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越南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委阮德顯(Nguyen Duc Hien)表示,根據越南政治部發布有關「至2030年越南國家能源發展策略定向及2045年展望」之第55-NQ/TW號議決,優先開採、有效使用再生能源、新能源以及綠色能源。據再生能源暨電力局副局長范元雄(Pham Nguyen Hung)稱,2030年以再生能源發電之電力產量比例將增加11.9%至13.4%,2045年將26.5%至28.4%,2030年以煤炭發電之火力發電廠產量自44.2%~45.5%減少至27.4%~32.4%,發展液化天然氣(LNG)電力,並集中研究發展風力發電、氫氣(hydrogen)發電、廢棄物發電等新型再生能源。

A:據數位經濟暨電子商務局副局長阮世光(Nguyen The Quang)表示,近年來越南電子商務快速成長,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2020年全球B2C電子商務營業額約計4.28兆美元,2021年預計4.89兆美元,將成長14.3%,2024年將達6.38億美元。其中2020年越南B2C電子商務營業額約計118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8%,2025年預計350億美元,顯示越南電子商務市場仍有巨大發展潛力。據越南電子商務協會副主席阮玉勇(Nguyen Ngoc Dung)表示,近年來越南電子商務市場年成長30-35%,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各單位可進行視訊會議,學生線上上課,各家庭可利用網路購物。越南應採行更多措施,以推動該市場發展,尤其是在金融技術(Fintech)、通訊、電腦、IT等領域。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海關總署2021年11月7日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公布,本(2021)年前10個月,貨品貿易進出口總值31.67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22.2%,較2019年同期成長23.4%。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8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印度財政部稅收局未接受商工部本(2021)年8月24日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Glass Fibre and articles thereof)作出第二次反傾銷日落複審終裁建議,決定不再繼續對大陸涉案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2010年1月8日,印度商工部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2015年7月7日,印度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啟動第一次反傾銷日落複審立案調查。2016年7月6日,印度商工部對該案作出肯定性終裁,建議徵收到岸價(CIF)20.46%至47.15%反傾銷稅。2018年2月12日,印度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啟動反規避立案調查,審查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泰國分公司Asia Composite Materials(Thailand) Co., Ltd是否以大陸的玻璃纖維為原料製成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氈出口至印度以規避反傾銷稅。2018年7月30日,印度對該案作出反規避肯定性終裁,建議對Asia Composite Materials(Thailand) Co.,Ltd.以到岸價徵收47.15%反傾銷稅。2020年9月25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啟動第二次反傾銷日落複審立案調查。本年8月24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玻璃纖維作出第二次反傾銷日落複審肯定性終裁,建議繼續對大陸涉案產品基於到岸價徵收8.67%至49.90%反傾銷稅,有效期為5年。該案涉及印度海關稅則號列7019項下產品。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8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5日,哥倫比亞貿工旅遊部發布2021年10月29日第280號公告,對原產於大陸的鋼型材作出反傾銷肯定性終裁,決定對涉案產品徵收離岸申報價(FOB)37.88%反傾銷稅,措施自公告發布於官方公報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涉案產品為厚度小於等於0.46毫米、簡單加工或冷加工、輕型非結構性的鍍鋅和鍍鋁鋅鋼型材,涉及哥倫比亞稅則號列7216.61.00.00、7216.91.00.00和7228.70.00.00項下產品。 去(2020)年9月2日,哥倫比亞對原產於大陸的鋼型材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去年12月7日,哥倫比亞對大陸涉案產品作出反傾銷初裁,初步裁定不對涉案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該案涉及哥倫比亞稅則號列7216.61.00.00、7216.69.00.00、7216.91.00.00、7216.99.00.00和7228.70.00.00項下產品。