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1月2日報導,新冠疫情曝露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和脆弱性,美國總統拜登於羅馬時間10月31日在G20峰會場邊召開全球峰會,探討如何提高全球供應鏈的韌性。新加坡表示支持會議所發佈有關供應鏈韌性原則的主席聲明。李顯龍總理於當地接受記者訪問時,強調供應鏈韌性和自給自足固然必要,但如果過於要求,最終恐使各國更貧乏和缺乏保障。 李顯龍總理指出,擴大供應來源和多結交可信賴的貿易夥伴,以便確保供應鏈能靈活調整固然重要,但同時也引發經濟成本和公平競爭等考量。呼籲各國在尋求貨源多元化時秉持透明、平等的做法,必須制定準則和條例,並在像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邊框架內制定為宜。另一方面,在必要和戰略物資上,所有國家希望能維持一定的國內生產力,例如糧食供應,不過李總理提醒,國內生產或囤積貨物並非萬靈藥,在更複雜的供應鏈上更是如此。以半導體為例,要在一個國家完全複製兼具設計和製造晶片的生態系統,成本非常高,也極具挑戰。生物醫藥研究和疫苗生產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李總理亦強調,新加坡非常認真對待星國作為可信的物流、運輸和能源樞紐的角色,機場和港口始終保持開放,確保重要物資的物流不受阻。一方面增加港口的運作能力,協助船務業者處理急需送出的貨物以及與上下游港口銜接,也使用數位平臺讓船務業者和貨主更有效追蹤貨物。港口員工和船員也接種疫苗,以策安全。星國透過這些措施,致力成為可靠的樞紐。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頃推廣「國家疫苗發展計畫」 (PPVN),並將馬國基因組研究所(MGI)改名為馬國基因組與疫苗研究所(MGVI),以進行疫苗研發工作。   前述疫苗發展計畫不僅將重點放在新冠疫苗上,亦將擴展至其他疾病的疫苗,如癌症研究中心負責的頭頸癌(kanser kepala dan leher)疫苗研究。透過落實疫苗發展計畫和成立基因組與疫苗研究所,各個領域的研究,尤其是健康和疫苗相關的高技術人力將能夠進行培育,為馬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協助增加熟練員工的數量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與健康水準。   儘管疫苗研發與生產的投資頗高,但除為馬國吸引跨國企業的投資外,亦可透過節省治療疾病的成本,為馬國帶來長期投資報酬,並減少對進口疫苗之依賴。   透過前述疫苗發展計畫和基因組與疫苗研究所,馬國能根據國家藥物監管局(NPRA)規定的水準生產自己優質、有效和安全的疫苗產品,從而成為生產疫苗的樞紐,以及提高疫苗使用的信心。   前述國家疫苗發展計畫亦將落實的三項計畫:(一)馬國醫藥研究院(IMR)將開發二款使用滅活病毒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該研發將著重於在馬國發現及值得關注的變異株(VOC)。馬國政府將撥款350萬馬幣(約84.56萬美元)作為研發用途。(二)馬國理科大學和亞洲醫藥大學(AIMST)合作研發霍亂疫苗。馬國科學、科技與創新部將投入1,050萬馬幣(約254萬美元)資助該專案,並命名為開發針對霍亂、結核病和冠病的黏膜/口腔/亞單位疫苗(Development of Mucosal/Oral/Subunit Vaccines Against Cholera, Tuberculosis and COVID-19)。(三)馬國癌症研究中心(CRM)對治療頭頸癌的治療性癌症疫苗展開的臨床前研究,由科學、科技與創新部資助300萬馬幣(約72.48萬美元)。由於目前馬國尚未有人體臨床研究設施,該研究中心將於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在英國進行臨床試驗。   