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佈的統計,2020-21財年(10月1日至9月1日),緬甸水產品出口額大幅減少至7.8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8.59億美元衰退了8.6%(7,400萬美元)。在COVID-19對海運貿易造成影響、陸地邊界關閉及燃料油價格不穩定的情況下,緬甸漁業聯合會(MFF)仍致力增加漁業出口。緬甸與孟加拉間的跨境貿易維持開放,該聯合會計畫向孟加拉出口水產品。毛淡棉商品中心表示,在魚的價格跌半的情況下,漁網等高投入成本、油價以及緬幣貶值已造成該行業額外的負擔。 由於緬甸新冠疫情,中國關閉邊境,使緬甸漁業出口下滑。中國市場約占緬甸漁業出口的65%。在2019-20財年逾8.5億美元的漁業出口總額中,中國佔2.54億美元。 緬甸向包括中國、沙特阿拉伯、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及歐盟國家在內的40個國家出口魚、蝦、蟹等漁業產品。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0月8日,緬甸工業部長Charlie Than博士在仰光Insein鎮製藥廠(Insein)會見緬甸製藥及醫療設備製造商協會的代表。會中,C部長籲請業者合作發展製藥領域,有關國家衛生保健所需的基本藥物、其他藥物及醫療用品,須遵照藥品GMP規範生產,同時須為國家緊急情況之必需藥品作好準備。通過生產進口藥品及醫療用品,可以減少外匯支出,須努力為大眾生產更多及新的藥。 C部長續稱,只有10%的藥品及醫療用品需求是在緬甸生產的,其餘藥品依賴進口。工業部正在協助民營企業的發展,並以對所有成員都有利的方式進行合作。 C部長請製藥商協會報告面臨的問題。隨後,緬甸醫藥及醫療器械製造商協會主席Zaw Moe Khaing陳述營運、困境以及市場概況。
A:緬甸計畫財政部副部長U Maung Maung Win與緬甸國營保險公司執行長Dr. Sandar Oo於10月11日,出席東協舉辦之「東協強制機動車保險(ACMI)系統」合作MOU線上簽署儀式。會中,由東協秘書處金融整合司的Mr Hermino Jr. Cortez Runas致開幕詞,另外,東協保險理事會(AIC)秘書長Christian W. Wanandi、東協主席團理事會(COB)Michael F. Rellosa及泰國保險委員會辦公室秘書長Suthiphon Thaveechaiyagarn博士均發表演說。 該MOU旨在達成東協會員間車輛強制第三人責任險的合作。未來所有東協會員國之跨境車輛,倘在緬甸發生道路意外傷亡時,將可獲得第三方責任險之理賠。透過該MOU,東協國家將可達成更好、更順暢的貿易及金融合作,並為東協國家之間的經濟整合提供更好的物流。
A:尼加拉瓜新聞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曾於本年初預估尼國經濟成長為0.2%,惟最新對尼國經濟成長預測改為5%,在中美洲國家中次於巴拿馬成長12%、薩爾瓦多(9%)、瓜地馬拉(5.5%)。其後依序為宏都拉斯(4.9%)、哥斯大黎加(3.9%)。 相較於目前IMF預測尼國2021年的5%經濟成長率,世界銀行預測5.5%等較樂觀經濟展望外,尼國政府對本年經濟成長預測更甚於前述兩個國際金融組織達7%。惟展望2022年以後至2026年期間,IMF對尼國經濟預測分別為2022(3.5%)、2023(2.2%)、2024(2.4%)、2025(2.6%)及2026(2.7%)。尼國經濟僅呈現微幅成長,本年尼國來自美國僑匯收入預估成長6%,2022年僑匯收入成長微幅下修至4.2%。此外IMF對於目前因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失衡,各國通貨膨脹上升及低度開發國家疫苗施打率偏低等,均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不穩定之因素。
A:出處:Reuters, 2021/10/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數據中⼼營運商感受到電價飆升的壓⼒ 根據路透社10 ⽉ 11 ⽇報導,荷蘭數據中⼼協會表⽰,電價飆升正 危及荷蘭⼩型數據中⼼營運商,並呼籲政府提供財政紓困。 該協會要求政府限制電價、提供企業減稅或引進補貼,協助企業投 資乾淨的能源,以因應全球性的能源危機。 該協會發⾔⼈ Stijn Grove 表⽰,幾乎所有企業均需仰賴數據中⼼, 所以政府不應掉以輕⼼,數據中⼼為⼀⾄關重要的產業,應儘快採 取⾏動,不然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 荷蘭約有 60 家數據中⼼營運商,約佔全國⽤電量的 2.3%,極易受 到近期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 Grove 表⽰,雖然⼤型公司不太容易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但⼩型 公司通常無法沖消能源成本,現在被迫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客⼾並 縮減投資。 