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iness Day 2021.09.09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MTN頃表示奈及利亞通訊傳播委員會批准該公司營業執照,該公司獲准從本年9月1日起,持續在奈國營運10年。該公司樂見本次延長執照申請通過,並將繼續提供消費者更優質之通訊服務。 該公司在全球有2.77億用戶,業務橫跨非洲與中東地區21國。以用戶數而言,MTN是非洲最大電信業者。以國家別觀之,在南非營收成長9.3%;在奈及利亞成長23.8%,在迦納成長25.5%。全球數據整體營收達三分之一,主因係數據用量上升56.4%。 奈國為該公司最大營收來源,但對MTN而言亦是經商環境艱難之國家,該公司稱將資本遷出奈國與伊朗十分困難。另奈國政府於2015年因違反手機門號註冊規定對該公司罰款10億美元。
A:華爾街日報9月13日報導,鋼鐵業係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產業之一,汽車業為鋼鐵最大用戶之一,鋼鐵業者正研發以更環保方式生產鋼材,汽車製造廠亦在監管機構、投資者及客戶等推動下使用以清潔方式生產的鋼材包括再生鋼、氫能發電工廠製造的鋼材 。 歐盟的綠色新政計畫要求歐盟製造商及其供應鏈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賓士預期2039年新車達到碳中和,明年起瑞典鋼鐵製造商SSAB開始供應其低碳排放生產的鋼材;Volvo已採用SSAB的低碳鋼材;BMW則投資生產低碳鋼材的新創公司;通用汽車已承諾2040年實現碳中和;豐田汽車計劃2030 年歐洲供應鏈的碳排放減少33%、2050年達到零碳排放。 鋼鐵業投資週期長,轉為低碳方式生產尚需數年時間,國際能源署(IEA)去年曾預測至2050年氫能生產的鋼鐵僅占全球初級鋼鐵產量略低於15%。低碳鋼材製造成本也較高,SSAB公司曾表示不含化石燃料生產鋼材較傳統鋼材成本多20%至30%,ArcelorMittal 鋼鐵公司也表示德國氫能製造廠的生產成本提高60%。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短缺,汽車商亦面臨鋼鐵等原物料價格上漲。 根據美國鋼鐵協會,金屬占平均每台客車重量約54%,一般運動型休旅車含約3千磅鋼材用於車門、底盤及支撐等部分;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汽車業約占全球鋼鐵消耗量12%,分析師指出鋼鐵生產占全球能源相關生產碳排放量約7%。全球汽車商盼減少對鋼鐵依賴、降低所使用鋼材的碳排放量,代表全球最大鋼鐵製造商的World Auto Steel 協會表示,目前一般客車約1/4鋼材使用再生鋼,再生鋼不需要鐵融成鋼的高碳生產過程,部分車廠如戴姆勒公司的美國廠使用再生鋼製造車身。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green-steel-becomes-a-hot-commodity-for-big-auto-makers-11631525401
A:印度與澳洲甫於本(2021)年8月宣布重啟「全面經濟合作協議(CECA)」談判,目前已召開3回合談判會議。印度商工部長Piyush Goyal與澳洲貿易部長Dan Tehan並於上(8)月26日舉行視訊會議,會後兩國發表共同聲表示,雙方部長已指示談判官員加速協商並密集會晤,目標於本年底前先達成早期收穫協議(Early Harvest Agreement),加速貨品及服務業開放,為未來全面經濟合作協議奠定基礎。 印度目前與英國、加拿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以色列、歐盟等積極洽談FTA,其中與英國亦規劃先達成早期收穫協議。
A:南非The Star報本(110)年9月12日報導(駐南非經濟組譯) (一) 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於9月12日發表國事演講表示,經諮詢專家意見及風險評估後,渠宣布自9月13日零時起全國封鎖管制調降至第二級,相關措施包括: 1. 夜間11時至凌晨4時實施宵禁,無許可證者不得任意外出。餐廳、酒吧及健身房等非重要公共場所應於夜間10點結束營業。 2. 集會人數限制:室內集會人數不得超過總樓板面積一半,最多不得超過250人,室外則不得超過500人。 3. 酒類產品專賣店營業時間放寬至每週一至每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餐廳或酒吧等場所營業時間均可販售酒精飲料。 4. 葬禮出席人數仍不得超過50人,禁止守夜等相關群聚行為。 (二)R總統表示南非目前已施打1,460萬次疫苗,57%之65歲以上長者已施打疫苗,儘管每日確診人數下降,惟部分省分尚未到達第三波疫情高峰期,本年12月恐迎來第四波疫情,西開普省資料顯示確診者多未施打苗,敦促人民儘速前往全國三千多個疫苗施打站接踵疫苗。另政府已開始研議核發疫苗護照,將供人民工作及旅遊所需。
