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2日 瑞士Sensirion集團在匈牙利設廠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2日報導,瑞士Sensirion集團宣布在匈牙利Debrecen市(布達佩斯以東240公里,鄰羅馬尼亞邊境)之創新園區(Innovation Park)設立感應器製造廠,投資金額100億福林(約新台幣10億)。該廠為瑞士Sensirion集團首座在海外設廠。 截至目前,瑞士共超過800家企業在匈國設立據點,聘僱約3.2萬名員工。瑞士Sensirion集團Jahannes Bleuel副總裁表示,該集團為全球溫溼度感應器技術及研發領導開發商,並已決定除製造廠外,將於匈牙利另設R&D中心。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2日 匈牙利出售AZ疫苗予泰國及越南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2日報導,匈牙利外交貿易部Peter Szijjarto部長21日於紐約市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時宣布,匈國應友邦所請,決定出售40萬劑AZ疫苗予泰國及越南。 Szijjarto部長表示,為對抗COVID-19疫情匈國採取多管道採購疫苗,除參加歐盟統一採購機制外,另匈國政府自行向中國及俄羅斯採購疫苗。爰匈國得以較早開始施打疫苗,成為歐洲第1個疫情後重啟經濟國家。目前匈國庫存疫苗有數百萬劑,爰可協助其他國家。協助其他各國提高疫苗施打率,亦是匈國利益,尤其現在第4波疫情有逐漸升溫現象。全球各國已有共識,提高疫苗施打率,才能減少第4波疫情衝擊。 參考網址 https://hungarytoday.hu/hungary-selling-vaccines-vietnam-thailand-astrazeneca/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2日 匈牙利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34名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2日報導,匈國創新科技部公布,依據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最新報告,全球132個經濟體,匈國創新指數名列第34名,較2020年成長1個名次。在歐洲39個國家中,匈國排名第22名。 其他中東歐及巴爾幹國家2021 GII排名如下,捷克24、保加利亞35、斯洛伐克37、波蘭40、克羅埃西亞42、羅馬尼亞48、蒙特內哥羅50、塞爾維亞54、波-赫75。 全球創新指數係由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Organization,WIPO)與國際教育機構及組織自2007年起制定之指數,該指數係協助全球各國制定政策及促進創新參考。全球創新指數計算包括智慧財產權申報率、動應用開發、科技出版物和教育支出等等在內的80項指標為依據,2021年評比對象共有132個經濟體。 參考網址 https://dailynewshungary.com/hungary-takes-34th-place-on-global-innovation-index/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2日 匈牙利央行再度升息至1.65%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2日報導,匈牙利央行21日再度公布升息至1.6%。此為匈國央行暨本年6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升息,由0.6%迄今至1.65%。此次升息幅度為15個百分點,相較於6、7、8月皆各30個百分點,9月升息幅度較小,財經分析師認為,匈國央行採取貨幣緊縮幅度有趨緩趨勢。 匈國央行貨幣委員會表示,除參考匈國最新通貨膨脹率發展外,同時併考量不排除COVID-19第4波疫情爆發對經濟復甦負面影響,爰雖持續貨幣緊縮政策,然相對調整縮小幅度。自9月起匈國央行貨幣政策滾動式管理,由每月一次改為每周一次,決議調控幅度及採取之貨幣工具及搭配之措施,以因應隨時之最新市場變化。 匈國央行副總裁Barnabas Virag表示,9月升息幅度調整為15個百分點,為接續幾個月調息之參考值(guide)。12月之通貨膨脹報告則為匈國央行制定下個貨幣政策目標(milestone)參考標的。依據匈國央行報告,預估第3季平均通膨率仍高於5%。一連串漸進溫和緊縮貨幣政策,效果須至2022年才能看到效果,並盼第2季可返回2至4%之目標區間,2022年下半年通膨趨於穩定溫和3%上下。 