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為繼續協助整體經濟紓困,越南央行頃頒布第14/2021/TT-NHNN號公告修正補充去年3月13日頒布之第01/2020/TT-NHNN號公告有關各家信貸機構、外國分行針對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信貸客戶之債款進行還款期限延長、以及利息、規費等減免規定並自本(2021)年9月7日起生效實施,重點摘譯如次: 還款期限延長 還款期限延長之債款係指符合下列條件之債款本金與/或利息: 於本年8月1日前因融資租賃衍生之; 自本年1月23日至明(2022)年6月30日所衍生之債務本金與/或利息等還款義務; 得以延期還款之債款餘額屬下列情況之一: 對於仍還款期間未屆滿或是已過還款期限10天之債款餘額,還款期限則依契約、協議履行,本項b、c、d款規定者則除外; 於去(2020)年1月23日前衍生之債款餘額,且其還款過期期間自去年1月23日至3月29日; 自去年1月23日至6月10日前衍生之債款餘額,且其還款過期期間為去年5月17日前; 自去年6月10日至本年8月1日前衍生之債款餘額,且其還款過期期間自本年7月17日至9月7日前; 信貸機構、外資分行評估因遭受疫情影響導致營業收入損失之客戶無法依據融資租賃契約按時償還債款本金與/或利息。 客戶申請延長還款期限,且信貸機構、外資分行評估客戶有充分債款本金與/或利息等還債能力。 還款期限延長期間自融資租賃契約到期之最終日或信貸機構、外資銀行重新延長還款期限之日起不得超過12個月。 利息、規費等減免:信貸機構、外國分行依據其內部規定自行決定有關信貸餘額之利息、規費等減免辦法。 1.適用對象:於本年8月1日前因授信所衍生之債款餘額(企業債券購買投資除外),且其本金與/或利息等還款義務到期期間自去年1月23日至明年6月30日;以及因遭受疫情影響導致營業收入損失之客戶無法依據融資租賃契約按時償還債款本金與/或利息。 2.前述利息、規費減免適用至明年6月30日止。

A:菲律賓是東南亞國家中距離台灣最近的國家,臺菲雙方不僅地緣關係緊密,雙邊經貿往來也非常熱絡,我國對菲律賓主要出口產品為電機電子產品及石油提煉物為主,菲國出口至我國產品則以電子及半導體零件為主,近年菲國經濟表現亮麗,內需市場龐大,人口年輕且消費能力強,吸引國際企業青睞前往投資。更多菲律賓國家資料請下載下列國家檔檔案。

A:煤炭價格上漲影響柬埔寨發電廠運作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煤炭期貨已飆升至歷史新高,本月達到每公噸179美元。用於發電站的動力煤現貨價格自年初以來暴漲110%,接近2008年的最高記錄。由於中國與印度為滿足該國工廠對電力的高需求,因此電力生產商訂購更多煤炭,進而推高煤價。煤炭供應沒有增加是因為缺乏礦工,因此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上揚。   煤炭的高成本可能會給柬埔寨帶來問題。根據柬國礦能部(MME)統計,去年 47%電力依賴燃煤發電,生產近4000MW,第2大電力來源是水力發電,占41%,但最近的乾旱使柬國不願過分依賴水力發電廠。至於 2020 年的其餘能源混合物,燃油產生 8%,太陽能產生 3%,生物質能產生 1%。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The Blue Circle再生能源公司表示,煤炭發電較不環保,而且煤炭價格波動不能進行長期投資,此外,由於煤炭購電協議的電價與煤炭價格掛鉤,煤炭成本的飆升將影響柬埔寨電力公司的損益,並影響柬國的貿易平衡。反觀太陽能與風能是環保的再生能源,購電價格是固定的具可預測性,這些能源也恰好比煤炭便宜,建造速度只需要建造煤炭發電廠一半的時間。   太陽能看起來是柬國政府優先選擇的替代能源。Blue Circle仍在與柬埔寨電力公司就柬國的第1個風電場的電力收費進行談判,並希望在年底前就價格達成一致。該公司表示,柬政府並未真正將風能納入其計畫,因為風電份額僅占柬埔寨2030年總裝機容量0.64%。同時,柬政府的電力總體規劃包括到2030年安裝1,740兆瓦的太陽能,可能占柬埔寨總容量的12.1%。

