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 (DICA) 於2021年11月19日發布公告如下: 根據《破產法》第418條的規定,破產程序,包括公司清算程序,須按照2020年3月25日起實施的《破產法》進行。 公司依法在日報上發布清算公告時,所依據法規係《破產法》而非《緬甸公司法》,且須遵照《破產法》與《破產法施行細則》規定之時限。
A: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民營醫療保健公司Sea Lion集團宣佈已在緬甸正式獲得Sinovac COVID-19疫苗的許可。緬甸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於11月1日正式允許Sea Lion集團進口及分銷該疫苗。據衛生部(MOH)稱,Sea Lion集團與Sinovac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從 11 月中旬開始銷售Sinovac COVID-19 疫苗。第1批疫苗訂於11月抵達緬甸。 衛生部敦促人民只使用經衛生部正式許可的疫苗,因為網路銷售的假冒疫苗,或以其他方式銷售的非法進口疫苗不具療效並可能有危險。該部表示,市售包括Covishield在內等的新冠肺炎疫苗,並非合法進口疫苗,可能是假冒疫苗,且運送過程堪慮。疫苗需要合法銷售並儲放在冰箱中,才能確保品質及安全。 如果民間製藥公司想銷售及接種高質量的COVID-19疫苗,並進口安全的新冠疫苗,可持相關文件向FDA申請。許可證持有人需持有《藥品進口批准證書》(DIAC),且符合國家藥品法的規定、嚴格遵循COVID-19疫苗規定的冷鏈方法,並提供必要的培訓,及按照衛生部的指南安裝冰箱。該部於2月11日的聲明允許民營業者可以進口及分銷疫苗,並自3月份申請進口COVID-19疫苗。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最新公布報導,為推動聚合物(polymeric materials)產業發展及應用,以利沙國經濟多元化,該部部長暨沙烏地石油市場需求穩定計畫監管委員會(Supervisory Committee of the Oil Demand Sustainability Program)主席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頃與美國技術公司National Oilwell Varco (NOV)執行長Clay C. Williams於本(2021)年11月21日簽署一項合作備忘錄。 NOV係總部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之跨國公司,主要業務係針對石油及天然氣上游產業提供鑽取與生產所需設備暨零組件、礦區服務、供應鏈整合服務等。根據上述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兼顧環保及經濟發展之方式合作推展聚合物之區域及國際市場,有助沙烏地維持其國際石化產品供應地位。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截至11月8日,緬甸通過2個邊境站向孟加拉運送4,841噸貨物,產生226.1萬美元的出口收入。其中,漁業產品出口額為161.5萬美元。漁業產品出口價值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2.87%,而其他貨物占27.13%。因COVID-19防控措施暫停3個月的2個邊境檢查站(實兌-ShweMinGan口岸及貌奪-Kayinchuang口岸),已於10月13日重新開放。 Rohu魚在仰光進行加工,經過裝運前檢查後,由冷藏卡車或船隻送往實兌邊境站,再用摩托艇運往孟加拉。海關對仰光的Rohu魚船進行目視檢查,將非法貨物與合法貨物分開,然後將貨物運往邊境站,常造成延誤及質量受損。根據若開邦政府11月5日決定的會議結果,按照有關部會的程序,允許貿易商在孟加拉邊境站直接銷售水產品。當局官員敦促加強安全以尋找非法商品。若開邦漁業局表示,為避免不必要的延誤及質量下降,將盡快實施直接出口制度。 漁業局主管U Thet Oo表示,如果使用專為海關查緝毒品等違禁品開發的設備進行篩查,將可確保產品的品質,檢測技術將為便捷通關程序,盼政府能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漁業局對過去4週的出口收入表示滿意。在2019-20財年,對孟加拉的漁產出口計7,089噸,約值631.8萬美元。由於COVID-19疫情在2020-21財年的影響,貿易量大幅下降。緬甸去年出口5,010噸水產品,僅賺取476萬美元。 緬甸對出口到孟加拉的貨物徵收2%的出口稅。另外,根據《海洋水產法》,船舶註冊費為50美元,漁產加權平均價格(weighted average price)為每噸5美元。直接出口制度將促進貿易量,為出口商及養殖戶帶來更多的利益。無論是直接出口到孟加拉港口,或通過緬甸2個邊境站出口,通關時的檢測技術都是改善永續邊境貿易的關鍵。
