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1/P200號(商情文號:第691號) 商情本文: 英國能源、營造、金融服務和住宅等業界領袖呼籲政府應制定緊急策略,以盡速改善國內低效能或極具問題的住宅,以免其阻礙英國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包括英國天然氣公司(British Gas)、E.ON公用事業公司、英國房屋抵押貸款機構(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和建築業協會(the Federation of Master Builders)等主要公司、組織的14位高級主管,共同呼籲政府制定國家級住宅改造策略,以降低去年英國2900萬戶家庭占比超過20%的全國碳排放。 英國改善國內建築的進度緩慢,在歐洲地區建築效能排行最低,此是長期以來環保人士最關注的議題之一,且包括政府氣候顧問亦警告,改革此方面的政策仍極為落後所需。今年稍早,政府因故取消其支持住宅升級低碳供暖裝置的15億英鎊計畫,此激起相關人士更多的不滿。政府尚未公布原預期去年出版之建築供暖策略(Heat and Buildings Strategy),環保人士因此擔心,在許多壓力之下,強生首相最終可能選擇擱置必要措施,如2035年起禁用天然氣鍋爐的措施。 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 永續發展部門主管Claire Tracey表示,改善造成國內極大碳排放的住宅,是追求環保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若無法盡快達成,不僅可能導致無法實現政府氣候目標,且可能錯過為國內房屋升級成更高品質住宅的機會,改善不良住宅,尚可為民眾降低能源帳單,以及創造綠色產業的就業機會。14大組織的聯合聲明也表示,政府應對國家級住宅改造計劃執行適當監管機制,以使民眾對該計畫更感信心,且極為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提供公平資金支持。英國營建建材協會(Construction Products Association)學者Noble Francis也表示,過去十年中,政府針對改善住宅效能的計劃除經常被大幅修改外,也常被取消或大大縮小計畫涵蓋範圍;政府新計劃應有效建立民眾信心,並允許供應鏈業者也進行重大投資。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表示,政府在改善國內住宅效能方面有著許多進展,目前販售中、出租中或興建中的住宅有40%的建築效能證書被評為B級或C級(英國建築效能證書共7級等級,最好為A級),較2008年成長9%。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BBC 日期:110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0/P200號(商情文號:第690號) 商情本文: 英國7月份支出扣除稅入後的財政赤字為104億英鎊,較去年7月減少101億英鎊。政府債務累積達2.2兆英鎊,約等同98.8%的全國生產總額(GDP),僅次於1962年二次大戰後的歷史次高紀錄。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預估截至今年3月為止的財政年度中,政府總共舉債達2980億英鎊,約14.2%GDP,主要支出用在疫情期間的個人與企業紓困津貼,造成政府去年的每日支出(day-to-day spending)從2043億英鎊暴增至9427億英鎊。光是今年7月的利息就高達34億英鎊,較去年7月增加11億英鎊,但是遠低於上個月的87億英鎊。 歸功於幾乎全面解封帶動經濟成長,這個月的經濟表現優於預期。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預估本財政年度的前4個月累積舉債可能達1040億英鎊,但實際數字為780億英鎊。Capital Economics顧問公司經濟學家Ruth Gregory指出,7月政府稅入700億英鎊,高於6月份的621億英鎊,以及去年7月的606億英鎊。政府6月份支出為772億英鎊,7月份降至731億英鎊,顯示經濟正在好轉。財政部長Rishi Sunak則表示,危機還沒有結束,政府會繼續監控赤字,並支持經濟復甦。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8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88/P200號(商情文號:第688號) 商情本文: 在疫情之下,對於經濟成長預測無疑極為困難,但今年稍早的官方預測現則看起來太過悲觀。國家統計局本月12日統計顯示,隨著新冠確診病例再次於英國攀升,7月復甦趨勢略緩,英國第2季GDP成長率則為4.8%,國內經濟正逐漸復甦至疫情前規模。 回顧今年3月份,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曾謹慎預測2021年GDP成長率應為4%。