參考網址 https://hungarytoday.hu/hungary-national-bank-base-rate-inflation-202109/ https://bbj.hu/economy/finance/mnb/policymakers-raise-base-rate-15-bp-to-1-65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1日 德商Schaeffler集團匈牙利廠將全面生產電動車零組件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1日報導,匈國外交貿易部Peter Szijjarto部長表示,德商Schaeffler集團匈牙利Szombathely市廠將全面生產電動車零組件,總投資金額235億福林(約7000萬歐元),匈國政府挹注50億福林投資獎勵補助,將創造200個工作機會。 德商Schaeffler匈牙利Szombathely市廠亦為集團全球首座全電動車生產據點。該廠生產規模係為現今電動車生產線最高規格,專生產最具能源效率之電動車零組件。未來利Szombathely市將成為該集團全球最大生產據點之一。預估2023年可開始量產,年產80萬汽車零組件,至2026及2029年間最大產能達180萬件。德商Schaeffler集團在匈牙利Szombathely市目前已設有2間廠房及1間R&D中心,新廠成立後未來總聘員可達3500人。 Szijjarto部長表示,匈國為全球第13大汽車及相關零組件出口國,近幾年已成為全球先進汽車大廠投資目的國。匈德雙邊貿易總額2021年預估可逾600億歐元。德國為匈國第1大投資來源國,約有6000家德商在匈國設立據點,聘僱超過30萬名員工。 德商Schaeffler集團為滾動軸承製造商,主要供應汽車、工業及航太產業,為德國及歐洲最大家族企業之一。2020年9月受COVID-19疫情衝擊,該集團德國各地生產據點共裁員4,400人,並關閉或出售德國12個生產據點。 參考網址 https://dailynewshungary.com/brand-new-electromobility-plant-inaugurated-in-western-hungary/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1日 韓國Hanon公司擴大投資匈牙利廠竣工總投資金額80億福林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1日報導,韓國Hanon系統公司擴大投資匈牙利Retsag市廠竣工總投資金額80億福林(約新台幣8億),生產冷氣壓縮機,獲匈國政府挹注17億福林(約新台幣1.7億)投資獎勵補助,將創造60個工作機會。韓國Hanon系統公司目前在匈國Retsag、Pecs、Szekesfehervar設有生產據點,聘僱1371名員工。 韓商Hanon Systems(原名: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於2015年更名)主要研發汽車熱管理系統和生產汽車零組件。包含暖通空調(HVAC)系統、動力傳動系冷卻(PTC)系統、壓縮機、流體輸送(FT)系統、電池熱管理系統、熱泵系統、高壓冷卻風扇電機、馬達、散熱器、冷凝器和其他汽車用設備,供應燃油汽車及電動車。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1日 匈牙利Rail Cargo集團展開匈中鐵路定期貨運航班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1日報導,匈牙利Rail Cargo集團自9月起展開匈中鐵路定期航班貨運業務,由布達佩斯至中國各城市,貨運時間約15至20天,主要貨物為匈國製造之電子設備製造、機械、汽車零組件、IT設備運往中國各大城市。 匈牙利Rail Cargo集團布達佩斯物流中心,自2020年8月起開始匈中鐵路經由烏克蘭邊境不定期航班貨運業務,每航次裝載50個40呎貨櫃,經由南絲路之哈薩克、俄羅斯及烏克蘭等往中國各大城。 匈牙利Rail Cargo集團匈中鐵路貨運2019年共運送330個20呎標準貨櫃,至2021年8月已運送7,000個,成長超過20倍,預計2021年將可運送10,000個貨櫃。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1日 匈牙利7月工業產出成長8%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1日報導,匈國統計局公布7月工業產出成長8%,工業出口成長7.2%,國內工業銷售成長11.7%。惟汽車製造業萎縮6.7%,主因為汽車晶片供給不足,導致Suzuki、Audi及Daimler等集團匈牙利廠被迫暫時停產,汽車製造下滑4.1%,零組件生產減少9.7%。 2021年1至7月,匈國工業產出平均成長17.2%,其中工業出口占工業產出64%,成長18%,國內銷售成長13%。主要各工業部門表現,汽車占比23.3%,下滑6.7%、食品製造占比11.5%,成長2.6%、IT及光學占比9.8%,下滑4%、橡膠塑膠占比9.6%,成長15.1%、金屬製造占比9.2%,成長19.3%。