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紐總理宣布將自11月29日開始,推出免費加強針疫苗接種計劃,接種條件為年滿18歲,且完成2劑接種疫苗時間已經超過6個月。 紐國今(11月15)日全國新增173例本土個案,總理宣布懷卡托地區將於11月16日午夜降為二級警戒,並呼籲民眾接種疫苗、配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自11月14日起,入境紐國民眾在指定隔離設施停留時間由14天減少為7天,入境者在第0天、第3天和第6天進行PCR檢測,並於離開隔離設施前,接受快速抗原篩檢;隨後進行3天居家隔離,於第9天接受PCR檢測,直至陰性檢測結果方結束隔離。  目前紐西蘭已接種一劑以上疫苗者佔可接種人口90%,完成接種兩劑者81%。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 GAST)最新數據報導,沙國本(2021)年8月通膨年增率僅0.3%,係過去20個月以來最低,主因為政府於去(2020)年7月1日將商品及服務銷售增值稅(VAT)自5%調升3倍至15%之措施對於物價之衝擊高峰期已過,使通膨之衡量標準產生高的比較基期,惟本年9月及10通膨年增率分別為0.6%及0.8%,顯示通膨仍為持續上漲趨勢。 上述數據顯示,沙烏地本年10月通膨持續來自飲食價格及運輸成本上漲,年增率分別為1.4%及6.4%。另沙烏地投資分析公司Jadwa Investment指出,受國際通膨壓力及國內需求回升影響,沙烏地本年下半年通膨將維持月增趨勢,全年通膨預估為3.7%,明(2022)年則為1.5%。

A:彭博社 Glasgow氣候公約等國際協議力量來自於一個事實:即各國政府團結一致,達成統一共識,無論其範圍多廣泛,它都為投資和政策的遵循奠定了基礎。自從各國在巴黎達成協議,試圖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5攝氏度以內以來,世界上幾乎每一個產業都在發生轉變。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導,超過2兆美元已經投入綠色能源和技術,催生新一代億萬富翁。特斯拉公司在汽車產業開創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後,現在其價值已達1兆美元,可能成為從綠色鋼鐵到人造肉等各個領域未來遊戲規則改變者的典範 環境智庫E3G執行長Nick Mabey表示,在氣候問題出現的前20年,政府補貼綠色技術,並通過監管建立市場。後來,技術領先於這些法規,現在政府跟隨技術和市場。政府和活動人士面臨的挑戰是讓企業承擔責任。在Glasgow,政府批准加強對國家氣候承諾審查的規則。基於科學的目標計畫(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也在為企業做同樣努力,此可能被證明更為重要。對於那些希望實現其氣候目標的公司而言,一項重大進展是創建全球碳信用市場的規則達成協定。過去幾年,企業對通過購買補償來減少碳排放的興趣激增。 於Glasgow舉行的氣候峰會有來自商業、金融及非營利組織等前所未有的代表。花旗集團永續發展和企業轉型全球主管Keith Tuffley表示,Glasgow將被註記為一個轉折點,所有產業的公司現在都將注意力轉向制定和推動脫碳戰略,此為朝著淨零排放的世界又邁出一大步。  

A:資料來源:彭博社 儘管各國在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上展開激烈討論,惟在快速減排的必要性上發出明確的一致信號,Glasgrow氣候協議向投資者及企業傳遞需加快向零排放腳步的訊息。 該協議由近200個國家歷時兩週協商達成,並非某些人所希望。惟它提出一個願景,即從根本上削減煤炭使用量,取消石化燃料補貼,並使各國政府承諾實現巴黎協定中最具企圖心的目標。惟亦有人認為,整個協議建立在一個巨大的賭注之上,即世界上最大污染國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消除所有淨排放,並表示最近中國、印度和澳洲煤礦開採量的激增證明,此將是相當困難。 永續發展企業Aldersgate Group執行董事Nick Molho表示,COP26結果讓企業清楚認識,需要遠離石化燃料,無論政府是否用政策支援承諾,企業都將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全球商業和金融以多快的速度遠離石化燃料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便如此,企業已經在為一個更環保的世界做準備。