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L Times, 2021/08/2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首次疫情封鎖重創餐旅業,破產件數創2013年以來新高 荷蘭時報 NL Time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CBS)日前公佈,荷蘭新冠病毒大流行第一次封鎖重創餐旅業, 2020年第二季,112家餐飲業和19家旅館宣告破產,創2013 年底以來新高。 就荷蘭整體而言,由於政府實施多項紓困計畫,有助陷入困境的公司維持生存。破產件數遠低於以往經濟危機時的水準,自2020 年第三季開始,餐旅業的破產件數開始與其他各業同步,很少有宣布破產者,總計去年全年,該業共有 286 家公司破產,比2019年增加 32 家,比率則增加 12%,但 2021 年第一季則下降 21%。 疫情大流行前,餐旅業佔荷蘭經濟的 2.1%,佔荷蘭工作職位的 二十 分之一。經數次疫情封鎖後,2020 年該業降至荷蘭經濟的 1.3%。2020年 2 月份新冠病毒襲擊荷蘭前,該業的就業人數為 43.1 萬人,而 2021 年的前幾個月,工作職位減少了 10 萬多個。 由於旅行限制和餐廳關閉對該業的影響最大,因此餐旅業申請新冠紓困者亦最多,截至 2021 年 4 月,該業申請一項或多項紓困計畫者高達75%,遠高於全荷所有其他行業的平均數 31%。

A:出處:NL Times, 2021/08/2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新冠病毒確診案例再度增加,大多為未接種疫苗者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截至8月24日的過去7天,共 17,315 人病毒檢測呈陽性,較前一週確診人數增加 5%。此為自 7 月 27 日Delta 變種病毒感染案例激增開始消退以來,首次每週感染案例再度增加。 根據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所(RIVM)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六個星期的確診案例中,66% 的確診者未接種任何疫苗,18%為部份接種, 16%確診者已完整接種了疫苗。40 歲以下年齡層中,大多數確診者均未接種疫苗。 大約80%確診者是經由其他家庭成員、家庭訪客、或拜訪其他確診者家庭等途徑所感染。 荷蘭衛生部致力於擴大年輕族群接種疫苗的策略計畫,未來幾週,隨著學校開學,可能會將移動疫苗接種巴士開進荷蘭高等教育機構,此外,預計將特別關注疫苗接種率低的特定區域和社區。

A: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高成本一直被認為是生產綠色氫的主要障礙,目前德國聯邦經濟部為推動綠色氫的生產正透過提高補助以加速能源轉型。實務上綠色氫是透過電解可再生能源產生之電力所生產製造,其中約70%之綠色氫製造成本是電力成本。聯邦經濟部提高可再生能源法中相關補助,在目前的補助辦法下業者須支付生產綠色氫所使用第一個Gigawatt電力之相關成本,新補助辦法下業者僅需支付第一個Gigawatt電力成本之15%。聯邦經濟部表示新辦法實施之目的是希望為製造環保綠氫創造較有利之經濟基礎擴大相關生產。

A:華爾街日報本(26)日報導,輝瑞(Pfizer)與BioNTech表示將與巴西Eurofarma藥廠合作生產新冠疫苗,規劃自美國取得藥劑後在巴西進行填裝作業,配送中南美洲市場,以滿足中南美地區新冠疫苗的需求。輝瑞表示完成技術移轉後,預估2022年起每年可生產至少1億劑疫苗,目前亦正擴展新冠疫苗生產網路至4大洲共計20多個藥廠,並持續尋找可行機會,協助所有疫苗短缺的國家。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pfizer-biontech-expand-covid-19-vaccine-manufacturing-into-latin-america-11629974701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年8月2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芹苴市工業暨加工出口區管理局統計,2021年8月份芹苴市工業區企業總營收達1億4,100萬美元,年減13%。其中,工業產值為1億1,525萬美元、貿易服務業為3,842萬美元,以及出口金額為2,663萬美元,分別下降11%、17%及49%。主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多家企業暫停營運所致。   截至 2021 年 8 月 20 日,芹苴市各工業區裡僅有 13 家企業(約占7.7%)能滿足防疫管控標準,得以持續營運。