A:據媒體報導,為推動沙烏地西部麥加地區產業發展並提升該區GDP 65%,沙國工業城暨科技園區管理局(Saudi Authority for Industrial Cities and Technology Zone, MODON)頃與Mohammed Bin Laden Co.簽署一項合作協議,將於麥加省Bahrah興建占地逾500萬平方公尺之工業城。 MODON係於2001年成立,旨在透過整合式服務推動開發沙烏地工業用地,沙國目前總計有36座已完工及興建中之工業城,皆由MODON負責監管。該局執行長Khalid M. Al-Salem表示,上述計畫將有助經濟發展持續多元化,達成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Saudi Vision 2030)目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據緬甸海關的統計,緬甸10月份出口逾216,375噸食米及碎米,包括32家公司通過海運貿易出口逾211,759噸食米,以及透過邊境站以陸路向鄰國運送4,616噸食米。由於陸地邊境的關閉,跨境貿易的出口量大幅下降。10月份,根據品種及品質的不同,白米的價格為每噸約315-350美元。緬甸食米聯合會(MRF)的數據顯示,緬甸食米的出口價相對低於泰國及越南,但高於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市價。 中國是緬甸食米的主要買家,其次是象牙海岸共和國、菲律賓、越南及幾內亞。另緬甸碎米主要出口到中國、其次是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及法國。在2019-20財年,緬甸食米出口創收逾8億美元,估計出口量逾250萬噸。
A:據法媒Les Echos本(11)月19日報導,對於歐洲近期掀起第5波新冠疫情,奧地利已宣布對未打疫苗者實施禁足令,為第1個實施此舉之歐盟國家。而德國近日新增案例創歷史新高,亦開始採取嚴格限制,包括疫情熱區之公共場所、餐廳、文化及運動場所僅限打完疫苗或已免疫者進入,並研議比照法國強制醫護人員施打疫苗。法國疫情雖有捲土重來跡象,幅度仍低於鄰近國家,政府盼以現有防疫措施及疫苗接種,安然度過冬季高峰期。 法國總統馬克洪於本月18日受訪時表示,對未施打疫苗民眾實施禁足令,僅適用於未施行健康通行證(passe sanitaire)制度之國家,因此法國無須比照辦理。渠坦誠表示,政府對於國內600萬名尚未施打疫苗民眾之宣導效果有限,呼籲其他民眾共同加入勸導行列。此外,第3劑補充疫苗經證實對年長者及體弱者有效且必要,至於其他民眾是否納入接種範圍,尚待衛生當局評估建議。 謹查自本(2021)年12月15日起,法國65歲以上老年人必須接種第3劑疫苗,健康通行證始可維持有效;本年12月起,開放50歲以上民眾接種第3劑疫苗。據統計,法國對民眾施打第3劑疫苗之總數甫跨越500萬劑門檻。 另查法國國會已於本月10日通過延長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之實施期限,自原訂之本月15日延至明(2022)年7月31日。政府可因應情勢所需,持續實施健康通行證制度,或採取其他防疫措施遏止疫情,例如限制人員移動、進入特定場所或集會等。然而,憲法委員會仍要求相關限制必須符合比例原則。倘政府後續迫於情勢須對民眾施加限制,料將面臨國會及憲法委員會之重大挑戰。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1月20日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簡稱:金管局)受詢時透露,經過約一年,星國數位銀行的籌備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預計將在明(2022)年上半年投入營運。實際營業日期將取決於申請人組織銀行人員、框架、系統、政策和程序所需時間,以滿足所有相關要求和執照等先決條件。 數位銀行的特點是不設實體分行,所有銀行服務皆透過數位平臺進行。新加坡「全面數位銀行(digital full bank)」可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包括接受零售客戶存款;「批發數位銀行(digital wholesale bank)」則僅能提供中小企業和非零售客戶服務。 