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0.20 PolandIn, POLSKIERADIO24.PL 波蘭負責團結交通樞紐(CPK)計畫之政府全權代表 Marcin Horała表示,整個團結交通樞紐(CPK)計畫的啟動意味著在2040年之前波蘭國內生產總值將可增加超過9,000億波幣(1,970億歐元)。 正如Horała全權代表所報告的那樣,CPK計畫的實施正按照假定的時間表進行,最高控制委員會(Supreme Chamber of Control ;NIK)上次審查尚未公佈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Horała全權代表指出,NIK表明,這筆經費已經花費在經濟上,該計畫正按計劃進行,就業將與工作任務範圍相對應。 波蘭基礎建設部副部長還回憶稱,CPK計畫時間表假設將執行10年,他並指出該計畫不僅是一個機場,還有幾10個計畫,其中包括新鐵路線的建設。他強調稱,這是關於在波蘭建立一個新的交通系統。在談到國際審計師的計算時,他表示,在啟動整個CPK計畫後,在2040年之前波蘭經濟的收益將可望超過波蘭國內生產總值的9,000億波幣(1,970億歐元)。 CPK是一項計畫,涉及建造一個大型機場和重建整個波蘭的鐵路網絡,以改善其與波蘭其他地區的聯繫。CPK占地3,000公頃,將建在波蘭首都以西約37公里(23英里)處。在第一階段,該CPK計劃每年將為約4,500萬名乘客提供服務,並可能擴增至1億旅客人次。
A:西班牙Invest in Spain平台2021年10月19日報導,全球最大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Oracle)宣布2022年將於歐洲、中東、亞太及拉丁美洲等地區開設14個雲端區域級營運中心,其中之一將設於西班牙;該公司目標係於2022年底前,使全球雲端區域級營運中心增加至44個。
A:西班牙Invest in Spain平台2021年10月19日報導,西班牙Endesa電力公司及西班牙Urbaser廢棄物管理公司將在萊昂省(León)之Cubillos del Sil市建造第一座汽車電池回收廠,預計每年可處理8,000噸電池。此計畫近日獲得西班牙生態轉型部及卡斯蒂利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自治區政府批准,盼透過循環經濟實現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之承諾,總投資額為1,300萬歐元,預計將於2023年年底正式營運,可帶來50個就業機會。 Endesa表示,該廠將把可重複使用之電池改造再利用,其餘無法重複使用之電池則將放電、拆缷、分解及粉碎,以進一步回收可再利用之材料,如塑料、鋁、銅、鈷與鎳(為製造新電池之重要金屬)等。另一方面,Urbaser廢棄物管理公司旗下子公司Sertego將負責管理20個回收廠,以集中回收電動車之電池。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10月16日報導,馬德里自治區主席Isabel Díaz Ayuso 對西國中央政府在「2022年國家總預算」(Presupuestos Generales del Estado de 2022)中分配給加泰隆尼亞(Cataluña)自治區之預算增加11.5%(總額為22億3,100萬歐元),惟分配予馬德里自治區之預算卻縮減8%(總額為11億5,146萬歐元)表示不滿。惟據西班牙國家行政監管機構(Intervención General de la Administración del Estado, IGAE)之統計,自2015至2020年間,西國中央政府對各自治區之預算分配中,實際使用預算經費方面,馬德里自治區係實際支出預算總額最高之自治區,共支出65億9,600萬歐元,為中央政府在該自治區所編列67億7,200萬歐元預算之97%,同一時期,中央政府為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編列之預算為74億5,600萬歐元,雖高於馬德里自治區之67億7,200萬歐元,惟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實際僅使用48億6,000萬歐元,僅達64%,低於馬德里自治區支出之之67億7,200萬歐元。 根據統計,自2015年至2020年間,西班牙中央政府在各自治區之預算平均執行率為71%。其中穆爾西亞(Murcia)自治區為預算執行率最高之地區,獲編列預算額20億6,400萬歐元,實際使用20億5,400萬歐元,執行率99%。其次為馬德里自治區,執行率為97%;阿拉貢(Aragón)自治區,獲編列預算額27億200萬歐元,預算實際執行金額為21億8,800萬歐元,執行率81%。 2015年至2020年間獲得西國政府編列最高預算之地區為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自治區,預算高達94億2,000萬歐元,占全國自治區預算總額之15.2%,惟預算支出金額為60億1,300萬歐元,執行率僅64%。