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奧地利財政部2021年11月9日新聞稿,有關奧政府於10月公告之第二共和建國以來最大規模減稅方案(目前仍為草案,尚未送國會審理),除減稅及訂定與氣候保護相關之稅賦措施外,擬納入對加密貨幣收益(income from capital investment)課稅。 奧國財政部長 Gernot Blümel 指出,2021 年 11 月 8 日部長內閣會議對該稅改草案之檢視中,首次於草案納入對加密貨幣收益課稅。奧政府認為,相較於傳統股票及債券,對加密貨幣之監管仍有不足,爰將藉此次稅改機會,平等對待兩者,亦可減少對新科技之不信任及偏見。 奧地利將成為第一個為加密貨幣建立稅收框架之歐盟國家,同時,奧政府將為投資者創造更公平及一致之市場條件,以使新金融產品更容易使用及普及。 奧國稅改草案計畫將加密貨幣納入現有稅收制度之資本資產收益,未來將針對來自加密貨幣之收益課徵27.5%特別稅。對加密貨幣收益課稅預計自 2022 年 3 月 1 日生效,並適用於 2021 年 2 月 28 日之後購買之加密貨幣。 2021年2月28日以前取得之加密貨幣被視為「舊資產」,不受新稅收制度規範,並適用一般稅法。(例如,1年內投機期間(speculative period)買賣所得之資本利得)。 示例1:A於2021年1月1日買入價值 1,000 歐元加密貨幣(舊資產),並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以 2,000 歐元賣出。由於1年投機期已結束,A有權獲得1000歐元資本收益而無需課稅。 示例2:A於2022年1 月1日購買價值 1,000 歐元加密貨幣(新資產),並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以 2,000 歐元售出。須針對1,000歐元資本收益繳納27.5%特別稅率,即 275 歐元稅款。

A:據媒體報導,為協助沙烏地政府推動全國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計畫(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 Development Program, NTDP)及中小企業貸款保證計畫(Kafalah),沙烏地英國銀行(Saudi British Bank, SABB)於本(2021)年11月10日針對沙烏地IT及科技類中小企業推出專屬融資興業計畫 - Technology Sector Financing Program。 Kafalah係於2006年由沙烏地財政部及國內商業銀行業者合作推出,旨在協助中小企業成長,SABB執行長Tony Cripps對此表示,該行將持續支持政府推動中小企業成長以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以達成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經濟多元化目標。

A:據媒體報導,為推展電商市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暨中東地區最大電商平台之一Noon.com於本(2021)年11月10日與國際信用卡公司Visa簽署一項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將提供使用該平台之店家及消費者更迅速及安全之數位支付服務。 Noon.com目前已在UAE、沙烏地、埃及營運,並以Amazon為主要競爭對手。另因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中小企業,據Visa針對業者進行最新調查(2021 Small Business Recovery)顯示,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認為,電商及數位支付為改善困境最重要工具,因此Visa將持續協助業者進入數位經濟領域。

A:越南政府總理頃頒布第1869/QD-TTg號決定有關修正補充第856/QD-TTg號決定若干條文「批准2021年至2023年國債管理計畫與2021年國債貸款與還款計畫」。其中,總理決定修正本年政府貸款與償債計畫如次:(一)貸款部分,政府貸款計畫514兆2,970億越盾,包括:政府債券發行與國內貸款資源463兆越盾,國外貸款51兆2,970億越盾,其中:中央預算貸款33兆8,980億越盾、用於轉借之貸款17兆3,990億越盾,與原先核准之決定(624兆2,210億越盾)相較,總理已同意減少政府貸款金額並補充以政府債券發行方式進行貸款;(二)償債部分,政府應償債約365兆9,320億越盾,其中:政府應逕償還338兆4,150億越盾、轉借案件之償債金額27兆5,170億越盾,新償債計畫之償債金額亦較原先計畫減少。此外,政府亦決定增列政府國外貸款之轉借貸款約12兆6,120億越盾。

