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0.11.2021 波蘭中央統計局 (GUS) 於11月10日報告稱,第三季度每月平均工資為 5,657.30 茲羅提,同比增長 9.4%,環比增長 2.8%。 據GUS稱,工資增長是由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和勞動資源有限所推動。然而,名義工資增長正在放緩,而通膨卻加速,此意味著工資增長正從第二季度的9.6%逐漸趨緩。更重要的是,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5%,而3個月後CPI已經達6.8%。 另GUS公布前揭數據時,PKO BP 首席經濟學家 Piotr Bujak 在 Twitter 上評論說,波蘭經濟的工資增長很快就會達到兩位數的水準。B氏補充表示,這有利於提升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和消費者需求,但與此同時,這也使波蘭對抗全球通膨上升的情勢更加複雜。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2 PAP, PolandIn, IAR 歐盟執委會已在2022年的歐盟預算中提議擬撥款2,500萬歐元用來保護波蘭與白俄羅斯的邊界。由白俄羅斯政權帶來的數千名移民目前被困在邊境地區,目的是進入波蘭,然後深入歐盟領土。 歐盟指責白俄羅斯故意將持有旅遊簽證的中東移民帶到東歐,然後將他們推向西方,以報復歐盟對白俄羅斯政權的制裁。由於邊境局勢升級,布魯塞爾正在討論對白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 在週四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除俄羅斯外的歐洲成員國和美國譴責白俄羅斯涉及移民危機及把人民當作工具的對待,旨在破壞歐盟外部邊界的穩定。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2 IAR, PAP 歐盟執委會已將今(2021)年波蘭經濟成長預測從之前的4.8%上調至4.9%。歐盟執委會於11月11日週四維持對波蘭經濟明年將成長5.2%的預測。另波蘭中央銀行本週預測,波蘭經濟今年可望成長5.3%,2022年和2023年將成長4.9%。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公司最近將波蘭今年GDP成長的預測從之前的4.5%上調至5.1%。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波蘭經濟成長了11.2%。 另據The First News日報報導,波蘭財政部長 Tadeusz Koscinski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波蘭最近的GDP成長數據顯示波蘭的經濟實力,在經歷與COVID-19大流行相關的疫情危機之後反彈。波蘭統計局(GUS)於11月12日週五在一份初步估計中表示,波蘭未經季節性調整的GDP在2021年第三季度年比率成長5.1%。 Koscinski 財長週五表示,今天GUS公佈的第三季度GDP數據高於市場預期,證實了波蘭經濟的實力,在Covid-19危機後迅速恢復成長路徑。他補充稱,波蘭的GDP成長在2021年第二季度超過了大流行前的水準,並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加速。 Koscinski財長還引用歐盟執委會對今年和2022年波蘭GDP成長的估計。他表示,在秋季預測中,歐盟執委會預計波蘭今年和2022年的實際GDP強勁成長分別為4.9%和5.2%,同時強調家庭收入的增加及稅收改變形式的支持是促進2022 年和2023年私人消費的因素。根據Koscinski財長表示,歐盟預測顯示,2020-2023 年波蘭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將成為歐盟最高的國家之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1 The First News, PAP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曾表示,在疫情大流行後的世界中,基於廉價勞動力的波蘭經濟模式必須被遺忘(consigned to oblivion)。Morawiecki總理於11月11日週四在羅馬尼亞報紙Ziarul Financiar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概述波蘭政府的經濟政策。 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蘭是歐洲經濟回復最早的國家之一,已經回到經濟快速成長的軌道上,並指出波蘭2021年第二季度的GDP成長已超過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他認為,由於政府採取了有效的因應危機措施,波蘭經濟的復甦速度快於預期。 根據Morawiecki總理表示,共產主義垮台後的很多年裡,波蘭的經濟成長並沒有轉化為工資的成長。波蘭的經濟不是以團結為核心,而是以資本收益為主導,因此註定會產生不平等。