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南總理辦公室頃發布第334/TB-VPCP號公告有關副總理范平明針對常態性國際商業航班恢復計畫之結論。據此,范副總理同意恢復越南與安全係數高之地區間之常態性國際商業航班,目前為中國北京、廣州、日本東京、南韓首爾、台灣台北、泰國曼谷、新加坡、寮國永珍、柬埔寨金邊、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試辦時間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 另越南衛生部頃於12月16日公告有關對空運入境者之Covid-19防疫施行細則,其中規定:(一)有關防疫常規原則,應具備入境前72個小時內新冠病毒陰性檢測結果以及入境前須進行醫療申報;入境後須安裝PC-Covid醫療申報程式,俾依越南防疫規定進行醫療申報與健康管理;(二)對於疫苗足夠劑量接種者或新冠治癒者,入境後僅須前3天居家隔離,並不得與周邊者接觸、不得離開居留場所;入境後第一天與第三天分別進行RT-PCR檢測,倘呈陰性反應,繼續健康自主管理至入境後第14天為止;倘自願於第10天進行RT-PCR檢測以及檢測結果呈陰性反應,則可終止健康自主管理;(三)入境者為越籍國民、海外居留之越南人及其家人(配偶、孩子),倘尚未施打疫苗或是尚未接種足夠劑量,可在隔離期間進行免費疫苗接種(倘有需求者);(四)對於尚未施打疫苗或是尚未接種足夠劑量之入境者,入境後前7天必須進行居家隔離,並於入境後第一天與第七天進行RT-PCR檢測;倘檢測結果呈陰性反應,則繼續健康自主管理至第14天止,並於第14天進行RT-PCR檢測。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 GASTAT)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3季本國籍人士失業率維持與第2季相同的11.3%,其中沙籍男性失業率降低0.2%至5.9%,女性失業率降低0.4%至21.9%,至於沙籍及外籍人士整體失業率亦維持與第2季相同的6.6% 上述數據亦顯示,儘管政府刺激民間企業增加就業之措施奏效,惟仍有62.1%男性及44.9%女性失業人口表示僅願接受通勤時間在1小時以內之工作機會,反映本國籍勞工流動率仍待改善。另在15歲以上適齡就業人口之勞動參與率方面,沙籍女性參與率增加1.7%至34.1%,男性略減0.9%至65%,整體參與率則增加0.4%至49.8%。 另為進一步反映沙烏地經濟表現及創造就業之能力,GASTAT亦公布實際就業人口在整體適齡就業人口佔比,沙籍男性就業比略減0.5%至61.2%,女性增加1.5%至26.7%,男女整體比則增加0.4%至44.2%。

A:依據捷克媒體Expats 110年12月17日報導,捷克總統Zeman本(12月17)日同意新總理Fiala一個月前向其推薦的18位部長入閣,在歷經總統住院及反對海盜黨的Lipavsky擔任外交部長等複雜情勢下,捷克新政府終於本日上任。 新內閣在全權掌理國家前,仍須於聖誕節過後通過眾議院的信任投票,由於新內閣所屬政黨在國會取得多數席位,預料政權的移轉應無障礙。  

