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NHK新聞本(8)月17日晚間報導稱,由於新冠疫情持續急遽蔓延,日本首相菅義偉頃宣布延長原定本(8)月22日解除的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大阪及沖繩等六都府縣之防疫「緊急事態宣言」至下(9)月12日止,並追加納入京都、兵庫、福岡、茨城、栃木、群馬及静岡等七都縣,合計十三都府縣同步實施至9月12日止。 上述延長及擴大納入緊急宣言對策,係由日本菅首相、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厚生勞動大臣田村憲久等相關部會首長協商後確定;傍晚在聽取專家會議的意見,以及向國會報告取得同意後,正式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實施,再度籲請民眾諒解及配合防疫對策。 日本國內疫情受Delta變種病毒株影響,近期單日確診人數首度暴增突破2萬人,居家療養的確診病患人數亦接近7.5萬人,經專家評估日本國內已有33都道府縣達到疫情的第四階段(爆發性傳播),醫療體系面臨非常嚴峻狀態。 另外,目前適用「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階段的地方單位,包括北海道、福島、石川、愛知、滋賀及熊本等六道縣,並擴大追加宮城、山梨、富山、岐阜、三重、岡山、廣島、香川、愛媛及鹿兒島等十縣市,合計十六道縣警戒期間,併同延長實施至9月12日止。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8)月16日刊出半導體特輯(六之一),專題報導我國台積電集團在全球經濟數位化之關鍵地位與美中爭霸間所扮演角色,謹摘譯如下 : 全球第一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上(7)月12日宣布與在大陸廣設iPhone組裝廠之另一電子龍頭鴻海各捐贈500萬劑輝瑞疫苗給台灣人民,以因應國內新冠疫情與疫苗短缺,此罕見之龐大規模人道義舉總金額共計約為 3.5 億美元。 法媒引述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強調,此次在台灣疫情嚴峻的時刻,能藉由捐贈疫苗協助抗疫是該集團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的具體實現。「相信當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之時,我們也會蛻變得更為強韌。」適逢全球經濟加速數位化,台積電集團為各國消費者的手機、電腦、汽車及各式聯網家電設備製造不可或缺之晶片,果然不負眾望,業績表現亮眼傲人,去(2020) 年收入大幅成長25%,達 470 億美元並將於未來三年內投資千億美元提升產能,以滿足全球對更強力晶片永無止境之需求。 台積電集團同時受到世界兩大強權之追捧與施壓,須具高度智慧於動蕩江湖中靈巧馳騁,並在5G、人工智慧與數位化革命時代,以實力站穩霸主地位。憑其全球半導體市場一半以上之市占率,此台灣集團已晉身全球經濟關鍵命脈之一。美國華府智庫資訊技術及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novation Foundation, ITIF)副總裁Stephen Ezell認為,技術冷戰對台積電與其唯一競爭對手三星而言,乃一重要契機。 對於台積電斥資12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廠,計畫自2024年起量產5奈米製程高階晶片,協助美國在面臨中國大陸威脅時,急起直追,加速強化其供應鏈安全性,美國政府特地高規格迎接其台灣科技盟友並提供鉅額補助。另一方面,該集團於南京投資28 億美元之中階晶片擴廠計畫,則引起美方嚴正關切;日本亦邀請該集團於當地設立研發中心,甚至歐盟執委會專員Thierry Breton亦夢想能說服該集團赴歐陸設廠。法國智庫蒙田學院(l’Institut Montaigne)亞洲事務主任 Mathieu Duchâtel 指出,台積電是世界數位經濟舞台的當紅寵兒,人人均傾慕其專業技術而爭相大獻殷勤,坐擁魚與熊掌均可兼得之優勢地位。 台積電在晶片無限小的角逐賽中遙遙領先群雄,在市場最先進之智慧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所需的7奈米以下製程僅有南韓三星能跟隨在後。