A:緬甸投資委員會 (MIC) 於 9 月 8 日公布第 28/2021 號公告,有關在仰光省被燒毀工廠之恢復計畫。 MIC 行使緬甸投資法第 100 條第 (b) 款權力發布此公告,以重新運營在 2021 年 3 月期間被燒毀與受損的工廠。前述被燒毀與受損的工廠應採取以下行動以獲得應有的權利及支持: 已獲得 MIC 投資許可/認可或仰光省投資委員會 (YRIC) 投資認可的被燒毀與受損之工廠,可重新向 MIC 或 YRIC 提交提案或認可申請。 尚未獲得 MIC 投資許可/認可或 YRIC 投資認可的的被燒毀與受損之工廠,亦可自行審酌後向 MIC 或 YRIC 提交提案或認可申請。 若相關工廠向 MIC 提交提案/認可申請或向 YRIC 提交認可申請,MIC 或 YRIC 將盡快篩選並批准提案或認可申請。 在工廠重新獲得 MIC 的投資許可/認可或 YRIC 的投資認可後,根據《緬甸投資法》第 77 條 (a) 款的規定,工廠將被允許在重建期間,豁免或減輕進口機械與建築材料的關稅或其他境內稅種。 在施工期或準備期之後,根據《緬甸投資法》第 75 條 (a) 與 (c) 款,工廠將被允許豁免所得稅。 對於繳納社保費、簽證、清關、車輛燒毀等問題,MIC 已與相關部委進行協調。因此,工廠可直接提交給相關部委,如有任何困難,MIC 會協助協調。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橡膠企業家表示,由於國外需求強勁,橡膠價格在膠乳採集季維持漲勢。儘管在膠乳採集季節生膠的供應量可能會增加,但由於國外市場需求旺盛,預計橡膠價格將續強。目前,當全球需求因 COVID-19 而處於高位時,橡膠市場需求正在上升。雖然邊境口岸關閉,但仍有許多交易管道,橡膠價格仍小幅上漲。橡膠業者指出,由於緬元貶值,橡膠製品價格在膠乳採集季節也上漲近一倍,生產成本也可能會增加。 在橡膠市場上,local-3煙膠片的平均價格是每磅1,100緬幣。孟邦農業局2020年的官方統計顯示,孟邦擁有緬甸最大的橡膠種植面積,橡膠產量逾2.4億磅。此外,全國每年大約生產30萬噸橡膠。緬甸生產的橡膠有70%銷往中國,另亦銷往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緬甸每年出口20多萬噸天然橡膠,創造2億多美元的收入。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的前11個月裡,緬甸的進口額從上一財年同期的175.5億美元降至134億美元,其中,消費、資本、中間產品、來料加工CMP等所有進口行業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今年外人直接投資的下降對貿易產生負面影響。 在本財年10月1日至8月27日期間,緬甸進口如汽車零部件、車輛、機器、鋼鐵及飛機零部件等資本財,進口額約為43.3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減少23億美元以上。與此同時,緬甸進口價值逾30億美元的消費品,包括藥品、化妝品及棕櫚油等,較上一財年同期略減8,270萬美元。 中間產品佔緬甸進口品比重的第二大,主要進口產品為石油產品及塑料材料。今年,原材料進口從去年同期的57.9億美元驟降至46.5億美元。同期,來料加工(CMP)成衣業進口的原材料總值逾14億美元,與上一財年度減少5.84億美元。目前,佔緬甸出口30%的CMP成衣業,因歐洲國家取消訂單以及西方國家因新冠疫情暫停貿易而陷入困境。因此,CMP企業的原材料進口正在下降。目前,貿易商的交易受民營銀行限制的影響。另外,市場觀察人士分析,市場受疫情引發貨運危機。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進口來源前10大國家分別是中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越南、日本、韓國及美國。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國內黃金市場統計顯示,黃金價格在9月13日回落,2天內下跌4.5萬緬幣。根據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表示,黃金的價格在最近幾天創下新高,並在9月11日伴隨外匯市場美元漲幅,達到每緬克190萬緬幣(0.578盎司,或0.016公斤)的高點,而9月13日回降至每緬克185.5萬緬幣。YGEA在9月11日作出6項決定,包括控制市場反彈,允許成員確保進出黃金精煉廠的交通,以及持有大量現金。 黃金價格的飆升歸因於政情不穩、國內黃金市場的高需求、黃金原料短缺、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及緬元貶值。9月13日全球黃金價格僅為每盎司1,789美元,而美元匯率為1,734緬幣。因此,YGEA敦促其成員規範交易,以因應市場波動。為規範國內黃金市場不可持續的漲勢,該協會呼籲會員在進行黃金交易時只受理即時付款,避免電話口頭交易,並暫停仰光地區以外的交易。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商務部的統計報告顯示,本財年截至8月27日,緬甸與印度之間的邊境貿易達到1.9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增加1.06億美元,此間,緬甸出口1.94億美元,進口157萬美元。兩國邊境貿易主要通過Tamu、Reed及Thantlang跨境貿易營進行,且主要是透過船舶運輸進行。緬甸主要向印度出口水果及蔬菜、漁業及林業產品、同時從印度進口藥品、電子產品、摩托車、棉紗、碳素鋼(Non-alloy Steel)等建築材料。與此同時,緬甸與中國、印度、泰國及孟加拉4個鄰國的邊境貿易總額為88.6億美元,其中出口58.3億美元,進口30.3億美元。

