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7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負成長5.2% (其中礦業成長0.6%,製造業下跌6.5%,電力下跌6.6%),為2020年11月以來第一次下跌,亦較市場預測之萎縮1.9%為差。製造業產能減少之領域包括交通設備下跌43.8%、非金屬礦物產品、基本金屬暨金屬鑄造產品萎縮27.6%、木製品、傢俱、造紙暨印刷下跌23.7%。 2021年7月份之工業生產指數較上(6)月份下跌6.1%;其中製造業指數下跌8.2%,礦業指數下跌4.6%,電力指數則下跌2.8%。 馬國經濟學者指出,製造業與電力指數分別下跌,使馬國2021年7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萎縮5.2%。另出口導向型工業帶動製造業長手1.9%,而國內導向型工業則下跌24.7%。渠等咸認馬國7月工業生產指數在全面封鎖措施下已觸底,隨著馬國政府於8月逐步放寬行動管制令限制,允許更多經濟活動在國家復甦計畫第一階段重新開放,預期8月生產活動將反彈。 累計馬國2021年1至7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9.6%,其中製造業指數成長12%,礦業指數成長3.9%,電力指數則成長2.5%。 另一方面,馬國7月份製造業銷售額成長0.6%至1,198億馬幣(約288.9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石油、化學、橡膠及塑膠(成長42.3%)及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7.1%)。 馬國中央銀行亦頃發布消息稱,該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頃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後表示,決定連續第七次將隔夜拆款利率(OPR)維持在史上最低的1.75%,符合市場預期。馬國現有貨幣政策適中寬鬆,且其財政與金融措施亦支撐經濟活動。 該央行強調稱,考慮到新冠病毒的不確定性,馬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仍將繼續取決於最新數據和資訊,以及它們對通貨膨脹率及國內經濟增長前景的影響而定。該央行將繼續致力於酌情運用政策工具,以繼續推動經濟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9月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P200號(商情文號:第759號) 商情本文: 為支付健康醫療與社會照顧支出,首相Boris Johnson打破保守黨的競選承諾,於7日宣布加稅,使英國稅賦達到70年來的最高點。同時原本應逐年增加的政府提撥退休金也宣布凍漲一年。從2022年4月開始,僱主的收入與雇員的薪資都要增加1.25%的稅率,預估將帶來120億英鎊的收入,將用在健康服務上。因為疫情造成醫院出現有史以來最長的等候就診名單,達550萬人之譜。健康部長Sajid Javid表示,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這個名單將暴增到1300萬人。 此一加稅新政一出,引發各界軒然。BBC首席經濟學者Suren Thiru表示,在經歷因為疫情帶來的18個月經濟重創之後,這次的加稅無疑是雪上加霜。保守黨內出現首相打破不加稅的承諾的反彈聲音。財長Rishi Sunak則是堅持寧願加稅,也不能再增加舉債。英國政府債務也來到1950年代以來的最高點,達100%的GDP。 除了加稅之外,勞工與退休金部的Therese Coffey也宣布政府提撥的退休金將實施為期一年的『三重凍漲』(triple lock)。原本由政府提撥的退休金,每年會依照以下三個標準,擇其中最高的一項,實施調漲,分別是:平均薪資增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或是固定比例2.5%,但是今年將不會採用這三項其中任何一個數據作為調漲依據。原本明年的退休金預估增加比例高達8%,此係Covid疫情所致的例外情形,這樣一來,將會造成國庫達40億英鎊的支出。但在實施三重凍漲之後,目前看來退休金只會依照通膨指數增加,預估近3%。 社會醫療照顧的經費原本就由國家保險金(NICs)來支付。但是個人基本所得稅率從1980年代的30%降到現在的20%,NICs的稅率卻幾乎成長兩倍,從當時的6.75%,即將變成這次新稅制13.25%。反對者認為,增加NICs稅率將會使未達請領國家保險金年齡的人,要繳更多稅,而那些原本就有房產的人及其繼承者,得以受惠其中。 歸類在第一級(class 1)國民保險金者所需支付的金額,取決於雇員的薪資。雇員薪資在年收入五萬英鎊以下者,由僱主支付13.8%,雇員支付12%。