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內閣頃於本(2021)年9月14日同意沙烏地港務局(Saudi Ports Authority)及沙烏地主權基金 – 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之合作協議,二者將共同推展觀光郵輪產業。 PIF前已於本年1月成立沙烏地郵輪公司(Cruise Saudi),該公司將推動沙烏地成為國際郵輪路線重要目的地之一,將沙烏地景點及文化遺產開放給國際旅客,盼藉此為國內觀光業創造逾50,000 個就業機會,同時確保環境及自然資源可永續發展及運用,此係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重要一環。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頃於本(2021)年9月14日與輝瑞製藥公司(Pfizer)及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 AZ)簽署臨床研究及疫苗生產合作協議,盼藉此推展沙烏地醫療及製藥產業。 據悉,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阿布都拉國王醫療研究中心(King Abdullah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edical Research, KIMAR)、輝瑞科學基金會(Pfizer Scientific Foundation)係於本年「利雅德醫療科技高峰會(Riyadh Summit for Medical Technology 2021)」期間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針對傳染病及遺傳疾病疫苗製造成立相關基金會,並將提供成立人類細胞資料庫所需之技術。 另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及國家保衛部(Ministry of National Guard)與AZ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強化沙烏地在地藥品之製造及商業供給,同時成立世界級臨床研究中心,為國內患者研發及提供最有效之新藥品。

A:一、       菲國參議院9月14日三讀通過參議院第1156號法案,也就是外人投資法(FIA)修正案。根據該法案,外資設立公司所需僱用人數由50人調降為15人,允許外資100%投資國內企業(不含外人投資負面表列清單之項目),以及可設立100%擁有之中小企業。 二、       菲國當地及外國商會於9月7日發表聲明,敦促國會儘速通過外人投資法修正案(FIA)、零售業貿易自由化法案RTLA)以及公共服務法修正案(PSA)等3項法案,以放寬對外國直接投資限制,並在未來帶來新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使經濟多樣化,帶來新技術,增加競爭,並為菲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       謹查,菲國在東南亞國家中被認為對外資限制性最高國家,本(2021)年8月20日OCED公布全球83個經濟體之對外資開放程度,菲國排名全球倒數第3,僅優於利比亞及巴勒斯坦。

A:2021年前8月柬埔寨稅收達19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今年前8月柬國財經部稅務總局(GDT)實現的稅收19.1億元,年減7.34%。GDT表示,8個月的稅收收入占2021年管理預算法的85%,僅在8月份GDT就徵收 1.92 億美元稅收。   儘管柬埔寨正遭受 Covid-19 疫情衝擊,但前8月稅收仍是不錯結果,2021年柬國稅收總收入的目標是達到22.4億美元。2020年實現稅收24.2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稅收28.89億美元下降24.8%。   稅收減少主因旅遊業與航空等行業的企業受到 Covid-19 影響。柬政府對旅遊企業實行免稅政策,希望減輕該行業的財務負擔。在前8月,柬政府從關稅及消費稅中獲得約15.2億美元的收入,占2021年目標總額的64%。汽車、機械、機車及其他車輛的進口促進關稅增長,特別是來自皇家武裝部隊與國家警察的汽車。

