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德國金融網(finanzen.net)、薩克森邦時報(Sächsische Zeitung)、彭博社(Bloomberg) 文號:1104090034號   依據德國金融網(finanzen.net)等媒體報導,德東車用晶片重鎮德勒斯登(Dresden)今(2021)9月13日下午因鋁箔氣球意外墜落當地變電所,造成電力設施短路,導致市區及車用晶片製造巨擘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博世(Robert Bosch GmbH)等工廠產線大規模停電。 英飛凌公司稱,該公司生產作業直至14日晚間始逐步恢復。由於英飛凌德勒斯登廠生產超過400種零件,係該公司規模最大、最為先進之生產基地,此次斷電恐加劇德國車用晶片短缺趨勢(英飛凌先前已預測德國晶片短缺將至2023年始可能舒緩)。 博世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6月份始投產之半導體廠雖於斷電後緊急啟動備用電源,俾使最重要設施及安全功能保持運作,惟產線仍一度停擺,13日晚間始重啟,斷電之影響仍在評估中。 美國晶圓代工巨擘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由於在德勒斯登設有兩座能源供應站,且獨立於德國公用電網外,致使受創相對輕微。惟該公司仍表示,此事件已加深該公司決心,將於未來5年內將廠房之供電完全獨立於公用電網,以確保產線運作無虞。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90032號   歐洲各國間的生活支出差別很大。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在大多數西歐及北歐國家,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開銷比德國高;相較之下,東歐的物價水準則明顯低於德國。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公布之歐洲36國每月統計,瑞士是2021 年 7 月生活費最貴的國家,價格水準比德國高出一半以上(+ 51%)。相較之下,土耳其的生活成本幾乎比德國低三分之二(-64%),是所有國家中最低的。 除瑞士以外,德國的大多數鄰國生活水準皆高於德國,與德國間的差異分別是丹麥(+ 28%)、盧森堡(+25%)、荷蘭(+ 7%)、比利時(+ 5%)、奧地利(+ 5%)及法國(+ 4%)。僅波蘭(- 46%)及捷克(- 28%)兩國生活水準低於德國。 此外,冰島及挪威兩國的生活水準也比德國分別高出40%及30%。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則較德國約低 50%。立陶宛及克羅埃西亞兩國均比德國的價格水準低 36%,西班牙及義大利也分別較德國低 13% 及 9%。

A:根據美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本月於加州進行一項6人載客飛機測試,期望「空中計程車」可供大眾短程飛行的通勤選項,紐澤西州的公司在該技術領域的開發佔有領先地位,以PS&S建築師事務所為首的多家紐澤西公司吸引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及美國空軍的大量投資,另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與NASA合作,將於紐澤西州大西洋城機場建立空中交通網,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亦針對空中計程車開啟人工智慧研究,欲計算最佳航線及起降地點。 空中計程車開發項目將為紐澤西州帶來正面影響,並帶動周邊展業發展,FAA期待此技術可補足部分無航空服務的區域,NASA亦表示有望於2023年核准此技術運作。空中計程車除技術研發外,仍面臨須與傳統航空公司競爭天空領域的問題,規劃初期僅可於約莫400至2000呎低空飛行。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74/5755390?from=wj_catelistnews  