A:綜整丹麥數位局及財政部之新聞稿,丹麥在公共數位化遙遙領先多國,惟鑒於網路安全威脅日漸上升,丹麥政府於12月15日推出長達3年之"2022-2024國家網路及資安策略"。 預計將投資總計 2.7 億丹麥克朗於34 項主要舉措於保護丹麥數位建設及IT系統,另將提撥5億丹麥克朗加強網路防護。該策略旨為保護丹麥的網路基礎建設和 IT 系統, 並對負責社會重要功能及關鍵領域之IT 系統制定更多新的安全要求。 此策略之4大目標為: 支持重要社會功能之 IT 系統;加強公私企業伙伴關係;透過教育等方式提高網絡和資安能力;加強丹麥積極參與打擊網路威脅之國際合作。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2月20日報導,依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平臺(Global SWF)數據顯示,本年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更加活躍,截至12月10日,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投資額已較去(2020)年全年成長5%,若包括退休基金則上升17%。過去一年,在主權財富基金和退休基金中,風險創投的表現最為出色。 數據顯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已投資304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一),總計101項,其中37項是風險創投,投資額。淡馬錫控股投資107億美元,總計133項,109項是風險創投,在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和退休基金排名第七,若僅考慮主權財富基金,則排名第三。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業學院治理與永續發展研究所所長盧耀群表示,雖然疫情來襲,但星國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組合都取得成長,許多基金亦轉向國內市場,提振星國經濟,履行社會責任。KPMG私募股權Andrew Thompson指出,推動主權財富基金的因素包括後疫情時代的復甦、消費者儲蓄增加、全球資金流動性高、數位轉型加速,以及擔憂地緣政治所帶來的供應鏈轉變。 依據彭博社數據,過去一年淡馬錫投資額最高的市場是亞太區(48.02%),其次是北美(34.03%)和歐洲(9.09%),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依序為北美(53.64%)、歐洲(27.58%)和亞太(15.43%)。 淡馬錫參與的最大規模投資是中國社區團購應用「興盛優選」,融資總額為39.825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中國恒大、騰訊、紅杉資本中國成長基金V,以及KKR等。其次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Waymo,融資額33.16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美國汽車零售商AutoNation、美國投資管理公司普徠仕(T. Rowe Price)等。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參與的最大規模投資是美國醫療保健公司美聯實業(Medline Industries),融資高達450億美元,凱雷集團(Carlyle)、黑石(Blackstone)、Hellman&Friedman等亦參與投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也和加拿大養老計畫投資局(CPP Investment Board)、阿布達比投資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等投資電腦安全軟體公司邁克菲(McAfee)。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更多參與另類的資產類別投資如基礎建設和私募股權,預計未來將加大參與私募債務。淡馬錫則進一步加強股票投資組合,包括投資旗下事業體,並擴展投資群,例如最近發行零售債券。主權財富基金以投資兩個「C」為主,亦即新冠疫情(Covid-19)和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 上述2個新加坡國營事業主要投資於醫療保健和科技、永續發展以及人工智慧。例如,淡馬錫投資印度線上醫療服務公司91streets Media Technologies、美國醫療產品交付公司Zipline,以及生物醫藥科技相關業者包括藥物研發公司Abbisko Therapeutics、江蘇瑞科生物技術公司、人工心臟瓣膜及導管植入系統公司上海紐脈醫療科技、視覺化醫療器械產品公司珠海明象醫用科技、生命科學工具和分析公司Cambridge Epigenetix等。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投資為年長者提供保健規劃的Devoted Health、生物科技公司騰盛博藥生物科技、醫療和醫藥器材開發暨製造商Esco Micro。 至於永續發展方面則投資永續能源、植物肉和永續材料。例如,淡馬錫投資RWDC Industries(以安全、永續替代材料取代石油衍生品)以及Fortera(利用碳礦化技術減少水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並與施耐德電氣推出「GreeNext」,提供永續能源服務。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投資遠景能源(製造風力發電機與提供能源管理軟體)和Arctic Green Energy(地熱和永續能源)。 永續生活是淡馬錫四大重點投資項目之一,不僅是替代蛋白質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向低碳和更永續經濟轉型的業者,以及將永續發展作為核心商業模式的業者。淡馬錫亦投資農業科技業,例如提供農民更好氮素的Pivot Bio、農業科技商業平臺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垂直農業科技公司Bowery Farming。 此外,淡馬錫亦投資中國茶飲品牌喜茶(Hey Tea)、餐飲業者Salad Stop和眼鏡零售商Lenskart;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買入韓國星巴克30%股權,並投資遊戲開發業者Epic Games,另繼續投資商業、工業和酒店房地產,例如與ESR聯手向黑石收購澳洲一批倉庫和物流資產。