Grove 亦表⽰,能源價格上漲數倍,導致現⾦流問題,對永續能源 項⽬的投資也存在問題,該業因此⽽⾯臨壓⼒。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政府頃於本(2021)年10月11日宣布將透過各項計畫於2030年前創造總計27兆里雅(約7兆美元)之投資及支出,使沙烏地成為全球前15大經濟體。依計畫政府將投資12兆里雅並支出10兆里雅,民間消費支出則可望達到5兆里雅,共同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其中,政府投資之12兆里雅將有5兆里雅來自公私夥伴投資計畫(Shareek)、3兆里雅來自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4兆里雅來自沙烏地國家投資策略(National Investment Strategy, NIS)。 NIS係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重要一環,目標鎖定製造、再生能源、運輸暨物流、觀光、數位基礎建設、醫療等重點產業之發展,以促進沙烏地經濟多元化。NIS除負責帶動投資及產業發展外,亦負責提升沙烏地之國際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目標於2030年前在該指數名列前10大經濟體。 Vision 2030主要目標包括使民間企業對GDP貢獻占比提升至65%、外人投資在GDP占比提升至5.7%、非石油產業出口在GDP占比自16%提升至50%、失業率降至7%等。沙烏地政府對此再次強調,前述目標核心為經濟成長及永續發展,其中,投資為成功最關鍵因素。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1年10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政府頃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第29/2021/QĐ-TTg號公告有關特別投資優惠規定。 根據該公告,享受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對象及年限如下: 1. 經濟組織依投資法第20條第2項b點執行投資計畫案,將可享受9%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適用年限為30年;並規定前5年免徵營所稅,後續10年營所稅減半(減徵50%)。 2. 執行下述投資計畫案之投資者,將可享受7%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適用年限為33年;並規定前6年免徵營所稅,後續12年營所稅減半(減徵50%)。 a) 投資總額為 30 兆越盾(約1.3億美元)以上,且自取得投資執照或核准投資章程起3 年內到位資金至少 10 兆越盾(約4,348萬美元)之創新中心、研發中心(R&D) 新或增資(擴大投資案件)投資案。 b) 依投資法第20條第2項b點執行投資,並滿足以下4項標準之1之投資案: - 屬1級高科技計畫案; - 具有越南企業參與1級供應鏈; - 產品附加價值占經濟組織供應產品總價值之30%至40%; - 符合1級技術移轉之標準。 3. 執行下述投資計畫案之投資者,將可享受5%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適用年限為37年;並規定前6年免徵營所稅,後續13年營所稅減半(減徵50%)。 a) 依總理決定成立之國家創新中心。 b) 依投資法第20條第2項b點執行投資,並滿足以下4項標準之1之投資案: - 屬2級高科技計畫案; - 具有越南企業參與2級供應鏈; - 產品附加價值占經濟組織供應產品總價之40%以上; - 符合2級技術移轉之標準。 另該公告亦規定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之優惠租金如下: 1. 對享受9%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者,前18年免徵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剩餘時間之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獲減55%。 2. 對享受7%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者,前20年免徵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剩餘時間之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獲減65%。 3. 將可享受5%優惠企業營所稅之稅率者,前22年免徵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剩餘時間之土地及有水面之土地面積租金獲減75%。 本公告自2021年10月6日起生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