A:綜合美媒本(20)日報導及輝瑞(Pfizer)藥廠新聞稿,輝瑞/BNT藥廠頃公布5至11歲孩童新冠疫苗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且具強大保護力,臨床試驗孩童接種的新冠疫苗為2劑劑量較低的疫苗,注射劑量約為成人1/3。輝瑞與BNT規畫本月底向美國FDA申請5至11歲孩童緊急使用授權,全美數百萬孩童有望於萬聖節(10/31)前接種,另預計5歲以下孩童試驗結果最快可於本年第四季公布。 輝瑞執行長表示近期Delta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升溫,美國孩童確診率上升,儘管孩童感染風險較成年人低,惟仍有少數感染者引發致命症狀,凸顯施打新冠疫苗的需求。另除美國FDA外,預期該公司亦將向歐洲EMA暨其他國家監管機構申請5-11歲孩童的緊急使用授權。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5759655?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pfizer-says-its-vaccine-is-safe-and-highly-effective-in-5-to-11-year-olds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and-biontech-announce-positive-topline-results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為確保民眾能夠取得包括液氧及氧氣瓶等在內的 COVID-19防控與治療基本醫療用品,商務部正努力遵照標準操作程序(SOP)持續辦理進口。 9月16日包括木姐、苗瓦底、大其力、清水河貿易站及仰光國際機場等,合計有9 家公司共8輛車進口COVID-19 抗疫設備、醫療產品,包括製氧機及壓縮機。總共38噸氧氣(液體)、940個空氧氣瓶、1個制氧機、256個家用氧氣濃縮器、50萬個PPE防護衣以及17噸口罩。2輛載有液氧的車輛運往仰光及曼德勒,1個製氧機被運往勃固省Kawa。 據報導,商務部正與有關部會協調簡化SOP,以更便捷疫情防控及治療所需基本醫療物資之進口,並可透過商務部網站(www.commerce.gov.mm)查詢。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貿易統計,本財年(2020-21)截至9月3日止,緬甸出口19.19萬噸木豆,創造1.28億美元的收入。目前,隨著印度放寬豆類進口配額,印度的木豆價格也在上漲。BayintNaung批發中心的價格統計顯示,每噸木豆的售價約為140.5萬緬幣。緬甸的木豆主要銷往印度、也出口到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巴基斯坦、英國及馬來西亞,但對印度以外國家的出口量非常小。緬甸豆類及芝麻商人協會表示,國內豆類價格主要受市場供需影響。 緬甸主要種植水稻、玉米、棉花、甘蔗及各種豆類。緬甸第二大農產品是豆類,佔農產品總產量的33%,種植面積的20%。其中黑豆、木豆及綠豆佔種植面積的72%。其他豆類,包括花生、鷹嘴豆、黃豆、黑眼豆、奶油豆及赤小豆也在緬甸種植。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於2021年9月15日以拍賣市場價格售出800萬美元,拍賣價格為每美元1,750緬幣,9月總銷售額達2,300萬美元。據報道,9月13日,該銀行在拍賣市場上賣出1,500萬美元。 此外,根據CBM公佈的統計,含CBM在8月25日標售的500萬美元,該行8月份共7次出售約2,800萬美元。7月份則總計標售3,900萬美元,是過去6個月以來售出的最大金額。CBM持續標售外匯之目標在短期內穩定匯率波動,滿足外匯儲備需求。CBM標售外匯的程序係依據央行相關法規,而與持有授權經銷商 AD 許可證的 3 家國有銀行、19 家當地私人銀行和 13 家外國銀行進行外匯交易。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公佈的統計,在2020-21財年的前10個月(10月至7月),緬甸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間的海運貿易額逾83億美元,其中出口44億美元,進口38.9億美元。另緬甸主要通過邊境出口農產品到中國,然由於中國正在打擊邊境站的非法貿易,農產品貿易經常中斷。