超過五萬英鎊門檻以上的收入,則一律徵收2%。 此一加稅新政也可能引發稅制的問題,如果企業僱用自雇者作為契約工,則可免繳新增的1.25%稅率,但如果是企業內的雇員,則要多繳1.25%,這樣一來,可能鼓勵更多偽自雇者出現。 除了增加國家保險金的稅率,股利稅(dividend tax)也在這次增加了1.25%,意味著更多小型企業主也因這次改革而被迫繳更多稅。今年三月公佈的預算政策已經提高47年來首度增加的公司稅(corporation tax),獲利超過25萬英鎊的公司,從2023年4月開始,將從原本的19%增加到25%,預計可增加250億英鎊的稅入。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4日報導稱,東協(ASEAN)及日本、中國及韓國的經濟部長於同月13日召開視訊會議,會後並發表共同聲明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定明(2022)年1月生效」,此係首次正式公布RCEP的生效日程。 RCEP係藉由降低關稅促進貿易自由化的協定,去(2020)年11月東協十國及日、中、韓、澳、紐等合計十五個國家締結RCEP協定,目前正等待十五個締約國完成各自內部的行政、立法程序才會生效實施。 上述共同聲明表示,將努力在2022年1月前讓RCEP協定生效實施,惟依照規定,若東協國家中有六國未能完成國內核准程序、東協以外的五國家中有三國沒有完成國內程序,則RCEP協定將無法進入生效階段。 目前日本及中國已完成國內核准參加RCEP程序,韓國及紐西蘭則正進行審核中,東協十國則僅有新加坡完成程序。爰此,RCEP協定能否按照本次的共識如期生效,尚存有不透明的變數。 另外,上述共同聲明亦強調,針對景氣如何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看法,「RCEP協定的生效,可讓經貿活動從疫情中恢復,且傳達區域支持自由貿易及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之強烈信號」。
A:依據印尼內政部本年9月13日頒布之第42號部長令 (Instruksi),印尼爪哇島及峇里島限制社會活動措施原暫訂於本年9月13日期滿,惟印尼內政部宣布再延長至本年9月20日,要點摘整如次: 1. 辦公大樓及工廠居家辦公相關規定仍維持不變,亦即「重要產業(sektor kritikal)」生產部門可100%到班、「民生必需產業(sektor esensial)」生產部門可50%到班、政府公眾服務部門可25%到班,其餘全面居家辦公。 2. 如為公共工程建設項目,工地現場員工可100%到班施工。私人企業營造項目則依印尼各地區分級管制規定。 3. 持續開放更多地區之餐廳、賣場及購物中心逐步恢復營運,並再微幅放寬消費人數及營運時間限制。部分地區電影院在實施實名制及遵守防疫規範下逐步恢復營運。
A: 近年來,網路攻擊在全球日益猖獗,越加頻繁的網路攻擊與資料外洩,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使用「勒索軟體」(Ransomware),駭客使用惡意病毒將系統加密,而受害者必須繳納贖金以取回電腦控制權。 華爾街日報2021年6月報導顯示,近年來全美相關案件每年以超過2,000起,且損失金額於2020年明顯增加,達三千萬美元。 本報告將先說明近期駭客攻擊日益嚴重之原因,再進一步針對產業及北美地區之駭客攻擊進行分析。 (資料來源:駐舊金山辦事處經濟組)
A: 面對尚未明朗的疫情,星國消費者本年第二季謹慎開銷,汽車等高價物品開銷減少,新房貸申請增幅亦放緩,有些民眾則在必要時轉向個人貸款以應付生活開支。 依據新加坡信貸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年第二季整體貸款申請為31萬4,693份,環比微增0.25%。其中汽車貸款環比下跌10.82%至2萬2,029份,是唯一出現下跌的信貸類,其餘貸款的申請數量均上升,個人貸款增幅最明顯,比第一季增加10.4%至6,294份,透支借貸、房貸和信用卡分別增加6.55%、0.93%和0.49%。 新加坡商務信貸數據中心總裁謝慧卿指出,目前星國政府審慎的信貸制度(credit infrastructure)和防疫措施,將有助於消除重大的不利因素,尤其與其他年齡層相比,年輕消費者持續努力按時償還卡債以保持穩健的信貸情況,反映出年輕消費者瞭解不負責任的償債習慣會如何損害其信譽。依據報告,21歲至29歲消費族群的信用卡拖欠率最低,本年6月為2.01%,低於去年同期的2.18%;拖欠率最高族群為40歲至44歲消費者,但也從去年同期5.08%改善至4.68%。拖欠指的是消費者至少逾期30天未償還欠款。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14日報導,依據惠譽(Fitch)旗下資訊服務公司Fitch Solutions最新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新冠Delta變種病毒迅速擴散以及相關公共防疫措施與限制,干擾亞洲晶片生產,加劇晶片供應鏈風險,此外,亞洲疫苗接種率偏低,經濟活動無法迅速正常化,也使得供應鏈風險升高。