在國內疫苗順利推展後,經濟學家則將本年度GDP預期成長率,調至約為7%。由於國內經濟復甦比預期佳,政府借款金額可能遠低於預算責任辦公室預測,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在3月份發布預算時,曾預計政府借款明年可能增加2340億英鎊,約占GDP的10%,但已有經濟學家表示,依據現況政府借款金額應減少近200億英鎊,預算責任辦公室將於今年秋季發布新預測。 在今年3 月,預算責任辦公室預計到2020年代中期,經濟規模將比無疫情影響下少3%。預算責任辦公室原推算可能減少3%之經濟規模,是在假設勞力供應下降1%,以及生產力減少2%的背景下,目前上述兩項統計則與其假設有所不同。此外,疫情期間,人口統計不再可靠,今年稍早的大規模人口移動統計現也不見得符合實際情形。生產力的原預測也可能是過於悲觀的,隨著防疫措施取消,遵循成本(compliance cost)已下降,尚有許多公司推崇居家工作模式,因其已提高工作效率。根據預算責任辦公室估計,GDP成長1%,可減少政府兩年後的借款金額。英國財政部長強調應緊縮公共支出,實際上政府借款情形已不如預期得嚴重。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Telegraph, 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89/P200號(商情文號:第689號) 商情本文: 根據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英國7月份零售額大幅下降,7 月份銷售額與6月份相比下降2.5%,遠低於路透社經濟學者預測成長約0.4%。電腦及運動用品等非食品零售銷售額減少4.4%,在歐洲盃足球賽盛況結束後,7月份食品銷售額也下降1.5%,且由於7月初大雨氣候影響道路交通,汽車燃料銷售也下降2.9%,是自2月份以來的首次月下降,不過仍比2020年2月疫情前銷售量增加5.8%。網路零售額占比則提升至近28%,遠高於疫情前規模的20%。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在境內新冠確診病例再次攀升,以及7月份經常天氣不佳的情況下,促使網路銷售額在6月份跌至疫情間低點後,7月份占比再次回升至27.9%。另一數據顯示,英國政府於2021/22財政年度前四個月(2021年4月至7月)的借款比預算責任辦公室本年度3月份估算的額度減少260億英鎊。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8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87/P200號(商情文號:第687號) 商情本文: 美國私募股權企業Advent International旗下的Cobham公司,欲以26億英鎊收購英國Ultra Electronics國防公司之交易案,遭受英國政府干涉。英國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為防止英國公司可能向美國公司洩漏國安機密,已請競爭與市場管理署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該交易案進行審查。政府干預行動則是在工黨和工會等施壓後發布。此次收購方Cobham公司總部設於英格蘭多塞特(Dorset),在去(2020)年被美國Advent International私募股權企業以40億英鎊收購。 英國聯合工會(Unite the Union)秘書長Steve Turner表示,政府對Ultra Electronics公司收購案展開行動之舉意義重大,但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以阻止英國公司紛紛被外資併吞。例如總部設於科芬特里(Coventry)的航空組件製造商Meggitt公司,也正面臨兩大美國企業Parker Hannifin以及TransDigm的收購興趣,交易可能以70億英鎊成交。業界其他人士表示,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的調查是可預料的事。根據Ultra Electronics公司年度報告,英國國防部為其第二大客戶,占總收入的 7%。 如果英國Ultra Electronics公司和Meggitt航空組件公司的收購案得以持續進行,將使2021年外資收購英國公司的熱潮持續蔓延,其中美國企業最具代表性。根據Dealogic金融市場平台數據,2021年至今,美國企業在英的收購價值已達近250億英鎊;相比之下,2020年為280億英鎊,2019年為300億英鎊,2018年為近150億英鎊。美國私募股權企業已收購或與許多英國公司接觸談判,包括英國連鎖超市Asda和Morrisons、AA汽車服務公司、John Laing基礎建設集團等等。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04080042號 由於疫情逐漸受控,德國經濟順勢回升,這也反映在國家稅收上。