此外,自 4 月底以來,由於緬甸新冠肺炎疫情激增,中國持續加強邊境管制措施以遏制 COVID-19 的傳播,中國已封鎖所有邊境站。 2019-20財年緬中的雙邊貿易額為120億美元、2018-19財年為113.6億美元、前一個小預算期間為60億美元、2017-18財年為117.8億美元、2016-17財年為108億美元。緬甸主要出口到中國的產品為食米、豆類、芝麻、玉米、果蔬、乾茶葉、漁業產品、橡膠、礦產、動物產品等,而自中國進口機械、塑料原料、消費品及電子工具等。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20日報導,供需失衡造成全球晶片荒嚴重衝擊各行各業,卻為晶片製造和半導體產業開啟超級上揚週期。國際資料公司(IDC)預估本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成長12.5%至5,220億美元。星國最大規模的晶圓代工廠,美國半導體公司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把握發展良機,本年6月宣佈斥資40億美元(53億星元)在星國擴建新廠以提高產能,並斥資10億美元提高德國與美國兩地產能。 格羅方德全球晶圓廠運營高級副總裁的洪啟財表示,星國廠房的產能利用率在2020年前平均維持在80%的水準,但去年為滿足市場需求,已提升至100%以上,仍無法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訂單激增導致交貨期從原本的3個月延長至5個月。星國工廠業務約占格羅方德營收的三分之一,擁有超過200名客戶,歐美市場占八成,其餘則來自中國及亞太地區。新加坡主要以支援汽車、5G行動網路和安全設備領域的需求,提供無線射頻技術、模擬電源和非揮發性記憶體解決方案。 在各國政府強力扶持下,除格羅方德,台積電、三星(Samsung)和英特爾(Intel)這三家頂尖晶圓廠商也紛紛砸錢擴產。本年4月,台積電宣佈投資1,000億美元在未來三年提升產能。英特爾則準備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投產。儘管晶圓廠紛紛擴增產能以滿足激增需求,但晶圓廠擴增產能需要至少兩年才能正式投產,市場預計晶片荒到明後年才會緩解。在成本及需求增加下,正積極擴產的台積電上月底決定漲價,漲幅最高達20%,這個消息撼動整個半導體供應鏈。 立足臺灣的台積電是全球晶圓廠領頭羊,掌握全球最先進的製程,目前能製造10納米以下的晶片。該類晶片適用於要求更高運算能力的科技產品,例如智慧型手機和人工智慧伺服器。但格羅方德首席執行官考菲爾德(Thomas Caufield)幾年前決定格羅方德以後不再投資「單位數科技」(single digit technology),不再深入拓展10納米以下晶片市場,避免與台積電打對台,該策略改進公司財務狀況。洪啟財指出,格羅方德目前注重拓展「功能豐富」(feature rich)科技,專攻五大市場包括智慧行動設備、汽車、個人電腦、通信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以及家庭和工業物聯網。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18日報導,星國推出四項措施支持高增長企業在新加坡股市集資上市,也加強新加坡作為融資中心的吸引力。四項措施分別由淡馬錫控股、新加坡交易所、經濟發展局投資公司(EDBI),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其中以政府和淡馬錫控股成立共同投資基金Anchor Fund@65規模最大,首期資金為15億星元。 EDBI則打算成立一個新的基金,投資距離公開上市還有兩輪以上融資的企業。透過該基金,EDBI將與企業合作,發展它們在新加坡的業務,並為最終在星國公開上市而努力。此基金的最初規模為最多5億星元,它將與Anchor Fund@65相輔相成,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提供完整的融資管道。另外,金管局擴大自2019年推出的新加坡資本市場津貼(Grant for Equity Market Singapore,簡稱GEMS),至新加坡上市的外國公司可獲得更高的津貼。新交所也將為高增長企業提供量身打造的資本市場解決方案,包括從私人市場集資和拓展全球投資者。 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9月17日在新交所開市儀式上表示,星國新創公司和企業快速成長且日益成熟,當地市場須確保這些企業能繼續獲得融資,以支持它們的擴張計畫。