A:越南文化、體育暨觀光部頃頒布第4122/HD-BVHTTDL號有關迎接來越國際旅客之暫時施行辦法。依該辦法,迎接國際觀光客之試辦期程分為3階段: (一)第一階段,自本(2021)年11月起:以包裹式觀光旅程、國際商業與charter包機前至堅江省富國市、慶和省、廣南省與峴港市。 (二)第二階段,自明(2022)年1月起:擴大迎接國際觀光客之範圍,以國際商業與charter包機連結抵達地點,觀光客在7天內完成第一個抵達地點之觀光旅程後可參加第一階段指定之5個地區之觀光旅程(按:倘符合標準與有迎接國際觀光客之需求,可增列若干地區)。 (三)第三階段:完全開放國際觀光客市場,第三階段之始點將根據實際疫情情勢與前2個階段執行結果評估來決定。 另來自越南開拓之潛在、重點之觀光客市場的外籍觀光客、海外居留越僑觀光客應符合出入境與下列醫療標準: (一)具備越南主管機關承認之足劑疫苗接種證書(未適用於與父母或監護人隨同之12歲以下兒童);自第二劑或1劑(對於1劑疫苗)接種之日期14天以上並至出境時間點時不超過12個月;或是由治療國家主管機關核發且獲得越南承認之新冠病毒治癒證書或是其他類似治癒確認文件,出院之日期至出境時不得超過6個月。 (二)出境前72個小時內以RT-PCR/RT-LAMP方法檢測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並取得檢測國家主管機關核發證書(自取樣檢測之時間點起計算)。 (三)具備醫療保險或是觀光保險,其中有支付新冠治療費用理賠責任至少5萬美元。 (四)參加由旅行社安排之包裹式觀光旅程。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顯示,本(2021)年10月份越南進口金額約262億美元,較上(9)月份減少1.7%,惟較去年同期增加8.1%。累計前10個月越南進口金額約2,69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8.2%;其中越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925億美元,增加22.7%;外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1,768.8億美元,增加31.3%。前10個月計有39項進口產品之金額逾10億美元(其中有12項進口金額50億美元以上),占進口總額之91.4%,包括: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599.84億美元,增加17%;其他機械設備及其零件383.35億美元,增加29%;各種電話機及其零件167億美元,增加32.7%;布料115.65億美元,增加21.3%;塑料96.64億美元,增加43.8%;鋼鐵96.63億美元,增加45.4%;其他一般金屬72.07億美元,增加48.7%;汽車69.36億美元,增加44%;塑膠產品65.86億美元,增加11.9%;化學產品64.5億美元,增加41.4%;化學原料61.57億美元,增加54.2%;紡織成衣暨鞋類等原配料52.01億美元,增加19.7。 有關進口來源部份,中國大陸仍為越南最大之進口來源,進口金額為8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6.4%;其次為韓國455億美元,增加21.4%;自東協進口330億美元,增加34.8%;自日本進口180億美元,增加9%;自歐盟進口138億美元,增加15.9%;自美國進口130億美元,增加13.5%。 本年前10個月貿易逆差約14.5億美元,其中越資企業逆差227.3億美元,而外資企業(含原油)則順差212.8億美元。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10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73億美元,較上(9)月份增加1%,並較去年同期增加0.3%;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減少1.9%,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增加1.1%。 本年前10個月出口金額約2,679.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6%,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697.7億美元,成長7.7%;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1,981.6億美元,成長20.1%。前10個月計有31項出口產品之金額10億美元以上(其中有6項出口金額100億美元以上)包括:各種電話機與零件462.19億美元,成長9.6%;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411.62億美元,成長13%;其他機械設備及其零件295.69億美元,成長39.7%;紡織成衣品258.58億美元,成長4.5%;鞋類140.59億美元,成長3.9%;木材及木製品118.90億美元,成長21.4%。此外,前10個月若干農水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包括:腰果29.87億美元,增加13.5%;蔬果29.71億美元,增加8.7%;橡膠24.79億美元,成長46.5%;咖啡24.22億美元,增加4.1%;木薯及其產品9.27億美元,增加21.2%;胡椒7.83億美元,成長44.2%。此外,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減少,包括水產品68.89億美元,減少0.8%;茶葉1.74億美元,減少3.4%。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10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7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9%;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442億美元,增加16.8%;歐盟317億美元,增加8.9%;東協230億美元,增加21.3%;韓國179億美元,成長11.2%;日本161億美元,成長2.2%。