本年全球半導體業供應延誤和生產中斷,造成汽車、消費電子產品以及再生能源等行業因晶片供應不足,承受不少壓力,預計全球半導體晶片荒本年下半年將惡化,至明年才會改善。 受到Delta變種病毒影響,預估晶片生產商仍須至少一個季度來處理累積訂單,本年和明年所有類型的半導體品價格將持續上升。在供不應求下,某些大型買家例如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將繼續支付更高價格購買晶片。全球主要晶片供應商台積電(TSMC)也計畫本年內將調高價格10%至20%。 Fitch Solutions預估,晶片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持續至明年,進而推高終端產品成本。隨著新產能開始增加,晶片短缺情況要至明年中才開始明顯緩解,但後(2023)年中之前,仍有部分供應鏈風險和短缺問題。 Fitch Solutions數據顯示,本年承諾擴大半導體產能的全球資金達9,000億美元,包括美國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注資40億美元在新加坡擴建新廠。鑒於興建新廠的複雜程度,以及半導體生產商須耗時與各國政府協商,取得水源供應和資金或稅務優惠,預估仍需數年才能轉化為實際產能成長。 來自德國、中國、韓國和美國等更多政策支持,雖能吸引晶片生產商前往投資和設廠,讓供應鏈更多元化,但Fitch Solutions認為,廠商不會減少對亞洲的依賴,因目前亞洲仍是全球生產最多晶片的地區,且半導體公司計畫繼續在亞洲投資,同時擴大在北美和歐洲業務。據統計,去(2020)年全球主要晶片出口國為台灣(15.7%)、中國(14.9%)、新加坡(11.0%)、韓國(10.6%)、馬來西亞(6.3%)、美國(5.6%)、日本(3.7%)、菲律賓(2.6%)、越南(1.8%)、德國(1.6%)、荷蘭(1.5%)。 Fitch Solutions認為,僅靠稅收優惠不足以吸引先進製造業在某一市場發展,可靠的水電供應、強大的物流網絡、高技能勞動力以及高度開放的投資環境是提高半導體產能的關鍵,因此,供應成長可能仍然集中在已擁有晶片製造和設計能力的市場,如臺灣、美國、日本、韓國、歐盟和中國。
A:日期:110年9月10日 來源:Gelion Technologies -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Nano Institute Storage battery production to create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 and jobs in Sydney's west - ABC News Gelion - Inspired Energy | Leading the charge to our clean energy future 隨著再生能源能源轉型及運用,對儲能電池的需求大幅增加。由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奈米研究所Thomas Maschmeyer 教授所領導團隊,以溴化鋅凝膠電池技術(Zinc-bromide gel technology)研發出最新Gelion儲能電池,將提供價格低廉、安全且耐用的溴化鋅電池,並可以超越鋰離子( lithium ion))儲能容量的新技術,並可在任何艱劇氣候情況下運行,儲存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能,此新型儲能電池技術將創再生能源儲能新篇。 Gelion電池使用M教授研發團隊所研發出的溴化鋅凝膠技術,取代原本昂貴的冷卻和防火系統所需的材料,並克服傳統鋰離子( lithium ion)電池與鉛酸( lead acid )電池儲能的侷限性,而鋅溴電池的化學成分不同於傳統電池,能夠100%充電,並長期放電至零。溴化鋅凝膠技術並可長時間在高溫下運作,即使沒有冷卻系統,運作溫度高達50度亦不會著火,溴化鋅凝膠亦可協助降溫,新儲能電池將可承受600多度的高溫而不著火。此溴化鋅凝膠技術將降低儲能電池的生產及運作成本,將不在需要空調降溫系統及防火輔助設備的需求。M教授並與英國太陽能電力公司 -Armstrong Energy及本地廠商合作投資超過 1,400 萬澳元,以加快新型溴化鋅電池的商業化生產進程。 Gelion電池係以 M教授對納米結構凝膠的突破性設計,在使用安全性、耐用性及價格方面有突破性創新,挑戰現有鋰電池技術。預計將生產小型、低成本的電池原則下,根據所需的儲能應用組合靈活配置,未來將可廣泛運用於路燈、家用太陽能、商業建築和電網儲能上的需求。 新電池技術將先於新州西北偏遠內陸地區試行,以採礦業和農業的為主要試行對象,M教授在初期已與建築業合作進行電池儲能試驗。 Fairfield地區 由於目前Gelion電池需以大量流動溴化鋅凝膠來生產,尚不適合大規模生產,研究小組將重新組成化學成分結構,將其轉化為更適用的凝膠配方,而這項技術即將進入初期試驗製造階段。