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10月19日報導,依據葡萄牙葡萄酒推廣協會(ViniPortugal)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1月至8月葡萄牙葡萄酒出口量較上一年同期成長13%,出口額達5億8,100萬歐元,其中經認證釀造之葡萄酒占46%,其次為波特酒占34%,未經認證釀造之葡萄酒占17.4%,其餘則為加烈酒、氣泡酒及葡萄汁等;該協會預測葡萄牙2021年全年葡萄酒出口約可成長10%。 ViniPortugal指出,由於目前英國與歐盟間貿易仍維持免關稅,爰英國脫歐尚未對該產業造成負面影響,2021年前8個月葡萄牙對英國之葡萄酒出口成長10%,達4,920萬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 文號:1104100046號   依照規定,德國地方政府及零售商必須至少回收65%的舊電器,但德國離這個目標尚有一段距離,許多設備回收處理需再提升改進。 根據德國聯邦環保署 (UBA) 資料,德國廢棄電氣暨電子設備回收率明顯低於歐洲要求之65%。UBA 發言人Dessau-Roßler表示,2019 年地方政府、經銷商及製造商共收集94萬7,067 噸的二手攪拌器、烤麵包機及其他設備,回收率僅44.3%。這距離自2019年起生效、在歐盟成員國內適用之最低回收目標65%,意味著還需要多回收至少45萬噸以上。 UBA 署長Dirk Messner解釋,為了提高回收率,擬自明(2022)年起實施《電氣暨電子設備法》(ElektroG) 廢舊電器回收新規定,提供消費者更佳資訊。據此,食品廉價超市也必須從2022年7 月 1 日起回收舊電器,方便消費者在購物同時,也能就近丟棄廢舊電器。 然而,UBA估計,等新法規能實際反映於數字上,仍需要一段時間。許多舊電器設備未被正確丟棄處理,如電動牙刷、鬧鐘等小型舊電器,最後常被棄於未分類垃圾中,或與包裝廢棄物一起處理。而洗衣機與商用電器等大型舊電器設備,則通常由未經認證之廢物處理場及收集商來收集。 德國零售商、製造商與地方政府必須更積極參與回收,並進一步擴大收集暨回收可能性,例如通過更便利的回收中心或更具彈性的回收時間。Messner警告,隨著廢舊設備數量的不斷增加,擴大回收有其必要性。與2013年相比,2019 年新增電氣設備達290萬噸,增幅60%。

A:依據瑞士雀巢集團2021年10月20日新聞稿,其本年1-3季營業額為632.9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成長7.6%。前述營業額成長其中6%來自銷售量增加,另1.6%來自價格調漲。若以市場分類,南北美洲地區2021年1-3季營業額為245.9億瑞士法郎(+8.4%)排名第1;其次為歐洲、中東及北非地區,營業額為154.9億瑞士法郎(+7.2%);排名第3者為亞洲、大洋洲及薩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營業額為151.7億瑞士法郎(+4.1%)。   另依據瑞士通訊社(SDA)10月20日新聞報導,瑞士雀巢集團本年第3季營業額較上年成長6.5%。其中4.4%為銷售量增加,2.1%為價格調漲所致。     資料來源:瑞士雀巢集團新聞稿、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10月20日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統計,土耳其本(2021)年9月粗鋼產量增加2.4%至330萬噸,位居全球第8大。 本年9月全球粗鋼產量較去(2020)年同期下滑8.9%至1.4億噸,此源於首大生產者中國大陸產量銳減21.2%至7,380萬噸,另印度產量增加7.2%至950萬噸、日本增加25.6%至810萬噸、美國增加22%至730萬噸。 本年1-9月全球粗鋼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7.8%至14.6億噸。世界鋼鐵協會係知名產業團體,其會員占全球鋼鐵產量份額達85%,包含逾160家製造商。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10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99/P200號(商情文號:第899號) 商情本文: 英國投資者預期英國央行可能在年底前升息,在2022年8月前預估升息至1%,升息速度將比歐洲央行或美國聯準會更快,甚至可能在央行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前就必須升息。在疫情席捲英國期間,由於全球供應鏈問題,物價下降不如預期,最近供應鏈混亂問題以及能源價格飆升等均加劇國內物價高漲情形。