其次為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續為卡斯提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自治區,編列預算金額為72億8,900萬歐元,占全國自治區預算總額之11.8%,惟其預算實際執行為55億200萬歐元,執行率為75%。 倘就西國前任總理拉霍伊(Mariano Rajoy)於2012年至2018年間執政編列之預算統計,獲得較高編列金額之地區為安達魯西亞自治區、馬德里自治區、卡斯提亞-萊昂自治區、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及加利西亞(Galicia)自治區等;而現任總理桑切斯(Pedro Sánchez)於2018年至2022年間之預算編列,獲得較高預算編列金額之地區則為安達魯西亞自治區、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馬德里自治區、卡斯提亞-萊昂自治區及加利西亞自治區等。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10月16日報導,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21年10月18日資料顯示,中國2021年第3季經濟成長較2020年同期成長4.9%,低於2021年第2季之7.9%,亦低於經濟學家預估之5.2%,係自2020年第3季以來經濟成長最低之一季。此外,2021年第2季經濟成長較第1季增加1.3%,而第3季僅較第2季成長0.2%。 中國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危機後第1個經濟復甦之主要經濟體,惟房地產危機、消費復甦力道不足、原物料價格飆漲及製造業生產疲軟等因素影響,加上中國出現電力短缺及恆大房產公司負債逾3,000億美元所造成之房地產危機等,使中國經濟復甦速度放緩。 此外,2021年9月中國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3.1%,低於預期,亦低於2021年8月5.3%之成長;所幸9月份之零售業銷售因疫情後開放而成長4.4%,高於8月之2.5%。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傅令輝表示,中國前3季之經濟仍維持復甦趨勢,惟仍應注意當前國際情勢不確定性及國內經濟復甦不夠穩定與不平衡影響。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儘管中國經濟成長已放緩,中國仍將有足夠之工具以應對挑戰,2021年中國經濟成長之目標仍設定為6%以上。瑞士寶盛銀行(Julius Baer)經濟學者Sophie Altermatt則認為,中國房地產債務及能源問題仍將持續影響中國第4季之經濟成長。
A: 繼本(10)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洪宣布「建構2030年的法國(France 2030)」投資計畫之後,法國多位部長包括衛生部長Olivier Veran、財經部權理產業部長Agnes Pannier-Runacher、高等教育、研究暨創新部長Federique Vidal、數位事務國務秘書Cedric O及總理府投資秘書長Guillaume Boudy共同於本月18日出席數位醫療創新國家窗口(G NIUS)慶賀成立週年場合,發布「加速發展數位醫療策略(la strategie d’acceleration Sante Numerique,SASN) 」。 依據政府發布之新聞稿指出,新興數位工具、數據取得技術、量測方法及技術價值提升等,均推動醫療產業之數位化轉型。數位醫療運用物聯網、平台服務、人工智慧、數位孿生、模擬試驗或自動化等數位工具,推動5P發展(預防preventive、個人化personnalisee、可預測predictive、參與性participative及實證的basee sur les preuves),提升民眾、病患及醫療體系之整體福祉。 馬克洪政府前於本年6 月29日發布預算規模超過75億歐元之「創新醫療(Innovation Sante 2030)」計畫,目的係推動法國取得歐洲醫療創新之領導地位。本次發布之「加速發展數位醫療策略」,係於未來投資計畫(PIA)架構下,提撥6.5億歐元,推動數位醫療5P關鍵數位工具之發展、實驗及工業化,從專業技能培訓至大規模佈署解決方案等,協助數位醫療專案計畫克服專案週期中各種挑戰。本策略5大發展軸心如下: 提供專業培訓課程並強化數位醫療產業之人才吸引力; 發展未來世代數位醫療新科技,並加速研究成果技轉流程; 協助發展數位醫療計畫並強化策略優勢(如數據、人工智慧或資安等); 協助執行實際試驗(experimentations en vie reelles)並推動朝向工業化發展; 創造有利大規模佈署之發展環境。 本次「加速發展數位醫療策略」訂立發展目標及執行方式: 投入8千1百萬歐元,作為培訓數位醫療產業專業人才之用; 投資6千萬歐元於「研究之優先計畫及設備(Programme et Equipements Prioritaires de Recherche)」徵案計畫; 投入2千萬歐元於「評估數位醫療工具或人工智慧應用之益處」徵案計畫; 投入6千3百萬歐元於2025年前建造30座第三方檢驗機構; 投資9千5百萬歐元於發展法國高端醫療影像產業; 投入5千萬歐元於數位醫療新應用之創新補助。