A:越南交通部頃簽呈總理建議自明(2022)年初起恢復若干常態國際商業航班,並分為3個階段執行,具體如次: 第一階段,預計自明年第一季起: 基於評估迎接國際觀光客試辦辦法與包機等執行情形,恢復無需要主管單位核准來越旅客清單之班機。乘客為來自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台灣、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法國、德國、俄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國家防疫抗疫指揮委員會核准之其他安全市場之越籍國民、外籍人士。飛行班次每一方4班/週/單向(預計入境越南旅客總人次1萬2千人/週)。乘客應具備足劑新冠疫苗接種證書或是未超過6個月之新冠病毒治癒確認書以及在越南指定之隔離旅館之7天集中隔離費用支付確認書。尚未完成疫苗接種者須進行14天集中隔離,並確認已支付在越南指定之隔離旅館之集中隔離費用。 第二階段,自明年第二季起:基於評估第一階段執行情形與防疫工作,依各個航空公司開採需求,恢復常態國際航班,並不要求持有疫苗護照之越籍國民與外籍人士進行集中隔離。飛行班次每一方7班/週/單向。乘客應具備疫苗護照,即足劑新冠疫苗接種證書或是未超過6個月之新冠病毒治癒確認書,並依衛生部施行細則進行3至7天居家自主隔離。尚未持有疫苗護照者須進行14天集中隔離,並確認已支付在越南指定之隔離旅館之集中隔離費用。 第三階段,自明年第三季起:依需求進行常態國際商業航班,並遵守主管單位防疫措施。乘客為越籍國民與外籍人士。飛行班次與開放市場根據各家航空公司開發需求進行;並根據衛生部施行細則與疫苗護照互相承認談判結果,可研議不要求持有疫苗護照之乘客進行隔離,前提為越南新冠疫苗接種比例高與社區免疫力俱佳。尚未持有疫苗護照者須進行14天集中隔離,並確認已支付在越南指定之隔離旅館之集中隔離費用。

A:越南木材及林產品協會稱,本(2021)年9月份越南木及木製品出口金額達107.6億美元,較去(2020)年成長30.5%。 本年10月份越南木材及林產品協會已對該產業之廠商進行考察,考察結果顯示目前67%之廠商以70% 產能生產、13% 廠商以50%以下之產能生產及20% 廠商以50%-70%之產能生產。主要使用之生產方式為 “三在地”,佔24%; “兩條路一個目的地”,佔19%;其他生產方式佔56%。 參加考察之131家企業總勞工人數達43,537人,其中已接種1劑疫苗達60%、接種2劑疫苗達29% 及尚未接種11%。尚未接種疫苗之勞工主要為偏遠地區之勞工或已返鄉之勞工。 本年10月份越南木及木製品出口金額約與去年同期相同,此為疫情下之亮點,越南該產業生產恢復之速度較預估提早2至3個月。 雖然廠商仍面臨諸多困難,惟越南農業部林業總局副總局長表示,自本年10月份起越南木及木製品加工產業已明顯恢復,對本年出口目標金額達145億美元持樂觀態度。

A:根據Google、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和Bain & Company於本(11)月10日聯合發布的e-Conomy SEA 2021報告,菲律賓為東南亞網路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到2025年網路經濟商品總值(GMV)將可達400億美元。整體而言,菲國為此地區最快速成長的市場,今年預估GMV為170億美元,較上年成長93%,係由於政府提倡及大規模採取數位應用,如此大幅度成長也歸因於嚴格封城措施致如食物運送服務部門出現兩位數成長的貢獻。 菲國自2020年3月疫情開始,新增1,200萬數位消費者,其中63%來自非都會地區,多數表示即使疫情後仍會使用線上消費服務。疫情前即使用之消費者在疫情開始後平均多使用4.3項服務,95%疫情期間消費者至今仍在使用線上消費。 即使在過去1年半快速成長,但仍有很大成長空間,因菲國為東南亞地區數位消費滲透率最低之國家,只有68%網路用戶有在線上消費。39%的菲律賓線上商家表示,倘無數位平台,無法在疫情下生存。Google菲律賓國家總監Bernadette Nacario表示,自去年以來,看到菲國數位化應用促進該國網路經濟的加速成長,顯示有極大潛力。 該報告也指出,到2025年,東南亞蓬勃的網路經濟將可翻倍成長至3,630億美元,超過之前預測的3,000億美元。電商、旅遊、媒體、交通及食物促進該地區數位成長,2021年線上消費成長49%,達1,740億美元,此一地區自疫期開始新增6,000萬網路用戶,主要為泰國及菲律賓。

