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8/1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將於九月決定是否追加第三劑新冠疫苗 荷蘭新聞公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衛生委員會預計將在 9 月就是否應對已接種疫苗者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發表諮詢意見。根據荷蘭電視新聞 EenVandaag 所做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此表示支持。 衛生委員會發言人於8月17日證實,該委員會預計最遲將在 9 月初或 9 月中旬前發佈關於對完整接種疫苗者追加第三劑的諮詢報告,而政府很可能會採納其建議。 根據EenVandaag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民眾 (64%) 認為身體抵抗力弱、有健康風險者應追加第三劑,47%則認為應首先將疫苗提供給缺乏或甚至沒有疫苗可接種的國家。 紐約時報8月17日報導,美國政府計劃對所有完整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民眾,8個月後追加第三劑。預計養老院住戶和醫護人員可能會列為優先對象。
A:印尼雅加達省長甫於本年8月16日頒布並實施本年第60號省長令,針對雅加達地區提供稅賦減免優惠,鼓勵民眾儘早繳稅,要點如次: (一)房屋及地價稅(PBB-B2):本年8月繳清稅款者可減免20%,本年9月繳清稅款者可減免15%。 (二)機動車輛稅(PKB):本年8月繳清稅款者可減免10%,本年9月繳清稅款者可減免5%。 (三)機動車輛所有權轉讓稅(BBN-KB):轉讓名下第2臺機動車輛之所有權轉讓稅,如於本年8月至12月間繳清稅款,可減免50%。 (四)土地及建築物產權購置稅(BPHTB)(交易時依據交易價格向買方課稅):個人納稅人首次購買房屋或公寓且交易價格(NPOP)超過20億印尼盾但不超過30億印尼盾者,如於本年9月或10月繳清稅款,可減免25%,如於本年11月至12月繳清稅款,可減免10%。 (五)廣告稅:本年8月前繳清稅款可減免10%,本年9月繳清稅款可減免5%。 詳細規定可參考雅加達省長2021年8月16日第60號省長令如附件,並如下列網址: https://bapenda.jakarta.go.id/berita/pemberian-insentif-fiskal-tahun-2021
A:柬埔寨新投資案再添2件,將創造1,200個工作職位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日前批准2件新投資案,投資金額達550萬美元,包括Collaboration Packaging Material Products Co Ltd,計劃在幹丹省的Ang Snoul區設立工廠,生產旅行箱包和鞋類零件。Chasefire Outdoors (Cambodia) Co Ltd將在武雄省Samrong區設立工廠,生產安全服裝、旅行箱包與露營設備。上述2件投資案預計將為當地人創造1,200多個工作職位。 CDC最近批准10件投資案,主要生產服裝、旅行箱包和及鞋子等產品。總投資額接近8,000萬美元,預計將創造約1萬1,500個工作職位。然而,這些新工廠的設立,還是無法彌補因疫情影響而破產的企業,因疫情迫使感染的工廠停工造成的損失,以及疫情前期全球消費者需求曾一路下滑,導致工廠訂單大量縮減,危及生存。據柬國工業部稱,2020年柬埔寨計有101家工廠關閉,其中大多數為服裝行業。
A:柬埔寨政府為西哈努克制定土地管理政策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政府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負責制定西哈努克省的土地管理政策,作為將該省轉變為多功能經濟特區(SEZ)計畫的一部分。該工作小組將彙編與分析有關柬國土地管理政策、土地使用、規劃,以及西哈努克省具體政策的數據。該工作小組將與相關政府部會及機構合作,根據政府促進相關經濟部門發展的願景,為該省制定土地使用及管理政策。 西哈努克為沿海城市,係柬埔寨繼金邊與暹粒之後的第3大城。除了旅遊景點與該國最大港口外,西哈努克省綜合用途建築物也在快速成長。省政府發言人Kheang Phearum表示,儘管疫情蔓延給當地經濟帶來困難,但省政府仍為發展該省以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作好準備。 西哈努克市已經與首都金邊市建立公路與鐵路的連接,金邊-西哈努克高速公路已完成近三分之二。該省正在建設34條新道路並擴建港口及機場。2017年至2020年12月,全市共獲得建築許可1,514棟,總面積近1,500公頃,總投資超過80億美元。西哈努克經濟特區是目前柬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本(2021)年前7個月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167億2,352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1,006件,金額共計101億2,866萬美元,增(減)資次數561次,金額約計45億4,360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2,403次,金額約計20億5,127萬美元) ,較去(2020)年同期衰退11.13%。 