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貿工部(MTI)和金融管理局(MAS)本年10月14日分別發表第三季經濟初步預估數據和半年一度貨幣政策顯示,星國本年第三季經濟年比成長6.5%,已連續三季擴張;若經季節性調整,第三季經濟則環比成長0.8%,反轉第二季環比下跌1.4%態勢。由於未來經濟成長趨勢可能超出預期,加上國內外成本壓力增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決定緊縮貨幣政策,讓星元略微升值,此係該局自2018年10月以來,第一次緊縮星元匯率,此前多數經濟分析師預估星國明(2022)年才會緊縮貨幣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指出,讓星元升值將確保中期價格穩定,因此將星元名目有效匯率(S$NEER)升值坡度略微調高,但波動範圍及中心軸保持不變。星國經濟總產出在本年第二季受挫後,第三季已恢復至新冠疫情前水準,主要由現代服務業成長所帶動,尤其是資訊暨通信業成長穩健,但內需產業仍然疲弱,許多行業因嚴格的防疫措施受到衝擊。 新加坡近期由於Delta病毒擴散,影響內需行業,廠商履行貨品訂單亦受限制,全球經濟在過去六個月的擴張步伐亦放緩,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認為全球經濟前景未改變,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提高,消費活動將上升,供應鏈荒亦將改善。由於外部需求增強和國內支出恢復,未來數季新加坡經濟可維持穩定的成長速度,因此預估本年全年經濟成長可達6%-7%,明年將放緩但仍能高於預期。 依據貿工部數據,星國本年第三季製造業延續第二季成長趨勢,年比成長7.5%,製造業除化工業外,第三季產出皆擴張,尤其是電子和精密工程業在全球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的推動下,取得強勁成長。建築業年比成長57.9%,主要係因星國去(2020)年實施「防疫阻斷措施」建築活動放緩,比較基礎較低所致;建築業增值仍比前(2019)年第三季(新冠疫情前)下跌25.1%。整體服務業成長5.5%,多數行業皆有所成長,但批發暨零售貿易以及交通暨倉儲業增值仍較疫情前下跌7.3%;住宿暨食品服務、房地產、行政暨支援服務以及其他服務業增值也較疫情前下跌11.3%。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表示,製造業仍是新加坡經濟成長的強勁支柱;建築業本年全年可望成長15.5%,但若是外勞宿舍染疫情形惡化,可能會衝擊勞動密集行業,如建築業。服務業成長則取決於新加坡國內經濟復甦和邊境重新開放,星國整體服務業在第三季增值較疫情前下跌約3.3%,隨著經濟逐步重啟和邊境管制放寬,國內需求在第四季將持續改善。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頃發布「世界經濟展望」修訂版報告中,將「東協5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本(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值下修至2.9%,較7月的4.3%預測值為低;其中馬來西亞的預測值更下修至3.5%,低於4月的6.5%預測值,惟仍維持馬國明(2022)年6%成長率預測。IMF對馬國本年最新經濟成長預測值已調整至符合馬國中央銀行的3%至4%目標,亦較去(2020)年萎縮5.6%為優。   最新報告顯示,IMF預測馬國本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從去年萎縮1.1%轉為增長2.5%;失業率則將由4.5%惡化至4.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鋒頃於國會針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新進展的提問時表示,馬國國內貿易暨消費者事務部(簡稱貿消部)將於2021年底,在國會提呈三項法令的修正案,分別為1983年專利法令、1987年版權法令和2019年商標法令,以便馬國政府可完成批RCEP協定。   馬國政府目前仍在執行批准RCEP的工作,包括修訂上述3項法令,以符合國家在該協議下的義務。RCEP預計將於明(2022)年1月正式生效。   針對CPTPP至今的進展,林副部長稱,該協定已從2018年12月起,分階段開始在澳洲、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紐西蘭、新加坡、越南及秘魯等國家生效。馬國、汶萊及智利則尚未批准該協定。馬國已加速修訂相關的法令,以便政府可批准CPTPP。截至目前為止,馬國已有六項法令獲國會通過,至於其餘八項法令,包括人力資源部的1955年僱用法令、1959年工會法令,以及涉及貿消部的1983年專利法令、1987年版權法令和2000年地理標誌法令等則需修訂相關法令及尋求國會通過。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率領的貿易與投資訪問團於本(2021)年10月13日至21日先後赴德國、法國及英國進行招商訪問。