中國大陸最大的競爭對手中芯國際(SMIC)儘管有北京政府馳援,在 14奈米製程良率早已問題層出不窮。D主任分析,台積電匯集專業工程師,企業文化創新與嚴謹兼具,去年於研發投入 35 億美元,佔其收入 9%。 因此眼光精準的美商蘋果捨棄英特爾,轉而委託台積電代工其更快速之新一代Mac M1 晶片,僅該公司就為台積電貢獻約25%之收入;台積電亦在台南擴建新生產線,可自明年起量產3奈米至2奈米製程等新一代高性能晶片。 台積電今日稱霸全球成就應可歸功於前董事長張忠謀高瞻遠矚與決心。渠取得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後,曾任職美商德州儀器,於1987 年創辦該公司,為降低成本而建立了無晶圓廠IC設計(fabless)模式,有「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譽,踏入半導體產業發展31年後獲蔡英文總統贈一等卿雲勳章。面對中國大陸之侵犯威脅,台積電鞏固美國之防禦聯盟,儼然台灣之科技盾牌,護國神山之稱號,實至名歸。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報網站,2021年8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胡志明市人委會阮成峰(Nguyen Thanh Phong)主席頃於2021年8月15日發布第2715/KH-BCD號公告,要求依照規定、規劃適當計畫及促進安全生產。 為實現目標,胡志明市政府提出4項方案,企業可選擇其中1項,進行安全生產: 第1項:繼續實施“3就地”措施(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休息)。 第2項:繼續實施“兩點1線”或“兩點延伸1線”措施(即企業按排多處住所,因此要前往多處住所接送工人)。 第3項:以“4綠”營運為方針,綠色係指安全,包括綠色工人、綠色道路、綠色生產場所、綠色住所;綠色工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從綠色住所,騎著個人交通工具(或公司交通車),沿著綠色道路,前往綠色生產場所,中途不停留其他地方,也不經過具有高風險的道路。 第4項:綜合以上3種措施。 胡志明市人委會呼籲,符合以上4種措施之企業,可向守德市、各郡、縣,以及相關權責機關申報,獲得核准後,即可復工。
A:越南本(2021)年前7月稻米出口年減12.7%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2021年8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越南本(2021)年前7月出口349萬公噸稻米,年減12.7%,出口金額18億9,000萬美元,年減3.1%,惟平均出口價格每公噸540.7美元,年增11%。 越南本年7月份稻米出口數量46萬4,792公噸,年減2.9%,出口金額為2億4,015萬美元,年增3.6%,平均出口價格每公噸526.7美元,年增6.7%。 越南本年前7月稻米主要出口市場為菲律賓,出口數量及金額分別為127萬公噸及6億6,500萬美元。 出口至中國金額為3億3,821萬美元,年增15.3%。 14:55 張文忠 已核定如上。 越南2021年前7個月稻米出口1覽表 國別 2012年10月份 2012年前10個月 較2011年前10個月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公噸) 金額 (USD) 數量 (%) 金額 (%) 總計 3,492,313 1,888,213,967 -12.69 -3.1 100 100 菲律賓 1,270,711 665,718,125 -15.04 -3.29 36.39 35.26 中國大陸 643,351 338,210,734 30.46 15.28 18.42 17.91 象牙海岸 267,549 136,510,765 0.98 15.98 7.66 7.23 馬來西亞 166,673 87,371,859 -59.67 -50.53 4.77 4.63 新加坡 76,216 44,122,565 18.63 25.54 2.18 2.34 孟加拉 52,862 31,971,711 9,322.82 10,972.49 1.51 0.69 香港 48,754 29,869,712 1.17 12.24 1.4 1.5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5,519 