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州府周五(20日)公佈最新就業數據,雖然加州新增職位創下紀錄,但失業金申領人數持續高企,反映Delta變種病毒或使人們對重回工作崗位卻步。 加州就業發展局(EDD)數據顯示,加州自今年2月起月均新增逾11萬1000份職位,填補了去年3、4月州長紐森因爆疫首頒居家避疫令後失去270萬份職位的58%,單在7月就增加11萬4400份。 但申領失業金人數已連續四周上升。加州工人佔全美勞動力11.7%,但佔上周所有失業金領取人數21.4%。全州逾300萬人仍領取某種形式的失業福利。 曾任EDD局長的賓州律師事務所莫里斯(Duane Morris)特別顧問伯力克(Michael Bernick)說︰「(申領人數)有數個月沒有大幅減少,即使我們創造了這些職位。真令人不安,暗示仍有大量州民領取失業金,沒有在工作。」 其他專家則認為,要從疫情角度了解目前勞動市場,因為隨著更多人接種和新變種病毒造成新挑戰,令事情不斷變化。 柏克萊加大勞工經濟學家阿萊格雷托(Sylvia Allegretto)指出,人們根據新資訊作出不同行動,從而影響勞動市場。 加州7月份失業率維持7.6%,與新墨西哥和紐約州並列全美第二高。但上月失業率維持不變,是因為同月另有56,600人投入勞動市場,也許意味更多人正在求職。 阿萊格雷托提到,離職人數比例較高,這是經濟衰退時一般不會見到的事,「因為太多職位一次過出現,很多人離職是他們會說『我可以找到更好條件的工作』」。他坦言這種情況沒有令他感到驚訝,他又指當顧及目前發生的事就不用擔心太多。 延長後的聯邦失業金福利下月屆滿,高達200萬人恐失福利。總統拜登周四(19日)表明,部份州可利用聯邦紓困金延長相關福利。 11個加州行業中,有9個上月職位增加,酒店及飲食業增加49%最高。另有31%新職位來自教育及健康服務,大部份源於學校開辦暑期班助學生追回一年來在家學習的進度。 製造業職位流失最多,減少4,500份,流失最大是運輸器材製造。 洛杉磯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金融及經濟教授孫聖源(Sung Won Sohn)形容,報告顯示7月勞動市場表現不俗,但因Delta變種病毒成為一大問題,且可能成為加州經濟復甦的主要障礙,他認為部份人因疫情回升猶豫返回崗位。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8-21/%e5%8a%a0%e5%b7%9e%e5%8b%9e%e5%8b%95%e5%b8%82%e5%a0%b4-%e7%ab%9f%e5%87%ba%e6%80%aa%e7%95%b0%e7%8f%be%e8%b1%a1/3588677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2021年8月23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8)月23日以「部長呼籲南部關稅同盟民間企業參與」(Minister’s call for SACU private sector engagement)為題,報導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頃召開貿易及工業部長級會議,討論SACU工業化議程之執行進展,並決定SACU將以皮革及皮革產品、水果及蔬菜產品、肉類及肉類產品、紡織品及服裝以及化妝品及精油等5大優先推動產業。   史瓦帝尼與波札納、賴索托、納米比亞及南非同屬SACU成員國。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Khumalo)於本月19日曾出席SACU於波札納首府Gaborone舉行之貿易及工業部長會議。該會議除簡報SACU工業化議程之最新進展外,SACU秘書長Paulina Mbala Elago亦提報SACU工業化、促進出口及投資技術委員會之進度報告,並規劃8月24日舉行SACU部門別圓桌會議(sectoral roundtable),此係延續本(2021)年3月及7月舉行之部門別圓桌會議之決議。因考量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AfCFTA)及各產業之可能限制因素,SACU成員爰強調須著重在出口及投資之相關機會。   SACU圓桌會議之目的係為確認該產業面臨之發展潛力與挑戰,並提出適當建議供與會部長參考。因此,SACU已確認皮革及皮革產品、水果及蔬菜產品、肉類及肉類產品、紡織品及服裝以及化妝品及精油等5大優先產業部門之價值鏈。且 SACU 理事會決議將製藥及化學產業範圍限縮至藥品、化妝品及精油,以期在SACU地區建立製造能力,並取得具體之成果。