A:柬埔寨官員及專家:RCEP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11 月 9 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官員和學者頃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代表著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的勝利,它將成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RCEP 於2020年11月15 日簽署,係東協10個成員國(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汶萊、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之間的一項區域貿易協定。該貿易協定預計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為目前全球最大之自貿協定。   柬國政府首席發言人Phay Siphan表示,這項區域貿易協定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將成為該地區貿易和投資的核心基礎,進一步擴大區域價值鏈,為該地區人民與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及商機。對於柬埔寨,渠表示柬國預計 RCEP生效將使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2%,出口增加7.3%,投資增加 23.4%。渠相信該協定將透過刺激新的外人投資以及為柬埔寨產品提供更多的海外市場來驅動柬國的經濟成長。   S發言人另稱,RCEP協定涵蓋的地區GDP合計達26.2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30%,是一項前所未有的、高品質、互惠的大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可容納最廣泛的利益、條件和不同國家的優先事項。該協定一旦生效,將在未來20 年內取消其簽署國之間多達90%的商品關稅。   柬埔寨皇家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 Kin Phea 表示,RCEP 將在區域與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RCEP的簽署國將從這項重要的貿易協定中受益匪淺,並可以實現生產與市場的多元化。RCEP將成為RCEP區域內外人直接投資的動力,世界經濟也將受到該協定的正面影響。   金邊BELTEI國際大學高級教授Joseph Matthews表示,RCEP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成為後COVID-19時代的經濟推動力。RCEP是多邊主義的勝利,是單邊主義的失敗,該協定將為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等國家在如此大的市場上銷售其產品,創造巨大的機會,並使其利潤和收益成倍增加。   金邊亞洲視覺研究所研究員Thong Mengdavid表示,RCEP使區域貿易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減少90%,極大地促進商品和服務的流動,深化經濟聯繫,提升區域競爭力。RCEP為區域國家提供捍衛貿易自由化和促進經濟合作的機會,這對COVID-19後的復甦至關重要,這是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戰略成就。Mengdavid研究員表示,RCEP的成功故事可以成為後COVID-19時代跨區域經濟合作及連結的典範和希望。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1月10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10 月份通膨率較去年同期上漲3%, 為自 2011 年 7 月以來最高的增幅。該指數上漲的主要受是電力、柴汽油和天然氣價格的影響的推動。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1月10日報導,鑑於住院人數不斷增加,國會流行病委員會決定從本週五,(11月12日)起開始實施為期4週之防疫措施。 此次防疫措施對所有可容納超過200人之室內和 2,000 人的室外活動都須出示疫苗護照。另醫院、老人養老院、夜總會 、室內餐廳、宗教集會、游泳池、遊樂場、賭場、大型商會展覽及會議亦須出示護照。惟自由業如美髮院 、健身房、按摩及刺青此則不需出示護照。