A: 新加坡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本(2021)年10月17日表示,疫情推動企業重新思考和審視業務營運模式,除了創新、轉型和數位化,企業還應探討如何在營運模式中納入永續性發展。全球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氣候變化的影響,對於產品應更具環保和永續性的意識亦高漲。企業應將永續發展視為重塑自我及創新的解決方案,以維持競爭力,綠色經濟將為新加坡帶來龐大的新商機,尤其是碳服務方面。 另由於全球供應鏈干擾與邊境限制、新加坡外來人力政策改變,以及新冠病毒檢測與居家辦公等因素,使得星國企業本年的商業成本上漲,預料明(2022)年的商業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將繼續增加,但對於經濟復甦仍抱持樂觀態度。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會長符標熊表示,企業商業成本上升,主要是受星國防疫措施和全球疫情所影響,尤其定期檢測和購買員工的個人防護用品增加開銷,外來人力減少以及採購居家辦公器材,亦增加商業成本。至於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干擾,則導致原材料和包裝成本全面上漲。依據該會會員反映,不少企業選擇吸收上漲的成本,未轉嫁給客戶,同時透過業務流程轉型和創新商業模式,簡化營運和優化效率提高生產力。 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ASME)會長王騰憶指出,中小企業的人力成本,以及營運與物流成本都上漲。在全球因應疫情之際,越來越多企業回應政府呼籲,提升能力、培訓員工、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儘早掌握商機。人力成本預料在未來12個月將繼續惡化,希望隨著旅遊限制逐漸放寬,外來人才和人力開始回流,緩解人力成本高漲的問題。

A:新聞來源:韓國媒體(2021年12月17日) 1.本(2021)年12月17日美國F國務次卿出席第6次韓美戰略經濟對話(SED)上發言,就半導體供應鏈表示,韓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是美方不可或缺的夥伴。韓國擁有世界級水準的半導體產業技術人員,產品優質,投資透明,美韓合作有望創造出巨大價值。 2.韓外交部次長崔鍾文(第二次官、相當於我國常務次長)發言強調經濟安全事務的重要性,以及當前科技問題與安全和地緣政治的關係愈發緊密。本日會議上,韓美就供應鏈重組、基礎設施建設、疫苗衛生合作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 3.媒體分析,美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不斷強調韓企的重要性,似乎在向韓國招手並盼加入美國正在醞釀的「印太經濟架構」以牽制中國。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宣佈於2021年12月15日,以拍賣市場價格售出1,500萬美元,12月共分3次合計售出4,300萬美元。CBM的統計顯示,今年2月至11月,合計標售高達3.26億美元,10月份最高為1.1億美元。CBM在2021年各月標售美元的金額分別為,2月份為680萬美元、4月份為1,200萬美元、5月份為2,400萬美元、6月份為1,200萬美元、7月份為3,900萬美元、8月份為2,800萬美元。央行於9月13日售出1,500美元、15日售出800萬美元、20日售出1,500萬美元、22日售出1,000萬美元,以及27日售出1,500萬美元。   CBM拍賣外匯以減少短期內的匯率波動,滿足外匯儲備的需要。CBM的外匯標售係遵照相關規則及指令,與持有授權經銷商AD許可證的3家國有銀行、19 家當地私人銀行及13家外國銀行進行外匯交易。

A:立陶宛 立陶宛西濱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為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則與俄羅斯之卡列寧格勒接壤。國土面積為6萬5,301平方公里,主要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政體為議會內閣制。 立國地形以平原為主,尚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東南部的高地。森林覆蓋率為25%;約3000個大小湖泊;最長的河流為尼曼河。立陶宛的工業及服務業發達,家具製造為立陶宛另一出口重要產業。

A:愛沙尼亞 位居波羅的海三國最北端,北隔芬蘭灣與芬蘭相望,東鄰俄羅斯,南鄰拉脫維亞。國土面積約4萬5,339平方公里,語言、文化及地理位置接近北歐,加以勞動等各項成本較北歐低廉,吸引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設廠,在ABB、Ericsson等大廠的帶動下,電子電機成為愛沙尼亞最大的產業。

