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本(8)月19日發布新聞稿稱,針對中國對日本不鏽鋼產品課徵反傾銷稅一案,日本政府以中方可能違反國際協定為由,8月19日正式要求世界貿易組織(WTO)設立相當於「一審」的爭端解決小組委員會(panel),仲裁解決貿易糾紛。 中國自日本、韓國、印尼及歐盟(EU)等進口的不鏽鋼產品,經調查認定不合理低價傾銷,造成中國國內產業遭受損失,自2019年7月開始課徵為期5年之反傾銷稅;適用對象包括熱軋鋼板等不鏽鋼製品,其中對日本鋼品課徵18.1%或29.0%的反傾銷稅。 日本政府曾於本(2021)年6月向WTO提起訴訟,依照WTO協定要求中國進行雙邊協商,惟雙方最終未能獲得妥善解決。依照規定,若60天以內未能藉由雙邊協議取得解決,可要求設立爭端解決小組委員會的程序。 另外,據日本經濟產業省估算,因中國實施本案鋼品反傾銷措施,每年日本企業將額外負擔約11億日圓之追加關稅。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海關的統計,在2020-21財年的過去8個月(10月至 5月),緬甸進口了價值逾17.7億美元的石油產品。進口業者表示,石油的月進口量通常為4億美元,但由於疫情,海運貿易出現貨櫃短缺及銀行交易限制等問題,目前,自陸地邊境進口石油的國家可以非正式的「Hundi」系統支付貨款。石油需求在肺炎管制措施及緬元貶值的推動下,國內燃料油價格仍然看漲。 2021年2月初,國內零售市場上Octane92的燃料油定價在每升620緬幣左右、Octane 95為每升750緬幣、柴油為每升660緬幣以及Premium Diesel為每升670緬幣。根據當地燃料油市場統計,8月18日,Octane 92的價格升至每升1,105緬幣、Octane 95為每升1,125緬幣,柴油為每升1,050緬幣以及Premium Diesel為每升1,055緬幣。國內油價與國際市場及美元價值正相關。需求的飆升帶動了油價走揚,WTI(西德克薩斯中質油)價格仍小幅下跌至每桶6.6393萬美元。此外,匯率也會影響石油價格。在當地外匯市場,緬元正在走跌,8月18日約為1美元兌1,650緬幣。2 月中旬,1 美元僅值 1,430 緬幣。 緬甸石油貿易協會表示,緬甸通常主要從新加坡進口燃料油,每月汽油進口量達到20萬噸,柴油進口量達到40萬噸。緬甸約有2,000個加油站及50多家石油進口公司。緬甸90%的燃料油是進口的,其餘10%是本地生產的。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20-21財年10月1日至7月30日期間,緬泰邊境貿易增加了4,600萬美元,達到34億美元。緬甸對鄰國泰國的出口達到23億美元,而進口為10.9億美元。2016-17財年至2019-20財年(截至8月),泰國是緬甸在東協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其次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緬甸與泰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在2020-21財年(截至7月)約32.6億美元、2019-20財年為51億美元、2018-19財年為55億美元。 緬甸透過7個邊境檢查站與鄰國泰國進行邊境貿易,分別為大其力、苗瓦底、高當、丹老、Mawtaung、提基及眉色邊境地區。根據緬甸商務部的統計報告,苗瓦底邊境貿易占與泰國的最大貿易量,其次是提基。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MIFER)副部長Than Aung Kyaw於8月18日偕資深官員代表,出席第40屆東協經濟整合高階工作小組(視訊)會議(HLTF-EI)。 會中HLTF-EI領導人分別就東協成員國的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東協經濟復甦前景、東協全面復甦架構(ACRF)執行進展、汶萊擔任東協主席國期間之優先經濟成果(PEDs)、AEC藍圖2025期中審查報告的建議之戰略後續行動、第4次工業革命綜合戰略(4IR)的採認、東協共同體2025年後願景的籌備工作,以及柬埔寨擔任2022年東協主席之準備工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T副部長在會中簡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特別是政府加速疫苗接種的工作、國家疫苗方案中民間之合作情形,以及促進 COVID-19 相關藥品與醫療設備進口的措施。此外,他還介紹執行緬甸經濟復甦計畫(MERP)的準備工作,以及緬甸落實東協全面復甦架構的後續行動。 會議由新加坡貿工部常任秘書Gabriel Lim主持。來自東協成員國的HLTF-EI領導人,東協秘書處副秘書長及代表出席會議。