包括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和英國石油公司(BP)等石油巨擘在內的數百家全球企業已經設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微軟聯合創始人Bill Gates和BlackRock執行長Larry Fink等企業領袖也出席峰會給予支持。美國氣候大使John Kerry表示,在巴黎協定簽署後的6年,業界發展速度超過公共政策。 據Accenture一項研究顯示,在歐洲主要股票指數上市公司中,僅有5%公司制定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與富裕國家企業相比,較貧窮國家的綠色企業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中國及印度係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排放國,此2國的許多企業尚未制定詳細的碳中和計畫。  

A:根據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務公司Baker HughesInc.的數據報告,目前美國鑽油平台總數為 556 座,較去年同期增加 244 座。 鑽井公司近期於美國七大頁岩油產地動作頻頻,二疊紀盆地(Permian)鑽油井共計 272 座;自去年以來增加 118 座。 德州南部Eagle Ford)增加 1 座,總數達到 41 座。德州東部的Haynesville目前有46座鑽油平台運作中。 根據美國能源部報告,截至 11 月 5 日當週,石油平均產量為 1,150 萬桶/日。

A:資料來源:富士康新聞稿 鴻海富士康拍板北美電動車最新布局,該公司已經完成2.3億美元於美國俄亥俄州車廠購買案,並已拿下Lordstown Motors及Fisker至少2家客戶訂單。富士康於11月11日發布新聞稿,該公司已經與美國商用電動輕型卡車供應商Lordstown Motors簽署2.3億美元俄亥俄州廠購買合約,雙方同意在2022年4月30日前,針對Lordstown的Endurance電動皮卡車款簽署一份代工製造合約。富士康並規畫在該車廠生產另一合作夥伴Fisker的平價車款。 雙方擬簽署一份合資協議,以MIH開放平台為基礎,設計開發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商用電動車。Lordstown和富士康分別於北美及國際市場銷售新電動車的權利。 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此次合作象徵該公司與Lordstown Motors未來將能整合雙方資源優勢,把俄亥俄州發展成為富士康在北美洲最重要的電動車製造和研發樞紐。富士康將注入過往在資通訊產業的軟硬體能力,結合在地夥伴的豐富汽車產業經驗,一定能為客戶提供更即時、更高效的電動車。 Lordstown Motors執行長Daniel Ninivaggi表示,期待雙方進入實質合作,本次交易為該公司提供一個更好的機會完成Lordstown最初使命,在這個服務不完備的商用市場,能以更靈活的商業模式滿足日益成長的電動車需求。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通用電氣集團(GE)擁有百年歷史、曾經是美國製造業實力象徵。通用電氣近日宣佈,計畫將公司分拆為3家上市公司,專注於航空、醫療保健及能源等事業。雖然GE股價近來表現出色,惟過去20年卻嚴重落後標準普爾500指數及競爭對手,拆分調整後股價也幾乎未有變化,而該指數已經上漲約 60%。   此拆分計畫在現任執行長Lawrence Culp上任3年後公佈,渠也曾通過出售公司多項事業部門,並償還公司債務來穩定其營運。通用電氣已經出售火車和家用電器業務、拆分石油和天然氣事業部門,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出售其一度規模龐大的金融服務部門大部分業務。通用電氣現今僅剩航空、醫療及電力等業務,該公司計畫將分拆為3家獨立的上市公司。   Culp執行長表示,分拆作業可創造出3家領先各產業的上市公司,每家公司都能更專注於自身業務,從更合宜的資本配置與策略靈活性中受益,從而幫助客戶、投資人和員工實現長期利益。   通用電氣表示,計劃2023年初先拆分醫療保健事業部門,該公司預計保留19.9%股份,該部門2020年收入約為170億美元。接著將GE Renewable Energy、GE Power和GE Digital三者合而為一組成能源事業部門,預計於2024年初拆分,這些事業部門2020年總收入約為330億美元。剩下事業部門將由負責生產飛機引擎的GE Aviation 所組成,該部門是波音公司的主要供應商,受到疫情嚴重打擊,該部門2020年收入約為220億美元。   