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財經雜誌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評比全球前500大銀行的安全度,根據各主要資產評等公司(如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惠譽國際信評Fitch Ratings)的數據,選出全球50家安全度最高的銀行,前10名均為歐洲銀行,排名第一為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次為瑞士蘇黎世銀行Zürcher Kantonalbank及荷蘭BNG Bank。 北歐地區銀行以挪威Kommunalbanken銀行排名最高,佔第7名;瑞典的銀行體系則以出口信貸局(The Swedish Export Credit Corporation, SEK)排名第9為最佳,另有商業銀行(Handelsbanken)排名第13,斯堪地銀行(SEB)排名第31,瑞典銀行(Swedbank)排名第50。以芬蘭為據點的北歐銀行(Nordea)則排名第29。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通貨膨脹率為2.8%,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漲幅。同時,預期未來幾個月內,通貨膨脹率最高可達3.2%。 面對近期物價持續上漲,瑞典央行行長Stefan Ingves認為物價會在幾個月內開始下滑,對瑞典經濟僅有暫時性的影響。Ingves行長表示,因為當防疫措施解除,供應恢復正常後,物價會自動調整回歸。他也認為油價並不會長久上漲,屆時電價也會下滑,因此通膨壓力尚可接受。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在超過1年半的COVID-19疫情重擊後,為了刺激瑞典觀光及旅遊產業,瑞典企業創新部長Ibrahim Baylan宣布將以經濟、社會和環境永續為3大基石,規劃於2030年之前將瑞典打造成世界上最具吸引力且永續發展的觀光及旅遊重點國家。 Baylan部長並未詳述政府如何執行或評估成效,僅表示將依據已訂目標,與業界和各單位共同建立推動策略後,再提出詳細執行計畫藍圖。鑒於瑞典觀光及旅遊業目前面臨勞工嚴重短缺,因此協助勞工發展技能和職業培訓將是瑞典政府的關注重點。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77/P200號(商情文號:第87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強生首相昨(19)日與國內汽車業者代表會面,討論英國電動車之未來方向,與會者進一步討論如何加速產業革命過程,如支持產業轉型、發展電池技術,且應加強建造充電設施,會中尚討論創造及支持高技能工作,以及重新培訓汽車勞動力者等。另外,各方同意制定共同計畫,以實施政府氣候目標。 在英國政府昨日公布的零碳策略中,新列經費包括額外3.5億英鎊用於支持英國汽車及其供應鏈電動化。此外,編列6.2億英鎊用於特定電動車補助和基礎建設投資,重點在於為住宅街道興建電動車充電站。自2020年財政預算審查後,政府對電動車補助和基礎建設投資的總額已達到25億英鎊。 除首相本人,包括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交通部長Grant Shapps、財政部長Rishi Sunak以及國際貿易部長Anne-Marie Trevelyan等人亦參與上述會議。來自英國汽車業及供應鏈代表業者共14個單位(包括Nissan、Stellantis、BMW、Ford、Toyota、Arrival、JLR、InstaVolt、Pod Point、BP、Bosch、Envision、BYD、Geely)代表與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BBC 日期:110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78/P200號(商情文號:第878號) 商情本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英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3.1%,其中運輸成本成長為9月物價上漲的主因,汽油平均價格達每公升1.349英鎊,已處於自2013年9月以來最高點。本月能源價格上限調漲,亦促使能源費用大幅成長12%,同時燃料價格上漲及餐飲業增值稅減免終止,增加外界對食品價格也將上漲的擔憂。 經濟學家和英國央行均預期,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恐在今年年底前上升超過4%,且在2022年內大部分時間,物價指數應可能遠高於央行2%的通膨目標。英國商會首席經濟學者Suren Thiru表示,隨著能源價格成長、餐飲業增值稅減免終止以及供應鏈中斷問題持續,預計未來數月物價仍將進一步上漲,通膨上升可抑制消費者需求,將阻礙英國經濟復甦之路。