馬國訪問團已飛抵德國的法蘭克福,對德國展開投資與貿易的招商任務,並將進一步鞏固馬國與歐洲各國間的雙邊貿易關係。   本次馬國投資與貿易任務之目標領域,包括歐洲的電子與電機、智能化製造業、汽車、醫療器材及高科技企業的先驅,以及永續發展、綠化發展、數位貿易將成為吸引來馬國投資的目標。馬國已擬定至2050年零碳排政策,這些都符合第十二大馬計畫的發展願景。   馬國貿工部表示,阿茲敏部長所率領的訪問團將向歐洲國家講述馬國政府親商政策,例如製造業的高端水平、永續發展及工業4.0政策;期間也會向對方講解剛提呈的第十二大馬計畫及國家投資願景。阿茲敏部長將訪問當地的工商界領袖,及歐洲知名投資或企業家,例如德國聯邦採購物流協會(BME)、保時捷汽車、戴姆勒汽車(Daimler AG)公司的領導人,針對電動汽車的發展進行交流。   2020年,在歐盟成員國當中,德國為馬國最大貿易夥伴以及第二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國。本年1至8月,馬國與德國雙邊貿易額達354.5億馬幣(約85.9億美元);其中馬國對德國出口額達187.5億馬幣(約45.5億美元),進口額則達167億馬幣(約40.5億美元)。德國在馬國投資的主要項目為電子電機產品、化學與化工產品及精煉石油產品。   在歐盟方面,2020年,法國為馬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及第三大外人直接投資來源國。本年1至8月,馬國與法國雙邊貿易額達83.7億馬幣(約20.3億美元);其中馬國對法國出口額達36.4億馬幣(約8.9億美元),進口額則達47.3億馬幣(約11.5億萬美元)。法國在馬國投資的主要項目為化學與化工產品、機械、配備及零件、交通設備及精煉石油產品。   2020年,英國為馬國第十八大貿易夥伴。本年1至8月,馬國與英國雙邊貿易額達111.9億馬幣(約27.2億美元);其中馬國對英國出口額達62.2億馬幣(約15.8億美元),進口額則達46.7億馬幣(約11.3億萬美元)。英國在馬國投資的主要項目為電子電機產品、化學與化工產品及精煉石油產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1年第二季汶萊經濟成長表現」數據顯示,受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萎縮4.7%拖累,使該國本(2021)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萎縮2.1%,較上(2020)年同期(成長3.5%)遜色,亦較本年第一季修正後下跌0.8%(先前為-1.4%)為差。汶萊2021年第二季石油每日產量為11萬1,100桶,較2020年同期下跌6.09%;液化天然氣每日產量為85萬2,700熱能單位(mmbtu),較2020年同期下跌6.4%。   綜觀汶萊2021年第二季各領域表現,農業、林業及漁業成長12.9%,主要受畜牧業(成長34.3%)、漁業(成長23.3%)及林木業(成長19.5%)帶動;蔬菜、水果及其他農業則下跌56.3%。服務業成長2.3%,主要受飯店(成長79.6%)、空中運輸(成長55.4%)、餐館(成長32.4%)、陸地運輸(成長14.3%)、批發與零售貿易(成長11.8%)、保健服務(成長8.7%)及教育(成長2.4%);下跌之領域為水上運輸(下跌11.4%)、金融(下跌9.1%)及商業服務(下跌1.8%)。工業下跌4.7%,較2021年第一季(下跌3.8%)為差,主因液化天然氣及其他石油與化工產品(下跌9.2%)、營造業(下跌6.2%)及石油與天然氣開採(下跌4.2%)所致;上升之領域為紡織與成衣製造(成長55.2%)、其他製造業(成長42.1%)、食品與飲料(成長24.5%)及供電與供水(成長10.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沙巴州首席部長哈吉吉(Hajiji Noor)頃表示,該州政府歡迎台灣最大房地產公司─信義房屋集團計劃投資逾10億馬幣(約2.4億美元) 在該州環灘島(Mengalum Island)建造一座超豪華的五星級生態旅遊度假村,估計總開發成本逾10億馬幣(約2.4億美元)。   信義房屋集團選擇在沙巴州投資,因旅遊業對該州異常重要,該產業被選定為沙巴州瑪朱再也(SMJ)發展計畫的三大重點之一。   沙巴州為馬國最美麗的州之一,環灘島為沙巴州首府亞庇西北部海域的一個小島,面積約1,000英畝,最短直線距離1.8公里,最寬4.5公里。 該島因其形狀酷似圓環而得名,因為戒指的形狀也是圓環,所以很多情侶和新婚夫妻願意選擇到該島度假、旅行,寓意愛情完美圓滿、長長久久。   信義房屋集團表示,感謝沙巴州政府和首席部長對聯營企業的支持,環灘島的發展將占利基高端旅遊市場,並為當地人民提供約 2,400個就業機會,預計每年亦將為沙巴吸引 9萬7,000 名遊客。   信義房屋集團於 2019 年以 2.66 億馬幣(約6,390萬美元)收購環灘島的一半以上土地。該集團盼透過重新造林來恢復島上貧瘠的部分,並修復因炸藥捕魚而受損的周圍珊瑚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墨西哥東臨墨西哥灣,西濱太平洋,北連美國,南接瓜地馬拉、貝里斯,屬於中美洲。面積為195萬8,201平方公里,約臺灣54.3倍大。主要產業為汽車、電子工業,製鞋及製酒業等。 