馬國2020年藥劑品進口額高達80億4,300萬馬幣(約19.4億美元),其中疫苗排在前五名,僅新冠疫苗的採購額便達43億馬幣(約10.37億美元),占藥劑品總進口額53.4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隨著新冠疫情管制措施逐步放寬,馬來西亞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至52.2點,較上(9)月的48.2點表現出色,為5月以來第一次重回50點榮枯線,主要歸功於新訂單出現4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而產量亦是6個月以來第一次取得成長。   製造業產量以及新訂單量皆於10月出現重大好轉跡象,主因為封鎖措施的放寬提振製造業及客戶的信心,同時亦激勵製造業者撰大生產。出口銷售雖受到歐美市場的強勁需求扶持,但整體而言,海外市場目前對馬國商品的需求依然疲軟。10月的就業率小幅下滑,主要是由於缺乏可用的員工。原料以及貨櫃短缺亦加劇業者交貨壓力。目前未交付訂單的增速是有記錄以來第3高,供應商交付時間拉長至5個月,許多業者被迫利用現成的庫存來完成新訂單。此外,原料短缺及運輸成本上升對製造商造成極大壓力,是自5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紀錄。許多業者打算將部份成本轉嫁至客戶,導致售價上漲。這亦創下自4月以來最大幅度的漲價速度。雖然產量和訂單皆有所增長,但第四季初期的購買活動依然低迷。   整體而言,馬國製造業者連續4個月樂觀看待未來1年的前景,主因為國內疫情緩解,國內外的需求預料將持續回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緬甸稅務局 (IRD) 於2021年10月1日發布第510/2021號公告,財政年度變更過渡期的稅務評估程序,以規定2021年10月1日至3月31日的6個月過渡期的特殊商品稅、商業稅及所得稅的評估程序。 特殊商品稅 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若合作社與私營企業在國內生產出售之菸草、捲菸及雪茄的總收入的兩倍超過2,000萬緬元,應依照《特殊商品稅法》與《2021年聯邦稅法》的規定,在此期間的收入中徵收特殊商品稅。   商業稅 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若合作社與私營企業在國內生產出售需繳納商業稅之商品、從事貿易業、或提供需繳納商業稅之服務業的銷售或服務收入的兩倍超過 5,000 萬緬元,應依照《商業稅法》與《2021年聯邦稅法》的規定,在此期間的收入中徵收商業稅。   所得稅 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的收入應按照《所得稅法》與《2021年聯邦稅法》的規定進行評估: 薪資所得:若在六個月過渡期薪資所得的兩倍不超過 480萬緬元,則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若薪資所得的兩倍超過 480 萬緬元,則須扣除《所得稅法》第 6 條規定的津貼後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為計算金額的一半。 租賃所得: 租賃所得少於12個月,則按以下平均12個月的租賃所得計算所得稅: (-----) 月的總租金收入                                   xxxxx緬元 平均每月租賃所得                                  xxxxx緬元 平均租賃所得 (12個月)                                 xxxxx緬元 (扣除) 《所得稅法》第6條規定的津貼                 (-)xxxxx緬元 扣除後的所得 (剩餘所得)                           xxxxx緬元 平均應繳稅額 (扣除後的所得 x 10%)                 xxxxx緬元 應繳稅額 (平均應繳稅額 x (總租賃月數÷12))            xxxxx緬元   租賃所得若為12個月或12個月以上,應從租金總額中扣除《所得稅法》第6條規定的津貼後計稅。 職業、業務或其他所得:應從總所得中扣除可歸屬費用 (attributable expenses),剩餘所得翻倍計算。然後從翻倍所得中扣除《所得稅法》第6條規定的津貼,並按剩餘金額計算所得稅。 