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9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775/P200號(商情文號:第775號) 商情本文: 9月20日,倫敦地下鐵北線(Northern Line)新增設Battersea Power Station站及Nine Elms等2站,其中Nine Elms站為英國強生首相在2008年至2016年擔任倫敦市長時最具體政績,此最終有助於為倫敦新增約2萬套新住宅。不過對此的批判則一直很激烈,原因在此位於倫敦市南部的Battersea區,該區聳立的新宅均為高檔住宅,購買者大部分幾乎為外來投資者。 倫敦市迫切需要更多的住宅,而之前相關努力均以失敗收尾。Battersea區開發成功則為倫敦內外的土地復甦提供經驗,關鍵在於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在監管與地方單位財務下放權力,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與倫敦南部的大部分地區相同,Battersea區長期處於良好的交通樞紐。在此地鐵擴建項目的11億英鎊經費中,約有2.7億英鎊來自對房屋建商之徵稅。 Battersea Power Station站設於舊發電站,為受保護的歷史古蹟,以此為核心,將建設1.25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AECOM工程公司6月發表研究分析,倫敦需要更多類似開發,其在舊工業地區(brownfield sites)有新建40萬套新住宅潛力,而交通連接則為此類開發的關鍵,Battersea區的開發已展現此點,另在倫敦備受爭議的Bakerloo地鐵線延伸,也旨在為更多舊工業地重新開發。政府也已在其他項目中,結合相同要素,如政府在英格蘭東北地區提出之全新自由港經濟區,以較低的所得稅來吸引就業。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9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776/P200號(商情文號:第776號) 商情本文: 英國交通部近期公布國際旅客入境英國的最新規範。自 10 月 4 日凌晨 4 點起,入境英格蘭的國際旅行規則將從紅色、琥珀色、綠色交通燈系統更改為單一的紅色國家名單以及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簡化旅行措施,而來自非紅色名單上的國家的旅客入境規則取決於其疫苗接種情形。 已接種疫苗者: 從 10 月 4 日凌晨 4 點起,下列已完全接種疫苗至少 14 天者,入境英國48小時前需先上網填寫旅客定位表及購買入境第 2 天的檢測,並在抵達後進行入境第 2 天的檢測,但免除原先出發前及入境第8天的檢驗,以及免除自主居家隔離10天的規定。惟旅客還必須出具國家公共衛生機構的文件(電子版或紙本)證明已完全接種疫苗,其中必須至少包括:名字和姓氏、出生日期、疫苗品牌和製造商、每劑疫苗接種日期、疫苗接種證明。 -接種在英國、歐洲、美國或英國海外疫苗計劃中獲核准的疫苗 -在澳大利亞、安提瓜和巴布達、巴林、汶萊、加拿大、多明尼加、以色列、日本、科威特、馬來西亞、 紐西蘭、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韓國或台灣完整接種當地核准之AZ、輝瑞 BioNTech、Moderna 或 Janssen 疫苗者 (上述疫苗兩劑混打也認可) - 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接種當地核准的臨床實驗疫苗,並有公共衛生機構的數位或紙本證明 未接種疫苗者,則須遵守下列規定: -出發前3天內進行檢測。 -入境英國48小時前需先上網填寫旅客定位表 -出發前購買入境第 2 天及第8天的檢測,及入境後進行檢測 -抵達英國後自主居家隔離10天。 來自紅色名單國家的旅客: 不論旅客疫苗接種情形,凡過去 10 天內去過紅色名單上的國家或地區者,只有英國或愛爾蘭國民或英國擁有居留權者才能入境英國,且需遵守下列規定 -出發前3天內進行檢測。 -入境英國48小時前需先上網填寫旅客定位表 -入境後於指定檢疫旅館隔離10天及進行入境後第 2 天及第8天的檢測 此外,自9月22日凌晨4點開始,肯亞、阿曼、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地夫、斯里蘭卡與埃及等國將自紅色國家名單中剔除。另美國已同意自11月初起,完整接種疫苗的英國旅客,也將得以入境美國。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截至今(2021)年9月為止,共約950家公司企業在瑞典上市,成為歐洲最活躍的股票交易市場,其中以隸屬納斯達克(Nasdaq)集團的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為最。雖然包括瑞典數位音樂串流公司Spotify等大型企業已轉向至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今年仍有83家公司陸續上市。 根據彭博媒體的數據顯示,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約8成上市公司為小型股(small caps),即市場資本額10億瑞典克朗(約1.1億美元)或更低的公司,而這也是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吸引公司企業赴瑞典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鄰國丹麥企業也紛紛出走至瑞典上市,因為多年來該國法人機構幾乎僅投資大型企業和債卷,小型公司難獲青睞。