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布之瑞士2021年8月新車銷售量統計調查報告,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在2021年8月瑞士新車銷售量成長1 %,共計為2萬4,790輛。其中汽油引擎車為6,327輛,減少19%;柴油引擎車為1,912輛,減少48%;普通型油電混合車為4,066輛,增加92%;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為1,819輛,增加92%;電動車為2,234輛,增加39%。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9月13日

A:緬甸央行 (CBM) 曾於 2021 年 8 月 3 日頒布第 11/2021 號指令,限制外匯買賣差價。持有外幣交易執照 (AD執照) 的銀行及持有外幣交易兌換執照 (MC執照) 者,在出售、購買及兌換外幣時,買賣價之間的差價不可超過 0.8%。緬甸央行 (CBM) 於 9 月 10 日發布第 12/2021 號指令。而 CBM 於 9 月 10 日發布第 12/2021 號指令,以撤銷上述限制。

A:緬甸中央銀行 (CBM) 於 9 月 7 日發布一封信函 (編號:MaBaBaa/NaPaTa/FIS/134/2020),通知所有銀行、金融公司及移動金融服務業者等有關緬甸 2022-2023 財政年度變更之事宜。目前此變化僅適用於銀行、金融公司及移動金融服務業者,但適用於所有公司的新財政年度預計將在稍後發布。   根據 CBM 的信函,上述行業的財政年度將從 2022-2023 財政年度 4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此外,將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3 月的 6 個月期間指定為過渡期。原定財政年度為 10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所有銀行、金融公司及移動金融服務業者都需要調整其財務做法,以符合 CBM 信函中規定的新時間表。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1季餐飲及住宿服務業勞力較前一季減少46,000(減幅11%)至386,400人。 上述數據亦顯示,此間沙烏地餐飲及住宿業之本國籍勞力減少12,000(減幅13%)至78,300人,在整體勞力占比為20%,至於占比80%的外籍勞力則減少34,000(減幅10%)至308,100人。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2季民間產業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1%,連帶使GDP成長1.8%,其中非石油產業成長8.4%,石油產業則下滑6.9%,主因因沙烏地帶領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聯盟(OPEC+)持續控制產量。 上述數據亦顯示,此間沙烏地公部門產業成長2.3%,社會及個人服務交易活動則因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而大幅增加17.1%,另零售、餐飲、旅宿等業別成長16.9%,至於製造業則成長15.3%。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最新統計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上半年新增外資較去(2020)年同期大幅成長108%,獲政府許可成立之新增企業數自509家增加至1,054家,其中55%為純外資,其餘45%則為外資與沙烏地企業合資成立,至於去年同期的509家新增企業則分為73%外資、27%合資。 上述數據亦顯示,沙烏地本年第2季獲許可成立之新增企業數較第1季增加21%,其中以零售業占比24%最高,其次為製造業佔比20%。

A:柬埔寨成立國家數位經濟與社會理事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國家數位經濟與社會理事會於9月7日在柬國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陛下簽署皇家法令而成立,為柬國推動數位經濟提供法源依據。洪森首相為該理事會主席,該法令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該理事會由1名副總理擔任常任副主席,由內政部、國防部、財經部、工業、科學、技術部 及郵電部等5名部長擔任副主席。此外,來自20個部會的部長、國家最高經濟委員會的代表及柬埔寨國家銀行行長都是成員。   國家數位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在數位經濟及社會發展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及職責,例如設定願景與原則、定位、建議、調動財政資源、技術、人力資源及促進執法。委員會必須通過次級法令宣布,以增加機構負責人的成員,並每6個月召開1次會議,或在認為必要時召開臨時會議。   