應納稅額為計算金額的一半。 上述 (b) 款與 (c) 款的規定僅受限於下列納稅人類型—— 個人; 合資企業; 根據《合作社法》註冊之基礎合作社。 經緬甸投資委員會允許之企業、公司、國營企業及除基礎合作社以外的合作社:應從總所得中扣除符歸屬費用及規定之折舊。折舊率則按照所得稅規定 (Income Tax Regulations) 的折舊率計算,但僅扣除6個月的等值金額。 計算上述 (e) 款時,針對除基礎合作社以外的合作社,從淨利潤中扣除《所得稅法》第6條規定之一半的津貼後,計算剩餘所得。 資產所得:出售、交換或以其他方式轉讓的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緬元,則不課徵資本利得稅。 逃漏之所得:當期產生的收入、財產價值以及取得該財產所產生的一切費用,均視為當期獲得的收入,並進行所得稅評估。 非居民公民:除薪資所得外,在此期間從海外獲得的外幣總所得應根據《2021年聯邦稅法》第22條進行所得稅評估。 新設立的工業型中小型企業:若6個月過渡期在該企業開業的第一個三年內,則6個月的淨利潤將翻倍。 根據《2021年聯邦稅法》第29條,翻倍利潤:- 未超過1,000萬緬元,將豁免徵收所得稅; 若超過1,000萬緬元,則按超額收益計算所得稅, 應納稅額為 (ii) 款計算金額的一半。 個人外籍人士:若在6個月過渡期在緬甸居留的天數的兩倍為183天或以上,則將被視為緬甸居民進行所得稅計算與評估。 非居民外國人: 針對薪資所得以外的收入,應按 (e) 款方式計算與評估所得稅。《所得稅法》第6條及第 6 條 (a) 項中規定的津貼不得扣除。 針對薪資所得,總所得應翻倍並按照《2021年聯邦稅法》第19條 (c) 款規定的稅率進行納稅,但不得扣除《所得稅法》第6條與第6條 (a) 規定的津貼。應納稅額為計算金額的一半。 據《所得稅法》第20 條規定之任何收入來源之損失的抵消,6個月過渡期應被視為一年的抵消。   此外,根據《所得稅法》第17條的所得稅申報表與第18條的年度薪資報表,以及根據《商業稅法》第13條的年度商業稅申報表,須在6個月過渡期結束後的3個月內提交。

A:緬甸移民暨人口部曾於2014年9月1日正式開通電子簽證網站:https://evisa.moip.gov.mm,以加快緬甸電子政務進程及支持緬甸旅遊業的發展,並使用電子系統簽發旅遊簽證與商務簽證。   移民暨人口部續於2021年11月1日正式開始試行電子居留展期網站:https://estay.moip.gov.mm/,以便持有電子商務簽證 (e-business visa) 之外國人線上申請居留展期 (stay extension) 及再入境簽證 (re-entry visa)。線上辦理居留展期或再入境簽證的注意事項:https://estay.moip.gov.mm/apply/index 及條款與條件:https://estay.moip.gov.mm/Apply/Terms,敬請參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報告,2021年小預算年度(10月至3日),截至10月22日,緬甸與泰國間的雙邊邊境貿易額逾2.2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同期增加了303.5億美元。在此期間,緬甸對泰國的出口總額為1.34億美元,進口總額為9,148萬美元。緬泰苗瓦迪邊境站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1.42億美元。緬甸出口到泰國主要為農業及漁業產品,而進口化妝品、食品、機械、水泥及化肥等原材料工業產品。泰國是緬甸第二大貿易夥伴及第三大外國投資者。