墨國首都位於墨西哥市,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首都位於中南部內陸海拔2,300公尺高原,涵蓋衛星城市的人口達2,400萬,是全國最重要的經濟與商業中心。 墨國因地廣人多、人力充足、勞工土地成本相對低廉,又為美加墨協定(USMCA)的一員,與全球最大市場美國相鄰,成為外國投資者注目的焦點。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0月12日,緬甸電力暨能源部長Aung Than Oo率緬甸代表團抵達俄羅斯參加俄羅斯能源週國際論壇(REW 2021),並與電力公司官員會面,討論雙邊投資領域。   首先,聯邦部長拜會TMK公司負責人,考察內陸石油管道建設情況及工作經驗。隨後會見俄緬友好協會的Sergey Kulagin,並討論電力及能源領域的發展、INSET品牌中小型水輪機的生產安裝,以及優質火電機組的技術等事宜。之後,部長一行與PSB銀行官員及STG-E工程公司執行官,就石油鑽探的銀行服務、程序、投資就工程領域交換意見。另並會見有限責任公司(DOLSPECEXPORT)的官員,討論電力及能源領域的投資及技術發展。   10月11日,A部長一行會見來自俄羅斯ORGRES的Alexander Nazarov先生,並討論兩國合作的機會。ORGRES計劃建造水電站及發電廠。隨後則與俄羅斯商會主席Victor Nikolaevich Chemodanov先生,討論電力及能源領域的雙邊投資事宜。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0月12日仰光省投資委員會(YRIC)召開視訊會議,YRIC主席兼仰光省長U Hla Soe、YRIC成員及投資者參加視訊會議,以確保COVID-19疫情期間外資流入。會議中,該委員會批准製造領域的1家外國企業及2家國內企業的投資案,估計金額分別為150萬美元及54.2億緬幣。這些企業將投資CMP模式的鞋類製造、高附加值食米的生產及食米、碎米的銷售以及在CMP基礎上生產各種豆類。另外,還與14家企業舉行會談,討論裝飾品、包裝、禮品包裝、寵物用品、鞋類、袋、包裝盒、包裝紙、純淨水、服裝、牛肉乾等業別的生產事宜。為簡化投資案的審核,《緬甸投資法》允許省邦投資委員批准初始投資不逾60億緬幣(約合500萬美元)國內外投資案。   YRIC表示,投資者可聯繫位於Yankin鎮Kaba Aye Pagoda路的YRIC(01-658263、01-658264)諮詢投資並提交提案。價值逾60億緬幣的提案可以通過01-658102及01-658103聯繫位於Yankin鎮Thitsar路的緬甸投資委員會。   製造業是仰光省吸引外資最多的行業,有生產藥品、汽車、貨櫃及(CMP)成衣的企業。 迄今為止,有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香港、大韓民國、越南、印度、台灣、馬來西亞、英屬維爾京群島及塞席爾等國的外國投資進入緬甸。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統計,2020-21財年10月1日至9月30日,緬甸對外貿易大幅減少至295.8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367.3億美元減少了71.5億美元。過去幾個月,緬甸的出口額逾149.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76.8億美元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緬甸的進口為146.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190.5億美元大幅減少。   緬甸出口農產品、動物產品、礦產、林產品及工業產品,同時進口資本品、工業原料及消費品。緬甸的出口領域更多依賴於農業及製造業。商務部正致力於減少貿易赤字、促進出口及市場多元化。

A:菲律賓是東南亞國家中距離台灣最近的國家,臺菲雙方不僅地緣關係緊密,雙邊經貿往來也非常熱絡,我國對菲律賓主要出口產品為電機電子產品及石油提煉物為主,菲國出口至我國產品則以電子及半導體零件為主,近年菲國經濟表現亮麗,內需市場龐大,人口年輕且消費能力強,吸引國際企業青睞前往投資。更多菲律賓國家資料請下載下列國家檔檔案。

A:柬埔寨2021年前3季投資下降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10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統計,2021年前3季CDC批准134件投資案,年減28%,總金額33億美元,年降48%。其中,經濟特區以外投資案101件,經濟特區內投資案33件。在投資領域方面,工業領域共有111件、農產加工業12件、基礎建設9件與旅遊業2件,共創造8萬5,572個工作機會。   柬埔寨財經部於10月初發布報告表示,柬埔寨經濟繼續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建築業與外國直接投資一直在下降。柬埔寨商會(CCC)副會長林恆日前表示,雖然短期內投資案件數有所減少,但新註冊的投資案件仍持續增加。   