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9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00/P200號(商情文號:第800號) 商情本文: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聯合創建的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金融服務公司,將對英國Octopus能源公司投資2.19億英鎊,並於明年6月前再加碼投資2.19億英鎊,以投資總額4.38億英鎊購買該公司約13%的股份。此將使Octopus公司市值上升為33.6億英鎊,超過英國天然氣公司(British Gas)之母集團Centrica (總價值為32.8億英鎊)。 Octopus公司預計將藉由新投資,增加其再生能源發電,該公司作為英國第五大的能源公司,最近才被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Ofgem)指派,將負責接收倒閉的Avro Energy公司約58萬名原用戶。 另外,澳大利亞Origin能源公司已於2020年5月購買Octopus公司約20%的股份,且計劃向該公司再投資3650萬英鎊,以維持其在Octopus公司的持股量。六年前才成立的Octopus公司,旗下總用戶已增至310萬戶,並在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紐西蘭及澳大利亞均有業務。Octopus公司生產的再生能源足以為約150萬戶家庭供電,其Kraken軟體技術平台也已授權給同行,以使用戶可獲得更便宜且環保的電力。 天然氣價格近期失控飆升,嚴重打擊英國能源市場,自8月以來已有7家小型能源供應商倒閉,目前僅剩約30家能源業者。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則拒絕承認業者認為失控現象源於監管未能於市場充分發揮的說法。業界高層主管受訪時則強調,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應非常清楚許多小型能源供應商,在面臨能源市場價格巨大波動時難以倖存。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9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01/P200號(商情文號:第801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學者Patrick Bresnihan將在愛爾蘭議會(Oireachtas)環境和氣候變化委員會中報告指出,目前愛爾蘭現有數據中心用電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1%,在2020年代末用電量則可能上升至近30%,但若政府允許愛爾蘭目前所有其他數據中心的提案,恐將使數據中心用電量占據國家電網總量的70%,渠以多項說明,展示其對數據中心持續擴張的擔憂。相較之下,全球數據中心僅消耗約2%的總電力。儘管愛爾蘭政府承諾在2030年前,2030 年其 70% 的電力將來自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但仍需要其他來源,尤其在短期內,很可能來自天然氣。 B氏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興建,到2030年前愛爾蘭的環保目標恐將變得更加困難,如一家普通規模的數據中心,預計使用的電力便幾乎與Kilkenny小城鎮所需一樣多,而普通數據中心也是水資源的一大消耗者,估計每日使用量高達50萬公升。新加坡已成為世界上首個對數據中心實施休工期(moratorium)措施的國家,預計僅將在再生能源產量增加,以及數據存儲技術開發至可減少能源負擔時才將使之復工。 另一份由都柏林城市大學(Dublin City University)教授James Carton提交的報告中強調,應增加使用氫能的理由,以取代傳統化石燃料。都柏林城市大學已為100%再生能源儲備設施建立模型。世界許多國家及歐盟國均開始擁抱氫能,在重型運輸、共燒燃氣輪機(co-firing gas turbines)、脫碳工業、船運、離岸風電業等方面積極發展,同時也為長期能源儲存做足準備。愛爾蘭也必須跟隨此趨勢,以有規模地生產綠色氫,並在合適的領域中採用此新技術,如重型運輸、工業以及為數據中心發電。
A:參考資料:BBC, 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9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798/P200號(商情文號:第798號) 商情本文: 因應境內加油站汽油供給問題加劇,英國政府同意將暫時讓石油業豁免於Competition Act 1998競爭法,使業者可及時為面臨困境的加油站提供燃料。政府表示,此將使業者更易分享資訊,並優先向國內短缺問題最嚴重的據點提供補給。 最近數月中,國內貨車駕駛短缺,已為超市食品業者、連鎖快餐店等帶來不少問題。最近加油站業者也受貨車駕駛短缺影響,衍生加油站汽油供給短缺,民眾因擔心燃料中斷而恐慌搶購汽油,加油站出現大排長龍情形,BP能源公司26日晚間回報,在連續數日需求暴增下,週日BP旗下有近三分之一的加油站已耗盡兩種主要汽油。根據汽油零售商協會(Petrol Retailers Association)統計,在其成員近5500個加油站中(英國共有8000多個加油站),多達三分之二的據點也出現燃料不足情形,其餘加油站亦可能在不久後面臨供給不足問題。