A:路透社報導,挪威電信公司Telenor頃公佈的季收益低於預期,主因是COVID-19大流行在亞洲意外地持續存在,並表示該公司仍在等待緬甸當局批准出售其緬甸業務。今年2月緬甸軍方接管政權後,在緬甸政府要求啟動攔截監視技術(Intercept Surveillance Technogy)的壓力下, Telenor在今年稍早註銷其緬甸業務,並在7月同意以1.0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緬甸業務出售給黎巴嫩投資公司M1 Group。去年,緬甸收入佔Telenor總收入的7%。   該公司執行長Sigve Brekke表示,緬甸當局批准這筆交易的進程目前還不確定。緬甸政府要求Telenor的管理階層在管理權變更之前不得離開緬甸。目前,Telenor 繼續每天經營其緬甸業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當前的2021-22小預算年度(10月至3月)截至10月22日,緬甸對外貿易下降到1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16.6億美元減少2.63億美元。本月,緬甸出口額逾6.97億美元,而進口僅為7.04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關閉邊境站,導致邊境貿易下降。然而,海運貿易卻增加1.15億美元。目前,由於民營銀行的限制影響貿易商的交易。   緬甸出口農產品、動物產品、礦產、林產品及工業成品,同時進口資本品、工業原材料及消費品。緬甸的出口領域主要依賴於農業及製造業。商務部正致力於減少貿易赤字、促進出口及市場多元化。2020-21財年,緬甸對外貿易為295.8億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中央銀行(CBM)公佈的拍賣結果,在過去8個月(2021年2月至9月),CBM以其外匯拍賣利率向授權交易商出售2.948億美元。上個月,CBM在10月18日售出5,000萬美元,10月22日及26日在市場分別標售3,000萬美元,總成交額為1.1億美元,是過去8個月以來的最高成交額。因此,匯率在10月下旬跌至2,000緬幣以下。9月底,1美元的價值達到歷史上最高的3,000多緬幣。因此,CBM在9月出售6,300萬美元。為加強當地貨幣並控制市場波動,2021年2月3日,CBM在拍賣市場售出約680萬美元、4月售出1,200萬美元、5月售出2,400萬美元、6月售出1,200萬美元、7月售出3,900萬美元、8月售出2,800萬美元。   CBM根據外匯拍賣市場的規則及規定,與經批准辦理外匯交易業務的私人銀行進行外匯交易。為引導本國貨幣價值,需要進行貨幣干預。控制價格是CBM的職責之一。緬甸外匯市場主要受當前的政治情勢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A:紐總理11月1日宣布自11月9日起,將進一步鬆綁奧克蘭防疫管制,開放零售商店、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設施,戶外聚會人數上限自現行10人增加到25人。 紐總理表示確診人數雖持續增加,惟住院治療人數並未同步大幅上升,且奧克蘭疫苗接種情形良好,有信心鬆綁管制不致造成醫療體系嚴重負擔。 11月1日全國新增162例本土個案,創下歷史新高,公衛專家並擔憂奧克蘭下週起確診人數可能大幅增加。 目前紐西蘭已接種一劑以上疫苗者佔可接種人口85%,完成接種兩劑者73%。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2021.10.28日報導 商情本文:             越南政府已於2021年10月28日公布第94/2021/ND-CP號公告,修改第168/2017/ND-CP號有關提繳經營旅遊業保證金之額度之公告。   根據該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提繳經營旅遊業保證金額度較前列規定最高下調80%,具體調降額度如下:   經營國內旅遊業之保證金額度為2,000萬越盾(約870美元),原依前列規定,該項保證金為1億越盾(約4,350美元);   經營國際旅遊業之保證金之額度為:   服務國際旅客到越南觀光保證金為5,000萬越盾(約2,174美元),原依前列規定,該項保證金為2.5億越盾(約10,870美元);   服務旅客到國際觀光保證金為1億越盾(約4,350美元),原依前列規定,該項保證金為5億越盾(約21,740美元);   服務國際旅客到越南觀光及旅客到國際觀光保證金為1億越盾(約4,350美元),原依前列規定,該項保證金為5億越盾(約21,740美元);   自2024年1月1日起,提繳經營旅遊業保證金之額度依越南政府第168/2017/ND-CP號公告第14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辦理。   