林恆副會長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滑,柬埔寨的投資案件數也有所下降,但幅度很小,這係因柬國仍有新註冊的投資案件。渠相信在最近通過的新投資法、即將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優惠如RCEP、柬中、柬韓FTA等,以及柬國積極推動的疫苗接種等政策的推波助瀾下,柬埔寨將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外人直接投資。   此外,今年第3季時,緬甸、巴西與越南等成衣生產國,受疫情之害而停工,導致產量不足以供應歐美市場,該等訂單已有部分轉向柬埔寨,隨著採購量的增加,柬埔寨成衣業生產鏈明顯增加。柬國政府正努力於本年10月底前使疫苗接種普及全國人口90%。透過群體免疫,儘快重新開放社會與經濟活動。按2020年CDC批准投資案計238件,總金額82億美元,年減12%。

A: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柬埔寨GDP將在5年內增長至 6.6%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10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IMF報告分析,柬埔寨將在5年內成為東南亞增長第2快的經濟體。IMF在其剛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 報告中預測,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在5年內將增長至6.6%,僅次於越南的6.9%,菲律賓經濟將以6.5%位居第3,寮國GDP為 5.8%,印尼為 5.2%,馬來西亞為5.0%,泰國為3.6%,緬甸為2.5%,汶萊為2.1%。   IMF表示,柬埔寨的經濟2022年將成長5.7%,在東協10個成員國中排名第5,2021年柬埔寨經濟將僅增長 1.9%,低於上(9)月對柬埔寨做出的 2.2% 的預測,但扭轉2020年的負3.1%。   IMF表示,未來經濟成長程度取決於疫情控制情形,倘柬埔寨與其他國家快速控制疫情,將促進旅遊業的復甦;若疫情控制不良將進一步損害產業活動及經濟成長。IMF預計 2021年全球經濟將成長 5.9%,預估明(2022)年將成長4.9%,下調成長率係因已開發國家可能面臨供應鏈中斷,而對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而言,主要是疫情控制不良。IMF首席經濟學家Gita Gopinath 表示,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倘中斷,恐導致供應中斷時間長於預期,將造成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升溫。  

A:財政暨公共信貸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稅收共計557億5,380萬尼幣,由於約35,000人重返就業市場及景氣復甦,較去年同期多126億3,300萬尼幣,增加29.29%。截至7月,月度經濟活動指數(IMAE)成長9.7%。世界銀行預估該國今年經濟成長5.5%,國際貨幣基金則預估為5%各項稅收皆成長:增值稅(VAT)、所得稅(IR)和選擇性消費稅,以及貿易和國際交易稅皆有成長。 所得稅:1-7月間共收入248億1,650萬尼幣,比去年增加48億3,390萬尼幣,成長24.19%。 增值稅:第二高為增值稅,總計192億1,400萬尼幣,比去年同期增加51億9,600萬尼幣,增加24.04%。在增值稅中,成長最快的是進口品稅收,比去年同期成長37.93%,共計128億1,500萬尼幣,去年同期增加35億2,400萬尼幣。經濟學家表示,主要由於內需復甦促進商品進口。內部增值稅共計63億9,920萬尼幣,高於去年同期47億2,600萬尼幣,成長35.40%。截至7月,商業IMAE成長17.2%,旅館與餐廳,即國內增值稅的重點行業之IMAE成長7%,是連續三年下降以來首次出現正成長。 選擇性消費稅:共計95億4,100萬尼幣,高於去年同期75億6,490萬尼幣,成長26.12%。 國際貿易稅:總收入最少但成長率最高,今年出現45.10%的反彈,共計18億2,750萬尼幣,高於去年同期12億5,970萬尼幣 ​​​​​​​​​​​​​​直到6月份政府總收入超過總支出15.4%,亦即71億3,200萬尼幣預算盈餘,加上增貸,總額將增加至140億1,360萬尼幣,比去年第2季高出489.3%,增加該國可支配資金,提高國際貨幣儲備。

