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0.18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澳大利亞公司South32已宣布有意以 15.5億美元,以及加上未來可能的5億美元(根據銅價)收購日本住友(Sumitomo)公司在智利Sierra Gorda礦區45%的股份,預計該交易將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 該礦區剩餘55%的股份係由波蘭國庫控制的KGHM公司持有。然而,KGHM公司擁有收購住友股份的優先購買權,波蘭公司可在收到日本公司的正式通知之日起有30天的時間進行此類操作(該通知尚未交付)。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0.17 PAP, PolandIn 波蘭氣候與環境部長 Michał Kurtyka於10月17日在評論對波蘭電動汽車(ElectroMobility Polish, EMP)公司-波蘭電動汽車Izera的製造商-注資2.5億波幣(5,460萬歐元)時表示,世界上所有的汽車大廠都是從國家支持開始發展的。他舉例列出韓國或日本,並補充表示,波蘭經常跟隨他們並希望繼續這種趨勢。Kurtyka部長表示,這些國家能夠建立自己的汽車產業,此成為整個國家的成長槓桿,但在此之前,國家作為初始資本的角色不容小覷。 Kurtyka部長強調,EMP公司必須在市場條件下運作。該公司已經擁有一支由非常高級的波蘭專家組成的團隊,該公司還吸引來自全球大型電動汽車公司的波蘭人,他們看到了實現波蘭汽車品牌願望的機會。 2020年7月下旬,波蘭品牌電動汽車Izera首次亮相。隨後,EMP公司展示了兩款電動汽車原型(SUV和掀背車)。2021年7月29日,EMP公司宣布已與國庫(the State Treasury)簽署投資協議,根據該協議,國家將收購新的EMP股份。該公司董事長Piotr Zaremba指出,收購額外資金應能夠完成與主要合作夥伴的業務談判,開始與Izera平台供應商的合作,以及與在Jaworzno建造工廠相關的準備活動 - 波蘭電動車預定與在那裏生產。 EMP公司成立於2016年10月,由4家波蘭能源公司(PGE、Energa、Enea 和 Tauron)發起,每家公司都佔股本的25%。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0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69/P200號(商情文號:第869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最快可能於下周公布其《零碳策略》,宣布國內脫碳計劃及基礎建設資產模式等細節,目前已知核電將成為英國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關鍵科技,零碳策略重點將落在英國進展緩慢但期待已久之核電計劃,目前境內既有核電廠預計於2035年除役,而現只有Hinkley Point C開發案仍在進行。 監管資產基礎模式(regulated asset base, 簡稱RAB模式)將成為交付未來大型核電廠的關鍵。此模式已用於國內其他基礎建設項目,如倫敦泰晤士河Tideway隧道。在RAB模式下,係指在核電廠正式啟用發電前向用戶額外收取費用,以資助興建核電廠,旨在確保早期穩定回報吸引力,以鼓勵投資者進駐。但反對RAB模式者表示,國內用戶可能因核電廠開發案成本超支而大受損失。 近期英國核電發展,例如法國EDF電力公司欲在英國東南部Suffolk郡投資,以興建具有3.2 GW發電量的Sizewell C核電廠,以及美商Westinghouse核電公司計畫接手在威爾斯北部原屬日立Hitachi的Wylfa核電廠重建計畫。另有包括Rolls-Royce公司所組成之UK SMR組織,計畫推動迷你核電廠之開發項目,用於迷你核電廠的微型核反應爐可設於既有工廠,且成本和風險均小於大型核電廠。英國政府近期已宣布欲在2035年使全國電網脫碳的決心,將整合核電、其他再生能源和建於燃氣發電廠的碳捕獲與封存措施等。 伴隨《零碳策略》,政府同時也預計發布其房屋供暖策略,以在2035年禁止安裝新家用燃氣燃氣鍋爐,目前正在制定電動熱泵(electric pump)補貼計劃,空氣熱泵預計可獲5000英鎊補貼,地面熱泵可獲6000英鎊補貼。財政部也預計在近日內公布其評估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所需的成本,財政部另曾提議取消現電動車每輛2500英鎊補貼,惟遭交通部及商業部反對。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10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70/P200號(商情文號:第870號) 商情本文: 隨著汽車業電動化轉型,福特汽車將於其在英國西北部Merseyside郡Halewood地區工廠投資2.3億英鎊,以生產電動車零組件,預計可保障該廠500位就業者生計。