英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為3.1%,央行已預測今年稍晚此指數可能將飆升至4%以上;同時,美國當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飆升超過5%,歐盟同期指數也升至3.4%。 英國政府稱目前國內壓力終將消去,但由於通貨膨漲可能延續至明年,若政府過早收緊信貸,恐將進一步損害國內經濟復甦潛力,但若政府低估目前通膨壓力而延續寬鬆信貸,也可能加劇物價飆升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預測,今年美國經濟規模將大於2019年,但英國經濟則將在2022年才可能達到此表現,且該組織預期英國將比美國或歐盟更快收緊財政政策。英國央行行長Andrew Bailey於10月17日曾透露將在必要時採取行動,但是尚未說明目前物價飆升情形是否滿足中期型通貨膨脹條件。投資者對未來五年通貨膨脹預期的程度持續調高。 實際上,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貨膨脹預期也正上升,但政策背景則有所不同。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已更新當地對抗通貨膨脹計畫,允許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於2%;英國央行雖接近此但並未調整通膨目標。 Pantheon 總體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Samuel Tombs表示,已有至少15年時間,國內高漲的通貨膨脹預期不會促使薪資調漲。英國Oxford Economics諮詢公司分析師Andrew Goodwin也指出,現在勞力市場實際上有勞力過剩情形。TS Lombard金融公司常務董事Dario Perkins表示,英國央行恐也難以對抗過去二十年全球利率拉低趨勢。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0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98/P200號(商情文號:第898號) 商情本文: 根據愛爾蘭都柏林港口公司數據,在1月至9月英國脫歐後期間,來自英國的貨櫃運輸量減少21.2%,降至53萬7,680單位,主因在於都柏林港口與英國Holyhead港、Liverpool港及Heysham港間的貿易量下降;相較之下,都柏林港口與歐陸港的貨櫃量則增加36%,達52萬2,765單位。都柏林港口與英國港口從事貿易的比例下降至51%,在英國脫歐前比例曾占64%。都柏林港口整體貿易量在此期間則僅下降 0.5%。 愛爾蘭農業部25日(本周一)數據顯示,自英國脫歐以來,愛爾蘭港口需要執行食品、動植物產品檢查的托運量爆增20倍,而儘管當地相關處理工作增加,在愛爾蘭港口則未出現大規模阻塞問題。另外,即使愛爾蘭邊境檢查效率良好,一些滾裝船(roll-on/roll-off)業者現已選擇透過北愛爾蘭港口從事貿易,且新冠疫情則持續阻礙愛爾蘭旅遊業發展,儘管在今年第3季有成長,但渡輪乘客數(包括重型貨車駕駛)在9個月內下降12.7%,約56萬8,000名、旅遊車輛數量也下降1.8%,至16萬7,000輛。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10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97/P200號(商情文號:第897號) 商情本文: 英國能源部長Kwasi Kwarteng計畫立法改革國內重大基礎建設的融資方式,以振興國內核能發展。在監管資產基礎模式(regulated asset base, 簡稱RAB模式)下,法國EDF電力公司將在其Sizewell C廠核反應爐運作前,便可開始向用戶收費以回收投資成本。政府旨在透過此方法增加國內向核能產業投資的吸引力,進而減少國家重要基礎建設依賴外資的風險。另英國政府計畫透過公共資金,取代中國廣核集團(CGN)在該項目持股之20%。 政府表示,從Hinkley Point C核電廠既有融資方式可見會打擊多數海外核電開發商信心,導致境內核電開發停滯。而在RAB模式下,開發商可在核電廠興建期間向用戶先收取能源費,就Sizewell C核電廠推算,該廠生命週期內估計可為國內家庭節省超過300億英鎊。 Sizewell C核電廠目前仍在規畫程序中,最終推估可提供600萬戶家庭用電;不過此核電廠興建案則不斷受到當地抗議團體反對,且有對成本飆升以及中資參與等疑慮。中國廣核集團是EDF電力公司興建Sizewell C核電廠的合資夥伴,且曾表示有興趣在英格蘭東部Essex郡建設廣核集團獨立擁有的Bradwell核電廠。然而,由於核能作為國家重大基礎建設,中資參與此類計畫也引發國內對之越來越多的擔憂;且美國政府也建議英國政府應將中國廣核集團排除於核能開發項目。 