目前瑞典股市已有20餘家丹麥上市企業,第一家是於2014年上市的丹麥製藥公司Saniona,預期將有更多家丹麥公司赴瑞典上市。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芬蘭因為COVID-19疫情減緩和防疫措施放寬影響, 截至今(2021)年8月底登記失業總人數達約28.1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8,700人,較同年7月減少約41,500人。根據芬蘭經濟就業部(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and Employment) 的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失業人數則達105,200人,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0,100人。25歲以下失業人數則達32,800人,比去年同期減少約9,200人,今年1月至8月約58.8%青年失業者於失業三個月內尋得工作職位。 雖然短期失業人數減少,但長期失業人數(失業期間長達1年以上者)仍達約111,8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2,900人。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卡羅琳斯卡大學醫院(Karolinska Institutet, KI)研究員Björn af Ugglas近期在發表的瑞典醫療現況研究報告中指出,瑞典醫療保健的發展方向可議,且無任何改善的跡象,雖已提出幾項解決方案與建議以扭轉醫療惡化趨勢,但目前仍不見具體成效。 另,Björn af Ugglas認為,首要之務應是釐清評估醫護場所短缺和急診室壅塞的問題及責任歸屬,趁早改善目前醫療環境,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死亡案件。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9/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預計荷蘭明年GDP將成長3.5%   荷蘭新聞公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根據荷蘭中央計劃局(CPB)公佈的數據資料顯示,預計2022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成長3.5%, 略高於先前8月份預估之3.2%。該數據為政府制定明年預算的基礎。   9月21日荷蘭財政部長Wopke Hoekstra提交了2022年的國家預算,Hoekstra部長表示,自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危機一年半以來,荷蘭經濟表現甚為穩健,政府財經狀況較先前預估好,例如預計明年國債將下降1個百分點至GDP之56.5%,明年預算赤字預計將從今年的5.4%減至2.3%。預計消費者購買力亦將成長0.1%。   8月份荷蘭金融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曾報導荷蘭政府將為減少碳排放政策撥出60至70歐元,現則正式公佈,確定為68億歐元,Hoekstra部長對此表示,雖然看守內閣一般會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但有些問題無法延宕,須盡速因應。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9/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不再反對徵收建築物暖氣和道路排碳稅   荷蘭新聞公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本年7月中旬,荷籍歐盟執委France Timmermans提出一系列歐盟2025年碳中和目標建議,其中包括徵收建築物暖氣和道路排碳稅。   荷蘭政府當時對於徵收建築物暖氣和道路排碳稅建議多有批評,惟氣候部次長 Dilan Yesilgoz-Zegerius日前致函眾議院表示,經荷蘭政府評估後,目前對此建議的討論持開放態度。   然而,荷蘭尚未對所有歐盟的氣候提案改變立場,例如歐盟執委會希望設立一項「社會氣候基金」,為沒錢改善住家保暖設備或購買電動汽車者提供補貼,歐盟亦希望增加其他歐洲基金。   荷蘭政府對新基金持謹慎態度,Yesilgoz-Zegerius次長甚且暗示東歐國家將成為該基金的主要受益國。   荷蘭政府亦認為,歐盟建議個別國家的氣候目標差異過大,例如荷蘭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需比2005年減少48%,而保加利亞卻僅需減少10%。此外,荷蘭政府希望歐盟所提2035年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的建議,能提前實施。    