福特汽車歐洲地區總裁Stuart Rowley指出,此投資將支持該廠持續營運,部分資金則來自於英國政府汽車業轉型基金,英國政府補助支持是該公司選擇持續投資該廠的重要原因。 福特汽車公司Halewood地區工廠將自2024年起,轉型製造可取代傳統汽車引擎及變速器的電動車零組件。該公司雖曾承諾將持續致力於投資英國地區,但其在威爾斯地區Bridgend鎮之引擎工廠已於去年9月關閉,造成1700名失業,該公司關閉Bridgend引擎廠的原因,歸咎於消費者需求改變及成本因素,且否認英國脫歐為其中因素。 福特汽車另表示,其尚未面臨英國企業所受之供應鏈問題影響,且英國脫歐後的海關行政導致之瓶頸問題也並未對之造成過大困難,因其於Dagenham鎮上擁有自己的著陸設施;不過該公司擔心英歐雙方針對北愛爾蘭協定之談判可能造成的影響。近期,該公司尚宣布在德國科隆的汽車零組件廠投資7.3億英鎊,並計畫擴大其在土耳其和羅馬尼亞等地之電動車生產線。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汽車公會Bil Sweden的資訊,瑞典9月所登錄新車約50%為油電混合動力車或純電動車,因為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電動車或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已成為目前市場趨勢,主因是近期油價快速上漲所致,使消費者顧慮高油價成本。目前,傳統汽油汽車和電動車的價格差距在10萬瑞典克朗左右,但隨著汽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和未來電池價格下降趨勢,預計價格差距會縮小。 Bil Sweden同時呼籲在瑞典擴增充電站,以滿足電動車不斷成長的用電需求。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10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67/P200號(商情文號:第867號) 商情本文: 英國Ineos化工公司創始人Jim Ratcliffe宣布,將在挪威、德國以及比利時興建氫工廠,投資超過17億英鎊研發電解項目,以在全歐發展零碳綠色氫生產。據稱第一項生產裝置將建於挪威,透過當地再生能源電解水以產生零碳氫,將可為該國交通運輸業提供燃氣。隨後預計在德國、比利時展開類似項目。 Ineos公司表示,亦有在法國、英國投資氫的計畫,但並未透露細節。由於德國政府在天然氣業投資巨大,英國在氫能發展存有落後於德國的風險。綠色氫為走向永續低碳世界的關鍵技術之一,歐洲急需更多在此方面的投資。另該公司尚宣布將在法國Mercedes-Benz前工廠生展旗下新款4x4 Grenadier越野車,原預計在威爾斯Bridgend鎮上生產Grenadier的計畫則已被取消。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0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68/P200號(商情文號:第868號) 商情本文: 近幾周以來,英國政府已採取25項行動,以紓解長期重型貨車駕駛短缺的問題,且已可見初步成果,如重型貨車駕駛臨時駕照的申請數量暴增300%。長久以來,全球運輸業均存有重型貨車駕駛短缺現象;在英國,更由於2020年疫情期間駕駛考試大停擺,進一步加劇此短缺問題。 英國交通部已與政府其他部門合作,欲透過改善重型貨車駕駛考試、加強職業培訓課程等,以提升就業率,例如在汽車駕駛標準局(Driver and Vehicle Standards Agency)規範下提高重型貨車駕駛測試,以及加快駕照核發局(Driver and Vehicle Licensing Agency)優先處理必要證照申請。其中,簡化重型貨車駕照制度是政府加快潛在合格駕駛入行的重要措施,以緩解貨車駕駛短缺對國內造成之極大壓力。在針對此議題的公眾諮詢後,交通部長Grant Shapps已宣布多項辦法,以簡化貨車駕駛執照制度並欲以立法,將可取消目前在英國考取貨車駕照所需之分階段流程。此外,另將簡化部分步驟,以加快初學者成為合格駕駛的過程,因此將使之可盡快響應國內對貨車駕駛之緊急需求,惟政府仍將續維持國內針對駕駛考照的高標準。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擁有新穎商業解決方案的瑞典Fintech新創公司,近期成長迅速,如主要提供移民線上金融解決方案的瑞典線上銀行公司Majority,已鎖定美國5,000萬人的移民市場,並取得瑞典科技億萬富翁的投資。Majority是由發展金融電信業務的科技公司Rebtel脫離的新創公司。 另一家瑞典金融新創公司Juni,其主要業務為協助線上貿易商監管資產等財務狀況,已獲得瑞典投顧公司EQT Ventures投資4.5億瑞典克朗(約5,200萬美元)的資金。EQT Ventures讚揚Juni是所見過成長最迅速的金融新創公司。