Morawiecki總理補充稱,政府的旗艦經濟改革計畫,稱為「波蘭協議」(Polish Deal),應該可以糾正這種情況。波蘭政府希望公平分享成長的成果,以便波蘭工人最終可以賺取歐洲水準的工資。 因此,基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和建立波蘭經濟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的競爭力的發展模式必須被遺忘。Morawiecki總理認為,今天經濟應被視為現代政治制度和國家安全的基礎之一。他總結稱,正如在20世紀上半期,國家實力由軍事潛力決定,在21世紀,這種實力將由技術進步水準決定。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2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中國電商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於11月11日起開始在波蘭像往常一樣銷售,但是,由於2021年7月1日起對來自非歐盟國家的包裹徵收增值稅規範和關稅的改變,今年在該網站上購物可能會更貴。這些改變旨在彌補對來自非歐盟國家包裹稅收制度的差距,對於在波蘭電商平台Allegro上銷售商品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同時,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為了使其銷售更具吸引力,宣布於11月11日起對波蘭消費者提供所有線上銷售產品的免費送貨服務,亦沒有最低訂單金額限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1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蒐集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格但斯克(Gdansk)、格丁尼亞(Gdynia)、克拉科夫(Cracow)、羅茲(Lodz)、波茲南(Poznan)、華沙(Warsaw)和弗羅茨瓦夫(Wroclaw)等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公寓每平方公尺的平均交易價格年比率上漲10.5%,至 9,638波幣,與一年前的平均交易價格8,758波幣相比較。與第二季度的9,332波幣相比較,季平均交易價格上漲3.3%。 在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上,平均交易價格年比率上漲7.3%,至9,107波幣,而季比率上漲2.9%。波蘭中央銀行的數據還顯示,華沙是最貴的市場,其一級市場的平均交易價格為10,992波幣,奧波萊(Opole)最便宜的市場,為5,691波幣。至於二級市場,城市如華沙(10,905波幣)和Zielona Góra (5,375波幣)。
A:2021年1至8月商業登記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39%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近1年半,瓜國多數自營作業者在疫情當中創業, 創業成功後決定朝營運正常化發展,使得2021年1至8月商業登記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39%,件數由14,628件增加至20,237件。2020年總件數為24,847件,2019年為24,956件,預估本年可達30,000件。 專家指出商業登記件數增加原因為疫情導致失業增加,促使部分人士選擇自行創業,此現象亦可解讀為經濟及商機可期。此外,便捷的線上登記流程亦提高民眾意願。 瓜國賦稅署官員指出,預期本年從事商品買賣及服務業的個人公司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占比將會提高,渠提醒自營作業者商業登記完成後應於賦稅署完成小型納稅人登記。2020年瓜國共有106萬6,963納稅人口,本年截至7月共有94萬5,624納稅人口。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1)年11月12日報導略以: 歐盟頃調降西班牙2021年經濟成長率,自6.2%調降為6%,另亦將2022年經濟成長率自6.3%調降為5.5%。由於西班牙政府預估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為6.5%,2022年將為5.5%,歐盟前述調降預測,將影響西國2022年政府預算。 據歐盟經濟委員Paolo Gentiloni指出本次預估認為,繼2020年經濟受疫情影響嚴重受損後,歐盟各國經濟將呈強勁復甦,認為多數歐盟國家經濟表現均將恢復疫情前水準。歐洲各國平均於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5.9%,2021年之經濟成長將為5.0%,2022年將為4.3%,2023年則將為2.5%。另以歐元區而言,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6.4%,2021年將為5.0%,2022年將為4.3%,2023年則將為2.4%。 