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哥斯大黎加稅務局向私營企業商會暨協會聯盟(Uccaep)諮詢後提案表示,為基於稅賦透明及公平性,對加密貨幣資產之交易將課徵13%加值稅(VAT),倘在交易後有資本利得時,將再課徵15%資本利得稅。 哥國稅務局表示,數位資產包括中央銀行所稱加密資產,或加密貨幣。稅收的基礎是發行人將加密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依據哥國央行01-2019技術說明,加密貨幣可以被視為一種沒有實體代表的資產,由私人代理人使用全球平台,沒有各國央行的參與,作為所進行的交易合法性的擔保人,並且有其所屬記帳單位,故不同於任何政府或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倘加密貨被認定為資產,故必須像其他資產一樣進行徵稅。 此外,哥國財政部遵循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的建議,為納稅人提供有關加密貨幣稅收說明與規範。各國政策制定者可能會考慮就虛擬貨幣如何融入現有財政框架提供作法,將有助於提高納稅人對徵稅透明度和確定性。
A: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COP26氣候峰會甫於英國Glasgow結束,瑞典在各項議題包括交通零碳排、科技轉移和碳稅等,瑞典基礎建設部長Tomas Eneroth在參與加速交通零碳排會議時表示,為達零碳排目標需要各方的合作努力與落實,才可加速減少碳排。瑞典已積極參與多項氣候轉型倡議,且證明氣候轉型不僅可增加工作機會,亦可提高國家產業競爭力。參與簽署100%零碳排新車轉型包括各國政府、地區政府、汽車製造業、相關產業、投資人和公民社會。 另一個COP26宣言為「克萊德班宣言」Clydebank Declaration,參與簽署的各國部長和企業將建立綠色航運走廊(green shipping corridor)以推動海運產業的綠色轉型,綠色航運走廊是指兩個港口間的航運應至少部份以零碳排船隻運行。另於「國際航空業氣候理念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limate Ambition Coalition)的參與國亦將合作減少航空業碳排量,以達全球溫度控制在1.5度C的目標。 Eneroth部長亦參與「零排放汽車轉型委員會」(Zero Emission Vehicle Transition Council, ZEVTC)針對未來合作採取相關方案計畫,並指出瑞典是新汽車市場的代表國之一,亦是促進交通產業氣候轉型的主要領導國家之一。 另,瑞典國會議員PM Nilsson認為COP26所簽署的各項協議具相對科技友善特性,包括擴大發展潔淨科技、轉移科技至有需求的開發中國家及潔淨科技與全球碳排交易的氣候融資等,渠同時呼籲瑞典應繼續發展無化石能源。 瑞典Agenda 2030的國家專員Gabriel Wikström則建議瑞典企業應該儘早建立碳排價格標準以透過資助方案加速減碳,同時運用碳稅促進永續轉型。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近日芬蘭與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及波蘭等六個歐盟會員國發布一項共同宣言,支持歐洲支付倡議(The European Payment Initiative, EPI),期待建立一套歐洲通用的信用卡現金卡和電子支付系統,並由歐洲金融相關業者提供可適用於傳統零售商店、網路商店或私人之間(C2C)的泛歐洲支付解決方案。EPI的另一個目的為降低歐洲支付市場對於國際支付服務商的依賴度。 芬蘭財政部長Annika Saarikko表示,該歐洲支付倡議應可解決消費者的支付需求,且具備快速、安全、效率且符合歐洲資安要求等條件。伊認為,EPI的成功有賴於參與國家和支付適用產業的範圍,越多歐洲國家參與,適用產業越廣,成功度更高。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11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52/P200號(商情文號:第952號) 商情本文: 英國與歐盟針對北愛爾蘭協定之談判再次陷入僵局,歐盟執委會已提出大量簡化當地海關措施,但英國代表則堅持協議重寫,以取消大多數檢查,並要求移除歐洲法院在協定中的權限。外交事務專家認為英國政府可能在未來數週內啟用北愛爾蘭協定第16條保障措施,由於英政府堅稱目前環境已處於觸動該保護措施的條件,正尋求新法建議以證明此舉的合理性。若強生政府還是只能延長北愛爾蘭協定寬限期,只是導致法庭訴訟程序延長,但若英國執意凌駕於海關等規定之上,並要求取消歐洲法院在協定內的權力,歐盟恐將對此行為及違反條約之舉作出更強硬的回應。愛爾蘭外交部長Simon Coveney表示,歐盟甚可能終止整個英國脫歐協議。劍橋大學歐盟法律專家Catherine Barnard表示,雖可在無理由情況下行使,但需要提前十二個月通知。 無論如何演變,均仍需要數月時間醞釀。英國政府可能希望在此同時證明單一市場所需的檢查是多餘的。