A: 據日本央(銀)行本(11)月11日公布統計數據,本(2021)年10月國內企業物價指數為107.8(2015年平均值=100),較上年同期上揚8.0%,係日本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之1986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主要係因全球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及日圓貶值等影響,推升進口材料產品價格所致。 從日本央行上述10月調查品項視之,汽油、煤油等石油、煤炭產品上漲44.5%;木材及木製品增加57.0%;有色金屬調漲31.4%;鋼鐵上漲21.8%。另外,隨由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10月的電力、城市燃氣及自來水漲幅約10.9%。 企業物價指數反映企業間交易商品之價格變化。指數上升帶來的成本增加,企業若能增加的成本轉嫁至商品價格,一般家庭消費將有更重負擔;惟若因商品價格調漲而降低消費者購賣意願,則企業增加的成本恐無法轉嫁,將導致經濟前景轉趨悲觀。對此,日本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其未來影響程度」。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9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2.5% (其中製造業成長4%,電力成長0.4%,礦業下跌3%),較市場預期之成長1.7%為優,亦逆轉8月下跌0.7%頹勢。製造業產能增加之領域包括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12.3%,石油、化學、橡膠與塑膠產品成長6.1%以及食品、飲料及菸草成長2.1%。   2021年9月份之工業生產指數較上(8)月份成長2.5%;其中電力指數成長6.6%,製造業指數成長4.9%,礦業指數則下跌0.5%。   馬國經濟學者指出,製造業與電力指數分別上漲,使馬國2021年9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成長2.5%。另出口導向型製造業成長6.7%,而依賴國內市場的製造業則下跌1.9%。隨著馬國政府於9月逐步放寬行動管制令措施,允許更多經濟活動在國家復甦計畫第二階段重新開放,預期10月生產活動將持續升溫。   累計馬國2021年1至9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7.6%,其中製造業指數成長9.6%,礦業指數成長2.3%,電力指數則成長1.6%。   另一方面,馬國9月份製造業銷售額成長11.6%至1,353億馬幣(約325.36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石油、化學、橡膠及塑膠(成長29.2%)、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12%)及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10.8%。   馬國中央銀行亦頃發布消息稱,該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頃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後表示,決定連續第八次將隔夜拆款利率(OPR)維持在史上最低的1.75%,符合市場預期。馬國現有貨幣政策適中寬鬆,且其財政與金融措施亦支撐經濟活動。   馬國經濟學者咸認為該國政府延續擴張型財政政策,將為明(2022)年寬鬆貨幣政策退場創造條件,預期該央行將於明年下半年釋出升息訊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和印尼總統佐科威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時指出,馬國已與印尼達成協議,將於2022年初落實「旅遊走廊協議」(TCA)或「接種者旅遊通道計畫」(Vaccinated Travel Pass,簡稱VTL),在馬、印兩國之間落實旅遊走廊的措施。   上述旅遊走廊將透過空中連接吉隆坡和雅加達,之後再增加其他低風險地點。上述計畫將以已完成二劑疫苗接種,須展開公務、商務、醫療及人道旅遊的遊客為優先。上述旅遊走廊計畫也將涉及互相承認新冠疫苗證書以及新冠核酸篩檢結果的標準。   馬國依斯邁沙比里首相表示,在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之際,馬國與印尼繼續密切合作,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各項挑戰,尤其是在公共衛生領域。前述措施肯定能夠重新促進兩國人民的互相往來。透過安全的方式來重開邊境很重要,以在重振經濟以及保障安全和公共衛生控制上取得平衡。   另一方面,馬國衛生部部長凱里(Khairy Jamaluddin)表示,繼新加坡與印尼後,馬國將與汶萊及泰國就上述旅遊走廊協議事宜進行商議,未來將有更多豁免隔離的疫苗接種者旅遊配套。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21位APEC會員部長頃於11月8日至9日出席第32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線上部長級會議(AMM),並發布聯合聲明,該聯合聲明內容符合 APEC 2021 主席國紐西蘭的主題及優先事項,即「共同成長」。   旨揭會議由紐西蘭貿易與出口部長Damien O'Connor及外交部長 Nanaia Mahuta 共同主持。馬來西亞由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及外交部副部長卡馬魯丁(Kamarudin Jaffar)代表參與該會議。   