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21日 匈牙利規劃提高最低薪資至20萬福林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21日報導,匈牙利總理Viktor Orban表示,研議規劃2022年起提高每月最低毛薪資至20萬福林,相較於目前167,400福林,調升幅度達19.5%。匈國政府仍持續和資方及勞方代表團商議相關執行細節,Orban總理於國會質詢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各方意見都傾向正面,成案機會頗大。資方代表則傾向於分2步驟達成,2022起逐步調升,至2023年達成。 匈國商工會(Hungar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會長Laszlo Parragh表示,在展開協商前,已事先評估過,匈國經濟發展可承受此次規畫之薪資調升幅度。Parragh會長認為,過去30年匈國以低勞動成本為主要競爭力之信念應轉變,應轉換為歐盟思維,除了薪資成本外,應就效率、生產力及社會福利等,由各面相考量經濟發展程度。 匈國雇主及工業代表協會(Confederation of Hungarian Employers and Industrialist,MGYOSZ)副會長Ferenc Rolek表示,此次薪資調升建議案,應搭配調降雇主社會捐比率幅度等配套措施,以達到受雇者之實質薪資所得,否則許多雇主恐將面臨巨大壓力,被迫採取裁員或結束營業。 參考網址 https://www.portfolio.hu/en/economy/20210920/hungary-to-raise-minimum-wage-to-huf-200000-orban-announces-501404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13日 匈牙利與中國國藥集團簽署在匈國生產疫苗合作備忘錄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13日報導,匈國外交貿易部次長Tamás Menzer頃在其個人臉書上宣布,匈國已與中國國藥集團及該集團在阿拉伯大公國的合資企業簽署在匈國生產疫苗合作備忘錄(MoU),匈國並預計在10個月內開始在其位於Debrecen市的國家疫苗廠開始生產中國疫苗。M次長表示,中國國藥集團在中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不斷研究新冠病毒變種病毒之發展,並據以研發更有效的疫苗,與他們合作可讓匈牙利獲得變種病毒最新消息以快速及有效的調整匈國疫苗的生產。據悉,匈國國家疫苗廠未來每年疫苗產量可達2,000萬劑。 https://dailynewshungary.com/category/business/ 綜據媒體報導,中國國藥集團在歐洲首座疫苗廠本(9)月9日在塞爾維亞舉行動土儀式,該廠預計於明(2022)年第一季完工,塞國將成為第一個生產中國疫苗的歐洲國家。 投資案由中國、塞爾維亞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投資3,000萬歐元在塞國首都貝爾格勒市Zemun區建廠,疫苗廠第一期佔地約11,800平方公尺,完工後年產約3,000萬劑疫苗,最大產能可達4,000萬劑疫苗。 https://dailynewshungary.com/85-6-million-euros-to-supporting-hungarys-railway-cargo-transport/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10日 捷克商Mentrans公司在匈牙利設立物流據點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10日報導,匈國外交貿易部Peter Szijjarto部長宣佈,捷克商Mentrans公司在匈牙利Zalaegerszeg(布達佩斯西南220公里)設立貨櫃物流據點,將創造120個工作機會,投資金額4580萬歐元,匈國政府提供25%,約1200萬歐元投資獎勵補助,預計2023年竣工啟用。 捷克商Mentrans公司營運項目包含運輸、轉運服務、物流及房地產等。每周鐵路運輸達550班固定班次,自2019年起負責布達佩斯-中國貨運服務,匈國貨物至中國運輸可於12至16天內抵達。 捷克商Mentrans公司為德國漢堡港口及倉儲物流集團(HHLA)下之鐵路運輸公司之一,在歐洲共設有17個物流據點。要營業項目為中歐鐵路運輸,往返地中海及北海間之鐵路運輸,並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2020年共承攬913班次來自/開往中國之鐵路運輸,成長114%。中國一帶一路鐵路運輸除經過匈牙利外,另有捷克、波蘭等其他運輸路線,終點站為德國漢堡港、鹿特丹港、亞得里亞海、Trieste港、Koper港等。目前中國中遠海運集團與德國漢堡港口及倉儲物流集團(HHLA)商議併購事宜,倘該併購案成功,中資將入主德國最大港口漢堡港及倉儲物流營運。 