15,960,107 -24.47 -15.37 0.73 0.85 莫桑比克 25,254 15,108,363 -37.05 -23.12 0.72 0.8 澳大利亞 20,867 13,288,586 35.45 37.09 0.6 0.7 印尼 26,358 13,264,802 -55.58 -60.17 0.75 0.7 沙烏地阿拉伯 14,449 9,444,424 -30.52 -21.39 0.41 0.5 歐盟 13,613 9,166,684 -6.36 19.92 0.39 0.49 美國 9,493 7,049,118 -24.6 -18.66 0.27 0.37 台灣 12,145 6,655,348 -6.45 -6.57 0.35 0.35 荷蘭 5,878 3,936,742 22.94 64.42 0.17 0.21 坦桑尼亞 6,259 3,879,312 -47.71 -43.39 0.18 0.21 波蘭 3,779 2,393,586 -35.4 -19.27 0.11 0.13 南非 3,234 2,104,093 -18.7 -2.53 0.09 0.11 法國 1,894 1,338,006 -19.95 -4.44 0.05 0.07 比利斯 1,736 1,272,329 375.62 465.04 0.05 0.07 土耳其 1,253 886,578 135.08 177.42 0.04 0.05 俄羅斯 996 724,603 -85.01 -74.55 0.03 0.04 烏克蘭 730 501,799 -55.46 -48.94 0.02 0.03 安哥拉 937 459,346 -68.56 -67.83 0.03 0.02 西班牙 326 226,021 -72.28 -65.7 0.01 0.01 塞内加爾 281 180,880 -99.32 -98.77 0.01 0.01 智利 118 98,871 -92.35 -85.98 0 0.01
A:依據共同社報導,東京奧會/帕運組織委員會、日本政府、東京都及國際帕運委員會(IPC)代表舉行會議,考量首都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決定舉行賽事的東京、埼玉、千葉及靜岡等1都3縣,原則上採取無觀眾比賽。東京帕運舉辦期間為8月24日至9月5日。
A:依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針對中國大陸以損害產業為由,自2019年7月起對日本產(另包括歐盟、韓國及印尼)熱軋鋼板等不鏽鋼製品,徵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註:日本冶金工業公司、其他日本公司分別課徵18.1%、29.0%)一事,認為違反國際協定及評估無法通過雙邊磋商解決,計劃在9月要求WTO設置爭端解決小組。
A:依據讀賣新聞報導,儘管目前包括法國等70餘國家/地區,同意入境者提示疫苗接種證明後,給予免除隔離、PCR檢驗或縮短隔離期間等待遇,惟由於日本針對全球外國人採取暫停新入境簽證申請之嚴格措施,外國普遍認為即使承認日本發行的疫苗接種證明書,亦無法獲得互惠待遇,因此截至8月13日為止,日本疫苗接種證明書僅適用義大利等16國。儘管日本政府考慮放寬入境管制措施,惟礙於國內疫情嚴峻,恐無法在短期內變更政策。
A:依據日本內閣府公布速報資料,2021年第2季(4~6月)受到出口增加(增2.9%)影響,GDP成長率為1.3%,係間隔1季以來正成長,惟受到東京都等地區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影響,個人消費僅增加0.8%,導致成長力道不足。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8月17日報導辦理。 利用漁港水域及陸域作為釣魚體驗、直銷所·餐廳及漁業體驗設施,將使漁業以外活動運用更為靈活。日本水産廳除推動鬆綁管制,使漁港水域及陸域更容易使用外,並於本年8月3日公布《漁港設施有效利用指南》,向實際管理漁港的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地方政府傳達強烈信息,以促進廣泛使用。 漁港原有功能包括停泊漁船和處理水產品等,但近年來漁民數量減少,人口加速老化;且漁船數和漁獲量減少,致水域及陸域有更多使用空間,因此努力促進有效利用。截至本年4月1日止,日本全國有2,785處漁港,依區域設定流通據點,集中式整建衛生管理等,匯集聚人流、物流(水產品、漁船等)以提高競爭力,並認為因應出口預測可擴大方向,另明確定位為防災據點及養殖業等生產據點,充分運用漁港機能。 