在該市各工業區工作4萬526名勞工中,僅有1,270名勞工(約占3.13%)正依「隔離與生產並肩」模式工作,8,752人居家辦公,其餘3萬1,774人被迫失業。   另,芹苴市各工業區8家企業,因約有60名勞工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均正依照疫情管控措施暫停營運,封鎖並進行消毒工作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民智報、24h以及Vnexpress網報,2021年8月25日及26日 美國駐越南大使館頃表示,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於8月25日與越南總理范明正會晤時宣布,將支援越南100萬輝瑞(Pfizer)疫苗,全力協助越南對抗嚴峻疫情。越南衛生部國際合作處於8月26日表示,美國此次援助106萬5,870劑Pfizer疫苗,其中53萬3,520劑已於8月25日晚間運抵胡志明市,26萬9,100劑於8月26日上午運抵河內,剩餘部分將於8月27日運達河內。 H副總統在與越南總理會晤後,旋於8月25日下午抵達河內竹白湖,在美國已故參議員John McCain紀念碑上獻花致意。據悉,越美戰爭後,McCain參議員曾致力推動越美關係正常化,鼓勵雙方放下過去,展望未來,對促成越美重新合作功不可沒。 隨後,H副總統、越南外交部次長阮國勇,以及河內人民委員會主席朱玉英共同見證由美國臨時代辦Christopher Klein與河內市資源環境廳裴煜強簽署之美國大使館新館土地租賃協議儀式。美國新大使館規模預計達3萬9,000平方公尺,預計投資興建金額為12億美元。 8月25日下午,H副總統線上出席美國駐越南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東南亞地區辦事處開幕典禮,致詞時重申美國對越南衛生安全合作之承諾,並呼籲越南需做好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對抗疫情之打擊。

A:1100825 越南媒體報導,疫苗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總理范明正於8月24日致函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鑒於越南正面臨Delta變種病毒肆虐,疫情急遽惡化,要求在COVAX機制下優先提供越南疫苗,並繼續提供醫療物資及移轉mRNA疫苗技術,協助越南安度困難時期。同時,越南歡迎世衛組織專家代表團就越南疫苗研發及生產事宜進行交流並提供具體指導。   (二)越南總理范明正對中國向越南再次捐贈200萬劑疫苗表示謝意,盼中國繼續提供更多疫苗、移轉生產COVID-19疫苗及治療藥物技術,以及進行醫學專家交流,分享治療及疾病預防經驗。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1,736萬4,569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18.1%),其中183萬4,348人完成2劑接種(約占1.9%)。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8月24日新增確診1萬811例,仍居高不下,累計確診36萬9,267例;新增死亡人數348例,累計死亡人數9,014例;累計痊癒人數16萬2,279例。   四、24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4,627例,平陽省3,628例,同奈省799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1100825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總書記阮富仲於8月24日主持領導人會議,聽取政府黨委滙報疫情形勢及防控COVID-19疫情緊急措施落實情況。會中任命總理范明正為全國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主席,自中央至地方直接集中統一管理,俾滿足以最快、最有效方式調動一切資源及措施,儘快達成全國疫情防控之目標。   (二)胡志明市委常務副書記潘文邁先生於8月24日當選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接替阮清風先生(註:轉任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任期2021年至2026年。潘主席6 月 28 日起已擔任胡市 COVID-19 預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參與該地區抗疫工作;潘主席表示,當務之急係集中所有解決方案及資源,實現降低疫情致死率目標,包括擴大及提高治療質量方案,同時進行增加檢測及疫苗覆蓋率等措施,俾達到9月15日前控制疫情目標。  