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8月19日 越南農業及農村發展部栽種局Lê Thanh Tùng局長於2021年8月19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主動減少插秧及施肥量,降低稻米種植生產成本」線上論壇表示,2021年越南九龍江平原稻米夏秋季節種植成本與2020年同期比較,每公噸上漲14萬3,000越盾,每公斤為3,728越盾。 根據栽種局報告,2021年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平原稻米夏秋季節插秧面積達150萬公頃,稻米收成面積達82萬公頃,每公頃收成量達5.67公噸,總收成464.9萬公噸。按照插秧面積計算,夏秋季節稻米收成量可達850.5萬公噸,累計上述稻米收成量之種植成本,年漲1兆2,000億越盾。 Lê局長續稱,越南芹苴市2021年稻米夏秋季節種植生產成本中,勞動成本占28%、肥料及農藥成本占38%(肥料占22%)、種子占9%,收成費用占11%、犁地成本占8%及其他種植生產成本占6%,因此降低稻米種植生產成本將有助企業降低稻米出口價格,增加出口,提高農民栽種利潤。 惟目前越南稻米不僅遭遇肥料價格大幅上揚,且面臨稻米價格大幅下降問題,導致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平原農民每公斤稻米虧損1,830至2,250越盾,總計預估虧損將達上千億越盾。
A:資料來源:越南勞動人報網站,2021年8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胡志明市科技廳阮越勇(Nguyen Viet Dung)廳長表示,迄今胡志明市已支持約280個新創計畫案,包括96個資訊科技計畫案、41個旅遊計畫案、32個教育計畫案、24個物流計畫案、15個公共計畫案,以及72個其他領域計畫案。成功育成之計畫案將視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繼續獲得胡志明市支持創新-新創企業計畫案(SPEEDUP)補助。 胡志明市仍持續推出多項研究發展與創新補助政策,鼓勵企業配合各大學及研究院共同進行科技及研發合作,並應用科技至生產及經營、創新創業計畫,以及育成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等。企業應用科技至生產及經營計畫案獲通過後,最高可補助30%經費。 為育成更多能夠解決社區問題之創意、創新創業,及社區創業計畫案,胡志明市將最高補助5億越盾來支持創新創業計畫案。同時,胡志明市正推動國際技術合作計畫案,鼓勵企業與國外合作夥伴進行技術轉讓,以及育成高科技農業企業等。
A:越南本(2021)年前7月商品輸往日本共118億美元,年增9.02%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8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Tổng cục Hải quan)8/12日統計資料,本(2021)年前7月越南商品輸往日本總金額逾118億美元,年增9.02%。 本年前7月計有3項商品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包括紡織品18億美元,占輸往日本總金額15.5%;運輸工具及相關零組件為15.2億美元,占12.9%,增長12.4%;機械設備暨相關零組件為15億美元,占12.7%,增長34.6%。 本年前7月對日本出口增長產品,包括鋼鐵製品(165.1%)、可塑性原料 (63.7%)、塑料製品(51.4%)、電線及電纜 (30.9%)、其他一般金屬及相關製品(34%),以及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33.7%)等。 輸往日本衰退商品,包括電腦電子暨相關零組件年減(6.5%)、手提袋,錢包,行李箱,帽子及傘子(21.4%)、紙及紙製品(14%)、畜牧飼料及原料(16.1%)等。 越南本(2021)年7月份及累計本年前7個月輸往日本商品統計1覽表: 名稱 2021年7月份 金額(USD) 較2021年6月增減(%) 2021前7個月 金額(USD) 較2020年同期增減(%) 比較 (%) 合計 1,753,201,657 -2.23 11,827,486,668 9.02 100 紡織品 266,748,299 0.77 1,841,631,936 -6.53 15.57 運輸工具及相關零組件 203,639,045 -15.77 1,527,684,646 25.42 12.92 機械設備暨相關零組件 204,342,657 -6.51 1,504,794,510 34.60 12.72 木材及木製品 128,880,783 4.80 834,716,462 18.74 7.06 水產品 122,246,794 -3.77 802,280,198 1.34 6.78 鞋類 60,436,741 -40.15 