參考網址 https://hhla.de/en/media/press-releases/detail-view/ceremonial-start-of-construction-for-new-metrans-hub-terminal-in-hungary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10日 匈牙利與塞爾維亞簽署策略合作協定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10日報導,匈牙利總理Viktor Orban於9日與塞國總理Ana Barnabic於布達佩斯會晤後公布,匈國與塞爾維亞簽署策略夥伴合作協定(strategic agreement of friendship and partnership),匈塞將長期推動經濟合作,並宣布高速鐵路建案預計於2025年可竣工。此外匈塞Horgos及Kelebia跨境貨運鐵路預計於2022年竣工。 此次塞國Barnabic總理帶領相關部會首長於布達佩斯簽署經濟、創新科技、農業、邊境巡邏等7個合作協定。匈塞高層會議自2014年起迄今已舉辦6屆,2020年因COVID-19疫情停辦。Barnabic總理表示,匈國為塞國申請加入歐盟以來最堅定之支持國。 參考網址 https://balkaninsight.com/2021/09/08/serbia-hungary-will-rebuild-protect-central-europe-orban-says/
A: 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10日 芬蘭商Tuxera公司併購匈牙利HCC Embedded公司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10日報導,芬蘭商Tuxera公司宣布簽訂合約,併購匈牙利HCC Embedded公司,併購價格並未公開。併購完成後HCC Embedded更名為Tuxera Hungary Kft.公司。 匈牙利HCC Embedded公司成立於2002年,依據相關營業資料,近年來已名列匈國前10大IT公司,主要擅長項目為小型專業軟體系統及微控制器。 Tuxera集團為系統軟體的開發商和供應商,開發產品包含Tuxera NTFS和Tuxera exFAT,並已在Linux、安卓、QNX、Mac OS等平台上架。Tuxera系統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電視機上盒、車載娛樂系統、儲存產品等消費電子領域。近年來亦加入火星太空計畫及潛水艇資料傳輸超級電腦計畫。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BalkanInsight 日期:2021年9月10日 匈牙利投資促進局公布年度最大投資案 根據匈牙利媒體2021年9月10日報導,匈牙利投資促進局8日公布年度最大投資案(Investor of the Year),其中最大創建(greenfield)投資案為中國Semcorp公司,投資金額共1.83億歐元,設立於Debrecen市(布達佩斯以東225公里,鄰羅馬尼亞邊境),生產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電池,廠房預計於2023年竣工,創造440個工作機會。 德商Daimler集團Mercedes-Benz匈牙利廠為年度最大擴增投資案,於Kecskemet市(位於布達佩斯東南90公里)擴大投資1億歐元設立全自動生產線,另1億歐元增設全電動車生產線。預計2021年第4季起Mercedes-Benz匈牙利廠將生產各式引擎車款,包含傳統燃油車、油電混合車及全電動車款。
A:澳洲自2021年9月15日取消向法採購12艘潛艇之鉅額合約後,法國主管歐洲事務國務秘書Clément Beaune本月19日接受歐媒Politico專訪表示「言而有信是民主國家及盟友建立互信的先決條件,在當前已無互信下,無法想像歐澳FTA可持續推動」。然法國駐澳大使Jean-Pierre Thébault於20日接受美媒ABC專訪,稱法國並未積極於歐盟內部遊說他國杯葛歐澳FTA,澳洲貿易部長Dan Tehan則表示目前談判並未受到影響。 Politico指出,法國傳統上以防禦心態看待歐盟與農產品出口國之貿易協定,且對歐盟對外貿易談判杯葛已非首例,如2016年「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係(TTIP) 」及「歐盟―南錐共同體自由貿易協定」,澳洲倘無法國支持,恐無法使牛肉及乳製品等產品以優惠條件輸入歐盟。然與此同時,瑞典、愛爾蘭及荷蘭等國則表示仍支持旨揭協議儘快獲得進展。 另據路透社24日報導,法國主管貿易之權理部長Franck Riester,已拒絕澳洲T部長藉OECD本年10月部長理事會期間訪法進行雙邊會談的請求。 法媒國貿觀察(le MOCI)報導指出,歐澳FTA諮商迄今已完成11回合談判,去(2020)年雙邊商品及服務貿易總額分別為360億歐元及260億歐元,據歐盟分析,簽署FTA可望促進歐澳雙邊貿易增加30%。擁有4.5億人口的歐盟去年為2500萬人口的澳洲第3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大陸與日本,領先美國,但澳洲在歐盟貿易夥伴中僅排名 19,雙方市場規模與貿易利益並不對稱。