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0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66/P200號(商情文號:第866號) 商情本文: 部分保守黨議員促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10月27日公布政府預算時,一併刪除收取家戶用電與天然氣能源帳單中的5%增值稅(VAT),幫助民眾度過能源價格高漲的寒冬,以及實現「脫歐紅利」。若真的刪除此稅,財政部可能短收15億英鎊的稅入。 根據歐盟規定,會員國家中的家戶能源帳單增值稅不得低於5%。2016年脫歐陣營主張的承諾之一,即是在脫歐之後,所有人的電費帳單都能夠變得更便宜。保守黨議員Robert Halfon表示,刪除能源帳單中5%增值稅能夠確實讓人民得到脫歐帶來的好處,也能展現政府傾聽民意。 在COP26前夕刪除這項稅入,可能帶來連鎖效應。智庫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執行長Paul Johnson則認為刪除電費增值稅係變相補助天然氣業者,且實際上為高收入家戶受益最多。另一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經濟學者Jonny Marshall也認為這項減稅不可能做到排富,也讓國家短收龐大稅入。 政府已在上個月提供全國各地方政府5億英鎊,提供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補助家戶保暖工程以及冬天帳單補貼。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10/1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擬通盤補貼持續上漲的天然氣費 荷蘭新聞公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政府將撥出 32 億歐元,以補貼每個家庭因應持續上漲的能源費用。 經濟部長 Stef Blok日前曾表示,政府對民眾和企業天然氣價格急劇上漲的補貼應有針對性,惟經數日尋求解決方案後,現則選擇通盤補貼。 經濟部次長Dilan Yeşilgöz表示,平均每戶每年將可減少 400 歐元的能源成本。 事實證明,設計出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太困難,使用通盤措施將無可避免。 最近幾週,政府面臨來自社會和眾議院要求緩解能源費上漲的壓力越來越大,本年9月份政府曾撥出5億歐元預算以補助民眾降低能源費用負擔,惟各方咸認不足。由於天然氣價格迅速上揚,明年有些家庭的能源費可能增加 1,000 歐元。 目前政府提出的一系列補貼計畫中,約有 27 億歐元將用於家庭,除了經濟補償外,政府亦將提供額外的 1.5 億歐元用於補助改善私人住宅的保暖設備,政府已今年 9 月公佈的 2022 年預算中預留了 5 億歐元。 Dilan Yeşilgöz次長強調,補貼是暫時性的,為期一年,政府設想今年冬天過後,天然氣價格將會穩定。
A:出處:NL Times, 2021/10/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將禁不實網評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經濟部長 Stef Blok 提交的立法提案,內閣計畫從明年開始禁止網路商店和平台的不實消費者評論。目標是根據歐盟指令在 2022 年 5 月底之前實施該法案。 根據該法案,網路商家必須在發佈消費者評論前進行驗證,包括檢查發佈評論的消費者是否是實際真是購買產品者,該法案亦禁止付費給他人發佈不實評論。 網路商店亦須明確列出負責交付和處理退貨的相關資訊(賣家或平台),以利消費者遇到問題時便於聯繫。 歐盟成員國未來均將採行新規則,不遵守新規定的公司可能會在一個或多個歐盟成員國被處以罰款。
A:202《2021年緬甸聯邦稅法》於2021年9月30日頒布,且於10月1日正式生效。該法共有10章,具體分為:(一)名稱、開始生效日期與定義;(二)預計稅收款;(三)規定稅率與報告稅收情況;(四)相關部門之職責與權利;(五)特殊商品稅;(六)商業稅;(七)所得稅;(八)珠寶稅;(九) 其他稅收之稅率;(十)總則。新的聯邦稅法主要調降的稅目如下: 特殊商品稅 《2021年緬甸聯邦稅法》主要提高香煙、捲煙、酒類與紅酒類的特殊商品稅率。 商業稅 根據《2021年緬甸聯邦稅法》,共有 45 類商品與 33 項服務免徵商業稅,而《2020 年聯邦稅法》則有 43 類商品及 33 項服務可免徵商業稅。新增的商品為:奶精與家用驅蚊劑作為允許免商業稅的商品。飯店與旅遊服務業收入的商業稅率由 5% 降至 3%。 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 為重振因COVID-19疫情而延遲的企業與投資,將企業所得稅從 25% 降至 22%。 個人所得稅 每年薪資未超過480萬緬元,將免徵所得稅。納稅人可從所得總額中扣除之項目與2020年度相同: 扣除所得總額20%,一年之總津貼不能超過1,000萬緬元 配偶減免100萬緬幣。 子女每位減免50萬緬幣。 父母(須共同生活)每位減免100萬緬幣。 