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公布之瑞士2021年上半年旅遊住宿統計,2021年1至6月份於瑞士旅館住宿人數共計有1,140萬名旅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約14.3%(增加140萬人次),其中外國旅客人數為220萬人次,減少45.4%(減少180萬人次);瑞士本地遊客人數920萬人次,增加55.3%(增加330萬人次)。該局表示因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以及各國採取相對的防疫措施,導致外國旅客人數減少,另瑞士本地遊客則停留瑞士境內旅遊,因此本地遊客人數大幅成長。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8月9日
A:法國自本(8)月9日起擴大實施健康通行證制度至餐廳、咖啡廳、大型購物中心及醫療照護機構等場所;此前,在接客數50人以上之文化休閒及運動場所已開始實施。民眾於入場前均須掃描健康通行證之QR碼,證明已完成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為陰性或染疫已康復,以管控疫情發展。 為降低上述制度對尚未完成疫苗接種民眾之衝擊,及考量近期疫情檢測站人數暴增情形,法國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於本月8日宣布,政府經評估同意放寬新冠病毒檢測之有效期限,由原先之48小時延長為72小時。此外,檢測方式新增快速篩檢(autotest),但須在醫護人員監督下進行,時效同上。 據法媒Le Figaro及SudOuest本月6日晚之網路報導,為配合實施健康通行證制度,相關場所業者紛紛訂購內建健康通行證驗證程式TousAntiCovid Vérif之QR碼掃描器,期透過自動化方式管控顧客入場。惟因國內供應商不多,近日均面臨訂單暴增40%~60%之情況,刻正全力加速生產。相關情形如下: (一)Doovision公司改良既有之Manoa紫外線消毒機台,加入健康通行證掃描功能。每台售價4,210歐元,亦推出每月160歐出租方案。現已租售並安裝50台掃描器,數量持續增加,但坦承人力有限。 (二)Sanipass-solutions公司亦研發健康通行證自動掃描機台,售價每台1,050歐元,或以每月99歐元出租,獲夜店及舞廳大量訂購,已租售出2,000台機器。目前每週產量1,000台並將持續增加,交貨時間為10日,後續可能延長至12~14日。 (三)Weecop公司出租已下載掃描程式之智慧型手機,避免員工使用私人手機掃描顧客之健康通行證,以每日9.99歐元或每月59歐元出租;Famoco則以每台199歐元販售。 餐飲業協會認為,使用自動掃描器管控入場,倘遇顧客不配合實施或使用偽造資料,一旦遭查獲,場所業者須承擔責任及遭罰款,甚不合理。因此,呼籲政府應立法保障使用自動掃描器之業者,並補貼渠等購買或租用機器之費用。 據瞭解,法國目前僅有Provence-Alpes-Côte d'Azur大區(région)地方政府允諾將提供補助,預算金額近150萬歐元,每家業者獲補助金額約為300~500歐元。此波防疫措施帶動之自動掃描器商機,可望將持續成長。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美國科技巨擘包括Apple、Facebook、Google等正積極遊說瑞典政府反對由歐盟執委會於去(2020)年12月推動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 DMA)等新法規的相關變動,DMA將於近期內受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的審視。 上述美國科技企業從今年初以來,持續與瑞典政府和企業創新部聯繫溝通,希望遊說瑞典能反對DMA某些相關規定,因為該規定可能帶給該等企業使用者負面影響,且限制其在歐洲之市場發展。但瑞典數位音樂公司Spotify並不認同美國企業的看法,反而呼籲瑞典政府投票贊成DMA,以確保數位市場公平且開放的競爭環境,增加消費者的選擇條件,同時預防某些大型數位平台的不公平商業行為阻礙小型企業的發展。