以法國經濟成長率為例,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7.9%,2021年將為6.5%,2022年將為3.8%,而2023年則將為2.3%。德國2020年經濟成長為-4.6%,受供應鏈問題影響,2021年將為2.7%,2022年將為4.6%,2023年則將為1.7%。另義大利於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8.9%,亦由於供應鏈問題,2021年將為6.2%,2022年將為4.3%,2023年則將為2.3%。 儘管歐盟肯定西國內需市場消費增加,並將運用歐盟復甦及韌性計畫擴大投資,惟仍認為西國經濟恐需待2023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西國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10.8%,2021年將為4.6%,2022年將為5.5%,2023年則將為4.4%。 Gentiloni委員指出,西國經濟成長減緩主因係全球供應鏈問題及通貨膨脹大幅增加,另亦需視歐盟內外疫情後續情勢而定。 由於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頃調整西班牙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將為5.7%,2022年將為6.4%。前述數據總體經濟數據均顯示,西國2022年國家預算恐難實現。
A: 西班牙「ABC日報」本(2021)年11月11日報導略以: 西班牙卡車司機將於聖誕節前進行罷工。西班牙國家道路運輸委員會(CNTC)於11月10日表示,由於自2020年2月20日起歷經多回合談判,未獲西國政府回應,卡車司機計劃自12月19日24時至12月22日24時止進行罷工。卡車司機表示,盼透過罷工向政府抗議近來可能採行徵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及強制適用燃料成本審查條款,另並要求政府應設置運輸專職人員安全休息區等。 卡車司機表示,近幾個月以來薪資大幅削減,且所獲待遇極為嚴苛。卡車司機認為,由於貨運業者濫用現行公路貨物運輸合約)之主導權,已導致專職司機人數不足問題。據報導瞭解,未來3年西國公路運輸將短缺1萬5,000名從業人員。卡車司機亦表示,該產業對年輕人並不具吸引力。 11月10日卡車司機與交通運輸部陸路交通局局長Jaime Moreno進行會議,Moreno局長延後與卡車司機代表討論之決議,因而導致前述罷工事件。依據西班牙貨物運輸聯合會(CETM)指出,西國政府於2020年7月承諾一系列改善措施,行政單位卻拒絕執行前述措施。卡車司機另表示,發起罷工之主要用意係與政府單位持續進行溝通談判。
A: 西班牙ABC日報本(2021)年11月10日報導略以: 依據西班牙2013年實施之社會福利金改革制度,西國將逐年及漸進延長法定退休年齡。自2022年起,法定退休年齡為66歲2個月,而最終目標為 於2027年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長至67歲。 該政策內容指出,西班牙民眾自2022年起,欲請領全額社會福利金者,其法定退休年齡須年滿66歲2個月,惟倘依據社會保險金支付年資計算,則累計工作年資屆滿37年6個月者,可於滿65歲申請退休。自2023年起,欲領取全額社會福利金者,每年累計工作年資須增加3個月,退休年齡則須增加2個月,爰至2027年,法定退休年齡將為67歲,另實際累計工作年資屆滿38年又6個月者,才可於65歲申請退休。該政策另亦規劃逐年調整社會福利金計算標準,自2022年起,退休社會福利金將依據最後25年工作薪資之加總平均計算。前述逐年延後退休年齡之措施,係西國承諾歐盟規劃將節約300億歐元,所提出之社會福利金改革措施,以因應未來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對西國財政之可能影響。 目前西國政府已將調漲社會福利金2%之政策送交國會。西班牙融合、社會安全暨移民部部長José Luis Escrivá將於11月15日前,向國會提出世代公平機制,規劃自2023年至2032年調高企業及勞工應繳交之社會保險費0.6%,以維持西國社會保險制度永續發展。 西國將於2022年採取之改革措施如后: 依據消費者物價指數(IPC)調漲社會福利金:廢除固定調漲0.25%社會福利金措施,改依據IPC計算及調漲,另將計算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之IPC調漲率,並於2022年1月補發實際調漲之社會福利金。西國政府預估,至2021年底平均IPC為2.5%,惟2021年初社會福利金調漲率為0.9%,爰屆時需調增社會福利金1.6%,約增加23億歐元,倘再加計2022年調漲值,共將增加西國財政支出46億歐元。 減少自願提前退休者之福利金:對於法定退休年齡前23個月或前24個月自願退休之勞工,社會福利金減少比例將自16%調高至21%,並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自願延長退休年齡獎勵:自願延長退休年齡之勞工,可領取延長退休補助金。以一名每年領取社會福利金3萬7,567歐元之勞工而言,每延長一年退休,則每年可領取將近1萬1,000歐元之一次性退休金補助,倘工作年資逾44.5年者,則可領取1萬2,060歐元。另每年領取社會福利金9,569歐元者,其補助金為4,786歐元。此外,自願延長退休勞工在延長退休期間之社會福利金計算基數則可提高至4%(註:目前社會福利金計算基數為2%至4%)。 逾65歲持續工作者:除短期身心障礙人士外,倘雇用逾65歲仍持續就業者,則企業與勞工均可免除工作意外社保費,惟前述免除之社保費,仍將計於未來可領取社會福利金中。 金融危機失業者退休方案:2013年4月1日前失業而仍未找到工作者,仍可延用2011年前之勞工政策,於61歲退休。