對此,政府亦考慮調派陸軍士兵協助國內燃料運輸,在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與石油業者昨日會談後,同意將暫時向石油業者放寬競爭法,此稱為下游石油協定(Downstream Oil Protocol),以確保石油業者能大力合作,以解除汽油供給問題。英政府曾於2020年3月放寬競爭法,以使超市業者可共同穩定境內食品供應。 在Shell石油公司、ExxonMobile天然氣公司和Greenergy汽柴油經銷商等業者聯合聲明中,重申目前供給問題是由客戶需求短期飆升所致,而非全國燃料短缺造成。汽油零售商協會主席Brian Madderson受訪時也強調,目前短缺問題由恐慌搶購現象,石油業者應可優先穩定高速公路的加油站之供給,因為目前加油站供給問題主要出現在都市地區,北愛爾蘭尚未受到影響。 今年第二季與2019年同季相比,英國減少約72000名貨車駕駛,原因包括英國脫歐影響,以及疫情期間重型貨車駕照測驗暫停等。面對國內部分人力短缺造成之困難,英國政府25日宣布將向5000名外籍油罐車與重型貨車駕駛,以及5500名外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提供有效日期到本年度聖誕節的臨時簽證,以解緩聖誕節前部分行業所需人力不足的問題。政府也計畫向持有重型貨車駕照的駕駛發送近100萬封信,鼓勵其重返該行業,並有計劃培訓4000人新手。短期重型貨車駕駛及食品加工人員的招聘將於10月開始。英國零售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則認為,政府現提供的簽證數太少,恐僅為已預期的聖誕節中斷問題造成些微影響。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9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799/P200號(商情文號:第799號) 商情本文: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本(28)日宣布,在去年公布的離岸風電產業投資措施(Offshore Wind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Support scheme)及私人投資下,目前共1.3億英鎊資金提供給JDR Cable Systems海底電纜公司,以支持其在英格蘭東北部發展離岸風電業供應鏈。該公司將於東北部的Cambois區域新建工廠,為新代風力機研發電纜芯及高電壓水下電纜等零組件,將可大力推動英格蘭東北部經濟。 強生首相推出綠色工業革命10項計畫後,今年政府和私人部門的投資總額已達6.75億英鎊,橫跨東北部Humber河並創造及支持近3600位就業人口,且有助於2024年前終止對煤炭發電的依賴。在東北部Humber河和Teesside河建新港口和新廠,以使離岸風電業目標60%零組件來自英國供應商,有助政府建立國內製造工業基地。 英國政府本日尚針對未來離岸風電廠的電纜連接,如何減少對當地社區和環境的影響展開公眾諮詢。另將進行離岸輸電網檢視(OTNR),與業者共同探討未來離岸風電業的優化連接方式,國家電網系統機構(ESO)分析,若自2030年起連接改善項目可節省最高30億英鎊,與目前連接方式相比,革新將可帶來顯著的環境和社會效益。今年7月,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並已展開諮詢,探討如何減輕目前離岸風電項目對基礎建設的影響。另外,政府本日也為離岸再生能源研究院提供額外資金,將在4年內提供200萬英鎊,以進一步加速英國浮動式離岸風電產業創新,預期在2030年前使國內浮動式離岸風電廠達1GW產能。 在英國政府提出總額10億英鎊之淨零投資項目(Net Zero Innovation Portfolio, 簡稱NZIP)中,減輕離岸風電對國防航空設施破壞計劃(Windfarm Mitigation for UK Air Defence)的第一階段於2021年3月終止,已為六項目提供210萬英鎊資金,研討風電機和雷達共存的技術可行性。本日政府也宣布第二階段投資七項目,撥款380萬英鎊,以確保未來的離岸風電廠將不會對英國防禦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原因在於若離岸風力機位在國防雷達範圍內,可能對防空監視造成不良影響。七項目均致力於研究一系列技術,包括雷達、用材、感測器和人工智慧,可見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在於系統方式,而非單一技術。政府也將跨部門推動國防及安全加快項目(Defence and Security Accelerator),以確保未來風機建設將不會干擾英國防禦系統運作。
A:國家能源秘書處 (SNE) 負責人 Jorge Rivera Staff於聯合國能源問題高層話期間,在演說中強調巴拿馬致力於「進一步增加目前75%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永續性,並盼成為區域綠色氫能樞紐。」SNE報導稱,這一具有意義的全球活動旨在加速推動人人皆可享有清潔和可負擔能源(SDG7)行動,是40多年來在聯合國舉行的首次針對能源主題的領導人會議。 Rivera Staff 在演講中強調了巴拿馬對能源普及的承諾,為巴拿馬能源轉型議程優先領域之一。巴拿馬在被聯合國秘書長指定為推動公正和公平能源轉型的全球代表後,於去年1月參加了這次高級別對話。渠表示:透過減碳來減少氣候變化意味著必須調整經濟活動,我們須在2030年之前實現能源普及。 巴拿馬採取的措施旨在於綠色復甦概念下增加創新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成長和人類發展。渠表示:我們擁有消除不平等差距的技術和具體想法,然而尚缺乏從言語到行動的普遍意願。該能源高層對話旨在鼓勵自願性能源契約發展,提倡全球氣候行動。