近年來,英國政府的核能開發野心實屢遭打擊,包括韓國Kepco電力公司以及日本Hitachi、Toshiba在內等業者紛紛放棄參與在英開發核電廠的計畫。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工業集團 Sulzer 2021年第三季訂單成長15.7%,金額約為8.03億瑞郎,另該集團於本年1-9月的產品訂單總金額為24億瑞郎。該集團執行長Mr. Greg Poux-Guillaume表示業績成長的主要因素為旗下流量控制設備的產品需求增加,以及售後服務部門的業績亦持續增加。Poux-Guillaume執行長預計在2021年整年的產品訂單量將增加2至3%,銷售額將成長6至8%。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10月27日

A:依據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發布之新聞稿,在本年9月份共計有138萬3,209位旅客於蘇黎世機場進出,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成長157.9%,另搭乘瑞士境內航線旅客計103萬0,411人次,轉機旅客為34萬4,142人次,比例為25%。載客航班架次為1萬6,068航班,增加67.3%,載客航班的旅客人數平均為116.3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41.8%;貨運流量則為3萬4,158公噸貨物,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增加47.8%。 該公司表示今年秋假期間,蘇黎世機場的旅客流量預計與今年暑假期間相同,旅客流量最高峰日將有約7萬旅客於蘇黎世機場進出。   資料來源: 瑞士蘇黎世機場公司(Flughafen Zürich AG) 日期: 2021年10月27日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0月27日引述丹麥統計局經季節性調整之零售銷售數據,9月份下跌1.1%, 為連續3個月下跌。   Danske Bank首席分析師 Louise Aggerstrøm Hansen:“重新開放後,丹麥民眾在服務業上花費更多, 因此 9 月零售銷售下降是完全在預期之內。 伊強調,疫情間因為無法將錢花在外食或渡假而致許多商品銷售良好, 9月下降的原因係受“其他消費品”,包括電子產品和家居用品的銷售減少所影響。另一個可能造成零售銷售下降的因素是因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導致貨物運送困難。 民眾在零售業中使用信用卡和 Mobilepay 的數據也將持續下降,但仍高於正常水平。 統計數據亦顯示,丹麥民眾的衣服消費量下降 3.4%,回到了與春天相當的水平。   丹麥商總之首席經濟學分析師Tore Stramer 粗估,下降的原因是平板液晶螢幕、桌遊和遊戲機的消費減少,在很大程度上被去電影院看電影、上餐館和更多旅行所取代,然而,渠強調,目前不確定性非常大,因為新冠疫情仍然像ㄧ顆不定時炸彈,目前感染率不斷增加。昨天,衛生部長 Magnus Heunicke  表示,如果想確保能夠避免新限制的祭出,就必須有更多的人接種疫苗。   如果進入一個感染率高且有限制的冬天,它可能會再次將大部分私人消費從服務業轉移到零售業。另隨著能源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使民眾減少原本打算在商店和餐館的消費。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近日能源價格持續上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創新高,歐盟因此召開緊急部長會議,會中西班牙、法國、捷克和希臘等會員國希望重新審視相關電力訂價政策,但德國和瑞典等會員國則強力反對該建議,顯示歐盟會員國的意見分歧,對於導致能源成本高漲的原因也無共同定見。 在瑞典最受電價高漲影響的區域是南部的思科內省(Skåne),雖可透過改變瑞典供電區域有所改善,但仍無法在短期內完成。

A:印尼爪哇島及峇里島以外之其他地區限制社會活動措施原暫訂於10月18日期滿,惟印尼內政部於10月18日頒布第54號部長令,宣布再延長至本年11月8日,要點摘整如次: 1. 印尼政府原依照疫情嚴重程度將各地區畫分為4個等級,惟近期印尼疫情稍緩,已無任何地區達到第4級管制區標準。 2. 居家辦公規定:    (1) 第3級管制區:「重要產業(sektor kritikal)」可100%到班,其中如為公司行政部門(在辦公室上班者)須75%居家辦公。非民生必須產業者,原須全面居家辦公,現放寬為50%居家辦公。    (2) 第2級及第1級管制區:原則上「民生必需產業(sektor esensial)」生產部門可100%到班,惟倘公司地點設在被政府劃分為疫情相較嚴重之紅色和橘色地區者,該公司行政部門(在辦公室上班者)須75%居家辦公,如地點設在綠色地區者,公司行政部門(在辦公室上班者)須50%居家辦公。 3. 第3級管制區賣場、百貨公司及餐廳可營業至晚間9時,人數限制為最大可容納人數之50%。 4. 餐廳人數限制為最大可容納人數之25%、但無內用時間限制。