Eurasia Group顧問公司常務董事Mij Rahman表示,當下情況可能促使歐盟方透過向魚類、威士忌或其他食品貿易項目徵收關稅以進行報復,而由於英國尚未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實施檢查,英國不易從此還擊。 雖現在尚不需要擔心立即性貿易戰,但當局可能已開啟將持續到2022年的棘手談判,結果是愛爾蘭邊境兩側企業持續面臨不確定性,民調顯示當地大多數者希望在改進條件下維持北愛爾蘭協定;但最近的恩怨加劇意見兩極化,大多數工會主義者現反對該協定以任何形式存在。最大的風險是,在英國與歐盟貿易協議終止威脅下,英國可能回到前保守黨政府脫歐無協議之窘況,此無疑對英國脆弱經濟極為不利。由於相關醜聞導致強生首相聲譽下降,渠可能發現在政治與歐盟抗爭更具吸引力。經驗證明,英國脫歐在各方面都是政治勝過經濟。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BBC 日期:110年11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50/P200號(商情文號:第950號) 商情本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失業率為3.9%,约144.8萬人失業,另9 月份薪資補貼措施結束時,仍有 110 萬人申領,致使擔憂10月份失業率飆升,惟數據顯示,10 月份共有2930萬人受雇,就業人數比9月份統計多16萬人,強勁需求似乎可能免除該擔憂,其中行政、酒店和醫療保健等出現大量招聘,另由於企業繼續面臨工人短缺,職位空缺也創下117萬個新高。 該局經濟統計主管Sam Beckett表示,政府薪資補貼措施終止所帶來的影響可能需要數月才會顯現,因為9月底失業者可能仍得以領取解雇薪資。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本日認為該措施取得非凡的成功,並使失業率連續9個月下降以及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 另外最新就業數據凸顯央行年底升息可能性增加,以試圖控制通貨膨脹情形。央行行長Andrew Bailey昨日向國會議員表示,目前失業率低於其預期,但升息行動仍待觀察薪資補貼措施影響的官方數據之後才可以決定。 Capital Economics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者Paul Dales認為,整體而言,在薪資補貼計畫終止後,國內勞力市場並沒有大幅放鬆情形,央行可能在12月份會議上將銀行利率從0.10%調漲至0.25%。不過尚有其他專家認為,鑑於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英國經濟復甦已在7月至9月之間放緩,央行可能持續等待時機。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11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51/P200號(商情文號:第951號) 商情本文: 英國境內低風速導致風電生產下降,加劇國內能源價格飆升,且全國防疫措施解除導致能源需求回升,以及從俄羅斯出口到西歐地區的天然氣供應減少等因素,致使英國國家電網公司被迫重新啟動燃氣電廠發電。英國15日下午5點到6點間的高峰電價超過每MWh 2,000英鎊,為本年度第二高價。根據Cornwall Insight能源諮詢公司數據,今年9月中天然氣價格曾飆升到每MWh 2,500英鎊,為2018年以來最高。 儘管過去十年來,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電力不斷擴大,但天然氣仍是英國重要發電能源,占總電量近40%;而據英國Drax電力公司網站統計,15日中午時燃氣發電廠更產生近55%的電力,燃煤發電占3%,風力發電比例僅略高於4%。在過去一年中,風力發電平均只占總電量21%。 英國政府於6月份宣布,預計在2024年9月底關閉最後一批燃煤電廠。儘管政府今年承諾在2035年前使英國實現零碳電網,專家則指出不代表英國可終止天然氣發電。實際上,由於8月份夏季熱浪使風力發電低迷,國家電網公司重啟使用燃煤發電(在連續55日不使用燃煤發電)。包括丹麥Orsted離岸風電公司以及英國SSE能源公司等供應商均回報今年風速為20年以來最低情形。另Vortex公司統計之天氣數據也顯示,今年流經北歐的風強度平均下降15%,尚有科學家認為此為氣候變遷影響。
A:參考資料:Team Humber Marine Alliance 日期:110年11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8/P200號(商情文號:第948號) 商情本文: 丹麥Orsted離岸風電公司與南韓SeAH Wind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將成為其擬議單樁基座(monopile foundation)工廠的首位客戶,有助於在英格蘭東北部亨伯河(Humber)推動離岸風電業。南韓SeAH Wind公司於Able海洋能源園區投資2.6億英鎊,以建造風車葉片所需單樁機械,第一批預計可自2023年起生產,且此位於North Killingholme的工廠應可在2030年全面營運,足以提供750個就業機會,並支持Hornsea 3離岸風力發電風場。 