本年上半年,新加坡的科技新創公司向風險創投和私募股權公司共募集53億星元。政府也有幾個共同投資基金,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的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和EDBI,為私人企業提供資金。相信這四項措施能為當地股市提供助力,給星國和整個區域最具前景的新創公司和創業家提供成長動力,並讓其在新加坡紮根。 多家創新高增長企業的創辦人或代表亦出席新加坡交易所開市儀式,包括剛剛躋身科技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14億星元)的電商平臺Carousell、汽車銷售平臺科技獨角獸Carro,以及共用辦公空間業者JustCo。JustCo創辦人龔萬鑫表示,這些措施有助高增長企業決定是否在新加坡上市的考量因素。該公司在決定集資時,會一併將這些新措施和其他市場因素列入考量。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17日引述丹麥農業局之新聞稿, 為支持綠色發展與示範計劃 (GUDUP), 其中一個減少食物浪費項目是開發一台能夠快速識別不同類型賣剩下的麵包的機器,在麵包被磨碎、乾燥和研磨之前, 進行黴菌和細菌掃描,再製成覆盆子、意大利面和麥片棒,賦予新生命, 預計將在 2022 年進行首試。   該項目的核心是開發一種機器,可以在幾秒鐘內識別流水線上不同類型的麵包,基本上與使用通過面部識別解鎖智能手機的技術相同,將使用此新技術的思維方式推廣到更大範圍。整個目的是避免食物浪費,從而充分利用資源。   項目經理 Henrik Ottesen 說,該項目是透過與Coop Crowdfunding 合作與其零售商店、生產公司和停止浪費食物協會之間的廣泛合作,收集回收利用不再鮮脆的麵包進行測試, 最好可再生成可食用的麵包形式呈現,但如果不可能,希望收集 90% 的麵包將可回收利用生產成為其他食物。因此,以永續的角度來看,將麵包回收利用是有意義的。   製造商 Planteslagterne 將開發一種用剩餘麵包生產出的全新植物性產品。停止浪費食物協會將幫助消費者和零售連鎖店了解該項目的結果並進行宣傳。 目前,與 Packotech 公司合作進行製造各種對麵包進行分類和加工的機器,該公司在零售和食品業的機器人技術解決方案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計劃在 2022 年初對 5-10 家商店進行首次測試。

A:瑞士聯邦委員會於9月17日宣布,自9月20日起加強入境人員管制措施。入境瑞士者若已施打完EMA或WHO認可之疫苗,則入境僅需事先填寫入境表(Passenger Locator Form),其他民眾除上述入境表外,入境時需提供PCR或快篩陰性檢驗結果證明,且於入境後4至7日內,入境者必須主動向所在邦提供自費二篩陰性檢驗結果,該2次入境篩驗義務適用於所有16歲以上之民眾。針對未施打完成該上述兩劑疫苗、無新冠病毒痊癒證明且未能提供陰性檢驗之入境者,瑞士海關得罰款200瑞郎,且須再及時提供自費之陰性檢驗結果;針對入境表填寫不全者,瑞士海關得罰款100瑞郎。   接種完成EMA認可疫苗或提供痊癒證明之所有民眾可向所在邦申請疫苗證書。未接種該上述疫苗之旅客欲進入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之公共場所或指定區域則必須出示陰性檢驗證明。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委員會(Bundesrat)新聞稿 日期:2021年9月17日

A:全球海運費持續上漲,目前正以10%至20%的漲幅逐月調漲,已使全球進出口商及製造商吃不消。   馬來西亞製造廠商聯合會(FMM)主席蘇添來表示,全球海運費持續飆漲,已使馬國加工原料及進口產品價格上漲,並引發通貨膨脹。運費成本飆升,一個貨櫃的海運費暴漲約3、4倍,導致所有進口貨品漲價。進口原料成本上漲,亦使國內的半製成品及製成品一律漲價。馬國內銷產品價格亦因應成本提升而上漲約5%,對許多薄利多銷的經銷商帶來衝擊。   馬國物流師協會總會長曾家麟指出,本(2021)年6月,一個20尺標準貨櫃的海運費從去(2020)年同期的975美元飆漲至8,500美元,暴漲771.8%。   目前,運抵美國及歐洲一個標準貨櫃的海運費均已超過5位數的價位,部分甚至超過1萬5,000美元,創下歷年來新高紀錄。