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媒體報導,2021年 10 月阿根廷對主要貿易夥伴巴西出口額達12億1,8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7%,為自 2014 年 9 月以來新高,並已連續10 個月呈現成長。阿國主要出口至巴西的產品為車輛、小麥及玉米。另2021年1至10月阿國對巴西出口總計93億6,000萬美元,成長45.4%。 2021年 10 月阿根廷自巴西進口額為11億2,600萬美元,創自2018年8月以來最高進口額,較去年同期成長37.6%,連續8個月成長。阿根廷主要自巴西進口的產品為軋鋼,其次為汽車零件。2021年1至10月阿國自巴西進口總計98億6,900萬美元,成長46.3%。 阿根廷10月對巴西的貿易順差為9,200萬美元,連續第2個月呈現順差,與2020年10月的900萬美元逆差相較有所改善。然而,2021年1至10月阿根廷與巴西貿易赤字累計高達5億1,000萬美元。 阿根廷10月取得亮眼成績主因為阿根廷受到汽車進口的限制措施,以及巴西面臨半導體晶片供應困難,影響汽車的出口。此外,巴西發生90年來最嚴重乾旱波及水力發電,因此阿根廷高價出口電力至巴西,2021年迄今電力出口額總計6億7,000萬美元。
A:截至本年9月,哥斯大黎加生活成本比去年同期成長2.1%,為23個月來高峰。多位專家表示,隨著年底耶誕季的到來,進口商品價格將趨於上漲,2022年亦將保持上漲趨勢。2021年國際運費的成本達到5倍之多,都將轉化為消費價格的上漲。 哥斯大黎加商會經濟顧問Jairo Mena指出,價格上漲不僅會影響商品,還會影響服務及原物料。尤其當目的地是亞洲時,上漲趨勢更大,2021年同期漲幅達到139%,而歐洲運價平均漲幅50%。據估計,最後一季從亞洲到哥國貨櫃運輸量增加約700%。 哥國央行總裁Rodrigo Cubero表示,上升趨勢的影響已經被量化,截至9月的通膨率在23個月內首次成長2.1%。央行於10月25日發布的總體經濟計劃中,通膨目標保持不變將在2%至4%間。渠表示,受外部壓力如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所影響,風險上行。央行將繼續以保持低通膨和經濟活動穩定為目標,與其自去年以來採取的反週期立場相同。 經濟學家兼分析師Adriana Rodríguez 指出,過去兩個季度,基本食品籃子面臨上行壓力,電力、運輸和汽油等價格也面臨上行壓力,因為自2015年以來第一度出現負增長和低通膨。這種壓力將2022年將持續下去。加上一些生產性活動的開放,如更多觀光客、工資發放、年終獎金和額外儲蓄等額外資金,也可能刺激產品購買需求,並在未來幾個月內造成壓力。依據外貿促進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出口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33%。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相較,增幅為70%。 聯合國農糧署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 表示,中央銀行應處於緊張狀態。民生必需品如小麥、米、糖和植物油等價格在10月份上漲3%,創十年來新高,有可能進一步推高消費者的食品成本,加上短期內對增加運輸能力的預期非常不樂觀,疫情導致港口擁塞、碼頭生產力下降以及防疫規定的影響使成本每天都在增加,預估至2023年方可轉好。 出口商商會主席LAURA BONILLA要求當局採取行動將運費上漲的影響降到最低,因為對出口部門有雙重影響,一方面是通膨壓力,另一方面哥斯大黎加進口許多投入品和原物料進行加工再出口。另商會理事DYALÁ JIMÉNEZ指出,建議更改海關徵稅基準,並重申這是個多重原因構成的全球性問題。海運成本的大幅持續增長直接影響貨物成本,進而增加哥國國人生活成本,爰建議調整徵稅基礎。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04110011號 近來因天然氣價格飛漲,物流及運輸業者除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外,現在連廢氣清洗劑AdBlue(一種用於柴油燃料的添加劑,可減少排放氮氧化物)價格亦翻倍上漲。因供應商減產,AdBlue價格從每公升19美分漲到69美分,物流業者不堪營運成本不斷上升,紛紛計劃停止貨物運輸,使得供應鏈處於崩潰邊緣。 AdBlue供應出現問題,主要是氨氣製造商大幅減產,使得生產AdBlue的原料「尿素」供應出現問題。德國最大的氨氣供應商SKW Piesteritz已關閉三分之一的產能。 天然氣為生產氨氣提供能源,同時亦是生產氨氣時的重要原料,此外,廠商還需要支付CO2排放憑證費用。近來天然氣及歐洲碳權價格大幅上漲,氨氣生產商正承受巨大壓力。除SKW外,其他主要氨氣供應商如世界第二大氨氣供應商挪威YARA公司減產40%,德國化工大廠巴斯夫在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及安特衛普(Antwerp)工廠也宣布減產。 