A:11008240 越南媒體報導,疫苗取得及接種:   (一)越南衛生部倫理委員會於8月23日召開會議,評估越南國產COVID-19疫苗Nanocovax 第3階段之中期臨床試驗結果。 研究小組專家初步評估Nanocovax疫苗符合安全性要求,免疫性亦符合要求,應具備申請有條件緊急使用授權(EUA)資格(註: 越南共有3 支本土疫苗正進行臨床試驗,越南政府盼Nanocovax疫苗能於9 月底取得EUA,並開始量產)。   (二)迄2021年底,古巴將向越南提供1,000萬劑古巴生物製藥公司(BioCubaFarma)研發之Abdala疫苗。古巴已於7月9日批准緊急使用Abdala疫苗,此前試驗結果顯示,倘接種3劑該款疫苗,保護效果高達97%。   (三)迄今在越南約9,600 萬人口中,已有1,706萬5,896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17.8%),其中179萬1,248人完成2劑接種(約占1.9%)。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8月23日新增確診1萬280例,仍居高不下,累計確診35萬8,456例;新增死亡人數389例,累計死亡人數8,666例;累計痊癒人數15萬4,612例。   四、23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4,251例,平陽省3,183例,同奈省623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

A:1100824 越南媒體報導, 越南政府防疫措施:   (一)越南副總理黎文成與國防部潘文江部長率領之中央政府代表團於8月23日抵達胡志明市,視察疫情防控情況。黎副總理表示,中央政府關心目前因醫療系統負荷超量,造成許多患者未獲良好治療之問題,強調政府重視社會保障,將加強醫療資源以防控疫情,並確保民眾能獲得醫療服務。渠對國防部及時部署,幫助確診者(F0)就醫,俾減少死亡病例及減少各項損失等方面作出之貢獻表示肯定。   (二)胡志明市更改先前規定,自8月23日起,所有家戶,不分位在綠區、黃區、橙區、紅區,均不准自行前往市場,只能透過當地物流團隊或社區COVID-19志願團隊代購方式採買日常用品。全市預計要為約940萬人提供生活必需品,預計日均消費需求1萬964噸食品,包括米、加工食品、肉類、蔬菜、鹽、醬汁及食用油等。

A:標題:越南本(2021)年7月燃油料出口數量與金額,均較去年同期下降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8月2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前7月累計燃油料出口132 萬8,791公噸,出口金額達7億4,200萬美元,出口數量年減7.1%,金額則年增17.1%,平均每公噸558.4美元,年增105美元。   越南本年7月燃油料主要出口市場為柬埔寨,出口數量達6萬245公噸,月增31.3%;出口金額約3,970萬美元,月增47.1%,平均每公噸660.2美元,月增70美元。出口至新加坡金額約671萬美元,月增47.1%,出口數量1萬4,025公噸,月減79.3%;平均每公噸478.8美元,月減171美元。   越南本年前7月燃油料主要出口市場亦為柬埔寨,岀口數量42萬5,680公噸,占越南該期出口燃油料總數量30%,出口金額為2億2,515萬美元,出口數量與金額分別年增13.3%及50.5%。   出口至新加坡燃油料金額約9,787萬美元,月增47.1%,占越南該期出口燃油料總金額13%,出口數量17萬8,228公噸;出口至馬來西亞數量及金額分別年減19.5%及年增70.4%;出口至中國大陸數量及金額分別年減68.4%及62.3%。     越南本(2021)年前7月燃油料出口1覽表   國別 2021年前7月 年增(%) 比重(%) 數量(公噸) 金額(USD)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總計 1,328,791 742,005,000 -7.1 17.1 100 100 柬埔寨 425,680 225,156,000 13.38 50.58 32.04 30.34 新加坡 178,228 97,871,000 41.12 179.69 13.41 13.19 馬來西亞 145,340 84,726,000 -19.54 70.44 10.94 11.42 中國大陸 55,548 35,787,000 -68.43 -62.33 4.18 4.82 泰國 51,838 25,587,000 97.76 198.15 3.90 3.45 寮國 16,983 9,929,000 -40.42 -31.53 1.28 1.34 韓國 16,169 8,887,000 -57.79 -53.16 1.22 1.20  