A:The star 2021.09.1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儲備銀行(SARB)日前表示, 2021年第2季經常帳順差達3430億斐鍰,高於第1季之2610億斐鍰,占GDP比例為5.6%,高於第1季之4.3%,主要原因為受斐鍰兌美元貶值導致流入之金額增加,此外各國開始施打疫苗,各國採取紓困措施及主要經濟體採取妥適之貨幣政策,導致國際非大宗商品需求恢復,推動南非出口力道,第2季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4%第2季貿易順差達6140億斐鍰,高於第1季之4510斐鍰,進口部分僅金額有所增加,進口量相較去年同期無明顯變化,分析家認為南非家戶可支配所得及公私部門投資意願減少,均為導致進口量無明顯變化之原因。 另南非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SA)公布2021年7月製造業產值較去年同期衰退4.1%,主要原因為暴動及全國封鎖管制措施所導致製造業暫停營業,造成數十億斐鍰損失,中斷產業供應鏈,其中石化業、像塑膠產業衰退23.2%,食品飲料業衰退2%,至於家俱業、鋼鐵業、機械製造及汽車業則未受影響。分析家表示暴動及疫情,加上電力供應不穩定影響製造業景氣,惟8月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回彈至57.9,顯示製造業景氣將持續回復。
A:The Star 2021.09.1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日前出席印度主辦之金磚五國(Brics)線上高峰會議表示,金磚五國會員國應積極合作推動各國平等取得新冠疫苗,渠並歡迎金磚五國成立疫苗研發中心(Brics Vac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共同維護各國人民醫療及衛生安全。 渠表示金磚五國應確保各國人民平等獲得新冠疫苗及其診療方式,透過多邊主義架構,經世界貿易組織(WTO)「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中有關暫時豁免疫苗專利權相關規定,擴大新冠疫苗產能。 第13屆金磚五國高峰會由印度主辦,主題為:金磚五國合作創造持續共識團結(Intra Brics Cooperation for Continuity, Consolidation and Consensus),R總統另於演講呼籲金磚五國應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提升非洲國家在安理會地位及角色。
A:Business Tech 2021.08.3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南非社會發展部近期發布關於社會保障和退休改革之綠皮書以徵詢公眾意見。該文件重點係導入基本工資補助金和國家安全基金(NSSF),且為南非勞工提出數項新福利。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資誠(PwC)建議過渡期為五到十年,俾利現有退休基金與 NSSF 保持一致。 二、資誠簡述該文件關鍵重點如次: 1. 傷殘及遺屬津貼 若勞工永久殘疾,勞工收入以事件發生時或就業的最後一年工資計算。 若勞工在退休前死亡,將根據勞工的工資和受撫養人的數量向每個受撫養人提供財務補助。 勞工每個孩子都將獲得支付直到年滿 25 歲。 配偶將獲得與勞工工資相關的福利。 每月將發放補助款項,該款項計算非基於勞工向 NSSF之 繳款年數。 2.退休基金計算 勞工將根據公式獲得退休金,該公式考慮終生薪資、服務年限和累積日期,以確定勞工每年工作將獲得的平均收入比例。 3.失業保險 該保險將續以信用為基礎,且信用將以更快的速度累積。 238 個信用日後仍處於失業狀態的失業勞工可持續受益,此金額將佔勞工收入的 20%,最長持續四個月。 4. 喪葬福利與退休金的脫鉤 勞工將獲得統一費率的喪葬福利。 另一項建議是用稅收抵免取代目前退休基金給付額的稅收減免,使扣除額與勞工的給付額脫鉤。