AdBlue除了供應商減產出現供應不足外,全德汽車協會(Allgemeiner Deutscher Automobil-Club e. V.,ADAC)基於當前油價不斷創高,曾建議駕駛人可儲備AdBlue,AdBlue每年只需加1至2次,每輛車的消耗量是油耗的3-5%。消費者囤貨進一步加劇AdBlue短缺。 除了物流運輸業外,農民也受到影響,因為氨氣亦用於化肥生產。德國農民協會副秘書長Udo Hemmerling表示,能源價格也影響化肥供應,缺少肥料將導致收成減少,甚至牽引機及收割機也需要Adblue。 Adblue供應短缺問題亦反映氣候政策所帶來的影響。SKW執行長Petr Cingr表示,天然氣、電價及碳權成本不斷攀高已對該行業帶來重大負擔。為能在短期內解決此問題,聯邦貨運物流暨廢棄物管理協會(BGL)呼籲德國經濟、交通及環保部門應儘速與廠商、經銷商及使用者進行協調。 奧地利潤滑油製造商Obereder GmbH總經理Andreas Obereder甚至呼籲推出「歐洲緊急解決方案」來應對此一發展。他指出,目前所有大廠開始進行配額供應,來自國外的訂單仍大量增加,業界對AdBlue的供應問題充滿焦慮。令人擔憂的短缺問題也在歐洲東部及南部陸續浮現。
A:本年初巴拿馬新車銷售量與2019年1月的數據相比下降53%,顯示汽車業前景黯淡。然而近幾個月來由於經濟逐漸復甦銷售差距持續縮小,截至本年9月,這些數字比2019年同月的新車銷量僅低10%。 據巴國主計處統計,本年前9個月累計登記新車27,984輛,顯示本年1至9月與去年同期比較成長88%。且尚須考慮,由於疫情防制衝擊,去年汽車業關閉了5個多月,2020年巴拿馬汽車行業以下滑49.7%結束,總計銷售24,091輛,較2019年47,866輛及2018年50,874輛,業績甚為慘淡。 直至本年9月,需求最高的車型是休旅車達11,650輛,其次是普通轎車8,540輛,貨卡車4,903輛。巴拿馬汽車經銷商協會(ADAP)預計本年將可銷售3萬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5%。 為刺激消費,吸引更多客戶,經銷商與銀行提供融資選擇,提供第一筆支付款項可享寬限期至2022年5月。巴拿馬銀行監管局(SBP)報告稱,截至9月,國家銀行有17.5億美元的汽車貸款,與2021年1月相比增加4,300萬美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0.26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太空署(Polish Space Agency ; POLSA)於10月26日週二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該署已與美國太空總署(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簽署合作協議,為波蘭參與探索月球、火星和其他天體鋪路。 該架構協議被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Artemis Accords),為美國太空總署的多邊太空探索計畫制定了合作指南。該協議將使波蘭獲得美國太空總署的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計畫,該計畫將恢復對地球衛星的載人任務。 波蘭太空署(POLSA)表示,該協議是改善波蘭和美國之間合作邁進一步。其他阿爾忒彌斯協議(Artemis Accords)簽署國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韓國、盧森堡、紐西蘭、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英國。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05 IAR, PAP 波蘭最大國有石油及化工集團PKN Orlen公司已經啟動一座4億波幣(8,700萬歐元)的工廠來生產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 glycol),這是歐洲同類工廠中最大的工廠。 PKN 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於11月4日週四在波蘭南部城鎮Trzebinia 的工廠正式開幕時表示,該計畫將滿足國內75%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 glycol) 的需求。Obajtek執行長向記者表示,該設施每年能夠生產30,000公噸這種清潔且環保的化學品,並補充說該產品可以用於從醫藥到化妝品再到航空的各個產業。 Obajtek執行長表示,正如波蘭新聞局(PAP)所引述的那樣,該工廠建在Trzebinia,因為它可完善提供該公司在這裡生產的產品範圍。Obajtek執行長向記者表示,該設施是波蘭的第一個設施,也是歐洲最大的設施。據該公司稱,該設施還將生產氫氣,其中一些將用於城市交通。 Obajtek執行長表示,PKN Orlen集團正在能源和石化產業進行投資,並大力發展其子公司以及外國資產,因為該公司在100多個國家/地區保持著業務存在。