金管局於去(2020)年12月宣佈數位銀行執照申請結果,由Grab和新電信合組財團以及冬海集團(Sea)獲得「全面數位銀行」執照;中國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以及綠地金融財團則獲得「批發數位銀行」執照。獲得執照的數位銀行過去近一年來,在金管局指導下開展數位銀行的籌備工作,包括招聘銀行管理層團隊和人員,以及確定即將推出的產品和服務項目。 其中,「Grab-新電信(Singtel)」全面數位銀行總裁黃石強表示,該行迄今已招聘來自不同產業的高層管理者約200餘人,預計在明年開始營業,將著重滿足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零工者(gig worker)和小企業的金融需求,提供儲蓄、貸款和財富管理等一系列產品,除了新加坡市場,「Grab-新電信(Singtel)」數位銀行近期亦申請馬來西亞數位銀行執照,申請結果預計明年第一季出爐。 另一家全面數位銀行冬海集團受詢表示,目前尚無實質資訊可分享,可能在明年初才宣佈進一步詳情。依據冬海數位金融服務部門-SeaMoney資料顯示,SeaMoney有超過200個招聘工作,當中不少是數位銀行相關如風險管理、零售金融、科技和產品管理等。冬海日前發佈的第三季業績顯示,SeaMoney電子錢包總支付額年比成長111%至46億美元。 在批發銀行方面,綠地金融領頭的銀行名為綠聯國際銀行(Green Link Digital Bank),該銀行主要投資方包括中國綠地控股旗下的綠地金融以及香港的聯易融;依據綠地控股日前發佈的新聞稿,綠地同意於2024年前在綠聯國際銀行的總投資將達2.5億星元,首次出資不低於1億星元。 螞蟻集團則表示,在金管局支持下,該集團數位批發銀行正按計劃籌建中。螞蟻早於2016年即佈局東南亞市場,投資數個電子錢包運營商,包括泰國首個金融科技獨家獸「Ascend Money」;近年亦推出「智慧風控引擎AlphaRisk」、「跨境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Trusple和Alipay+」等創新方案,著眼於服務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
A:馬來西亞首相署(掌管經濟)部長慕斯達法頃於公開場合中表示,馬國政府盼於明(2022)年初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批准程序。渠同時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成本效益分析,可於近期完成。RCEP為馬國提供絕佳機會及讓中小企業能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並創造更多出口商機。 此外,慕斯達法部長盼2021年投資雪蘭莪(SIBS 2021)活動可促進及使中小企業以最佳方式獲取專業知識,以掌握RCEP所提供的市場進入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教育部部長陳振聲本(2021)年11月19日出席成人學習學院的「企業學習聯盟(Learning Enterprise Alliance)」典禮上表示,面對近年來各類社會、經濟的顛覆性轉變,能成功克服挑戰的企業未必是最大型或最有資源者,而是具備靈活應變、透過培訓協助員工趕上科技潮流、快速實現業務轉型者。企業要克服科技和業務顛覆性轉變所帶來的挑戰,關鍵在於業務轉型蛻變的速度,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職場培訓,以加速業務轉型步伐。 陳振聲部長指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結構性轉變,凸顯透過職場培訓提高員工能力,以實現業務轉型的重要性。為了協助企業提升員工能力,加速業務轉型,成人學習學院與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國立大學醫學組織(NUHS)、策安(Certis)保全機構及社區設施管理公司TS集團等八家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相關合作專案長達三年,將依照個別企業的員工培訓需求量身定制。 上述「企業學習聯盟」目前共有80個企業成員,旨在促進業者、以及成人培訓及教育工作者間的知識共享,推動職場培訓文化。另成人學習學院亦宣佈明(2022)年將開辦「培訓領域及企業職場學習學士學位證書」課程,對象包括負責員工培訓的企業職員,以及成人培訓與教育工作者。