A:Business Tech 2021.09.02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就業和勞工部正準備在 2022 年適用修訂後之就業平等法,為不同業別設定就業公平目標。該立法旨在減輕小型企業之監管負擔,並增加與政府推動業務規定。就業和勞工部稱,五年行業目標將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開始,目前的就業平等計劃都將在 2022 年 9 月 22 日失效,新計劃必須與五年目標保持一致。 另2019 年起關於行業目標中擴大行業合作項目將持續進行,包括採礦、金融和商業服務、批發和零售以及建築。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該部門已與所有 18 個業別進行了接觸,並與金融和商業服務業別達成協議。 有些公司表示,新目標可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如Telkom 在 4 月稱,南非正面臨嚴峻的經濟環境,該公司將難以達成新目標,此外,部長單方面欲實施的目標如電子通信、運營商與相關業者恐無法達到目標,此舉將在目前嚴峻之經濟環境下造成負面影響。
A:Business Day 2021.09.06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本周將公布本(110)年第2季國內生產總額(GDP)與商業信心指數。因染疫人數在商業重鎮豪登省持續升溫,並因第4級封城措施致禁止販賣酒類與餐飲業無法內用,僅能外帶, Bloomberg預估此次數據將受上述因素影響。彭博社指出,預估本年第2季GDP為2%,較第1季4.6%下滑2.6%。 另根據RMB/BER Business Confidence Index第3季商業信心指數將反映出7月那他省與豪登省暴動對經濟造成之影響,第2季商業信心指數較第1季上升15點,揚升至50,主因為製造業、零售業與汽車業信心大增所致。 另Bloomberg預估礦業產出本年6月將成長21%,5月時則成長21.9%。
A:Business Tech 2021.09.0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財政部頃公布之稅法草案中,其中一項修正案提議在南非個人停止南非稅收居民身份時,對該等人士之退休基金利息課稅,即出境稅。 外籍人士請願小組 (EPG) 對其15,000 名南非會員進行相關調查,結果指出,因對政府上述退休制度改革,旅居國外之南非人計劃將資金帶出南非,主因為2022 年 3 月 1 日將生效之出境稅。 調查結果表明,75% 的人表示他們在南非仍有退休基金衍生之利息;88% 的受訪者表示修正案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另64% 的人表示這將極大地改變他們的退休計劃。 專家稱對退休基金徵收出境稅的提議與政府欲將這部分稅基的南非國民保留在可課稅範圍之目標相悖,建議海外南非國民可變現其退休年金或基金,再將其投資於其他欲退休國家之金融工具。
A:Business Day 2021.09.07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賓士(MBSA)在南非東倫敦車廠斥資100億斐幣,除傳統柴油與汽油車型外,亦規劃於2028年前生產C-Class油電混和車。BMW在Rosslyn車廠亦投資60億斐幣,將在2025年前,生產X3系列油電混合車。 賓士東倫敦工廠規劃在2030年前全面生產油電混和車與電動車,賓士母公司戴姆勒稱將在未來數年投資逾400億歐元於電動車技術研發領域。BMW表示,其南非生產車輛最大出口市場英國將於2030年禁止傳統柴油與汽油車進口,於2035年禁止油電混和車進口。此舉導致BMW不得不調整生產策略,生產更多X3系列之油電混合車與電動車。兩大車廠在南非生產量逾九成銷往國外。
A:Business Day 2021.09.07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政府與民間機構Solidarity Fund合作進行疫苗調查指出,62%的南非國民有意願接種疫苗,11%的國民仍在猶豫。南非政府預計在2021年年底前,達到全國施打疫苗人數4千萬人的目標。 本次調查期間為2021年5月14日至6月30日,對2,000人進行面對面訪談。調查結果表示,28%的受訪者不願接種疫苗,11%持中立態度,20%願意注射,而42%則表示非常願意接種。 另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疫情訊息最信賴之消息來源為醫護人員,故政府須盡速解決民眾對疫苗施打具後遺症之疑慮,並且須提供醫護人員正確與即時資訊,俾利傳達南非民眾相關訊息。