A:一、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110年8月25日公告辦理。 二、瑞士聯邦委員會於8月25日就外人投資控管制定原則,並預計於明年3月底前徵求諮詢意見;此係落實議會第18.3021號提案「控管外人投資以保護瑞士經濟」。 三、瑞士目前為止對外資持開放態度,並認為外資可促進瑞士經濟成長、使企業取得充足資金及技術,及促進就業人口。瑞士於2019年2月13日曾就議員提案對跨國投資及控管做出報告,結果認為瑞士現行法規已足夠規範外資,應無需再做額外控管;額外控管外資可能不符成本效益,此外也必須注意瑞士的國際承諾等。 四、惟近期瑞士認為倘外資來源為國營企業,或與外國政府關係緊密者,透過贖回或併購瑞士企業等方式,最終可能威脅公共安全。潛在威脅包含:(一)該企業原提供核心服務,突然倒閉,短期內服務無法被取代;(二)該企業涉及瑞士國防軍備;(三)該企業涉及與安全有關的資訊系統;(四)該企業與提供國際航太基礎設施及核心組件有關;(五)併購案可能導致大量敏感性個資提供給不友善的個體;(六)併購案由外國國企或與政府關係相近的企業進行,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現象。 五、對控管的細節如外國企業在瑞士設立的子公司是否應受規範等尚未定案。未來瑞士經濟、教育及科研部(SECO)可能就外資進行兩階段審查,第一階段先檢視併購案是否對公共安全有威脅或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倘無威脅可進行投資,倘經判定有威脅則需取得進一步的授權。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8月26日報導,「全球智庫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發佈「全球公共投資者」(Global Public Investor)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共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中央銀行等全球公共投資者的總資產增至42.7兆美元(57.9兆星元),較2019年的40.2兆美元,增加6.2%,創下歷來最高水準,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名列全球10大主權財富基金。 OMFIF是專注於央行、經濟政策,以及公共投資領域的獨立論壇。「全球公共投資者」報告涉及全球850家公共機構。該報告指出,市場在疫情衝擊下迅速復甦,高風險資產帶來強勁回報,推動全球主權基金的總資產從9兆美元增加近4%至9.3兆美元。去年成長主因為公共投資者加強綠色和增長資產,多數是養老基金(增加5.2%至18.1億美元)和央行(增加9.3%至15.2兆美元)所帶動。 新加坡GIC和淡馬錫去年表現都相當出色。GIC資產管理規模增加3%至4,532億美元,全球主權基金排名第6。淡馬錫資產增加16%至4,313億美元,全球排名第7。若包括央行和公共養老基金在內,GIC全球排名為21,淡馬錫排名為2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全球排名28,其總資產大漲30%至3,623億美元,是全球增加最多的5個公共投資者之一。公積金局全球排名30位,總資產增加7%至3,111億美元,在全球的公共養老基金中,排名第9。 該報告亦顯示,全球公共投資者目前關注疫情中復甦、人民幣升值和氣候變遷等議題。全球央行擔心低利率帶來的挑戰,四成受訪央行認為,這將進一步迫使外匯儲備更多元化。三成央行計畫未來1至2年內增加人民幣持有量,高於去年調查的10%。低利率環境亦驅使公共投資者轉向新興市場,預料中國將受益。四成公共投資者計畫增加亞洲資產,僅有8%投資者計畫增加北美資產,7%計畫增加歐洲資產。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勞工部本(26)日公布,截至8月21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35.3萬,較前一週34.9萬增加4千,申請人數略為上升,惟仍接近疫情前低點25.6萬。美媒指出,儘管Delta新冠變種病毒導致病例及住院人數增加,然企業員工需求強勁,新冠疫苗施打普及,均有助勞動市場穩健復甦;美國白宮雖已表示不會延長原訂本年9月屆期的額外失業補助,但於上週通知各州政府可在截止日期後繼續使用尚未用完的疫情紓困資金提供額外補助。   