SeAH Wind公司於2020年九月與英國Able開發集團制訂計畫書,預計建立世界最大的單樁生產設施,以生產新一代大型風機所需的特大型單樁。SeAH鋼鐵公司首席營運長兼高級副總裁Joosung Lee表示,SeAH Wind公司將在英國協助發展離岸風電供應鏈,與Orsted公司的合作協議宣示其欲在英國建立最大單樁製造廠的野心。 預期產能達2.4 GW的Hornsea 3離岸風力發電風場於2020年獲准,此獲英國政府發電差價合約以及哥本哈根金融投資支持,原計畫建設最多300台產能為8 MW的風機,不過產能提高應可減少風機數量,總供應的單樁總數仍在討論。丹麥Orsted離岸風電公司英國地區負責人Duncan Clark表示,透過跨政府、產業和供應鏈等之合作,該協議象徵朝向創建具競爭力的英國供應鏈方向發展。在過去十年中,Orsted離岸風電公司在英國投資超過130億英鎊,以興建全新離岸風電廠,Hornsea 3為該公司在英國的第14個項目,且為第6個亨伯河項目。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GOV.UK 日期:110年11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9/P200號(商情文號:第949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於15日開啟首屆國際貿易週活動,鼓勵英國企業發展出口潛力並向世界銷售,並將於本週在英國各地舉辦 100 多場活動和研討會,以支持和鼓勵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國際貿易部主管貿易出口次長Mike Freer將在伯明翰國際貿易週的頭條新聞中與市長街一起發起英國製造,銷往世界的活動。將倡導本地出口,並促進國際市場的機會,以期全球進口英國聞名世界的高品質商品,小企業也將獲得財政支持,以便參加貿易展覽和會議。 英國政府期待該計畫能為英國帶來更多的外國投資,並鼓舞全球海外的英國企業。英國出口融資機構(UKEF)並將綠色出口期限從 5年延期到 10 年,以利推動英國低碳出口並鼓勵出口成長。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 年是英國出口額創紀錄的一年,商品和服務出口與 2018 年相比成長5%;對非歐盟國家的商品出口成長 13.6%。目前英國已經與 70 個國家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可為英國企業減少貿易障礙並提供英國企業更多機會。 政府主導的研究估計,進行出口貿易,將為英國提供 650 萬個工作機會。新的工作機會工資更高,生產力也將平均提高 21%。顯示外貿較往前更具有彈性、創新性和盈利能力。但是許多英國企業表示仍然不確定如何開始出口產品。前首相David Cameron於2012年曾承諾於2020年前達到 1兆英鎊的出口產值,2015年的保守黨宣言也曾提及此目標。事實上,英國的海外銷售額在2019年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僅達到 6890 億英鎊 。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2021年11月15日報導,奧地利最大化工集團「北歐化工」(Borealis)總裁Thomas Gangl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工業部長Sultan Ahmed al Jaberb日前簽署投資協議,北歐化工將於其位於阿國首都阿布達比之合資企業「Borouge化」石化公司投資22億歐元興建第4座廠。 Borouge石化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營企業「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與北歐化工合組之合資企業,持股比例為60%(ADNOC):40%( Borealis)。北歐化工母公司為奧地利國家石油集團OMV。 Borouge第1座工廠於2001年投產,每年產量45萬噸聚乙烯; Borouge 2廠號於2010年投產,年產200萬噸聚乙烯及聚丙烯;Borouge 3廠於2014年投產,年產450萬噸聚乙烯及聚丙烯;計畫興建之Borouge 4廠預估耗資62億美元,預計2025年完工,投產後年產量聚烯烴可達640萬噸,屆時將成為全球產量最大單點聚烯烴工廠。
A:依據瑞士Swissinfo.ch媒體報導,本年5月自歐盟與瑞士框架談判協議觸礁後,瑞士宣布暫停與歐盟談判,歐盟亦採強硬態度將瑞士排除於歐盟Horizon Europe及Erasmus+等科研計畫。本年11月15日歐盟S副主席與瑞士外交部長Ignazio Cassis會談時,S副主席對解決僵局態度變得較和緩,表示將盤點目前雙邊關係及建立高層對話機制使談判可以繼續進行。瑞士C外長亦回應瑞士盼全面參與Horizon Europe及Erasmus+計畫,雙方並同意於明年1月在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將再會面討論;S副主席盼於瑞士2023年大選前談判能有進展。 媒體指出倘瑞士與歐盟關係持續僵持,亦將危及雙方的電力協議,瑞士的電力供應將面臨短缺。爰雙方應盡力化解談判歧見如:薪資水平保護、政府補助原則及歐盟公民取得瑞士社會保險福利之可行性取得進展。 資料來源: swissinfo.ch 日期: 2021年11月16日