A:根據丹麥媒體於8月9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丹麥貨品出口金額在 6 月份略下降 0.5%。丹麥工總(DI)之經濟分析師Allan Sørensen 指出:雖然貨品出口不幸下降,但我不認為這是新出口危機的開始 ,因 2021 年上半年的貨品出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增加 440 億丹麥克朗。 渠亦表示, 疫情間因受限於旅遊限制導致服務出口面臨困境,然而,從夏季開始因旅遊限制鬆綁, 使得部分服務出口業如航空運輸和旅遊業逐漸復甦。 Arbejdernes Landsbank之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認為出口業已走出疫情陰影, 渠表示: “2021 年上半年出口表現良好,並且上半年中的4個月都在增長。” “與 2020 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成長 6.6%,與2019 年同期相比,則成長2%。 丹麥商總 (Dansk Erhverv)之經濟分析師 Tore Stramer 指出,出口下降是在“強勁增長”之後出現的。“過去半年貨品出口增加 440 億丹麥克朗,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然而,貨品出口的下降亦可能反應就業和材料的短缺將限制許多出口公司的增長機會。 ”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9日引述網站求職平台 Jobindex之7月份最新數據顯示, 招聘廣告數量達 31,800。 Jobindex之總監Kaare Danielsen指出: 因去年疫情爆發擱置的所有招聘項目,隨著解封,雇主開始啟動。 就總體之招聘廣告中,受到限制逐步解封之行業也展開招聘。 此外, 即使目前公部門員工較以往,仍續招聘。D氏指出, 自 2020 年 1 月以來,公部門之新招聘廣告增加達 35%,而私營部門的增幅略低約 30%。 2020 年 3 月 11 日封城後,新招聘廣告的數量下降了 33%, 自金融危機以來從未出現過更糟的水平。然而, 6 月份的失業人數僅比疫情前多 6000 人,在過去兩個月中,失業人數下降約 20,000 人。 據D氏指出, 8 月份的初步數據顯示,企業招聘之熱潮不會降低, 目前近 32,000 個新招聘廣告較疫情前高出4倍, 證明丹麥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Arbejdernes Landsbank 的首席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指出,“我們看到了一些從未見過的關鍵數據,並且變化非常之快速。 “新冠肺炎危機導致經濟發生劇烈的變化, 在很短的時間內,從談論今年第1季經濟放緩轉變為目前蓬勃發展,且預計經濟仍將向前發展,但是其中固有之風險將與疫情相關, 並且將是前所未見。 ”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Saudi 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經濟本(2021)年第2季實質GDP較去(2020)年同期增加1.5%,並較本年第1季增加1.1%,係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首見回升,其中非石油產業成長10.1%,石油產業則成長7%。 英國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對此分析指出,以沙烏地為首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聯盟(OPEC+)針對逐漸恢復及分配各國原油產能達成共識,使國際油價及產油國收入得以回升,加上國內外逐漸放寬防疫封鎖措施,亦為沙烏地經濟本年第2季首見成長之原因。Capital Economics並看好沙國本年GDP成長率可達4.8%,明(2022)年更可達6.3%,優於國際各界所預期之2.4%及4.6%。
A:柬埔寨2021 年鹽產量將可滿足國內需求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國工業、科學、技術及創新部之貢布省辦公室頃表示,2021年國內鹽產量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可減少自國外進口。該辦公室主管Kim Choeun稱,由於收穫初期天氣不利,該省鹽產量與2020年產量相比有所下降。2021年前7月貢布省的鹽產量為6萬8,682公噸,低於2020年的8萬5,000公噸。但該省仍有足夠的鹽庫存約3.7萬公噸,足以供應今年剩餘月份的國內需求,還有一些可能會留到明年。 貢布省鹽田占地3,700公頃,去年僅有2,857公頃有產量,為供應全國鹽產量的主要來源,其中以貢布-白馬產鹽社區為知名產地,柬埔寨平均每年需要8至10萬公噸鹽來供應國內市場。柬埔寨之前也曾從國外進口鹽,主要用於工業部門,包括洗衣和製冰。2019年部分鹽農減產轉賣鹽田,導致產量下降,需要進口約3萬公噸以彌補需求缺口。柬國鹽目前的價格為每50公斤一袋10,000瑞爾(約2.5 美元)至12,000瑞爾(約3美元)。