拆分完畢後,通用電氣的公司名稱將保留在航空部門,並由現任執行長 Lawrence Culp繼續領導,通用電氣2名資深經理人Scott Strazik及John Slattery將繼續分別擔任電力及航空部門的執行長。近期剛加入通用電氣負責醫療保健事業部門的Peter Arduini,將從2022年1月1日起擔任該部門執行長。   通用電氣正在遵循其德國競爭對手西門子公司(Siemens AG)類似策略,西門子於2018年拆分醫療保健事業部門,並在2020年拆分能源事業。另一競爭對手Honeywell已經拆分一些規模較小的事業部門,惟仍是一家更多元化的製造商。Honeywell目前市值約為1,550億美元,而通用電氣市值約為1,200億美元。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通用及福特汽車報告指出,車廠受電腦晶片短缺影響產量,第3季利潤均大幅下降。兩家公司均表示,受晶片問題影響,經銷商汽車庫存量將嚴重不足,預計持續至2022年。通用及福特汽車之供應鏈中斷情況,預計將在第4季及2022年緩慢好轉,惟經銷商將較難補充足夠庫存來滿足旺盛的汽車需求。   通用汽車10月27公布第3季財報指出,該公司淨利潤銳減40%,約24億美元。通用表示,本季面臨產量下降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問題,影響為經銷商補貨能力。今年7月至9月,通用於北美地區汽車出貨量減少近一半,約42.3萬輛。通用汽車執行長Mary Barra表示,該公司全年營業利潤將接近先前預估的115億至135億美元。   通用財務長Paul Jacobson表示,儘管晶片短缺影響在未來一年應會逐漸獲舒解,惟2022年一整年通用經銷商庫存可能相對較低。從需求狀況看,庫存上升可能性將有限,供應短缺預計將使車價居高不下。此外,通用也將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發展電動車支出增加帶來的壓力。   即使在全球供應鏈不穩定情況下,通用過去4個季營業利潤表現仍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面對供應短缺,該公司決定優先生產最高端車型,而犧牲較低端車型,此一策略令該公司第3季每輛車平均交易價格達47,467美元,創下史上新高。   福特汽車第3季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約18億美元。儘管存在挑戰,該公司亦上調其財年利潤預期,預計2021財年營業利潤將在105億至115億美元,此前預估為90億至100億美元。福特也恢復每季配息,該公司於2020年春季受疫情影響,其全球業務暫停配息以保存現金。福特財務長John Lawler表示,晶片短缺狀況仍處於動態變化中,惟預計未來一年會獲得舒緩。福特目前計劃未來一年對經銷商的交貨量提高約10%。  

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近來美國通膨率暴漲、且消費者通膨預期升至13年來新高,引發經濟學家擔心,未來幾個月的消費支出可能減緩,同時企業獲利成長也可能因成本大增而減緩,威脅經濟與股市前景。經濟學者也調高美國到明年底之前的通膨預估,因供應鏈持續吃緊。美國10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降至66.8,為十年來最低,主因為通膨率上升,25%的受訪者表示通膨升高已使生活水準下降,而且家庭用品購買情況急速惡化。 數據也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升至4.9%,為2008年來最高,且24%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情況會惡化,比率為2008年6月來新高,使經濟學者擔憂,通膨升高可能壓抑未來幾個月的消費支出成長。根據美國農業部,美國整隻冷凍火雞價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漲約20%,創新高,牛奶和糖等材料的零售價格也漲至多年高點,美國消費者今年的感恩節大餐可能是歷來最貴。 富國銀行學者指出,企業能提高售價來轉嫁新增成本,但可能很快就會遭遇消費者抗拒。企業在面臨成本壓力之際,還遭遇必須加薪搶人、化解缺工困境壓力,可能導致獲利成長減緩。一些投資人擔心,美股近來屢創新高,導致本益比逼近17年高點,可能會因通膨急漲和企業獲利成長縮水而回檔修正。 彭博資訊訪調結果顯示,經濟學者已上調本季消費者物價(CPI)指數年增率預測至5.8%,高於原估的5.5%;本季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年升率也上調0.3個百分點到4.9%。許多經濟學者認為供應鏈吃緊及勞工短缺,將使CPI更進一步攀漲。經濟學者也調高明年底的通膨率預估0.1個百分點到2.6%。