加速減碳:OECD指出,儘管奧國再生能源占比高,惟尚未能有效降低經濟之碳密集度(carbon intensity)。奧國政府雖提出稅改草案將自2022年逐步提高「碳排放定價」,仍恐難達到2040年碳中和目標。爰建議所有部門均應加速減碳,特別是運輸、營建及工業製程等方面。   5.OECD建議措施包括:訂定新法規及跨部門調和(harmonized across sectors)之更高碳定價,以及提高對減碳創新研究之投資。對金融部門警告:OECD警告,房市需求、房價高漲,以及房屋貸款大幅增加,恐為奧國不動產業帶來金融風險,爰建議應針對放款採行更嚴格監管準則。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