溴化鋅電池生產線將設於西雪梨Fairfield的電池工廠生產,該公司已擁有30多年電池生產的經驗。 該公司總經理Gaby Peimer表示,期能在明(2022)年年底前全面投入Gelion電池生產,未來能為國內市場供應Gelion電池。而為穩定生產Gelion電池,該工廠將擴大生產線規模,增加當地就業機會。 雪梨大學奈米研究所Gelion電池研發團隊首席開發技術師Michael Glenn表示,這項新溴化鋅凝膠技術是利用鋰離及鉛酸電池的基礎下,研發出更具成本效益,性能更高的新型電池,亦能提高電池產能並節約能源,達到再生能源的需求,並可回收再利用,達到循環經濟效益。 澳大利亞未來將採用再生能源技術 預估未來儲能電池市場需求可望超過 1,000 億澳元,並持續大幅成長。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低碳排技術(Low-EmissionS technology)資深顧問Alan Finkel博士表示,隨著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的普及運用,及其他燃煤發電方式的退役,未來將大幅仰賴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發電,自然對儲能電池的儲能量及安全需求亦將大幅成長。F博士亦表示,以新低碳排技術所研發出的新產品,未來將對澳洲出口市場有助益,並提昇國內電池產業發展及增加當地就業機會。
A: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IHS Markit 9月1日發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調查顯示,在所有受調查國家中,東協8月份製造業產出均下降,以緬甸降幅最大。這項調查主要在7個東協國家進行:東協地區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及緬甸。8月份東協製造業PMI為44.5,低於7月份的44.6,已呈連續3個月下跌。 IHS Markit的經濟學家Lewis Cooper表示,這是7個成員國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出現連3跌的情勢,突顯出整個地區COVID-19感染病例增加及封鎖計畫擴大的嚴重後果。跌幅較大的有緬甸、越南及馬來西亞。7個參與國的產量從2020年5月開始下降,第1次下降是在8月。調查顯示,緬甸PMI的跌幅最大,為36.5,其次為越南的40.2,以及馬來西亞的43.4。泰國8月份PMI進一步跌破50點,這是近3個月來的最大跌幅。該調查係根據IHS Markit從業界收集的原始數據,由日本日經媒體集團贊助。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當地加油站表示,國內燃料油價格在10天內每升上漲40緬幣至65緬幣。8月31日,當地加油站的柴油價格為每升1,100緬幣、Premium Diesel為每升1,110緬幣、92 Octane 為1,150緬幣、95 Octane為1,220緬幣。然後,9月9日,價格上升到每升柴油1,165緬幣、Premium Diesel為1,175緬幣、92 Octane為1,190緬幣、95 Octane為1,260緬幣。 緬甸貶值也影響國內燃料油價格。每美元兌緬幣匯率約 1,800。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每年進口大約600萬噸燃料油。進口產品主要來自新加坡。在本財年的前7個月,緬甸進口270萬噸燃料油,價值12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減少100.2萬噸,約6.63億美元。本財年同期,進口柴油166萬噸,價值7.21億美元,比上一財年減少65萬噸,約4.3億美元。同樣,進口汽油逾100萬噸,價值5.3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減少35萬噸,價值2.27億美元。 緬甸主要從新加坡進口燃料油,每月汽油進口量達到20萬噸,柴油進口量達到40萬噸。緬甸石油貿易協會表示,緬甸大約有2,000個加油站及50多家石油進口公司。緬甸90%的燃料油是進口的,其餘10%是本地生產的。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20-21財年截至8月27日,來料加工(CMP)企業的原材料進口下跌至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8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19億美元大幅衰退。由於歐盟市場需求下滑,在2020-21財年的前8個月(10月至5月),緬甸的成衣出口同比減少20%以上,CMP企業的原材料進口也呈下跌。