為有效運用,主要針對未功能歸類的一般漁港。因人流及物流在其他地方聚集,漁港水域及陸域有剩餘空間,除可運用在增養殖外,休閒船舶的保管、觀光客的各種體驗設施、直銷所及餐廳,以賺取「漁業以外貨品」,著眼提升漁民所得。實際案例在石川縣富來漁港用地內,開設迴轉壽司店「西海丸」,有助眼前漁船氣勢,發揮遊覽車來臨時的盛況;泊地多出空間養殖「西海鮭魚」提供迴轉壽司店等,已擴展至全國性規模。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觀光業停滯,著眼後疫情時期因應極為重要。目前日本策劃中的下期漁港漁場整備長期計畫,係運用海洋及漁村相關地區資源的價值及魅力,著眼於增加所得機會,運用「海業」較大關鍵字眼,視為掌握先機。因漁港屬公共設施之限制,日本中央由2019年起占用許可期限原則在10年以內等,鬆綁限制已在進行中。但實際管理漁港為都道府縣及市町村等所謂的地方公共團體(地方政府),新做法也有許多步調不同的案例,中央與漁業現場(漁業者)有意願,但不少狀況是地方政府變成所謂的瓶頸。 本次公布的指南,主要為有效運用形象及方法、相關制度、能利用各種設施整建的支援制度、以及相關採取注意事項。特別呈現成為焦點的民間事業者推動有效利用時檢討的流程、檢討掌握現況、地方共識等時序式做介紹。另納入實際案例來化解地方政府疑難,以促進順利推展相關作法,也增加在漁港及漁村內支持漁業以外其他的新案例。 按台灣大小漁港220處,大型漁港多數已無多餘泊位空間,多數小型漁港天然條件不佳,雖已有多元利用做法,但仍面對休閒及娛樂等要求全面開放的聲音。為加速有效利用漁港,考量漁業與休閒等均衡發展,並在有配套且考量安全性下,加速推動全方位利用似為努力目標。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2021年8月1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為補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及個人經營戶,越南政府已於本(2021)年8月13日提交國會關於調降及減免各項稅率草案。具體如下: 建議國會對本年度總營業額不超過2,000億越盾企業、合作社、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調降30%企業所得稅; 對於個人經營戶(不區分從事活動領域、活動地區及報稅方式)在本年第3季及第4季從事生產經營所得需提交的加值稅、個人所得稅及其他稅金一律調降50%; 對於受新冠疫情嚴重打擊產業,例如旅遊業、運輸服務業、住宿業、體育、娛樂場所、創作、藝術、報社、電視、圖書館、檔案室、博物館,以及其他文化活動等,一律調降30%企業所得稅。 此外,對於在2018、2019年及2020年持續虧損的企業,政府建議豁免提交2020年及2021年滯納利息。 財政部估計,若此次調降及減免各項稅率草案獲得通過,國家財政收入將會減少20兆越盾(約8.66億美元)。
A:加州旱情持續惡化,州水利部門日前通過命令限制沙加緬度-聖華昆三角洲農民用水,但有學者建議,只要出錢要求農民停耕,加州水量實際上綽綽有餘。 為加州提供關鍵水源的天然降雨降雪,四分之三位於北加,但有八成用水卻來自南加三分之二的地方。 受旱情影響,州內大部份地方正處於旱災緊急狀態,但大量用水的大洛杉磯地區卻是另一番境象。南加的大都會水利局(MWD) 過去30年來不斷提高其儲水量,當2017至2019年經歷濕潤雨季之時,局方成功儲備足夠用水,到了當前嚴峻旱情就大派上用場。洛杉磯在節約人均用水量的工作上也取得顯著成果,更多同類計劃陸續出現。 當洛杉磯有水、北加沿海小城曼多西諾(Mendocino)卻無水可用,看起來不合常理,但戴維斯加大(UC Davis)土木及環境工程系教授龍德(Jay Lund)卻有不同見解,他不認為加州陷入真正水荒,反而提出看似矛盾卻有說服力的主張,認為實情並非這麼壞。 龍德指出,美西大部份經濟都位處都市地區,加州有大部分都市的一半用水,是為了灌溉庭院,每日人均用水約150加侖。 反之,在世界上其他乾旱國家如西班牙和以色列為例,當地每日人均用水約數百升,「可見,涵蓋逾95%經濟和僱用逾95%勞動力的加州都會地區,有巨大節水潛力」,只要這部分解決,就可避免缺水問題,「而且不會威脅經濟繁榮。」 中谷小鎮的水井乾涸或含毒致不宜飲用,但龍德認為,加州整體非常富裕且技術先進,即使處於長期旱災,許多用水問題能夠緩解,甚至有些已經解決。 加州用水系統依賴協議和交易以決定誰有水可用和可用數量。