對澳洲而言,農產品為主要受益對象,目前出口至歐洲市場稅重約為26%,肉品關稅更高達56%。對歐盟而言,則盼藉此消弭數項非關稅壁壘,同時地理標示保護與參與澳政府採購市場等議題亦備受關切。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23日報導,世衛組織之空氣品質對空氣中含二氧化氮 (NO2)的要求於2005年為每年每立方米平均值 40 微克。世衛組織依據來自歐洲和北美的最新研究證明空氣污染是導致大量過早死亡的原因,首次16年以來收緊空氣品質要求, 更新降低到 10 微克, 為 2005 年建議的4分之1。 對可吸入顆粒物 (PM2.5) 的限值已從每立方米 10 微克降至 5 微克,而稍大的細顆粒物 (PM10) 已從 25 微克降至 15。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空氣品質與如心血管疾病、肺癌、糖尿病和哮喘有關聯。 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科學系副教授Marie Pedersen 指出,世衛組織與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合作,收集來自世界各地關於空氣中可能有害的各種氣體和細顆粒的研究和數據,評估並據此提出建議。 如果空氣質量因新要求得到改善,將有利於公眾健康。然而,丹麥恐將難以達標。事實上, 丹麥和許多國家已經成功地減少空污, 但目前之新建議對二氧化氮之每年每立方米平均 10 微克,將需要更全面的措施來進一步減少空氣污染。 2019 年,哥本哈根 HC Andersens Boulevard (交通繁忙路段) 的年平均值為每立方米 33 微克,該地區的濃度是該國最高的。丹麥之主要污染來自熱電廠和交通,但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污染,例如,當波蘭燒煤時,空飄污染丹麥之空氣品質。 據 Marie Pedersen 稱,世衛組織的新建議將對歐盟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當局施加壓力,並可能影響歐盟等國家的環境立法。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22引述丹麥環境部之新聞稿, 環境局與各黨派達成一項只允許有微粒過濾器的卡車和擁有黃牌柴油車可進入劃定環境區的新協議。此環保區市包括哥本哈根、腓特烈斯堡、奧爾胡斯、奧爾堡和歐登塞。該協議將向老舊的柴油車開罰單。環境部部長Lea Wermelin指出, 空氣污染每年都會導致數以千計的丹麥民眾早死。因此,此協議將為市政當局提供更好的工具來應對空氣污染等問題。 環境部估計,目前有超過 10萬輛柴油私用車在沒有安裝微粒過濾器的情況下行駛。其中,估計約有 2萬輛車將直接受到環保區之更嚴格要求影響。 據該協議,受影響的低收入車主將能夠申請補貼以改裝微粒過濾器,以便渠等能夠繼續開車進入環保區 ,在 2022 年至 2023 年期間,將撥款 2,500 萬丹麥克朗以便多達 1萬名的民眾可以申請 2,000 丹麥克朗的過濾器補助。此外,受影響地區的居民和業者將有機會獲得豁免。 該協議目前還不允許更多的城市建立自己的環保區。環保區的詳細規則要到秋季才會出爐,屆時政治協議將轉化為具體的立法提案。 FDM丹麥駕車者聯合會之主管 Torben Lund Kudsk 說:“沒有安裝顆粒過濾器的老款客車無疑是對城市污染最大的群體。挑戰在於,並非所有的車均可以加裝微粒過濾器, 因此在收緊要求的同時,延長報廢計劃是必要的。“不錯的車輛報廢價可成功促使許多車主報廢老舊的柴油車。” 除了環保區,各方還於此協議同意允許全國所有直轄市建立所謂的零排放區,只允許電動汽車行駛,油電混合車將不被允許。此協議也同意確保“有合法需求進入該區域”的居民和業者獲得豁免。 然而,與環保區的收緊不同,零排放區面臨 FDM 批評。K氏指出: “所謂零排放區的協議僅是象徵性政策。正如包括政府的氣候委員會在內的幾位研究人員所指出,零排放區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幾乎不存在。另一方面,由於純電車尚未普及,這些區域意味著未來幾年十分之九的司機可能無法開車進入該國的一些主要城市的中心。與其簡單地發出禁令警告,市政當局應該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使電動汽車成為的汽油或柴油車的真正替代品。”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25日報導,依據麥肯錫(McKinsey)最新發表的「個人財務服務」調查報告,消費者對數位銀行的興趣以及監管機構逐漸開放市場讓數位銀行加入,已向傳統銀行發出明確訊號,一場新的市場佔有率戰爭即將展開。在數位銀行迅速搶灘之際,新加坡逾70%消費者願意轉向以數位平臺為主的銀行。傳統銀行要守住原有的存款與貸款業務,除了在數位平臺進行例常銀行交易之外,也應積極利用此管道促銷其他金融產品與服務。 調查顯示,近95%新加坡人本年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數位銀行交易,各種金融科技產品和電子錢包的滲透率也達48%。