A:世界貿易組織(WTO)今(9/28)同意成立仲裁小組,解決哥斯大黎加與巴拿馬間關於限制哥斯大黎加農產品進口爭端。巴拿馬於8月30日會議上阻止了第一次請求之後,WTO爭議解決機構今天決定成立仲裁小組,以回應哥斯大黎加的第二次請求。 哥斯大黎加堅稱在過去兩年中,巴拿馬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禁止進口某些該國農產品,包括奶製品、肉類、香腸、魚類和草莓、鳳梨及香蕉等水果。並強調兩國一直保持「長期繁榮」的商業關係,並認為他們產品的植物檢疫狀況在這段時間沒有改變,所以禁令缺乏理由。據WTO消息人士稱,巴拿馬認為該爭端的根源在於哥斯大黎加沒有續簽能夠繼續出口其產品的必要檢疫檢驗程序,並對哥國將貿易爭端置於WTO表示遺憾。 WTO爭端解決程序於2020年1月通過要求雙邊磋商開始,若雙方無法經談判達成協議,則將組成第三方解決小組。最終將由上訴機構做出最後裁決,但由於美國的杯葛,該機制已近兩年無批准任命新法官。 資料來源:La Estrella de Panama
A:出處:NL Times, 2021/09/2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將於 5 週後重新評估現行之新冠通行證措施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表示將在新冠通行證措施實施五週後重新作出評估,之後,將決定是否取消通行證或繼續適用。 9月25日是荷蘭進入餐飲店、藝術和文化設施和活動必須出示新冠通行證的第一天,與此同時,亦放寬一些其他新冠病毒防疫限制,包括取消保持1.5公尺安全距離。 惟各城市執行新冠通行證檢查寬嚴不一,許多餐廳亦未確實查驗,有些城市餐廳則因外國觀光客未持有新冠通行證,而將其拒於門外。幾位律師則聯合向海牙地方法院控訴新冠通行證措施歧視其他未接種疫苗之民眾。 衛生部長De Jonge表示,專家們將研究取消社交距離措施並同時實施新冠通行證的效果,若感染案例增加,將需擴大實施其他防疫措施,若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則可縮小防疫措施規模。政府將於 11 月初再次評估現行的防疫措施。
A: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資料指出,阿根廷2021年8月出口額為80億9,300萬美元,為自2011年以來最好的8月成績,較去年同月成長63.3%;進口額為57億5,4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成長64%。另貿易順差為23億3,900萬美元,創2019年11月以來新高。 主要出口成長來自於初級產品,較去年同月成長達69.2%(增加11 億3,600萬美元),占出口額的34.3%,其中,成長最多為穀物5億6,400萬美元、油籽及大豆等4億2,600萬美元。至於進口,中間財成長最多,為61.1%,占進口額的40.5%。 阿根廷8月主要出口國依次為巴西、中國大陸、美國、印度、智利、越南、荷蘭、西班牙、秘魯及埃及,合計占對外出口總額的60.2%。 阿根廷8月主要進口國依次為中國大陸、巴西、美國、巴拉圭、德國、泰國、日本、越南、義大利及馬來西亞,占總進口額的71.3%。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9月28日報導,負利率和新冠危機促使丹麥女性湧入股市。據悉丹麥兩大網路股市交易平台之一Nordnet, 其女性客戶的比例在 2020 年初為 21.1 %, 至今已增為 30.8%。其次Saxo Bank 盛寶銀行之股市網路交易平台, 其女客戶群的比例在 2019 年初為 9.9%, 於 2020 年為 19.1%, 至今上升至 25.7%。 Nordnet Denmark 的區域經理 Anne Buchardt指出, 大約 40% 的新客戶是女性,證明廣泛的女性湧入股市。 回顧 2020 年初以來,女性新客戶比例已從 21.1% 成長至 30.8%。 然而,男性顧客的比例則從 78.9% 下降到 69.2%。 2 月份之總客戶數為 25萬名客戶,在短短 10 個月內就增加 10萬多個新客戶。 今天,交易平台已突破30萬名新客戶大關。 疫情使女性有時間專注於股市和找尋避免繳納負利率上述因素為推動女性投資的主因。 大多數的女性已清楚可投資的公司,但由於障礙太大,技術性太高,也太麻煩而遲未進場,疫情推動女性透過網路交易平台使投資變得更容易。伊亦指出,很高興兩性客戶間的比列與其他北歐國家的分佈接近。 女性客戶的比例芬蘭以 36.8% 領先,丹麥僅次於瑞典為 33.7, 挪威僅有 22.1%。 據B氏,該交易平台之女性投資行為上與男性略有不同, 女性較傾向於長期投資,而男性較傾向短線交易, 但投資的喜好有幾個相似之處, 兩性都喜歡投資 Novo Nordisk,此股票亦是最受丹麥人歡迎的股票。除此之外, 女性傾向於選擇綠色股票和更專注於基金和指數基金。 Nordnet 最受女性歡迎的前 5 名股票是 Novo Nordisk、Vestas、Ørsted、Bavarian Nordic 和 SAS,而男性前 5 名是 Novo Nordisk、Danske Bank、Norwegian、Vestas 和 SAS。 競爭對手盛寶銀行也注意到越來越個人投資客有興趣投資於股票、共同基金、ETF、債券以及加密貨幣和期權等更具特色和投機性的工具。 