A:印尼爪哇島及峇里島限制社會活動措施原暫訂於本年10月18日期滿,惟印尼內政部10月18日頒布第53號部長令,宣布再延長至11月1日,要點摘整如次: 1. 印尼政府原依照疫情嚴重程度將各地區畫分為4個等級,惟近期印尼疫情稍緩,已無任何地區達到第4級管制區標準。 2. 雅加達及萬隆等大都會疫情持續趨緩,已從第3級管制區再降為第2級。泗水降為第1級管制區。 3. 辦公大樓及工廠居家辦公相關規定仍維持不變,亦即「重要產業(sektor kritikal)」生產部門可100%到班、「民生必需產業(sektor esensial)」生產部門50%到班、政府公眾服務部門可25%到班,其餘全面居家辦公。 4. 持續開放更多地區之餐廳、賣場及購物中心逐步恢復營運,並再微幅放寬消費人數及營運時間限制,第1級管制區之賣場及超市已能100%正常營運。部分地區電影院及觀光景點在實施實名制及遵守防疫規範下逐步恢復營運。

A:印尼政府為推動其「境內」之國際疫苗接種證明數位化,已於本年9月間建置「境外疫苗接種證明認證網站」(vaksinln.dot.kemkes.go.id),供入境印尼的國際旅客註冊並上傳境外疫苗接種證明電子圖片。依據印方的規劃,盼透過駐印尼代表處及各國駐印尼使領館登入該網站協助驗證各國的疫苗接種證明後,續由印方核發「境外疫苗憑證」(Vaksinasi Non-Indonesia, VNI)至申請人電郵信箱,以憑納入申請人的「印尼疫苗認證系統」(PeduliLindungi)APP帳戶,作為出入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憑證。 經駐印尼代表處向印尼政府申請註冊為「境外疫苗接種證明認證網站」Taiwan驗證管理員,並進入上述網站調閱「境外疫苗接種證明」及進行測試審核,發現印方網站建立之認證方式與我國相關法規不符,且系統仍有若干問題,代表處難以即時線上驗證。此外,印方推動此措施前並未先與代表處及其他使領館協商,故代表處仍需等待我國內主管機關指示處理原則,目前暫緩配合印方執行本案。 鑒於印尼建置之認證網站及介接PeduliLindungi APP系統尚在測試階段,且涉及適用法規及技術問題,故目前印尼除採用PeduliLindungi App數位疫苗證明外,亦接受出示境外紙本疫苗接種證明。建議我台商僑民如果持有我國的各式疫苗接種證明,可暫時先準備影印本或以手機照相存檔,以持憑進出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未來一旦接獲國內指示驗證作法,代表處將另行公告。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2021年10月25日新聞報導,瑞士資通訊科技及網路產業協會(Swico)委託瑞士伯恩大學針對瑞士共510家軟體公司之(Swiss Software Industry Survey 2021)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瑞士2021年軟體企業估計全年營業額成長率為6.6%,2022年營業額成長率為11.3%,顯示瑞士軟體產業景氣已由新冠病毒影響中復甦。   瑞士2020年全國就業人數約399.9萬人,軟體產業員工約占2.7%。2021年軟體業勞工人數較2020年增加2.7%,而2019年瑞士軟體業勞工人數較2018年成長超過11%。瑞士軟體業預估其2022年勞工人數應較2021年成長12.9%。於產品類型方面,第3方公司產品客製化營業額占20.3%,繼續開發客戶之軟體占17.1%,軟體維護占16.4%,自有產品客製化營業額占8.8%,自行開發產品占7.7%,雲端服務約占7%,轉售產品占6.2%等。   2020年瑞士軟體業海外營業額占比為9.7%,而2019年該比例為14%。最大海外市場依序為:德國(43%)、英國(9.6%)、西班牙(8.4%)及法國(8.0%)。   該報告並指出軟體產業對瑞士重要性持續增加,軟體業營業額約為200億瑞士法郎,約占GDP 2.9%(2019年)。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 2021年10月25日