A:據媒體報導,為提升政府事業員工之數位技能,沙烏地數位治理局(Digital Government Authority)頃於本(2021)年10月10日推出數位治理能力發展計畫(Digital Government Authority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Program)。 上述計畫係該局與沙烏地數位學院(Saudi Digital Academy)及通訊暨資訊科技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合作推出,將由國內外知名機構提供所需師資。
A:據媒體引用商業顧問公司IHS Markit最新調查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本(2021)年第3季非石油產業成長趨緩,主因為產出雖快速增加,惟新商業活動下降。 上述調查顯示,儘管杜拜本年9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8月的53.3下跌至51.5,企業信心仍因正在舉行之杜拜世界博覽會(Expo 2020)而明顯改善,看好該活動在未來6個月可為觀光及商業注入活水。
A:據媒體訪問科威特直接投資促進局(Direct Investment Promotion Authority)副局長Abdullah Al-Sabah報導,為吸引投資及振興經濟發展,科威特政府正研擬開放100%外資持有企業。 A副局長指出,科威特在過去5年獲得共約10億迪納爾(約33億美元)投資,主要分布於科技、醫療及採購等業別,除上述開放外資政策外,政府亦正研擬成立4處邊境自由貿易區,以利擴大吸引外人直接投資,目標於4年後將投資金額推升至3,220億迪納爾(逾1兆美元)。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10月7日報導,2021年夏季觀光業活躍帶動西班牙經濟逐漸復甦,惟仍無法避免數以百計企業因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破產。根據西班牙出口信用保險機構(CESCE)及鄧白氏公司(D&B)資料,2021年1月至9月向西班牙法院申請破產企業計4,348家,與2020年同期相較增加51%。 以產業別分析,旅宿餐飲業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產業之ㄧ,至2021年9月底,申請破產之旅宿餐飲業計717家,與2020年同期相較增加200%。以破產家數分析,則以商業家數最多,為880家,續為建築及房地產業,為797家。 以自治區分析,2021年1月至9月以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之企業破產增加最多,為1,212家,與2020年同期相較增加70%,續為馬德里自治區為881家,增加57%,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則為344家。儘管2020年3月至5月西國宣布第1次緊急狀態,政府暫停債權人向債務人申請破產處分,企業破產家數仍令人感到憂心。 鄧白氏公司(D&B)研究總監Nathalie Gianese表示,儘管西班牙政府已將「延緩破產」措施展延至2021年12月31日,9月西國破產公司家數雖較原預期少,仍達411家,且較2020年同期增加41%。西班牙行政管理人員委員會表示,西國目前有13萬家企業已處於技術性破產狀態,惟受前述「延緩破產」措施規範,爰尚未申請破產,且西國政府可能於2021年年底再次延展該項措施。 另2021年1月至9月西班牙全國宣告解散之企業家數逾2萬家,其中馬德里自治區最多,為5,578家;其次為安達盧西亞及瓦倫西亞自治區,分別為2,726家及2,410家。以產業別分析宣告解散業者,以建築及房地產業居首,共4,787家,商業為3,926家,而服務業則為3,319家。