本(2021)年前7個月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9億5,498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去年同期衰退21.19%,居外資第6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59億1,997萬美元(占35.40%);日本排名第2,金額為25億3,672萬美元(占15.17%);韓國排名第3,金額為21億9,805萬美元(占13.14%);中國大陸排名第4位,金額為16億2,090萬美元(占9.69%);香港排名第5,金額為12億3,520萬美元(占7.39%)。 累計自1988年至2021年7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828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49億1,063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75%);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21億6,329萬美元(占18.09%);日本投資金額達632億118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84%);新加坡投資金額達623億3,958萬美元,居第3位 (占15.62%);香港投資金額達268億9,758萬美元,居第5位 (占6.74%)。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1)年8月11日起E5 RON92汽油維持20,498越盾/公升 (約為0.89美元/公升)、RON95 油價維持21,681越盾/公升(約為0.94美元/公升)、柴油調降至16,173越盾/公升(約為0.70美元/公升)、煤油調降至15,179越盾/公升(約為0.66美元/公升)、重油調降至15,405越盾/公升(約為0.67美元/公升)。
A:印尼勞工部部長於本(110)年8月13日簽署本年第104號部長決議(keputusan),作為新冠疫情期間勞資工作關係準則,該決議於本年8月13日起生效,要點如次: (一) 居家辦公(WFH)方式:雇主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命令特定比例員工在家從事工作活動,可依照政府規定調整員工工作日分配,雇主可依政府政策實施輪班制,或減少工作時間。 (二) 勞工居家辦公相關權利: 1. 員工無論居家辦公、在辦公室或工廠工作(WFO)、或兩者並行,均有權利領取工資。 2. 雇主如因新冠疫情影響財務狀況以致無法支付員工薪資,可酌情調整員工薪資。雇主調整薪資時須考量員工生存及業務連續性,並依照公平及比例原則調整工資。工資須由雇主與勞工間協議調整,並以書面形式簽訂,雇主有義務將調整工資之協議結果通知員工及印尼勞工部。 (三)為預防終止僱傭關係,雇主、勞工、公會及政府必須藉由對話管道尋求最佳解決方式,以保持業務連續性。 詳細規定詳如印尼勞工部2021年8月13日第104號部長決議(keputusan)如附件,並如下列網址,並請參考: https://jdih.kemnaker.go.id/katalog-1896-Keputusan%20Menteri.html
A:根據紐約時報本(18)日報導,Facebook過去一年投資1000億美金推動電子支付錢包Novi,提供用戶全球迅速且低成本移轉資金,Facebook過去曾推動加密貨幣Libra,惟因監管機構審查而擱置,目前縮小計畫規模推動Diem加密貨幣,由外部非營利組織監督及尋求政府必要的核准。 Facebook目前尚未有將Novi錢包貨幣化的具體計畫,且表示Novi不會針對個人對個人及跨境交易收取手續費,Novi錢包將允許使用美元、歐元及其他法定貨幣,另為保護消費者,Facebook欲透過1比1的現金儲備量作為後盾,然目前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持謹慎態度,惟Facebook表示監管機構對其電子支付機制進行額外審查程序,使其遭遇不平等待遇。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8/business/facebook-cryptocurrency-diem-payments.html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報網站,2021年8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新冠肺炎疫情在南越地區大爆發,導致原物料無法運輸及缺乏勞動力;工廠生產鏈有中斷之虞,以致無法按期交貨。 越南紡織協會(VITAS)表示,約有50%紡織工廠位於南越,由於社區隔離政策不斷延長,嚴重影響紡織業營運;部分廠商營運經費不足支應“3就地”措施衍生之費用,以維持生產,已有35%企業被迫停業。 越南紡織業面對疫苗接種率低、勞動力短缺等挑戰,即使8月底前疫情受到控制,紡織業在2021年出口金額也將僅達330億美元,年減6%,僅達年度目標之84%。 根據越南直接投資證券公司(VNDirect)評估,缺乏空貨櫃及物流成本不斷增加,恐將影響越南ODM及OBM訂單。 越南紡織協會續稱,新冠肺炎疫情即使能於8月底前受到控制,勞動力也僅達65%。因此,人力資源短缺將會是紡織業今年第3季需面對之最大挑戰。