另外英國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本日表示,最近已與央行行長溝通,擬加以控制物價上漲問題,相關人士預估,央行應自今年稍晚或明年初升息。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76/P200號(商情文號:第876號) 商情本文: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署(CMA)宣布,將針對國內音樂串流媒體產業進行市場研究,推動數位市場競爭。該署已致函數位、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 Sport,DCMS)等部門,以進一步研討計畫。該署署長Andrea Coscelli表示,國內音樂業發展蓬勃,是許多世界知名創意人之鄉。過去十年來,音樂產業發展徹底翻轉,據英國唱片業協會(British recorded music industry),音樂串流媒體現占全國音樂收音率超過80%。市場研究將有助於深度了解此根本變化,並研討該行議題觀點。 市場研究為競爭與市場管理署分析產業競爭與消費者問題的重要途徑,該署已正進行多項促進數位市場競爭的業務,包括調查Google的用戶隱私計畫(privacy sandbox)、Facebook針對廣告數據使用,以及Apple的行動應用程式平台(App Store)。該署於今年4月已設置數位市場部門(Digital Markets Unit),該部門尚以影子模式營運,仍待立法通過以賦予其權力。除擬議市場研究外,該署一獨立小組正在審查Sony從Kobalt音樂公司併購AWAL以及Kobalt Neighbouring案。 當該署市場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特定市場可能對消費者不利後,可能採取以下措施:一、向政府提案改變法規或對公共政策提出建議;二、鼓勵企業自律;三、採取執法行動;四、進入深度市場調查;五、要求企業證實清白(clean bill of health)。
A:出處:NL Times, 2021/10/2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ABN Amro銀行將其負利率門檻降低至 100,000 歐元 荷蘭時報NL Times 報導,從明年 1 月 1 日起,荷蘭ABN Amro銀行儲蓄超過 100,000 歐元的客戶,其超額部分將被收取負利息,亦即該銀行的客戶不僅賺不到利息,且須支付利息給銀行,目前僅適用於儲蓄超過 150,000 歐元的客戶。 ABN Amro銀行的客戶必須為超過 100,000 歐元的儲蓄支付 0.5% 的利息給銀行。該銀行表示,將只會影響到一小部份的客戶群,95% 的客戶將不會面臨負利率。 ABN Amro銀行稱,由於民眾儲蓄增加,因此該措施是必要的。 ABN Amro 及其他的銀行必須將其客戶的部份儲蓄存入央行 ,且必須為此支付利息, ABN Amro 客戶儲蓄越多,銀行必須在央行保留的錢就越多,銀行必須支付的利息就越多,銀行將這些成本的一部份轉嫁給客戶。 稍早荷蘭ING銀行已將其負利率門檻降低至 100,000 歐元。
A:出處:NL Times, 2021/10/1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疫情爆發管理團隊主席預計今冬將不會實施疫情封鎖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疫情爆發管理團隊(OMT)主席 Jaap van Dissel 表示,儘管現在荷蘭新冠病毒確診案例持續增加(謹註:過去一週每天約有3,679個確診案例,較上週增加44%),但預計今冬將不需實施關閉學校或宵禁等疫情封鎖措施,主因是荷蘭的疫苗接種率高,目前全荷 85% 的人口至少打過一劑疫苗,與去年缺乏疫苗時無法相提並論。 OMT 主席表示,很難判斷是否應對染疫住院和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的現狀感到憂心, 因為現況比去年疫情爆發時更難預測,必須取決於多種因素。疫情爆發之初,確診和住院的關係比較明確,但現在由於疫苗接種率高,所以比率隨之改變,例如現在很多年輕人確診,但住院機率卻偏低,此外亦取決於未接種疫苗的群體和接種疫苗人數偏低地區的病毒傳播速度。 OMT 主席認為暫時無需全民施打第三劑加強針,荷蘭大部分地區有望在2022 年春天過後擺脫新冠病毒,惟必須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疫苗免疫的有效期限、可能出現變種病毒株、自國外傳入、以及接種疫苗的意願等。但若 Delta 變種病毒未被新種變種病毒株取代,且民眾疫苗接種率和免疫力均高,預計明春過後,疫情就可在很大程度上獲得緩解。
A: 據日本TBS NEWS本(10)月20日報導稱,由於汽車晶片零件不足導致汽車出口數量大幅減少及國際原油價格高漲之影響,日本貿易收支連續2個月呈現赤字。 依日本財務省頃公布本(2021)年9月貿易統計資料,9月出口金額計6兆8,412億日圓,較上年同期成長13.0%,主要係因對亞洲出口的鋼鐵及半導設備增加為其原因。惟受到半導體等晶片不足衝擊,導致日本國內汽車生產減少之影響,日本對美國出口的汽車出口額下滑至去年的一半。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原油價格高漲,9月進口額較去年增加38.6%,在出口貿易額減去進口貿易額後,出現6,228億日圓的逆差,為連續2個月呈現赤字。