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7/P200號(商情文號:第697號) 商情本文: 根據18日官方數據,蘇格蘭政府財政赤字於2020/2021年財政年大幅增加至363億英鎊,財政赤字上升占GDP的 22.4%,可見若蘇格蘭脫離英國,將面臨的巨大財政挑戰;相比之下,英國整體赤字僅占GDP的14.2%。數據尚顯示,蘇格蘭政府財政狀況相對脆弱,在2019/2020年財政年中,蘇格蘭政府財政赤字也占GDP的 8.8%,而英國政府赤字則僅為GDP的2.6%。由於疫情期間油價大跌,蘇格蘭在北海生產的收入於2020/2021年達5億英鎊,低於前一年的8億英鎊,蘇格蘭政府之公共部門人均收入(Scotland’s public sector revenues)為11496英鎊,較英國整體平均值少382英鎊。 在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於5月再次贏得大選後,該黨預計在2023年底前再次推出獨立公投。蘇格蘭財政大臣Kate Forbes表示,政府赤字新數據將不會阻止蘇格蘭民族黨在疫情危機後,將把注意力重新轉向獨立運動的決心;且世界各地政府赤字均有增加情形。 然而,由於蘇格蘭政府赤字與英國整體情況相比,多8%以上,此實為反對蘇格蘭獨立派提供有力的證據,即蘇格蘭脫離英國將面臨嚴重的公共支出風險。蘇格蘭工黨的副黨魁Jackie Baillie便指出,在經濟復甦期間欲展開一場極具破壞性的公投舉止,是不可想像的魯莽行為。 蘇格蘭政府官方數據無疑增加蘇格蘭民族黨的壓力。尚有經濟學家表示,與英國整體相比,蘇格蘭政府赤字在過去一年來成長巨大,部分反映蘇格蘭境內公共支出較高,以及疫情間境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收入受創。 在2014年,蘇格蘭民眾曾以55%對45%的比例反對蘇格蘭獨立。但目前在蘇格蘭議會中齊占多數席位的蘇格蘭民族黨和綠黨均希望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據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分析,隨著疫情緩解,蘇格蘭政府的收支差距應將急劇縮小;但若蘇格蘭獨立,蘇格蘭政府的結構性赤字將變得不穩定。且市場放款意願將取決於蘇格蘭政府基本財政和貨幣制度,而若蘇格蘭脫離英國聯合王國,可能意味著失去英國央行支持,央行的支持則為協助保持低利率的關鍵。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6/P200號(商情文號:第696號) 商情本文: 歷經三年快速經濟成長,愛爾蘭現成為歐盟境內所得差距最不平等的國家。根據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ESRI)針對愛爾蘭2019年市場收入調查,發現36%的家庭年所得低於1萬5000歐元,而年所得超過6萬歐元的家庭占比10%。在加減社會福利、稅收後之可支配收入方面,可用所得低於1萬5000歐元的愛爾蘭家庭下降至12%,而可用所得高於6萬歐元的家庭數則下降至3%,由此可見,稅收機制為減緩所得差異的重要關鍵。另在可支配所得方面,愛爾蘭的平均額接近歐盟平均額。愛爾蘭亦為近幾十年來避免所得差距不平等增加的少數已開發國家之一。 然而,衡量所得不平等的標準實為粗糙,忽略家庭資產和負債在不同所得群體和年齡類別之分布,例如並未考慮到工資成長停滯和住房成本上漲,導致許多年輕人的經濟狀況比父母世代更糟之事實,進入愛爾蘭勞力市場的年輕人收入扁平化,且許多人的實際收入甚至低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同齡者。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經濟學家 Barra Roantree表示,儘管有大量研究探討愛爾蘭所得不平等的趨勢和特色,但對稅前所得不平等程度極高的原因則理解有限。 所得不平等可能因素在於經濟本身構成,即高科技業高收入者與零售業、農業等低收入者組合;IT工作者通常高薪,且與其他工作者之間的薪資差距正在擴大。可能因素尚包括女性參與愛爾蘭勞力市場的程度上升:二十五歲至六十四歲的愛爾蘭女性從事有薪工作的比例,從1987年的31%,增加到2017年的67%;但女性就業率上升,主要發生在男性收入較高的家庭,此便可能加劇現有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之間的差距。 所得不平等,似乎將在未來十年與氣候變遷並列成為全球極大挑戰之一,已在許多國家中均可見所得不平等現象加劇趨勢。如美國,在過去30年中,美國頂端1%的人口薪資增加高達154%,但底層90%的人口工資僅增加17%。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5/P200號(商情文號:第695號) 商情本文: 根據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研究,在貧困城鎮出現博弈商店的機率是富裕地區的10倍,目前博弈商店數量最多的地區則包括格拉斯哥(Glasgow)、利物浦(Liverpool)、倫敦以及密德斯布勒(Middlesbrough),此研究在政府即將審查賭博法(Gambling Act)之際發布。 