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位於Trzebinia的新乙二醇(glycol)工廠預計將使PKN Orlen公司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每年增加超過5,000萬波幣(1,100萬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1.04 PolandIn, SCIENCEINPOLAND 如果科學能夠找到鉑的替代品,氫動力汽車會更便宜,鉑(白金; platinum)目前是燃料電池中用於發生反應所需的催化劑。根據發表在「電源雜誌」(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的研究,最有希望扮演這種角色的是受天然蛋白質(natural proteins)啟發的碳催化劑(carbon catalysts)。波蘭軍事科技大學及工業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研究此更便宜的鉑替代品。 波蘭軍事科技大學新技術與化學學院Wojciech Kiciński博士表示,該學院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碳材料,最近,隨著全球趨勢,該學院專注於合成先進的碳材料,用於通常需要催化劑的能量轉換過程。該學院論文中發表的結果可能會讓專門從事清潔或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究人員感興趣。 作者檢查了含有氮(nitrogen)和鐵添加劑的碳材料。他們想了解這些材料如何在氫-空氣燃料電池中用為鉑的替代品。Kiciński博士補充表示,由於將大氣中的氧氣控制還原為水需要催化。 該研究顯示,受天然蛋白質啟發的FE-N4-C碳催化劑是目前低溫燃料電池技術中最具競爭力的鉑替代品。此碳凝膠衍生的(Carbon gel-derived )Fe-N-C電催化劑用於氫-空氣聚合物電解質燃料電池的文章係於9月29日發表。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1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22/P200號(商情文號:第922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政府已將其氣候承諾行動立法,因此若愛爾蘭不能在2030年前將境內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國家將面臨法律挑戰。最具爭議且最難實踐的領域仍是與農業相關之經濟部門,愛爾蘭農業占全國碳排放量超過33%,在所有歐盟國家名列第一。 由於農業缺乏能源業(再生能源)或交通運輸業(電動化)之創新突破,民眾對於食品的要求更是複雜,此使得對於農業部門之溫室氣體排放的批評顯得偽善。愛爾蘭農業從牲畜排放之甲烷約占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5%,尚有來自化肥等產生之一氧化二氮約占30%。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發展機構(Teagasc)估計,主要透過在飼料與肥料上創新或提高效率,有助於使農業氣體排放量減少18%,但此成效仍低目前為農業擬定之介於21%至30%之減碳目標。KPMG顧問公司分析,若農業欲減少超過21%的氣體排放量,均涉及減少全國畜牧群數量,此則是該國政府迄今持續避免處理之棘手問題。 今年九月,當時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發展機構主任Gerry Boyle 在都柏林經濟研討會活動上曾表示,愛爾蘭農業應從肉牛生產轉向奶牛生產,以支持因應氣候危機挑戰。愛爾蘭境內現有約 50%的牛群為專門用於肉牛生產,其餘為奶牛,但此作法雖可維持就業密集型加工業,但盈利非常不好。B氏的言論實呼應愛爾蘭時報投稿者經濟學家John FitzGerald在2019年的一篇專欄文章,其稱牛肉經濟處於危險邊緣,即使歐盟牛肉價格受到保障,農民不常從出售作為肉品的活體動物中獲得淨收入,甚至會賠錢。 在愛爾蘭,大多數以牛肉品作為目的的農場均為小型,若無歐盟補貼便是無利可圖。實際上,愛爾蘭牛農在1980年代因歐盟牛奶配額,促使渠等轉型牛肉生產;在2015年牛奶配額終止且牛肉生產利益下降後出現變化。2012年肉牛高峰量為110萬隻,自此越來越多的農民轉向奶牛市場或退出農業,肉牛已降至約90萬隻,相較之下,愛爾蘭境內奶牛量現為160萬隻,比牛奶配額措施終止結束前規模成長30%。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11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20/P200號(商情文號:第920號) 商情本文: 在過去五年中,英國零工經濟(gig economy)勞力人口增加兩倍之多,估計目前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有近450萬人均透過線上平台尋工。