理事會下設3個委員會,分別為數位經濟與商業委員會、數位政府委員會及數位安全委員會。由發展夥伴、研究中心、教育部門及私營部門等相關單位組成數位技術諮詢小組,負責為理事會提供政策諮詢與合作,以促進社會、國家、人民及商業界發展數位技術奠定基礎,柬埔寨的願景是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數位經濟與社會。   查柬埔寨「2021-2035年數位經濟與社會政策架構」已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該理事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在執行該架構,數位經濟發展將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新成長模式,並對經濟結構、發展及國際貿易產生重大改變。

A:柬埔寨2021年前8月出口額110.86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9月1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商務部統計,今年前8月出口110.86億美元,年減5.3%,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中國、韓國及東協成員國等。疫情期間,服裝產品出口減少,而非服裝產品出口大幅增加。   柬埔寨商會表示,儘管服裝產品出口出現負增長,但農產品、自行車及非服裝產品出口呈增長趨勢,與合作夥伴的貿易仍發展良好。透過雙邊與多邊貿易協定,柬埔寨有望吸引更多投資,這將促進成品出口及原材料進口,以供應生產鏈,並有利於國庫收入。   柬國副總理兼財經部長Aun Pornminiroth於9月8日出席第5屆國際國家建設會議-危機恢復和國家建設的創新戰略」中表示,過去1個月,柬國感染、嚴重疾病與死亡人數一直在穩步下降,預計柬國將很快能夠完全重新開放社會經濟活動。   在此基礎上,柬埔寨可望在國內實現群體免疫,並逐步重新開放全面的社會經濟活動。為實現上述目標,啟動適當的公共財政政策以確保公平分配及提高營運效率是關鍵。

A:2021年前8月柬埔寨腰果出口量年大增近350%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商業經濟,2021年9月1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2021年前8月柬埔寨向國際市場出口量約87萬6,531公噸腰果,年暴增近350%,越南居最大買主,占柬埔寨腰果總出口量99%,近87萬公噸。   此外,柬埔寨向中國出口約3,639公噸腰果,其他出口市場為泰國、日本、印度、韓國、沙烏地阿拉伯、荷蘭、孟加拉國、寮國等。截至目前,柬埔寨10大腰果種植省分總種植面積逾50萬公頃。腰果種植面積最大的省分是磅通省,約9萬959公頃;桔井省約4萬7,858公頃等。

A: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兼經濟部長Guy Parmelin與東協(ASEAN)經濟部長舉行會談 一、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於110年9月13日發布之新聞稿。 二、 隨著東協經濟的逐漸成長,瑞士與東協5年前開始有部門別的對話,2020年的雙邊貿易達300億瑞郎,依據瑞士國家銀行的統計,迄今瑞士對東協投資共440億瑞郎。 三、本年9月13日瑞士P主席將與東協部長舉行線上會談,聚焦於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及ASEAN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議題,及數位貿易與電子商務。東協盼藉由近期通過的數位計畫(ASEAN Digital Masterplan 2025)扮演數位商務的領航者,P主席認為雙方的數位電子商務合作需對部分議題達成共識,如法律確定性、非歧視性的市場進入及網路開放性等。此外,合作對抗COVID-19也是焦點議題。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委員會 日期: 2021年9月13日

A:綜合美媒報導,輝瑞(Pfizer)藥廠表示預計9月底將提交5至11歲孩童接種疫苗測試數據,期望FDA盡速完成審查程序,盼10月底可獲FDA核准。另莫德納(Moderna)藥廠蒐集及分析5至11歲孩童疫苗接種測試數據可能需較輝瑞多出三週時間,FDA預計在11月針對莫德納供孩童使用的新冠疫苗進行審查及核准。   FDA警告目前美國尚未核准12歲以下孩童接種新冠疫苗,並警告家長勿讓孩童擅自接種,現行新冠疫苗劑量可能對12歲以下兒童不安全,並稱將視試驗情況調整孩童注射疫苗的劑量及配方。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已有近1億美國人曾染新冠病毒,全美國近期受Delta變種新冠病毒影響,確診病例數再次上升,住院及死亡人數中大多未接種疫苗,且隨各學校恢復面授課程,孩童確診病例數亦上升。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3日報導稱,日本財務省及內閣府頃公布之本(2021)年7至9月法人企業景氣預測調查結果,所有行業大企業景氣指數(BSI)呈現正成長3.3,係三季以來首次改善;主要係因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帶動,尤其製造業對經濟前景感受轉佳,非製造業企業亦逐步恢復信心。 其中,製造業因受惠於半導體製造設備及電腦相關電子零組件等需求持續暢旺,BSI指數為正成長7.0;非製造業亦為增加1.5,主要係因ICT產業廣告收入回升,汽車材料批發業的採購亦銷售良好。另外,包括住宿及餐飲的服務業BSI為正成長2.2,係三季以來首見呈現增加。 BSI是判斷自己公司的景氣狀況較上季「上升」的企業比例,減去「下降」的企業比例得出的數值。上述景氣預測調查於上(8)月15日實施,計約有1.1萬家企業回答。