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總部位於芝加哥波音公司的787夢幻飛機(787 Dreamliner)製造問題對供應商帶來挑戰,供應商預計此寬體飛機的低產量局面將延續到2022年。目前波音787夢幻飛機月產量約2架,遠低於新冠疫情前14架。過去一年中,由於發現787夢幻飛機的一些缺陷,需進行修復,而導致波音停止交運此款飛機。   787夢幻飛機產量縮減影響到全球供應鏈,導致雷神技術(Raytheon Technologies)、赫氏公司(Hexcel Corp.,)等供應商的零配件銷售減少。波音公司有100多架新787夢幻飛機等待交運,與此同時,波音正在尋求美國監管部門批准該公司所提飛機交運前的檢查方案。供應商正期待波音就其恢復交運及增產計畫給予回應。波音曾表示,該公司在交運飛機之前將花費必要的時間聚焦於生產質量。   雷神技術為每架波音787夢幻飛機提供約1,000萬美元的零件和設備,例如駕駛艙系統。該公司執行長Greg Hayes近期表示,787夢幻飛機方面,公司目前並未售出任何零件及設備予波音。787夢幻飛機的機身主要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而非採用鋁製造,目的係減輕飛機重量並提高燃油效率。該款飛機零件係從日本、意大利及美國各地供應商運送到波音公司位於南卡羅萊納州North Charleston總組裝廠。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係專門生產複合材料,該公司預計今年從波音787夢幻飛機獲得約1,000萬美元的收入,而2019年為5,000萬美元。波音的產量水準較低,導致在可預見的未來Albany產量水準也將降至最低水平,甚至產生巨大生產缺口。波音目前尚囤積著大量該公司複合材料。碳纖維供應商Hexcel也指出,787產量減少使該公司最近一季的收入減少。  

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隨著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石油產量回升,推升國際油價至7年高點的全球油市緊俏情況,正在開始舒緩。 根據IEA發布的月報,石油需求依然強勁,但10月供給正在趕上需求,原油庫存變化顯示「趨勢可能正在轉向」。若這項預測正確,飽受物價上漲衝擊的消費者將有很大的喘息空間。 IEA表示:「從各項指標看,全球石油供應依然吃緊,但油價的漲勢放緩可能即將到來。在油價走強之際,美國開始擴大生產。」 10月全球原油產量日增140萬桶,而11、12月也會增產相同產量,主要是受艾達颶風中斷生產的墨西哥灣恢復石油供應。美國頁岩油業者也把握油價上漲機會增產。IEA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也持續恢復在疫情期間暫停出口的石油。 IEA將美國第4季日原油產量預測上修30萬桶。明年美國日產量將增加110萬桶,占OPEC+以外總成長量的60%。  

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年底假期前對航空旅遊的需求正在上升,成本也一樣。自2014年以來,航空燃料從未如此昂貴。航空公司也不斷競相招聘數千名員工以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機師、空服員、預訂代理、行李搬運工等,在緊俏的勞動力市場中競爭,這在過去疫情初期是看不到的景像。 達美航空於10月曾表示,航空燃油價格上漲將對其第4季獲利構成壓力。Frontier Airlines預測,由於燃料成本上升,第4季調整後將出現虧損。11月10日,美國航空燃料價格為每加侖2.27元,較3個月前上漲25% 渴望靠需求回升獲利的航空公司試圖取得平衡,有些業者成功,靠的是以目前人員配置水準來決定航班數。自7月下旬以來,Spirit、西南航空和美國航空紛紛大規模取消航班,主因人力短缺,這讓出現天氣等正常原因而取消航班時的決定變得更加困難。Spirit和西南航空已經裁減部分日常航班,以便在出現這類問題時有更多迴旋餘地。 西南航空還以晉升新員工和召回更多無薪假員工來提升備用人員數量。該公司為空服員、地勤人員和其他人員提供高達12萬英里飛行常客里程,價值超過1,400元,以在接下來2個月進行一定數量的輪班工作。美國航空則為空服員提供至少50%假期津貼和3倍工資,條件是在1月初之前完整出勤。它還向全公司及其區域子公司的其他集團員工提供1,000元全勤獎金 機票價格目前尚未完全趕上成本上漲,部分原因是國際和企業旅遊仍低於疫情前水平。10月消費者物價雖飆升,但機票價格仍較去年同期下降4.6%,但從9月到10月已上漲3.5%。根據票價跟踪App Hopper數據,感恩節前後的國內來回票價平均為290元,較2019年下降13%,聖誕節票價平均為390元,與2年前持平。根據Adobe報告,11月20日至11月25日期間航空業預訂量較去年增加78%,較2019年增加3%。  