根據德國聯邦財政部統計,2021年前7個月,聯邦與地方稅收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但同時間的物價與通膨也蠢蠢欲動,上升速度回到約1993年之水準,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根據聯邦財政部統計,2021年7月份國家稅收總計約600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累計前7個月,稅收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8%,達到4,070億歐元。財政部指出,如與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2019年相比,2021年還是略為遜色,約少1.7%。不過,財政部認為,隨著疫苗普遍施打,各行各業生產漸入正軌,2021年後勢可期,經濟好轉將對稅收產生正面影響。 據財政部分析,德國經濟與勞動力市場正從新冠危機逐漸復甦。雖然目前德國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景氣尚無法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可以看出復甦幅度在2021年第2季起有繼續加速的現象,可以預期2021年第3季可持續、甚至可能有更強勁的經濟表現。 不過,在稅收成長的同時,2021年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3.8%,此為199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財政部指出,雖然兩者比較基礎可能與2020年因需振興經濟刺激消費而採取臨時調降增值稅等特殊措施有關(德國為振興景氣於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原本19%之VAT調降為16%)。不過財政部預估,預計+F2022年德國通膨水準將回歸歐洲中央銀行設定之平均2.0%的溫和水平。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80041號 總部位於波昂(Bonn)、歷經連續多年努力擴大成長的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將由子公司DHL出面,以約15億歐元從比利時投資者Cobepa手中收購海運專業集團J.F. Hillebrand,希望加強其貨運部門能力。根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金融投資者雖也試圖收購這家以運輸葡萄酒、啤酒等飲品的海運專業商,但德國郵政可望成功收購,不過最終仍需獲得相關國家反壟斷當局之同意。 根據J.F. Hillebrand資料,Campari(金巴利集團)、大型釀酒商Anheuser-Busch InBev(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 )皆是該公司客戶。其在全球90國擁有約 2,700 名員工,最近一年銷售額約為 14 億歐元。該集團的負責人Cees van Gent過去曾任職於德國郵政子公司DHL。 德國郵政表示,與J.F. Hillebrand的合併將加強集團在遠洋貨運市場的物流地位。財務執行長Melanie Kreis強調,此次收購是德國郵政DHL快遞的難得良機,有助開展利潤及現金流皆高之優質遠洋貨運服務,將自交易第一天起便對營收及現金流產生正面影響。 由於獲利率低及資訊部門轉型失敗,貨運部門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郵政的營運包袱。然而,自Tim Scharwath於2017年年中升任部門總管,並對其進行重組之後,情況已有改變。2021年上半年,該部門的銷售額攀升至將近於100億歐元(上年同期:77億歐元),稅息前利潤(Ebit)翻了一倍,達5.28億歐元,銷售報酬率達到5.3%。在海運方面,總部位於瑞士的Kühne+Nagel、丹麥物流商DSV Panalpina等集團皆是德國郵政的強競對手。
A:自8月18日起,疫苗施打證明(Green Pass)擴大至除購物中心及商店以外的所有營業部門,此規定適用於所有3歲以上之消費者。即進入游泳池、健身房、學術機構、體育文化活動、會議、博物館、圖書館、餐廳及飯店等地,若3歲以上未能出示Green Pass者則需出具PCR陰性證明。11歲以下兒童的PCR檢測費用由國家支付,12歲以上民眾須自行承擔費用。目前以色列已開放12歲以上兒童及民眾施打疫苗。 購物中心或商場雖不用出示Green Pass,但自8月16日起規定每7平方公尺限容納一位消費者,此規定不適用100平方公尺以下之商店。自8月22日起,婚禮及慶祝活動將限制室內至多400人、室外至多500人的集會規定。 在出入境方面,自8月16日起,以色列國民從10個黃色國家(yellow countries),包含奧地利、澳洲、香港、台灣、新加坡、匈牙利、紐西蘭、捷克、中國大陸及摩爾多瓦(Moldova)返國後無須隔離,僅需在機場進行PCR檢測後回住所隔離直到檢測結果公布為陰性。其他自橙色國家(orange countries)返國者需隔離一週,紅色高風險染疫國家則禁止以色列國民前往。 無施打疫苗或染疫痊癒紀錄之以色列國民,自任何國家返國後均需隔離一週。以色列自8月中旬開始允許50歲以上國民施打第三劑疫苗。