A:馬來西亞移民局頃公布馬國與新加坡兩國透過航空出入境的「接種者旅遊通道計畫」(Vaccinated Travel Pass,簡稱VTL)詳情。 根據馬國移民局上載至官網的VTL詳情資料,馬新航空出入境VTL計畫的需求如下: 出發前須知 1. 在馬國/新加坡逗留至少14天 2. 完成接種馬國衛生部所承認的疫苗 3. 預訂入境馬國的VTL班機 4. 流覽airport.doctor2u.my預訂及支付抵達機場的RT-PCR檢測費用 5. 出發前的2天內,須進行RT-PCR新冠病毒檢測 6. 下載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並註冊帳號 短期旅客(包括商務及官方事務旅客)。若有必要,須申請簽證 及回程機票 ·購買冠病旅遊保險(最低保額為10萬馬幣(約2.4萬美元)) 登機前 1.須展示以下資料: ·旅遊檔(護照/電子到訪准證,Electronic Visit Pass) ·有效的疫苗證書(實體或電子) ·呈陰性的新冠病毒檢測報告 ·已註冊個人資料的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 短期旅客(包括商務及官方事務旅客) ·若有必要,須申請簽證 ·回程機票 ·購買新冠病毒旅遊保險(最低保額為10萬馬幣) 抵達 1. 進行RT-PCR檢測 (在機場內的指定區域等待檢測結果,結果將在1至3小時內完成) 2. 前往移民局櫃檯出示: ·旅遊檔(護照/電子到訪准證,Electronic Visit Pass) ·登機證 ·簽證,若有必要 ·回程機票 (除了馬國永久居民及長期簽證持有者) 逗留馬國期間 1. 遵守所有防疫措施 2. 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須時刻保持使用狀態 另外,該資料亦闡明,若馬國或新加坡的新冠疫情惡化,任何一方都有權暫時中止VTL計畫,或調整入境條件及需求,前提是需要在至少48小時前,向另一方發出書面通知。 當疫情好轉時,亦可以向對方發出通知,恢復VTL計畫。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東協加拿大經濟部長級諮詢會議頃於本(11)17日以視訊方式召開。會中,與會部長朝向加強東協與加拿大經濟整合,就疫情情勢下區域裡之貿易投資情形與建議方案等議題交換意見。此外,各部長亦提出各個經濟體因應疫情立場,並重申承諾將繼續尋找各種方式來降低疫情之影響、以及強調全球合作之重要性,包括公平、安全與有效之疫苗供應等議題。越南與東協各會員國歡迎加拿大對東協疫情因應基金之援助。與會各部長亦贊同啟動東協加拿大自由貿易協定諮商。越南在會議上亦提出東協與加拿大未來經濟合作之建議方案,俾利保障貨物與服務等流通、加強在全球經濟發生巨大變動與遭受疫情負面影響等情勢下之區域供應鏈結。
A:越南工商部長阮鴻延頃與以色列駐越大使Nadav Eshcar進行會晤。阮部長於會中表示,越以雙邊關係不斷發展。以色列目前為越南在西亞地區之第5大貿易夥伴,並為越南出口品潛在之市場。去(2020)年雖遭受疫情影響,越以進出口總額仍有16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36.4%。本(2021)年前9個月雙邊貿易總額為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3%。越南輸以之出口產品項目種類越來越豐富,包括:手機與零件、電腦與零件、水產品、腰果、紡織成衣品與鞋類、咖啡、胡椒、機械設備、天然橡膠、飲料、塑膠品、木製品、化學製品、手工藝品、陶瓷等。越方盼未來以方將繼續提供便利條件、加強協助越方線上與實體貿易促進活動,俾期將胡椒、腰果、咖啡、蔬果、紡織成衣品與鞋類等越南具有優勢之產品項目進一步推銷以色列市場;雙方並同時研擬技術性規範、符合性評估作業等資訊交換模式,從而提出適用於雙方金額較大之進出口產品項目的各項標準之調和機制,俾有助於加強雙邊貿易。據N大使表示,雙方未來合作潛力龐大,可促進更為實質之全面性雙邊關係。越以FTA諮商已進入最後階段,越方已將有關貨物之新的建議方案送給以方。越以FTA可望帶來許多利益。FTA簽訂後可將雙邊貿易額提高至30~40億美元。由於疫情關係,雙方已彈性改為分組諮商,並在加速相關作業,俾期於本年底前完成諮商作業以及明年初正式簽訂協定。