儘管盛寶銀行的女性和男性前 5 名股票投資組合與 Nordnet 客戶最喜歡的股票相似,但盛寶銀行男性客戶較可接受風險偏好股票Gamestop及 AMC Entertainment, 而Novo Nordisk 反不在前5大偏好之中。 盛寶銀行最受男性客戶歡迎之前 5 名是 Vestas、Ørsted、Gamestop、AMC Entertainment 和 Bavarian Nordic,而女性前 5 名則是 Ørsted、Vestas、Novo Nordisk、Bavarian Nordic 和 SAS。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27日報導,冰島於上週六舉行國會大選, 其 63 個席位中之第一此開票結果為女性贏得 33 個席位為歐洲國家中首次國會女性席位超過半數之國家, 惟仍為歐洲女性國會議員比列最高。然而, 因為爭奪選區政黨之間之均等席位的選票很少, 錯誤計數和隨後此變化連鎖反應造成票數影響,而最終使男性獲得33席位, 女性30席之票選結果,因此,前述號稱頓然不成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歐洲沒有其他國家的女性議員超過 50%,唯瑞典最接近達 47%; 丹麥2019 年國會大選有 39.1% 是女性議員。根據組織間議會聯盟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僅有5個國家的國會中有一半以上的席位由女性議員佔據其比例分別為盧旺達為61%, 其次古巴為 53%,尼加拉瓜為 51%,墨西哥為 50%,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亦是50%。 與某些國家不同,冰島沒有特定關於議會中一定的女姓比例立法。然而,有一些政黨有設定一定女性候選人的比例要求。在過去的 12 年裡,冰島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最平等的國家名單中名列前茅。
A:據媒體引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最新官方統計報導,本(2021)年上半年,沙烏地阿拉伯仍為杜拜最大之阿拉伯地區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較去(2020)年同期增加26%至305億迪拉姆。此間杜拜之非石油貿易整體成長31%至7,223億迪拉姆(約1,966.6億美元),整體出口成長45%至1,098億迪拉姆,進口成長29.3%至4140億迪拉姆,轉出口成長28.3%至1,986億迪拉姆。 上述統計亦顯示,本年7月中國大陸仍為杜拜第1大國際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0.7%至860億迪拉姆,其次為印度,雙邊貿易額年增74.5%至671億迪拉姆。 杜拜王儲Hamdan Mohammed bin Rashid Al-Maktoum對此表示,上述成長數據顯示杜拜維持其國際物流暨貿易中心之地位。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9月27日公告,沙烏地公共檢察總署(Public Prosecution)頃依據反走私法(Anti-Smuggling Law)及相關法規,列舉7類需受處分之走私行為如下: 進口貨物未送至海關者; 進出口貨物未符合通關程序者; 於貨船裝/卸載貨物未符合海關規範者; 於貨機違法裝/卸載貨物並於飛行中傾出貨物者; 進出口貨物未經過海關清貨者; 進出口貨物重量及旅客物品申報不實者; 意圖藏匿及夾帶物品者。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共和黨9月27日主導參院以50票對48票否決民主黨「臨時撥款」及「舉債上限」法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9月28日警告,倘美國國會無法在10月18日前凍結或提高舉債上限,聯邦政府可能資金用罄,引發美國經濟與金融動盪。 10月1日係新財年開始,然參眾兩院尚未通過新財政年度預算法案,9月30日美國國會或可通過臨時撥款的持續決議案,以維持聯邦機構運作,避免聯邦員工放無薪假,然因9月27日共和黨主導參院否決民主黨「臨時撥款」及「舉債上限」法案,民主黨可能須將「臨時撥款」與「債務上限」脫鉤,優先處理臨時撥款部分,以防止聯邦政府停擺。 美國財長葉倫向美國國會提出警告,聯邦政府可能在10月18日左右資金耗盡,無法履行支出義務,美債恐有違約風險,美國將面臨金融與經濟危機,然共和黨迄今仍堅持抵制提高債務上限,以作為民主黨擬獨力強行通過3.5兆美元社福預算法案的抗議行動,揚言民主黨應自行承擔提高舉債上限的政治責任,民主黨正研擬各種方式解決舉債上限問題,其中透過預算和解程序(reconciliation)雖可由民主黨獨力以簡單多數通過,然恐耗時過長,並不是最好選項,且民主黨強調舉債上限係兩黨的共同責任。
A:印度為推動「在印度製造」及「自給自足」政策,對重點產業規劃13項製造業生產連結補助計畫(PLI)已全數獲內閣批准,補助預算共238億美元,包括手機、電子技術產品、特定電子零件、活性藥物成分、醫療設備、藥品、電信器材、網路裝置、食品、電池、紡織品、鋼類、汽車及零配件等,印度估計該13項PLI執行後的額外產能約506億美元,創造近1千萬的就業人數。 有關13項製造業生產連結補助計畫(PLI),敬請參考附件。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9)月28日報導稱,日本、澳洲等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11個成員國家,9月28日以線上方式召開檢討英國加入的首次工作會議,會議主席由日本擔任,此係CPTPP自2018年12月生效以來首次展開新成員的入會談判。 上述工作會議的議題,包括迄今英國為加入CPTPP所做努力及加入時需要修改的國內法規等。 英國於2020年1月脫離歐盟(EU),本(2021)年2月申請加入CPTPP。CPTPP在2021年6月決定啟動談判後,成員國與英國等就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協商。