A:The star 2021.09.02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汽車工業公會(Naamsa)日前表示,2021年8月新車銷售共41425輛,較去年同期之33259輛增加8166輛,共成長24.6%,其中83.6%為車商銷售,12%為租車公司採購,2.5%為企業採購,1.9%為政府採購,小客車銷售則成長40.5%至27157輛,商用貨車則成長3.6%。 Naamsa表示受7月暴動及南非Transnet國營交通集團電腦系統遭駭客攻擊影響,拖累8月份汽車出口,8月出口則較去年同期減少15.6%至19446輛,惟本年迄今南非汽車出口較去年同期仍增加37.7%,顯示全球市場需求仍旺,預期下半年南非汽車產業景氣持續恢復,惟仍應觀察疫情對消費者信心可能之影響。
A:The Citizen 2021.08.31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賓士汽車日前宣布加碼投資30億斐鍰擴大東倫敦廠區C系列汽車生產線,未來10年至20年間將依據各國電動車及其基礎設施普及率,逐步調整內燃機引擎汽車、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之生產比例,以滿足市場需求。 由於許多國家已宣布2035年後將禁止內燃機引擎汽車,德國賓士屆時將全面生產電動車。目前南非廠區已有100%能力生產油電混合車。因南非東倫敦廠區為德國賓士在中國及德國以外有能力生產C系列汽車之廠區,本次投資將確保南非賓士汽車保持生產彈性,滿足全球市場需求。 南非生產之汽車64%供外銷,占全球汽車市場供應鏈重要地位,在全球汽車電動化趨勢下,南非貿工競爭部日前公告汽車綠皮書草案(Auto Green Paper)供公眾評論,以提升南非新能源汽車需求及產業發展,預計2021年10月將該草案送內閣審議,以確保南非未來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下,仍佔有一席之地。
A:The star 2021.09.02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Absa銀行日前公布2021年8月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為57.9,遠高於7月之43.5,顯示7月暴動及全國封鎖管制措施放寬過後製造業已開始恢復成長動能。 依據PMI指數,製造業活動次指數為58.5,銷售次指數為60.9,均高於7月份次指數30以上,存貨次指數則為54,高於7月之39.1,至於就業次指數則較7月略為下降。 受調查業者表示因Delta變種病毒株在全球持續擴散,恐影響國際需求,加上國際油價上漲及供應鏈壓力恐加重生產成本,未來6個月PMI指數展望自6月之64.3降至59.7。
A:依據智利媒體報導,智利於1982年推行全面退休基金私有化制度,由民間退休基金公司(Administradoras de Fondos dePensiones, AFP)管理營運退休基金,並改採確定提撥制,強制勞工每月提撥10%薪資納入個人AFP帳戶中,雇主不需另行提撥,基金管理公司對退休基金進行投資,並收取0.6%至1.5%不等之管理費。依據智利退休基金監管局(Superintendencia de Pensiones)資料,目前智利共有7間退休基金管理公司,帳戶數1,110萬,2020年底管理總資產金額2,148億美元。由於私人退休基金公司收取高額管理費、民眾高薪低報、非正式就業人口未納保等問題使退休基金所得替代率不足,導致要求改革及廢除私有化制度之聲浪不斷,2019年之大規模社會抗議事件中,退休基金改革為訴求重點之一。 另智利2021年11月21日將舉行大選,第4次預提退休金方案因涉民生、經濟政策,各黨派候選人對旨案態度格外受關注。一般而言,執政右派候選人傾向支持維持AFP制度,反對預領退休金;而在野左派候選人則傾向支持改革制度及自由預領退休基金。