阿茲敏部長重申「疫苗多邊主義」是加速復甦和持續重建經濟的基礎。渠強調自由、公平及開放的貿易對於實現公平、可負擔與及時獲得疫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開發中經濟體尤甚。阿茲敏部長另提及馬國與新加坡兩國將在特惠旅遊協定方面取得突破,將自11月29日起開始落實「接種者旅遊通道計畫」(Vaccinated Travel Pass,簡稱VTL),自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並在抵境後做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陰性之旅客,將無須進行居家隔離。   針對改革世界貿易組織(WTO)議題,鑒於世貿組織第 12 屆部長級會議將於本(11)月底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阿茲敏部長認為須為長期存在的問題找到中間立場,以恢復全球對 WTO 的信心。在對抗新冠疫情上需要「超越常態的創意方法」,亟需WTO的明確決策,包括可能豁免「與貿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特定條款。   此外,馬國外交部副部長卡馬魯丁強調開發中經濟體獲得綠色技術之重要性,馬國願分享至2050年其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以為人民創造更高的生活品質。   21位APEC成員部長發布聯合聲明指出,將加倍努力促進區域的貿易支援復甦。透過總體經濟政策及架構改革來強化經濟復甦及貿易政策,並重申支持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所有APEC成員重申將致力於實現「2040 年布城願景」(Putrajaya Vision 2040),透過持續不斷發展,從危機中「重建得更好」。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布賴恩·麥克菲特斯(Brian McFeeters)頃至馬國檳城州會見蓬勃發展的美國商界,討論美國和檳城州之間的挑戰與機遇、供應鏈彈性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更緊密經濟聯繫的巨大潛力。由於檳城州是許多關鍵產業全球供應鏈的中心,亦是支持美國投資的重要合作夥伴,麥克菲特斯大使重申將致力於加強美國與檳城州的關係,並樂支持該州作為半導體和其他關鍵供應鏈中心的角色。   在本次訪問期間,麥克菲特斯大使拜訪檳城州元首和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Chow Kon Yeow),並就美國企業在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方面的領導力等問題發表講演,盼美資企業繼續成為永續發展實踐的領導者,並為馬國實現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目標做出貢獻。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年11月11日報導,依據互聯網巨擘谷歌(Google)、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和顧問公司貝恩(Bain)聯合發表的「2021年東南亞數位經濟報告」顯示,在數位消費者和商家迅速成長,以及電子商務和送餐服務加速發展的推動下,東南亞本年數位經濟成交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簡稱GMV)將由去(2020)年的1,170億美元,飆升49%至1,740億美元,並在2025年達到3,600億美元,超過去年預估的3,000億美元。 上述年度報告,本年邁入第六年,也首度對東南亞未來10年前景做出預測,看好區域數位經濟至2030年前將上升至1兆美元。隨著網路成為區域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東南亞步入數位世紀(digital decade),上網人數逾4.4億,其中約八成為數位消費者,購買至少一次線上服務。 谷歌東南亞董事經理Stephanie Davis指出,東南亞數位經濟的成長趨勢並無放緩跡象,本年上半年新增200萬名數位消費者,自去年3月疫情暴發以來新增600萬人。 上述報告研究範圍涵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等六個市場,不僅關注電子商務、交通及食品、線上旅遊、線上媒體及金融服務等五個關鍵領域,亦包括醫療科技和教育科技等兩個新興領域。 新加坡數位經濟本年將回彈,年比成長35%至1,500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年比成長45%至710億美元,為星國本年數位經濟帶來三分之二貢獻,預估至2025年將增加至2,700億美元。隨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簡稱VTL)」計畫實施及旅遊限制逐步解除,線上旅遊交易呈現復甦跡象,年比上升28%至230億美元。