A:綜合美媒報導,紐約州強制醫護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命令已於9月27日生效,除宗教等因素外,公私立醫院及療養院約67萬名工作者須於9月27日前至少接種第一劑疫苗,否則將予以停職,紐約市教育局亦要求教育相關工作者必須接種新冠疫苗,預期公立學校將約有15萬名接種疫苗者,該市教師公會估計已有約95%教師及90%以上學校管理人員接種疫苗,該規定將於10月4日起強制執行。 紐約州衛生部數據顯示,目前紐約州84%醫護人員及89%療養院人員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然離紐約市越遠的醫療機構接種率越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數據顯示,迄今已有23州要求醫療機構員工接種疫苗,部分州政府允許員工每周進行新冠檢測代替疫苗接種。 目前紐約州部分醫院已推遲手術排程,部分療養院亦暫緩新居民入院,紐約州長預估強制疫苗接種命令將導致醫護人員短缺,已簽署行政命令發布緊急授權,規劃在醫療機構部署國民兵醫療人員,召回執照過期的醫護人員重返工作,放寬對外州醫護人員招聘限制,並持續積極鼓勵接種疫苗。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82/5776819?from=wj_maintab_cate https://www.wsj.com/articles/new-york-prepares-for-healthcare-disruptions-as-covid-19-vaccine-mandate-takes-effect-11632747780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9-28/nyc-school-vaccine-mandate-ban-lifted-in-surprise-court-ruling
A:壹、 印尼投資法規及程序 一、 投資法規: (一) 印尼於2007年4月26日頒布新投資法(No. 25/2007),將1967年「外國投資法」(Foreign Investment Law)及1968年之「本國投資法」(Domestic Investment Law)合而為一,強調本國籍公司與外資公司應享同等待遇。 (二) 2015年1月印尼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BKPM)依據印尼2015年第4號總統令,設立投資一站式服務(PTSP),安排22個印尼政府部會派駐於投資部,提供跨部會諮詢服務,協助加速廠商申辦投資手續,並整合准證申請業務。 (三) 2015年10月起印尼政府進一步實施針對投資金額1,000億印尼盾(約750萬美元)以上及/或僱用至少1,000名員工以上之大型投資案,實施3小時取得9項准證(包括:投資准證、公司章程、稅籍編號、營業登記證、外勞聘僱企劃、外勞聘僱許可、生產者進口執照、海關註冊編號、土地登記文件)服務。惟查,據洽印尼投資部官員獲告,此項措施在2018年單一線上申請(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Service, OSS)制度開始實施後,僅「能源產業」業者(且符合上述投資額或員工人數門檻)才能享有3小時內取得9項准證之特別待遇。 (四) 2018年上半年印尼政府試辦單一線上申請(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Service, OSS)制度,投資者透過一個申請窗口(SPBT)即可申辦,進一步簡化投資申請的相關流程。本項措施試辦半年後,由投資部主政接續辦理。 (五) 依據印尼2020年第11號法律(UU)(又稱創造就業法)及2021年第5號政府條例等相關施行細則,印尼投資部自本年初起推動更新原有之公司登記線上單一申辦系統(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OSS),新系統將改以風險評估分級為基礎(Risk-based Analysis),透過此新系統,許可證申辦制度將進行調整。印尼政府將針對企業生產活動對健康、安全、環境及資源運用等層面之影響,評估企業之風險等級:「高風險企業」須依相關規定申請許可證、「中高風險」及「中低風險」企業須申請標準證書,如為「低風險」企業只須登記註冊。 二、 公司股東:2位股東或以上(本國或外國自然人或法人皆可)。 三、 公司形式:責任有限公司(Perseroan Terbatas / PT)。 四、 最低投資金額:依據印尼投資部2021年第4號部長令(Peraturan BKPM No.4/2021)第12條第(7)項(2021年6月2日生效),並經台灣投資窗口洽詢印尼投資部官員確認,一般外資企業在印尼投資最低投資金額門檻須達100億印尼盾(約70萬美元)。原則上投資總額的1/4須於開始投資時匯入公司指定帳戶;若1/4未達100億印尼盾者,至少亦須匯滿100億為到位資金,並以相關銀行所核發之驗資證明或收據作為證據。 五、 債務股本比率:雖然在不同的行業別有所不同之限制,但主管機關基本原則為此比率不得超過3:1,即公司債務不得超過投資金額之75%。 