A:標題:巴拉圭應在國際牛肉價格下跌前加強牛肉產量出口 日期:2021.10.13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de Idabal飼料公司銷售經理Dr. José Vázquez接受ABC專訪時表示,畜牧業者目前面臨國際牛肉價格變化多端的情況,巴拉圭應在國際牛肉價格下跌前加強牛肉產量之出口,以避免因損失造成產業受困。國際牛肉市場價格自上週4.10美元/公斤,下跌至本(13)日3.50美元/公斤,且肉價趨勢仍將持續向下探底。由於巴西狂牛病爆發,中國已暫停向巴西採購牛肉,巴西牛肉出口業者轉向供應智利巴西較具價格競爭力的牛肉及牛肉副產品,導致巴拉圭牛肉在第1大出口市場立即面臨價格戰壓力。 (二)V銷售經理續稱,倘巴拉圭牛肉出口價格面臨被迫降價之窘境,將連帶影響乳製品、雞肉、豬肉,以及牛肉產業鏈其他產品之價格下跌;當牛肉價格良好,養牛業者應加強牛肉產量之出口,並預做價格惡化之準備,例如引進新技術、提升飼養效率及培養新市場等語。
A:標題:巴拉圭芝麻2021年1-9月出口重量3萬856公噸 日期:2021.10.1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芝麻出口商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Exportadores de Sésamo,Capexse)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9月芝麻出口重量3萬856公噸,並預估2021年全年之出口重量達4萬公噸。巴拉圭芝麻全國種植面積7萬5,000公頃,4萬名農民從事芝麻種植,係拉丁美洲芝麻出口第4大國。 (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與巴拉圭國家植物暨種子健康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Calidad y Sanidad Vegetal y de Semilla,SENAVE)過去數年依照合作計畫協助巴拉圭芝麻業者改善芝麻品質及種植數量,且為巴拉圭芝麻在全球市場尋找定位,以提升巴拉圭芝麻出口競爭力。此外,JICA亦向生產者、技術人員及推廣人員提供能力建構課程,且投入超過100萬美元支應其他合作計畫。經過多年合作之具體成果,巴拉圭芝麻植已降低農藥殘留之檢測,產量提升,以及多數農民均增加收入。 (三)巴拉圭農民人工種植芝麻所收取之費用介於每公頃88美元及441美元之間,自動化機械種植則為每公頃588美元。國際美食對芝麻之需求與日俱增,且世界消費量亦不斷增長。
A:標題:巴拉圭進口農耕用之拖拉機及收割機2021年表現良好 日期:2021.10.1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汽車暨機械設備經銷商協會(Cámara de Distribuidores de Automotores y Maquinarias,CADAM)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9月農耕用之機械設備進口數量1,683臺,較2020年同期成長80.6%,其中拖拉機成長75.1%,收割機成長91.3%及噴霧機成長110.0%。CADAM理事主席Víctor Servín表示,2021年為重要成長的一年,無論係進口或銷售均成長,意即無庫存現象。對於業者而言,市場銷售情形良好則難以估計庫存準備量,尤其武漢肺炎仍蔓延全球,且市場仍缺乏電子零組件及輪胎等配件等語。渠續稱,收割機較一般農耕設備昂貴,且市場交易情形良好,表示農作物收割豐收,此項機臺進口較2020年同期成長91%,並預測2022年將亦係豐碩的一年。巴拉圭2022年預測將較2021年成長10%,市場成交可達1,600臺拖拉機及收割機,且農民始於9月及10月完成施灑種子之種植工作,天公作美亦帶來好雨量,預計將有豐碩收割等語。 (二)巴拉圭2021年1-9月拖拉機進口來源國排名:巴西(66%)、墨西哥(12%)、印度(9.6%)及中國(8%),2021年1-12月進口數量1,460臺,2022年則預計進口1,600臺,較2021年成長10%;收割機則主要自巴西及阿根廷進口,2020年預估進口數量300臺,較2021年成長14.5%。用於道路及工程之機器設備亦有良好表現,2021年1-9月較2020年同期成長37.9%。 (三)2021年1-9月其他機器設備亦成長1.1%,其中挖土機(+46.6%)、叉車(+32.3%)、輪動裝載機(+71.2%)、反鏟機(+76.2%)及推土機(+700.0%);滑移裝載機(-100%)及機動平地機(-8.0%)則出現負成長情形。