A:越南本(2021)年前7月對臺灣出口逾25億6,000萬美元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9月1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21)年7月對臺灣出口4億3,590萬美元,月增10.3%,累計本年前7月對臺灣商品出口逾25億6,000萬美元,年減3.9%。   越南本年前7月輸往臺灣商品金額中,以電腦、電子產品及零組件居首,為5億4,224萬美元,年減48.9%,占出口比重21.16%。   2021年7月鋼鐵出口金額超過8,100萬美元,月增38.6%,使2021年前7月鋼鐵出口總金額超過2億4,291萬美元,年增183.7%,占出口比重9.4%。   越南本年前7月輸往臺灣增長之產品,包括紗及纖維,年增161.45%;運輸工具及零組件,年增32.8%;橡膠,年增115.4%;家具除木製家具外,年增322.3%;玻璃及玻璃製品,年增376.6%。越南本年前7月輸往臺灣金額出現衰退的項目,包括電話及相關零組件,年減21.6%;鋼鐵製品,年減6.31%;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年減18.5%;水泥熟料,年減73.6%。   越南2021年前7月對臺灣出口統計1覽表 品名 2021年7月 (美元) 較2021年6月 增/減(%) 2021年前7月 (美元) 較2020年同期 增/減(%) 占比 (%) 合計 435,956,964 10.35 2,562,083,952 -3.91 100 電腦、電子產品及零組件 85,504,868 21.15 542,248,423 -48.95 21.16 鋼鐵 81,612,381 36.82 242,912,667 183.78 9.48 機器設備及零組件 35,404,183 -12.90 206,757,615 51.17 8.07 電話及相關零組件 25,953,110 203.25 171,301,419 -21.66 6.69 紡品 19,805,320 -1.59 134,909,312 -10.75 5.27 紗及纖維 14,628,404 -0.26 102,129,671 161.45 3.99 鞋類 10,100,315 -26.83 95,900,611 15.47 3.74 化學品 3,777,473 -75.01 66,777,348 -5.12 2.61 蔬果 15,748,608 22.79 66,024,479 25.31 2.58 水產品 8,888,904 21.86 64,665,863 6.68 2.52 紙及紙製品 7,590,411 12.29 56,694,129 4.47 2.21 鋼鐵製品 12,234,063 69.38 51,976,289 -6.31 2.03 運輸工具及零組件 5,637,537 -17.36 46,102,589 32.87 1.80 木材及木製品 7,410,754 28.42 45,951,854 4.93 1.79 其他一般金屬製品 10,752,098 30.38 44,739,212 41.92 1.75 橡膠 7,994,228 16.73 38,096,203 115.46 1.49 陶瓷產品 5,855,041 13.84 33,822,031 19.69 1.32 可塑性產品 4,795,562 -11.32 31,785,421 7.33 1.24 化學製品 3,422,423 -8.79 25,224,693 15.87 0.98 可塑性原料 3,725,133 16.92 21,715,119 55.21 0.85 家具除木製家具外 2,934,956 -32.67 21,454,138 322.38 0.84 紡品、皮革及鞋類原副料 3,185,052 10.94 19,494,583 20.51 0.76 腰果 3,886,052 61.64 18,623,597 28.28 0.73 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 3,119,053 43.51 18,028,066 -18.51 0.70 茶葉 3,039,526 -0.81 16,020,514 11.01 0.63 糖果及五穀製品 1,564,905 -44.69 14,496,401 9.59 0.57 畜牧飼料及原料 2,194,723 -10.70 13,634,102 3.56 0.53 手提袋、行李箱、陽傘及帽子等 1,480,081 -38.89 13,299,357 19.44 0.52 玻璃及玻璃製品 1,375,489 82.67 13,067,582 