鑑於州內大部份水用於農業,龍德建議可出錢要求農民停耕,然後使用他們的配水額。以南加大都會水利局為例,該局與加州東南部巴德水務局(Bard Water District)農民達成7年協議,支付對方停耕,讓當局從科羅拉多河抽水高達6,000畝呎。這一數量對於南加用水需求只屬輕微,但可作為州內其他農業區水務局的參考。 此舉對就業或造成影響,但龍德指農民是收錢停耕,沒有損失,農工或會受苦,但整體就業會因用水情態的改變而由農業區轉移至市區,畢竟市區就業人數遠高於農村。與此同時,加州大部分農產出口到全美其他地區以及國際市場,停耕對加州本身影響不會很大。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8-16/%e4%bb%98%e8%b2%bb%e5%8d%94%e8%ad%b0%e8%be%b2%e6%b0%91%e5%81%9c%e8%80%95-%e6%88%96%e5%8a%a9%e5%8a%a0%e5%b7%9e%e8%a7%a3%e6%b1%ba%e6%b0%b4%e8%8d%92/3578033
A:鑑於高傳染性Delta變種病毒讓加州新冠病例持續增加,加州衛生官員18日發布新命令,將擴大要求參加大型室內活動的民眾出示疫苗接種或陰性檢測證明。 依照加州現行的規定,民眾參加人數超過5000人的大型活動才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72小時內的陰性檢測證明。18日發布的新命令將適用於人數超過1000人的活動或聚會,要求參加活動者提供完成接種的證明,不能只是「自我證明」已經接種。這項命令的有效期為9月20日到11月1日。 加州衛生廳廳長亞拉貢(Tomás J. Aragón)發表聲明說:「透過要求民眾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陰性檢測證明,可以降低人們感染、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有效的證明文件包括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簽發的疫苗接種卡、國際衛生組織(WHO)簽發的「黃卡」(Yellow Card1)、上述接種卡的照片或儲存在手機或電子設備上的接種卡照片、醫療單位提供的證明文件或包含二維碼(QR code)的數位證明文件、遵守這些疫苗紀錄指南和準則的簽約雇主提供的證明文件等。 這項命令是加州自6月15日全面重開以來衛生官員發布的多項新命令之一。加州新增病例從7月第一周起開始激增,即使像灣區這種高接種率的地區也未能倖免。 聖荷西市長李卡多(Sam Liccardo)18日也宣布一項新措施,要求凡是在聖荷西市府擁有的場館(例如SAP中心)內舉行的大型活動,參加者必須出示完成疫苗接種的證明。這項措施下周若獲得市議會超過半數議員通過,就會立即實施。 從20日起,舊金山要求參加千人以上活動或到酒吧、餐廳、俱樂部、健身房消費的所有年滿12歲民眾,都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過去幾周,加州已要求公務員和學校教職員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或定期接種病毒檢測,規定醫療相關單位的員工必須在9月30日前完成疫苗接種,並建議所有居民在室內佩口罩。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19/5684570?from=wj_catelistnews
A: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電商巨人亞馬遜(Amazon.com)正醞釀開設近似百貨公司的大型零售據點,以銷售服飾和家用品,並加速交易買賣。 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計在美國開設多家大型實體零售店,營運模式類似百貨公司。此舉將協助亞馬遜拓展服飾、家用品、電子裝置和其他領域產品的銷售通路。 推出大型實體店面的計畫,將標誌著亞馬遜朝實體零售領域進一步擴張的行動。 據悉,亞馬遜首批百貨公司可望坐落於俄亥俄州和加州,賣場占地約3萬平方英尺,比大多數賣場面積動輒10萬平方英尺的百貨公司規模小,並將陳售頂尖消費者品牌商品。這批新實體店的規模將大於亞馬遜多數已開業的零售門市,類似縮小版的 Nordstrom等連鎖百貨公司開始開設的新型店面格局。 知情人士說,此計畫尚未定案,仍可能有所更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5686173