A: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頃發布之調查報告顯示,馬來西亞消費者支出預計將於2022 年復甦,其中家庭支出預計將從 2021 年的萎縮回升至2022年的成長5.1%,主因為政府實施遏制新冠疫情措施繼續對國內需求構成壓力。   估計2021 年,消費者總支出將自 2019 年的 9,050 億馬幣(約2,179.15億美元)下降 5.52% 至 8,550 億馬幣(約2,058.75億美元),顯示目前的消費者總支出較疫情前的表現遜色。因此,馬國消費者支出將延後至2022 年起才可望復甦。然復甦程度將達 9,150 億馬幣(約2,203.23億美元),略高於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   該報告另稱,本年馬國零售業銷售疲軟,因其增長主要來自低基期,主因長期封鎖衝擊消費者和零售商,特別是占馬國零售額 60% 的巴生谷地區(Klang Valley)。馬國政府的疫苗接種計畫雖加速落實,惟估計難以在本年底前實現群體免疫,因此亦難在本年底前實現零售額銳增現象。   惠譽機構認為本年下半年起的高政治風險和未來數個月新冠疫情可能惡化的風險,將可能衝擊馬國零售業銷售和消費信心。   惠譽機構認為,馬國零售業銷售成長5.5%的預測值與該機構對馬國經濟復甦的總體看法一致,鑒於近兩年的持續封鎖狀態,預計馬國經濟復甦態勢將緩慢。馬國國內需求前景已顯著減弱,本年的消費者支出可能較2020年表現更差。此外, 馬國本年6月的失業率達4.8%,較 5 月的 4.5%為差,而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為 3.3%。馬國企業協會 Industries Unite 曾於2021 年 7 月指出,若全面封鎖措施持續,將致大規模情形。嚴重的疫情亦將阻礙任何重新開放國際旅行的計畫,使旅遊業和其他相關產業於2021 年復甦展望黯然失色。   惠譽機構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是 2021 年消費者支出的主要風險,主因消費者購買力削弱所致。過去數月馬國的 消費者物價指數一直在上漲,其中4 月與 5 月分別達4.7%與4.4%的紀錄。   惠譽機構認為,全球半導體短缺將持續至2022年,並為多種消費品供應帶來壓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頃出席第24屆東協—中國大陸峰會以及第38及第39屆東協峰會發表線上講演時表示,馬國重視東協和中國大陸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合作,包括透過雲端論壇分享相關資訊,並為醫護人員提供培訓。馬國亦感謝中國大陸對東協實施全面復甦框架計畫的支持和貢獻。馬國盼加強東協與中國大陸在公共衛生和藥劑產業的合作,以支援本區域疫苗生產。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亦敦促東協和中國大陸立即落實去(2020)年「建立中國大陸—東協數位經濟合作」倡議,以打造數位包容性社會。馬國重申南中國海問題須根據國際法原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以和平和有建設性方式解決。   馬國政府亦將致力於本(2021)年底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加速區域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內政部部長韓沙再努丁(Hamzah Zainuddin)頃主持外勞事務委員會會議後表示,馬國政府考量在新冠疫情期間內流失大批人力資源對國家經濟及各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因此該部同意在「重置非法外勞再就業計畫」(Program Rekalibrasi Tenaga Kerja),將進行至本(2021)年底並將擴大所有領域,該部將於寬限期滿後(2022年初)展開大規模取締行動。   截至10月21日,在重新安置非法外勞計畫下申請回國(Program Rekalibrasi Pulang)的非法外勞達14萬7,705人,其中有12萬4,423人已回國,政府總共收到7,137萬馬幣(約1,721萬美元)的罰款。   在上述再就業計畫下申請合法化就業的非法外勞達21萬2,926人,其中3萬4,318人通過驗證,2萬899人驗證失敗,尚未接受馬國移民局驗證的則有15萬7,719人,所有無法被合法化就業的非法外勞將被安排遣送回國。   根據馬國政府的政策,登記來馬國工作的外勞須年齡45歲以下,並允許在地延長10年至55歲。   截至10月20日,上述外勞再就業計畫總共收到1億646萬馬幣(約2,567萬美元)的抵押金,所取得的稅收則為414萬馬幣(約99.8萬美元),當中包括重置費、人頭稅、准證收費、簽證收費及手續費。   建築領域是最多外勞登記再就業的領域,總共有12萬2,075人,其次為製造業為6萬5,484人),種植業及農業則分別有7,176人及1萬2,003人。