A:依據以色列時報10月底報導,以色列口服新冠疫苗公司Oramed Pharmaceuticals已獲准在南非開始臨床試驗,預計12月開始進行,目前開放口服藥劑Oravax第1期臨床試驗的患者登記。與此同時在台拉維夫的臨床試驗也預計很快獲得以色列衛生部批准後開始執行。Oramed執行長Nadav Kidron表示,Oravax是與印度生物科技公司Premas Biotech合作開發的一種單劑量口服版本(single-dose oral version of a prospective vaccine),該口服藥在今年3月成功於豬隻內產生抗體,盼此口服藥作為簡單的初始疫苗接種。此藥無需在低溫下儲存,也不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注射。在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後,Oramed打算在相關國家進行第二及第三階段的緊急使用批准試驗(trial for emergency use approval, EUA)。
A:今年11月上旬,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宣布成立創新中心,以促進以色列、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該中心將由香港大學金融和創業學教授 Roni Michaely 教授領導,由具有製藥和生物醫學經驗的Tal Peleg-Shulman博士管理。 創新中心的目標是促進以色列新創企業與香港大學學生和校友社區,以及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高階管理人員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合作和加強聯繫。此創新中心將為來自香港和中國的大學生和畢業生開設課程和計畫,包含設計思維方法(Design Thinking Methodologies)、金融科技、產品管理以及如何在高科技環境中彌合東西方之間的文化差距。
A:依據以色列媒體Calcalist報導,今年11月中旬以色列人工智慧開發商Cortica 宣布與總部位於香港的德昌電機集團投資85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建立升級質量檢測市場的自主檢測系統。這家合資公司Lean AI將利用德昌電機在製造流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以及Cortica 的自主人工智慧技術。 深度機器學習的受監督性質量檢測系統(Supervised Deep Learning-base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需耗時數週到數月的調整與試驗,才能應用於實際生產,現有系統依賴數據科學家或AI專家,並需大量手動標記的產品質量缺陷的圖像,作為機器的訓練元素。Lean AI的創新技術克服了現有的受監督質量檢測系統的不足,其非監督性的學習能力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圖像信息,利用未被標記的原始數據,預知性算法以及編譯數據,極大提高了產品檢測生產線上的部署速度和規模。
A:依據耶路撒冷郵報11月2日報導,臉書改名Meta後宣布與以色列佩雷斯和平與創新中心(Peres Center for Peace and Innovation)展開新合作計畫,包括針對AR/VR新創公司及開發者、開發者社區(developer community)及研究投資等。Meta與來自四大洲10多個合作夥伴進行的一系列合作,促進元宇宙(Metaverse) 的願景,協助用戶建立聯繫、成立社區與發展相關企業。臉書改名Meta後表示將投資5,000萬美元用於全球研究和合作,以確保相關產品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開發,並將與政府、產業與學者專家合作,一起思考創建元宇宙的挑戰與機會。 以色列佩雷斯和平與創新中心由獲得諾貝爾和平奬的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設立。2018年該中心由和平中心,改名為和平與創新中心,於年底完工並對外開放,由以國經濟部及創投Pintago合力選出具發展潛力的新創應用,進行展示。創新中心共四層,參觀者可以在創新中心看到以色列在農業、醫藥、通訊、軍工等4大領域最領先的科技產品。該中心亦是一個創新教育中心和交流中心,定期舉行企業家交流活動,並開辦創新創業及高科技等課程。