A:越南對自柬埔寨進口的31種商品徵收零關稅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政府9月14日發布第83/2021/ND-CP號法令,越南自柬埔寨進口的活禽、禽肉及副產品、豬肉成品、檸檬、稻米及未加工的菸葉等31種商品徵收零稅率。該法令規定特別優惠的進口關稅,旨在於落實促進越南和柬埔寨2021-2022年雙邊貿易協定。   該協定規定每年30萬公噸稻米與3000公噸未加工菸葉的配額,並於2021年9月13日至2022年12月31日生效。要享受該協定優惠關稅,產品必須具有柬埔寨授權機構頒發的原產地證書(C / O)S表格,並在該法令附件3中提到的邊境口岸辦理海關手續。

A:印尼政府盼加速推動與日本合作基礎設施計畫。上週印尼交通部部長 Budi Karya Sumadi 訪問日本並拜會高層官員,針對雅加達捷運第二期工程、望加錫(Makkasar)-巴里巴里(Pare-pare)鐵路、Patimban海港工程建案、以及車輛檢驗機構建設計畫進行討論。 雅加達捷運第2期工程預計本(9)月開始,預計2027年8月完工。印尼方認為參與此項建案的日本開發商報價太高,因此盼日方調低報價。日本駐印尼大使館表示,日本政府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合作,刻正協助雅加達捷運公司與其他合作夥伴進行議價,盼儘速達成協議、確定建案期程以及可接受的價格。據報載,目前日本三井住友建設公司已取得該工程部分標案合約。 望加錫(Makkasar)-巴里巴里(Pare-pare)鐵路工程目前按計劃進行中,所需資金逐漸到位。 該建設工程分5段進行,印尼政府盼其中一段在本年底或明年初動土開工。 Patimban 港口建案亦即將完成,該港口預計本年 12 月開始營運。該港口運營商 PT Pelabuhan Patimban 刻正與日本豐田通商集團(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研商合資經營該港口之汽車碼頭和貨櫃碼頭。 有關車輛檢驗機構建設計畫,印尼政府歡迎日方透過公私營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式進行合作,據印尼交通部長表示,已有一家日商刻正參與相關標案。 依據印尼投資部數據,日本近年在印尼投資額增長快速,2018 年日本在印尼投資 32 億美元, 2020 年日本在印尼投資 88 億美元,成長175%。

A:綜合彭博社及美國聯準會9月15日報告,本年8月工業生產指數成長0.4%,其中製造業增加0.2%、礦業下降0.6%、公用事業增長3.3%,產能利用率則從76.2%成長至76.4%。   聯準會指出,本年8月工業生產受艾達颱風影響減少約0.3%,製造業生產僅微幅增加主因為美國南部石化廠、塑料廠及煉油廠等關閉,礦業生產減少反映墨西哥灣石油與天然氣開採中斷,以及異常溫暖氣溫增加空調需求促使公用事業生產成長。   美國汽車業持續受全球晶片短缺限制,本年8月汽車暨零件生產僅微幅增長0.1%,部分車廠暫時關閉或下調產量,如通用汽車最近宣布北美製造廠暫停部分生產、豐田汽車下調汽車產量。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9-15/factory-production-in-u-s-increases-by-less-than-forecast?srnd=economics-vp&sref=1zdda0Kg

A:CNBC 9月15日報導,根據市研公司Adobe Digital Insights最新報告,寵物用品、非處方藥、服飾、家具及花卉等網路商品價格已連續15個月增長。Adobe 指出,2015年至2019年網路商品價格每年平均下滑3.9%,然本年8月發現網路商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成長3.1%,較前一個月增長0.1%,美國零售商通常在夏季結束前推出折扣出清多餘商品,並在返校季前吸引客戶,本年8月網路商品價格卻上漲。   目前美國民眾每5美元消費中,電商交易約占1美元,相較2017年則為每6美元消費占1美元,另2021年前8個月電商交易額已超過5,4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比2019年同期成長58%,Adobe預測本年11月1日前美國民眾電商消費將超過2019全年。