貳、 外資公司應辦准證項目: 一、 公司基本准證:為法定實體必備文件亦為合法公司之主要身分憑證,包括透過單一線上作業系統 (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OSS) ,上網向印尼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BKPM)辦理公司登記,取得流水號(NIB):https://oss.go.id/portal/)、公司章程(Akta Notaris)、營業位置證明(SK Domisili)、稅籍編號(NPWP & NPPKP)、銀行驗資證明(BuktiSetor)、法務部公證(SK Kehakiman)、營業登記(TDP)、環評文件(AMDAL(UPKL/UKL))、永久商業執照(IUT)等。 二、 進口相關准證:包含一般進口執照、海關註冊、機器和原料免稅進口優待之准證、二手機器設備進口許可以及特定產品進口執照等。 三、 房地產准證:為當地政府所核發之房地產相關准證許可。 四、 外籍員工准證: (一) 主要法源依據: 1. 印尼2003年3月25日頒布實施之2003年第13號法律(UU),俗稱勞工法。 2. 印尼2020 年11月2日頒布實施之2020年第11號法律,俗稱「創造就業綜合法」。 3. 印尼2021年2月2頒布(並於2021年4月1日起實施)2021年第34號政府條例(PP 34/2021)做為勞工法有關外籍員工規定之增修條文。 4. 印尼勞工部(Ministry of Manpower)2021年3月31日頒布(並於2021年4月1日實施)2021年第8號部長令(Permenaker No. 8/2021) ,取代原雇用外國工人之法規(印尼勞工部2018年第10號部長令)。 (二) 依據上述印尼勞工部2021年第8號部長令,辦理外籍員工准證相關要點如次: 1. 在印尼設立之外貿代表處、外國公司代表處、外國通訊社或有限責任公司可聘用外籍勞工 。 2. 獲得印尼勞工部批准的人員聘用計劃(「RPTKA」)後,依據勞工部2021年第8號部長令規定的程序任命員工。 3. 僱傭外籍員工的僱主必須先至印尼勞工部的申請外籍員工網頁登錄:https://tka-online.kemnaker.go.id/ 4. 企業僱傭外籍員工,不再需要工作許可證(IMTA)。 5. 外籍雇員在印尼受僱的要求 : (1) 持有相應的資格證書或至少擁有5 年相關工作經驗 (2) 須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印尼員工 (3) 有與欲任職之職位資格相適應之教育背景 6. 所有申請(通知書和RPTKA)均可在線完成。 (三) 人事主管須為印尼籍,僱傭契約並須由人事主管簽約,不得由外籍人士簽約。 五、 公司設立及登記時程:若申請相關准證所需要提交的文件完備,一般來說約需5至12個月。 六、 其他注意事項:聘用外籍勞工須每月額外繳交每人100美元的失業救濟基金。
A:德國即將在9月26日進行國會大選,除德國另類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AfD)外,所有政黨的競選政見都極重視氣候保護,其中又以綠黨(Bündnis90/Die Grünen)和左翼黨(Die Linke)最為重視;以下整理各政黨的氣候保護政見: 德國基督教民主黨/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黨(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CDU/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CSU) 基民黨和基社黨聯盟計畫到2045年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此目標也已由聯邦政府確立;此外: 1.主張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1990年減少65%,到2040年減少88%; 2.二氧化碳排放交易部分,主張加強且擴展到整個歐洲地區,並補償房屋和交通方面所產生的額外負擔,透過降低電費回饋額外的支出; 3.主張立即取消可再生能源附加費(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Umlage;EEG-Umlage); 4.主張提高能源效率,並加快擴張可再生能源,包括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電、地熱能以及氫氣發電;希望德國能成為氫氣能源最重要的國家; 5.交通方面: 1)主張擴展鐵路運輸,包括整個歐洲地區的夜間列車;貨物運輸由公路轉由透過鐵路和水路; 2)航空將為具價格競爭力的運輸方式,航空和鐵路的運輸網路應更加緊密; 3)德國汽車基地的地位將不會動搖,除電動汽車外,還將可採用合成燃料;充電站網路將持續擴建; 4)不贊同柴油汽車禁令以及高速公路限速。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 社民黨與基民黨基社黨聯盟一樣,以聯邦政府已通過的氣候保護法為基礎,計畫最晚在2045年達到氣候中和目標,此外: 1.主張電力最晚到2040年完全來自可再生能源,因此將大規模擴展,如所有符合條件的的建築物屋頂都設置太陽能系統,初步以公共建築和新商業建築為主;到2030年讓德國成為氫氣能源技術的主要市場; 2.主張氣候保護成為就業市場的重要發展動力和社會任務; 3.二氧化碳價格部分,主張讓低收入人口受到保護,如透過社會公平的補償措施; 4.主張到2025年取消可再生能源附加費。 5.