船運費自7月起持續漲價,估計短期內仍不會回穩;除非新冠疫情結束,貨櫃及艙位供與需平衡,運費才會恢復平穩。由於貨櫃及艙位不足,海運業產生連鎖反應,干擾運輸正常秩序,船期紊亂。以往貨櫃的處理週期需要7週,現在縮短最少3天至5天。   目前,中國大陸係馬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國 ,約30%至35%的貨物出口至該國,新加坡排名第2,惟出口貨品均可透過新加坡轉運至歐洲。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頃發布消息稱,在第 53 屆東協經濟部長視訊會議中,東協經濟部長(AEM)及其對話夥伴包括中國大陸、韓國、瑞士、美國、香港、印度、歐盟、俄羅斯、澳洲、紐西蘭、日本和英國重啟區域經濟外交,承諾將加強全球努力,以確保在應對後新冠疫情下實現強勁經濟增長和彈性復甦,並有效分配疫苗的必要性。渠等亦重申維持市場開放承諾,確保基本商品和服務以及供應鏈的持續和順暢,同時鞏固東協的中心地位。   馬國貿工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在與對話夥伴的接觸中表示,馬國透過國家復甦計畫的疫苗接種計畫為重新開放經濟所做的努力,預計於 2021 年 10 月底前為馬國的成年人口提供全面的疫苗接種。AEM 和對話夥伴強調了利用全球數位經濟進步的重要性,並縮小該地區的微型、中小企業數位差距。AEM 和對話夥伴亦同意有必要在數位銜接和融資領域協助中小企業,在斯里巴加灣市路線圖(Bandar Seri Begawan Roadmap)的合作基礎上為該地區的企業注入經濟彈性:一個東協加速東協經濟復甦和數位經濟一體化的數位化轉型議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議程上,馬國討論了目前正在升級過程中的幾個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FTA)。對於東協—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AANZFTA)來說,需要確保它仍然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現代協定。本次會議還同意展開聯合可行性研究,審查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ACFTA)升級協定,並歡迎聯合審查研究的概念說明,以加強東協—韓國自由貿易協定(AKFTA)。關於即將對東協—印度貨物貿易協定(AITIGA)進行審查,東協和印度部長一致同意,將盡最大努力進行範圍界定討論,以便儘早完成審查。馬國作為東協—印度經濟對話的國家協調員,正在領導 AITIGA 磋商。   阿茲敏部長重申馬國將繼續為開放的經濟體,支持商業和務實的政策,以確保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範圍內仍然具有相關性和競爭力,俾利貿易便捷化,擴大商品、服務和投資的市場進入,並加強馬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關係。   AEMs 亦歡迎歐盟貿易專員 Valdis Dombrovskis 參加磋商,時隔兩年後,歐盟透過各種計劃和倡議對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持續支持得到認可。AEMs歡迎最近授予英國東協對話夥伴地位,並承諾繼續通過東協—英國經濟改革計畫和東協—英國未來經濟合作部長級聯合宣言共同努力。   馬國與東協致力於與東協的對話夥伴加倍努力,以合作和支持各種計劃和措施,振興和復甦東協以及該地區經濟的未來,確保地區繁榮和永續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謹查,印尼政府自本(2021)年3月起至8月31日實施汽車免徵奢侈稅(PPnBM)措施,自本年9月起至12月,購買1500CC(含)以下汽車仍可減免25%奢侈稅。印尼汽車工業協會(Gaikindo)認為此項措施在新冠疫情期間使印尼汽車銷售有明顯改善。   據印尼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印尼本年1月至7月批發銷售額達460,105輛,比去(2020)年同期增長60.8%。