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8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5日,哥倫比亞貿工旅遊部發布2021年10月29日第281號公告,對原產於大陸的亞克力板作出反傾銷終裁,設定離岸最低限價為3.93美元/千克(淨重單價),對價格低於最低限價的涉案產品,徵收相當於最低限價與離岸申報價之間差額的反傾銷稅,措施自公告發布於官方公報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涉案產品哥倫比亞海關稅則號列為3920.51.00.00。 去(2020)年8月27日,哥倫比亞對原產於大陸的亞克力板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去年11月30日,哥倫比亞對大陸涉案產品作出反傾銷初裁,初步設定離岸最低限價3.93美元/千克,對價格低於最低限價的涉案產品,徵收相當於最低限價與離岸申報價之間差額的臨時反傾銷稅。本年5月31日,哥倫比亞將大陸涉案產品臨時反傾銷措施的有效期延長3個月。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外匯管理局2021年11月7日 中國大陸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外匯存底規模為32,176億美元,較9月底上升170億美元,升幅為0.53%。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9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4日,海合會國際貿易反損害行為技術秘書局發布公告,對自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法國、比利時進口的初級形態丙烯酸聚合物,高吸水聚合物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Acrylic Polymers, in primary forms (super absorbent polymer),主要用於嬰兒或成人尿片及衛生巾等】,涉案產品海關稅則號列為390690。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15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15日公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指韓國忠清北道、挪威羅家蘭郡和荷蘭格羅寧根省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波蘭獸醫檢查總署通報,指波蘭馬佐夫舍省Sokołowski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以及日本農林水產省通報,指日本鹿兒島縣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香港目前與挪威僅建立禽肉進口機制,並無禽蛋進口機制。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韓國進口約1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8萬隻禽蛋;自挪威進口約15公噸冷藏禽肉;自荷蘭進口約730公噸冷藏禽肉;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以及自日本進口約40公噸冰鮮禽肉、約2,53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億1,028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韓國、挪威、荷蘭、波蘭和日本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10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10日公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指波蘭西里西亞省Tarnogórski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以及日本農林水產省通報,指日本秋田縣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以及自日本進口約40公噸冰鮮禽肉、約2,53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億1,028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波蘭和日本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11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11日公布,因應波蘭獸醫檢查總署通報,指波蘭羅茲省Sieradzki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以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指英國沃裡克郡Stratford-on-Avon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以及自英國進口約70公噸冰鮮禽肉、約2,9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5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波蘭和英國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9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9日公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指德國勃蘭登堡州Oberspreewald-Lausitz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以及波蘭獸醫檢查總署通報,指波蘭盧布斯卡省Międzyrzecki區和馬佐夫舍省Siedlce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德國進口約43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80萬隻禽蛋,以及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聯絡德國和波蘭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11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統計顯示,本(2021)年9月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及商用物業貸款均按月減少。