A:以色列內閣8月2日批准環保部及財政部的計畫,自2022年1月起將透過徵稅來減少一次性塑料器具的使用。以國環保部長Tamar Zandberg表示,此舉是讓以色列人減少習慣使用破壞環境的一次性塑料之重要步驟。針對一次性塑料器具,政府將對製造商及進口商,依據每項物品的重量計算,每公斤課11以幣(約95元新臺幣)的稅,預計將讓相關產品價格翻倍。 以色列每年在一次性餐具上花費20億以幣並逐年增加,預計十年內成長一倍。在歐盟(EU)人均一次性餐具消費量為1.5公斤,在以色列為每人平均消耗7.5公斤。新稅實施預估會改變當地人民的習慣。
A:依據以色列財經媒體Globes報導,以色列公司Continuus A Ltd.正在以色列南部大城Eilat建立以色列第一家太陽能板工廠(solar panel factory),本計畫案與Eilat市長Eli Lankri合作,預計2024年第一季投產。目前以色列安裝的所有太陽能板皆為進口且多來自中國大陸。 Eilat的可再生能源(主要為太陽能)已佔其日常消費量的70%,目標在未來達成100%。以色列政府規劃在2025年可再生能源佔總能源產量的20%,2030年達成30%,目前以國再生能源約佔總能源產量的10%。
A:本年8月初以色列電子競技組織Team Finest 宣布了與韓國電子巨頭三星合作的計劃,三星將贊助各種在社交網絡、比賽、活動以及其他合作中舉辦的聯合活動,三星的公司標誌將公開在球隊球衣、球隊廣播和官方頻道上。作為 Valorant 歐洲錦標賽準備工作的一部分,雙方將在以色列電競隊伍於波蘭的訓練場地中拍攝一系列網路影片。Finest是以色列第一支職業電競團隊。今年11月「第13屆IESF世界電競錦標賽」 (IESF 13th Esports World Championship)決賽將在以色列南部大城Eilat舉行。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20日報導,司法部長 Nick Hækkerup 將開放租賃公司查看客戶的犯罪記錄,以防止潛在的瘋狂司機租車,以符合汽車租賃公司需求。 針對違規瘋狂司機的新規定於3 月 31 日生效, 違規瘋狂司機定義為如果速限為100 公里/小時,駕駛超過 100%速限, 以超速100 公里/小時的速限,或超過 200 公里/小時的速度駕駛或血液酒精濃度高於 2.0 的情況下駕駛,嚴重的情況下犯駕駛過失殺人罪,或特別魯莽駕駛。 違規者所駕駛之車輛將由法院決定沒收或拍賣,此規定之目的為嚇止超速駕駛, 截至8月1日,警方已攔到428 位違規瘋狂司機予以開罰。 然而,當時汽車租賃公司對此法規將使其出租車輛因違規駕駛遭到沒收或拍賣將殃及租賃公司之營運持反對聲浪。 因次,司法部長 Nick Hækkerup 提出將以開放租賃公司查看客戶的犯罪記錄為防範租賃公司之車輛遭到扣押。 租賃公會 (Finans & Leasing) 仍對此提議持不同意見認為,通常從犯罪發生到對案件作出判決需要很長時間。在等待案件審判期間,警察已經直接吊銷駕照。因此,租賃公會之總監Christian Brandt 提出解決方案建議是能獲得查詢駕駛執照登記冊,最好與獲得許可之租賃公司的合作也可以同時剔除任何營運不當的租賃公司,當租賃公司以查詢駕照是否已被吊銷, 將會更有時效性及及時。
A:網路設備業大廠思科支付5億美元併購以色列的應用監控公司Epsagon,Epsagon團隊將加入思科的戰略、培育和應用程式部門。 Epsagon 提供端到端監控解決方案(end-to-end monitoring solution),使 DevOps 和工程團隊能夠在任何類型的微服務(microservice)中監控、可視化、故障排除和快速修復客戶的雲端應用程式。過去一年,Epsagon 的員工人數增加三倍達到 60 人。
A:法國國貿觀測(Le MOCI)雜誌本(8)月19日專文報導,國民議會財經委員會(la Commission des finances de l’Assemblée nationale)外貿事務專任報告委員(rapporteur spécial) Fabrice Brun本年5月針對外貿預算實施情形撰擬報告,建議對於該國出口振興計畫本年因疫情等因素而未能執行完畢之經費額度,應予審慎保留及進行調整。 法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衝擊之振興經濟計畫中,計投入2億4,700萬歐元協助企業拓展海外出口市場;其中一部分資助法國商務投資署(Business France)主管的振興出口計畫與VIE青年企業國際實習(volontariat international en entreprise)計畫補助經費及法國TFE外貿出口平台(La Team France Export)之市場情報收集,另一部份則挹注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所管理之市場開發保險,特別是針對微型公司所設計之APA輔導開發新市場之保險(assurance prospection accompagnement)。