主張建築產業逐步達成二氧化碳中和,房東應承擔二氧化碳價格,也應進行氣候友好型投資。 6.交通運輸產業現代化並加強氣候友好,依據社民黨的2030年交通計劃: 1)所有新公共汽車和火車都將為氣候中和; 2)歐洲境內的鐵路旅行將較航空旅行廉價並具吸引力; 3)到2030年,德國將至少有1,500萬輛汽車為純電動汽車,並相對持續擴展充電站網路; 4)主張高速公路上限速130公里/小時。 德國另類黨 德國另類黨質疑氣候變遷是人為造成的說法,並認為全球暖化為自然氣候波動現象,因此人類應「積極應對」氣候變遷問題,加以適應而非與之對抗,此外: 1.主張政府訂立的氣候中和目標與時間表,以及相關的社會重組,是違反個人自由,因此無法認同; 2.主張取消二氧化碳稅; 3.主張退出巴黎氣候保護協議,不認同歐盟的「綠色協議(Green Deal)」氣候保護計劃; 4.主張廣泛的能源組合,除可再生能源,還應加上褐煤和無煙煤,因此不認同逐步淘汰燃煤發電計劃,也不認為能源供應應完全轉換到可再生能源;在技術和經濟許可情況下,六座現役核電站應繼續運行,並以Gorleben(註)為儲存處;支持擴建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 5.交通政策方面: 1)主張進一步推動個人交通; 2)不主張電動汽車重於燃油引擎汽車的做法; 3)反對高速公路限速,也反對市中心的柴油汽車行駛禁令,以及只允許公共汽車、計程車、電動汽車和自行車行駛的所謂環保車道; 4)主張透過智慧技術和交通管理避免交通擁堵以提升環境保護; 5)主張仿效瑞士在城市增加車道和停車位、擴展近程與長途公共交通網路; 6)主張加強航空交通和機場功能,並取消空中交通稅; 7)重視德國汽車及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產業的策略性地位。 自由民主黨(Die 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FDP) 自由民主黨主張透過新技術和自由市場的力量,達到2050年德國和歐洲的氣候中和目標: 1.主張歐盟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擴展到所有產業,政府應規範每年可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2.主張二氧化碳價格朝全球統一與市場導向發展; 3.主張引入氣候紅利,將二氧化碳收入轉嫁給公民; 4.主張取消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和電稅。 5.主張擴展可再生能源,特別是氫氣發展技術;除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綠色氫氣,自由民主黨也認為可採用來自天然氣的藍色氫氣和綠松石色氫氣;主張成立歐洲氫氣聯盟,確保德國安全、氣候中和的能源供應與進口; 6.交通政策方面; 1)不主張駕駛禁令或限速; 2)不主張全面禁止燃油引擎汽車; 3)主張透過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擴展公共交通、智慧型交通管理和替代燃料(如傳統燃油引擎汽車採用電子燃料)發展交通運輸的氣候中和; 4)主張取消電動汽車購買補貼政策; 5)不主張偏好特定的替代引擎技術; 6)主張鐵路交通私有化,鐵路網路則仍屬聯邦政府財產,以期在鐵路運輸上帶來更多競爭、更好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 左翼黨(Die Linke) 左翼黨主張加速保護氣候行動,因此,德國應在2035年達到氣候中和,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須較1990年減少80%以上: 1.認為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無法有效達到氣候保護,而主張應規範企業明確的執行方針; 2.主張廢煤時間點從2038年提前到最晚2030年; 3.主張大型能源公司應轉移成為社會財產,電力和供熱網路則移轉成為政府所有; 4.除廢止核能和煤炭外,並主張廢止燃燒化石天然氣; 5.主張每年提撥高達200億歐元的氣候轉型基金,以重建工業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6.主張氣候保護應具社會正義,提倡人人負擔得起的氣候友好之能源與交通,因此主張降低電費;主張任何人都保有電、水、煤氣或暖氣的使用,並規劃一個廉價的能源和水資源之基本配額,消費量多者便要多付費。 7.交通政策方面: 1)主張擴展公共汽車和鐵路運輸服務並大幅降低成本,逐步達到區域性交通免費; 2)主張到2030年,達到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大多數人不再需要依賴汽車;即使在農村地區,都能提供自早上6點到晚上10點定時的公共汽車與共享計程車等服務; 3)主張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時,鄉村道路限速80公里/小時,市區限速30公里/小時; 4)支持最晚2030年廢止燃油引擎汽車; 5)不主張購車補貼政策; 6)推廣電動交通,但僅限於公共交通; 7)主張德國境內和歐洲地區的航空交通將盡可能轉為鐵路交通,少於500公里的短程航班需禁止。 綠黨 綠黨主張加強氣候保護法: 1.規劃「立即氣候保護計劃(Klimaschutz-Sofortprogramm)」,主張成立氣候保護部,以阻止所有與巴黎氣候協定不相容的立法計劃,並迅速在各領域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可再生能源擴張的障礙; 2.