根據英國工會聯盟(Trades Union Congress, TUC)發布之調查,現在有近15%的成年勞動人口在零工經濟代表業者如Deliveroo送餐、Uber以及Amazon快遞部門Flex等工作,與2019年相比當時僅有12%的比例,2016年更僅有6%。零工經濟成長由Uber和Deliveroo等送餐或送貨服務快速擴張推動,至2021年已有近9%的勞力從事此類工作,遠高於2016年僅1.9%。調查還發現,零工經濟勞力性別也出現失衡,過去男女平均,現在男性比例則超過66%。除了提供送餐或送貨之外,零工經濟線上平台尚有提供遠距數位服務工作者,從較初階之點擊工作,到設計、翻譯或數據分析等講求專業技能之工作,此類從事勞力也從2016年僅5%增家到2021年近12%。 工會聯盟表示,勞力市場重大結構性轉變,雖受疫情加速推動,更反映著既有趨勢。大多數者則將平台工作當作兼差,多數者平台工作收入占其收入不到25%;該聯盟則擔心,此顯示民眾越來越可能透過不同收入來源生存,有時可能導致工時過長現象,且有越來越多通常不被視為零工經濟的工作,現也為數位管理,如超過20%的勞力人口雖不使用網絡平台,但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尋工,此比例自2016年以來翻升一倍。工會聯盟呼籲政府引入新規,以賦予零工經濟就業者與一般就業者一樣的勞工權益。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The Telegraph,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1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21/P200號(商情文號:第921號) 商情本文: 英國央行昨(4)日週四將利率維持在 0.1% 的歷史低點,使金融市場感到意外,否定市場認為銀行利率在2022年底將上升至1%之猜測,並使英鎊兌美元本日下跌超過2分。央行行長Andrew Bailey表示,其唯一原因是,希望收集更多有關英國 10 月份疫情補助措施結束,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信息。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7名貨幣政策委員希望在決定升息前,先觀察疫情薪資補助措施終止後,對國內失業率造成之影響,並認為由於目前全球供應鏈壓力可能僅是暫時現象,應不足以導致通貨膨脹持續走高。但是委員會中則有副行長Dave Ramsden和委員Michael Saunders等2名持不同意見,認為無跡象顯示薪資補助措施已緩解勞力市場的壓力,應採緊縮政策以避免通貨膨脹率持續高於2%目標。 儘管外界預測至明年春天英國通貨膨脹率可能遽升至5%,英國央行行長本日就物價上漲對家庭實際收入造成的損害表示歉意,但表示英國央行仍認為物價上漲是一次性的變化,而不是剛開始且將持續過程,歸咎於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Pantheon 總體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Samuel Tombs仍預期,央行貨幣政策將在今年12月再次緊縮,預期至明年2月升息。另由於供應鏈瓶頸以及消費者支出不強勁等因素,央行已將其對2021年第3季與第4季之經濟成長預期減半,預估第3季成長為1.5%,第4季成長為1%,並認為,要到2022年第1季經濟才可能恢復至疫情前規模,比原先預期晚1季。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1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18/P200號(商情文號:第918號) 商情本文: 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終止前,商標權人若認為有新商標疑似與其歐盟既有商標衝突,可向歐盟智慧財產局(European Un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提出異議(opposition)或舉發(invalidation)等程序,以追究其商標有效性,而受告訴商標權人並可使用英國既有商標反告訴(counter challenge)提起歐盟商標無效,可反駁對其商標的挑戰權。 但是自英國脫歐過渡期正式終止後,歐盟智慧財產局禁止針對使用英國既有商標反告訴(counter challenge)提起歐盟商標無效程序,另僅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歐盟商標僅在不當 情況可用對英國商標法提出異議或使之無效。 英國智慧財產局為配合該項變更,制定因應規則,以使英國商標申請者及商標權人在反告訴程序獲得保障。此變更程序僅適用於依歐盟商標之英國智慧財產局仲裁程序:在英國脫歐過度期間(2020年12月31日之前)已進行且尚未結案之異議與無效案,或在過渡期終止前變提交申請,但在過度期終止後尚未結案之異議。 英國智慧財產局預期受此變更程序影響之案例少。反告訴程序新途徑將於2021年12月發布。