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海事數據及諮詢公司的最新分析顯示,若參考以往市場週期,今年來高漲的全球貨櫃海運運費,可能需要超過2年時間,才能回到正常水準。 丹麥Sea-Intelligence指出,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自1998年來共出現5次下跌期,平均每週貨櫃運費跌幅在-0.4%至-0.9%之間。 Sea-Intelligence執行長Alan Murphy表示,在運費居高不下情況下,以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每週0.9%跌幅來計算,費率需要下跌18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水準,若以與過去5個下跌期的平均值估計,所需時間更長達26個月。 Sea-Intelligence將貨運海運費率最近一輪漲勢,與過去5輪漲勢進行比較,由於貨運運費連續17個月上漲,才達到當前費率,因此預計跌回正常水準需要30個月。 貨櫃運費近幾週來已從9月及10月高峰回落。然而,反映需求最強勁航線貨櫃費率的Freightos跨太平洋運費指數,仍比去年同期高出近300%。  

A:由日本東京電力和中部電力合資成立的電力公司JERA進一步投資德州休士頓的Freeport LNG液化天然氣設施。JERA 是全球購買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公司,每年購買量超過 230 萬公噸。 JERA將透通過子公司 Jera Americas 以約25 億美元的價格向紐約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GIP) 集團購買 Freeport LNG 25.7% 的股份。 Freeport LNG擁有三座液化天然氣設施;每年生產超過 1500 萬公噸。 JERA目前擁有 Freeport LNG第一座液化設施25% 的股份。 JERA於2021年11月公布將與Freeport LNG公司合作開發第四座液化天然氣設施(Train 4)。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7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forsal.pl, 16.11.2021   在當前全球經濟相當不穩定的時期,經營自己的事業是一項重大挑戰且面對更大的風險,更糟糕的是,2022年1月,波蘭獨資商號(sole traders)正面臨稅收和社會保險費繳款範圍的革命性變化。波蘭新政(Polish Deal) 推出的稅改條款尚不清楚,許多企業家已在探索各種可能因應方式。最常被考慮的措施包括將其業務轉變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轉為以帳面收入繳稅(而非以扣除成本後之所得報稅),詳下列說明。   面對波蘭新政的稅收改革,企業家必須考慮很多方面,包括非顯而易見的方面,這些方面可能會產生深遠和長期的後果。倘改變商業活動的組織結構,不能忘記波蘭稅法第119a條規定的逃稅條款。因此,獨資商號在決定因應之道前,最好尋求專業的法律和稅務顧問諮詢服務,以取得適合其需求的解決方案。   一、轉型為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 儘管程序要求較多,但它具有顯著的優勢,包括個人對公司義務的責任有限(商業公司和合夥企業守則第2299條規定的情況除外),並且,在某些條件下,有可能以 9% 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CIT)。一般而言,LLC需繳納 19% 的CIT。但其年度營業收入200萬歐元以下的小納稅人,得適用9%的CIT。但有若干限制,其中之一是禁止在公司由獨資企業轉型而成立有限責任公司(LLC)的情況下適用此優惠。好消息是該限制是暫時的,僅適用於 LLC 開始活動的納稅年度以及緊隨其後的下一個納稅年度。意即倘一家獨資商號的業主決定在2021年轉型為LLC,只要公司年收入不超過200萬歐元,最早在2023年就可以使用9%計算CIT。 股東至少兩個人的公司始得免繳社會保險費。實務上,許多LLC的股權分配形式,其中一個合夥人擁有絕大多數股份,另一個只有少數股份,以確保股權參與的邊際百分比。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引起社會保險機構的懷疑,即是否在公司中沒有明顯存在第二個合夥人,以避免承擔繳款義務。