571,389,117 3.60 4.83 電腦電子暨相關零組件 75,484,143 -8.12 534,312,316 -6.59 4.52 電話及相關零組件 104,558,815 74.56 520,013,862 0.57 4.40 可塑性原料 59,079,757 -2.96 390,764,874 -1.29 3.30 鋼鐵製品 46,340,865 -13.65 302,195,789 7.74 2.56 電線及電纜 32,457,795 -6.99 223,657,686 30.92 1.89 化學品 30,671,022 -5.47 204,963,820 16.64 1.73 玩具與運動用品 26,479,608 -10.91 194,035,768 -6.20 1.64 其他一般金屬及相關製品 26,085,891 -2.69 171,755,655 34.06 1.45 手提袋,錢包,行李箱,帽子及傘子 22,911,895 -21.95 171,145,076 -21.45 1.45 咖啡 19,365,183 14.39 129,966,947 11.31 1.10 橡膠製品 16,183,385 -6.08 118,281,794 51.43 1.00 化學製品 12,847,751 -18.79 105,675,174 16.94 0.89 鋼鐵 26,635,961 71.58 102,002,464 165.10 0.86 蔬果 14,401,254 -13.42 93,613,275 18.21 0.79 皮革、紡織原副料 9,579,520 -5.71 88,637,984 4.07 0.75 原油 45,067,720 66,636,775 3.13 0.56 可塑性原料 11,267,289 33.88 59,385,177 67.34 0.50 紗線及纖維 8,560,664 14.27 52,175,381 13.89 0.44 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 7,463,088 14.36 50,901,385 33.76 0.43 陶瓷製品 7,150,817 -9.74 49,996,851 9.99 0.42 寶石,珍貴金屬及相關製品 6,213,785 15.39 40,936,016 32.40 0.35 紙及紙製品 5,284,602 14.35 37,724,081 -14.07 0.32 藤、竹、莎草地毯相關產品 4,993,302 -16.79 35,640,396 15.48 0.30 腰果 6,464,754 -16.49 34,851,777 36.58 0.29 玻璃及玻璃製品 9,901,762 40.81 33,329,700 16.17 0.28 糖果餅乾及五穀製品 4,532,904 -15.82 33,019,465 18.20 0.28 煤炭 2,720,817 -75.92 28,823,094 1.97 0.24 簾子布及其他技術紡織布 5,212,739 29.56 25,841,150 85.03 0.22 畜牧飼料及原料 1,956,455 -10.05 13,472,702 -16.16 0.11 橡膠 1,754,225 -12.95 11,539,680 32.87 0.10 礦及其他礦產品 1,949,654 -7.75 11,057,307 32.61 0.09 胡椒 1,438,746 117.78 5,676,971 34.45 0.05 肥料 31,520 -73.97 730,799 28.60 0.01 木薯及其製品 -100.00 167,989 -82.19 0.00 其他商品 111,859,651 -11.21 802,060,618 -5.07 6.78
A:越南本(2021)年前7月水產品進口金額12億美元,年増20.4%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2021年8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越南本年前7月自全球進口水產品累計金額達12億美元,年増20.4%,其中,本年7月水產品進口金額達1億7,373萬美元,月增10%,年增16.7%。 本年7月,印度為成長最多之進口來源,進口金額達3,862萬美元,月增63.1%,年增62.9%。前7月自印度進口金額達1億8,798萬美元,年增37.2%,占水產品進口總金額15.7%。自挪威進口金額達1,783萬美元,月減14.7%,年增2.%。前7月自挪威進口金額達1億6,900萬美元,年增25.3%,占水產品進口總金額11%。 自東南亞進口金額達1,783萬美元,月減18%,年增12.7%。前7月自東南亞進口金額達1億4,048萬美元,年增19.3%,占水產品進口總金額11.7%。 越南本年前7月自全球進口水產品,較去年同期呈現成長之進口來源為中國,進口金額1億278萬美元,增激38.9%(占8.6%),惟7月單月進口金額達1億4,470萬美元,月減1%,年增15%。 