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1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919/P200號(商情文號:第919號) 商情本文: 英國和美國昨(5)日發布促進量子科學與技術合作之聯合聲明,由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政務次長George Freeman以及美國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處長兼白宮科學顧問Eric Lander代表簽署。聲明中列出英美兩國合作之共同優先事項,包括促進聯合研究、建立全球市場和其供應鏈、培訓下一代科學家與工程師,有助於引導量子科學技術潛力,並且加深兩國合作關係。 現代電腦、手機、雷射科技、磁振造影(MRI scanner)等,均為量子科學產物,該科技涉及光與物質在微小原子或次原子上的獨特表現,新一代量子技術更使人類在精確操控且測量原子特殊屬性方面上有所進展,有助於設計加強性能之量子設備。英美兩國且將連繫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和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探索科學重要領域,包括量子計量學、計算機科學等等。兩國量子高科技業預計在未來數月中,將舉辦探索未來發展之合作會議。 上述合作發布之際,英國國家創新署(Innovate UK)亦宣布在其商業化量子技術挑戰基金(Commercialising Quantum Technologies challenge)下,提供5000萬英鎊用於推動12項技術項目,項目包括可模擬與預測藥物特性之量子計量系統,有助於提高取得藥物之效率。該署商業化量子技術挑戰基金規模1.7億英鎊,旨在推動運用於汽車、醫療保健、基礎建設、電子資信、網絡安全以及國防等量子技術。 英美兩國在量子資訊科學和技術合作之關係悠久。英國政府今年一月宣布支持三項涉及英美研究者之項目,以將量子技術應用於宇宙基本物理上,且兩國在今年六月也宣布將在技術方面建立新合作關係。而促進國際合作夥伴關係,也是英國政府投資10億英鎊經費於國家量子科學(National Quantum Technologies Programme)之行動,旨在使量子創新科技商業化,且確保英國在量子科學技術領域領先全球。
A:資料來源:德國之聲(DW)、德國新聞(tagesschau) 文號:1104110008號 據日前德國之聲(DW)等媒體報導,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德國大眾汽車VW、賓士汽車Benz及寶馬汽車BMW均為成員)聯手11個產業協會,就未來可能發生之「缺鎂」現象提出警告。 鎂係製造鋁合金之關鍵原材料,具強化鋁之功能,廣泛運用於汽車生產。前中國生產全球約90%之鎂,具主導地位,歐盟對中國尤其依賴,約有95%鎂自中國進口,且缺乏鎂替代品是供應鏈重大風險。惟由於中國持續限電,已造成9月及10月鎂產量停滯,預料將可能對供應鏈產生負面且迅速擴散連鎖效應。ACEA預估,至今年11月底,歐洲鎂庫存將耗盡,隨之而來將是生產短缺、企業倒閉及大批勞工失業。 德國總理梅克爾亦於近日布魯塞爾舉行之歐盟理事會峰會上,提出鎂嚴重短缺之問題,擔憂將影響德國汽車製造業之生產與出口。之前由於半導體短缺,德國汽車製造商已被迫延遲今(2021)年數十萬輛新車生產,加上新一波鋁危機,問題恐續惡化。德國金屬貿易協會(WV Metalle)亦於今年10月警告,倘歐洲鎂庫存於11月底前匱乏,德國將蒙受「大規模生產損失」(massive production loss)之風險。除汽車製造商首當其衝外,包裝業、消費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產業亦將受波及。 由於中國限電及減少產量影響,歐盟自中國進口鎂價格,已漲至每噸10,000至14,000美元(今年初每噸約2,000美元),ACEA表示,該價格已超過歐洲生產商可承受水準。儘管部分跡象顯示,中國鎂生產重鎮陝西省,現已回復70%至80%之產能,近日鎂價格漸趨回檔,惟ACEA仍不敢樂觀。歐洲鋁業協會(European Aluminium)亦擔憂,中國將優先考慮本土產業對鎂之龐大需求,爰歐盟需制訂更全面之金屬戰略,以避免未來此類危機重複發生。歐盟執委會則宣稱,已與中國展開對話,以解決急迫之鎂短缺問題,並將評估提出長期解決方案之可行性,但迄無結論。德國汽車製造商是否再因鎂短缺形成供應鏈問題雪上加霜,仍有待後續觀察。
A:出處:NL Times, 2021/11/0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運動團體和餐旅業認為出示新冠通行證的新防疫規則不可行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政府於11月2日宣佈重新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自11月6日起將增列出示新冠通行證場所,此舉立刻引發運動俱樂部和餐旅業的不滿,咸認新規則難以實施。 荷蘭足球協會 KNVB 和運動協會 NOC*NSF 呼籲國會會反對此措施,讓沒有新冠病毒通行證者亦可參加業餘的體育活動。 KNVB表示,業餘足球賽出示新冠通行證措施無法實施,因為在志工稀缺的情況下,很難找到檢查通行證的志工,且體育館通常有多個入口處,因此需要更多的志工,此外,業餘足球已採行所有新冠病毒防範措施。 