Adobe公司自2014年起開始研究電商價格,追蹤超過1兆次美國零售網站到訪量、18種類別超過1億項商品。   美國勞工部9月14日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低於預期,顯示通膨可能降溫,惟該數據並不含網路商品價格。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cnbc.com/2021/09/15/how-inflation-is-hitting-online-prices-of-apparel-to-furniture.html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1年9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政府頃於2021年9月13日發布第83/2021/ND-CP號公告,有關越南給予柬埔寨的特別優惠關稅,以落實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柬埔寨王國政府簽定2021年至2022年間促進雙邊貿易協定。   根據該公告,越南自柬埔寨進口貨品適用特別優惠關稅率,需滿足以下條件: 屬於本公告附錄1規定的2021年至2022年間越-柬貿易協定之特別優惠進口關稅率表; 持有柬埔寨王國權責機關簽發的S Form原產地證明書; 貨品進口需通過本公告附錄3規定的通關關口。   根據該公告,與該公告一起發布的包含3個附錄: 附錄1:越南執行2021年至2022年間越-柬貿易協定之特別優惠進口關稅率表; 附錄2:越南執行2021年至2022年間越-柬貿易協定之關稅配額的貨物進口清單: 附錄3:依據2021年至2022年間越-柬貿易協定之享受特別優惠進出口關稅的通關之關口清單。   據上述公告規定,柬埔寨將有31項貨品輸往越南享受越南提供0%之特別優惠關稅率,其中包括活生家禽、家禽肉暨製品、檸檬、稻米、豬肉製品及未進加工的菸葉等。   本公告自2021年9月13日生效至2022年12月31日止,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報導,丹麥正式於9月10日解除新冠肺炎警戒,不再將新冠肺炎視為社區傳染疾病。 經歷病毒肆虐並嚴謹封鎖18個月後,DR 記者詢問丹麥不同領域專家回顧疫情並預測未來,就公共衛生, 經濟, 教育等提出下列概述。   公共衛生 奧胡斯大學傳染病醫學教授Lars Østergaard 表示: 新冠狀病毒的侵襲,使民眾學會忍受它。幸運地,先進的醫學在極短時間內開發出有效藥物治療及疫苗,降低這種疾病的嚴重程度。 然而, 當社會再次開放時,其他疾病並沒有消失 , 必須趕緊制定如何防治社區傳染醫療保健計劃。   社區 奧爾胡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Michael Bang Petersen 調查丹麥人的於疫情間的社會行為。 渠之研究發現整體社會於疫情間區分為兩個群體; 一個群體為對政府的政策及方針有信心,相信社會必須同心協力才能走出危機,儘管擔心接種疫苗會出現副作用, 或者因必須隔離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而面臨孤單, 但為了整體大眾考量配合政府。 另一個群體則受新冠危機對社會系統的基本信心侵蝕,經歷生活的自我控制及基本權利被剝奪侵犯,  出現不同的程度的陰影,從而對系統不信任到更極端的絕對激進化程度。丹麥亦出現激進的團體,然而,這些群體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極端。但是,大多數人體驗丹麥以適當方式處理巨大的特殊時期危機。   病毒 奧胡斯大學病毒學和免疫學教授Søren Riis Paludan 指出, 民眾及整體社會過度關注病毒及對疾病是不健康的,有時會阻礙事物的發展和信仰。從SARS學到如果能有更多的研究資金和為下一波襲擊開發更好的治療方法及疫苗做好準備是很重要。 如果未來幾年內不繼續支持開發計劃將是可惜的。因此研究越多將越能為未知的下一波襲擊做更好的準備。   經濟 奧胡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Michael Svarer 指出,新冠肺炎危機不會對整體經濟之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顯示,這是一場造成財務後果的健康危機。