本年1月至7月零售額達451,872輛,比去年同期增長38.5%。另據印尼汽車工業協會新聞稿指出,本年1月至7月,印尼在東協(ASEAN)地區汽車銷售量最高,其次為泰國42.5萬輛、馬來西亞25.6萬輛、越南16.6萬輛、菲律賓15.4萬輛、新加坡3.7 萬輛、及緬甸6,700輛。   據印尼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Kukuh Kumara表示,印尼新車擁有率為東協國家中比例最低者;泰國每1000人擁有275輛新車、馬來西亞每1000人擁有400輛新車,印尼人口約達2.7億人,人口遠多於泰國及馬來西亞,但平均每1000人僅擁有99輛新車,表示印尼車輛市場仍有發展空間。此外,K秘書長表示,印尼道路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也將使汽車市場更具成長潛力。

A:印尼國營獨立銀行(Bank Mandiri)原預測本(2021)年8月印尼順差將達23億美元,惟據印尼中央統計局(BPS)資料顯示,印尼本年8月貿易順差達 47.4 億美元,大幅超過該銀行之預測值,且創印尼中央統計局1993年來貿易順差額最高記錄。 本年8月印尼出口額達214.2億美元,亦為歷史新高,比去(2020)年 8月增長 64.1%。其中,本年8月礦業出口成長最顯著,出口額達36.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62.89%。據報載,印尼本年8月出口額大增主要原因為煤炭及棕櫚油等印尼主要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另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統計資料,印尼煤炭價格持續上漲,本年9 月價格達每噸150.03美元,比本年8月價格上漲 14.53%,創下10年來新高。煤炭價格上漲改善印尼礦業公司業績,例如印尼最大礦業公司PT Bumi Resources本年上半年淨利潤約達將近190萬美元,扭轉虧損局面(去年全年該公司淨虧損達8,610 萬美元)。 進口方面,據印尼工商總會副主席Shinta表示,印尼防疫管制逐步放寬,帶動進口需求。印尼本年8月進口額達166.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5.26%。其中原物料進口年增率最高,比去年同期增長59.59%,進口額則達123.8億美元,佔印尼本年8月進口額之74%。消費品進口額達1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8.23%。資本財進口額達24.1億,比去年同期增加34.56%。

A:彭博社本(17)日報導,自駕車對數據資料的需求正引發太空競賽,自駕車內建攝影機及雷達等感測晶片,每小時產生多達40TB數據量,汽車廠為達即時海量資料傳輸及運算,刻正尋求衛星技術協助,綜整如次: 一、汽車海量資料傳輸運算需求:車用電子技術逐漸成熟,汽車服務多元發展,未來不能僅仰賴銷售汽車,尚須向車主提供持續性服務獲取穩定金流,例如自動駕駛技術、觸控式資訊娛樂應用程式等,汽車聯網將係核心戰略,各車廠尋求穩定高效的網路技術。 二、自駕車使用衛星技術的必要性:自駕車運行涉及即時路況、車況、行徑位置等海量數據運算,每小時多達40 TB數據量,目前多數汽車是在儀表板下裝設數據傳輸機,透過手機基地台接收訊號,惟手機訊號覆蓋率有限,自駕車若行駛無訊號區域將產生危險,因此衛星技術成為關注焦點。 三、車廠投入衛星發射案例:中國汽車製造商浙江吉利集團刻正發展自有衛星通訊技術,美國衛星服務商Iridium通訊公司過去為國防與航太產業提供衛星服務,近來收到汽車業者詢價,領先的特斯拉透過自家SpaceX佈署1,700個低軌道衛星,較傳統衛星離地球表面更近,有助減緩訊號傳輸延遲問題,本年初向美國政府申請擬將旗下Starlink衛星網絡連結到卡車與露營車,惟目前終端接收設備體積太大,裝置小客車仍有難度。 四、衛星與5G的競合關係:衛星聯網雖有高覆蓋優勢,但仍得克服許多障礙,例如一般衛星從太空將訊號發射回地球需費時50毫秒,SpaceX低軌衛星約需20毫秒,仍不如手機10毫秒,另地面網路隨5G成熟可達高速及低延遲等優勢,例如停車場等室內空間導航恐仍需仰賴5G網路。  

A:華爾街日報本(17)日報導,美國FDA專家諮詢小組通過65歲以上或重症高危險群可施打輝瑞/BNT新冠疫苗加強劑(第三劑),然該小組以16票對2票反對16歲以上一般民眾接種加強劑,恐影響拜登政府原規劃下週起第三劑的注射計畫。報導指出,該小組部分成員表示關於加強劑是否安全有效的資訊相當有限,無法證明廣泛施打第三劑的合理性,例如缺少心肌炎罕見負作用風險的充分數據。