支持上述研究的標準人壽基金會(Standard Life Foundation)表示,儘管近年博弈商店數量持續下降,但英國博弈據點數量仍超過八大連鎖超市經營之商店總和。該研究尚強調,與富裕地區可用設施相比,貧困地區居民在商店街可使用的設施不成比例,例如,只有10%的食品商店位於最貧困地區,但貧困地區有34%的娛樂場所、30%的賓果遊戲廳(bingo venue)以及29%的成人賭場。相比之下,富裕城鎮有市立圖書館和超市等服務場所平均分布。另外,英國有一半的賭博成癮治療中心(gambling treatment centre)開設在距離最近博弈場所步行5分鐘的地方,而近10%的學校在步行5分鐘的距離內便有博弈場所,受影響的學生超過74萬2000名,涵蓋超過2000所學校。 Gambling with Lives公益團體創辦人Ritchie夫妻,在其子於2017年自殺後,致力於協助賭博成癮受害者之家屬及朋友。該團體指出,目前每年至少有500名年輕人,因賭博成癮而自殺。掠奪性賭博公司(Predatory gambling companies)以窮人及年輕者作為目標,此悲慘代價導致每天至少有一人因此選擇奪取自己的性命。目前,當地社區在反對博弈場所的規劃上則幾乎沒有發言權,當地社區已與該團體聯繫,人們不想要博弈場所鄰近。該團體希望可以看到地方當局和社區被賦予更大的權力,以參與博弈場所營業許可證決策,特別是當博弈場所靠近學校和年輕人聚集地時。 博奕業協會(Betting and Gaming Council)發言人則強調,博弈場所為英國提供巨大的經濟貢獻,該協會成員旗下支持11萬9000個工作,繳納高達45億英鎊稅收,以支持重要公共服務,且為英國經濟貢獻總額77億英鎊的附加價值。僅博弈商店在全國便聘有約4萬6000名員工,向財政部繳納10億英鎊稅款,並向地方議會繳納6000萬英鎊的營業稅,而賭場僱用1萬1000名人員,每年繳納約5億英鎊稅款。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80044號   德國第3大產業–化學業的營業額2021年可望再次突破2,000億歐元門檻,且金額可能更勝以往。不過,企業因供應問題須面臨前所未有的減產情況。 繼去(2020)年的新冠低谷之後,德國化學工業訂單需求前景繁榮,但物流問題及半成品瓶頸則持續帶來負面影響。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理事長Christian Kullmann表示,近期供應鏈非常吃緊,且會持續一整年。幾乎所有公司都受到影響,其中半數以上情況嚴重。 由於半成品缺乏,部分公司不得不減少生產。同時身兼德國Evonik(贏創)化學集團執行長的K理事長表示,近幾十年來不記得曾發生類似情況。 整體而言,隨著市場需求看漲,排名在汽車、機械兩大產業之後的德國第3大產業化學業,對前景充滿信心。今(2021)年第2季,化學暨製藥業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3%,與前一季相比也出現7%之成長。產量在一年內增加近11%,生產價格上升9%。每5家公司便有1家的產能達到極限。 VCI預期2021年產量將持續增長4.5%,且上調同年的價格及銷售預測至 6.5%(迄今:3.5%)。產業銷售額預計可望增長11%(迄今:8%),金額約至2,110億歐元。K理事長表示,自 2018 年以來,德國化學業將於今年第2次突破 2,000 億歐元的門檻,並大幅超過新冠危機前的水準,再創銷售紀錄,強勢回歸。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4/P200號(商情文號:第694號) 商情本文: 人口統計學分析中,在一個擁有大量年輕人的國家,若能為他們創造足夠就業機會,將受益於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如1980年代與1990年的韓國;但也有可能造成國內暴力和不穩定情況,如19世紀歐洲軍事侵略激增、1960 年代初期殺人犯罪興起以及十年前的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革命浪潮,均歸咎於青年人口膨脹結果。 目前,英國國內人口則有逆勢成長現象。英國18歲者在 2010 年代曾下降,現在則急劇上升;在2020年時,國內估計有71萬5000名18歲者,預計到2030年則將有89萬3000人,成長率為25%,且預測將要十年時間此數才會再次開始減少。其他一些歐洲國,如愛爾蘭和瑞典,也歷經類似變化,但英國青年成長幅度比歐盟全境或美國明顯得多,估計在歐盟2020年至2030年間,18歲青年者成長率僅為2%。