截至8月14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286.2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1%,較前一週286.5萬人減少3千;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200.8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8.2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依序:波多黎各(4.9%)、伊利諾州(3.7%)、紐澤西州(3.7%)、加州(3.4%)、哥倫比亞特區(3.2%)、康州(3.1%)、紐約州(3.1%)、羅德島州(3%)、內華達州(2.7%)及維京群島(2.7%)。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8月26日報導,東南亞金融科技業正在崛起,隨著區域數位化轉型步伐加快,發展趨勢強勁,儘管出現一些領頭羊公司,但整體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企業盈利能力仍是未知數。 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惠譽(Fitch Ratings)昨日針對東協6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和菲律賓)金融科技企業發佈的研究報告指出,區域商業模式不斷變化,新競爭者持續爭取市場占比,市場的競爭越加激烈。擁有完善數位戰略的現有金融企業因有更廣泛的產品組合和更多的資源來投資科技,將保持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科技領導平臺旗下金融服務部門則能借助母公司生態系統來擴展業務,例如Grab指出馬來西亞有39%食品商於去年第4季簽約成為金融服務商。 惠譽表示,三個關鍵因素將為金融科技行業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數位基礎設施」:決定市場範圍和用戶體驗。 「強大的金融系統基礎設施」:涵蓋支付系統、信用資訊資料庫和資料交流,將協助行業以更快和較低風險的方式帶來更好服務。 「相應監管」:將能在助推良好實踐、降低行業風險及促進創新這三方面取得平衡。 根據中國電信公司華為本年1月發佈「2020年全球聯接指數」報告,儘管東協6國的數位基礎設施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發展迅速,而新加坡在該區域維持領先,星國數位聯接程度在全球79個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在金融科技的應用中,支付應用的成長速度最快。全球電子付款龍頭Visa指出,東協6國有逾85%消費者已使用無現金支付,60%使用電子錢包。

A:土耳其已為其人工智慧(AI)領域發展策略規劃路徑圖,AI可被定義為藉由電腦或電腦所控制機器,實現決策以及在在僅屬於智能生物的動態環境中發掘意義及學習等行動。依此,本(8)月20日政府公報公布「2021-2025國家人工智慧策略」的總統通告。此文件是由總統數位轉型辦公室及產業科技部根據第11期發展計劃所準備。土耳其在此領域的重點與需採取步驟均於「數位土耳其」(Digital Turkey)架構及「國家科技行動」(National Technology Move)願景中明定。 「數位土耳其」目標為創造具全球競爭力的土耳其,並藉由使用在其社會、經濟與公共活動中的數位科技、產品及服務、自數據產生的價值等,增加國家生產力;「國家科技行動」目標為發展土耳其的人類與基礎設施能力,以便全國性與真實地製造高科技產品;同時加強經濟與科技獨立,並推行可在重要科技上突破的政策與實務。 總統艾爾多安撰寫國家人工智慧策略序言時表示,根據AI的系統,在生產過程中、日常生活以及制度架構會有一個較激進的轉型效果,渠並強調此把人類帶到新世紀的邊緣。AI科技的應用區域正在擴大,被期望較網路革命擁有在全球經濟結構上更巨大衝擊。 國家人工智慧策略圍繞6個策略性重點設計,包括「培訓AI專家及增加該領域就業」、「支助研究、企業家精神與創新」、「獲得具品質數據與技術架構」、「設法加速社會經濟調適」、「強化國際合作」以及「加速結構性及人力轉型」。 該策略中所訂定2025年目標包括相關工作對國民生產毛額的貢獻達到5%,創造5萬個以上工作機會。另根據此策略,期望未來5年在全球AI支出的市場規模擴大2倍,達到約500億美元(4,264.1億里拉)。根據一些研究,AI在2030年時將貢獻全球經濟約13兆至15.7兆美元,並將提供13%-14%成長率。 大數據與AI應用部門已經在總統府數位轉型辦公室成立,且產業科技部之下設立國家科技總局;藉由整合大學研究中心與私人部門,設立科技研究委員會(TUBITAK)人工智慧研究所並提供AI科技解決方案。 此項人工智慧策略已於本(8)月24日在一場位於土耳其科技與創新基地,也就是資訊谷舉行的典禮上介紹給大眾。