但新的聯邦稅法修改課稅所得區間,兩年度稅率如下: 序 2020年聯邦稅法之稅率 2021年聯邦稅法之稅率 每年所得區間(緬元) 每年所得區間(緬元) 1 1~2,000,000 0% 1~2,000,000 0% 2 2,000,001~5,000,000 5% 2,000,001~10,000,000 5% 3 5,000,001~10,000,000 10% 10,000,001~30,000,000 10% 4 10,000,001~20,000,000 15% 30,000,001~50,000,000 15% 5 20,000,001~30,000,000 20% 50,000,001~70,000,000 20% 6 30,000,001以上 25% 70,000,001以上 25% 緬甸公民未披露收入稅率 《2021年緬甸聯邦稅法》調降未披露收入稅率,任何公民如購買基礎設施、興建基礎設施或創辦新業務、擴展業務,若不能證明收入來源,須按照規定稅率繳納所得稅,兩年度稅率如下: 序 年收入區間(緬元) 2020年聯邦稅法之稅率 2021年聯邦稅法之稅率 1 1 100,000,000 6% 3% 2 100,000,001 300,000,000 10% 5% 3 300,000,001 1,000,000,000 20% 10% 4 100,000,001 3,000,000,000 15% 5 3,000,000,001 以上 30% 30% 上述稅率降適用於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有關《2021年緬甸聯邦稅法》詳情,請參見:https://www.ird.gov.mm/sites/default/files/2021_UTL.pdf (緬文版)。
A:越南工商部本(2021)年10月13日頃頒發第2302/QD-BCT號決定,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及印度之Polyester長線製品正式課徵反傾銷稅。 依照上述決定,越南工商部持續實施其本年8月份第2080/QD-BCT號決定,對上述國家之Polyester長線製品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課徵反傾銷稅產品稅則號列分別為5402.33.00、5402.46.00及5402.47.00。 實施之反傾銷稅率分別為印度54.9%、印尼21.94%、馬來西亞21.23%及中國3.36%至17.45%。 正式反傾銷稅將自本年10月16日起開始生效,實施時間為5年(越南工商部部長另有變更、延期之情況除外)。 經查,越南工商部自去年4月份根據越南國內廠商2019年11月份提出之要求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自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及印度之Polyester長線製品進口量大幅增加。即使受Covid-19疫情之影響,本年上半年越南Polyester長線製品進口量仍達25.8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37%。進口貨品傾銷系越南國內廠商嚴重受損之主因。
A:華爾街日報本(18)日報導,拜登政府制定更為嚴格的燃油效率目標,正加速汽車製造商進軍美國市場,斥資興建電動車暨電池製造工廠,豐田汽車宣布預計2030年底前投資34億美元在美國研發及生產電動車電池,先前該公司已宣布將於全球投資135億美元進行電池開發及生產,其中90億美元將用來設立電池製造工廠,包括斥資 12.9 億美元與關聯企業新建電池廠,目標為2025年開始生產電池,預計將創造1,750個就業機會,另豐田表示自2022年起將銷售15款電動汽車車款,期望2030年全球可銷售約200萬輛電動汽車。 Stellantis集團表示與韓國LG集團的電池製造部門LG Energy Solution合作,在美國建立一座新鋰離子電池工廠,儘管未透露投資規模,但表示工廠每年總產量可達40 GWH,可供應數十萬輛電動汽車,預計將投入355億美元。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toyota-stellantis-to-build-ev-battery-factories-in-the-u-s-11634551200?mod=tech_lead_pos6