此為歷史人口學趨勢與移民的產物,隨著時間將可能改變整個國家。 從英國戰後嬰兒潮,可見其獨特之處。儘管英國戰後出生人數馬上增加,但並不像美國持續增加,英國嬰兒潮直至1950年代後半期才真正開始,並在1964年達頂峰,共有87萬6000名嬰兒出生;且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又出現另一波嬰兒潮。經濟和政府政策,加劇人口成長規模。另從1990年代中期到2008年金融危機間,國內薪資持續上漲,此更說服民眾本身有能力負擔生兒育女。牛津大學人口統計學家David Coleman指出,移民也是人口成長的主因之一,英國於2004年向東歐公民敞開大門,比其他歐洲國家更早,吸引許多將成為父母的年輕移民。學校入學規模,為首先可觀察人口成長的場所,如今(2021)年有超過60萬份中學入學申請,比7年前成長16%。 隨著青年人口成長一代進入勞力市場,仰賴年輕人口就業的餐飲業便將開始受益。目前英國餐飲業正受脫歐影響,在缺乏歐洲移民下,難以招聘員工。但招聘情形應很快能獲得改善。長遠看來,青年人口成長有助於支持福利國家。 英國目前2020年每100名十五歲至六十四歲年齡者,支持29位六十五歲或六十五歲以上者,與歐洲平均相似;聯合國則估計,上述比例在英國至2050年,將成為每100名十五歲至六十四歲年齡者,支持43位六十五歲或六十五歲以上者,此恐將造成國家福利困難,但整個歐洲的狀況則將更糟,即每100名十五歲至六十四歲年齡者,必須支持49位六十五歲或六十五歲以上者。南安普敦大學政治學家Will Jennings尚指出,年輕人口增加,應可稍微助長工黨聲勢,因新選民將聚集在大城市或大學城,將有助於減緩利於保守黨的選民高齡化現況。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3/P200號(商情文號:第69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強生首相本日任命新貿易特使(Trade Envoy)共10位,其任務在於促進英國於澳大利亞、巴西和加拿大等市場之成長潛力。政府目前已在76個國家及地區設有貿易特使,來自上下議院以及各黨國會議員代表,為自願且無薪職,主要協助政府推動貿易及投資。 在2020/2021年間,英國貿易特使協助價值超過160億英鎊的出口貿易,出口貿易為國內經濟提供650萬個就業機會。 新任命之貿易特使為: Lord Botham上議院國會議員為澳大利亞貿易特使、Baroness Hoey上議院國會議員為迦納貿易特使、Stephen Timms下議院國會議員為瑞士與列支敦斯登貿易特使、David Mundell下議院國會議員指派為紐西蘭貿易特使、 Mark Eastwood下議院國會議員為巴基斯坦貿易特使、 Marco Longhi下議院國會議員為巴西貿易特使節、Conor Burns下議院國會議員為加拿大貿易特使節、Lord Walney上議院議員為坦尚尼亞貿易特使、Felicity Buchan 下議院國會議員為冰島與挪威貿易特使、Jeffrey Donaldson下議院國會議員為埃及貿易特使,並兼任喀麥隆貿易特使。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8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92/P200號(商情文號:第692號)   商情本文: Cornwall Insight研究機構指出,政府自2016年起,針對開發再生能源業者施行差價合約計畫(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補助達62億英鎊,從去年迄今,風力發電業者根據此補助機制,回饋政府將近4百萬英鎊。業者於2018與2019均無回饋,但在2020年回饋340萬英鎊,而今年自4月到8月初,回饋金額為26萬7,894英鎊。政府計畫針對開發氫能源業者也實施類似的差價合約補助計畫。 再生能源與潔淨技術協會政策執行長Frank Gordon表示,差價合約計畫(CfD)旨在提供一個更公平的系統,取代原本不採取批發價(wholesale price),只有固定的生產價格(generation fee)政策。 差價合約計畫(CfD)讓再生能源的開發業者得到一個保證電價(guaranteed price),當市場上的批發價低於此一保證電價時,政府則從一般電費帳單收入中徵收部分費用來補貼這些業者。 當批發價高於保證電價時,再生能源業者則透過配合這個差價合約計畫而成立的低碳合約公司(Low Carbon Contracts Company, LCCC),將收入回饋給政府。 過去一年裡,電費的批發價格上漲超過翻倍,約為110英鎊每MwH。在此同時,在第一回合拍賣之後,離岸風電業者的保證價格則明顯下跌,代表新近的業者很可能需要支付回饋金。儘管如此,Cornwall Insight研究機構資產與基礎建設部門主管James Brabben仍認為透過這個差價合約計畫,風力發電業者收到的補助仍會有所增加,原因是當風力發電輸出量增加時,每小時的批發電價就會下降。