A:國際能源總署(IEA)14日公布之月報指出,天然氣與煤炭價格持續飆漲,迫使電力公司與製造業者使用石油,可能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增加50萬桶/日。 IEA指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令天然氣、液化天然氣與煤炭供應嚴重短缺,導致能源價格飆升,促使業者大規模改用石化產品或原油發電。受影響企業包括發電廠、肥料生產商、製造業與煉油廠等。IEA亦預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其他產油國聯盟(OPEC+)第四季原油產量將比全球需求短少70萬桶/日。 全球能源價格急速攀升,造成大陸與印度等大型經濟體電力短缺。美國至今雖然沒有缺電問題,但天然氣與取暖油價格已經揚升至多年新高紀錄,隨著氣候逐漸變冷,家庭將逐漸感受到財務壓力。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表示,隨著美國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能源需求增加已超過供給增加之速度,導致全球能源價格上漲。依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測,今年冬季將較去年略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但若實際氣候比預期更冷,家庭暖氣費用可能更高。 美國家庭已感受到能源價格上漲壓力。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4%,創2008年來新高。過去一年能源價格大漲近25%,其中汽油價格暴漲42%,燃料用天然氣價格揚升21%。

A:根據尼加拉瓜出口作業中心(Cetrex)數據,今(2021)年1至9月間,雖總出口量減少10.4%,但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漲,出口總額仍成長19.8%。去年出口總額為29億5,207萬美元。然截至今年9月底,在黃金推動下,出口已創匯27億3,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之22億7,800萬美元增加4億5,300萬美元。出口總量為15億9,300萬公斤,低於2020年同期的17億7,900萬公斤。尼國生產暨出口商協會(APEN)一項分析顯示,僅9月出口額已達2億6,200萬美元,高於過去4年同期的出口額。APEN會長Guillermo Jacobo表示,氣候變遷導致產出下降,加上如燃料、能源、運輸、海運、農業投入成本、稅收等成本提高等多項挑戰。尼國主要出口商品出口情形如下: 黃金:截至9月,貴金屬總收入6億5,24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4億7,239萬美元成長38.1%。總重量11,657.5公斤,比2020年8,860.3公斤增加31.5%,每公斤自2020年5.33萬美元上升至本年同期5.59萬美元,上漲4.8%。 牛肉:為第2大出口品。今年1-9月累計為5億1,313美元,而2020年同期為4億618美元,增加26.3%。數量自去年9月8,783萬公斤成長到9,678萬公斤,增加10.1%,價格亦自去年每公斤4.6美元漲至今年5.3美元,漲幅15.2%。 咖啡:為第3大出口商品,今年出口總額為4億4,708萬,較去年同期4億941萬增加9.2%。出口量下降到1億3,4370萬公斤,減少2.04%,然而國際市場價格上漲10%,目前價格為每公斤3.3美元。 蔗糖:居第4大出口商品,尼加拉瓜農業生產者聯盟(Upanic)主席Álvaro Vargas指出,糖、豆類和咖啡作物的產量正在下降,其中蔗糖產量減少是由於Eta和Iota颶風導致過多降雨所影響。截至今年9月,出口總額1億1,76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1億3,076萬美元減少10.01%。出口量3億1,895公斤,較去年同期3億8,044公斤衰退16.1%,價格則自0.3上漲至0.4美元,增加33.3%。 豆類:第5大出口品。今年1-9月豆類出口總額自去年9,485萬美元,下降至6,745萬美元,降幅28.8%。出口量自去年7,890萬公斤減少至今年6,194萬公斤,降幅21.4%。平均價格亦自去年1.2美元下降至今年1.1美元。 花生:為尼國第6大出口品。2021年1至9月,出口總額為8,534萬美元,與去年同期7,114萬美元相比成長19.9%。平均價格維持1.2美元。出口量從5,740萬公斤至今年同期7,096萬公斤,成長23.6%。 尼國主要出口市場,據APEN分析,本年1至9月間,尼產品出口122個國家。以對美國出口13億1,808美元居首,占總額的48.25%。第2為薩爾瓦多計2億6,967萬美元,占總額9.87%,墨西哥第3,1億1,824萬美元,占總額4.33%。哥斯大黎加1億1,192萬美元排名第4,占總額4.10%。第5為瓜地馬拉9,646萬(3.53%)。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國家尚有比利時、英國和台灣等。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10/1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法人投資機構要求上市公司採取更多因應氣候變遷的措施   荷蘭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法人投資機構遊說團體 Eumedion 正向荷蘭的上市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其採取更多因應氣候變遷的措施。   