A:柬埔寨參議院批准新投資法草案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的新投資法草案於9月20日上午經柬國參議院全體議員討論並通過後,已進入最後批准階段。該草案已送回眾議院進行最終投票,將在國王簽署文件後成為法律。   新投資法草案共計12章42條,旨在建立一個開放、透明、可預測與有利的法律架構,以吸引與促進柬埔寨國民或外國人對柬埔寨提供優質、有效 及高效能投資,以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該法案將以4種方式實現這些目標: 1)透過提高競爭力;2)現代化與提高當地工業生產力,加強區域和全球連結性;3)建立透明、可預測、非歧視性與競爭性的投資獎勵措施;4)保障投資者權益,符合國家利益。   在參議院投票通過後,歐洲商會主席Tassilo Brinzer表示,新投資法將是柬埔寨經濟復甦的重要一步。歐盟商會就該法律草案向政府提供建議,該草案將繼續就次級法令進行修改。   美國商會主席Anthony Galliano表示,對2021年投資法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尤其是新獎勵措施與對20項優先行業的關切,希望柬國政府能夠接受企業的意見。新法實施新獎勵措施,一旦疫情限制放寬,預料將能加速外人直接投資,中小企業十分歡迎免徵加值稅(VAT)的措施,尤其是合格投資案(QIP)採購用於生產製造的原物料。

A:2021年前8月柬埔寨芒果出口量暴增251%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依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MAFF)統計,2021年前8月芒果暴增251%,相當於16萬3,828公噸。柬埔寨出口芒果醬1萬4,087公噸和芒果糖漿4,000多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成長195%與79%。主要出口市場包括越南、泰國、中國、韓國、香港、新加坡、科威特、菲律賓、日本、英國、美國、哈薩克及俄羅斯。   中國是柬埔寨芒果的最大進口國,37家柬埔寨芒果種植者可以出口到中國,預計每年進口50萬公噸。第2大出口產品是香蕉,拜林龍眼將成為第3大出口產品,因為自8月13日以來, 泰國龍眼曾因存在大量粉蚧,遭中國禁止進口。   越南是柬埔寨芒果第2大進口國,今年第2季進口14萬2,000公噸,年增239%。Kampong Speu、Kampot、Battambang 與Banteay Meanchey省是芒果的主要種植地,面積超過10萬公頃。

A:柬埔寨與韓國預定於2021年10月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9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發言人於9月20日表示,柬埔寨與韓國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預計將於本(2021)年10月完成簽署。倘疫情持續緩和,商務部部長潘索拉(Pan Sorasak)或將親赴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反之雙方將在線上簽署。商務部表示,柬韓自貿協定是柬方近年在國際市場促進柬埔寨出口的另一項重要成就,一旦柬韓FTA正式生效實施,柬埔寨眾多商品將可享零關稅出口到韓國市場。   柬埔寨可免關稅出口到韓國市場之商品,包括農產品、加工農產品、紡織品、服裝、鞋類、旅行包、橡膠製品、零配件、電子元件、輕工產品,以及經濟特區內外國投資者生產的其他產品等。   查柬韓FTA已於本年2月完成談判,原預定於7月簽署,因受疫情干擾而延後。2020年柬韓雙邊貿易總額為7億2913萬美元,柬方估計待自貿協定生效實施後,兩國雙邊貿易金額將突破10億美元。

A:2021年前8月柬埔寨服裝出口金額達50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商務部統計,2021年前8月柬埔寨服裝及配飾出口金額為5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8.6億美元增長3.3%。同一期間,服裝產品出口金額占該國出口總額110.9億美元的45%。美國、歐盟、英國與日本是柬國服裝主要出口市場。服裝業居柬埔寨最大外匯收入來源。據勞工部稱,該部門由約1,100家工廠與分支機構組成,僱用約75萬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但服裝產品出口持續增長,顯示服裝業取得重大進展。洪森首相日前表示,柬埔寨服裝業收到大量採購訂單,主因孟加拉、緬甸、巴西及越南等服裝生產國最近因變種病毒疫情肆虐,出現供應鏈不確定性。   歐盟曾是柬國服裝出口最大目的國,自2020年8月12日歐盟取消柬埔寨部分EBA(除武器以外一切皆可)貿易優惠關稅待遇後,柬埔寨服裝與鞋類部分產品開始面臨歐盟進口關稅。因此,柬國對歐盟的服裝出口分額轉移到美國與其他國家。   根據柬埔寨商務部2020年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柬埔寨共出口服裝74.2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10.2%。柬埔寨商會副主席林恆(Lim Heng)頃表示,柬埔寨出口增長反映柬埔寨生產鏈控制良好,在政府遏制病毒危機的努力下確保繼續營運。通過雙邊與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柬埔寨可望吸引更多投資,並將促進成品出口與原材料進口,以供應生產鏈。   為幫助該國服裝、鞋類、旅行箱包與旅遊業因應疫情帶來的封鎖與供應鏈中斷造成的低迷,柬埔寨政府迄今已宣布8輪財政支持計畫。