本第94/2021/ND-CP號公告自2021年10月28日起生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The Star 2021.10.29(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Pietermaritzburg Economic Justice and Dignity Group民間組織(PMBEJD)日前公布家戶負擔指數(Household Affordability Index)顯示,2021年10月南非家戶平均食品支出金額為4317.56斐鍰,較前月增加2.3%共98.08斐鍰,較去年同期增加10.2%共400.83斐鍰,主要原因為6月份開始電價調漲14.59%,以及10月份農產品收穫地通常從自由省及林波波省轉換至那他省,轉換期間供應減少導致農產價格上漲,推升食品價格。 該組織表示電價高漲、停電導致業者額外增加自行發電成本,11月預期油價將再度調漲,而南非鐵路運輸效率不佳,公路運輸負擔增加,推高運輸成本,而公路運輸負擔增加亦降低供貨效率。另高油價亦導致肥料、殺蟲劑價格及農產包裝成本上漲,若斐鍰持續貶值將進一步推高食品價格,另南非即將迎來黑色星期五及聖誕假期,零售業者依例將調高銷售價格,預期未來食品價格上漲趨勢將持續至2022年。

A:Business Day 2021.10.28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公民社會組織彼得馬里茨堡經濟正義與尊嚴組織(PEJDG)公布最新家庭負擔能力指數,南非周邊地區低收入家庭之平均家庭食物籃子在10月份上升 10.2%,預計未來價格上漲情況將更嚴峻。該指數直接收集約堡、德班(Durban)、開普敦、彼得馬里茨堡(Pietermaritzburg)與斯普林博克(Springbok)的44家超市與30家肉店貨架上的食品價格統計而成。 PEJDG於10月27日表示,6月與7月期間電價上漲14.59%,亦反映在超市食品價格上漲上。此外,在持續減載與停電期間採購備用電源成本會導致更高的電價,亦將增加生產、運輸與倉儲成本。食品價格上漲可能持續至2022年,對低收入家庭帶來沉重壓力。 PEJDG研究表明,10月份家庭平均食物籃子達到4,317.56斐幣,與2020年同期相較增長400.83斐幣,遠高於全國普通工人每月最低工資 3,643.92斐幣。

A:Business Day 2021.10.28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Royal Bafokeng Platinum (RBPlats)股價10月27日飆升近四分之一,因競爭對手Impala Platinum (Implats)表示規劃收購RBPlats。此舉收購案若成真將創建全球最大鉑系金屬(PGM)生產商。 Implats此舉為該行業提供了進一步整合前景,該行業因銠和鈀價格上漲而大勢看好。Implats稱正就收購RBPlats進行談判,致後者股價上漲 23.6%。隨後漲幅調整至20.57%,收在114.30斐幣,使其市值上升至300 億斐幣,增幅近 60 億斐幣。Implats下跌 1.4%,市值為1700億斐幣,其股價在2021年迄今已上漲3.1%。 Implats若收購RBPlats成功,成為全球最大自有礦山鉑系金屬集團,然英美鉑金公司(Amplats)仍為世上最大精煉鉑系金屬生產商的地位。

A:Business Day 2021.10.28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2022 年南非預計員工工資漲幅將高於通膨率,而計劃凍結工資之公司數量將下降。南非受疫情影響,導致經濟表現大幅下降,失業率達到34.4%。顧問公司Willis Towers Watson研究表明,南非企業規劃在2022年為員工提供 5.5%的平均年薪漲幅,高於2021年的4.7%。南非儲備銀行預測2022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為4.2%,表示實際平均加薪幅度為1%。 根據該顧問公司最新的薪酬預算規劃報告,預計到2022年凍結工資之公司比例將從今年12%降至5%,該報告對來自全球 130 個國家的公司進行調查,其中包括320家總部位於南非的公司。儘管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但企業仍須通過競爭來吸引與留住表現最好的人才,而提高加薪是吸引人才的一部分。 以行業別而言,醫療技術、製藥與消費品行業計劃分別調薪幅度為7.1%、6.1%與6%。企管顧問業、能源與自然資源及建築、房地產和工程領域規劃平均加薪幅度為3.7%、4.1%與4.2%。