A: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晶圓代工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又譯格羅方德)已向美國監管機構秘密申請公開上市,估值大約250億美元。 這是表明阿布達比主權投資基金Mubadala Investment所擁有的格芯,並不急於接受英特爾(Intel)潛在收購提議的最新跡象。華爾街日報上月報導,英特爾正探詢收購格芯的機會。 消息人士說,格芯預計10月公布公開上市申請,並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具體時間取決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處理其申請的速度。由於審議保密,格芯的計畫受市場條件的影響,日程可能生變。 英特爾尚未對格芯提出正式的收購要約,可能也不會這樣做。根據消息人士,格芯擔心,合併可能令與英特爾競爭的重要客戶感到不安,例如超微(AMD),也可能面臨嚴格的反壟斷審查。 格芯的上市申請正值資本市場繁榮之際,線上券商Robinhood和美國最大加密通貨交易所Coinbase Global都在今年趁勢上市。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5683928
A:美西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正在重創年產值60億元、佔全球杏仁產量八成的加州杏仁業。面對水源貧乏和成本高昂,越來越多杏仁農選擇荒廢他們的杏仁園,加州杏仁產量或將出現大幅下降。 受旱災影響,聖華昆谷(San Joaquin Valley)杏仁農博斯克(Joe Del Bosque)的 600畝杏仁園水源不足,他已減少種植面積三分之一,還打算今夏收成後提早數年拔掉其中100畝的杏仁樹。 杏仁是非常耗水的農作物,全天都要澆水,受氣候變化造成的旱災和熱浪惡化相影響當大。 聯邦農業部資料顯示,加州杏仁產量由1995年3億7000萬磅,升至去年創紀錄的31億磅。同期種植杏仁樹的土地面積,亦由756平方英里增至2,500平方英里。 農業部今年5月預測,今年加州杏仁產量將再創紀錄,達到32億磅,但7月以供水不足和創紀錄高溫為由調低至28億磅。 代表逾7,600名杏仁農和加工商的加州杏仁委員會,其主席暨執行長韋科特(Richard Waycott)透露,不少杏仁農掙扎用最低限度的水維持杏仁樹生存。 杏仁是加州最大出口農作物。杏仁委員會資料顯示,由於印度、東亞和歐洲需求甚大,約七成加州杏仁出口國外。 因為2012至2016年加州陷入旱災導致杏仁售價上升,杏仁農和投資者在缺乏可靠水源的地方新設數百平方英里的杏仁園。 但戴維斯加大水利管理專家高哈默(David Goldhamer)指出,杏仁量和用水需求上升,但供水量卻無增加,形容「生產這些杏仁所用的水正出口到國外」。 加州10年內兩度陷入旱災。美國乾旱監察地圖顯示,截至上周加州有88%地方陷入「嚴重乾旱」,中谷情況最壞。加州兩大水庫沙斯塔湖(Shasta Lake)和奧羅維爾湖(Lake Oroville)儲水量僅餘兩至三成。 聯邦和州府已減少農業用水,逼使不少農民停耕或改種用水較少但盈利較高的農作物。 當旱災使水庫乾涸,州長紐森亦呼籲民眾自願節水15%,批評者認為耗水量大的杏仁要維持加州現有 量水平是不可持續的。 倡議可持續用水的加州用水影響網絡董事史托克利(Tom Stokely)認為,州府應禁止供水不足地區種植杏仁等農作物,減少與民眾爭水。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8-18/%e5%8a%a0%e5%b7%9e%e6%97%b1%e6%83%85%e9%87%8d%e5%89%b5%e8%be%b2%e6%a5%ad-%e6%9d%8f%e4%bb%81%e7%94%a2%e9%87%8f%e5%b0%87%e8%a6%8b%e5%a4%a7%e9%99%8d/3582309