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與泰國中央銀行(BOT)宣布,自 2021 年 12 月 1 日起推廣以本國貨幣,即馬幣和泰銖作為雙邊貿易與直接投資結算架構(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 Framework),以降低經商成本、深化當地金融市場發展,以及穩定貨幣匯率走勢。   最新框架包括將符合條件的用戶擴大到包括居住在任一國家的馬來西亞公民和泰國公民,以及額外的外匯政策靈活性,例如簡化文件要求。   馬國央行副總裁阿都拉希加夫(Abdul Rasheed Ghaffour) 表示,本次改革將為兩國的個人與企業提供更多以馬幣或泰銖計價的金融服務。該框架亦允許居住在馬國的泰國人利用這些服務。前述措施將促進馬、泰兩國未來的經濟活動。   泰國中央銀行副總裁 Mathee Supapongse 表示,馬幣兌泰銖結算框架的最新擴展將使馬國與泰國泰國的人民與企業受益。渠表示本次措施將進一步促進跨境金融交易,包括透過馬、泰兩國最近啟動的跨境二維碼支付連接。這將為在東協地區更廣泛地使用當地貨幣和加強金融一體化鋪路。   根據馬國央行與泰國央行於 2015 年 8 月 27 日簽署的瞭解備忘錄,馬國與泰國間的本幣結算框架於 2016 年 3 月 14 日首次啟動後,爰於 2018 年 1 月 2 日進行最後一次擴張。   依前述結算架構,馬國中央銀行已委任駐馬國的盤谷銀行(Bangkok Bank)、聯昌國際銀行(CIMB)、馬來亞銀行(MayBank)、MUFG Bank、大眾銀行(Public Bank)、RHB Bank及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以及新增2家銀行,分別為匯豐銀行(HSBC Bank)及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支持實施該項架構;泰國中央銀行則委任盤谷銀行(Bangkok Bank)、Bank of Ayudhya、泰國聯昌國際銀行(CIMB Thai)、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bank)、Krung Thai Bank、Siam Commercial Bank、泰國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 (Thai))以及新增2家銀行,分別為泰國匯豐銀行分行(HSBC Bank,Bangkok Branch)及泰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Thai))支持實施該項架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本年10月26日發佈數據顯示,受生物醫藥製造業拖累,以及去(2020)年比較基礎高,星國本年9月製造業產值下跌3.4%,結束連續10個月擴張態勢,是製造業產值去年10月以來第一次萎縮,但經濟分析師預計是一次過現象,星國製造業仍保持穩健。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9月產值成長9.4%,則是連續11個月擴張。若經季節性調整,9月產值環比下跌2.8%,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則下跌5.1%。 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在本年9月年比大跌35.9%,主要因醫藥領域產值下跌46.2%,但醫療科技領域產值成長2.4%,顯示醫療器材出口需求持續。電子業產值成長4.9%,增速慢於較8月,除了電腦周邊產品和數據儲存領域,其他領域皆取得成長。增速最快者為精密工程業,產值上升30.2%,機械和系統領域成長38.4%,半導體和工業處理設備產值亦攀高,精密模具和零配件產值上升13.5%,光學產品、塑膠和金屬精密零件以及模具、工具、夾具和裝置產值增加。其他領域方面,運輸工程業和化工業產值分別年比成長12.9%和12.4%,一般製造業則下跌2.7%。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表示,在全球成長和出口需求穩健下,新加坡電子和精密工程業將支撐整體製造業,預計本年全年將分別成長21%和17.7%;考量新加坡經濟以出口為導向,本年出口需求擴張趨勢仍會持續,全年製造業成長預估為8%。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則預估星國製造業本年第四季和本年全年分別可成長8.2%和10.9%,但中國在電力持續緊縮、供應鏈中斷和監管審查力度加大的情況下,經濟成長將放緩,可能對區域製造業價值鏈構成進一步壓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