在本財年10月1日至5月28日期間,在來料加工(CMP)系統下的成衣出口總值為22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27億美元大幅下降。 IHS Markit緬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綜合產出、新訂單、業績、製程中的延遲以及投入品及成品的庫存等因素,過去12個月,製造業呈最嚴重惡化,材料成本上升,緬幣貶值導致成本負擔急劇增加,影響訂單的完成。隨著政情不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失業勞工被迫返回家鄉。疫情對成衣業帶來不利影響,而疫苗接種對該行業的復甦具重要的作用。 成衣業是推動出口的優先行業之一。在西方國家的優惠貿易條件下,CMP成衣業發展前景看好。然而,貿易商強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物流及供應仍可能受到干擾,以及其他嚴重後果,目前仍難恢復正常。緬甸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CMP成衣及紡織品,並對緬甸的GDP有重要貢獻。緬甸CMP成衣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中國、美國以及歐洲市場。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本財年10月1日至8月27日,邊境貿易總額逾88.6億美元,比去年的98.4億美元減少9.74億美元。通過邊境檢查站的出口額為58.3億美元,進口額為30.3億美元。中緬邊境木姐邊境貿易逾45.1億美元,同期比減少8.63億美元。緬甸已經開放18個邊境貿易站。緬甸主要對貿易夥伴國出口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礦產、林產品、製造產品等,進口資本財、中間產品及消費品等。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儘管全球成衣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萎縮,但由於歐盟成衣需求旺盛,緬甸成衣廠仍有適當的就業機會。在第3波疫情中,雖然部分國家要求勞工眾多的成衣廠停工,但鑑於市場需求高,有些國家已依據衛生規定讓成衣廠復工,這個作法對僱主及僱員都有利。緬甸600多家的成衣廠中,約有500家重新開業。 緬甸成衣製造商協會主席Myint Soe表示,對目前政府各部會在進出口領域的合作感到高興,因為此行業沒有休息日。此外,政府為工廠工人接種疫苗有助取得市場的信任,所以業者亟盼恢復運營。Myint Soe希望政府提供業者所需的幫助,不要因為此間及銀行業的種種挑戰就暫停運作。歐盟的高需求可緩解成衣廠的情勢,國際航運公司及港口受新冠肺炎打擊,因運輸費用上漲及進出口限制等原因,工廠經營面臨困難。 緬甸有40多萬成衣工人,其中仰光省有30多萬,勃固省及伊洛瓦底省有10多萬。奈比都、Meiktila及Kyuakse鎮也有部分工廠。大量成衣出口為緬甸勞動力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提供的統計,緬甸2020-21財年前11個月(10月1日至8月27日),因進口減少使貿易逆差縮小至1.54億美元,該期間之緬甸的出口值約為132億美元,進口值為134億美元。對外貿易從去年同期的336.6億美元大幅下降到267億美元。緬甸去年同期的貿易逆差為14億美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緬甸今年進出口大幅下滑。海運貿易及邊境貿易均呈衰退。鄰國加強邊境安全,限制某些邊境地區的貿易。海運方面則受物流中斷、貨櫃運價飆升及銀行限制之拖累。 緬甸主要出口農產品、動物產品、礦產、林產品及工業成品,主要進口資本品,工業原材料及消費品。緬甸的出口十分依重農業及製造業。為減少貿易逆差,商務部正試圖篩選進口之奢侈品及促進出口。緬甸主要進口包括生活必需品、建築材料、資本財、衛生材料、促進出口及進口替代的配套產品。 根據中央統計組織公佈的統計,緬甸2019-20財年的貿易逆差為13億美元、2018-19財年為11.4億美元、上一個預算期間(2018年4月至9月)為13億美元、2017-18財年為39億美元、2016-17財年為53億美元、2015-16財年為54億美元。
A:標題:巴拉圭缺乏增加畜牧產業之配套措施 日期:2021.09.13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近年來由於供應國際市場之牛肉品質及其他牛肉副產品不斷改良,巴拉圭畜牧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之重要支柱。巴拉圭鄉村協會(ARP)肉品委員會主席Mario Balmelli表示,儘管巴拉圭牛肉品質及數量仍具無限發展潛力且將以永續發展方式持續成長,惟政府必須研議適當政策及配套措施,始能提高巴拉圭牛肉產能等語。 (二)B主席續稱,儘管巴拉圭畜牧業現況,出口需求高於國內需求,惟在提高國家產能機會與條件下,政府及業者更應考量環境保護永續性及社會包容性。為努力達成出口成長及條件之目標,政府必須確立畜牧業之國家里程碑計畫,包括提高生產履歷比例、平衡公牛及母牛比例、牛肉切割率,以及縮短養牛時程等。