A:據越南工商部副部長阮生日新表示,在國際經濟整合背景下,尤其係第四次工業革命之科技成就深廣應用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龐大影響,數位轉換成為企業經營開發之關鍵因素。數位轉換將有助於越南業者,尤其係中小型企業,尋求能減少成本且能最優化資源之更為彈性的經營模式。據該部電子商務暨數位經濟局頃公布之越南電子商務白皮書資料顯示,最近5年來,越南網路使用者與線上購物消費者等比例與B2C電子商務採購金額皆激增。2016年電子商務收入僅為50億美元,至2019年已增加一倍,為100億美元,2020年為118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8%。自從疫情爆發至本(2021)年上半年,越南數位消費人數已新增800萬人。據專家稱,在全球資金繼續投入越南之前提下,越南仍為具有吸引力之新創中心。本年上半年投資與交易成交項目激增,達13.7億美元,超過近幾年來之全年投資資金,主要係在電子商務、金融科技(fintech)、健康照護科技(healthtech)、以及教育科技(edtech)等數位技術新創公司投資。針對越南電子商務市場現況,越南科技部副部長陳文松表示,雖電子商務市場正快速發展,惟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各地區間之電子商務開發規模大小不同、電子商務以現金支付方式仍普遍、國內電子商務平台與國外惡劣競爭、消費者對線上交易之信任度不高。此外,網路資訊安全、個人資訊保密等挑戰亦龐大,貨運物流尚未符合標準,電子商務人才資源不足等。前述問題需要政府管理機構與在轉換中之廠商共同攜手尋找解決方案來開發市場。然而,以長期來看,電子商務可望成為普遍經營模式;尤其係在目前疫情下,許多企業家在生產經營上面對許多困難,但電子商務已變成企業與客戶交易互動之有效的平台。因此電子商務未來將成為新購物趨勢。
A:雖然Covid 19疫情嚴重爆發,惟本(2021)年前10個月越南外資資金仍大幅增加,許多跨國集團肯定將選擇越南為全球生產中心。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稱,本年前10個月越南新登記之外資案件數為1,375件,登記資金為130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1.6%,增資案次數為776次,增資資金約計70.9億美元,成長22.2%;重大投資案包括新加坡商在隆安省投資31億美元興建I號及II號隆安LNG發電廠、韓商在海防市增資21.5億美元擴大LG Display廠、日商在芹苴市投資13.1億美元興建O Mon II火力發電廠。 據越南外人投資局前局長潘友勝(Phan Huu Thang)表示,雖然受疫情嚴重影響,在全球外資大幅減少之背景下,越南吸引外資仍增加,顯示外人投資者相信並高度肯定越南投資環境。
A:駐越南德國商工總會(GIC/AHK Vietnam)頃公布2021年10月進行之旅越德商對越南投資環境之信心調查結果。受調查之旅越德商從事若干產業項目,包括工業、建築(39%)、服務業(12%)、貿易(49%)。由於Covid 19疫情,德商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泰國等東協地區面臨許多困難,惟旅越德商仍相信未來12個月渠等營運活動將會復甦,其中55%期望明(2022)年將會繼續發展擴大投資,其中33%廠商更擬增加聘雇員工,在越南擴大投資生產活動。
A:越南工商部表示2016-2020年越南建材陶瓷產品出口排國際第9位,年平均成長率達8.2%,出口量持續增加,去(2020)年出口量佔全球建材陶瓷出口總額之0.9%。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雖受Covid-19疫情之衝擊,越南建材陶瓷出口金額仍達3億7,550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9.9%。惟在主要出口市場及與競爭對手-泰國相較,越南市場佔有率仍非常有限,因此越南建材陶瓷產品仍有巨大之出口市場開發空間。 為推動及發展建材陶瓷產業,越南工商部認為應興建處理暨標準化陶瓷產業原料區,此為建材陶瓷產業穩定發展及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之條件。 另外,應規劃建材陶瓷產業聚落,以保存陶瓷生產中心,並減少該產業對環境之汙染;協助企業優化生產環境,以符合國際之標準。 越南同時應善用各自由貿易協定來進口先進生產設備,生產高價值之產品,提高產品競爭力,並市場佔有率。