A:標題: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預測巴拉圭2021年經濟成長4.1% 日期:2021.10.1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omisión Económica para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Cepal)公布年度經濟表現及預測報告,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區域整體之經濟成長5.9%,2022年則放緩至2.9%,其中巴拉圭2021年經濟成長4.1%,2022年則維持4.0%。Cepal年度報告呼籲拉美各國須注意危機正加劇經濟結構性問題,並預測2022年之經濟成長將放緩,為使經濟可永續、具活力及包容性之成長與發展,拉美各國須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及投資。 (二)儘管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2021年之經濟表現良好,惟武漢肺炎仍未停止影響全球經濟發展,且危機加劇該地區長期存在之經濟結構性問題,意即低投資及生產力、非正規性(Informalidad)、失業問題、社會不平等及貧窮問題等。為解決結構性困境,報告指出各國須加速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及投資,尤其在環境可永續性之產業別,始能做出變革性及包容性之轉變。 (三)Cepal秘書長Alicia Bárcena表示,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2021年(+5.9%)之經濟成長預測較高係因2020年(-6.8%)比較基期較低之故。此外,外部需求及基本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均對經濟成長有所貢獻。伊續稱,已開發國家及中階收入國家存在疫苗接踵及經濟復甦政策執行能力之不對稱情形,此現象在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國家尤其明顯等語。 (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巴拉圭2021年之經濟成長4.5%,高於該機構數月前4.0%之預測。此外,IMF預測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2021年整體經濟成長6.3%,較本年7月預測多0.5%,主要原因係該地區之原物料出口情形良好,且國際大宗物資價格維持高價。
A:標題:巴拉圭牛肉在義大利市場獲較高支付價格 日期:2021.10.1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牛肉2021年1-9月出口金額13億1,7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8億1,860萬美元,成長60.9%;以重量計算,出口重量26萬4,379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8萬7,244公噸,亦成長41.2%。 (二)此外,2021年1-9月巴拉圭牛肉平均出口價格4.82美元/公斤,較2020年同期之4.04美元/公斤,成長19.3%,其中出口香港之平均出口價格成長幅度50.5%最大,其他依序如次:智利(+22.9%)、巴西(+22.3%)、俄羅斯(+16.8%)、埃及(+16.8%)、臺灣(+15.0%)及以色列(+12%)。 (三)巴拉圭牛肉2021年1-9月出口第1大市場為智利,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金額之42.4%,相當於5億5,870萬美元,出口重量則為10萬7,700公噸,2021年1-9月巴拉圭牛肉出口智利之金額及重量,分別較2020年同期成長86.8%及52.0%。第2大市場為俄羅斯,2021年1-9月巴拉圭牛肉出口俄羅斯之金額及重量,分別較2020年同期成長68.1%%及43.9%。 (四)近數月以來,巴拉圭國內牛肉價格市場受國際價格上揚影響,主要係國內牛肉特定部位之消費價格飆漲,引發主政機關及超級市場介入關切。另依據巴國中央銀行2021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巴拉圭牛肉國內通貨膨脹上漲1%;專家指出,此舉係由於國際肉價持續上揚,有利業者出口,卻間接影響國內牛肉供應條件,使得國內牛肉價格攀漲。此外,巴國央行亦觀察到所有替代牛肉之其他蛋白質亦呈現上漲趨勢,包括雞肉、豬肉、牛內臟、漁貨及香腸等。 (五)另依據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la Carne,CPC)預測,倘中國與巴西就巴西境內非典型狂牛病所衍生之貿易衝突(中國暫時禁止巴西牛肉輸入)未獲得解決,國際牛肉價格及供應量短期內則將崩跌並減產;另巴西牛肉具價格競爭優勢刻正與巴拉圭牛肉爭奪智利及俄羅斯市場,預計短期內巴西及巴拉圭供應之牛肉,其價格將下降並減產,反之,阿根廷及烏拉圭則將增加其全球市場供應量。巴西牛肉暫時未能輸銷中國市場,牽動整個南方共市對全球牛肉市場供應鏈,且直接影響國際牛肉價格及供應量。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美元債券價格本週呈現下跌,國家風險指數再次攀升至1,619 點,國際投資者密切關注阿國政府官員在華盛頓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進行談判的消息。 據摩根大通(JP Morgan)預測,阿根廷的國家風險指數顯示,阿根廷2021年迄今國家風險指數上升18%,並為今年3月以來最高點(1,647點),抹去原先9月國會初選前及之後政府為11月大選所推出的一系列善意政策所帶來的下降趨勢。