A:2021年前8月柬埔寨海關淨收入15.2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國海關總署署長 Kun Nhim日前表示,今年前8月海關總署(GDCE)的收入為15億美元,占年度計畫的64.2%。其中,汽車、機車和其他車輛的進口是海關徵稅的主要來源,特別是柬埔寨皇家武裝部隊與國家警察車牌標籤下的汽車進口稅。   柬埔寨海關總署在徵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GDCE的收入為24.2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衰退24.8%。

A: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升,目前疫情狀況有所緩解,多數餐館重新開業。但人手短缺,對目前餐飲業的重振造成重大拖累。 可能很多食客們已經注意到,到餐廳吃飯時幾乎所有餐廳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之前提供的菜品,現在點不到了,這是因為廚房的員工減少,而導致菜單被精簡。再是,在用餐過程中打招呼和加水的接待員減少了,還有的餐廳乾脆將餐盤換成了一次性的、點餐自取的,等於自助用餐服務。這是目前灣區和全國的常見現象,原因是找不到人手。勞動力短缺對餐廳服務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些餐館老闆和政客聲稱,勞動力短缺現象,是因為工人們想坐在家裡領取失業救濟金,但很多選擇離開這個行業的工人提到的,多是安全問題和對抗性客戶等問題,巨大的工作壓力,迫使部分從業者離開,追求自己的興趣。 與疫情相關的聯邦失業救濟金於9月6日結束發放之後,許多餐廳老闆才意識到,之前餐飲工作人員可能根本不會再回來了。在求職網站Joblist最近的一項調查中,超過50%的員工獲得回歸激勵措施,比如更高的工資和福利,並鼓勵大家進入不同的行業。 例如,本傑明.安今天33歲,做廚師15年,在Mission Bowling Club任副廚師一職,他說:「當COVID-19來襲,餐館和酒吧不得不關閉或限制服務時,這讓我意識到,對於餐飲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我們的職業權益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受保護。」 安說,他是幸運的,能夠在餐飲業之外,找到一直很喜歡並有興趣去探索的東西,這使他不必回到餐飲業。他說,「並不是說我永遠不會再回到這個行業了,只是現在我不想。在我有機會的時候,我想去摸索學習一套新的技能。我不希望烹飪成為我的全部生活,因為我看清了,這對我來說,並不是最健康和有利的職業選擇。」 劉愛衛(Ivy Lou)35歲,在餐飲業行業工作了五年,她說:「說實話,餐飲業存在很多剝削現象,在高峰就餐時段,需要快速工作,一人要承擔多個職位的工作,壓力很大,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的大爆發,我可能仍然會在餐廳工作,但是現在我不會回去了,我想去發現我真正的興趣,並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5744981?from=wj_catelistnews