越南2021年7月份及累計前7個月水產品進口統計1覽表 進口來源國 2021年7月份 (美元) 較2021年6月增/減(%) 2020年同期增/減(%) 2021年前7個月(美元) 成長(%) 比重 (%) 合計 173,729,051 10.06 16.65 1,196,315,468 20.37 100 印度 38,623,434 63.1 62.85 187,975,290 37.2 15.71 挪威 17,825,333 -14.66 12.67 140,482,448 19.33 11.74 東南亞 16,898,719 -18 2.24 131,702,039 25.31 11.01 中國 14,469,739 -1.04 15.2 102,775,508 38.85 8.59 日本 13,312,065 5.01 -28.91 98,751,062 -2.72 8.25 印尼 10,905,225 -5.03 15.82 88,540,859 38.12 7.4 臺灣 10,914,074 26.89 100.39 70,271,029 7.06 5.87 韓國 10,266,652 144.22 172.15 57,683,983 122.5 4.82 智利 3,788,368 -48.34 -49.64 51,619,463 0.31 4.31 俄羅斯 6,039,862 -34.63 -35.85 51,130,855 -14.89 4.27 美國 7,058,822 -12.83 202.31 45,328,346 19.58 3.79 加拿大 3,399,461 -10.01 4.89 18,504,973 21.74 1.55 泰國 2,000,898 -34.53 -2.04 14,346,087 6.58 1.2 丹麥 884,134 -36.96 58.46 12,108,397 -4.17 1.01 菲律賓 1,906,278 -32.43 -37.29 10,250,896 -21.55 0.86 英國 979,287 -44.62 -28.7 9,378,990 -8.13 0.78 馬來西亞 817,990 -24.05 -57.26 8,891,169 -3.03 0.74 新加坡 1,043,294 -21.53 793.58 7,357,336 417.13 0.61 波蘭 805,434 55.66 -43.76 4,687,402 -31.34 0.39 愛爾蘭 636,402 3.35 4.02 3,778,972 99.62 0.32 緬甸 225,034 -73.21 2,315,692 -40.23 0.19 孟加拉 107,501 -8.62 66.26 1,120,496 61.16 0.09
A:給灣區的三筆近兩億元的聯邦基礎建設貸款週二(8/17)宣布,將用來修補灣區老舊的陶瓷自來水管,資助Redwood City的一座汙水處理廠等工程所需。 週二在聯邦環保署位於Redwood Shores正在興建的新廢水處理廠,由Silicon Valley Clean Water(SVCW)所舉辦的一場活動上,聯邦環保署長Michael Regan宣布兩筆《水基礎設施金融與創新法案》下的貸款,總計1.43億元要撥給SVCW,另外一筆2500萬元的貸款要給Oro Loma下水道區當項目支援基金,這些項目估計可創造超過2,500份工作機會。他並表示,如果國會通過激辯多時的兆元基礎設施法案,這些錢可能還會增加。 Regan署長說:「投資水資源基礎設施已經證明要花時間,並且會提供各種好處,包括建設應對氣候和乾旱的彈性水資源系統,維護公共衛生,以及創造待遇不錯的工作。今天的宣布體現兩黨基礎設施協議的共識,它將為全國各個社區擴大這些龐大利益的範圍。」 https://newsforchinese.com/v3/2021/08/%e8%81%af%e9%82%a6%e5%b0%87%e7%b5%a6%e7%81%a3%e5%8d%80%e8%bf%91%e5%85%a9%e5%84%84%e5%85%83%e5%81%9a%e6%b0%b4%e5%9f%ba%e7%a4%8e%e8%a8%ad%e6%96%bd/
A:包括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在內等科技大廠,過去一年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讓員工遠距上班。原訂今年稍早恢復進辦公室的時間表,則因變種病毒迅速傳播而一延再延。相較於科技公司白領勞工已習慣在家上班的新模式,工作型態截然不同的藍領勞工,由於不確定何時能夠正常復工,不知道飯碗能否保住,感到前途茫茫。 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33歲麥德琳‧瑞維拉(Madeleine Rivera)是谷歌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辦公室的餐廳服務員。過去幾周裡,她的工作包括發放冰棒給回到辦公室上班的谷歌員工。