產業科技部長Mustafa Varank 以及總統府數位轉型辦公室主席Ali Taha Koc出席此典禮。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8月25日 越南漁產品加工暨出口協會(VASEP)頃表示,2021年7月越南蝦隻出口金額達21億美元,年增14%,占越南漁產品出口金額之44%。其中,白蝦出口金額達17億美元,年增23%,占越南蝦隻出口金額之81%;草蝦出口金額達3億2,500萬美元,年減1%,占越南蝦隻出口金額之15%。 由於自由貿易協定讓越南享有關稅優惠,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CPTPP、EVFTA國家或地區,年增15%至34%。VASEP表示,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CPTPP地區國家最多,金額達5億8,200萬美元,年增15%,占越南蝦隻出口金額之27%;個別國家則出口至日本最多,金額達3億5,040萬美元,年增6.3%。 2020年全年及2021年第1季由於日本經濟疲弱,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越南蝦隻出口至日本未能成長;惟2021年第2季越南蝦隻出口至日本恢復小幅成長,2021年7月日本舉辦奧運會也促進蝦隻銷售大幅成長。 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澳洲達1億630萬美元,年增75%,2021年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澳洲金額達1,760萬美元,年增48%。 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歐盟地區金額達3億2,000萬美元,年增26%,主要成長國家包括德國、荷蘭及比利時。 印度是越南蝦隻在美國之主要競爭對手,自從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後,越南蝦隻出口至美國逐漸恢復,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至美國金額達5億8,460萬美元,年增34%。 目前越南蝦隻出口持續成長,惟南越地區疫情嚴重,造成第2季蝦隻養殖數量下降,預估2021年第4季越南蝦隻原材料將面臨短缺問題,爰目前越南蝦隻產業努力確保蝦隻養殖穩定。2021年前7月越南蝦隻出口持續成長,惟下半年前景不容樂觀。 VASEP建議越南政府漁產品經營作業需於2021年9月15日後恢復正常營運,並建議漁產品養殖企業及加工企業電費於2021年7月至12月調降30%,另社保及海關規費亦需調降。此外,該協會建議自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工業區規費調降50%,以降低企業生產加工成本。

A:根據馬來西亞智庫「民主暨經濟事務研究院(IDEAS)」頃發布最新調查顯示,馬國國營企業(government-linked investment companies,簡稱GLIC)在電訊與媒體、交通和物流以及公用事業等資本密集產業持有大量股權。   該智庫執行長 Tricia Yeoh頃發布主題為「私人經濟中的 GLIC 足跡:部門集中度和政策困境」的報告並針對國營企業在馬國前 100 家上市企業的持股狀況研究,強調了國營企業在馬國經濟中引發的巨大作用。國營企業的股權高度集中在同一家企業引發了民間的憂慮,因投資人投資於類似的企業概況,這類產業的超大國營企業足跡是否最終會給投資人帶來集中風險。   Tricia Yeoh舉例說明了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hd)、雇員公積金局(Employees Provident Fund)、退休基金局(Retirement Fund Incorporated)、朝聖基金局(Lembaga Tabung Haji)和 國民投資機構(Permodalan Nasional Bhd)在電訊公司「Axiata」持有約 78.6%累積股權。因此,該智庫籲請馬國政府就 8 月 12 日宣布的「加強人民投資」計畫(Perkukuh Pelaburan Rakyat)提供更多訊息,該計畫旨在改革馬國國營企業的任務與作用,使其與國家發展目標維持一致,並支撐國家的經濟復甦計畫。該智庫同時歡迎 前述計畫所採取的區分主權財富基金 (sovereign wealth funds,簡稱SWF) 和機構投資人的措施,因這將使後者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回酬,包括海外多元化,而主權財富基金亦將能夠投資策略產業,同時充當穩定國內金融市場。該智庫認為國營企業長期以來為馬國的經濟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然其表現和貢獻並未得到充分衡量、監督和改進。