A:標題:全球經濟復甦反應在對巴拉圭牛肉出口需求 日期:2021.09.2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動物健康暨品質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8月牛肉出口打破歷史新高紀錄,牛肉出口金額11億3,493萬美元,出口重量23萬8,473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出口金額及重量分別成長71.5%及45.2%;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智利、俄羅斯、臺灣、巴西及以色列。 (二)依據巴拉圭在地顧問公司Mentu調查,全球經濟復甦反應在對巴拉圭牛肉出口需求上,尤其在智利及巴西對巴拉圭牛肉採購量可看出端倪,2021年1-8月智利及巴西向巴拉圭牛肉採購量,較2020年同期分別成長116.8%及129.2%。以巴西為例,本年由於乾旱之故,導致巴西牛隻未有足夠水草及黃豆供應,巴西牛肉年產量創新低紀錄,更影響養牛業者收益,惟為滿足巴西國內對牛肉之需求,便自巴拉圭進口牛肉滿足所需;藉由對外部需求增加亦可作為經濟復甦之最佳證明等語。 (三)巴拉圭牛肉出口成長除為養牛業者帶來更多商機外,亦為國家創造更多外匯收入。依據歐盟牛肉盤價報價,目前牛肉出口報價4.10美元/公斤,智利出口報價則為4.05美元/公斤,巴拉圭國內牛隻拍賣市場報價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四)另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8月牛肉出口金額11億8,85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7億2,140萬美元,成長64.7%,出口重量則較2020年同期成長39.3%。智利2021年1-8月為巴拉圭第1大牛肉出口市場,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金額41%,出口金額4億8,740萬美元,出口重量9萬5,900公噸,分別較2020年同期成長96%及62.2%。俄羅斯2021年1-8月則為巴拉圭第2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及重量亦均較2020年同期分別成長74.5%及49.5%。 (五)巴拉圭2021年1-8月牛肉出口平均單價4.76美元/公斤,較2020年同期之4.03美元/公斤,亦成長18.1%。其中出口價格漲幅最大者為科威特,較2020年同期增加50.2%,巴西排名第2位,出口價格漲幅較2020年同期增加21.2%,其他市場漲幅情形如后:智利(20.8%)、俄羅斯(16.7%)、埃及(16.4%)、臺灣(14.3%)及以色列(11.1%)。值得一提,義大利為所有出口市場支付巴拉圭牛肉價格最優者,6,690美元/公噸。  

A:一、紐國多家主流媒體報導,紐國供應鏈受全球物流大亂衝擊,預期將影響物價 (一)全球航運紊亂導致紐西蘭航班減少:疫情後各國消費需求上升,以及近期Delta變種病毒疫情持續造成重要港口人力不足等問題,持續導致塞港及船期大幅延遲。部分航運業者考量亞洲航線時程較短且運量較大,宣布暫停靠紐西蘭港口或減少來紐航班,以減少船期延遲時間。 (二)紐國海運價格飆升至少5倍:目前紐國海運價格較2019年大漲至少5倍,其中以中國航線漲幅最大,ANL Singapore更宣布將自9月中起加收旺季附加費,每20尺貨櫃額外加收300美元。 (三)紐國貨櫃供需失衡:由於紐國以一般貨櫃進口工業產品,另以冷凍貨櫃出口農產品,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業者無暇處理空櫃,造成一般貨櫃空櫃堆積如山,而冷凍出口貨櫃則供不應求,紐國大型企業轉以包船(charter ship)或空運方式出口。 二、依據丹麥商快桅(Maersk )2021年8月亞太市場報告,紐國主要港口船舶如Tauranga港等待時間約1-3日,紐國媒體預期物流問題將至少持續至2022年初。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