惟政府美意卻因各項防疫限制未能大規模落實,成效不盡理想。 前述報告指出,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實施為期15個月之出口振興計畫補助,截至本年4月中旬共計核發3,306件,僅達執行總目標五分之一,且其中6成為單獨個案(missions individuelles),反而犧牲較符合中小企業需求之集體出團(missions collectives),報告中建議下半年比例有所逆轉。同期VIE青年企業國際實習計畫的補助成效更差,僅有272家企業申請。礙於防疫限制之不確定性,導致青年與企業均持觀望態度,因此計畫在疫情現實下略顯不合時宜。此外,自年初推出之APA保險申請並不踴躍,報告中呼籲應針對首度出口企業增加APA申請名額。 新冠疫情遲遲未見緩解,各國關閉邊境與防疫限制措施使得國際旅行困難重重,尤其是歐盟以外地區,對於企業主與出口業務主管可能因此涉及之相關爭端,報告則建議聯合外交與海關當局設立專責小組提供援助。 此外,報告另對出口輔導之加速佈署提出建議,如利用出口業務機構(如:銀行、會計師及領事館等)加強宣導政府相關措施,且行政程序亦應力求透明簡便。Bpifrance亦宜改良其相關出口融資保險工具,以更貼近中小企業之實務需求。
A:柬埔寨專家: RCEP是後疫情時代恢復的關鍵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專家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涵蓋東協10國、中、日、韓、澳、及紐西蘭等15國,約占全球GDP30%。然而,柬埔寨想要利用貿易協定來發展國家,必須同時加強投資,改善國內基礎建設,落實施政措施,並與外貿夥伴努力協調。 柬國商務部表示,RCEP預計於2022年1月1日生效,該協定將在未來20 年內逐步取消約92%的商品關稅,柬國將因累積原產地規則受惠。亞洲開發銀行表示,RCEP成員期待2030年獲得1,740億美元實際收入。 湄公河戰略夥伴執行主任Stephen Higgins表示,RCEP的最大優點是支持成員國價值鏈的多元化,鑑於柬埔寨年輕且不斷增長的勞動力、政治穩定與平穩的總體經濟環境,柬埔寨將成為這種多元化的大贏家。渠續表示,柬國要真正充分利用RCEP,還需要從事更多與交通物流相關的建設,同時建置更加簡化與透明的稅收制度。 柬國智庫-亞洲視覺研究所(AVI)學者Hokseang Lim、Sorana Touch及Sreynou Chhoun曾評論,柬國需要大量投資於交通基礎建設,包括道路、橋樑、鐵路、港口、機場及物流,以與其他RCEP簽署方相比始具有競爭優勢,才能充分利用RCEP協定帶來的好處。 世界銀行指出,柬埔寨是目前擁有亞太地區最差物流基礎設施的國家之一。因此,柬國官員正在優先考慮將現有海港現代化,金邊正在努力建設東協第2個智能物流中心。柬國公共工程暨交通部部長Sun Chanthol曾表示,物流是柬埔寨實現迄2030年成為中上收入國家與2050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目標的關鍵所在。
A:柬埔寨預估明(2022) 年經濟成長4.8%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國副總理兼財經部部長悟剖蒙(Aun Pornmoniroth)頃表示,經濟復甦完全取決於疫苗接種速度與對疾病傳播之控制,由於柬埔寨政府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順利展開大量快速施打,致使柬國提前經濟復甦,預測柬埔寨明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8% 悟部長表示,受到疫情影響,柬國去(2020)年經濟萎縮3.1%,雖然稍早曾預測柬國本(2021)年經濟成長為 4%,但由於2月20日爆發社區感染事件與Delta變種病毒肆虐,柬國經濟成長率已調降至2.4%。 悟部長強調,在疫情期間柬國政府已經釋出約7.2億美元的各項支出與補助,以保護國民生命、穩定生計及支持商業活動,該紓困預算並在本年7月再度加碼達到14.5億美元。 柬國經濟主要由服裝成衣、鞋類、旅遊業、房地產、建築及農業驅動。本年成長動力將依賴農業,因為其他部門,尤其是觀光旅遊業,仍受到疫情嚴重打擊。