A:紐總理9月13日宣布奧克蘭將繼續維持四級警戒到9月21日,奧克蘭以外的地區亦將持續維持二級警戒,室內集會人數限50人以下。 紐國主管部長日前表示,此波疫情可能影響紐國原規畫明年起逐步開放邊境之進度。 紐西蘭9月13日新增社區感染病例33例,自8月17日變種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共有955個社區病例。 目前紐國已完成接種2劑疫苗人數達全國人口33%,至少已接種一劑者達65%。
A:The Star 2021.09.1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Euro Monitor國際市場分析公司日前表示,至2020年為止,南非電子商務產業成長56%,產值達273億斐鍰,主要原因為Covid-19疫情促使消費者改以線上方式購物,以避免實體接觸,使得消費者逐漸習慣電子商務帶來之便利性,加上金融科技(Fintech)提供更安全之線上支付服務及業者提供穩定之物流,預期南非電子商務在疫情過後仍將持續發展,該公司預期至2025年將再成長18%至629億斐鍰, 該公司表示暴動後南非部分線上購物平台存貨因共應鏈被阻斷而減少,Pick n Pay連鎖超商線上銷售之單品存貨指數(Stock-keeping-units, SKU)為3271,暴動後SKUs降至2839;Games大賣場SKUs自1570降至1560;Woolworth連鎖超商SKUs自659反常增加至690;Clicks連鎖藥妝些微減少至314;萬客隆(Macro)大賣場SKUs則保持為259。儘管如此,7月暴動導致許多商店因故暫停營業,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仍強。
A:Business Day 2021.09.1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政府頃公布新的汽油標準規定,新規定將與歐洲Euro 5標準接軌,將可適用於汽車排放標準。南非汽油產業協會(Sapia)稱,新規定將使原先汽油與柴油內硫磺含量500ppm與50ppm,同樣降至10ppm,此舉將增加煉油廠成本,恐使業者營運受到衝擊。 另新規定對人體健康與環境保護將具助益,亦對高端汽車供應商與消費者為一大福音。以往南非消費者皆無法購買高端車款,因該等車款設計適用Euro 5標準;若該等車款適用於較低燃油標準,車商亦不提供相關高端燃油標準保固。 新規定將於2023年9月起生效,但Sapia稱該時程不實際,建議政府須給業者六年時間,業者方能充分調整,以配合相關內部調整與政府審核等作業。
A:Business Day 2021.09.13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行動支付平台M-Pesa用戶超過5千萬人,使Vodacom與Safaricom成為非洲第一個達到此目標的營運商,雄霸非洲行動支付市場。對電信商而言,因語音服務收益下滑,且上網數據業務利潤減少,目前急需拓展新業務。Vodacom上週稱,其在肯亞與Safaricom共同營運M-Pesa之用戶已達5千萬人,鞏固其在非洲金融科技霸主之地位。 M-Pesa於2007年由Safaricom及Vodacom母公司Vodafone共同創立,旨在為肯亞國民提供立即方便之匯款方式,嗣後業務擴展至其他7個非洲國家,用戶除匯款外,亦可在該平台添購保險、支付薪資、納稅與支付退休基金等。 另Safaricom表示M-Pesa之50萬企業用戶每月交易金額達995億斐幣,交易金額達該公司營運國家總體GDP之30%至50%。Vodacom今年1-3月金融業務營收達該公司整體營收之17%,年成長17.5%。競爭對手MTN來勢洶洶,目前已有4.9千萬行動支付用戶,該公司亦表示在未來5年內欲使其金融業務營收達總營收五分之一,其金融科技業務在今年1-6月間累計達75億斐幣。
A:Business Day 2021.09.09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福特在今年2月宣布將投資158億斐幣在其Tshwane工廠,迄今已花費103億斐幣在其組裝工廠,其餘55億斐幣將用於零配件模具上,此舉將創造1,200個就業機會,使福特全球供應鏈總就業人口達60,000人。 福特Tshwane工廠自2011年起生產Ranger皮卡車款,年產量為110,000輛。目前年產量達200,000輛,迄今累計生產732,000輛,其中500,000輛出口至全球100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