總體來說,許多經濟體的運行速度已經略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所以原則上不會影響未來半年、整年或兩年的經濟發展。丹麥的兩次重新開放時都看到只要經濟引擎運作良好,經濟就會修正得非常迅速。  有些行業很明顯比其他行業更脆弱, 如旅遊、遊樂設施、酒店、夜生活等。 如果疫情再次擴散,渠等將可能會受到重創。民眾必須期待新冠狀病毒將持續在全球再流行幾年,並非每個人都接種過疫苗。病毒將可能會發生突變,這會對旅行的願望產生影響。   私人金融 Nordea前消費者經濟學家Ann Lehmann Erichsen指出, 當最後的限制解除後,大多數人的生活將恢復正常, 可以出去旅遊和放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是否會出現更多變種病毒及是否將可能再次受到旅遊限制,都是未知的。  但現在民眾可以去夜總會,音樂會,運動和購買奢侈品。在疫情間民眾僅穿著居家服四處走動,但現在可以出去觸摸和嘗試商品。 如果一名熟練的 IT 員工因雇主無法提供適當的薪酬,那麼此時可以輕鬆換工作。由於勞動力短缺,許多人可以期待更多薪水。因疫情造成運費飆升意味著消費價格上漲,因此將出現通貨膨脹,民眾應預期獲得更高的實際工資。   勞動力市場 哥本哈根大學FAOS(勞動力市場和組織研究中心)的副教授Steen Navrbjerg 指出, 因疫情期間的強制居家工作已帶給許多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的經驗機會, 渠建議民眾與雇主商討合適的工作方式及時間,協議是否可以加入更大的彈性,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人的獲得更好的工作平衡。   房市 住房經濟學知識中心的主任Curt Liliegreen 指出, 疫情初期預期房市出現衝擊, 但隨著封鎖期間延長, 民眾無法在城市中過正常的生活, 在經濟出現穩定,郊外的房市較顯吸引且價格不斷上漲。有人預期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正在減弱,並且預期仍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然而房價並沒有下降到可以議價的程度,仍有待觀察。 如果疫情捲土重來,價格將再次上漲,因為新的封鎖意味著房市將面臨更大壓力。   教育 VIA大學教育學研究中心負責人Lillian Buus 指出, 疫情迫使老師們實施遠距教學,快速進入數位化教學。在疫情間老師們獲得很多關於未來如何利用數位化教學備課及更深入討論的教學經驗, 亦成為未來遠距教學的借鏡。然而,對於需實體接觸實習的護士和體育教師,未來的遠距教學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13日引述財經報報導, 採浮動電價之丹麥9月13日每度電之平均價格為1.04 克朗,較去年同期之0.14克朗,翻漲8倍。   SEAS-NVE能源集團之主管Jack Michael Kristensen說: “未來 10 年將看到電力消費量顯著增加,當更多的電力供應來自離岸風電等廉價的再生能源時,當供需不平衡時,將出現價格上揚。"   鐵鑄造廠 Mat Dania 之執行長Jørn Krogage 表示:目前不斷上漲的電價亦增加 1千5百-2千萬丹麥克朗的額外電費,是根本沒有預見到的。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總理Bisher Al Khasawneh於本(110)年9月12日宣布修改給予投資者約旦公民身份及居留權之條件,以創造吸引外國投資的環境。 K總理指出,根據新修正案,給予約旦公民身份之條件如下: 投資者於約旦中央銀行存款100萬美元,沒有利息,為期三年,且直到期限結束才領出,且必須購買價值100萬美元之國債,期限為6年,利息由約旦中央銀行決定。投資者必須至少在約旦境內一個月。 投資者以至少購買150萬美元之約旦公司的股份,至少三年內不得出售。 投資者在安曼市設立一個總資本至少100萬美元之投資案,可獲得為期三年之臨時約旦護照。該投資案必須提供約旦勞工20個就業機會,在安曼市以外地區,則需設立75萬美元以上之投資案,且提供約旦勞工10個就業機會。投資者有四個月的時間完成所需雇用勞工等條件。然後,投資者在確保遵守這些條件三年後,將被授予約旦公民身份。 