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8月13日統計報告,瑞士2021年7月新上路車輛數目為29,100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4%。而新上路小客車較去年同期減少14%,若依照車輛動能分類較去年同期變化分別為汽油小客車減少26%、柴油小客車減少54%、一般油電車增加63%、可充電油電車增加48%、全電動車增加85%。   另依據瑞士德語廣播電視8月20日新聞報導,瑞士新上路汽車減少趨勢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其中2021年6月一般油電車占新上路汽車之20.3%,而可充電油電車及電動車總和占比為23%。Touring Club Suisse(TCS)協會預測電動車使用率將在未來幾年繼續迅速成長。另電動車電池所需之稀有原料(如鈷)平均需要量已在近幾年大幅減少,該協會預測未來3-4年內該稀有原料將可能完全被其他原料取代。   另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7月3日新聞報導,交通排放改革為未來必經之路,瑞士蘇黎世邦計畫將於人流密集處、私人停車場及公共停車場大量增設汽車充電站及加氫站。該邦經濟部主任Carmen Walker Späh,表示將2023年以前訂立相關增設計畫。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2021年8月13日統計報告、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8月20日新聞報導、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2021年7月3日新聞報導

A:依據瑞士Swiss Federal Laboratories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EMPA) 8月19日新聞稿,其已研發出新型消化道手術或消化道傷口用聚合水凝膠貼片,並已申請專利,現正組建新創公司準備將新產品推向市場。   該新聚合物貼片係由EMPA之Particles-Biology Interactions部門,以及伯明罕伊莉莎白女王大學醫院外科醫生Andrea Schlegel共同研發而成。該複合材料係融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醯胺和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等組成,因此有穩定黏合黏膜、持續強化、對消化液穩定性及防水性等特點。該水凝膠會持續與消化道組織結合,直到不再有液體通過。   該新聞稿指出現有消化道術後使用之貼片以蛋白質為主要材料,遇到消化液可能被溶解,並增加腹膜炎或敗血症等併發症風險。據Empa研究員表示,該新水凝膠貼片黏性較傳統貼片增加約10倍,且承受壓力程度超過腸道最大壓力之5倍。該複合材料能對從腸道傷口漏出之消化液發生反應,反應後進一步膨脹且更加密合。該新產品主要組成部分為水,價格低廉且具有生物相容性,期待日後能幫助手術患者縮短住院時間,並節省醫療費用。     資料來源: 瑞士EMPA新聞稿 日期: 2021年8月19日

A:一、消息來源:當地媒體Swissinfo.ch2021年8月23日報導。 二、瑞士雖為中立國,為保衛領空及人民,瑞士政府預計於2030年前以60億瑞士法郎(約64億美金)購買新的戰鬥機以汰換舊型戰鬥機;競爭者有美國波音公司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生產的F-35A戰鬥機、歐洲4國合作生產的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及法國生產的飆風戰鬥機(Dassault Rafale)等;後由美商Lockheed Martin生產之F-35A戰鬥機得標。 三、瑞士聯邦政府已於本年6月30日提請國會通過本項採購案(36架F-35A戰鬥機),並預計在本年底前與Lockheed Martin完成相關契約的簽署;惟本案目前遭到左翼的綠黨、社會民主黨的反對,瑞士「反武裝團體」(The Group for a Switzerlnad without an Army, GSoA)表示F-35A存在許多技術性問題、與瑞士需求不符,且價格過於高昂;此外,購買美國戰鬥機可能無法避免美國軍情窺探隨之而來。另有反對人士則認為購買美國軍機而非歐盟國家生產軍機,將引發歐盟鄰國的不滿。 四、GSoA刻正尋求公民連署,倘連署人數達一定門檻,本案可能交由公投表決。