A:依據智利媒體財經日報(Diario Fianciero)報導,智利眾議員日前已通過第4度開放預提退休基金法案,並將法案交由參議院審議,倘獲通過,智利民眾將可第4度自個人退休基金帳戶中領取最高10%之退休基金。 自COVID-19發生以來,智利民眾已3度經由預提退休金方案提領逾500億美元資金,有效刺激智利消費及加速經濟復甦。智利央行及國際金融機構對於第4度預提退休基金對智利經濟影響分析如下: 1. 本(110)年智利經濟表現良好,智利中央銀行頃於8月底將經濟成長率上調為10.5%至11.5%,並將貨幣政策利率自0.75%上調至1.5%以抑制通膨,惟智利央行認為倘國會通過第4次預提退休金措施,將使智利經濟面臨過熱風險。 2.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等國際金融機構: (1)智利政府持續對民眾發放津貼及開放預提退休基金,導致私人消費持續加速,將迫使智利央行加速調升貨幣政策利率,預期本年底利率將達2%。 (2)該法案驟然移轉160億至170億美元現金至智利家戶,相當於本年智利名目GDP之5.2%,可能破壞市場目前之穩定狀態,並提高政治部門有意使私有退休基金制度退場之臆測。 (3)中長期可能導致智利國內儲蓄減少及公、私部門財務成本增加,進而導致投資減少、通膨提高、智利就業及經濟成長減緩且高度依賴外國儲蓄等現象。
A:依據智利財經日報(Diario Financiero)報導,由智利營造公會(Cámara Chilena de la Construcción)及美商保誠集團(Prudential)共同投資成立之智利最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 AFP Habitat頃宣布將進行公司結構重整,將目前附屬於智利Habitat之哥倫比亞及秘魯兩國退休基金管理業務自智利母公司分離,另成立Administradora Americana de Inversiones SA公司專責前述兩地業務。此一重整須經智利金融市場管理委員會(la Comisión para el Mercado Financiero , CMF)等監理機關核准,並在本(110)年9月23 日召開之臨時股東會上提交後實施。 據報導分析,智利Habitat提出重組主要考量如下: (一)秘魯及哥倫比亞兩地之退休基金營運成長迅速,智利Habitat公司分別在2016及2019年投入秘魯及哥倫比亞之退休基金管理業務,至2020年該兩地營收已占集團總營收之30%,本年4 月至 6 月間,秘魯及哥倫比亞兩國業務創造之利潤佔該公司之19.8%,較2020年同期成長14.7%。 (二)智利自2019年發生社會危機以來,對於退休基金之政治爭議不斷,又智利政府因應疫情,迄今已三度開放提前提領退休基金,目前國會刻正討論是否第四度開放提領,智利退休基金業務之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甚高。 綜上,智利Habitat為確保營收及利潤持續成長,及維持足夠資金在拉美地區進行收購及投資等業務考量,決定進行前述公司結構重整。
A:依據尼加拉瓜中央銀行公布資料顯示,該國截至2021年8月底外匯存底達40億5,27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係國際貨幣基金近期提供3億5,350萬美元特別提款權運用於因應新冠肺炎經濟衝擊及強化國際儲備所致。尼國外匯存底增加計有促進總體經濟復甦及強化匯率穩定之功效。惟截至目前,尼國政府尚未針對前述資金提出具體運用計畫。另方面倘累計2020年12月IMF曾撥付尼國政府1億8,600萬美元,尼政府已獲IMF共5億3,950萬美元疫情因應資金。 尼國央行外匯存底總額與準備貨幣餘款相較覆蓋率為準備貨幣3.68倍,儘管其貿易逆差逐漸擴大,仍有利於該國貨幣匯率穩定。尼國央行總裁Ovidio Reyes仍樂觀預期,本年尼國財政健全、就業成長、物價穩定,經濟已逐漸復甦,經濟成長率將介於5%至7%之間,將高於各國際金融組織之平均預估值。
A:依據尼加拉瓜出口作業中心(Cetrex)統計,2021年1-8月可可出口4,9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3,770萬美元成長30.5%。出口量13,500噸亦較上年同期增加2,400噸成長30%,平均每公斤出口單價為3.65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8%。尼加拉瓜生產暨出口商協會(APEN)主席Guillermo Jacoby表示,尼國可可受到去年11月Eta Lota兩次颶風影響生產,直至本年6月可可生產逐漸恢復,可可目前約居尼國出口產品第99位,名列最具出口潛力產品之一。尼國可可主要產地於北加勒比海自治區、Matagalpa省及Jinotega省等地區,大都以中小型生產者為主。 2020年尼國可可豆出口940萬美元較2019年770萬美元,成長22.07%。出口量6,000噸,較2019年同期4,600噸增加29.5%,主要出口市場以比利時607萬美元居首,其次為薩爾瓦多114萬美元,瓜地馬拉113萬美元,依據尼國農牧部預估2020-2021年可可產季,將有2.2%成長率,2021-2022年產季將成長6.8%,產業未來生產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