A: 西班牙ABC日報本(110)年11月7日報導略以: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歐盟及西班牙「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er capita, PPP)」均下降。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2020年西國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PPP)降低9.8%,歐盟則僅為4.9%,為西國之2分之1。前揭資料顯示,西班牙與歐盟之財富差距再度擴大,差異為5年至6年之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顯示,2008年西班牙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PPP)為3萬2,590美元,當時歐盟為3萬3, 631美元,雙方差距為3.1%。2019年疫情前,西班牙為4萬2,600美元,歐盟為4萬6,730美元,西班牙與歐盟相差8.8%,而2020年歐盟降為4萬4,430美元,西國則降至3萬8,442美元,差距擴大至13.5%。西班牙與歐盟所得差距大幅增加主因係西國於疫情後,生產力下降,經濟復甦較歐盟國家緩慢,爰2020年西國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PPP)較2019年減少9.8%,同期歐盟僅減少4.9%。 西班牙外換銀行研究中心(BBVA Research)首席經濟分析師Miguel Cardoso表示,西國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PPP)較歐盟平均大幅下降之主因為西國服務業為經濟發展之重要因素,而服務業於疫情期間受創嚴重。西國短期合約勞工人數眾多,疫情期間失業人數大增,且產業主力係中小企業,爰受疫情影響程度較其他國家嚴重,加上西國旅宿業、餐飲及娛樂業等觀光業者亦無法迅速恢復至疫情前水準。Cardoso首席經濟分析師表示,生產力下降使西國經濟復甦受到限制,相信可透過數位化、科技化,輔以歐盟基金補助,於未來每3年使經濟成長1.5%。惟依據IMF之預估,2026年西國之人均購買力平價所得可增加至5萬3,160美元,同期歐盟平均則高達6萬631美元,屆時西國與歐盟之差距仍為12.3%。 另外,依據IMF之統計,2020年西班牙人均國內所得(GDP per capita)為2萬7,180美元,2022年可增至3萬540美元,2026年則為3萬9,390美元。
A: 依據歐盟公開招標網站(TED)本(2021)年11月8日標案名稱及編號為西班牙卡斯提亞-萊昂自治區(Castilla y Leon)網路線路標案(Spain-Valladolid:Network cabling 2021/S 216-567856)公告辦理。 招標單位及聯絡資料: 西班牙卡斯卡斯提亞-萊昂自治區教育機構(Consejeria de Educacion de la Junta de Castilla y Leon),地址: Avda. del Real Valladolid, s/n, Valladolid, 47014, Spain; 聯絡人:;Consejeria de Educacion de la Junta de Castilla y Leon; 聯絡電郵:contratacion.educacion@jcyl.es; 招標網站: https://contrataciondelestado.es; 標案資料: https://ted.europa.eu/udl?uri=TED:NOTICE:567856-2021:TEXT:EN:HTML&src=0。 標的商品及金額:本標案標的商品係供應卡斯提亞-萊昂自治區大學以外歐盟地區復甦發展基金(FEDER REACT)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補助計畫之公共教育中心網路佈線設備及電子網路設備供應及安裝標案。標案稅前金額為2,472萬9,330.50歐元,標的商品依各地市政府所需分為9批,金額不等,合約期間為24個月,不可續約。 標案投標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10日當地時間23:59,標案使用語言為西班牙語;開標時間為2021年12月22日當地時間9:30。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4/P200號(商情文號:第944號) 商情本文: 來自避稅天堂和亞洲的海外買家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擁有的房屋數量在過去十年中增加三倍,其海外投資加劇英國一般老百姓買不起房子的擔憂。海外財產所有權是具有爭議且模糊的話題。