在未償還貸款總額方面,住宅抵押貸款按月增加,而商用物業貸款則下降。 一、新批核借貸: 本年9月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按月減少1%至34.3億元(澳門元,下同)。其中,佔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98.3%的居民部份按月下降1.8%至33.7億元;非居民部份則自8月的較低基數上升91.9%至5千8百萬元。本年7至9月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每月平均數為36.7億元,較上期(本年6至8月)下降3.7%。 抵押品為在建樓宇(預售屋抵押)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為3.9億元,按月增加27.7%。若與2020年同期相比,新批核樓花抵押貸款則減少26.2%。 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按月下降19.7%至30.9億元。其中,佔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95%的居民部份減少22.3%至29.4億元;非居民部份則上升至1.5億元。本年7至9月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每月平均數為59.9億元,較上期(本年6至8月)減少21.1%。 二、未償還抵押貸款總額: 截至本年9月底,未償還住宅抵押貸款總額達2,376.8億元,較8月成長0.5%,與1年前比較增加1.6%;其中,居民部份佔94.9%。居民部份未償還住宅抵押貸款按月上升0.5%,而非居民部份則下降0.3%。 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總額遂按月減少3.5%,而與1年前比較下降9.2%至1,578.8億元;其中,居民部份佔93.2%。與1個月前比較,居民部份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按月下降3.8%,而非居民部份則基本持平。 三、貸款拖欠比率: 本年9月底住宅抵押貸款拖欠比率為0.24%,按月及按年比較分別下降0.01%及0.02%;而商用物業貸款拖欠比率為0.59%,按月及按年比較分別上升0.06%及0.12%。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1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9月底總人口共 682,300人,按季減少200人。女性人口(362,900人)佔53.2%。本年第3季新生嬰兒共1,262名,按季減少37名;新生男嬰有664名,嬰兒性別比為111.0,即每100名新生女嬰對111.0名男嬰。 第3季死亡人數為551人,按季減少9人;首3位根本死因分別是腫瘤(236人)、循環系統疾病(121人)及呼吸系統疾病(63人)。 第3季自中國大陸持單程證新來澳門人士(673人)按季增加12人,准許居留人士(136人)增加19人;期末外地僱員(171,418人)減少843人。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8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第3季新成立公司按年減少326家至1,394家,其中經營批發零售業及工商服務業分別共501家及375家;註冊資本總額上升2.5倍至3.7億元(澳門元,下同)。同季解散的公司共180家,撤銷資本1.2億元。 新成立公司資金來自中國大陸共1.3億元,來自新加坡和澳門分別共8,006萬元及6,548萬元。按股東組合統計,全為澳門股東新成立公司共994家,自澳門及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共122家。 按資本額劃分,新成立公司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共993家,佔總額71.2%,對應資本額(2,583萬元)佔總額7%;註冊資本100萬元或以上共27家,資本額(2.8億元)佔總額74.9%。 本年首3季新成立公司共4,352家,按年上升4.7%;註冊資本8.2億元,上升76.6%。解散公司共634家,撤銷資本為2.8億元。 至本年第3季末,全澳門註冊公司共80,170家。

A:紐約州政府於本(2021)年11月18日公告,紐約州宣布預算7.01億美元的「EV Make-Ready」計畫,以激勵全州電力公司暨充電站業者投資電動車充電站基礎建設,該州預計將於2025年興建超過5萬座新的公共及商業電動車充電站,以協助紐約州交通電氣化,達成2035年新售汽車及卡車零碳排放目標,該計畫預估可刺激15億美元新投資,消費者受惠超過26億美元。 目前紐約州設有4,571座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EV Make-Ready」計畫將協助提供興建前述5萬多座充電站所需資金,該計畫推動興建的新式充電速度,將較標準充電站快2倍,另亦將興建1,500座公共直流電快速充電站,該計畫並將提供2.06億美元用於低社經地位及弱勢社區。

