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越南貿易救濟網站,2021年9月1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自從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已為越南貨品進入歐盟市場打開商機,同時面臨許多挑戰。越南貨品出口越多,面對歐盟對越南貨品實施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性就升高。   根據越南工商部貿易防衛局之2020年貿易救濟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止,歐盟計對越南展開14件貿易救濟調查,包括6件反傾銷、1件反補貼、6件反規避及1件防衞措施調查。然而在2018年以前,歐盟並未對越南貨品展開貿易救濟調查。   另據越南工商部貿易防衛局表示,目前歐盟對越南展開調查的貨品涵蓋多個產業,包括鞋類、日光燈、鋼鐵製品、金屬環及打火機等。2020年越南貨品輸往歐盟金額為351億美元,占越南貨品輸出口總金額之14.43%。   為降低越南貨品輸往歐盟被實施貿易救濟調查之風險,越南工商部將持續完善法律機制,並按照國際承諾,積極完善貿易救濟體制,以保護國內企業、市場及經濟發展,例如積極建立及有效運行「貿易救濟預警系統」之提案;加強國家管理打擊避稅與原產地舞弊之提案;使用及應對貿易救濟措施以2018年至2020年間及至2025年願景支持越南部分工業發展的總體計畫:提高參與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的貿易救濟能力之計畫案。   越南工商部將經由舉辦各場研討會、座談會及培訓課程,繼續加強對企業、行業協會、相關組織及個人宣導關於公平貿易法、貿易救濟調查案件之信息;建立與維持有關貿易救濟的電子報及紙本公告;按月、季及年度定期報告貿易救濟信息等,以強化越南對各項防衞機制之認知。

A: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露出德國銀行業問題包括數位化緩慢、獲利能力低、高成本等結構性問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趨緩德國銀行業應處理相關問題以面對未來之挑戰,其中在全球數位化浪潮下傳統銀行實體機構之功能與必要性似乎逐漸降低中,PayPal、Klarna等網路線上支付系統及數位支付裝置如蘋果手錶興起導致越來越多人不再需要頻繁往返實體銀行,德國銀行業需加快轉型的腳步提供客戶更便利、更快之收付款及融資相關服務。   德國與歐洲其他金融數位程度較高的鄰國相比德國在此方面發展較為緩慢,但數位化已成為趨勢,事實上新創金融科技公司正快速發展,這也迫使傳統銀行業必須面對挑戰以確保顧客不流失。   報導指出德國傳統銀行業現在必須做出決定是要固守既有之商業模式最終可能走向退出此業別還是趕緊採行新策略,報導建議銀行業的第一步應誠實地盤點目前既有之人力配置、銀行分支機構、近期財務情況等重要指標,接著編列預算發展創新例如導入人工智慧針對客戶關注之重要日常主題如房地產、退休養老金、納稅申報等議題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財諮詢建議,提供個別差異化之服務增加本身的不可或缺性,此外亦可考慮與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合作開發服務項目。報導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名言「銀行業是必要的,銀行不是必要」呼籲業者變革的時間已到應立即行動確保維持競爭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11日報導,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受到重視,依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去(2020)年永續投資資產規模達35兆3,000萬美元,占全球五大市場所有資產逾三分之一。 從投資策略而言,ESG整合(ESG Integration)是投資策略的主流,占資產規模七成,其次為負面篩選。全球最大規模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推崇ESG整合,即是將實質ESG資訊整合至投資決策中,以加強投資組合的長期財務報酬穩定。負面篩選又稱排除法,基於特定ESG準則將企業或某些行業從投資組合中排除,例如賭博、煙草、核電以及能源等;然此投資策略在不同經濟週期會產生不一樣效果,例如,當油價和能源價格下跌時,把傳統能源企業排除在外的投資組合將表現優異,反之不然。 早期基金業者主要採用簡易操作、組合風險較穩定的負面篩選,主要因ESG概念普及程度較低以及資訊取得難度較高。