英國房價已從2010年初平均 16萬7500 英鎊成長到今年 8 月的 26萬4000 英鎊。 根據官方數據,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有近 25萬戶住宅是由海外人士擁有,約佔總住房量的 1%比例(2010 年的 數據為8萬8000戶住宅)。有75%的海外買家皆來自幾個特定國家,其中香港買家居冠有2萬3524戶,從 2010 年的 2170 戶急遽增加。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買家緊接其後。皇家屬地和避稅天堂,包括澤西島、根西島、馬恩島和英屬維京群島亦是重點買家,僅這四個地區的居民就擁有近 5萬戶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房屋的所有權。 海外買家的增加部分反映了全球財富的增長。海外買家更偏向購買新建房屋以及高級公寓。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表明:倫敦仍然是海外投資者的主要目標。市中心Wesminster地區就有 1萬2000 多戶為海外人士所有,就連不太富裕的飛精華區,例如Tower Hamlets, Newham 和 Lambeth 的房價也出現大幅上漲。另外利物浦和其他城市的海外人士擁有也飆升,曼徹斯特則在過去10幾年中的開發率也創新高。
A:參考資料:Gov.uk (英國政府官網)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3/P200號(商情文號:第94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長 Anne-Marie Trevelyan 宣布新的潔淨出口成長計畫(Clean Growth Program),並鼓勵更多英國出口商支持該計畫,預計將於2030 年達市值1.8 兆英鎊。 該計畫可促進綠色出口和吸引更多綠色投資,亦將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並加速潔淨出口成長。 該計畫於今天(11月12日)在 COP26電動方程式聯合主辦的活動中提出,該活動是全球唯一全電動賽車世界錦標賽,並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零碳足跡的運動。 專家預測英國的低碳經濟在 2015 年至 2030 年之間每年將成長 11%,比其他全球經濟體快4倍。國際貿易部鼓勵將創新的潔淨出口成長計畫發揚到世界各地。隨著英國創新的綠色技術需求的增加,低碳經濟將帶來高達 1700 億英鎊的出口銷售額。英國國際貿易部希望除通過潔淨出口商的支持將其發揚到世界各地,亦期增加出口機會,在2030 年前加快全球向低碳經濟的轉型。 該計劃將通過世界各地大使館的貿易和投資團隊、以及通過英國國際貿易部的數位平台促進英國的綠色出口能力。新計劃將鼓勵本土英國企業向全球出口其潔淨出口計畫相關商品或服務,使英國出口商開發新的國際機會。
A:參考資料:BBC, 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0/P200號(商情文號:第940號) 商情本文: 英國Johnson Matthey化工公司宣布退出電動車電池市場,震驚市場,造成該公司股價本日暴跌達20%。由於競爭對手在技術競賽中遙遙領先,其在投資成本考量下預計出售電池業務或部分業務。該公司執行長Robert MacLeod表示,電池部門潛在收益不足,影響其進一步投資考量,因此該公司決定轉而投資更具成長潛力領域,如氫技術等其他創新脫碳科技。 Johnson Matthey公司是淨化汽油和柴油汽車排放的觸媒轉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s)主要生產商,在全球未來將禁售傳統汽車風潮下,該公司也進軍電動車電池市場,已在芬蘭建廠,每年預計生產至少30萬個電池,惟最新決策恐將使該公司損失3.4億英鎊資產。 據稱該公司已花費數億英鎊,試圖將eLNO的化學品項目商業化,該項目旨在提高電池的效率,外界認為其將有助於英國推動大規模電池製造業發展。 全球電動車電池產業現由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CATL)和比亞迪科技公司,以及韓國LG公司、三星集團,與日本Panasonic公司等亞洲企業主導。根據電動車供應鏈專業資訊基準礦物情報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僅八家亞洲企業便主導全球共58%的電池供應。 英國Hargreaves Lansdown顧問公司分析師Laura Hoy表示,在交通運輸業朝向電動化發展同時,退出電動車市場將增加未來風險。另外,Jefferies投資銀行分析師Charlie Bentley表示,雖然氫能發展正成長,但仍很難想像氫科技實可為業者帶來巨大收益潛力,並認為該公司氫能發展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1/P200號(商情文號:第941號) 商情本文: 隨著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變遷會議接近尾聲,許多民調和研究顯示英國民眾對於解決全球暖化問題的態度。