餐旅業協會 KHN表示,在室外露天區強制檢查新冠狀通行證,對該業是另一個沉重的打擊,希望政府為酒吧和餐廳提供額外的新冠紓困。 KHN 稱,實施新冠狀通行證措施將使該業失去顧客,且需要額外的通行證檢查查員工,導致本季將增加數千萬歐元的額外成本,並可能造成數億歐元的營業額損失。 零售業協會(INretail)則認為進入商店重新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可行,惟入內須出示新冠狀通行證則荒謬且毫無意義。INretail 強調,商店不是新冠病毒感染源,通行證適用於人與人在 1.5公尺距離內相處15 分鐘以上,而零售店顧客通常需要的時間更少,此外,檢查通行證亦需要額外的員工,目前其他歐洲國家進入商店均不需出示有效的新冠通行證。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業餘足球賽和所有其他戶外運動賽事出示新冠通行證的防疫規則,引發眾議院和體育聯合會的強烈批評,現在荷蘭首相Mark Rutte已準備撤回此一規則,惟在體育館的更衣室或洗手間內,參與者和觀眾均須出示新冠通行證,且進入體育俱樂部的附設餐廳和室外露天區亦須出示新冠通行證。 荷蘭12個省中已有8個省被列入歐盟新冠疫情監測系統深紅色區(最嚴重區),昨(4)日確診數為10,272例,較前一週每天平均確診數7,700例,飆升33%。更較9月25日大幅解封時的1,680例,飆漲6倍。荷蘭政府將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收緊防疫規則,下一場疫情記者會將於 11 月 12 日舉行。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國勞工部11月4日公布截至10月30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6.9萬,較前一週28.3萬申請人數減少1.4萬,更接近去年3月疫情爆發前25.6萬,顯示雇主盡力挽留員工及避免裁員。 截至10月23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210.5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6%,較前一週223.9萬人減少13.4萬,亦為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準;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267.3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5.8萬人。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依序:波多黎各(4.2%)、加州(2.9%)、夏威夷州(2.8%)、伊利諾州(2.8%)、紐澤西州(2.5%)、維京群島(2.5%)、阿拉斯加州(2.4%)、哥倫比亞特區(2.3%)、內華達州(2.3%)及賓州(2%)。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weekly-jobless-claims-11-04-2021-11635991198、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11-04/unemployment-claims-drop-to-269-000-another-pandemic-low?srnd=markets-vp&sref=1zdda0Kg
A:綜合華爾街日報及彭博社報導,美國勞工部11月4日公布擁有百名以上員工的企業須要求員工在明年1月4日前接種新冠疫苗或每週進行新冠檢測,預期全美8千4百萬名民營企業員工受到影響,然引起共和黨人士反對。 美勞工部新規係實踐拜登總統本年9月宣布的新冠疫苗要求,根據新規,本年12月5日前企業須提供員工疫苗接種帶薪假,並確保未接種疫苗員工配戴口罩;明年1月4日後,員工須完全接種疫苗,否則須每週至少1次陰性檢測報告及在工作場所配戴口罩,雇主不需要提供或支付檢測費用,不遵守規定的企業可能面臨每項違規高達約1.36萬美元罰款。此外醫療機構倘接受聯邦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計畫亦須於1月4日前施打疫苗,預計影響超過1千7百萬名員工。 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本年9月對拜登政府的企業與聯邦承包商強制接種令提起訴訟,許多共和黨執政的州亦跟進;多名共和黨參議員昨日發表聲明表示不贊成雇主疫苗接種要求,聯邦命令須經國會審查;拜登政府則表示,聯邦命令優於州或地方法律,包括部分州禁止雇主要求接種疫苗、配戴口罩或進行檢測。 迪士尼、泰森食品等大型企業、醫療機構、大學等均已開始實施疫苗接種規定,拜登政府計劃最近與建築業及承包商等團體商討疫苗規定。根據美國CDC數據,目前約80%美國成年民眾施打至少1劑疫苗,其中70%已完全接種。