隨著ESG相關數據服務的豐富與完善,平衡ESG風險與機會的ESG整合越來越受青睞。儘管如此,貝萊德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逾一半投資者仍認為ESG數據素質和資訊取得是追求永續投資的最大障礙。 新加坡交易所目前與五家機構合作提供星國上市公司的ESG評級,包括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標普全球、MSCI、晨星(Morningstar)旗下Sustainalytics及穆迪投資者服務(Moody's)旗下Vigeo Eiris。然而各機構的ESG衡量標準卻不盡相同,國際市場對ESG衡量標準仍有待完善,提供ESG評級機構尚未達至提供信用評級機構的一致水準。事實證明,ESG評級較高企業的治理較好,包括高股本報酬率、低槓桿和低收益變動,可協助投資者規避風險,然而並不代表投資報酬必然呈正比,例如,富時羅素ESG評級3分以上的新加坡上市公司共12家,本年前八個月平均總報酬率達7.7%,而3分以下的21家公司卻達10.1%。

A: 新加坡食品局(SFA)本(2021)年9月10日發表新聞稿宣佈,日本食品企業ISE Foods Inc.(ISE)將投資1億星元在新加坡興建高科技雞蛋農場,希望在2030年前雞蛋年產量可達3.6億個,ISE在新加坡子公司ISE Foods Holdings私人有限公司(IFH),已獲批准在星國四個地點發展雞蛋農場,總面積約13公頃,預計明(2022)年動工。 與星國現有的三個雞蛋農場不同,上述農場生產的雞隻從孵化、飼養到下蛋都在當地進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另IFH將在新加坡生產農場所需原料,包括牲畜飼料和疫苗等,不須依賴進口。 目前,新加坡每日可自行生產約170萬個雞蛋,但僅能滿足28%需求,其餘逾七成雞蛋係自馬來西亞、波蘭、泰國和烏克蘭等多國進口。預計上述農場投產後每日可生產100萬個雞蛋,雞蛋自給率將可提高至50%。 新加坡食品局局長林國泰和ISE會長伊勢彥信亦透過視訊簽署諒解備忘錄,林國泰局長指出,此合作計畫不僅能顯著增加星國雞蛋產出,還能發展雞蛋生產的上游行業,例如運用高科技的雞隻養殖等,減少對雞隻進口的依賴,進一步達成農業「30·30願景」,亦即至2030年新加坡自產農產品將可滿足30%民眾的營養需求。未來新加坡將引進ISE的經驗和科技,例如廢物和廢氣循環管理、永續養殖、物聯網等,創造具吸引力的高科技農業就業機會,另亦盼透過此合作計畫發展「未來農場」,提升東協區域的食品安全。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9月13日)   1. 韓產資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率團自本(13)日至17日訪問華府,此行將與美國政要就供應鏈、尖端技術、疫苗、數位貿易、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廣泛交換意見。 2. 呂本部長將先會晤USTR貿易代表戴琪,之後會見美國參眾議員,會上將就合力恢復半導體、電池等核心產業供應鏈、為對美投資的韓企提供獎勵等事宜進行討論。 3. 此外,韓方亦將與美國智庫及業界專家探討共同應對經貿環境變化等合作方案,擴大落實本年5月韓美領袖會談成果,為韓企提供支援。  

A:印尼財政部刻正規劃徵收碳稅,將確保徵收碳稅不會對業者造成額外的負擔,並在適當的時機開始徵收,課徵碳稅不僅是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也為了履行印尼在巴黎協定中的承諾,特別是減少碳排放量。 印尼財政部日前表示,在草案中,計劃對每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徵收75印尼盾的碳稅,此稅率係依據2020年砍伐森林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印尼政府已邀請各界,如業者、公協會、學術界及環保人士等,一同制定公平的碳稅。 印尼財政部亦表示,印尼政府將會選擇規模較大且準備好繳交碳稅的企業部門,並將提供非財務性的獎勵措施,以維持良好的投資環境。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9月11日 越南國會主席王廷惠頃赴訪芬蘭,並與該國總理Sanna Marin舉行雙邊會談。雙方一致認為越南是芬蘭在東協及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盼就雙邊可能合作事項,加強互動及交流。 王國會主席表示,芬蘭在越南之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僅達2千363萬美元,與該國投資潛力及實力不相符,顯示雙方在投資合作方面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越南與芬蘭在經濟、教育及環保方面已有穩定發展。王國會主席表示,日前見證越南電信集團VNPT與芬蘭電信集團Nokia簽署合作備忘錄,有助加強促進越南電信、網路發展及數據化轉型,並顯示越南與芬蘭在不同領域合作空間甚廣;越南有意與芬蘭深化在創業生態系統、建築、高科技永續發展模式、電信、再生能源、數據化轉型領域、創新,以及循環經濟等方面之合作。  