洪森總理多次公開表示,柬埔寨服裝業一直正常運轉且採購訂單顯著增加,因為柬國比其他服裝製造國更加安全,人民疫苗施打普及率更高,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A:9月20日 南越地區防疫措施現況及疫苗接種進展   南越地區防疫措施現況及疫苗接種進展   一、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越南隆安省人委會頃表示,自9月20日起不再實施總理第16號指令(註:封城), 將逐步鬆綁解封,並改採較適當之社區隔離措施。為持續進行對該省封鎖區域之防疫工作,該省已就各區、鎮及市進行分析及重新評估,計劃在橙區(較高風險區)、黃區(次高風險區)採取較嚴格措施,在綠區(安全區)則實施新常態措施。該省人委會已指派相關部門制定計畫,儘快實施COVID-19綠卡措施。另,該省仍持續對外省人員進入該省採取限制措施。   二、疫苗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於9月18日召開第2次會議,審核並批准本土研發之NanoCovax疫苗第3階段臨床試驗期中評估報告。NanoCovax疫苗係越南Nanogen公司與胡志明市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研發之疫苗。越南衛生部表示,該疫苗未來倘獲該部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UA),須按照該部批准之計畫,進行生產及使用。   (二)越南胡志明市疾控中心於9月19日表示,頃收到衛生部分配之5萬4,700劑AstraZeneca疫苗 ,並已立即分送至各郡、縣及守德市,以免各地發生中斷疫苗接種情事。依據胡志明市衛生廳估計,該市仍需至少180萬劑疫苗,俾為18歲(含)以上居民接種疫苗。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3,355萬5,359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4.9%),其中634萬7,095人完成2劑接種(約占6.4%)。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19日新增確診1萬40例,累計確診68萬7,063例;新增死亡人數233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7,090例;累計痊癒人數45萬7,505例。   四、19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5,496例,平陽省2,332例,同奈省953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  9月21日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胡志明市 COVID-19防控指導委員會於9月20日表示,疫情受到控制之重要標準,包括1、每周社區新增病例數與前2 周相比持續下降。2、擁有充足之人力資源及設備,當省市之感染率被評估為高風險時,急診床位(ICU)數量依舊充足。該委員會另稱,省市欲回到新常態生活,從事經濟社會活動之重要標準係,所有居民第1劑接種率需達70%。另,即日起至 9 月30 日止,胡市將進行大規模COVID-19 檢測,俾找出所有確診者。   (二)越南副總理武德丹於9月20日與同奈省就防控 COVID-19舉行工作會議。同奈省表示,該省實施嚴密分區,已允許綠區開放,並繼續控制紅橙黃等3區,以確保安全;同時給予企業可持續生產之自主權。鑒於目前同奈省疫苗接種率比平陽省及胡志明市還低,武副總理建議同奈省繼續逐步鬆綁,實施社會經濟復甦計畫,惟應遵守安全原則,不可貿然導致疫情蔓延。另,政府將優先考慮同奈省及東南地區加速接種疫苗,俾儘早控制疫情。   二、疫苗、相關防疫物資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總理范明正與COVAX執行董事Aurélia Nguyen女士於9月20日舉行線上會議。范總理建議 COVAX 優先將疫苗儘快分配予越南;另,越南已向COVAX捐款50萬美元,正考慮繼續為COVAX貢獻力量,積極參與全球抗疫。阮女士表示,在全球疫苗供應持續吃緊情況下,COVAX在保障疫苗充足分配上仍面臨諸多困難,惟將盡最大努力履行對越南承諾;COVAX 預定於本年10月繼續向包括越南在內之各國分發8,500萬劑疫苗,伊並將持續關注疫苗分發至越南情形。   (二)繼越南衛生部於9月18日宣布有條件批准古巴Abdala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後,越南政府於9月 20 日宣布,總理范明正已批准採購1,000萬劑Abdala疫苗,以充裕抗疫資源。   (三)迄今在越南約9,800 萬人口中,已有3,409萬5,243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4.8%),其中651萬7,771人完成2劑接種(約6.7%)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20日新增確診8,681例,新增確診數終於跌破萬例,疫情似出現放緩跡象,累計確診69萬5,744例;新增死亡人數215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7,305例;累計痊癒人數46萬4,326例。   