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employer-covid-19-vaccine-and-testing-rules-unveiled-by-biden-administration-11636029900、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11-04/workplace-vaccination-rule-released-as-red-states-prepare-to-sue?srnd=premium&sref=1zdda0Kg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1月5日報導, TDC Group 集團之最新營收報告指出其旗下之 YouSee 電視客戶已降至 100 萬戶以下,在最近一季下降 12,000 人,降至 994,000 人。儘管電視客戶數下降,但TDC第3季的總營業額改善, 營業利潤增長 0.9% 至 16.6 億丹麥克朗, 總收入增長 0.3% 至 40 億美元,部分原因是行動電話收入的增加, 其利潤上升與 TDC 在過去1年將其成本削減 8.1% 有關。 YouSee 和其他電視行業近期客戶量受到衝擊其主因是因為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 Netflix 和 HBO 等串流媒體服務,而不再使用傳統的電視媒體。該公司亦強調,最近 Norlys、Fibia、Energi Fyn 和 Nord Energi等光纖網絡公司推出電視和網路服務,使這些公司服務總數共達 100 萬戶家庭, YouSee 將於 12 月 31 日退出該集團,加入 Nuuday 數位服務公司,盼望未來會有更多客戶。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1月5日引述丹麥統計局的數據,自 9 月以來破產數量增長 28.2%,儘管最近破產數量有所增加,但 2021 年似乎是自 2015 年以來破產最少的一年,而且與前幾年相比,新冠疫情間的破產數量總體上並未增加。 Arbejdernes Landsbank 的首席經濟學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指出,雖然破產率正在上升,但並沒有那麼嚴重。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中,必須有破產的空間,不應長期人為保持低破產家數,而且在新冠危機和紓困計劃之影響市場動態逐漸回歸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破產是正常的。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1月5日引述丹麥環境部之新聞稿,政府將在 2030 年投入更多心力和資金支持丹麥公司出口水技術,目標為每年出口 400 億丹麥克朗。 外交部長Jeppe Kofod 指出: 丹麥是全球廣泛綠色技術領域之先鋒。丹麥商界在這個領域非常強大,因此,很高興能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出口戰略為推動丹麥之綠色水技術的出口。 此新戰略結合環境部、外交部和商務部與企業間跨部會合作,該戰略將包括丹麥政府與美國、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更密切的合作,另於10 月份, 梅特總理訪問印度期間已向印度提到一項關於丹麥如何以技術確保幫助數億印度人獲得清潔飲用水的聯合合作。 貿易和工業部長Simon Kollerup 在新聞稿中寫道: 丹麥公司能提供世界一流的水技術解決方案,其工作不僅將可以幫助那些正與自然災害和飲用水污染作戰的國家,也可以在丹麥創造更多綠色相關就業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推廣跨境丹麥專業知識是至關重要。 政府已預留 6500 萬丹麥克朗用於實施出口計劃。
A:布拉格商業雜誌110年11月1日報導,缺乏半導體晶片及生產下滑連鎖效應將嚴重影響捷克車廠Skoda第4 季表現,該公司採取嚴格成本控管及引進效率提升計畫作為因應。 該公司本年度前3季營業利潤從去年的4.69億歐元增至9億歐元,匯率及淨利潤的上升也拉高了不少營業額,不過第四季並不如預期的樂觀。 Skoda執行長表示,即使訂單需求旺盛,但汽車供應鏈瓶頸導致半導體和零件短缺,已嚴重衝擊Skoda自第3季以來的成長,必須以減產來因應來降低生產成本,預料自10月中至本年底,將減少25萬輛汽車產出。 今年前3季,Škoda 共銷售70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2.9%,在捷克國內市場銷售達6.3萬輛,增加1.1%。最大的德國市場出售高達10.4萬輛,比去年同時期下降了7.6%,在中國市場銷售5.2萬輛,相較去年同期減少57.8%;Škoda最受歡迎車款Octavia銷售15萬輛,相較於去年同時期下降了15.9%。 去( 109)年,Škoda在全球100個市場汽車銷售量突破100萬輛,除在捷克三條生產線外,亦在中國、俄羅斯、斯洛伐克、及印度透過集團夥伴合作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