A:荷蘭ING銀行馬尼拉資深經濟學者Nicholas Mapa指出,該行預期通膨上升以及近期創新高的6.9%失業率,會阻礙菲國經濟復甦。該行上(8)月重新調降菲國GDP成長率從4.2%降為3.8%,此預期低於政府經濟部門所設定的4-5%成長目標。 今年8月菲國通膨從7月之4%加速上升至4.9%,為近32個月來新高,主因為農產歉收及能源成本提高推升電價及運輸成本分別成長3.1%及7.2%。今年1至8月平均通膨達4.4%,亦超過中央銀行設定之2-4%目標。ING預期9月份通膨仍會超過4%水準。 雖然央行誓言支持正在起步的經濟復甦,但通膨上升將影響家計消費,此約佔全國總經濟活動之70%。央行升息可能無法解決當前食品價格飆升問題,也無法降低進口能源價格,因此預期央行將在經濟仍處於衰退中的情況下,維持其寬鬆立場。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公佈的統計,在2020-21財年近11個月(10月1日至8月27日)期間,漁業領域的出口收入降至7.06億美元。由於 COVID-19 的影響及運輸困難,今年緬甸的漁業出口大幅下降。緬甸漁業聯合會(MFF)正努力在2020-21財年出口漁產創匯,以追上2019-20財年的7.15億美元。為此,MFF正在加強淡水魚及鹹水魚的出口,以實現該目標。   雖然部分離岸及近海船隻(offshore and inshore vessels)已於7月15日開始捕魚,但燃料油、捕魚設備及用品的高昂費用帶來衝擊。此外,出口公司還拉低了價格。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國內漁業陷入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婚禮、捐贈活動、慶祝活動及餐館關閉,也造成了交通困難,導致當地市場的魚類消費量下降。MFF資深副主席Toe Nanda Tin博士表示,貨櫃運輸的中斷嚴重影響水產出口,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要求緬甸港務局設立一站式服務(OSS)便捷運輸,6月份貨櫃裝運已很顺利。此外,緬甸臨時政府將讓漁產相關業者接種COVID-19疫苗,以確保出口海鮮的安全。在175種水產養殖產品中,主要出口國外市場為魚、蝦、鰻、蟹等。   在過去的10個月裡,漁產的月營收為6,500萬美元。貿易商強調,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口海產品的影響及安全措施,通過中緬邊境的漁產出口已停止。由於緬甸漁產在中國發現新冠肺炎進而設限,緬甸漁產出口出現下滑。中國是緬甸漁業產品的第二大買家,在2019-20財年的8.5億美元漁業出口總額中,中國占2.54億美元。目前,由於緬甸新冠肺炎疫情激增,中方關閉邊境地區,漁業部門只依靠海運貿易。   緬甸向包括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及歐盟國家在內的40個國家出口魚、蝦、蟹等漁業產品。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正在努力確保人民能夠獲得對 COVID-19 預防、控制及治療活動重要的基本醫療用品,包括液氧及氧氣瓶,並安排在公共假期持續進口。9 月 9 日,有6 家公司共9輛車進口抗 COVID-19 設備、醫療產品,包括製氧機及壓縮機。   總共20噸氧氣(液體)、16噸液氧罐、9,125個空氧氣瓶、2個制氧機、409個家用氧氣濃縮器、6噸手套,1,517噸口罩通過木姐、清水河、甘拜地及苗瓦低貿易站及仰光國際機場進口。一輛載有液氧的車輛運往仰光,2個製氧機被運往仰光及Waingmaw。   據報導,商務部正與有關部會協調,便捷疫情防控及治療所需基本醫療物資之進口,並可透過商務部網站(www.commerce.gov.mm)查詢。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聯邦部長Aung Naing Oo於2021年9月8日及9日在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辦公室,出席第53屆東協經濟部長視訊會議。會議由汶萊總理辦公室部長兼財政及經濟第二部長Dato Dr Amin Liew Abdullah主持。東協經濟部長(AEM)、資深經濟官員(SEOM)、東協秘書處秘書長等代表出席會議。   9月8日下午,A部長出席第53屆東協經濟部長首日會議。