A:綜合美媒及白宮新聞資料,氣候變遷相關災難不斷惡化,恐對經濟與金融體系產生結構性風險,危害全球金融穩定性,拜登政府公布「建構氣候變遷影響下經濟韌性路徑圖」報告,將成為管理金融機構氣候變遷法規的基礎。 該報告揭櫫六大工作重點包括:促進美國金融體系對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抵禦能力、保障壽險儲蓄及養老年金免受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透過聯邦採購解決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納入聯邦財務管理及預算編制、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納入聯邦貸款及擔保、建置具韌性基礎建設及社區,預期各聯邦金融監管機構均將參與因應氣候風險工作,列舉如次: 1.財政部: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視氣候變遷為生存威脅,表示氣候變遷及其因應政策影響深遠,可能造成擱淺資產,導致資產價格與信用風險大幅波動,該部已成立氣候辦公室協調相關政策。 2.聯準會:理事Lael Brainard表示,金融監管機構應指導大型銀行採取措施管理氣候變遷風險,做為監控金融體系潛在危害一環,聯準會透過情境分析研議氣候變遷風險及低碳經濟轉型成本。 3.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制定規則要求上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及營收面臨氣候變遷風險相關資訊。 4.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成立專責部門評估氣候變遷對於期貨及選擇權市場之風險。 目前美國國會對於氣候議程尚未取得共識,兩黨就是否課徵碳稅仍爭執不休,專家及企業高管指出碳稅較金融監管更能有效推動化石燃料轉型,惟拜登政府採納環保人士建言發布前開報告,研議推動由華爾街金融巨頭直接面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以納入營運決策考量。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16日報導稱,日本銀(央)行計畫在明(2022)年4月將邁入數位貨幣的實證實驗第二階段,並將依照本(2021)年春天完成的第一階段實證結果,以數位貨幣與現金的交換機制,以及數位貨幣與民間電子支付系統合作視為重點,進一步採取實際驗證其風險及優點。 日本中央銀行預定發行的數位貨幣稱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除中國大陸外,歐洲中央銀行(ECB)亦正準備推動導入數位歐元貨幣等開發計畫,將來將加速開發行動。另,未來日本央行預定進行第三階段之數位貨幣實證試驗。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10月14日報導,西班牙政府將投資15億5,000萬歐元於數位連結,推動網路安全及布署5G通訊。部分經費係來自歐盟復甦基金,將補助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Orange電信、Vodafone電信及MasMovil電信。依據西班牙預算會議計畫說明,前述經費將用於提供連網挑戰解決方案,盼將固網連通速度提升至100Mbps,布署5G通訊及重要跨境傳輸網路等。 5G及超高速寬頻通訊、5G、6G及5G雲端網路安全研發創新均將成為西班牙經濟成長主要動能及必備服務。其中5G通訊將獲6億歐元,超高速寬頻將獲2億5,600萬歐元。另在資本收入部分,2021年由於拍賣5G牌照,西國政府取得逾10億歐元收入。 此外,西國政府規劃2億5,000萬歐元於培訓西國企業參與跨國數位基礎建設,另西國國家人工智慧策略計畫將取得1億1,380萬歐元經費。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10月14日報導,西班牙政府頃通過2022年政府總預算。西班牙財政部規劃將自歐盟2021年至2026年補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復甦基金1,400億歐元融資及補助中,提撥276億2,200萬歐元用於西國政府之2022年預算支出。 西國財政部將運用歐盟12億7,800萬歐元補助補助款於經濟轉型及復甦策略計畫(Perte)之電動汽車補助。Perte係經濟轉型及復甦策略性計畫,主要計畫係透過公私合作進行,許多自治區已開始投入相關資源。 西國政府除首度向歐盟申請補助用於經濟復甦機制之外,也保留申請額外融資以支應可能發生的新一波附帶員工培訓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或協助中小企業數位創新之計畫。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10月14日報導,西班牙財政部(Ministerio de Hacienda)部長María Jesús Montero於2021年10月13日將西班牙「2022年國家總預算(Presupuestos Generales del Estado de 2022)」提交國會眾議院審查。該總預算支出編列4,589億7,000萬歐元,總收入編列3,769億9,700萬歐元,預算赤字為819億7,300萬歐元,所編列之支出及收入預算均創下最高紀錄。西國政府盼在歐盟提供復甦基金270億元協助及預算之支出下,使西班牙經濟於2022年年底全面復甦至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之水準,以擺脫病毒引發之經濟危機。 