投資者或不是投資者的普通人購買總價值20萬約幣以上之房地產,無論以前在約旦居住時間長短,均可獲得五年之居留權。惟該財產必須保存至少五年,不得處置或抵押。並給予投資者的妻子、未滿18歲子女以及受其撫養父母約旦公民身份。如果投資超過300萬美元,投資者之兒子,在申請時未滿30歲,其妻子與子女也被授予約旦公民身份。 資本以外的投資,要求投資者在固定資產、非流動及有形資產總價值之平均股份50萬美元以上,並在三年內提供約旦勞工10個就業機會。如果合夥人已經進入或公司,約旦公民身份授予新合夥人或擁有者。       3. K總理續指出,新修正之規定,每年只有500名投資者可獲得公民身份。如違反上述任何條件,約旦國籍將被取消或居留權被取消。並要求執行單位每六個月進行審查與評估一次,不得追溯適用。

A: 據約旦時報報導,阿拉伯投資暨出口信貸擔保公司於本(110)年9月11日宣佈,約旦在主權信用排名與政治、經濟及貨幣風險指標方面在阿拉伯國家中獲得極佳排名。 根據該公司的2021年投資環境報告,約旦在「獲得信貸」指標提高134分,「納稅」34分,「解決破產」14分得分獲得進展。 在信貸指標方面,約旦透過引入新擔保交易法、修訂破產法及建立統一、現代化之抵押登記方式,改善獲得信貸之機會。其中,擔保交易法擴大對債務的描述與責任,以及作為抵押品可用的資產範圍。修訂後的破產法給予有擔保債權人絕對優先權,併在重組過程提供期限與明確理由。另約旦還透過對銀行、金融機構及借款人進行信用評分,改善獲得信貸之機會。至於「納稅」指標,約旦透過採用電子申報與支付勞動稅籍其他強制性繳款,使納稅更加容易。約旦透過引入重組程序、允許債務人啟動重組程序、改善破產程序期間業務之延續及合約問題,使解決破產問題更加容易。 該報告續指出,約旦被歸入排名高於世界平均水準之第一組,該組由9個國家組成,約旦排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及摩洛哥之後。惟仍建議約旦在「處理建築許可證」分指標方面進行改革。

A:繼本(2021)年6月的跨境二維碼(QR Code)支付系統,以打造雙通的跨境QR支付系統,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刻正與泰國中央銀行(BOT)再次聯手推動跨境金融活動。   配合東協銀行結合框架(ASEAN Banking Integration Framework,簡稱ABIF)以及東協服務框架協議( ASEAN Framework Agreement on Services,簡稱AFAS),馬國與泰國中央銀行誠邀兩國的金融機構申請成為合格東協銀行(QAB),以促進區域跨境貿易與投資。   馬泰兩國中行頃發布聯合聲明指出,配合「東協經濟共同體2025年計畫」(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lueprint 2025) ,合格東協銀行將有助促進東協內部貿易與投資,符合資格的東協合格銀行的業者將享有雙邊安排下賦予的市場進入和營運靈活性。   為了確保馬泰兩國的金融穩定,無論是地主國的新進者還是現有銀行,東協合格銀行的候選人均須是一家實力強大且管理能力良好的銀行,其利益須得到母國監管機構的認可,並遵守地主國的審慎要求。   馬國中央銀行總裁諾珊霞(Nor Shamsiah)指出,本次的雙邊合作標誌著馬國與泰國之間經濟聯繫的加強,將使兩國人民受惠,享受更好的銀行便利和獲得更廣泛的銀行產品。馬泰兩國正朝著建立一個一體化和有凝聚力的東協經濟邁出一大步,東協合格銀行的安排將在兩國之間創造更多商機和經濟活動,並促進兩國在後新冠疫情的經濟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ENAGA,簡稱國能)將投資50億馬幣(約12.05億美元),在吉蘭丹州話望生(Gua Musang)興建300兆瓦水力發電廠,這是該公司擴大再生能源比重,盼從2025年的31%提高至2035年的40%。   國能公司預計其再生能源裝置電力,將從3,406兆瓦增加至3,706兆瓦,至2025年的目標是增加至8,300兆瓦。配合再生能源的比重增加,該公司有意將煤炭發電,從2035年的50%比重,至2050年完全脫離該類污染環境發電法。   國能公司在話望生烏魯能吉里興建水力發電的努力,預計耗資50億馬幣,需時5年並至2027年6月後才可商業營運,預期貢獻不顯著。該公司估計透過舉債融資上述發電站計畫,截至本(2021)年第二季的淨負債率為35%;新近獲得50兆瓦太陽能發電計畫的國能公司,也可能與馬國政府商議獲取融資。     