根據Ipsos MORI市場研究公司調查,81%的受訪者認為必須迅速改變習慣否則環境災難將來臨,其中老年族群的意見最激烈,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展開民調顯示,在年齡64歲或以上的族群中現有80%者擔心氣候變遷問題,此比例在2012年時僅為56%。 當下英國經濟面臨脫歐、新冠疫情以及通膨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國內對氣候議題的關切似乎未減。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英國國內對氣候議題莫不關心,新冠疫情則僅短暫壓抑民眾對氣候的關心。英國巴斯大學學者Lorraine Whitmarsh表示,十年前民眾對景氣的擔憂勝過對環境的擔憂,現在氣候問題則已是無法排除的核心問題。 英國民眾也熱衷於氣候減緩政策,但當此等政策導致的成本高昂時,仍可能導致一些人失去對其的興趣。據國內智庫於11月8日的調查,有50%的受訪者願意繳納更高的稅以減少碳排放,而46%者願意為此類商品付出更高的費用。政治勢力無疑也是阻礙國內在此方面進展的原因,如保守黨議員Robert Halfon十年來不斷抵制燃油稅上漲;燃油稅凍漲被認為是境內交通碳排放在2010年至2019年之間僅減少2%的原因,與其他部門碳排放下降26%相比。另據8月份民調,與其面臨飛航價格、肉品價格調漲,民眾更偏好限制其可乘航班次數以及可食用肉品數量的政策。 英國民眾對於較沒有效果的減碳方式之熱情,可能導致英國最終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多年來,適應氣候變遷一直與減緩問題沒有什麼關係,很少被談及,且經常被認為是較窮的國家才需要做的事情。Ipsos MORI公司於2020年晚期受EDF能源業者委託針對30個富裕與中等收入國家之調查顯示,只有30%的英國民眾認為其政府已採取減少氣候變遷影響的措施,如修築水壩,此比例在所有國家中僅高於義大利,為第二低。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42/P200號(商情文號:第942號) 商情本文: 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變遷會議的協定初稿,強力呼籲各國應加快終止煤炭使用以及對化石燃料的補貼措施;但本日上午所發表的新草案中,則轉而要求各國應加快朝向潔淨能源轉型,建議行動包括擴大零碳發電規模,加速淘汰煤電和化石能源補貼等。新草案削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措辭之緊迫性。此次涉及討論化石燃料的聯合國協議則是首舉,但仍預計遭受一些國家劇烈反對,且仍可能無法保留至最終協定。 新草案亦要求各國在2022年底前在其國家行動計劃中調整2030年氣候目標,以確保其與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攝氏1.5度內相符。然而,據科學分析,欲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攝氏1.5度內,必須要能在2030年前將全球碳排放量減少45%,並在2050年前將總碳排放歸零;按照目前國家自定預期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全球在2030年前的減碳目標遠低於理想,長期下來更可能進而導致全球氣溫上升攝氏高達2.4度。各國面臨在2020年代迅速加強減碳目標的壓力。 另新草案訂定,已開發國家應在2025年前將其對開發中國家提出的資金翻倍,以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問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潔淨發展資金,有助於提升渠等適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並拯救當地遭受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的人民生計與環境破壞,此更是本次在格拉斯哥的氣候變遷會議達成交易的關鍵。 蘇格蘭首席部長Nicola Sturgeon表示,尚未詳細了解新草案,但已取得漸進式進展,不過若以年輕族群者角度來看,此次會議仍做得不夠。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11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38/P200號(商情文號:第938號) 商情本文: 倫敦南岸Nine Elms開發地區,為歐洲最大的重建開發項目,惟近一年售出的房屋約為6.6%開發案件,加劇民眾對靠近市中心昂貴而無用(花費數十億英磅)的擔憂。其中Nine Elms廣場是中國富力開發商與 CC Land 公司合資成立市值達 30 億英鎊的R&F企業,預計將於 2023 年竣工,兩年來銷售達 1.2 億英鎊。 Nine Elms廣場由12座建築物組成,其中包括三座摩天大樓和一個懸在兩座塔樓之間的離地 115 英尺的室外游泳池,這成為當地頗有爭議的豪華象徵。 許多倫敦房地產經紀人質疑開發商能否在Nine Elms廣場獲利。最近開發商從中國國有中信銀行和Lloyds 銀行獲得 4.3 億英鎊的貸款,以完成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 強生首相曾在擔任倫敦市長時批准Nine Elms重建開發,並且稱其為倫敦市中心的最後一塊拼圖。