Eumedion表示,從明年開始,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應提供一份如何到 2050 年實現氣候中性的計畫說明。Eumedion 亦希望股東能參與此制定計畫並握有投票權。   Eumedion已於10月13日致函相關公司表達其對氣候變遷的訴求。 Eumedion 表示,每家公司都必須根據「巴黎氣候協定」承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責任。   為加強訴求,Eumedion亦致函荷蘭六家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呼籲渠等不僅要驗證上市公司的轉型計畫,亦要挑戰這些計畫是否適切地考量氣候變遷風險。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10月14日報告,美國勞工部公布截至10月9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9.3萬,較前一週32.9萬申請人數減少3.6萬,更接近去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前25.6萬。美媒指出經濟逐步復甦、企業員工需求強勁,雇主盡力填補職位空缺、挽留員工及避免裁員,惟雇主調升勞工薪資,加上原物料短缺等供應鏈問題,恐加劇美國通膨壓力。   截至10月2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259.3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9%,較前一週272.7萬人減少13.4萬,係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低點;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364.9萬,較前一週減少約52.3萬人,顯示聯邦各項新冠失業補助計畫結束,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正持續降低。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依序:伊利諾州(4.4%)、波多黎各(4.3%)、加州(3.3%)、夏威夷州(2.9%)、維京群島(2.8%)、紐澤西州(2.7%)、哥倫比亞特區(2.6%)、內華達州(2.6%)、阿拉斯加州(2.5%)及賓州(2.5%)。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weekly-jobless-claims-10-14-2021-1163415606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10-14/u-s-initial-jobless-claims-fall-to-fresh-pandemic-low?srnd=premium&sref=1zdda0Kg

A:Business Day 2021.10.1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面對國際能源與全球緊縮政策,斐幣近期的疲軟不足以阻止法國巴黎銀行看好斐幣短期看漲,儘管該銀行預估推動看漲因素將於2022 年減弱。法國巴黎銀行的中短期估值模型顯示斐幣公允價值約為 14 斐幣/美元,此乃該銀行對年底 14.25 斐幣/美元的看漲預測之基礎。 該銀行表示,在商品出口成長與疫情導致進口下滑之推動下,南非貿易條件看好,將在 2021 年下半年支撐經常帳,2021 年平均貿易順差可能達到 GDP 之 3.8%,為自 1980 年代末以來的最高水準。 隨全球風險持續減緩經濟復甦,南非良好貿易條件恐將改變,且政府預算缺口仍遠高於疫情爆發前水準,法國巴黎銀行預計南非央行將在 11 月將回購利率上調 25 個基本點,並在 2022 年總共上調 100 個基本點。

A:Business Day 2021.10.1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在非洲運營的美國移動支付平台 Chipper Cash 表示,希望通過利用跨境匯款、低價格和快速結算來征服傳統上困難重重的南非市場。該公司 9 月底在南非推出服務,專門幫助消費者在非洲各地匯款和收款。 該公司最近在 6 月份通過一輪融資籌集了 1 億美元,市場研究公司 CB Insights 估計該公司目前市值 20 億美元。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 400 萬用戶,在迦納、肯亞、盧安達等國每天處理 80,000 筆交易。 該公司進入南非之際,非洲最著名的移動支付平台 M-Pesa 最近擁有 5000 萬用戶。在非洲,相對較低的銀行利率與主要以現金為基礎的經濟體有助於行動支付發展。MTN 於 2012 年首次在南非推出其行動支付平台,嗣後因缺乏商業可行性於 2016 年停止運營,起因為四分之三的人口擁有銀行帳戶。Vodacom 亦出於類似原因關閉其在南非的 M-Pesa 行動支付服務。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