她說,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雖然有Delta變種病毒,「感覺好像生活終於回歸正常」。 蘋果公司(Apple)已宣布原本要原求員工今年10月回到辦公室上班,但現在則說至少延到明年1月。Lyft、臉書等同樣延後員工進辦公室的規畫,而在這些科技公司工作的餐廳員工、接駁車司機、清潔員工等,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恢復上班,甚至不確定工作是否能夠保住。 報導指出,37歲的臉書餐廳員工莉莉安娜‧莫拉列斯(Liliana Morales)從疫情剛發生後便開始放無薪假,直到日前終於返回工作崗位。她說:「大家都應該回歸正常生活作息才對,我已經好幾個月都無班可上。」 洛杉磯加大(UCLA)勞動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黃道權(Kent Wong)對國家廣播公司指出,瑞維拉與莫拉列斯都有參加勞工工會,狀況可能比沒參加工會的勞工略好一些。 亞馬遜(Amazon)倉儲員工便沒有工會組織,根據媒體報導,疫情期間參加工會活動的某些亞馬遜倉儲員工,曾經遭到懲處。 黃道權分析,藍領勞工如今不管是否參加工會,同樣面臨挑戰,仍然屬於弱勢,尤其是在生活開銷較高的矽谷等地區工作的藍領勞工。 他說,矽谷房價與房租都一路上漲,許多低薪工人被迫離開社區,兩極化勞動力(two-tiered workforce)的趨勢非常明顯。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5688532
A:消息人士透露,電商巨頭亞馬遜將開設實體店面,營運模式將類似百貨公司;不過店面預計小於一般百貨公司,新店傳將開設於俄亥俄州和加州。 販售服飾、家具、電子產品 自有品牌為主 亞馬遜第一批百貨公司零售空間將有3萬平方英呎,小於多數百貨公司的10萬平方英呎;目前還無法得知店內將販售的品牌,但據稱將以亞馬遜自有品牌為主,販售服飾、家具和電子產品等,不過尚未定案。 亞馬遜使零售業者遭受嚴重衝擊甚至倒閉後,這次更進一步持續將觸角深入實體零售業;根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亞馬遜現在已是全美最大服飾銷售業者。 不過美國曾盛極一時的百貨業,多年來被快時尚與網路電商夾擊,經營相當掙扎;顧問公司「消費者成長夥伴」(Customer Growth Partners)就指出,除汽車、加油和餐廳外,過去十年百貨公司拿下10%的零售業績,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卻連1%都不到。 新冠肺炎疫情後,更有 J.C. Penney等百貨業者聲請破產經營權易主,或進行數位轉型;不過分析師與業界高層尚未宣布百貨業壽終正寢;精品品牌Michael Kors母公司Capri控股執行長埃多(John Idol)日前曾表示:「消費者的確回到了百貨公司購物。」 消息人士指出,亞馬遜大約在兩年前,拋出開設大型商店展示自家產品的想法;公司高層也認為,實體店將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呈現自家商品吸引顧客。亞馬遜期望實體店面能收集顧客數據,提供新的購物體驗。 亞馬遜的實體店面銷售額在今年第二季年增率達11%,近年則是投入更多資源企圖打進時裝產業,但要進軍高價時裝仍有一定難度;雖然去年高檔女裝品牌Oscar de la Renta於亞馬遜上架販售禮服,卻鮮少精品品牌跟進。 亞馬遜目前在全美有20多間書店,Amazon Go便利商店,以及專門販賣熱門商品的四星店(4-star store)等;以百貨公司再一步進軍零售業,將衝擊傳統市場。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87/5686794?from=wj_catelistnews
A:汽車製造商花費數十億元開發經費以過渡到更清潔、更環保的電池驅動車輛,但新科技帶來更高的成本:損害商譽的火災、召回、突然斷電以及無法啟動。 對於傳統汽車製造商來說,電池科技的學習曲線很陡峭,即使對於提早布局的特斯拉來說一樣深具挑戰性。 目前電動車的諸多問題在於軟體和電池這兩塊最重要的關鍵,而它們向來不是傳統底特律汽車製造商的專業核心領域。 J.D. Power汽車部門總裁貝茲(Doug Betts)表示:「任何時候進入一個新的科技領域,要學的會比知道的多。」「風險一定有,但也有必須學習的東西。」 這些問題已經呈現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去年通用汽車(GM)、現代汽車和福特汽車合計發出3次召回令,涉及約13萬2500輛電動車,總成本為22億元。最近,GM斥資8億元召回雪佛蘭Bolt EV,因報導指稱該車型電池組中的鋰離子電池存在兩個「罕見的製造缺陷」,造成數起火災。 Guidehouse Insights首席分析師亞布薩米德(Sam Abuelsamid)說,「在從汽油車轉向電動車時,必須面對一系列全新的問題,而業者只需搞清楚如何面對那些過去從未面對的問題。」 