A:加州經濟復甦全美墊底?!在從新冠疫情企業停工引發的巨大損失中恢復過來的過程中,加州幾乎處於全國墊底的位置,凸顯了該州經濟復甦的乏力。 到7月底,加州已經恢復到2020年3月和4月失去的271萬個工作崗位中的58%以上,還留下113萬個工作崗位的赤字。根據官方聯邦統計數據的分析,加州在全美50個州中排名倒數10。 Bank of the West首席經濟學家Scott Anderson表示,在這場疫情的就業復甦中,加州在50個州中排名第41位,面臨著疫情爆發以及許多長期經濟增長的挑戰。 儘管加州的經濟狀況不平衡,但州長紐森本周在San Leandro舉行的反罷免活動中吹捧加州的成就。紐森表示,兩個陽光帶州的官員羨慕加州目前的成功。這兩個州分別是德州和佛羅里達,加州有更好的健康數據和更好的經濟結果。 州長商業和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Dee Dee Myers表示,加州7月新增工作11萬4400 個,比其他任何州都多,且是過去六個月中第四次增加了六位數。 加州經濟持續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 Levy說,加州強調有健康意識的關閉,在遏制疫情傳播方面採取了明智的行動。與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地區相比,加州和灣區的失業人數高於平均水平是對疫情採取更嚴格反應的直接結果。另一方面,與加州和灣區相比,德州和佛羅里達州的病例、住院率和死亡率要高得多。 疫情引發經濟動盪,打擊了加州的酒店、餐廳、旅行和旅遊業。 Myers表示,通過繼續以科學和數據為先導,優先接種疫苗並支持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工人和小企業,加州為強勁的經濟復甦創造了條件。 Myers還引用了EDD的一項調查,該調查顯示,與50個州相比,加州2021年在增加就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2021年的前七個月,加州的就業總數增長了4.2%,而同期1月至7月的全國平均增幅為2.8%。 然而,Anderson引用了由於疫情而浮出水面或加劇的兩個加州弱點,那就是高昂的生活和經商成本。他說,疫情讓家庭重新思考他們的生活,企業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模式,很多人已不再喜歡加州和灣區。 長期以來,灣區一直被認為是加州的就業引擎,但是它阻礙了加州的就業復甦,並落後於全州的復甦的步伐。灣區目前只恢復了約48%的失業。 Myers表示,因為高成本的城市地區復甦乏力,被影響的地區包括灣區、洛杉磯、紐約市等大城市中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5744917?from=wj_catelistnews

A: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電信(Turk Telecom)公司總裁Umit Onal表示,其子公司Argela及其在美國矽谷營運之所屬公司Netsia,共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登記56項應用於5G及光纖網路產品之智慧財產權專利。 O總裁表示,矽谷為向世界敞開的大門,從全球而至的科技創意在此獲得實現。Netsia已開發可更為有效率使用行動通訊基地台的軟體,而此將隨著電信轉變至5G產生新突破。 O總裁提及近期該公司與美國Juniper Networks集團協定時表示,全球巨人正注意著這項軟體,該公司將簽署合作協議以將此項產品呈現給全球市場。自2005年私有化以來土耳其電信已經投資約179億美元在研發及併購上。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金屬層架製造商Rfufco資料報導,由於COVID-19疫情改變銷售及消費模式,在電商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業者持續擴大物流配送及倉儲設施,帶動金屬層架需求上漲,鋼鐵原物料價格已飆升120%。 Rfufco總經理Ahmed Alansi對此表示,儘管公司去(2020)年在金屬層架銷售大幅成長近50%,惟鋼鐵原物料成本漲幅更甚,係過去10年前所未見,因此公司仍背負極大營運壓力。渠指出,鋼鐵原物料價格飆漲主因為需求遠高於供給,加之國際疫情使生產設施及勞力嚴重短缺。