麥肯錫認為,種種跡象顯示,新一代數位銀行的生態系統已成形,低成本的數位銀行和智慧投資顧問(robo-adviser)肯定對傳統銀行帶來強力挑戰,傳統銀行要抓住客戶的機會很快就會縮小,另各國監管機關開始放寬市場,允許更多數位銀行加入市場,消費者將認真考慮此新選擇,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去(2020)年底發出全面數位銀行執照給冬海集團(SEA Ltd)。 麥肯錫也特別對星展集團(DBS)快速數位化策略,透過全面數位化加強本身在銀行業的市場地位,表示認可。經由數位化,星展銀行營業成本負擔也獲得改善,前(2019)年數位業務成本收入比率(cost to income ratio)約34%,比傳統業務的54%低20%,但在去年差距進一步擴大至30%。 針對亞太區消費者行為進行調查亦發現,每10名消費者中近9人經常使用數位銀行服務,且願意透過數位管道購買銀行產品。儘管如此,經由傳統銀行數位平臺使用銀行產品與服務,如貸款及信用卡等的消費者比率僅有20%至30%,富裕客戶甚至表示願意將高達36%的投資組合轉至數位銀行,因此麥肯錫認為,傳統銀行應積極因應,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另亞太區新興市場的數位銀行接受度亦迅速上升,比同區域的已開發市場還快,潛能不容小覷。 上述報告是針對亞太區15個市場的約兩萬名有銀行戶頭的消費者進行調查,包括8個新興市場: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以及7個已開發市場:新加坡、澳洲、香港、日本、紐西蘭、韓國及臺灣。
A:出處:NL Times, 2021/09/2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經濟強勁成長,本年第二季較去年同期成長10.4%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統計局公佈本年第二季荷蘭經濟成長速度超過先前預估,家庭可支配所得較去年同期成長 3.1%,主因是薪資調漲與社會救助福利增加等。 與去年同期相比,就業量增加 3.2%,工時增加 7.2%,集體談判工資(CAO)調漲2.2%,自營業者收入大幅成長 9.7%。 本年第二季經濟較上季成長 3.8%,成長率高於統計局 8 月份時初估 的3.1%。 成長主要係因新冠病毒管制措施放寬、家庭可支配所得增加,另外,企業支出和政府支出亦有貢獻。本年第二季荷蘭經濟比2020年同期成長 10.4%。2020年第二季荷蘭因新冠疫情幾乎關閉所有商店,當期經濟成長率為負8.4%。
A: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本年9月24日發佈最新數據顯示,星國製造業產值經過連續10個月擴張後,本年8月產值年比成長放緩至+11.2%,增速是4個月以來最慢,但仍高於市場預估的+8.2%;經濟分析師預估,由於供應鏈中斷和外部需求減少,新加坡製造業成長放緩趨勢將持續。 若不包括生物醫藥業,新加坡8月製造業產值年比成長為+13.6%。若經季節性調整,8月製造業產值環比成長為+5.7%;不包括生物醫藥業則為+8.8%。 若依業別比較,交通工程業產值成長最為強勁,年比成長為+23.5%,係因為去(2020)年比較基礎低;其次為精密工程業(+22.9%),其中貢獻最大者為機械與系統業(+33.1%);電子、一般製造和化工業產值成長分別為+15.4%、+6.2%和+0.4%。生物醫藥業則年比下跌0.6%,是唯一處於萎縮狀態的行業。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分析師表示,由於製藥業和半導體業將分別於本年9月和第四季開始顯現高基礎效應,預計製造業成長率將繼續放緩。雖然市場對晶片需求將保持韌性,但生產已近滿負荷量,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英飛淩(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擬擴大晶片產能,但最早可能明(2022)年才實現。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指出,近期馬來西亞和越南晶片製造廠因新冠疫情暴發而關閉,導致晶片短缺。美國甚至也嘗試從晶片製造商取得更多數據,以確認業者是否囤積晶片,顯示全球晶片荒仍未解決。此外,包括美國聯準會有意縮減量化寬鬆、中國政府緊縮監管措施,以及新加坡新冠病例上升,對商業和消費情緒可能帶來負面衝擊,但由於新加坡製造業本年前八個月產值已年比成長14.3%,即使接下來四個月產值放緩,全年成長應可維持穩健。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預估,新加坡製造業本年全年將成長8%;在全球半導體需求穩健帶動下,精密工程和電子業展望良好,而全球經濟持續復甦應能支撐一般製造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