淡馬錫首席投資策略長Rohit Sipahimalani認為,新加坡作為區域資金和人才門戶,以及具吸引力的科技樞紐地位,將繼續在區域數位經濟成長發揮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 報告預期,區域企業本年吸引投資總額有望創新高,上半年總值115億美元,年比增加82%,其中包括物流服務業者J&T Express(20億美元)及二手車市場交易平臺Carro(3.6億美元)。去年全年總值則為116億美元。交易增加和更高估值促使更大規模的融資活動,東南亞本年以來已誕生11家消費科技領域獨角獸企業(融資估值10億美元公司),總數增加至23家。 此外,新加坡大華銀行(UOB)、普華永道新加坡(PwC Singapore)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ingapore FinTech Association)聯合發表「2021年東協金融科技報告」顯示,東協本年前九個月融資額達35億美元,比去年全年的11億美元高出218.2%,融資活動計167項,13項為1億美元或以上的霸級籌資活動,總額達20億美元。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公司獲得的注資在東協各國當中最多,共16億美元,包括六項總額達9.72億美元的霸級籌資活動,其後依序為印尼和越南,融資額分別為9.04億美元和3.75億美元。 若以整體東協而言,多數投資者對進行C輪或以上集資活動的金融科技公司較有興趣,此類公司的霸級籌資活動有10個,顯示投資者在部分東協市場採取謹慎和避險策略,選擇投資在較可能從疫情後強勁復甦的成熟企業。 此外,數位付款方式在東協日益普及化,投資者對支付服務領域的信心大增,為此類成熟企業注資最多,達19.33億美元。另從事投資科技和加密貨幣的公司倍受矚目,本年前九個月分別取得的投資金額為4.57億美元和3.56億美元,比去年全年高出493%和424%。

A: 新加坡貿工部部長顏金勇與總理公署部長兼教育部暨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齊代表星國出席本(2021)年11月8至9日年舉行的「APEC部長會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呼籲APEC成員國須加強國際合作對抗新冠疫情,並繼續促進新冠疫苗和必需品貿易,同時安全的恢復區域跨境旅遊。 顏金勇部長提議,APEC成員須在三領域合作推動經濟復甦:(1) 加強各國和區域連通性,以促進必需品與服務取得,APEC成員國已進一步落實「2020促進必需品流動宣言(2020 Declaration on Facilitating the Movement of Essential Goods)」,「供應鏈連接框架行動計畫(Supply Chain Connectivity Framework Action Plan)」亦取得良好進展;(2)APEC為深化區域經濟整合發揮重要作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兩個有助於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途徑;(3)第12屆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會議即將召開,APEC成員應攜手在會上取得有意義和實質成果。 顏金勇部長強調,在「貿易與醫療倡議(Trade and Health Initiative)」取得成果的重要性,並承諾致力與合作夥伴攜手在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倡議取得實際成果。與會APEC部長同意合作確保一個自由、開放、公平、非歧視、透明,以及可預測的貿易與投資環境,支援區域貿易協定的持續達成、批准、實行與提升。 孟理齊部長則表示,亞太經濟體須加速在防疫準備與保持供應鏈聯通方面的合作,同時也須共同加強數位領域的合作能力,為數位變革做好準備。新冠疫情說明各國須具備更好的表現,才能取得有力、包容和永續的復甦。國際合作仍是防疫準備、抗疫工作和保持供應鏈聯通的要素,各經濟體須為下一場疫情做好準備,APEC成員應繼續在加強供應鏈韌性和制定安全旅遊措施等方面做出努力。 此外,數位因應能力也至關重要,亞太經濟體須協助業者和消費者,建立使用數位器材和科技的信心,加強人民數位通識,將可製造更多商機,從數位經濟受惠。APEC雖已在數位領域推行部分措施,但應加速相關進展,加強不同制度和標準之間的互用,讓企業能更簡易的跨境運作。 新加坡已與智利和紐西蘭達成數位經濟夥伴關係,也和澳洲簽署數位經濟協定,另與澳洲和日本在世界貿易組織共同發起「電子商務聯合聲明倡議(Joint Statement Initiative of E-Commerce)」,為建立此新興領域的貿易規則探路。 孟理齊部長亦指出,人類必須接受,拯救地球得承擔成本,綠色科技和工業等領域將帶來商機,若無所作為,長遠代價將高於實施減緩措施的成本,但保護環境和因應疫情一樣,須在地、區域和全球層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各經濟體須加緊合作,克服全球危機,同時為包容、永續和具韌性的後疫情時代奠定基礎。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