A:烏克蘭 烏克蘭位居歐洲大陸中心,東鄰俄羅斯,西北與白俄羅斯接壤,西連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摩達維亞,南濱黑海。國土面積為60萬3,700平方公里。 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大片肥沃的「黑鈣土帶」(占全世界「黑土帶」總面積的40%),並蘊藏近70餘種礦藏資源,烏國主要產業包括鋼鐵、機械製造、化學、航空、造船及礦業等。主要農產包括葵花油、大麥、小麥、玉米、大豆及甜菜根等。

A:捷克 捷克為歐洲中部內陸國家,位於中東歐,北與波蘭為鄰,東與斯洛伐克交界,南與奧地利相連,西和西北與德國接壤,國土面積約7萬8,860平方公里。 捷克官方語言為捷克語(主要外語包括英語、德語及俄語),政體為民主共和國。捷克有部份人口無宗教信仰,有信仰人口中,以天主教為主。捷克主要進口項目為資通訊產品;出口項目為資訊產品、汽車零組件及小客車等。

A: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地處東南歐,多瑙河下游,北接烏克蘭,東北臨摩爾多瓦及黑海,南接保加利亞,西南界塞爾維亞,西與匈牙利接壤,全國面  積為23萬8,390平方公里。 羅馬尼亞天然資源豐富,礦藏包含石油、天然氣、煤、鋁土礦、金、銀、鐵等,森林面積約占全國面積30%,主要產業為電子產業(含資通訊產業)、汽車業、能源、金屬加工及紡織等。

A:瑞士 瑞士為中歐內陸國家,西與法國交界,北與德國接壤,東與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公國為鄰,南與義大利相連。國土面積為4萬1,285平方公里。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主要產業重點集中在化學及製藥產品、鐘錶業、機械、電機及金屬加工業、醫療器材製造業、銀行業;其中,瑞士製藥業以出口為導向,所生產的藥品90%出口至其他國家,而機械和電子產品亦為瑞士重要出口項目,為經濟發展重要支柱之一。

A: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達9,000公里,南北最寬達4,000公里,位於歐洲東部及亞洲北部,北瀕北極海,向東延伸到北太平洋。國土面積約為1,707萬5,400平方公里。 俄羅斯產業以重工業為主,能源、冶金產礦及石化業最為發達,輕工業相對落後。其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進口替代政策並扶植國內製造業,主要領域包括軍事工業、電子業、化學、造船、運輸工程等產業。

A:日期:110年12月15日   來源:澳洲貿易、觀光暨投資部長辦公室新聞稿 https://www.trademinister.gov.au/minister/dan-tehan/media-release/wto-decision-sugar-subsidies   澳洲貿易、觀光暨投資部長Dan Tehan與農業部長David Littleproud於12月15日新聞稿指出,澳洲政府歡迎WTO爭端解決小組報告就印度對甘蔗價格與蔗糖出口補貼所作之決定,澳洲、巴西與瓜地馬拉於2019年針對旨案提出WTO爭端解決。   澳洲關切印度不當補貼造成全球蔗糖產量過剩與損害澳洲蔗糖產業利益,於2019年2月就印度違反WTO規範,關切印度對蔗糖進行不當補貼,要求與印方展開諮商。同年7月聯合巴西及瓜地馬拉,共同向WTO正式提請就旨案成立爭端解決小組,維護澳洲蔗糖產業超過4萬多個就業機會,支持地方產業,確保蔗農利益。   澳洲運用WTO機制解決本案,符合澳方所支持的以規則為基礎之貿易制度。澳洲政府致力與WTO成員合作,推動開放市場與減少扭曲之農業改革。另將透過於WTO內建立體制,持續捍衛澳洲農業生產者之利益,俾減少成員間之差異。澳洲政府感謝澳洲蔗糖產業界之建設性參與本次爭端解決案。   澳洲糖廠協會(Australian Sugar Milling Council, ASMC)與蔗農協會(CANEGROWERS)對前揭WTO報告之裁定與建議均表示歡迎並感謝澳洲政府為澳洲蔗糖產業爭取創造公平貿易之環境。ASMC執行長David Pietsch亦指出,印度若有意遵守WTO規範,需做出兩項重要改變,一為取消出口補貼,二為將甘蔗售價與糖價連動。​  