A:據媒體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經濟部長Abdulla bin Touq (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報導,UAE於去(2020)年8月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來,兩國已陸續簽署60項合作協議,UAE盼於未來10內與以色列增加1兆美元商貿交易。 T部長表示,目前兩國雙邊貿易額約為6億至7億美元,UAE正聚焦國家安全、能源、糧食安全等領域與以色列推動合作,並將開發其他合作領域,盼能藉此達到上述目標。 由於UAE係中東地區最開放經濟體之一,其在吸引外資、發展在地產業、多元化經濟發展以降低對石油產業依賴之成功,使其他中東國家稱羨,包括巴林、摩洛哥及蘇丹等國皆有意仿效UAE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藉此提升國內經濟發展。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當地自製率暨政府採購管理局(Local Content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uthority)最新公告報導,為支持在地製造及多元化經濟發展以降低對石油產業依賴,沙烏地規定政府採購案承包商須向沙烏地公司採購在地製食品,該局並公布一份28項產品之清單,其中包括肉類、禽類、魚類及乳製產品等。 另經該局與沙烏地才環境暨水利及農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食品藥物管理局(Saudi Food and Drug Authority)、政府支出暨專案效能管理局(Expenditure Efficiency and Governmental Projects Authority)、商工總會(Federation of Saudi Chambers)等單位合作評估,認為軍事、醫療、教育、監獄等產業及單位對於上述產品需求最高,因此將優先鎖定並要求該等領域之政府採購承包商須確實落實採購在地製食品。

A:資料來源:越南證券投資報網站,2021年9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已嚴重影響越南水產加工及外銷企業的生產及營運,尤其位於重災區之南越地區。據越南水產加工及外銷協會(VASEP)稱,截至2021年8月底,水產加工外銷企業約有40%至%50%訂單延誤交貨期及10%至15%訂單取消。在短期內,國外進口商仍然下單,惟倘無法克服供應中斷之憂慮,進口商恐將會考慮尋找替代來源。 2021年8月,越南水產品外銷金額為5.2億美元,年減36%。出口產量雖減少,但企業要承擔巨大成本,例如實施 「3就地」生產措施費用及海運費用增加等。倘若湄公河三角洲及中南部省分的社區隔離延長到2021年9月底,水產加工及外銷企業將面臨供應鏈中斷風險以及難以恢復生產的危機。VASEP並預估,2021年最後幾個月,農業原材料來源將短缺20% 至30%,且原材料價格將上漲10%至20%。 越南水產加工及外銷協會(VASEP)預測,2021年9月水產品外銷金額將繼續減少20%,達6.6億美元左右。若在9月分以後,水產加工及外銷廠商的多數員工已施打疫苗,且企業生產不需實施「3就地」防疫措施,水產外銷金額將小幅回升。2021年水產品外銷金額可望達到85億至86億美元之間,但與所設定之120億美元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9月11日 根據越南HSBC銀行2021年1至9月越南經濟報告指出,由於東南亞地區為全球主要加工製造地區,越南胡志明市及部分南越地區紡織品暨皮革企業受疫情嚴重影響。越南紡織協會表示,紡織企業暫停營業數量高於30%,導致2021年8月越南紡織品暨皮革出口,年減5.4%。越南皮革產量占全球產量之15%,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孟加拉國。 雖受疫情影響,惟越南手機出口卻成長,主因係南韓三星集團手機加工製造廠集中設立於北越之北寧省及太原省,2021年5月以後加工製造廠逐漸恢復正常運作,因此2021年8月越南手機出口,年增11%,但電腦暨電子產品出口金額卻年減12%。 截止2021年9月4日,越南太原省為越南10個在14天內零確診之省市之一,惟三星集團家用電器加工製造廠在胡志明市高科技工業園區受疫情嚴重影響,雖選擇「3就地」生產方案,但僅維持30至40%生產效能。 HSBC銀行表示,越南仍為全球吸引外資企業投資之國家之一,越南勞工及投資環境將戰勝疫情短期影響。南韓外資企業在2021年下半年逐漸恢復來越投資,其中,南韓三星集團繼續興建手機加工製造廠,加強雙折疊智慧型手機產量;LG Display公司預計在越南海防市增資,承諾投資金額達14億美元,主要增產OLED螢幕產品。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9月14日 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依據俄羅斯海關機構統計資料指出,2021年1月至6月俄羅斯腰果進口量達8,450公噸,年增50%,進口金額達3,140萬美元,年增22.3%,俄羅斯腰果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噸3,714美元,年減18.5%。 2021年1至6月俄羅斯增加進口越南及白俄羅斯腰果,自越南腰果進口量4,870公噸,年增72%,進口金額2,700萬美元,年增29.2%,占俄羅斯腰果進口量之57.88%,年增7.6%。上述數據顯示,越南腰果進口雖受白俄羅斯腰果競爭,但越南腰果仍為俄羅斯腰果最大進口來源。 為加強越南腰果出口至俄羅斯,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建議腰果出口企業確保產品乾淨品質、與種植農民建立良好關係,並澈底利用2國友好關係提高越南農產品出口。另,越南腰果出口企業需多加研究及利用越南與歐亞經濟聯盟自由貿易協定(VN - EAEU FTA),主動投資及推銷產品至俄羅斯。