A:馬來西亞雪蘭莪州(Selangor State)掌管投資、工商業暨中小企業事務的行政議員鄧章欽(Teng Chang Khim)頃表示,馬國擁有龐大清真市場,雪蘭莪州更是占據策略性地理位置,能吸引及支援前來雪州投資食品與飲料製造業的企業及投資人。 雪蘭莪州一直是清真產品的重鎮,國內30%的清真認證公司設在雪州。過去20年,雪蘭莪州食品與飲料製造業吸引高達162億馬幣(約38.24億美元)投資額,並為州內創造3萬6,000個就業機會,一直是國內外食品與飲料製造業投資的重要區塊。 馬國是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亦是首個擁有國際清真認證的國家,因此在此優勢下,非常注重清真領域的發展。此外,全球清真產業價值高達9.2兆馬幣(約2.17兆美元),馬國消費市場就貢獻了400億馬幣(約94.43億美元)。 鄧行政議員接受媒體線上專訪時指出,在地理位置上,雪州不僅建有兩大主要機場,還有眾所皆知的東南亞第二大及第十二大繁忙貨櫃港口。同時,國內的交通系統完善,覆蓋率非常廣。作為人口最多的一個州屬,雪蘭莪州提供龐大的市場。部分知名大型企業包括國際知名食品公司Nestle、生產漢堡肉餡的當地企業Ramly、蛋糕品牌Sydney Cake House及全球最大的Roti Paratha製造商Kawan Food,皆在雪州設廠,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2020年,雪州食品製造業共接獲41件投資項目,投資額為15.3億馬幣(約3.6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24.39%。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Tenaga,簡稱國能)與歐洲五大傳輸系統營運商—Elia Group SA/NV(Elia)頃簽署瞭解備忘錄以進行策略合作,推行國能公司的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計畫。 國能公司發布消息稱,這是該公司與Elia集團簽署的第二份瞭解備忘錄,雙方首個備忘錄於2017年9月簽署,2020年9月屆滿。 Elia集團係比利時和德國的傳輸系統營運商,服務客戶約3,000萬。在比利時與德國,Elia有逾1萬9,000 公里高壓電網與逾4萬5,000兆瓦再生能源裝機容量。 國能公司目前將大量投資再生能源領域,同時專注集團推進低碳發電計畫,與國能成為國內與國際永續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先驅的願景一致。該公司將透過國能輸電網路,繼續重點投資國家電網的現代化計畫,實現未來電網(grid of the future)目標——提供可靠智慧電網、具韌性抵禦干擾、具智慧數位技術,以及能夠靈活符合國家的能源轉型需求。國能盼於未來接收大量再生能源電網,並與Elia分享技術,實踐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計畫。雙方將透過交換技術資訊、解決問題方案、技術與考察訪問,以及進行必要的培訓計畫。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反中國規避關稅」團體委任的華盛頓特區律師事務所 Wiley Rein LLP表示,已向美國商務部遞交請願書,要求對中國企業繞經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等國生產太陽能板,規避美國關稅的行為展開調查。 中國企業主導全球太陽能板的生產,這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通常在位於不同省份甚至國家的獨立工廠中完成。近年來,數家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等國開設了工廠,用於組裝太陽能模塊的最後階段。 該請願書認為,這為規避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徵收的關稅創造了一條明顯的途徑。該團體要求擴大這些關稅,以涵蓋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工廠生產的產品。 隨著拜登政府嚴厲打擊新疆地區涉嫌虐待勞工的行為,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加拿大阿特斯太陽能公司(Canadian Solar)週一警告,所有從中國進口的面板都有被美國海關扣留的風險。 該請願書列舉數家中國最大的太陽能製造商,包括隆基綠色能源科技公司(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天合光能公司(Trina Solar Co.,、晶科能源控股公司(JinkoSolar Holding Co.)和晶澳太陽能科技公司(JA Solar Technology Co.)。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8月18日報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簡稱:經發局)主席馬宣仁表示,由於星國因應新冠疫情展現的良好治理水準,吸引更多跨國公司願意前來投資,包括半導體、藥劑與醫療科技以及科技業者,皆展現強烈的投資意願。