A: 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工部(MITI)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21)年9月份總貿易額為1,955.38馬幣(約470.74億美元),年增25.5%;出口額為1,108.34億馬幣(約266.83億美元),年增24.7%;進口額為847.04億馬幣(約203.92億美元),年增26.5%;貿易順差達261.3億馬幣(約62.83億美元),年成長19.1%。 2021年9月份馬國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 (成長19%)、新加坡(成長32.4%)、美國(成長19.2%)、香港(成長16.5%)、日本(成長18.3%)及泰國(成長7.3%)。馬國主要出口項目仍為電子與電機產品,占該國總出口額之37.04%,年成長5.6%。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精煉石油產品(成長148%)、棕油(成長57.6%)、金屬製品(成長115%)、化學與化學產品(成長38.7%)、機械、配備及零件(成長21.7%)、光學及科學儀器(下跌7.4%)、橡膠製品(下跌14.3%)及鋼鐵產品(成長57.4%)。 馬國2021年9月份主要進口來源分別為中國大陸(成長30.3%)、新加坡(成長32.9%)、臺灣(成長29.9%)、美國(成長19%)及日本(成長5.9%)。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28.5%)、化學與化學產品(成長33.2%)、精煉石油產品(成長97.6%)、機械設備及零件(下跌3.2%)、金屬製品(成長6.9%)、交通設備(成長4.3%)、鋼鐵製品(成長27.6%)、光學及科學儀器(成長6.1%)、加工食品(成長25.8%)及含金屬礦石和金屬廢料(成長53.9%)。 2021年9月份馬國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01.44億馬幣(約24.42億美元),年増15.18%;對我國出口金額為36.9億馬幣(約8.88億美元),成長20.5%,我國為馬國第9大出口國;自我國進口金額為66.74億馬幣(約16.06億美元),成長29.9%,我國居馬國第3大進口來源國。馬國自我國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積體電路、其他柴油、記憶體、處理器及控制器(不論是否併裝有記憶體、轉換器、邏輯電路、放大器、計時器及計時電路)及丙烯丁二烯橡膠乳膠等。 馬國市埸分析師認為,馬國9月份出口數據表現亮眼,主因電子產品出口成長5.6%,精煉石油產品、棕油及金屬製品的海外需求強勁,分別成長148%、57.6%及115%,帶動馬國9月份出口成長24.7%,為自2020年9月以來連續13個月成長,亦較市場預期的14%漲幅為高。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Business Day 2021.10.26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政府正評估對廢金屬徵收出口稅之影響,擔心該出口稅與另一項規定迫使回收商在當地以折扣價出售會構成雙重徵稅,另擔憂可能導致金屬回收行業收入將減少與產生失業問題。該行業為南非經濟貢獻了約150億斐幣,僱用約350,000名員工。廢金屬年出口量估計高達收集到之總庫存40%。 2019年南非運送約525,000噸廢鋼,價值約19億斐幣。 目前南非財政部正與貿工部在考慮價格優惠制度情況下,就廢金屬出口稅影響進行討論。2013年南非施行價格優惠制度,禁止出口廢金屬除非在銷售時首先以低於國際價格向國內消費者提供廢金屬。然政府對該行業長期計劃一直是對廢金屬徵收出口稅,以取代價格優惠制度。 但貿易工業部頃宣布,價格優惠制度將再延長兩年,意即廢金屬出口商現在必須在當地以折扣價出售,並在出口時再降價出售。XA International Trade Advisors表示,出口稅與價格優惠制度恐使廢金屬出口商每年至少多花費3 億斐幣,使回收業者減少並恐導致失業。