A:紐國目前完整接種2劑疫苗比率已達90%(佔可接種人口),已接種1劑以上比例94.3%。   另紐國12月16日出現首起Omicron境外移外病例,紐總理表示將再檢討明年是否如期逐 步放寬入境隔離檢疫政策。   紐政府原規劃明年起逐步放寬入境隔離檢疫政策,針對完全接種疫苗者,取消要求入住 集中隔離設施,改採居家隔離7日。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12月18日公告,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HRSD)部長 Ahmed Al-Rajhi頃批准勞工法規增修及新罰則,將違法之企業依僱用規模分為3級,並依級別訂定罰款標準,規定如下: 1.分為員工數至少51人、員工數介於11至50人、員工數至少10人等3級企業; 2.針對違反MHRSD所訂就業保護、工作安全及醫療措施規定,上述3級企業將分別被處以1萬里雅、5,000里雅、2,500里雅罰款; 3.針對未依沙烏地團體醫療法(Cooperative Health Law)規定向員工及其家眷提供醫療保險,上述3級企業將分別被處以1萬里雅、5,000里雅、3,000里雅罰款,且將依違規件數予以一罪多罰; 4.針對違法僱用未滿15歲童工,上述3級企業將分別被處以2萬里雅、1萬里雅、1萬里雅罰款; 5.針對違法僱用分娩後未滿6週婦女,上述3級企業將一律被處以1萬里雅罰款,且將依違規件數予以一罪多罰; 6.針對未於工作時間內向員工提供足夠座位,上述3級企業將分別被處以3,000里雅、1,000里雅、1,000里雅罰款。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10)年12月16日引述義國商業總會(Confcommercio)表示,本年12月份經濟成長應將延續11月份即出現之放緩趨勢,些微下減0.3%,惟若與去(109)年同期正適逢因應疫情而嚴格限制人員流動時比較,則顯大幅成長達6.7%,連同上述數據,該會亦同時預估本年義國GDP經濟成長達6.2%。 在11 月份觀光旅遊(+93.8%)、休閒活動(+20.2%)及服飾(+36%)業務部門連月復甦成長的影響下,消費情況亦顯持續回暖,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1.6%,其中儘管家庭需求自去年春季起即有所回升,惟仍明顯低於 2019 年水準,其他更細項下之業務部門,則預估需待至 2022年底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此外,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單月數據顯示,本年10 月份義國對外貿易表現持續成長,其中進口(+2.8%)較出口(+1.5%)成長為高,出口表現中則係無論對歐盟國(+1.4%)或非歐盟國(+1.6%)皆有所增長,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出口成長更高達7.4%,又若以本年8-10月三個月為一季之數據與前季相比,出口成長達2.4%,進口成長更達6.6%。

A:綜合美媒本(17)日報導,CDC於16日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施打輝瑞或莫德納新冠疫苗,並避免接種嬌生單劑新冠疫苗,原因為美國已有數10例接種嬌生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症狀並住院者,另有9起死亡案例,其中7名女性及2名男性;年齡介於28至62歲有7例,且患有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   最新數據顯示30至49歲女性接種嬌生疫苗出現血栓風險最大,然因接種益處大於風險,迄未撤銷嬌生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部分國家如芬蘭、丹麥及斯洛伐克等已暫停使用該疫苗,亦有國家建議醫生提供50歲以下女性接種風險建議。   迄今美國約1,600萬接種嬌生疫苗,約7,300萬名完整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1.14億接種輝瑞疫苗,另由於嬌生疫苗對新冠病毒保護力較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弱,聯邦衛生官員已於10月份核准接種嬌生疫苗2個月者可接種加強劑,並開放混打輝瑞或莫德納加強劑。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