依據新加坡貿工部日前發佈數據,星國本年第二季取得36億星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高於第一季的28億星元,其中製造業佔約七成。 新加坡因應疫情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人民和社會安全,同時盡可能讓商業活動如常進行,即使進辦公室或工廠上班人數須減少,新加坡從未實施全面封鎖,許多業者認為星國在實施安全管理措施時,考慮非常周到,目前疫苗接種率已超過75%,也開始放寬部分防疫限制,進展良好。 馬宣仁主席透露,某些在疫情中成長茁壯的行業,對投資新加坡展現出強烈意願,例如受惠於數位化和自動化(例如汽車業)的半導體和半導體相關行業。 藥劑、生物科技和醫療科技公司則受惠於此次疫情,過去一年多來,經發局已成功吸引三家和製造疫苗有關業者投資新加坡,包括生產新冠疫苗的德國廠商BioNtech,以及將在星國設立無菌灌封(fill-and-finish)設施的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世爾科技和BioNtech分別預定在明(2022)年和後(2023)年投入營運,此對星國未來因應大流行病是非常有利的投資,且可供應東南亞和整個亞洲。 此外,為拓展東南亞和亞洲市場,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科技業者也持續選擇落戶新加坡。近期中國政府加大對科技業的監管,馬宣仁主席認為,相關業者將作出相應調整,其中一個策略是著眼於海外發展,新加坡因具備多元背景科技人才,可更廣泛的拓展國際市場。另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緩,全球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的趨勢將恢復,越南已從中受益,東南亞國家吸引更多製造業活動,新加坡將受益。 新加坡亦朝向低碳經濟發展,經發局持續努力吸引相關投資,包括碳交易服務。不論企業或國家都須透過創新解決方案,促使業務和經濟活動去碳化。碳補償(carbon offset)和碳交易是其中一項重點。若從更廣泛的低碳經濟而言,替代蛋白質(alternative protein)是個愈來愈獲重視的新興領域。隨著中國和印度的龐大人口日益富裕,對動物蛋白需求更高,傳統畜牧業方式已無法滿足,替代蛋白質成了選項之一。
A: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本年8月17日發佈數據顯示,星國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連續八個月成長,本年7月年比成長為+12.7%,增幅雖低於6月的+15.9%,但高於彭博社調查的+12%;若經季節性調整,7月非石油國內出口環比跌幅為-0.9%(優於市場預估的-1.7%),6月時為+6%。 大華銀行(UOB)經濟分析師顏聖充指出,新加坡本年7月非石油國內出口年比表現相對強勁,反映全球貿易需求持續復甦支撐星國整體出口和非石油國內出口。另觀察十大出口市場,除了對美國連續七個月下跌之外,其餘年比皆取得增長,其中對中國和日本年比增幅為+58.5%和+22.5%,因此預估全年非石油國內出口為+8%(官方預估為+7%-+8%)。 彭博社經濟分析師Tamara Mast Henderson則指出,7月非石油國內出口數據顯示全球需求給予星國經濟的支撐已減少,因為去(2020)年新冠大流行造成的低基數效應退減,非石油國內出口年比成長回歸正常,但環比數值顯示,Delta變種病毒廣泛擴散,可能已開始影響全球需求。7月電子產品出口年比成長為+15%,低於6月的+25.5%,需求依然強勁,基數效應消退在第三季可能影響電子出口,但全球復甦和數位化趨勢將繼續支撐電子產品需求;7月藥劑產品出口年比增幅為+48.3%(6月為+8%),預估在下半年將繼續獲得全球防疫需求的支撐。 ADDX資本市場高級副總裁顏偉揚表示,新加坡本年7月非電子出口保持強勁,主要由專門機械、石油化工和藥劑產品推動,電子出口雖仍取得年比增長,但環比則下跌,是非石油國內出口從163億星元下跌至161億星元的主因,新加坡是全球半導體上升週期的受益者,但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很可能阻礙7月電子出口成長。另全球供應鏈面對包括船運挑戰和Delta變種病毒擴散等壓力,可能影響新加坡下半年的出口表現。
A:依據彭博社報導,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昨(17)日宣布為因應Delta新冠變種病毒病例遽增,降低新冠病毒在公共運輸上傳播,延長原定本年9月13日屆期的口罩令至明(2021)年1月18日,凡旅客進出機場、火車站與公車站,以及搭乘各式公共交通工具均需配戴口罩。 美國紐約大型銀行正修改員工重返辦公室相關規定,並將採取更多病毒防範措施,例如高盛集團係首家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的紐約大型銀行,刻正研議包括在辦公室配戴口罩、加強檢測等防疫新規定;摩根史坦利先前採榮譽制度執行疫苗證明,頃通知員工須盡快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文件方可進入辦公室,並延遲原定勞動節(9月6日)後員工重返辦公室的時程;摩根大通集團則要求辦公室公共區域須配戴口罩,包含已完全接種疫苗的員工。