A:Business Day 2021.10.26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酒商Savanna表示,目前南非供貨短缺係因疫情致運輸與生產延遲,導致全球玻璃短缺。南非零售商與生產商持續預購和囤積商品,甚至保留額外倉庫空間,以確保店家在黑色星期五與聖誕節前無供給不足問題,消費者應能購買所需產品,但提前批量購買可能會增加零售商成本並降低運營利潤或影響股東報酬。 貿工業部稱,因疫情致南非企業受全球供應鏈短缺影響,其他公司如Pick n Pay表示,其95%的產品都是在南非購買的,其他進口商品如水壺、電子產品及廚房和浴室產品皆提前訂購,以確保足夠庫存應對聖誕節購物熱潮,亦將其本地服裝製造比例增加到所有商品之40%。 航運公司快桅(MAERSK)稱全球企業目前不僅面臨船期延誤,並須提前訂購與庫存商品,並且因港口擁堵需支出更高運費。Ninety One分析師Unathi Loos表示,南非不受全球供給短缺影響之主因係南非與其他經濟體相比總體需求較低。

A:標題:巴拉圭牛肉產業代表對獲美國實地查廠審查通過深具信心 日期:2021.11.03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USDA-FSIS)業於本年11月1日抵達巴拉圭進行屠宰廠實地查廠稽核作業,巴拉圭牛肉產業代表對獲美國審查通過深具信心,並盼巴拉圭牛肉可自2022年第1季起開始輸銷美國市場。 (二)巴拉圭鄉村協會牛肉委員會主席Mario Balmelli表示,巴拉圭所有屠宰廠業者齊心協力配合美國實地查廠稽核人員所要求檢視之事項,共同願望即可於2022年向美國市場輸銷巴拉圭牛肉。所有必須完成稽核項目業者均配合美方要求辦理;巴拉圭官方獸醫、屠宰業者及養牛業者在完成配合檢視項目後均深具信心,因巴拉圭牛肉生產鏈及工業規格均與已向美國市場輸銷牛肉之先進國家擁有相同檢疫及規範之標準等語。B主席續稱,美國係檢疫規定最嚴格國家,倘巴拉圭獲美方審查通過,擬向美方爭取類似烏拉圭及阿根廷目前所賦予之出口配額等語。 (三)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USDA-FSIS)此次派遣之實地查廠稽核人員Amadou Samb、Michael Day及Stella Pérez等3名於巴拉圭執行實地查廠作業時間為11月1-17日,並將向巴拉圭數家屠宰廠進行稽核作業。稽核作業內容主要係查核巴拉圭食品安全檢驗系統是否具有美國等同之衛生檢驗保護標準,以確保輸銷美國市場之巴拉圭牛肉產品具安全性、未經竄改標籤及賦予正確標籤等。

A:加拿大First Quantum公司與巴國政府持續談判新開採礦權合約,主要包括支付更高特許權利金及取消免稅優惠等,位於巴國科隆省Donoso山脈地區,其露天銅礦區生產面積達1萬3,000公頃,本年第3季產量達8萬7,242噸銅,較上年同期成長40.5%。而本年前3季銅礦出口達25萬970噸銅,產量成長79%。   First Quantum公司本年9月30日第3季財報顯示,第3季銷售額為8億3,200萬美元,累計本年前3季銷售額達25億1,500萬美元。First Quantum公司所屬Minera Panama公司本年第3季已支付巴國政府特許權利金3,200萬美元,倘自2019年公司開始營運起計算,累計支付權利金達5,980萬美元。F公司Tristan Pascall營運長對美國華爾街分析師分析營運成果,本年在巴國銅產量至少增加1萬噸,年產量介於32萬噸至33萬5,000噸之間,黃金產量介於13萬5,000盎司至14萬5,000盎司之間。巴拿馬分公司相關從業人員約6,800人,5,400名為正式員工,另外1,400名為工程開採合作承包商員工。目前91%為巴拿馬國籍,9%為外國籍。未來新合約將降低25%外國籍員工之上限規定,更改為10%,以提升當地人就業機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