376.65 0.51 橡膠製品 1,233,586 -42.45 10,309,936 19.89 0.40 玩具與運動用品 1,553,024 1.72 10,085,356 39.58 0.39 木薯及其製品 609,179 -43.84 9,461,845 -7.14 0.37 礦及其他礦產品 1,357,704 32.62 8,841,369 90.43 0.35 水泥熟料 2,656,208 231.55 8,104,681 -73.68 0.32 稻米 403,734 -56.93 6,655,348 -6.57 0.26 電線及電纜 794,020 -12.35 6,014,693 1.62 0.23 肥料 117,828 80.22 4,280,778 81.43 0.17 藤、竹、莎草地毯相關產品 294,635 -17.72 2,109,844 -20.51 0.08 煤炭   -100.00 2,057,262   0.08 寶石及珍貴金屬 63,153   477,268 14.89 0.02 其他商品 33,253,242 -17.09 255,832,281 40.21 9.99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頃為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行的第18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視頻開幕典禮致詞時指出,中國是東協的重要夥伴,因此東協和中國可以探討跨境「旅遊泡泡」和隔離安排的共同計畫,以便能夠在新冠疫情後,旅遊業能夠更迅速復甦以及加強人民之間的互訪。此外,互相承認接種疫苗證書亦是其中一個可以合作的領域。   依斯邁首相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各國關閉邊境,而旅遊被視為高風險活動,但是東協積極發展旅遊走廊安排框架,協調跨境貿易和投資,讓區域的復甦和成長路途可以更加順利。為了更快地從新冠疫情衝擊中復甦,渠特別提出三項建議:(一)深化開放貿易與投資、(二)強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跨境「旅遊泡泡」計畫,以作為東協和中國未來合作的基礎。   東協和中國可透過消除各種不必要的貿易障礙,減少新的貿易限制措施,以便能夠更快達致接近疫情前的經濟成長率。根據東協經濟復甦框架,東協須維持供應鏈的銜接不中斷,以便重要貨品與服務的流通。前述措施對中小企業異常重要,東協和中國拓展數位經濟合作非常及時,可以幫助中小企業提昇科技的應用。   依斯邁首相深信,經過八年談判後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生效後,可協助區域邁向復甦和成長。RCEP可創造許多商機,加強區域供應鏈以及為企業多元化生產網路,對於與全球經濟無縫接軌方面極重要。2021年是東協與中國對話合作關係的30週年紀念,經過多年來的合作,去(2020)年東協和中國互為最大的合作夥伴。去年,中國繼續成為馬國最大的出口國,出口總額達379億2,000萬美元,占馬國總出口額的16.2%。在疫情期間,中國是最早向東協提供援助的夥伴,相信東協和中國可繼續加強和提升策略夥伴關係至最高水平。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副部長林萬鋒頃出席中國東協產能與投資合作暨馬中「兩國雙園」合作升級線上推薦典禮演講時指出,馬國貿工部刻正與中國商務部加緊合作,制定更新的「馬中政府經貿合作五年規劃計畫」,以帶動新冠疫情後復甦。馬、中兩國雙邊在未來合作的重點項目,包括數位經濟、農業及第一產業產研發、工業4.0、企業發展、工業能力建設等。馬國盼最新前述最新5年規劃計畫的落實,可推動更多馬中企業的策略合作,尤其是在尖端工業領域。   2020年,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馬國製造業領域的最大外人直接投資國。馬國政府盼吸引更多尖端技術、高素質的中國企業進駐馬國,這符合馬國推出「國家投資願景」的策略目標,協助馬國進行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林副部長亦對馬中「兩國雙園」合作升級提出兩個建議,即強化雙邊招商引資的工作,鼓勵更多中資企業進駐馬中關丹產業園,以開拓廣大的東協市場,並鼓勵更多馬國企業前往中馬欽州產業園投資設廠,以作為進入中國廣大內地市場的窗戶。此外,雙方亦需強化棕油、橡膠、燕窩、榴槤、清真食品等具競爭優勢的投資項目,在產業鏈和供應鏈上達致互補互惠的合作模式,以進一步提升馬中兩國的經貿關係。   馬國政府願意和中國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共建高品質的「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引領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更上一層樓, 為兩國邁入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全面經濟復甦和合作共贏,做出更多的努力。   另一方面,馬國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理事會指出,馬國政府將全力支持和推動馬中關丹產業園的發展。