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由於東協新冠疫情蔓延,日本汽車零組件製造商紛紛被迫減產,因半導體和車載電線工廠的營運受限,無法向大型汽車廠供應零組件。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大發工業(Daihatsu)頃發布消息稱,8至9月日本國內的四家汽車製造廠最高將減產25%,豐田汽車(Toyota)下(9)月的全球產量亦將減少40%,顯示亞洲樞紐生產基地的停滯已帶來嚴重影響。   本(8)月中旬,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的瑞士大型半導體企業—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工廠為遏制新冠病毒感染,被馬國衛生部勒令關閉。據了解,該工廠逾200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7月以後,斷斷續續實施停產。如今該廠雖已重新復工,但停產仍給出貨造成巨大影響。   近期馬國單日新冠確診病例已達2萬件以上,迫使馬國政府於6月初實施全面封鎖措施,當中汽車和汽車零組件企業的工廠出勤率一直限制在10%,部分主要州屬更長期陷於無法展開實質性生產活動的態勢。   對於日本汽車產業而言,東協是生產汽車零組件基地的聚集地。據日本汽車零組件工業會統計,在日本各汽車零組件企業的海外生產基地中,東協占30%,數量最多。除東協外,日本製造商亦向日本、美國、中國等地供應利用東協廉價勞動力生產的零組件。   日本大型車燈企業小糸製作所從6月上旬至8月17日關閉馬國的廠房,現在該廠雖已復工,惟由於廠房生產情況的不穩定,導致狀況不明朗。東麗及三菱化學等日本材料廠商亦調整東協汽車零組件的生產。日本大型汽車企業的汽車零組件採購亦變得越來越困難,除半導體嚴缺外,從馬國和越南的零組件採購亦遭遇困難。   日產汽車從馬國採購半導體受到影響,8月16日起2週內停止了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減產規模預計為數萬輛。汽車零組件採用的是在東協多個國家建立工廠、不斷向全球供應零組件的體制,新冠病毒威脅並動搖了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   根據調查公司FOURIN指出,在東協,許多汽車大廠在整個地區建立了互補性的供應鏈。若某個國家的生產停止,這個地區的供應鏈就有斷裂的風險。各國的疫情防控規定亦已成為「國家風險」。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安全理事會(MKN)決議,納閩自2021年8月26日起從國家復甦計畫第三階段過渡第四階段;森美蘭州則於同日從第一階段轉為第二階段。目前處於第三階段的州屬,包括玻璃市及砂拉越州。   馬國新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指出,納閩的新冠疫苗完成接種率高達92.4%,加上過去12天維持單位數的確診病例,以及加護病房(ICU)的床位使用率亦已從上個月的30%降至0%。因此,在國家安全理事會特別委員會會議以及衛生部的建議下,成為國內首個晉入第四階段的州屬。   在第四階段可享有的放寬措施:(一)所有經濟活動獲准運作且允許全員復工,惟仍需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二)實體的研討會、工作坊、休息工作營(Retreat)、課程,還有與會議相關的活動亦獲准進行,惟出席人數僅限占半數的空間;(三)社交活動如宴會、節慶、訂婚、團聚等亦獲准舉行,惟人數限於場地的半數,且需維持身距。   另外,森美蘭州的疫情顯示,加護病房的占用率從5月底的120%,降至8月25日的40%,加上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率高達72.3%,在短期內已處於群體免疫目標的正軌。   在第二階段可享有的放寬措施:(一)完成接種的公民獲准跨縣;(二)完成兩劑疫苗的遠距夫妻、擁有18歲以下兒童,且居住在外州的家長或監護人,皆獲准跨州;(三)清真寺與祈禱室的祈禱活動可開放給完成接種的個人,惟需遵守州宗教執法單位的SOP。至於其他宗教的宗教活動,亦開放予完成兩劑疫苗者,且端視國家團結部的規定;(四)只有完成兩劑疫苗者獲准內用,業者須強制展示這項告示;(五)公民僅允許州內旅遊,下榻酒店或民宿同樣強制完成接種。   目前已完成疫苗接種的五大州屬和直轄區,分別為納閩(92.4%)、砂拉越州(85.4%)、巴生谷(85.2%)、森美蘭州(72.3%),以及玻璃市(62.4%),其餘則低於50%。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