貝茲表示,他相信傳統汽車製造商在推出更多電動車後就會解決這些問題,這只是時間問題,「我不認為傳統製造商遇到的麻煩比特斯拉多。特斯拉也發生過火災。只是顯然它們現在有更多的經驗。」 一般來說,車輛起火很常見。根據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統計,2018年全美發生21萬2500起車輛火災,造成560名平民死亡、1500名平民受傷和19億元的直接財損。 大多數火災與電動車無關,電動車每年仍僅占美國新車銷量的2%至3%。然而,汽車製造商及其電池供應商在製造純電動車及其零件時必須非常小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5686994?from=wj_catelistnews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部長(Minister of Industry, Trade and Supply )Maha Ali於本(110)年8月16日在全國Tijara聯盟第六屆年會上指出,全國Tijara聯盟在鞏固約旦與美國之間經濟合作方面具關鍵地位。該年會旨在研討確定2021-2022年雙邊合作策略重點優先事項。美國駐約旦大使Henry Wooster、約旦美國商會執行長Rose Alissi以及聯盟相關成員均與會。 全國Tijara聯盟由來自公共和私營部門的34個經濟實體組成,旨在透過加強約旦與美國經濟關係,共同努力實現經濟成長之目標。作為成員國之間對話、交流專業知識與共同努力之平臺,探討如何利用「美約自由貿易協定」提供之機會。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A部長強調聯盟在增加雙邊貿易額與利用自由貿易協定提供機會方面關鍵作用,約旦係世界上第一個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阿拉伯國家,亦是世界上第四個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此促成約旦對美國市場的出口額顯著增加。並強調約旦國王本年七月訪問美國以及與美國總統拜登、高級官員及國會議員會談之重要性,該次訪問之成果,將更加強兩國之間之經濟合作,該部將持續支持增加約旦與美國間之雙邊貿易。 美國駐約旦W大使指出,美約自由貿易協定並非僅針對大企業,來自約旦與美國之中小企業均有資格利用美、約旦自由貿易協定。Tijara聯盟將是雙方未來努力的核心。約旦工業總會主席Fathi Al Jaghbeer指出,美國係約旦最大之貿易夥伴,因為美國約旦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約旦對美出口額顯著成長。呼籲工業與服務提供相關公司透過全國Tijara聯盟之計畫方案與活動,探索與運用美約自由貿易協定提供之機會。 美國約旦商會理事Tarek Tabbaa表示,政府應制定闖造有利之商業環境之政策,並透過公共與私營部門共同努力,運用美約自由貿易協定提供之機會促進投資與貿易,創造就業機會,加速經濟成長,使企業獲得具體成果。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數位經濟與企業部長(Minister of Digital Ec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Ahmad Hanandeh於本(110)年8月16日表示,該部規劃近期將為公民啟用數位身份證,該部正在完成數位身份證啟動之最後階段。 H部長指出,數位身份證是提供公民電子化服務之基礎,然欲取得該數位身分證,約旦相關部會業已配合數位身分證之啟用,研討如何簡化手續以提供便民相關之電子化服務,如電信公司與銀行等。 H部長續指出,數位身分證需公民親自至該部提出申請,該部將根據公民的需要,以漸進方式啟動數位身份證功能,公民在需要時將被要求啟動某些服務。該部將與公共部門合作,對電子文件進行認證,使公民能夠將官方文件保留在手機上。一旦公民啟動數位身份證,電子簽章系統亦將同時被啟動,並認可為允許電子簽章之交易。屆時將有一個數位簽章,以取代個人簽名方式,保證一個人可以使用其數位身份證簽署某些文件。此種電子簽名可用於政府交易,私營部門亦可與政府之電子簽章資料庫連接。至於丟失數位ID之可能影響,基於數位身分證係採使用者名字與密碼登入,且有數個驗證數位ID 程序,不必擔心遺失問題。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8月21日新增428例,截至21晚,累計確診788,516例,死亡10,285例,PCR檢測確診率為2.8%。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自本年1月13日全國疫苗接種以來,約旦共有3,848,814人登記接受冠狀病毒疫苗,共有3,336,231人接受第一劑疫苗,2,707,700人接受第二劑疫苗。 根據報導,衛生部部長Feras Al Hawari表示,約旦COVID-19死亡與感染人數雖有波動,惟依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及數據,約旦疫情仍然穩定。此由COVID-19疫苗之高接種率使約旦避免第三波疫情大流行。約旦共計提供四種經國際認可之疫苗與所有在約旦的人。疫苗是提高免疫力與保持穩定疫情唯一手段。目前約旦學校教師之接種率在大學教職員工中為85%,在教職員工中為90%,目標是全面恢復課堂教育。關於接受第三劑COVID-19疫苗接種,衛生部將對包括癌症患者、腎臟移植、骨髓移植、愛滋病感染者以及任何免疫系統低弱之其他疾病患者,安排第三劑疫苗接種。