A:華爾街日報10月19日報導,美國企業正面臨勞動力短缺、原物料價格攀升、運輸瓶頸等供應鏈挑戰,大型企業則利用其雄厚財力、龐大全球營運及市場占有率減輕供應鏈混亂的影響,並尋找替代商品補足貨架以滿足強勁消費者需求,且調高售價轉嫁成本維持獲利。 各國經濟重啟後,民眾消費需求強勁,增加全球運輸壓力,提高物流成本,根據Bernstein 公司分析,2020年40呎海運貨櫃的運費約1,600 美元,至2021年9月運費已攀升至10,200 美元;空運因貨機較少而運費增加;陸路運送亦因貨車司機短缺而費用上漲,美國本年第3季貨車即期運費已較去年同期增長13%;部分企業內部設有物流部門則具備優勢,例如Walmart公司擁有自己的貨車。 企業與供應鏈距離、原有的運費合約、及轉嫁高成本給消費者的能力等均為影響企業承受成本上漲壓力的因素,例如Nike 公司表示由於亞洲製造廠無法補足庫存,本財年銷售額恐低於預期,然該公司計劃調漲商品售價及增加網路銷售以提高其利潤;寶僑公司本日公布上季財報超出市場預期,然該公司表示通貨膨脹仍在提高,供應鏈成本攀升恐侵蝕其2022財年營收,已調高售價彌補運費成本,惟跟不上原物料價格的增長。 企業尋找替代品補足貨架商品短缺,例如Ikea公司表示許多產品尚等待貨車從倉庫運送至各分店,然因各分店使用替代品,貨架商品短缺尚未有明顯的銷售影響,且消費者轉往官網購買,網路銷售增加彌補其他損失;美國大型雜貨商Albertsons公司表示,正尋找替代品補足貨架所缺少的商品,並將上漲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寶僑公司則運用其全球營運規模、調整供應鏈、改變運輸路線、並限制零售商購買數量,以維持貨架上的商品供應。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household-brands-count-the-rising-cost-of-trains-planes-and-automobiles-11634639778、https://www.wsj.com/articles/procter-gamble-to-raise-prices-on-more-staples-11634641561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10月20日報導,三菱重工業集團之三菱重工工程(三菱重工エンジニアリング)公司發表該公司使用其開發之二氧化碳吸收液「KS-21」回收燃氣輪機(Gas Turbine)排放廢氣中之二氧化碳,實驗結果顯示回收率可達99.8%,證明「KS-21」之二氧化碳回收率遠高於其他吸收液,爰三菱重工判斷該產品已可商業販售。 三菱重工本年5月上旬至8月下旬於挪威「蒙斯塔德技術中心(Technology Centre Mongstad)」(謹註:全球最大規模的二氧化碳回收實驗設施)進行二氧化碳回收實驗。該本次實驗運用公司與關西電力共同研發之二氧化碳回收技術「Advanced KM CDR Process」及該公司開發之二氧化碳吸收液「KS-21」於該設施之燃氣輪機,實驗結果顯示,「KS-21」相較一般的胺吸收液(MEA)及該公司前世代產品「KS-1」,運用成本更低、節能效果更佳,且在特定運轉條件下之高二氧化碳回收率實驗中,創下99.8%之回收率紀錄,為目前全球最高水準之二氧化碳回收率,經處理之廢氣二氧化碳濃度甚至低於大氣中之二氧化碳濃度。 「Advanced KM CDR Process」為三菱重工集團碳捕集及封存(CCUS)之重點技術,目前係以具減碳需求之歐洲地區為中心進行拓銷。「KS-21」較前世代產品「KS-1」具揮發性較低,品質不易劣化之特性,可減少「Advanced KM CDR Process」運用過程中交換吸收液之頻率,有效降低運用成本。迄今全球已有13座火力發電設施採用三菱重工之「Advanced KM CDR Process」技術(使用KS-1吸收液)。未來三菱重工擬活用本次實驗結果,進一步拓展市場。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稱,截至本(2021)年9月止,新加坡在越南之投資案件數為2,769件,投資資金約計626.1億美元,為越南第3大投資來源國。新家坡廠商在越南主要投資於加工製造業,件數為690件,投資資金約計235億美元,占該國在越南投資之總額之40%。其主要投資地點包括胡志明市、河內市以及平陽省。新加坡廠商之重大投資案如在薄遼省(Bac Lieu)省投資40億美元之液化天然氣(LNG)發電廠、在廣南省投資40億美元之南會安(Nam Hoi An)休閒區、在隆安省投資31億美元之液化天然氣(LNG)發電廠。越南可吸引更多新加坡之投資資金,尤其是新加坡與越南之廠商協會(Vietnam – Singapore Business Council)已2019年7月成立後。