截至2020年,國能公司的發電能力為1萬3,857兆瓦,其中水力發電占半島發電的3.8%,太陽能0.7%。     國能公司的再生能源資產,預計大多來自亞太乃至國際的已開發再生能源資產,或是新的再生能源計畫。本年3月,國能公司收購新加坡星生集團(Sunseap)位於越南屋頂太陽能發電資產的39%股權。先前,國能公司在馬國擁有2,732.3兆瓦再生能源資產(包括2,536.1兆瓦大型水力發電),666兆瓦橫跨英國、土耳其與印度的太陽能、風力與水力發電資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1年6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1)年6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3億2,070萬汶幣(約9億8,247萬美元),較上(2020)年同期成長145.8%,亦較上(5)月增加17.1%;其中原油出口2億2,940萬汶幣,成長104.1%;液化天然氣出口2億8,830萬汶幣,成長44.8%。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39.2%。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3億22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177%)。   綜觀汶萊2021年6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新加坡 (占總出口額27.4%),其他依次為中國大陸 (23.1%)、日本(18%)、澳洲(8.6%)、菲律賓(6.5%)及馬來西亞 (6.5%)。   2021年6月份,汶萊進口額為18億3,420萬汶幣,較2020年同期成長208.2%,亦較上月增加153.6%;其中燃油進口額15億5,30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1億500萬汶幣)、食品(5,670萬汶幣)、製成品(4,500萬汶幣)及化學品(3,90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沙烏地阿拉伯 (占總進口額60.7%)、俄羅斯(11.1%)、馬來西亞(7.9%)、新加坡(4.5%)及澳洲(3.9%)。   2021年6月份,汶萊貿易逆差為5億1,350萬汶幣,較2020年同期下趺788.4%,亦較上月減少226.9%。   汶萊2021年前6個月總貿易額為120.33億汶幣,較2020年同期成長44.8%;出口額為63.49億汶幣,成長15.2%;進口額56.85億汶幣,成長103%;貿易順差6.64億汶幣,下趺75.5%。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5日報導稱,日本內閣府頃公布本(2021)年7月機械訂單統計額計8,597億日圓(不含船舶、電力之民間需求),較上(6)月增加0.9% ,係2個月以來由負轉正成長;主要係因半導體相關需求增加,致使製造業設備投資穩定成長,間接帶動整體機械訂單成長。 上述機械訂單中,製造業訂單額增加6..7%,且連續4個月呈現正成長。此外,因半導體製造裝置需求擴大影響,電氣機械訂單則大幅成長33.5%,汽車相關生產設備及零組件亦增長11.0%。另一方面,非製造業機械訂單額計4,289億日圓,較上月減少9.5%,係3個月以來首度衰退;建設業及批發、零售、運輸及郵務業等訂單,則從上月成長反轉為下滑。 另外,日本內閣府將景氣基調判斷維持在「有逐漸復甦的跡象」,由於目前亞洲因新冠變種病毒株擴散蔓延,導致汽車零組件產業供應鏈面臨斷鏈之風險。對此,日本內閣府幹部表示,「汽車相關設備投資並不弱,但仍必需留意其他風險」,透露出保持審慎戒懼的姿態。