會中部長們就各國新冠肺炎防控、治療及疫苗接種規劃交換意見。A部長簡報,緬甸的疫苗接種計畫目標是今年年底18歲以上人口接種率達50%,以及 COVID-19 相關藥品與醫療設備進口、分銷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在 9 月 9 日的第2天會議上,部長們聽取汶萊在其 2021 年東協輪值主席國及東協全面復甦架構(ACRF)下優先經濟成果(PED)的執行情形,並敦促各部門機構加緊努力,及時完成進行中的工作;另亦討論作為 COVID-19疫後復甦戰略的永續發展背景下的經濟政策、加速數位經濟整合等議題,並批准斯里巴加灣路線圖。該路線圖係加速東協經濟復甦及數位經濟整合之東協數位轉型議程。此外,部長們討論經濟整合高階工作小組(HLTF-EI)的建議、資深經濟官員會議主席報告,以及東協經濟協定未來條款生效工作小組報告等事項。部長們還討論2021年9月13日至15日與中國、韓國、瑞士、美國、香港、印度、歐盟、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Plus Three(中國、韓國及 日本)、東亞及英國舉行的東協經濟部長及其對話夥伴會議的準備工作。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副部長Than Aung Kyaw歡迎汶萊優先經濟成果(PEDs)取得的進展,並支持斯里巴加灣路線圖,建議在實施路線圖時納入能力建構及技術援助計畫,同時考慮到數位準備以及能力差異。會議最後通過第53屆東協經濟部長會議聯合媒體聲明。

A:日期: 110年9 月9日   來源: The Australian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politics/trade-is-trade-not-a-climate-issue-says-scott-morrison/news-story/9f3c503f2811650d05dcbc6202af033c Trade agreements are ‘always hard-fought’: Keith Pitt | Sky News Australia   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就英媒以澳大利亞在英澳自由貿易協定中施壓英國取消《巴黎協定》中氣候目標新聞進行反駁,並表示英澳自由貿易協定是以雙邊貿易協定基礎來簽訂,並無以氣候碳減排目標為談判手段施壓,氣候問題應視為單獨議題看待。   M總理並表示,根據《巴黎協定》,各會員國早先前承諾將氣溫上升幅度從工業化前的1.5攝氏度控制在攝氏1.5度至攝氏2度之間,含英國在內的七國集團(G7)更已經更進一步承諾實施新氣候目標,將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這亦將會是11月於Glasgow 氣候峰會上將討論的新目標重點。   隨著聯合國敦促澳大利亞在2030年退出煤炭行業,M總理對此表示,能礦資源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未來至關重要,目前將繼續開採並出口全球,未來全球對能礦資源將因需求而轉變。澳洲與發展中國家合作,確保採取對環境氣候更有善的方式有效使用煤炭外,並積極轉型能源經濟結構,逐一實現碳排目標。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最新公佈的一項針對全球氣候問題的研究報告中表明,澳大利亞到2050年時必須停止開採95%的煤炭,方能有50%的機會將未來的全球變暖目標控制在攝氏1.5 度內。     澳洲能礦資源部部長 Keith Pitt 表示,煤炭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產品,而全球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需求正持續在增加,預估未來十年內需求仍會持續上升。而澳大利亞供應全球燃煤(Thermal Coal)跟焦煤(metallurgical coal )產量約佔全球供應的8%,並出口到25個國家,為亞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電力和煉鋼能源需求,並創造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機會。P部長並表示,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原本就不容易的工作,內容主要針對貨品關稅、配額及確保無關稅壁壘等貿易議題諮商,當然協商過程,雙方亦針對氣候變遷及碳稅等問題交流,並無設限。