A:綜合美媒本(19)日報導,美國FDA核准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加強劑適用於所有18歲以上成年人,另CDC專家亦正開會討論是否予以核准,預計本日晚間將向CDC主任提出建議,倘若CDC核准,最快將可於本周末開始施打。 近期全美國每日平均確診病例數上升,增加對冬季疫情擔憂。根據聯邦及州政府估計,美國新冠疫苗劑量供給充足,美國共購買約6億劑輝瑞疫苗,另購買5億劑莫德納疫苗。拜登政府原先期望9月開始接種加強劑,然因監管機構持不同意見,現僅已施打二劑輝瑞及莫德納新冠疫苗,免疫力較差或染疫高風險族群可接種加強劑,另所有接種單劑嬌生新冠疫苗者均可接種加強劑,且加強劑可混打不同品牌。 根據美國政府最新資料,目前已有3,000萬名民眾接種加強劑,其中1,800萬名接種輝瑞加強劑。  

A:人力荒問題如何解決,加州北部居民僅約8萬人的佛爾森(Folsom)市府官員推出奇招,呼籲退休族、在家帶小孩的家長以及學生,未來半年裡投入職場填補職缺,每周工作20小時,協助因為聘不到人而面臨掙扎的當地商家,能夠度過難關。 美國進入後疫情時期,全美各地雇主都面臨人力短缺問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沙加緬度(Sacramento)地方電視台報導,佛爾森市府官員呼籲退休人士、在家帶小孩的民眾以及學生挺身而出,暫時投入職場,讓當地企業撐過人手不足的危機。 佛爾森商會(Folsom Chamber of Commerce)執行長葛利亞狄(Joe Gagliardi)受訪時說,佛爾森市政府與商會共同推出宣導活動,為當地商店、餐廳等商家在未來六個月底,找到每周可以工作20小時的人力。 葛利亞狄說:「我們希望能幫忙填補人力空缺。」他表示,這只是短期之間的應急方案,必須找到有時間且願意為社區服務的民眾。 他說:「我們並不是要求民眾做白工,我們是希望有時間的民眾,或許考慮撥出一些空檔來幫忙當地商家。」 佛爾森「巴克餐廳」(Back Bistro)老闆巴克(Jeff Back)說,詢問其他餐廳同業後發現,所有雇主都遇到相同問題,「平均每10個人上門應徵,只有1個人會來面試,其他9人則是到了約定時間卻不見人影」。 巴克說,市府推出新計畫之後,已經獲得初步效果。他指出:「只不過才一、兩周時間而已,就已經有好幾個人來跟我們表達願意幫忙,詢問著工作內容」。 在這波缺工潮當中,零售業及餐廳受到影響最為明顯,原因則與低薪、工時長以及必須忍受顧客無禮對待等有關。原本在零售業及餐廳服務的勞工,如今紛紛跳槽,另覓發展。 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某些職缺目前是由青少年、退休人士遞補,2021年暑假期間,青少年就業率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高,因為企業在聘不到人的情況下,轉而雇用青少年。 根據統計,今年10月間,約有2.5%的退休人士重返職場,重出江湖的原因則與收入增加、更多發展機會等有關。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5904078

A: 日本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11月18日報導,本(2021)年11月上旬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價格指標之印度洋產台灣整船購買魚貨,40公斤以上(大型大目鮪)採購價格每公斤1,000日圓;與上月上旬相較,上漲30 日圓。受新冠疫情影響,遠洋船舶暫停出海捕撈,卸魚明顯減少。預計至年底出貨量不會顯著增加,為確保庫存之加工業者仍繼續強勁買氣。 印度洋產台灣冷凍大目鮪整船購買之價格自去年2月以來持續下跌,大型大目鮪之採購價格曾跌至600日圓,因被認為長期卸魚量減少,本年10月後價格再次翻轉上漲,本年11月中旬恢復至1,000日圓/公斤,遠超過新冠疫情前2019年11月之820日圓高價。市場人士表示,1年間上漲400日圓/公斤,無法配合量販店售價策略,對加工業者極為困難。 按新冠疫情造成部分遠洋鮪延繩釣漁船因船員短缺等無法出海,卸魚數量少反映大目鮪高價格,且接近年底配合市場需求價格攀升,恐造成消費者尋找其他替代產品,明年價格下跌風險極高,我遠洋鮪延繩釣業者似應提高警覺。

A: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2021)年11月17日報導,鑒於包含車載電池在內之蓄電池為推動淨零碳排之關鍵技術之一,日本政府擬於2021年度補正預算案中編列1,000億日圓規模預算,補助企業建設車載電池工廠,盼藉此促進企業投資,實現車載電池供應鏈之國產化。 為吸引企業投資設置車載或再生能源用之蓄電池工廠,補助對象係以工廠為單位,電池製造、關鍵原料、資材回收等相關企業可共同申請補助金。鑒於高技術水準之蓄電池工廠初期投資費用約介於數百億至1千億日圓,日本政府現正針對預算規模及補助額度進行評估。 電動車(EV)及油電混合車(PHV)皆需要高容量電池。根據韓國市調公司SNE Research調查,2020年車載電池全球產量占比,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最大,約佔24%;韓國的LG Energy Solution則約占23.5%,為全球第二;第三為日本企業的PANASONIC,占比約為18.5%,較2019年衰退5.9%。日本政府擔心倘中國大陸及歐洲企業持續席捲車載電池市場,可能導致日本汽車產業競爭力低落。 鑒於減碳排及淨零碳排蔚為風潮,蓄電池市場規模料將持續擴大。目前歐盟已編列8,000億日圓規模之補助金支援企業設置電池工廠,美國亦表達將針對電池產業積極招商。美國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預估2025年車載電池供應量將達1,700Gwh,較2020年的421Gwh成長約300%,其中中國大陸產量約為750Gwh,歐洲地區約為730Gwh,各約佔4成,但包含其他地區(包含日本)之生產規模則約為30Gwh。 日本於本年10月通過之能源基本計畫中亦將2035年後全面改售電動車(含PHV)列入施政目標,並將以2030年前國內車載電池產能達100Gwh(可供給240萬台電動車使用)為目標推動大規模投資,本次新設之補助金為落實該政策目標之具體政策之一。萩生田光一經濟產業大臣於本年11月15日召開之專家會議中表示,鑒於蓄電池為實現綠色經濟及數位經濟之關鍵技術,今後將檢討、制訂相關政策以促進企業於日本國內設置大規模製造據點。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