A:       捷克媒體Czech Radio本(2021)年9月10日報導,根據捷克統計局,本年8 月物價水準是自 2008 年 11 月以來最大漲幅,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1%。民眾可感受民生物資和服務價格上揚,最顯著的價格上漲表現在房價上。         7 月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4% ,分析師預期物價上漲將暫時停滯,惟一個月後,價格持續攀揚 0.7%。        捷克統計局消費者價格統計部 Pavla Šedivá 女士表示,8 月份商品價格與去年同月相比上漲 3.6% ; 服務業的價格漲幅則近 5%。統計人員指出,影響8 月物價指數最大者係房地產相關行業成本持續上升導致,租金上漲 2.5%,水費和汙水處理費調漲 5.5% , 電力和瓦斯價格分別下跌 3.4% 和 4.7%,產品維修和服務價格均上漲 7%,運輸石油及天然氣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漲近5%。        8 月份酒精飲料、煙草和食品價格也出現上漲,啤酒上漲 6.3%,煙草產品上漲 9.9%,油脂品、雞蛋和蔬菜更加昂貴,但水果價格倒是有下降的趨勢,服飾品也出現了類似的價格成長。在上週五(9月10日)公佈7 月捷克進出口價格也呈現攀升趨勢,進口品漲幅2.4%,出口品漲幅 3.1% ; 另7 月份捷克克朗對美元和歐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升值速度放緩,化石燃料和其他資源(如鋼鐵、木材和電力)顯著上升。貿易暨觀光協會會長Tomáš Prouza先生表示預計未來兩年通貨膨脹率將持續攀升。

A:新冠疫情期間勞動力短缺,僱主雖然大幅提高薪酬招攬人手,但民眾的額外收入依然「打了水漂」,實際購買力不增反降。勞工部數據顯示,今年8月的整體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接近13年高位,折合通脹後基層工薪族的實際收入下降了0.5%,與疫情爆發前2年的按年2.1%增幅形成鮮明對比。 《華爾街日報》報道,工資大漲的同時又遇上高通脹,反映當前的經濟復甦並不尋常。以費城的61歲民眾瑟頓(Troy Sutton)為例,他在疫情之前時薪12元,去年失業後直到今年夏天,才在賓州大學謀得看管人員的職位,時薪超過18元。然而時薪雖然增加了6元,但因水電費用全部加價,雞蛋等食材價格也大幅飆升,因此瑟頓只能往離家更遠的超市購物,但省下的錢卻又被汽油佔用。 報道表示,連月來政府擴大福利,各州開放經濟,加上疫苗接種等等措施,都令企業的人力需求大增,其中大多涉及餐飲、旅遊等面對面服務工種的前線崗位,資方為了招攬、挽留員工紛紛加薪。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在全國25%最低收入的工人當中,8月份的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4.8%,比例創下2002年以來新高,也明顯高於高薪工人的2.8%增幅。 但令基層民眾失望的是,疫情亦令許多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飆升,不少生活必需品由於供應鏈出現問題,價格都面對上行壓力。 經濟學家預計,供應鏈逐步恢復後,一方面商品供應會逐步平穩,另一方面需求也會降溫,因此通脹幅度會有所回落,相信在年底達到4.1%高位後,2022、2023年的幅度將分別降至2.5%和2.45%,可讓升斗市民鬆一口氣。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9-15/%e4%bd%8e%e6%94%b6%e5%85%a5%e8%80%85%e8%96%aa%e8%b3%87%e5%a2%9e%e5%8a%a0-%e5%8d%bb%e8%a2%ab%e7%89%a9%e5%83%b9%e5%a4%a7%e6%bc%b2%e6%8a%b5%e6%b6%88-2/3638291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