四、20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5,171例,平陽省1,410例,同奈省869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9月19日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總理范明正於9月18日指示,胡志明市相關單位在審查因疫情以致處境艱難時,不可錯過真正需要協助之民眾以及不得給予差別待遇。胡志明市勞工廳隨即據以要求各郡、市、縣人委針對受疫情影響以致面臨困難者身分進行審查並編造名冊,俾適時給予救濟,類別如下:   1、貧困家庭成員:住在經濟困難社區,有權享受每月社會津貼制度者。   2、處境困難之失業工人:在社會隔離期間失去收入之工人,包括集中隔離及就醫者。   3、工人家屬,卻無法工作者: 與工人生活在同一家庭之受撫養人,包括集中隔離與正在接受治療者。   4、暫時住在旅館及貧困村落,經濟情況確實困難者。   勞工廳另表示,已領取養老金者、2021年8月參加社會保險並領取工資之企業員工不符合救濟條件。   二、疫苗、相關防疫物資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衛生部、資通訊部,以及計畫投資部於9月18日召開會議,與胡志明市人委會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試點申請綠卡進行討論並達成協議。胡志明市衛生廳建議,只需要注射至少 1 劑疫苗,且注射至少 2 周並持有證書,確認完成隔離者,將有資格獲得 COVID-19 綠卡,可從事部分活動。   (二)越南衛生部於9月18日宣布有條件批准古巴Abdala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俾增加對抗嚴峻疫情之資源。衛生部要求使用該疫苗須遵循該部指示。此係繼英國AstraZeneca、俄羅斯Sputnik V、中國國藥、美國輝瑞、Moderna、強生,及中國Hayat-Vax疫苗之後,第8款獲得越南衛生部EUA之疫苗。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3,300萬6,632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4.4%),其中618萬4,726人完成2劑接種(約6.4%)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18日新增確診9,373例,仍居高不下,累計確診67萬7,023例;新增死亡人數220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6,857例;累計痊癒人數44萬8,368例。   四、18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4,237例,平陽省2,877例,同奈省939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9月17日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副總理武德丹於9月16日率領政府代表團視察平陽省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武副總理強調,各種生產及商業活動重新開放需以確保健康安全為前提,尤應關注在家隔離治療之確診者並及時足量藥品,以提高治癒率及降低死亡率。迄今平陽省已有6個區、鎮、市被宣布為綠區(安全區),回歸新常態生活,惟宜安市、順安市及新淵市仍爲紅區(高危區)。   (二)越南機場公司 (ACV) 刻正建置「綠色走廊」以控制疫情,並為國內航線重新開放預作準備。該公司於9月16日表示,綠色走廊將由綠色人員(註:航空公司員工與乘客)、綠色工具與基礎設施(註:機場、飛機、公共汽車)及綠色程序( 註:減少接觸、遵守防疫程序準則) 所組成。上述機制係根據越南衛生部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指導方針而制定。相關單位預定於下周協商實施綠色走廊方案之具體內容。   二、疫苗、相關防疫物資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於9月16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電話會議,阮國家主席籲請俄羅斯繼續向越南提供疫苗、治療藥物、醫療用品,以及加快疫苗生產技術移轉,以協助越南對抗疫情。兩國元首並討論進一步加強越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及應對COVID-19疫情合作。   (二) 德國政府透過COVAX 機制捐贈越南85萬劑之AstraZeneca疫苗已於9月16日運抵越南河內。迄今越南共已經由COVAX 機制接收1,257萬劑疫苗;此外,加上自購與他國捐贈共已獲得疫苗總數超過3,500萬劑,其中已注射超過3,100萬劑。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3,125萬4,856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2.6%),其中583萬4,687人完成2劑接種(約6.1%)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16日新增確診1萬489例,仍居高不下,累計確診65萬6,129例;新增死亡人數239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6,425例;累計痊癒人數42萬3,551例。   