A:中國和越南都收緊邊境管制,嚴防人員跨境流動加速新冠變種病毒的傳播,致使蘋果、谷歌、亞馬遜及這些科技巨擘的主要供應商,將生產作業從中國遷到越南的計畫沒能順利進行。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谷歌即將推出的新款手機Pixel 6,會在深圳組裝,與上一代相同,儘管去年初曾計畫將生產作業移到越南北部,主因是後者的工程資源有限,而且不時實施旅遊限制。 與此同時,蘋果也將在中國、而非原本計畫的越南,大規模生產最新的AirPods耳機。蘋果想將MacBook和iPad的部分生產線移往越南的計畫,因為工程資源不足、筆電供應鏈不完整,以及疫情不穩定,也告擱置。 至於最近已經搬去越南的亞馬遜智慧門鈴、保全攝影機和智慧音箱生產線,自5月起遭延誤,因為廠房所在地區病例激增,當局頒布許多防疫措施,影響派工。 2018年美國開始向中國製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時,科技大廠紛紛赴越南新建或擴大廠房。 但要建立新的區域供應鏈,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當地工人也必須接受培訓。中國籍員工前往越南進行商務旅行變得困難,中國今年稍早開始要求更多文件,問的問題也更多,就算派遣其他國籍的工程師,也越南的入境要求也更加嚴格,影響到廠商轉移生產線的計畫。 知情人士表示:「(越南的)工程勞動力仍遠遠不足。由於旅行限制,那裡只能做已經在其他地方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沒辦法從頭開始生產即將推出的新品。」 僅管如此,研究業者IDC分析師Annabelle Hsu表示,越南已經是中國關鍵的替代製造基地,目前的挫折都可能都只是暫時的。他說,「越南政府不會長期採取嚴格管制,否則將影響到自身經濟及其不斷提升的製造業實力」。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9/5683997?from=wj_catelistnews
A:依據阿國生產部頃發布新聞資料,阿國生產研究中心(CEP XXI)報告指出,阿根廷工業在本年7 月持續復甦,7 月工業生產指數與2019 年同月相比成長3.9%,並較2019 年全年平均成長5.2%。阿國工業延續本年6月份之成長趨勢,該月份工業生產活動達到2018 年 5 月以來之最高點。同時,消費指標亦顯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例如旅遊活動、服飾業及鞋類亦出現復甦跡象。 該報告指出,化工、機械設備及汽車等產業成長。7 月份汽車產量3萬1,935 輛,比兩年前成長47.5%。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資料,在前7個月累計產量中,比2019年同期成長23.3%。6月份機械設備比2019年同期成長35.4%。另,生產建築材料產業在歷經2021年前幾個月生產放緩後恢復成長。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1年8月19日刊載生產部第484/2021號決議如: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十字接頭及三叉式接頭產品(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708.99.90)之反傾銷落日複查,並維持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7月6日第539/15號決議之規定,為期5年。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依據阿國生產部頃發布新聞資料,阿國生產研究中心(CEP XXI)報告指出,2021年第1季與2019 年投資平均水準相較成長14.3%。資本財需求成長對機械製造商就業產生積極影響,2021年4月與2019年4月相較,機械生產企業之正式就業人數成長4.5%,約增加2,200個就業,主因為農業機械部門成長,該部門同期間工資上揚9.8%。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1年8月19日刊載生產部第483/2021號決議如下: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電熨斗產品,惟經由管路外接蒸氣產生器之燙斗產品除外(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516.40.00)之反傾銷落日複查,並維持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4月15日第244/15號決議之規定,為期5年。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