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0月20日報導,美世(Mercer)、蒙納士大學商學院和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10月19日聯合公佈「2021年美世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全球養老金指數排行榜」。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連續13年獲評為亞洲最佳的退休養老制度。但本年在全球排行榜上,新加坡滑落三個名次,名列第10。 調查人員依據制度的永續性、健全度,以及充足程度,評估全球43個國家和地區的退休養老機制。該報告本年首次加入冰島、臺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烏拉圭的退休金制度評估。首次接受評估的冰島便登上榜首,整體得分為84.2分;去年排名第一的荷蘭本年名列第二;第三則是丹麥。新加坡是所有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首,香港第二,馬來西亞則為第三。星國本年整體得分為70.7,與去年71.2稍有滑落。健全度方面81.5分,充足度73.5分,永續性59.8分,整體評級為「B」。 美世(Mercer)指出,新加坡貧困人口本年所獲的最低限度援助減少,導致整體得分微跌。整體而言,新加坡退休金制度的評估,與去年的大致相同。星國的退休養老機制主要以公積金制度為基礎,涵蓋所有受聘的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整體評級「B」,代表新加坡的退休金制度健全,但仍可改進。同樣獲得「B」評級的還包括加拿大、紐西蘭和瑞士等國家。新加坡可透過降低門檻鼓勵企業推動退休計畫、提高公積金會員可動用退休儲蓄的年齡,以及將公積金制涵蓋範圍擴大至在當地工作的非居民等,改善星國的退休制度。 此外,該調查結果也顯示男性和女性在退休生活中的差異。申請育嬰假的家長無法繼續享有累積退休金的福利,或是照顧年邁家長或幼兒的看護者不能領取退休金補助等情況對於女性的退休生活影響更大。退休金政策的制定者可考慮放寬限制,例如,亞洲許多職業婦女從事兼職工作。政策制定者可考慮為看護年長者或幼兒的人提供退休金補助(credit),以確保因履行看護責任而無法擔任全職工作者不被遺落。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0月20日報導,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美國研究機構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佈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針對134個國家的監管、教育,及對外開放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衡量各國的人才競爭力。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和占全球近98%,總人口占全球逾94%。新加坡憑藉良好監管、卓越正規教育及蓬勃就業市場,在本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上升一個名次,排名第二,緊跟瑞士之後。 瑞士以82.09分繼續高居全球人才競爭力榜首,新加坡(79.38分)和美國(78.81分)緊跟在後。自2013年展開調查以來,新加坡在全球榜上一直是坐二望一,唯獨去年被美國拉下。從亞太區域來看,星國是唯一躋入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前10名的亞洲城市。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設有六個關鍵指標,即「國內環境」、「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該顯示,新加坡在「國內環境」、「人才吸引」和「人才培養」等三個指標位居第二,「全球知識技能」排名第三,以及「技術與職業技能」排名第四,意味著星國就業市場需求和勞動力供應能獲得滿足。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高級研究員Bruno Lanvin表示,新加坡能重登第二位,是因在正規教育方面表現出眾,該項目得分從全球第12名躍升至第一,主要基於更高的技術與職業教育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支出,使星國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等教育領域持續獲得優異表現。此外,星國優良資訊科技基礎設施亦在疫情期間發揮作用。然而,留住人才表現稍微遜色,新加坡能吸引國際人才但卻不能長期留住他們。新加坡在退休金覆蓋(永續發展條件之一)及醫生占總人口比率(生活素質條件之一)的得分較低。星國可以增強環境品質,及進一步發揮教育、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和良好監管等方面優勢,以提升人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