A:越南與國際之貿易關係中,中國及美國為越南最大貿易夥伴。 根據越南財政部海關總局之統計資料,截至本(2020)年10月底越南與中國雙邊貿易總額達1,336.7億美元。中國為越南最大之貿易夥伴,亦為越南最大之進口來源國。 截至本年10月底越南自中國進口之金額達89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6億美元,成長36%。其中進口金額超過100億美元之貨品類別包括:機械、設備、工具及其零件達206.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7.63% (金額增加75.5億美元);電腦、電子產品及其零件進口金額達174.3億美元,成長約23.7%。 累計本年前10個月越南出口至中國之出口總額達44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56%( 金額增加66.5億美元)。其中出口金額最大為電話及其零件,達118.5億美元。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為越南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其中蔬果及橡膠出口金額均超過10億美元,分別為16.3億美元及17億美元。 美國為越南第二大貿易夥伴,同時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累計本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金額達896億美元。其中,越南出口至美國之金額達76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1%,佔越南出口總額之28.4%。 美國為越南主要出口產品之最大市場,如:機械設備及工具出口金額達133.6億美元,成長47.2%;紡織品達128億美元,成長10.2%;電腦、電子產品及其零件達104.6億美元,成長23.8%;電話及其零件達78.7億美元,成長1.4%;木及木製品達72億美元,成長29.2%;鞋類產品達59.8億美元;成長18.2%。 越南自美國進口金額達128.5億美元,成長12.6%,產品類別豐富包括機械設備、民生物品及農產品等。 其中進口金額達10億美元以上包括:電腦、電子產品及其零件達40.8億美元,棉花達11.2億美元。 累計本年前10個月雙邊貿易總金額達2,232.7億美元,中國及美國佔越南貿易總額之41.4%。 在雙邊貿易關係中越南對美國為順差,對中國則為逆差。
A: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副局長陳清海(Tran Thanh Hai)表示,本年越南進出口金額已突破5,000億美元後,預估本年全年越南進出口總額將創6,400至6,450億美元新高紀錄。 在Covid-19疫情衝擊情況下,特別是疫情直接影響南北越生產地區,此為越南貿易巨大成就。越南廠商仍持續克服困難,並迅速復工。越南強項產業如紡織、皮革鞋類等產業雖然遭遇困難,但仍提早達成本年之目標。目前至年底,上述強項產業將能達到疫情前之成長速度。越南出口強項產業如電話、電子產品、設備及其零件本年出口成長率將達15-25%。 經過CPTPP生效3年及EVFTA生效1年的時間,此兩個協定對越南貨品之出口具正面之影響。如出口至加拿大、墨西哥及祕魯每年均成長25-30%。 關於歐盟市場,越南原本能享有GSP之優惠,惟GSP僅為單方之優惠政策,並將隨著經濟之發展而改變。EVFTA為雙方之承諾,並具長久價值,因此在未來EVFTA將帶來巨大利益。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稱,截至本(2021)年9月底止,越南外資件數約計34,072件,投資總額約計4,006億美元。其中紅河流域地區吸引11,460件外資案,投資金額約計1,210億美元,占30.2%,許多全球品牌集團均聚集於紅河流域地區,包括Honda、Toyota、LG、Samsung、Canon等,投資資金高達數億美元,如韓商在北寧省投資65億美元之越南Samsung Display 投資案及在海防市投資46.5億美元之LG Display投資案、日商在河內市投資41.38億美元之智慧城市投資案等。紅河流域省市包括河內市、海防市、北寧省、海陽省、廣寧省、永福省、興安省、河南省、南定省、寧平省、太平省等11個省市。 與別的地區相比,紅河流域地區具有許多優勢,地理位置便利,基礎設施較發展,交通系統為越南最便捷,有助於推動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河內市、海防市與廣寧省經濟發展之三角形地區。據若干經濟專家稱,紅河流域地區仍有巨大發展潛力,各省市正在儘力改善投資環境、完善基礎設施,以吸引優質之投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