因此,應該仔細選擇公司的組成形式,並且對於兩個合夥人間的股份規模顯著不成比例具有良好的經濟理由。 為公司工作的酬勞:公司合夥人可依據公司章程向公司提供有償服務。以這種方式獲得的與履行職責相關的資金不受強制性社會保險和健康保險繳款的約束。但需注意的是,合夥人將獲得利益的義務必須在公司章程的條款中嚴格定義。 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的薪酬必須扣繳9%之健康保險費。   二、以帳面收入按單一稅率繳稅: 是一種相對簡單的稅收結算形式,即按確定的稅率繳納稅款,而不是按扣除可扣稅成本的所得報稅。稅率取決於商業活動的類型。例如,攝影師或程式設計師目前支付收入的 15%。2022年起稅率將降至12%。而醫生的收入稅率也將從17%降至15%。此外,如果收入每年超過100萬波幣,則需額外繳納4%的團結稅。 應繳納健康保險費之計算:2022年起按帳面收入繳稅的納稅人,其健康保險費的繳款金額將取決於:(1)上一日曆年最後一個季度的平均月薪,(2)每年實現的收入金額。年收入60,000波幣以下者,每月的健保費約300波幣;年數入60,000-300,000波幣者, 每月健保費約500波幣; 年收件300,000波幣以上者,每月健保費約900波幣。 適合使用這種方式報稅的對象:        (1)每月相關固定成本不超過收入20%且年收入不超過100萬波幣的商號業主應考慮這種納稅方式。這種稅收形式的優點是稅率和統一費率的健保費,通常較低。這種結算方式,會計服務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2)惟這種納稅形式的一個顯著缺點是無法利用Polish Deal所導入的中產階級稅收減免。該減免僅適用於年收入在68,412 - 133,692波幣者。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6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businessinsider.com.pl,   波蘭折扣超市連鎖店小瓢蟲(Biedronka)和波蘭郵政公司(Poczta Polska)正在透過包裹機(parcel machines)擴大合作。明年上半年,Poczta Polska公司將在波蘭各地靠近Biedronka超市連鎖商店的至少750個地點安裝其Pocztex包裹儲物櫃(parcel lockers)。   Poczta Polska公司執行長Tomasz Zdzikot指出,該公司正在開發自己的包裹機網絡,因為該公司希望對個人客戶和業務合作夥伴更具競爭力,為他們提供預期的頂級服務品質。作為合作的一部分,該公司還將推出一款應用程式(app),用於在Biedronka連鎖商店附近的Pocztex包裹儲物櫃之投遞、追踪和提取包裹。   另據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小青蛙(Żabka)小型便利商店正在推出一種新的商店形式,該便利零售商店剛剛在波蘭Wielkopolskie省Mosina附近的Krosno加油站開設了第一家商店。在新的Żabka商店,顧客可以選擇多種產品,包括三明治、小吃、沙拉或熱飲,而司機則可以購買精選的汽車產品和配件。   Żabka Group 執行長Tomasz Suchański指出,在加油站開設第一家試點Żabka商店是為客戶提供最大可能的購物舒適度及為特許經營商提供獨特地點服務的又一舉措,從而產生大量客戶和適當的營業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經濟學家預測,波蘭波幣(茲羅提; Polish zloty (PLN))預計短期內將走弱而不是走強。波蘭Pekao銀行於11月17日週三上午表示,波幣仍然疲軟,今天它對歐元的價值開盤價4.65波幣。短期內,歐元/波幣匯率的高位似乎比波幣升至每歐元兌4.60波幣的可能性更大。   週三,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將其歐元/波幣的固定匯率定為4.6614。前一天,週二歐元/波幣匯率達到4.67,這是波幣自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Bank Millenium專家表示,與波蘭貨幣政策委員會(Poland's Monetary Policy Council)提高的利率相比,該地區其他國家中央銀行提高的利率更具決定性,因此支持波幣可能會很困難。Millenium銀行表示,此將資本推向捷克貨幣克朗(CZK)或匈牙利貨幣福林(HUF)。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工會的調查顯示,近期工會會員對於未來工作出現有史以來最高的期待值,因為目前勞工缺乏,使長期失業者亦成為企業需求的對象。因此,可預期疫情後長期失業人數將會開始減少。