A:尼加拉瓜人購買力下降,不僅由於三年經濟衰退及疫情,且與尼加拉瓜實際工資自1996年至2006年間長期停滯不前有關。 儘管自1996年至2006年經濟以每年4%速度成長,尼國實際工資並未反映其增長。根據央行數據,從2007年到今年5月,尼國實際工資從4,470.9尼幣到4,327.9尼幣,下降3.20%,人們已無法以相同工資水準買到相同產品。如果將2007年實際工資變化與經濟衰退三年之前(即20017年)相比,僅6.86% 微幅改善。根據國家發展信息研究所(Inide)統計,截至今年5月,尼正職員工購買力(4,327.9尼幣)僅佔2021年同月食品籃成本43%,為10,026.61尼幣。 儘管在經濟衰退前曾有多年成長,但為什麼尼人購買力仍有15年停滯?2位不具名經濟學家一致認為,實際工資清楚地反映勞動力市場不堪重負,之前的經濟增長並未惠及絕大多數勞工,也未提高生產力。專家指出,僅30% 的人有正式工作,即非正式勞工佔臨70%以上,故勞工購買力很可能低於官方統計水平,且由於需求過大,工資往往會在這類工作中調降,即1970年代眾所周知的「變相失業」。「勞動力供過於求」肇因於經濟成長無法影響工資,從而影響購買力。越來越多人想尋求正職工作,導致工資無實質性提高,加上通貨膨脹等因素,購買力停滯不前。 另一位不具名經濟學家表示,直到現在尼國尚無經濟轉型的經濟戰略規劃才是問題所在,如提高生產力、改變生產和提高技術從而增加就業機會等規劃。近年來私部門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以及管理職位實際工資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24%。加上通貨膨脹 (價格上升)大於官方數字,降低購買力。且根據尼央行數據,截至今年6月,公務員購買力從2007年的4,512.7尼幣增加到 4,636尼幣,15年來僅提高了123尼幣,相當於增加2.72%。說明各個層面的勞動力市場購買力皆停滯不前。
A:依據尼國中央銀行報告統計顯示,尼國外匯存底淨額(RIN)增加3,39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資源流入非金融公共部門(4,420 萬美元)、以美元計的 BCN 票據淨配售(2,900 萬美元)、以美元計的準備金要求增加(1,720 萬美元)和在較小程度上淨購買外幣(1,560 萬美元)。這部分被以美元支付的貨幣存款(4,550 萬美元)和外債償付(2,590 萬美元)所抵消。 納入外幣與儲備金要求相關的變動,以及尼國央行在外幣和金融機構存款擔保基金(FOGADE)的淨配置,在調整後的外匯存底淨額(RINA)累積至3,230萬美元。央行外滙存底總額 (RIB)於本年7月份增加2,690萬美元,最終餘額為36億3,870萬美元,續創本年新高。國家金融系統(SFN)的外匯存底增加7,570萬美元,金額達5億8,340萬美元。爰此,綜合國際外匯存底增加1億250萬美元,7 月底餘額為42億2,210萬美元。尼國央行外匯存底總額與準備貨幣餘額相較,覆蓋率為準備貨幣的3.28倍,為支持當前匯率制度穩定原因。
A: 谷歌(Google)將解散其健康部門Google Health,該部門主管大衛.范伯格(David Feinberg)將於9月1日離職。 新浪科技報道,一份內部備忘錄顯示,Google Health旗下的項目和團隊將被分散到谷歌的不同部門。與此同時,電子病歷巨頭Cerner公司20日宣布,范伯格將加盟該公司,出任CEO兼總裁。Google Heath組建於2018年,由備受尊敬的醫療高管、醫療服務機構Geisinger Health時任CEO范伯格來領導。 Google Heath一直是谷歌的重要產品部門,截至今年3月,該部門擁有約700名員工,從事研究、成像、臨床工具和健康感測器等方面的工作。 20日,范伯格的主管、谷歌研究部門負責人杰夫.迪恩(Jeff Dean)在一封致員工的備忘錄中稱,Google Health將不再作為一個統一的組織運作。 根據這份備忘錄,谷歌首席醫療官(CMO)凱倫.德薩爾沃(Karen DeSalvo)(領導監管和臨床事務團隊)將向谷歌首席法務官(CLO)肯特.沃克(Kent Walker)匯報工作。 而Google Health的臨床醫生團隊(正構建一種工具,讓醫生更容易地搜索健康記錄),將直接向迪恩匯報工作。 