該產業園是馬國首個獲得國家產業園地段的產業園,馬國已完成多個策略基礎設施項目, 包括提升關丹港口連接道路和馬中關丹產業園的主幹公路,擴建關丹港成為深水碼頭以容納高達15萬公噸載重量的貨船,並確保供水和公用設施能夠滿足馬中關丹產業園的需求。目前正在進行的東海岸鐵路項目亦將進一步促進東海岸經濟特區(ECER)和西海岸之間的貨物流通。至今,馬中關丹產業園已吸引累積投資額200億馬幣(約48.23億美元),盼進一步加強雙產業園區間的跨境投資與合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出處:Dutch News, 2021/09/1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呼籲荷蘭停止Wadden海附近天然氣鑽探計畫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國際自然保護組織(IUCN)呼籲荷蘭政府不要批准在北部Wadden海附近地區鑽探天然氣。荷蘭Wadden保護組織( Waddenvereniging) 先前在馬賽 IUCN 大會上提出此項動議,獲得大多數成員支持。 IUCN發言人表示,Wadden海附近地區是一個獨特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遺產地和保護區,且該地為西伯利亞候鳥飛往非洲的重要中途棲息地。 儘管荷蘭政府計劃逐步停用天然氣,在北部Groningen省的天然氣開採,也因為引發地震和地層下陷而停止,但8月底經濟部仍支持在Frisian省Ternaard鄰近Wadden海附近進行天然氣鑽探。荷蘭政府先前曾給予Shell 與ExxonMobil公司合組的NAM公司若干天然氣田的開採許可證,Ternaard 天然氣田即是其中之一。

A:根據馬來西亞國家安全理事會頃公布國家復甦計畫(National Recovery Plan)的放寬措施以及最新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未接種疫苗或未完成疫苗者,只獲准進入購物中心、公市或市集、百貨公司、藥房、便利店和迷你超市、餐廳、洗衣店(包括自助洗衣店)、寵物護理和寵物食品店、眼鏡店、五金店、售賣電子器材的商店、基本經濟服務的批發與銷售商店、汽車修理廠、加油站、文具店以及售賣電腦與通訊器材店。   至於完成疫苗接種者,才能進入攝影店、二手店、花店、工藝和紀念品店、古董店、玩具店、地毯店、創意內容和創意產業設備商店、戶外用品店(包括露營設備、釣魚等)、化妝品、護膚品、香水店、煙草店、家居用品和廚房設備店、家具店、運動器材店、汽車配件店、車輛配送及銷售中心、服裝、時裝及配飾店、珠寶店、理髮店、美容中心/沙龍以及房屋展銷中心等。   根據最新的放寬措施,處於第二階段州屬或直轄區且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者,可在室內(除了健身房/健身中心)進行的單獨或集體進行的所有身體接觸或非接觸體育或休閒活動。   根據最新的SOP顯示,第一階段地區的民眾可從上午六時至晚上八時進行體育或休閒活動;第二階段地區可從上午六時至晚上十時進行;第三階段地區則可從上午六時至午夜十二時進行。只有完成完整疫苗接種者才能進行室內和戶外的體育或休閒活動。這也意味著,已完成疫苗接種者已能進行籃球、足球、瑜伽等活動。   根據先前的SOP,第一階段州屬只能進行游泳、馬術、射擊、網球(單打)、羽毛球(單打)、高爾夫球和賽車等體育和休閒活動。   無論如何,所有室內體育或休閒活動(除了健身房/健身中心)業者,只能在監管控制下准許50%的使用率。至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地區的室內體育或休閒活動業者,只能允許低於60%的員工(包括管理層)工作;第三階段地區的業者,則能允許低於80%的員工(包括管理層)工作。只有完成疫苗接種者才能進行團體體育或休閒活動,第一階段地區的參與者低於50%的場地使用率,或低於50人,包括教練、指導員或父母(視何者為低);第二階段地區的參與者低於50%的場地使用率,或低於80人(視何者為低);第三階段地區的參與者低於50%的場地使用率,或低於250人(視何者為低)。此外,已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的父母或監護人,也能在遵守標準公共衛生措施的情況下,攜帶17歲以下的孩子參加此類活動。   至尚未接種或未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的人士,則只能在戶外進行非身體接觸的體育或休閒活動,需保持至少1公尺至3公尺的人身距離;第一階段地區可從上午六時至晚上八時進行,第二階段地區則在上午六時至晚上十時在進行;第三階段地區則可從上午六時至午夜十二時進行。   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的州屬或直轄區,計有吉蘭丹州、登嘉樓州、彭亨州、霹靂州、檳城州、沙巴州、馬六甲州、雪蘭莪州、吉隆坡與布城;其中吉蘭丹州、登嘉樓州、彭亨州、霹靂州、檳城州和沙巴州是從8月20日起進入第二階段,而馬六甲州是於9月4日起進入第二階段,至於雪蘭莪州、吉隆坡和布城則是從10日起進入第二階段。