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毛淡棉商品批發中心的說法,緬甸的橡膠買賣雙方,係在膠乳收集季節結束後商議交易價格。橡膠收穫季節通常在8月結束。本月天然橡膠產量下降時,買賣雙方就會達成合意的交易價。7月1日,在孟邦,曬乾的橡膠片的價格為每磅910緬幣,煙膠片(RSS 3)的價格為每磅920緬幣。全國橡膠產量通常在收穫結束時下降。因此,當供應較低時,價格略有上升。此外,在強降雨期間產量較小。價格取決於市場供需,而不是固定的價格。出口商還購買儲存在倉庫中的橡膠。據國家啟蒙研究所(NEI)的價格調查結果顯示,去年6 月至 8月,由於乳膠產量減少,橡膠價格也大幅上漲。因此,預計今年橡膠價格也將走高。 孟邦是緬甸最大的橡膠生產區,根據孟邦農業局的統計,每年的橡膠產量逾2.4億磅。全國每年大約生產30萬噸橡膠。緬甸生產的橡膠有70%銷往中國,也銷往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緬甸每年向外國出口20多萬噸天然橡膠,產生的收入逾2億美元。
A:KrAsia電子報報導,緬甸最大的移動錢包Wave Money的月活躍APP用戶從1月份的200多萬減少到5月31日的100萬,下跌50%以上。新加坡上市公司Yoma Strategic Holdings目前持有Wave Money44%的股份,該公司8月11日表示,自5月3日其Wave Pay移動APP面向公眾使用以來,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交易量每月都有兩位數增長。Wave Money通過Wave Pay為帳單支付、本地匯款及場外交易服務提供便利。緬甸政府於3月15日封鎖行動網絡服務,一直持續到4月底,當時當局開放了部分行動銀行APP及Microsoft Office 365服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統計顯示,過去8個月(10月至5月),緬甸2020-21財年的天然氣出口逾20.2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逾9億美元。天然氣係緬甸的主要出口品之一,大約6%的出口收入來自天然氣銷售。緬甸的天然氣出口在2019-20財年為35億美元,2018-19財年為39億美元,2017-18財年為35億美元,2016-17財年為31.16億美元,2015-16財年為34.45億美元。 緬甸天然氣礦區共計104個區塊,包括53個陸上區塊(Onshore Blocks)及 51個海上區塊(Offshore blocks)。其中有25個陸上區塊及31個海上區塊係由外商投資運營。Yadanar、Yedagun、Shwe及Zawtika海上區塊以及陸上鑽井區塊都在進行天然氣開採。 根據電力暨能源部的資料,年度的開採體積已從去年的6,000億立方英尺增加到6,703.6億立方英尺。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表示,在2020-21財年的過去10個月(10月至7月),大多數外國企業多關注製造業的投資,計對24個投資案注入2.62億美元。緬甸投資委員會表示,製造業需要大量勞力將優先考慮。目前勞力密集型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及政情的影響下,面臨著財政困難。緬甸的製造業主要集中在來料加工(CMP)的成衣及紡織品,並對國家的GDP有重要貢獻。目前,受歐盟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緬甸成衣出口大幅下降。因此部分CMP成衣廠永久或暫時關閉,造成數千名工人失業。 DICA的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的過去10個月裡,緬甸吸引的外人直接投資(FDI)逾37.6億美元,其中包括現有企業的資本擴張,以及對迪拉瓦經濟特區的投資。在本財年10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經緬甸投資委員會(MIC)及各投資委員會批准的45家外國企業中,有24家企業投入製造業。其他包括電力領域有6大投資案,牲畜及漁業有6案,其他服務業有5案,農業有2案以及各有1家外資企業投入工業園區、飯店及旅遊行業。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從8月16日開始,將在仰光省Ahlon鎮 Strand 路舉辦零售/批發展售會,展售包括預防、控制及治療 COVID-19 病毒所需的藥物及設備在內的醫療用品。消費者事務局與緬甸藥品及醫療器械製造商協會 (MPMDMA) 已聯合提供必要的高品質藥品,以便民眾以合理的價格購買。 「藥品零售批發計畫」共30 個攤位,由參展藥品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進口批准證書》(DIAC)的MPMDMA 30 家成員公司銷售,該計畫的第一次展會,是在本週二至週五上午 10 點至下午 4 點展售約 250 至 300 種藥品。據該協會的中央執行成員表示,該計畫將根據需求延長,相關信息將在MPMDM的媒體頁面公佈。據報導,該計畫的第二次展會將於本月內在仰光Pebedan鎮緬甸國際貿易中心進行,具體日期將提前公佈。 目前,緬甸藥品及醫療器械製造商協會(MPMDMA)共有1,050家成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