四、16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5,735例,平陽省2,998例,同奈省567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9月18日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紡織、鞋類、海鮮加工與出口、紙漿與紙張、木材及林產品,以及乳製品等14個產業協會於9月17日聯合請求越南總理范明正根據新形勢發布新防疫指令,以取代總理第15號及第16號指令,訴求重點如下:   1、疫情已進入新階段,既然無法根除病毒,應將原以清零為目標改為與疫情共存。   2、疫情防控以定點、局部隔離為主,不再進行大範圍區域封鎖。當民眾檢測結果為陰性時,應允許民眾從事交通旅行及人數較少之社交活動。   3、在工廠生產經營方面,建議倘感染僅發生在單一生產線或部門範圍內,則僅局部關閉,而不需關閉整個工廠。   4、請政府成立專案小組,經常巡查督促貨物 正常流通,防止壅塞。在工業區建立移動式或固定之醫療站,俾協助快速應對疫情。   (二)胡志明市疾控中心表示,近期全市將進行重點檢測,全面處理紅區(高危區)、保護並擴大綠區(安全區),重啟綠區活動,以逐步恢復經濟運作。胡市將以綠色工廠、綠色住宅及綠色工人方案,重新啟動工業園區及加工出口區生產活動。鑒於疫苗接種係恢復新常態及經濟發展之重要關鍵,胡市將繼續推進疫苗接種計畫,提高第1劑疫苗覆蓋率,並加速注射第2劑疫苗。   二、疫苗、相關防疫物資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副總理黎明凱於9月17日簽署以COVID-19基金額外購買2,000萬劑輝瑞 Covid-19 疫苗之決定文件;加上之前訂購之3,100萬劑,越南共已訂購 5,100萬劑輝瑞疫苗,將分批運抵。   (二)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捐贈越南之醫療設備與物資,包括許多呼吸器、防護服、手套、護目鏡,以及N95 口罩等已於9月17日運抵越南,該批醫療設備及物資將立即運往醫院,以充裕對抗COVID-19疫情之資源。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3,229萬6,517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3.6%),其中598萬8,864人完成2劑接種(約6.2%)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17日新增確診1萬1,521例,仍居高不下,累計確診66萬7,650例;新增死亡人數212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6,637例;累計痊癒人數43萬3,465例。   四、17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5,972例,平陽省4,013例,同奈省345例,約占全國新增病例89%,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華爾街日報9月21日報導,本年美國消費者商品需求高、零售商極力填補耗盡的庫存,造成美國港口壅塞,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與延誤,目前航運公司及其客戶盡力從各航運路線將產品運送至美國,盼在零售年終假期前補足商品。   過去60年貨櫃蓬勃發展及美中商品貿易成長,洛杉磯與長灘等南加州港口成為美國主要貨運入口,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服飾等消費產品均於南加港口卸貨,再經由鐵路、貨車運送到美國其他地區,去年洛杉磯與長灘港口處理相當於880 萬個進口貨櫃,超出美國東岸紐約與紐澤西390萬個。   根據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上週日約73艘船隻在南加港口等待進港卸貨,幾乎是一個月前的2倍,然奧克蘭、西雅圖等其他西岸港口尚沒有足夠能力處理大量卸貨、倉儲及運輸。部分貨船已轉到美國墨西哥灣或東岸港口,惟從亞洲出發的航行路線較長,增加船運時間及貨運成本,並已造成塞港情況如喬治亞州Savannah港口近幾週來有20餘艘船等待卸貨,預期隨著航運旺季,美國壅塞現象亦將持續。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why-container-ships-cant-sail-around-the-california-ports-bottleneck-11632216603