A:柬埔寨幹丹省再添1家成衣廠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2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日前批准1家新建服裝廠-Auspicious Bag and Shoes Accessories Co Ltd將在幹丹省Ang Snuol區的Kraing Makak村投資240萬美元,生產製造成衣,預計創造380個工作職位。   最近幾個月,CDC批准10件新投資案,總投資額約8,000萬美元,大多數設廠生產服裝、旅行包和鞋類。柬國服裝、鞋類及旅行包類製造業正遭受疫情衝擊,有些工廠爆發局部疫情,被迫暫時關閉,有些工廠已永久關門。據柬國工業部稱,2020年有101家工廠關閉,其中大部分為成衣廠。2021年 5 月中旬,疫情再起,計27家工廠關閉,75家工廠申請破產。   不過,有跡象顯示最低迷的時期已經過去。依據柬商務部統計,柬埔寨接收不少來自緬甸的訂單,因為緬甸人權問題,促使美商自緬甸轉單至柬國生產,今年上半年因此向美國出口超過30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成長35%,出口產品以服裝成衣、箱包和鞋類為主。  

A:柬埔寨因疫情影響,車輛銷售及註冊量皆下降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2021年8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交通部陸路運輸司統計,2021年1月至6月柬國登記近25萬輛汽車,年減7%。主因疫情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此外封鎖措施也造成車輛登記不易,使得車輛登記下滑。   交通部車輛登記中心為便利車主辦理登記,正在部分省會城市增加公共服務中心。以金邊為例,車主可以在Aeon Malls、Chip Mong Mall商場與該部登記中心辦車輛登記程序。在暹粒,交通部在Heritage Walk觀光點設有一個辦公室。   1990年至2021年6月末,陸路交通部門累計登記機動車輛610萬輛,其中摩托車500萬輛。柬國汽車進口商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出貨量已經下降,因為收入下降,抑制豪華車的銷售。與2019年相比,2020年汽車進口量下降10%。

A:柬埔寨雨季水稻種植超過預期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2021年8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柬國雨季水稻種植總量在今年8月第三周完成260萬公頃以上,達成年度計畫的102%。這對柬國而言是一項重大成就,根據該部表示,原預測雨季水稻種植僅能達到2020年同期年度目標的94.74%。   依據該部表示,今年初雨季的水稻收成增加 126萬7,791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78萬9,151公噸,平均每公頃生產約4.2公噸。另一方面,由於水稻需高溫多雨的環境,柬國其他地區如班迭棉吉、蒲沙、幹丹和暹粒約6萬7,942公頃的稻田,因缺雨導致乾旱遭到破壞,占柬國稻田總面積的2.56%。   柬農業部亦指出,其他作物如白玉米、紅薯、蔬菜、辣椒、西瓜等農作物完成國家目標的95.66%。紅玉米、木薯、豆類、花生、大豆、芝麻、甘蔗等經濟作物完成國家目標的93.46%。

A:本(110)年8月2日以色列總理府發布聲明,批准2021年及2022年各1,870億美元及1,730億美元之政府預算案,系內閣三年來首次通過之政府預算案。自2019年4月以來,政治僵局導致預算案遲遲未能通過,以色列先後舉行了四次國會選舉。本案須在本年11月4日前經以色列國會三讀通過才能生效,若屆時仍未通過,以色列國會將自動解散並再次舉行大選。 以色列總理Naftali Bennett當(2)日表示,經過近三年的政治僵局,以色列政府正在重新開始運作,預算案的批准有助於政府穩定。財政部長Avigdor Liberman表示,本次的預算主要聚焦於降低國民生活成本,在基礎建設、交通和住宅投入大量預算,同時減少官僚主義。 本預算案包含衛生部長Nitzan Horowitz爭取到額外的20億以幣(約6.2億美元),補充醫療保健資金,以維持在疫情下的醫療系統;通過在尖峰時段對進出以色列中部大臺拉維夫(Gush Dan)地區的私人轎車徵收交通壅塞費(按自2024年開徵);移民安置部長Pnina Tamano-Shata爭取之增加對衣索比亞移民的援助資金;調高2022年國防預算至178億美元以應付伊朗可能的攻擊;對拋棄式塑膠產品及含糖飲料徵收高稅額;以及簡化進口流程等。