然而,隨著第一批建築的完工,受到嚴厲的批評,認為專注於出售予不打算自住的富裕外國投資者。中國富力開發商發言人表示,客戶已陸續簽署合約,預期在 2021 年出售近 1 億英鎊的房產,並且隨著相關銷售陸續年底前完成交屋手續,預期明年夏天第一批居民將進駐。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1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39/P200號(商情文號:第939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副部長Penny Mordaunt昨(11)日於2021年Chatham House皇家國際貿易研究所發表演講,談論自由貿易的重要性。自二十世紀中葉至今,全球貿易自由化已降低數十億人口的貧困問題,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事務及致力於降低貿易障礙是其中關鍵。據統計,在1990年代,減少貿易障礙之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成長速度,是未降低障礙國的三倍。 當談及自由貿易降低貿易障礙時,她指出:最先引發騷動的總是此等貿易可能帶來之威脅和風險,雖然自由貿易協定確實必須關注相關問題,但過於激進使人們可能忽略貿易本身對社會經濟進步的貢獻潛力。貿易自由化,在政治上常面臨責難,實踐上也經常顯得複雜,且常被民眾誤解。而英國歷史來到此關鍵時刻,脫離歐盟以及從新冠疫情後復興之際,英國應擁護自由貿易,且讓全國民眾均享其益。透過脫歐,英國不僅在世界中又找到本身扮演的角色,更找回本身價值。 資本主義現存兩種截然不同之版本,首先為大部分民主國家如英國、美國及其同盟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競爭為主要原則;另一則為由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其中受政府扭曲以尋求特定目的之道路。而所有國家,尤其是貿易大國,均應有實施自由公平貿易以支持多邊貿易的職責。 貿易自由化必須採取措施以解決阻礙進步之非關稅貿易障礙和市場進入問題,且應打擊有害的國際補貼行為。政府將確保英國企業能夠在國際上公平競爭,並持續在相關領域推動更有意義之行動,可透過英國作為G7集團主席的角色,以及與同盟合作,並為提高WTO組織透明度和改革努力。因此,英國正積極推動WTO全球改革行動,以解決全球貿易爭端,且正也促使WTO組織規則現代化。 M副部長且特別談及英國與美國之同盟關係,美國是英國最親密的盟友,也是英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對象,更是英國最大海外投資市場,亦是英國經濟最大投資者。英美兩國在簽訂新大西洋憲章(new Atlantic Charter)後,進一步深化貿易關係,兩國透過原則共同因應國際秩序,包括新興技術的機會與風險,促進經濟發展,並促進國與國之間貿易開放。另英國與美國欲達成全面自由貿易協定,有助於推動全球標準,並使雙邊貿易額增加高達153億英鎊。為此,立法者間進行更有效的貿易政策討論是必須的,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之英美自由貿易協定小組為基礎,英美兩國企業也將促進彼此關係,如雙方企業高級主管的會談;尚在AUKUS聯盟下,均有助於發展技能,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科學研究以及推動高科技投資等,該聯盟更將協助鞏固全球安全,例如因應來自中國、俄羅斯的貿易挑戰或安全情報挑戰。 最後,英國的貿易政策必須以發展為重點,而終結貧窮問題。為了協助英國企業開拓新市場,且私人部門本次也在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變遷會議上做出更多改善氣候問題之承諾,透過貿易推動,欲在2030年前創造全球1.8公噸的低碳市場。
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andard)2021年11月11日報導,微軟透過旗下風險投資部門M12及合作夥伴創投基金Point72 Ventures領頭,並邀請Google Earth聯合創始人Brian McClendon及Y Combinator前首席營運官Qasar Younis加入顧問團隊,在Blackshark.ai首輪募資投資2,000萬美元。 Blackshark.ai係於2019年由奧地利知名數位遊戲公司Bonefish內部創業成立之子公司,以參加製作「微軟飛行模擬應用程式」聞名業界。該公司運用人工智慧學習及計算能力,將龐大之地表地物2D圖像數據轉化為精確3D圖像。微軟認為Blackshark.ai開發之技術除適用於微軟產品外,亦可與其他應用程式整合,如:模擬氣候環境變遷對地球之影響等。 Bonefish創立於2007年,係奧地利格拉茲科技大學創業育成中心輔導設立之視頻遊戲開發商及發行商,主要合作夥伴包括:微軟遊戲部門「Microsoft Studios」、Wargaming Co.、以及Flashman Games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