A:柬埔寨為越南肥料輸出之最大市場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2021年9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8月出口肥料數量及金額持續減少,但出口價格微增;出口數量為8萬3,509公噸,年減47%;出口金額為3,250萬美元,年減25.5%;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89.2美元,年增40.7%。   本年前8月越南出口肥料數量為83萬0,437公噸,年增19.2%;進口金額為2億9,591萬美元,年增46.7%;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56.3美元,年增23%。   本年前8月越南出口肥料至柬埔寨數量為35萬4,336公噸,年增37%,占42.7%;出口金額為1億3,383萬美元,年增6.6%,占45.2%;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77.7美元。   本年前8月越南出口肥料至莫桑比克數量為3萬8,759公噸,年增482.3%,占4.7%;出口金額為1,821萬美元,年增545%,占6.2%;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477美元。   本年前8月越南出口肥料至寮國數量為3萬9,361公噸,年增34.8%,占4.7%;出口金額為1,570萬美元,年增38.2%,占6.2%;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398.8美元,年增2.5%。另越南肥料出口市場亦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臺灣、南韓、緬甸、日本及安哥拉等國家。     越南2021年前8月出口肥料1覽表 國別 2021年前8月 較2020年同期 增/減(%) 占比(%)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 金額 (%) 總計 830,437  295,907,920 19.18 46.66 100 100 柬埔寨 354,336 133,825,645 37.07 65.95 42.67 45.23 莫桑比克 38,750 18,210,900 482.27 544.96 4.67 6.15 寮國 39,361 15,695,409 34.79 38.17 4.74 5.3 馬來西亞 66,320 14,136,322 -5.53 18.22 7.99 4.78 菲律賓 32,748 11,428,518 215.34 260.73 3.94 3.86 泰國 12,338 5,067,983 -49.08 -24.5 1.49 1.71 臺灣 14,842 4,392,156 75.42 84.62 1.79 1.48 南韓 16,033 4,253,009 24.5 81.43 1.93 1.44 緬甸 8,657 3,540,568 -79.41 -71.78 1.04 1.2 日本 2,893 891,207 14.44 33.88 0.35 0.3 安哥拉 49 60,610 -93.99 -83.23 0.01 0.02

A:柬埔寨發展委員會批准3件投資案,達850萬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日前批准3件服裝與鞋類工廠投資案,投資金額達850萬美元,分述如下: 1.      New T&K Textile Co. Ltd. 位於金邊國際機場附近的Trapeang Krasang村,興建服裝成衣廠,投資額200萬美元,並預計創造2,300個工作職位。 2.      元神泰有限公司計劃在幹丹省安東村興建設鞋類配件廠,投資金額320萬美元,將創造近1,000個工作職位。 3.      Fortune Broad Footwear Co Ltd位於幹丹省Ang Snoul II村,是一家鞋類配飾工廠,投資金額330萬美元,預計創造1,000多個工作職位。   CDC上(8)月批准近8,000萬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案,創造多達2萬個工作機會。在2021年2月20日社區事件以及Delta變種病毒傳播之後,新冠肺炎開始在柬埔寨蔓延之前,約有80 萬人在服裝廠工作。去年地方封鎖與國內外支出下降,導致生產與需求減少,曾迫使 100 多家工廠永久關閉。柬政府積極為90%以上民眾接種疫苗,預計明年全國生產會全面復甦。

A:華爾街日報9月21日報導,Google計劃耗資21億美元購買位於紐約曼哈頓Hudson Square的商辦大樓,顯示高科技公司雖仍遠距辦公,然對辦公室空間需求不斷增長,該筆交易將是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單棟商辦最高價交易,在美國史上亦名列前茅。近來Google不斷擴大紐約市辦公室規模,目前在紐約市約有12,000名員工,僅次於加州,辦公室集中在曼哈頓Chelsea及Hudson Square等地。   Google、Facebook、Apple及Amazon等科技巨頭近年來利用較低的辦公室租金及價格,透過手頭充沛資金成為全美最大的辦公室租戶或買家,相關需求亦彌補摩根大通及匯豐等大型金融公司棄用的辦公空間,各地方政府均對大型科技公司入駐持歡迎態度,主因為其帶來高薪員工並增加稅收,惟仍有引發商用辦公室及住家租金上漲的擔憂。科技公司表示相較其他生活低廉的城市更喜歡紐約,因紐約市擁有龐大且具技能的勞動力,可吸引更多年輕專業人士。   Google雖自2020年春季以來採遠距工作,然仍視辦公空間為長期策略重要部分,規劃投資更多辦公空間,並傾向自行購買商辦大樓進行管理與改建,美國證交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本年6 月 30 日,Alphabet (Google母公司)在全球持有高達559億美元的土地及建築物。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google-to-buy-new-york-city-office-building-for-2-1-billion-11632225600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