A: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本(110)年7月31日社論指出,疫情期間以色列經濟實力仍受國際投資者青睞,7月底美國前總統川普女婿Jared Kushner在美國邁阿密成立投資公司並在以色列設立據點,美國前財政部長Steve Mnuchin及美國前駐以色列大使David Friedman共同在以色列成立投資辦公室,日本軟銀集團則聘請以色列情報局Mossad前局長Yossi Cohen 擔任軟銀在以色列辦公室的營運長。 以上近期三個投資案例都是由促成以色列和周邊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指促成簽暑Abraham Accords)的團隊關鍵人物所領導,一致看好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經貿發展潛力,以及當地高科技部門對全球的影響,顯示以色列的經濟力量與機會持續吸引外國資金,有利於以色列的創新生態系穩定茁壯。

A:本年8月初以色列政府在稅務機關、財政部、能源部、環保部及經濟產業部共同批准的聲明中宣布,以色列將追隨其他已開發國家腳步引入碳稅徵收機制,確定自2023年至2028年期間逐步降低對煤炭(coal)、液化石油(LPG)、燃料油(fuel oil)、石油焦(petcoke)及瓦斯(gas)的外部成本,並使碳的外部成本不超過電價的5%,此舉預計將覆蓋以色列約80%的溫室氣體。 以色列將採納OECD的提議,針對燃料產生的碳排放定價使用特種消費稅(excise tax)計算(按以色列目前對菸草及酒精飲品徵收特銷稅),自2023年實施後逐年遞增,例如,2023年煤炭的特種消費稅和購買稅(purchase tax)為每噸(ton)131以幣,2024年提高至167以幣、2025年214 以幣、2026年274以幣、2027年353以幣、2028年456以幣。 在2023年至2028年的第一階段,以色列先對所有污染燃料徵收碳稅,2028年後計畫將碳稅擴大到其他溫室暖化氣體的排放源,例如佔以色列溫室氣體排放量8%的垃圾(處理)場、佔7%排放量的空調、冰箱和冷藏車之冷媒氣體。以色列不會對用於運輸燃料(汽油及柴油)徵收額外的碳稅,因為這些燃料的特銷稅已經高於其他OECD國家,並將公布碳價格在消費稅中的份額。

A:以色列政府為2030年中程減碳目標設定以下具體目標: (一)2030年固體廢棄物(solid waste)的碳排放量比2015年的排放量(約550萬噸)至少減少47%。2030年城市垃圾傾倒量(municipal waste dumped)較2018年(約450萬噸)減少71%。 (二)2030年起登記之3.5噸以下新車碳排放量限制在2020年同款新車平均碳排放量的5%。2026年開始,以色列政府購買的所有公車(city bus)都將是環保車輛(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hicles)。 (三)2030年電力產生的碳排放量與2015年碳排放量3,760萬噸相比需減少30%。2030年用於生產以色列100萬以幣的GDP所投資的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將降為每小時122百萬瓦(MW)。 (四)2030年製造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15年1,200萬噸的排放量至少減少30%。 至於2050年的長程目標,包括運輸部門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96%、電力部門減少85%以及城市廢棄物部門減少92%。政府決議將由以國能源部長Karin Elharar在未來12個月內,依據此長程目標擬訂205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set targets for renewable energy)並建立機制,確保政府政策符合以色列的國家能源目標並有效地朝低碳環境發展。 以色列環保部、能源部、財政部、交通部、經濟產業部和內政部等6個部會將負責協調專門用於實現2030年目標的政府預算,包括購買電動巴士及推廣充電站等,並在工業、企業及地方當局等領域投資減少碳排放。

A:本(110)年7月25日以色列內閣通過2050年低碳排計畫,落實以色列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國際承諾,計畫目標為到2050年的碳排量較2015年减少85%,並設定中程目標為2030年減排比率達到27%。 以色列總理Naftali Bennett表示,以色列將逐步轉向低碳、清潔、高效且具有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以色列站在對抗氣候變化的前鋒。以國環保部長Tamar Zandberg指出,以色列將動員整個政府執行設定之重要目標,按時履行國際承諾。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