Google Health的AI團隊(專注於醫療成像等項目),將向搜索和人工智慧副總裁尤西.馬蒂亞斯(Yossi Matias)匯報工作。 對此谷歌的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谷歌堅信技術的力量可以改善健康,我們已增加整個公司的健康投資。這包括在Google Health內部開發項目,在搜索、地圖和YouTube上推出和擴大與健康相關的功能,覆蓋數十億人。」 今年6月,谷歌已經對Google Health進行了重組,大約130名員工被轉移到其他部門。 除了谷歌,蘋果的醫療保健項目似乎也發展得不夠順利。此前一日有報道稱,蘋果正在縮減其健康部門的一個關鍵項目,即HealthHabit應用程序。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將來HealthHabit可能繼續存在,只不過員工和功能將減少;當然也可能完全關閉。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8-21/google-health%e8%a7%a3%e6%95%a3-%e9%83%a8%e9%96%80%e4%b8%bb%e7%ae%a1%e4%b8%8b%e6%9c%88%e9%9b%a2%e8%81%b7/3588584
A:加州政府監管機構20日開始嚴加控管沙加緬度河(Sacramento River)與聖荷昆河(San Joaquin River)流域用水,下令約4500個鄉鎮、農民、水區與其他土地擁有者,包括舊金山市在內,停止再使用流域河水,否則將面臨高達1天1萬元的罰款。 此舉正值加州陷入長達2年的異常乾旱之際。州監管機構表示,湖泊溪流與河流不再有足夠水量供給每個人使用,必須對持續減少的供水進行配給。 史無前例的新限令必定面臨阻力與法律挑戰。它們也將重擊加州農業,自佛萊斯諾到俄勒岡邊界,沒有其他水源可供作田地灌溉。全州許多城鎮也被告知停止抽水,儘管大部分鄉鎮都有替代供應或儲水,但不喜歡被限制。加州水資源控制委員會副主任艾克達爾(Erik Ekdahl)負責監督水權部門,他表示,每個人都應遵守限制令,若有必要,當局已準備好強制執行限水令。 這次嚴加控管引用河水行動,是該委員會執行加州水權系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削減用水。監管機構已於6月致信給數千名水權持有人,表示將沒有足夠水量可達到其需求,但直至現在才開始採取行動。過去法律訴訟挑戰委員會權威,導致更長時間啟動程序。 舊金山市從聖荷昆河流域的圖歐勒米河(Tuolumne River)引水,1901-1911年間擁有數十項水權,但根據委員會命令,水權將受到限制。舊金山公共事業委員會表示,正在調查情況。不過,儘管有嚴格限水令,舊金山市有足夠水量來滿足至少數年需求,儲存水也不受州府限制。若民眾健康或安全受到損害,供水機構可尋求免於限水。 沙加緬度河水域涵蓋許多沙市以北的河流,加州限制1890年中期以後的水權擁有者。在聖荷昆河水域,幾乎沙加緬度以南的所有河流的水權者都受到限制,除了擁有水道旁邊土地的河岸權擁有者。共計有1萬300個水權被削減,其為4500個人、企業與公家機關所擁有。 州監管機構強調,一旦河流情況改善,限制將取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19/5689523?from=wj_catelistnews
A:美國線上支付平台PayPal在英國推出加密貨幣服務,本周起開放英國用戶買賣和持有加密幣,為該平台首度在美國本土市場以外推出這項服務。PayPal去年10月已在美國推出這項服務。 PayPal區塊鏈、加密幣及數位貨幣部門總經理達龐奇說:「這項服務在美國取得亮麗的成績,我們期待這項服務在英國同樣能有出色的表現。」 PayPal這項新服務,允許顧客能用最低1英鎊資金買賣並持有比特幣、比特幣現金、乙太幣及萊特幣。用戶也可追蹤加密貨幣的即時走勢,和找到加密幣市場中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 PayPal的英國版加密幣服務比照美版產品,仰賴紐約數位貨幣公司Paxos,幫助英國用戶買賣和持有加密幣。PayPal表示,已與英國監管機構洽談推出這項服務。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尚未對此發表看法。 PayPal的英版加密幣服務,類似英國金融科技業者Revolut推出的產品。例如,PayPal用戶不能把帳戶裡的加密幣轉移至該應用程式(App)之外。Revolut近來開始測試一項新功能,允許用戶把比特幣提領至個人帳戶。 PayPal表示,開拓比特幣業務是要讓人參與市場更方便。達龐奇說:「加密幣已問世很長一段時間,但你必須做一點功課才能進場。像我們這樣的平台是非常好的入門管道。」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569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