主張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應減少70%; 3.主張到2035年,德國應完全採用可再生能源; 4.認為20年內可達到氣候中和目標; 5.主張廢煤時間點從2038年提前到2030年; 6.主張未來4年內新增150萬個太陽能屋頂; 7.認為氧化碳價格是眾多氣候保護工具中之一,並主張以社會公平的方式執行,如交通和供暖領域的二氧化碳價格在2023年提高到每公噸60歐元(目前為25歐元),再繼續逐步提高,所獲收入則回饋人民; 8.主張減少歐洲地區二氧化碳排放證書,從而鼓勵電力、工業和航空領域多使用可再生能源; 9.認為氣候保護為跨領域議題,節約資源的行為應得到稅收獎勵,此外,主張公共建設合約的授予應整合氣候影響評估。 10.在交通政策方面: 1)重視無排放汽車、擴展地方公共交通、鐵路及其網路; 2)主張到2035年投資1,000億歐元於擴展鐵路網路和火車站; 3)主張到2030年達到至少1,500萬輛電動汽車目標,屆時將只允許零排放汽車取得執照; 4)農村地區達到不須汽車的順暢公共交通運輸; 5)主張高速公路限速130公里/小時; 6)主張到2030年擴展鐵路運輸服務,特別是直達列車和夜間列車。 註:Gorleben位於德國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自1970年起成為放射性廢料處理場,並招致大量反核運動示威活動。
A:中國政府將整合電動汽車產業 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finanzen.net、路透社等 日期:2021年9月17-20日 為發展電動汽車產業,中國政府總計投入3億美元進行補助,因此過去幾年相繼成立許多電動汽車相關業者,大多為小型初創公司,僅少數業者正式商業化生產汽車銷售,如今有約300家涉足電動汽車產業的企業,為全球擁有最多電動汽車業者的國家;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於9月中暗示性表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過多」,認為電動汽車業者應做大做強,且此產業極重視技術,應朝市場導向方向發展,並鼓勵產業進行整合。 為減少電動汽車企業量成長,中國2020年已逐步削減國家補貼,但將持續發展此一產業,重點在於充電站基礎設施、增加農村地區的銷售量,並解決半導體短缺問題。 中國政府將鼓勵小型業者整併於大型企業;以下簡述中國各大電動汽車業者現況: 比亞迪汽車: 美國知名投資者Warren Buffett看好並投資的比亞迪汽車,預計將在產業整併過程中更為強大;自2008年起銷售電動汽車,電動巴士也佔有一席之地的比亞迪汽車,除中國本土市場外,海外市場如歐洲的經營也相當成功;2020年銷售426,972輛汽車,較2019年下滑7.46%。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銷售量下滑約3%,旗下品牌包括吉利、領克、沃爾沃(Volvo)、路特斯(Lotus)等共計銷售132萬輛,預計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也將不會在市場重組中受到負面影響。 蔚來汽車 預計蔚來汽車也將是市場整併過程中的贏家之一,蔚來汽車推出的車款多樣化,過去一年銷售量成長超過112%,達43,728輛。 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2020年銷售27,041輛,較2019年顯著成長;此一獨立電動汽車業者是否能在市場震盪中生存,有待時間證明。 理想汽車 儘管車款不多,理想汽車於2021年7月的汽車銷售量,已超過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而2020年則以32,624輛的銷售量超前小鵬汽車,雖然仍落後蔚來汽車。
A: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目前發展自動駕駛車之企業主要為科技公司如Google及車廠如戴姆勒。報導指出科技公司擅長創新及研發新技術,通常在起步時會吸引很多注意力,然而目前自動駕駛車系統尚未完全成熟且距離上市實際大規模量產仍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Google自動駕駛車系統部門經理John Krafcik表示研發自動駕駛車系統可能比成功發射火箭並將其送入環繞地球之軌道更具挑戰性。事實上Google自動駕駛車系統部門自2009年開始研發自動駕駛系統至今尚未營利,報導指出該部門時有所聞沮喪的員工抱怨進展緩慢。 在傳統車廠方面車廠戴姆勒是此領域主要參與投入企業,戴姆勒自動駕駛車系統部門主管Markus Schäfer表示戴姆勒在研發較低階之自動駕駛車上有一些突破但距離完全自動駕駛車上仍有非常大進展之空間,Schäfer指出開發完全自動駕駛車的任務非常艱巨且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在發展自動駕駛車系統之產業鏈上不論是科技公司或車廠大多需要向供應商如Bosch及Continental購買相關零組件,在目前的情勢下供應商藉由提供科技公司及車廠自動駕駛車所需之零組件如感測器獲利。展望未來前景,福斯汽車總裁Herbert Diess表示目前自動駕駛車系統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同時價格仍非常昂貴也許這些產品永遠不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