A:越南本(2021)年8月咖啡出口數量,月減14.1%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9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21)年8月咖啡出口數量為10萬5,000公噸,月減14.1%;年增4.8%;出口金額為2億700萬美元,月減11.9%,年增12.3%;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1,971美元,月增2.6%,年增1.1%。   累計本年前8月越南咖啡出口數量為107萬公噸,年減6.9%;出口金額為19億9,000萬美元,年增1.1%;每公噸平均出口價格為1,071美元,年增8.6%。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年8月越南國內咖啡價格平均每公斤為3萬9,000越盾(約1.7美元)至4萬2,000越盾(約1.8美元),月增6.6%至6.8%,在胡志明市港口咖啡價格平均每公斤為4萬700越盾(約1.77美元),月增4.6%。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iadomosci.onet.pl, 13.09.2021   根據波蘭國家經濟復甦計畫(KPO)本應流向波蘭的數十億歐元已被擱置,且歐盟執委會要求附帶條件。據說丹麥、荷蘭、瑞典和奧地利公開支持暫停付款。這些國家的財政部長認為,資金分配應與法治問題掛鉤,應對波蘭政府施加更大壓力,包括暫緩接受波蘭之KPO、對波蘭延誤執行歐洲法院之裁定,以及扣留 LGBT自由區資金等作法施加罰款。歐盟目前只有對波蘭沒有給出接受國家經濟恢復計畫的最後期限。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執委會已暫停止撥款波蘭KPO計畫經費所需之570 億歐元,其中340億是低利貸款,其餘為歐盟補貼。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3.09.2021   波蘭政府持續舉債,因此廣義政府債務亦持續上升,然而,隨著波蘭經濟增長更快,廣義政府債務占GDP比率開始下降。使用波蘭國家方法計算的一般政府債務為 1.15兆波幣,而使用歐盟方法計算則為1.4兆波幣。而波蘭過去四個季度的GDP達到2.44兆波幣。在第二季度,使用歐盟方法計算的波蘭債務金額增加120億波幣,但同期 GDP 增長870億波幣。結果,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密切觀察的廣義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從59.1%下降到57.9%。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4   Polish News Bulletin, biznes.interia.pl,   波蘭礦業巨頭KGHM公司執行長Marcin Chludziński表示,該公司預計符合所有環保要求生產的銅在能源轉型方面會有一定的溢價。 Chludziński執行長表示,未來幾十年,銅將在脫碳過程、再生能源的開發或能源基礎設施的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需要數百萬噸的銅。   Chludziński執行長還認為,銅可以成為一種政治武器,但目前還沒有。然而,用於生產半導體或積體電路的稀有金屬已經發生了這種情況。他並補充表示,在IT 或汽車產業等領域,由於上述材料短缺,產品生產往往無法啟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4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3.09.2021   波蘭國家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基金 (NFOŚiGW) 將在未來幾週內啟動一項新計畫,該基金之前便已先與歐盟執委會就提供國家補助的條件做出安排,根據該計畫,將提供8億波幣之補助款,鼓助企業在波蘭各地廣設電動車充電站。 NFOŚiGW 副主席 Artur Lorkowski 表示:優先補助對象是在城市市區以外設立快速充電站者。因為快速充電站網絡是讓波蘭電動汽車普及的起點,故列為優先計畫。個人投資者在自己家中安裝配備光伏板(PV)充電站者也能夠獲得融資。補貼將在擴大版的My Electricity計畫下提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3  The First News   波蘭上市的電子商務集團 Allegro 公司於9月14日週一啟動一項新的滿足感服務(fulfillment services)的試點階段,透過該服務,選定的商家將能夠直接從Allegro倉庫存儲、銷售及補充他們的商品。Allegro公司是波蘭線上零售業的領先品牌,已上市20年,據其統計,每月約有2000萬客戶訪問其平台。   