A: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Singapore Commercial Credit Bureau)本年9月14日公佈最新調查顯示,星國商家對本年第四季「企業商業樂觀指數」從第三季的4.07%,上升至5.78%,是連續第三個季度擴張。 上述信貸資料中心每季向新加坡200家公司展開調查,瞭解商家對下一季銷售量、淨利、庫存、銷售價格、新訂單及招聘等六方面展望。據調查,前述六個指標中,四個指標較第三季進步,包括淨利、新訂單、庫存和就業,其中就業指標從第三季的3.05%大增至12.12%,銷售量和售價指標則下滑。若與去(2020)年同期比較,六個指標都取得進步,其中就業指標進步最大,從-13.19%攀升至+12.12%。 若以業別而言,金融業最為樂觀,六個指標都處於擴張,其中淨利和就業指標均達50%;製造業六個指標也處於擴張,銷量、淨利、新訂單和就業指標均為雙位數,但新訂單指標從25%滑落至18.52%;批發業也五個指標處於擴張,以淨利和銷量最為樂觀;服務業則四個指標處於擴張,其中新訂單和就業指標攀高;建築業整體仍然疲弱,三個指標處於萎縮,但和第三季比較,包括銷量、淨利、庫存和就業等四個指標取得進步。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總裁謝慧卿表示,本年第四季的商業樂觀情緒上揚,主要是因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需求相對穩健,但新加坡經濟仍受到國內外疫情不明朗因素影響,面對明顯的下跌風險,近期中國監管進展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亦衝擊整體情緒。

A: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本(2021)年9月14日在國會與反對黨(前進黨)議員梁文輝針對「新加坡人的工作與生計」進行討論時表示,保持經濟開放對新加坡至為重要,因此須繼續從世界各地引進人力和技能,同時,星國政府將繼續積極採取措施,協助人民因應全球化帶來的不利影響,盡全力保護員工和協助失業者,確保全球化和經濟開放的成本不公平的加諸於失業者身上。 黃部長首先說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宣佈,將為勞資政公平雇傭守則立法,是理念上的根本轉變。過去星國政府擔憂立法導致更多訴訟和對立,可能導致勞資雙方關係惡化,對雇主和員工造成傷害,但為了確立對工作場所歧視零容忍的立場,並提供監管機構更多採取執法行動的途徑,才決定為上述守則立法。 至於梁文輝議員呼籲星國政府採取緊急和具體行動,解決外籍人才政策和「新加坡—印度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CA)」等自由貿易協定中,有關「自然人移動(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條款在新加坡引起的焦慮,黃循財部長表示,星國政策著重先培養本國人,再引進外來人才加以輔助,培養本地人才須從小開始,政府透過投資學前教育協助孩童充分發揮潛力,讓其有機會在不同領域和人生階段取得進步,同時也繼續從全球各地引進人才和技術,與本國人才相輔相成,繼續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生存。 依新加坡現行制度,較低收入群體,如建築業與海事業所需的大量外籍勞工,政府通過配額和外勞稅控制人數。中等收入的工作,因新加坡人力不足,須雇用具備專業技能的外籍員工(S准證持有者)填補空缺,除配額和外勞稅外,並設有最低薪資門檻。高收入外籍專業人士(就業准證持有者)的素質則取決於雇主願意支付的薪資,因此不會透過配額和外勞稅控制人數,而是設定薪資門檻。 新加坡政府去(2020)年已兩度調高就業准證持有者薪資門檻,並將繼續確保就業准證和S准證持有者的薪資門檻與本國員工薪資保持一致,確保本國員工在職場獲得公平對待,藉由不斷調整本國與外籍勞動力的平衡,為新加坡勞動力結集最佳人才。

A:越南工商部本(2021)年8月31日頃頒發第2080/QD-BCT號決定,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及印度之Polyester長線製品課臨時徵反傾銷稅。 課徵反傾銷稅產品稅則號列分別為5402.33.00、5402.46.00及5402.47.00。 實施之反傾銷稅率分別為印度54.9%、印尼21.94%、馬來西亞21.23%及中國3.36%至17.45%。 第2080/QD-BCT號決定自簽發日(8月31日)起3天後開始生效,實施時間為120天( 依法律規定延期、變更、廢除等情況除外)。 (按:即使受Covid-19疫情之影響,本年上半年越南Polyester長線製品進口量仍達25.8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37%。)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