A:根據烏拉圭貿易及投資推廣機構(Uruguay XXI)公布之資料指出,2021年9月牛肉出口與2020年同期相較,成長102%。阿根廷為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國之一,因實施出口限制,有利提高烏國的出口需求,並對國際價格產生影響。 2021年9月烏拉圭牛肉出口額為2億5,900萬美元,較去年9月的1億2,800萬美元,成長102%。2021年1至9月牛肉出口創匯16億9,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億9,000萬美元,成長55%。 據報告,9月肉類副產品成長67%,達4,600萬美元。主要出口國為中國大陸(54%)、美國(12%)、香港(10%)、俄羅斯(10%)及歐盟(5%)。其中,成長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大陸152%,然而歐盟呈現負成長58%。
A:根據尼加拉瓜出口中心(Cetrex)數據,今(2021)年1至9月間,雖總出口量減少10.4%,但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漲,出口總額仍成長19.8%。去年出口總額為29億5,207萬美元。然截至今年9月底,在黃金推動下,出口已創匯27億3,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之22億7,800萬美元增加4億5,300萬美元。出口總量為15億9,300萬公斤,低於2020年同期的17億7,900萬公斤。尼國生產商暨出口商協會(APEN)一項分析顯示,僅9月出口額已達2億6,200萬美元,高於過去四年同期的出口額。該會總裁Guillermo Jacobo表示,氣候變遷導致產出下降,加上如燃料、能源、運輸、海運、農業投入成本、稅收等成本提高等多項挑戰。尼國主要出口商品出口情形如下: 黃金:截至9月,貴金屬總收入6億5,24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4億7,239萬美元成長38.1%。總重量11,657.5公斤,比2020年8,860.3公斤增加31.5%,每公斤從2020年53.3美元升至今年同期55.9美元,上漲4.8%。 牛肉:為第二大出口品。今年1-9月累計為5億1,313美元,而2020年同期為4億618美元,增加26.3%。數量自去年9月8,783萬公斤成長到9,678萬公斤,增加10.1%,。價格亦自去年每公斤4.6美元漲至今年5.3美元,漲福15.2%。 咖啡:為第三大出口品,今年出口總額為44,708萬,較去年同期409,410萬增加9.2%。出口量下降到1億3,4370萬公斤,減少2.04%,然而國際市場價格上漲10%,目前價格為每公斤3.3美元。 蔗糖:尼加拉瓜農業生產者聯盟(Upanic)主席Álvaro Vargas指出,糖、豆類和咖啡作物的產量正在下降,其中蔗糖產量減少是由於Eta和Iota颶風導致過多降雨所影響。截至今年9月,出口總額11,76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13,076萬美元下降10.01%。出口量3億1,895公斤,較去年同期3億8,044公斤下降16.1%,價格則從0.3漲至0.4美元,增加33.3%。 豆類:第四大出口品。今年1-9月豆類出口總額自去年9,485萬美元,下降至6,745萬美元,降幅28.8%。出口量自去年7,890萬公斤減少至今年6,194萬公斤,降幅21.4%。平均價格亦自去年1.2美元下降至今年1.1美元。 花生:為尼國第五大出口品。2021年1至9月,出口總額為8,534萬美元,與去年同期7,114萬美元相比成長19.9%。平均價格維持1.2美元。出口量從5,740萬公斤至今年同期7,096萬公斤,成長23.6%。 主要出口國:據APEN分析,1至9月間,尼加拉瓜產品出口122個國家。以美國13億1,808美元居首,佔總額的48.25%。第二為薩爾瓦多2億6,967萬美元,占總額9.87%,墨西哥第三,1億1,824萬美元,佔總額4.33%。哥斯大黎加1億1,192萬美元排名第四,佔總額4.10%。第五為瓜地馬拉之9,646萬(3.53%)。其他國家尚有比利時、英國和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