Allegro公司業務發展主管 Grzegorz Czapski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該公司於9月13日週一將啟動名為One Fulfillment by Allegro的服務試點階段。該新系統將可以減輕商家的一些物流負擔並加快交貨時間,這對線上買家來說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   據Czapski主管表示,大約30-40%與 Allegro 合作的商家表示他們對履行支持感興趣。此試點計畫旨在衡量服務的潛力及賣家的實際興趣。今年,該公司將邀請大約30家商家利用這項服務,以便該公司可以一起全面測試流程。   Czapski主管續表示,從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該公司希望邀請另一個更大的賣家群組。該公司正在準備這些措施,最終將其提供給成千上萬的賣家。目前,Allegro公司將依靠其位於華沙附近Adamow的65,000平方公尺倉庫來提供服務。   同時,Czapski主管預計,客戶對履行服務的需求將會成長,並假設在幾年內,可能會在波蘭建立幾個這樣的物流中心。Czapski主管表示,Allegro公司擁有資本資源,能夠在未來實現更多這樣的計畫,由於交貨效率更高,該公司將在平台上產生大量額外的營業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0   Biznes Polska   波蘭總理 Mateusz Morawiecki 及氣候部長 Michał Kurtyka在卡爾帕奇經濟論壇(Economic Forum in Karpacz)期間發起在下西里西亞(Lower Silesia)創建氫谷(Hydrogen Valley)。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蘭是世界第五大氫氣生產國,並稱氫氣是未來的燃料。   Morawiecki 總理補充表示,氫氣是最輕的元素,它將在改變世界技術方面扮演巨大角色。 Dolnośląska Dolina Wodorowa是根據波蘭氫能戰略(Polish Hydrogen Strategy)在波蘭建造的五個計畫之一。它位於經濟特區之一,以促進該產業的發展。據工業發展局(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網站稱,氫谷將成為生產燃料電池及氫巴士的地方,低排放氫將被大規模用作清潔能源的來源。   另波蘭發展機構表示,波蘭政府將投資發展氫谷,根據波蘭的國家重建計畫,對有助於開發氫技術的計畫所分配之資金將達到8億歐元(9.474億美元)。波蘭工業發展局(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 ; ARP)參與了5個氫谷的建設,這些氫谷將於2030年在波蘭建成。   ARP 董事會副總裁Paweł Kolczyński在接受新聞局(PAP)的採訪時表示,波蘭正處於能源革命之中。根據Kolczyński副總裁表示,未來波蘭的氫中心分別是:Dolnośląska Dolina Wodorowa、Podkarpacka DW、Wielkopolska DW、Mazowiecka DW 和西里西亞氫盆地(Silesian Hydrogen Basin)。ARP擬簽署之有關在熱舒夫建立 Podkarpacka氫谷的第一份意向書 (LoI)已於今年5月18日簽署。Kolczyński 副總裁認為,氫谷是波蘭工業、合作公司及研究開發中心的發展機會。波蘭政府有興趣投資開發創新能源發電技術。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9.14  PAP, PolandIn   據Rzeczpospolita日報於9月14日週二之報導,美國企業英特爾(Intel)公司希望在歐盟國家之一建立8座芯片工廠,總金額達800億歐元。波蘭是這項巨額投資的潛在地點之一。該公司執行長Pat Gelsinger向Rzeczpospolita日報表示,該公司收到大約70份地點建議,其中3份在波蘭。波蘭Morawiecki總理是一位出色的銷售人員,讓他信服為什麼應該考慮將波蘭列為設廠的潛在地點。在該公司選擇的地點,將建造8座工廠,總成本約為800億歐元。   據該日報報導,該項目計劃為期10年,並假設將僱用超過10,000 員工。波蘭當局不會對潛在地點發表評論,但根據非官方訊息,波蘭的下西里西亞(Lower Silesia)及其經濟區的可能性最高。   Rzeczpospolita日報指出,英特爾(Intel)公司將在年底前做出選擇。除了地點外,該公司並沒有隱瞞,該地點應該是一個空間夠大且開發良好的地塊,獎勵計畫也是很重要。德國、義大利、法國或愛爾蘭等國家的地點對波蘭來說具有競爭性。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