A:資料來源:北德電臺新聞(Norddeutscher Rundfunk) 文號:1104110027號   德國北部麥佛邦(Mecklenburg-Vorpommern)日前發現非洲豬瘟 (ASF)疫情,在該邦羅斯托克市(Rostock)一處養豬場中,發現豬隻陸續死亡。德國聯邦農業部表示,經過國家實驗室Friedrich-Loeffler-Institut(FLI)檢測後,證實死亡豬隻感染非洲豬瘟(ASF)。依據豬瘟防治管理措施,地方當局應針對養殖場內所有動物進行宰殺及無害處置。 麥佛邦農業廳長Till Backhaus(SPD社民黨)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明,這次受波及之農場約4,000隻動物遭撲殺,周圍半徑3估裡已設為禁區並受到監控。豬肉出口將受到進一步限制,而目前豬肉價格已探底。自德國出現首例豬瘟後,德國各地豬肉對亞洲重要銷售市場的出口急遽下滑。不過,部分國家同意,豬肉進口禁令僅適用於受豬瘟影響的德國局部地區。 非洲豬瘟於去(2020)年 9 月在德國的布蘭登堡邦(Brandenburg)首次爆發,薩克森邦(Sachsen)之後也受到影響。非洲豬瘟是一種嚴重、可致命的病毒感染,但只限於野豬及家豬。鑒於非洲豬瘟病毒在東歐肆虐已久,德國麥佛邦曾試圖在與波蘭交界邊境上,利用防護圍欄以對抗病毒入侵,以及訓練可以從死去的野豬身上嗅出病毒的犬隻,但均徒勞無功。Backhaus另表示,近兩年來在該邦共檢查800多頭野豬,並未發現病例。 渠認為聯邦農業部長Julia Klöckner(CDU基民黨)應對未能促進ASF的疫苗開發負起責任。此外,聯邦政府也未支持該邦預防疫情的措施,「如果發生在北萊西伐邦(Nordrhein-Westfalen)或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根據麥佛邦農業廳資料,該邦約飼養71萬7,000頭豬,而德國全國約有2,500萬頭。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04110026號   根據KPMG新近完成之調查,與歐盟鄰國相比,德國作為一營運據點正逐漸喪失競爭優勢,整體結論:太貴、太慢、病情不輕。特別在稅負制度與數位化方面的表現,尤其糟糕。  KPMG報告指出,德國整體的經濟情勢也越來越差,如以德國作為營業地點,「轉型成本太高且速度太慢」。KMPG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對德國稅收制度和數位基礎設施的評價尤其糟糕。KPMG認為德國「與歐盟鄰國相比失去了進一步的競爭力」。接受訪查的高階企業經理人認為,數位基礎設施不足是投資的最大障礙。對於9%的受訪者來說,德國是「歐盟最差的」,此外,24%的受訪者則認為德國數位化基礎設施是「歐盟最差的五個之一」。  KPMG本項報告係於2021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針對來自美國、中國、日本以及歐洲鄰國,其在德國設有子公司的360位CFO(財務長)進行訪查之結果。在德國近年之8大投資國中,法國、英國、荷蘭、瑞士、奧地利、中國與日本等7國,每一國至少約有30家子公司受訪,其中來自美商之受訪CFO即有100位。此外,也訪查來自巴西、丹麥、芬蘭、希臘、印度、義大利、瑞典、西班牙與南韓企業CFO共約50人。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德國太貴了!尤其在電力、稅收及勞動成本。在工業用電方面,德國現在以平均每度電18.18歐分(cents)的成本在歐盟墊底。而德國的稅收制度,在接受調查的CFO們眼中更是屬於「毫無競爭力」。  與此同時,部分狀況不佳的道路、橋樑和鐵路品質也受到批評。在接受調查的高階企業經理人中,只有59%的人將德國物流基礎設施列為歐盟前5名。  根據KPMG的調查,糟糕的評級也會帶來後果:企業紛紛減少在該國的投資。根據這項研究,只有19%的跨國企業計劃在未來5年內對德國投資1,000萬歐元以上。而4年前,KPMG類似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4%的受訪企業計畫增加對德國投資。  此外,本次調查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將德國列為具有促進創新環境的前5個地區。KPMG部門主管 Andreas Glunz 警告說,德國作為投資地點的吸引力正在減弱,尤其9月底大選後新政府綠黨確定入閣,未來可能針對環境政策修法,導致監管與官僚主義趨嚴,這將對作為投資地點的德國整體競爭力構成進一步威脅。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