A:柬埔寨財經部啟動第2期聯合融資計畫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商業經濟,2021年8月1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國財經部日前頃宣布,繼2020年4月啟動第1期聯合融資計畫額度用罄後,將啟動總額為1億美元的「支持中小型企業聯合融資第2期計畫」。該聯合融資計畫旨在提供低息貸款,以促進工業、服務與貿易等優先領域的中小型企業,擴大生產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參與上述計畫之金融機構共有26家,其中包括21家商業銀行、1家專業銀行、3家存款小額信貸機構及1家小額信貸機構。有信貸需要的中小型企業可向上述金融機構申請融資,但須遵守聯合融資計畫的條款與各項條件。 柬埔寨中小型企業銀行董事會表示,第2期計畫將中小型企業貸款規模提高至50萬美元,加強計畫宣傳及改善中小型企業貸款條件,使可申請貸款融資行業廣泛涵蓋,優先行業利率下降至6.5%,一般行業利率提高至7.5%,貸款年限維持7年。
A:資料來源:越南通訊社網站,2021年8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同奈省工業區管理局表示,雖然同奈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企業在該省的營收減少,惟外資仍對該省充滿信心,申請增資不曾間斷。2021年8月初迄今,該省已吸引1億美元外資,其中不少申請增資案。增資項目主要集中於工業輔助、電子、應用科技,以及環保產業等。 越南同奈省工業園管理局黎文銘(Le Van Danh)副局長表示,外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仍在該省擴大生產及經營,顯示外資具有獨到的長遠見解,深信疫情將獲得控制,同奈省以及越南全國生產活動亦將快速恢復。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市場已重新開放,隨著消費者需求激增,同奈省企業訂單亦水漲船高。 根據同奈工業園區管理局統計,2021年初迄今,該省吸引外人直投資金額高達9.6億美元,全球共41個國家外資投資,有效投資計畫案近1,400件,投資總金額高達270億美元。
A: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美大型零售公司近日公布上季財報顯示銷售額普遍大幅成長,惟業者擔憂Delta 新冠變種病毒病例遽增,重啟防疫限制,阻擋零售成長趨勢。 紐約Macy’s 百貨昨(19)日公布上季度財報,截至本年 7 月 31 日前3個月Macy’s門市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62%、同店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長,銷貨淨額為 56.5 億美元超過2020年及2019年,該公司表示返校、工作與社交場所需商品銷售強勁,尚無明顯證據表明銷售因疫情放緩;Coach母公司Tapestry及Kohl's 上季度銷售額亦恢復疫情前水準,Walmart、Target及 T.J. Maxx等公司亦均稱民眾重返零售商店,上季度銷售成長。 目前全美零售業正準備進入年終假期銷售,業者普遍擔憂變種病毒影響民眾消費意願,零售業勞動力短缺,以及亞洲製造廠停工與港口擁塞供應鏈等問題。此外電商巨頭Amazon近期宣布規劃開設類似百貨公司的大型實體零售店,以搶佔服飾、家居用品及電子產品等市場,亦引發傳統零售業者的憂心。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delta-variant-looms-over-rebound-in-clothes-shopping-11629385801
A:綜合報導,知情人士表示,總部位於紐約的格羅方德研議由摩根史坦利、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及瑞士信貸集團合作,向美國監管機構申請公開上市,估計市值約250億美元, 預計10月將對外公開消息,最快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掛牌上市,具體時程取決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市場條件。 格德方德CEO曾於本年7月透露計劃於2022年上市,承諾提高產量因應強勁的需求,預計投資10億美元,計劃將現有位在紐約上州的工廠提升產能及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並規劃在相同園區中建造第二座晶圓代工廠,以解決晶片短缺問題。另格羅方德亦否認近期英特爾欲以30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的消息,市場人士表示雙方合併恐導致格羅方德流失AMD等與英特爾為潛在競爭者的客戶,且可能面臨嚴格的反壟斷審查。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exclusive-chipmaker-globalfoundries-files-confidentially-us-ipo-sources-2021-08-18/ https://udn.com/news/story/7086/568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