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頃發布消息指出,隨著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在最新的調查結果鬆綁後,該公司從即日起,獲准恢復向美國出口和銷售橡膠手套。   根據CBP修改調查結果後,頂級手套公司生產的產品不再違反美國強迫勞動指控。   自2020年7月以來,美國當局已禁止這家全球最大醫療用手套製造商生產的一次性手套,並於本(2021)年3月表示,已掌握足夠的資料,可確定該公司存在虐待勞工行為。根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該公司生產的手套使用了罪犯、強迫或契約勞工,這些手套可能被進口至美國。   頂級手套公司在4月份援引獨立顧問Impactt Ltd公司的報告稱,已解決營運中所有強迫勞動的指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頃發布消息稱,為振興區域經濟,關於東協全面復甦框架(ASEAN Comprehensive Recovery Framework,簡稱ACRF)下的實施情況的討論,成為第53屆東協經濟部長(AEM)會議和相關會議的焦點。   該部文告指出,在ACRF下已完成的主要措施,包括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敲定「東協數位綜合框架和2019-2025東協數位綜合框架行動計畫」(ASEAN Digital Integration Framework and the ASEAN Digital Integration Framework Action Plan ,簡稱DIFAP)的全面審查。   馬國貿工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強調東協中心地位的必要性,以及需繼續以更大的決心來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挑戰,以便區域變得更強大和更具韌性。同時,阿茲敏部長亦強調了加速實施ACRF下所有措施的重要性,以促進經濟重新開放和刺激區域復甦。   東協經濟部長會議非常歡迎「斯里巴加灣市路線圖:東協數位轉型議程以加速東協經濟復甦及數位經濟融合」(the Bandar Seri Begawan Roadmap: An ASEA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genda to Accelerate ASEAN’s Economic Recovery and Digital Economy Integration,簡稱BSBR)的最終敲定,因為這將為東協提供一個重點計畫,為強有力的東協數字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環境,並確保區域在新冠疫情後變得更強大。   阿茲敏部長對前述路線圖表示支持,並重申馬國將致力於將全面的數位經濟元素納入國際貿易的安排與合作中,以創造一個穩定性更高、低風險和低合規成本的數位貿易環境。前述倡議補充了馬國的「我的數字」(MyDigital)計畫。   東協經濟部長亦認可了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循環經濟框架,並認知到推進永續經濟議程的重要性。   阿茲敏部長認為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監管(ESG)是2025年東協共同體願景的關鍵要素,對於推動長期價值創造、將馬國企業融入國際網路和吸引更多投資人方面至關重要。阿茲敏部長提議東協碳中和概念並探討投資綠色經濟機遇受到各位部長的熱烈歡迎。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10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 2021年8月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8%,較上個月高0.2%,是自2012年12月之2.1%以來最高單月漲幅。   Nykredit 經濟分析師 Palle Sørense指出, 有孩子的家庭必須比去年多花 8,100 丹麥克朗才能購買同樣的商品, 生活在丹麥變得更加昂貴,尤其是電力和暖氣、汽油、柴油和煙草的價格正在上漲。   Arbejdernes Landsbank 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指出, 疫後的繁榮消費、全球運費和商品價格提高,影響丹麥的企業成本及消費者價格。長遠來看,其他產品也將拉高通脹,影響更廣泛。 然而,價格對消費者的影響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成為一個次要的關注點。雖然丹麥勞動力市場目前面臨壓力,越來越多的公司出現勞動力短缺, 但尚未看到薪資急劇上升的跡象,但在不久的將來會引起很多關注。   據悉電價大幅上漲主要是由於夏季降雨量少於往常, 北歐水庫枯竭,導致電網中水力發電量減少。在很大程度上,電力和供暖是 8 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最大的原因。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