A:10月18日以色列與印度兩國外交部長Yair Lapid及Subrahmanyam Jaishankar在耶路撒冷會晤後發布共同聲明,雙方同意從今年11月起恢復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目標在2022年6月前完成協商。本次會晤,雙方還同意相互承認疫苗施打證書,並擴大在水及農業領域的合作。 印度計畫與澳洲、阿聯酋(UAE)、英國及加拿大等國家簽署貿易協定,以促進印度出口,並幫助印度儘速從疫情造成的經濟放緩中復甦。 依據印度商工部網站,印度和以色列於2010年5月進行首輪FTA談判,2013年11月舉行第八輪協商後即停擺迄今。
A:今年11月哥倫比亞總統Ivan Duque率領95人的代表團,包括國防部長、衛生部長、農業部長、貿易部長、環境保護部長和交通部長來訪以色列,11月9日Duque總統在耶路撒冷參加由以色列創新局主辦,哥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Jerusalem office of Innpulsa的開幕式,以色列科技部長Orit Farkash-Hacohen、創新局主席Ami Appelbaum及外交部拉美司司長(Deputy Director General for Latin America) Jonathan Peled均出席。哥倫比亞政府表示預計未來也會在南韓及舊金山設立類似的辦事處。 11月8日以國總理Naftali Bennett在耶路撒冷會見Duque總統,討論伊朗威脅及其他地區挑戰,Bennett感謝哥國將真主黨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2020年8月Duque總統與以色列前總理納唐雅胡的視訊會議中表達了開設本創新辦公室的計畫,在本場視訊會中兩國宣布雙方自由貿易協定獲得批准(ratification),本協定是哥倫比亞與中東國家的首個自由貿易協定,97%的哥倫比亞商品進入以色列享有免關稅。 目前巴西及宏都拉斯在耶路撒冷設有貿易辦事處,其他在耶城亦設有貿易/國防辦事處的國家還包含捷克、匈牙利及澳洲。哥倫比亞駐以色列大使館位於以色列中部城市Ramat Gan。
A:以色列經濟產業部長Orna Barbivai於10月底與澳洲對口貿易觀光暨投資部長Dan Tehan舉行視訊會議,研商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之洽簽可行性,並探索加強貿易關係的方法,兩位部長同意最早於明年 1 月啟動初步會談(preliminary talk)。以色列經濟產業部副總司長Ohad Cohen 表示,澳洲是以色列重要的出口市場,FTA簽署可協助以色列公司在澳洲市場上的競爭,加強雙方公司的商業聯繫。 2020年以色列對澳洲的貨品和服務出口總額約為7.36 億美元,進口總額約為3.25 億美元,雙邊貿易總額估計超過10億美元。以色列外貿局估計,以國對澳洲出口很大一部分是透過第三國進行,兩國間的實際貿易額約為20億美元。以色列對澳洲的主要出口包括消費品、軟體和高科技及醫療設備,自澳洲主要進口農產品。 以色列約70%的國際貿易是在自由貿易協定框架內進行。以色列目前正與中國、越南、歐亞經濟聯盟(EEU,包含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及瓜地馬拉等國家進行FTA談判。
A:為振興觀光業,以色列政府11月11日允許施打第二劑超過6個月的觀光團客入境,條件是團客人數須介於5-40人,且須提前獲得以色列觀光部核發的入境許可,所有團客皆須施打兩劑WHO認可之疫苗,且不得來自高風險國家。 團客入境以色列的第一週,過去6個月內未施打疫苗者將被要求在抵達後72小時內進行PCR檢測,或抵達後24小時內進行抗原(antigen)檢測,團客之負責人將被要求向以色列觀光部提交這些測試結果,並記錄團客活動,以便在有團客染疫時得以進行調查。 相關細節請參閱以色列衛生部網站:https://corona.health.gov.il/en/directives/air-travel-covid19-green/?tab=by-air。
A:以色列財政部將本(2021)年GDP成長預測從5.5%上調至7.1%,2022年則為4.7%。以色列央行則預計本年經濟成長率為7%,2022年成長5.5%。 以國財政部認為,去年因新冠疫情導致的GDP成長縮減,將在今年得到彌補,上調成長預測的原因是今年以色列經濟明顯復甦,私人消費快速上升,看好貨品及服務業貿易出口,以及旅遊業開始逐步復甦。由於全球供應鏈危機,財政部將2021年通膨預測從1%上調至1.5%,2022年通膨預測從0.5%上調至2.1%。
A:以色列政府於11月14日表示,將自下週日(11月21日)起跟隨美國做法,開始為5至11歲幼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這些輝瑞疫苗預計於11月17日左右送達以色列,每劑劑量僅為成人劑量的三分之一。11月17日以國衛生部的疫苗施打委員會將開會討論兒童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之間的時間間隔。美國FDA建議幼童兩劑疫苗施打應間隔三週。 以色列自去年12月開始施打疫苗,迄今已超過625萬成人施打第一劑疫苗,575萬人施打第二劑,今年8月開放施打第三劑(加強劑)迄今,已有超過402萬民眾施打。每日確診人數從今年8、9月破萬人降至目前3、400例。以色列政府自11月1日起,有條件開放外籍旅客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