目前西班牙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人口已近8成,確診人數亦大幅下降,領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勞工為23萬9,000人(曾一度高達340萬人)。 西國政府於「2022年國家總預算」中大幅編列社會福利政策支出,總金額逾2,480億歐元,其中社會福利金(Pensiones)支出高達1,679億700萬歐元,約占支出總預算之36.6%,其中退休金(jubilación)為1,087億2,300萬歐元,其他如住房補助、文化消費券與增加獎學金等。此外,針對復甦經濟提供逾400億歐元之投資,較上一年增加9.6%,其中提供社保局支助費用達183億9600萬歐元。Montero部長指出,歐盟提供之復甦基金每10歐元中,9歐元均係用於經濟復甦之投資。 西班牙政府預測2021年及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為6.5%及7%;西班牙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將自2020年之10.9%降至2021年之8.4%,2022年將降至5%,至2024年續降至3.4%。2021年政府公債為119.5%,2022年將降為115.1%。M部長表示,西班牙經濟將持續成長,亦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另依據其他國際經貿組織分析,不論西國經濟成長是否達西國政府之預測,在沒有爆發其他經濟危機下,2022年西國經濟成長將創本世紀新高。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10月13日報導,由於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頃公布2021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自2.8%調降為1.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整西國2021年及2022年經濟預測,且其預測值低於西國政府之預測。IMF原於7月估計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6.2%,頃依據INE資料將其下修為5.7%,使西國經濟成長率低於全球之預測值5.9%、法國之6.3%及義大利之5.8%低,惟高於歐元區平均之5%。另有關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方面,IMF將西國經濟成長預測由原於7月預估之5.8%上修為6.4%。儘管如此,IMF對西國2021至2022年之經濟成長預估數據均低於西國政府預測:西國政府2021至2022年經濟成長預估分別為6.5%及7%,2者差異分別為0.8%及0.6%。 IMF另調整西班牙政府公債、財政赤字及全國失業率等預估數據,分述如后: 1.政府公債:IMF預估2021年西班牙政府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率將增加至120.2%,2022年則降為116.4%;西國政府之預測則較樂觀,認為2021年及2022年分別將為GDP之119.5%及115.1%。 2.財政赤字:IMF預測西國2021年財政赤字年為GDP之8.6%,惟西國政府則預測為8.4%;另在2022年財政赤字方面,IMF及西國政府之預測則均為5%。 3.全國失業率:IMF預測西國2021年全國失業率為15.5%,略高於西國政府預測之15.2%;在2022年西國全國失業率方面,IMF預測為14.8%,高於西國政府預估之14.1%。 儘管IMF下修西班牙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西國仍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速度最快者之一。IMF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 Delta變種病毒使全球經濟復甦減緩,加上國際商品供應短缺恐使各國面臨嚴重通貨膨脹問題,更威脅全球經濟復甦。IMF另亦對各國疫苗接種進度差異表示憂心,目前已開發國家接種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之人數比例雖已逾60%,多數低收入國家則仍有96%人口尚未施打疫苗。 除西班牙外,IMF亦調整其他地區或國家之經濟預測:2021年及2022年全球經濟成長為5.9%及4.9%,OECD平均為5.2%及4.5%,歐元區為5.0%及4.3%,其他已開發國家為4.6%及3.7%,美國為6.0%及5.2%,德國為3.1%及4.6%,法國為6.3%及3.9%,義大利為5.8%及4.2%,日本為2.4%及3.2%,英國為6.8%及5.0%,另加拿大則為5.7%及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