A:2021年1月至7月柬埔寨香蕉出口量達27萬公噸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1月至7月柬埔寨新鮮香蕉出口量增至27萬222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61%,其中40%出口到中國,11%出口到越南。中國與柬埔寨於2020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幫助柬埔寨的農民向中國輸出更多的香蕉、芒果及精米,以抵消歐洲銷量下降的影響。 根據《商業鏡報》4月報告表示,柬埔寨與越南的香蕉已經超過菲律賓對中國的出口。菲律賓香蕉種植者和出口商協會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增加運輸成本和延遲運輸時間,出口利潤下降15%。報告稱,今年中國近40%的香蕉進口來自柬埔寨及越南。 柬國鮮香蕉對日本的出口才剛開始,今年前7月,出口日本的量僅占柬國香蕉出口量的1%左右。日本市場已開放柬埔寨新鮮香蕉的輸入,顯示柬國產品符合國際標準,接下來需要做的是提高品質並設定有競爭力的價格。 柬埔寨主要種植卡文迪(Cavendish)香蕉,這是一種主要的農業出口產品,此外還種植大米、橡膠、木薯、腰果、玉米、胡椒、豆類、芒果和蔬菜。2020年柬國出口超過30萬公噸的新鮮香蕉,為柬埔寨帶來4.5億美元的收入。
A:柬埔寨是世界第10大木薯種植國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已將柬埔寨確定為亞洲第4大木薯種植國和世界第10大木薯種植國。據UNDP聲明表示,該署駐柬埔寨代表貝尼克(Nick Beresford)認為木薯為柬埔寨提供許多機會,特別是透過木薯粉等加工產品的出口,進入區域價值鏈,柬國需要加工廠與木薯農民之間的契作合同,以創造優質和穩定的供應。 柬國木薯是一種工業作物,每年產量可達1,200萬公噸,木薯的種植、收穫、加工和出口是增加就業和維持成千上萬家庭生計的關鍵,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具有改善農民生計和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潛力。2020年8月由柬國政府木薯工作組制定的「國家木薯政策」獲得批准,並將實施到 2025 年,目標是發展柬埔寨木薯加工產品的生產和擴大出口。 柬國商務部部長潘索拉(Pan Sorasak)表示,木薯是柬埔寨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物。國家木薯政策使木薯成為促進柬埔寨農產工業發展的重要作物,並有助於擴大經濟基礎,實現柬埔寨政府未來發展目標。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8月7日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1年7月越南手機及其零組件出口金額達43億美元,月增30.5%。2021年1月至7月越南手機及其零組件出口金額達293.5億美元,年增11.9%,為越南主要出口產品項目。 2021年7月越南電腦及電子產品出口金額達35億美元,月減15.5%,惟2021年前7月越南電腦及電子產品出口總金額達273.6億美元,年增16.46%。 越南工商部表示,由於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多國實施社區隔離措施,電子產品銷量逐漸增高並從中獲利,預估2021年越南電子產業將持續發展,預估越南2021年全年可達500億美元,年增13.5%。 越南工商部貿易促進局出口協助中心Nguyễn Thị Thu Thuỷ副經理表示,越南自以農產品為主要出口產品,逐漸發展至高科技產品出口國,大幅提高越南近期出口價值,特別是電子產品及其零組件。目前越南已成功維持包括歐盟地區(荷蘭、德國、波蘭及芬蘭等國家)等出口市場之佔有率,另亦不斷開發新出口市場,包括中國大陸、東協地區、日本及南韓等國家。
A:出處:NL Times, 2021/08/0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為防止夏季新冠病毒感染飆升,荷蘭居民可獲得免費自測試劑盒 荷蘭時報 NL Times報導,荷蘭衛生部表示,新冠病毒檢測仍然很重要,因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可能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為防止夏季新冠病毒感染飆升,所有荷蘭居民均可獲得免費自測試劑盒。 所有荷蘭家庭都將在本月收到一封列有代碼的信函,憑此代碼可獲得兩次免費自測試劑盒,第一封信函將於8月10日投遞,學生亦可通過其就讀的學校、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獲得免費自測試劑盒,若需更多自測試劑盒,可至超市、藥妝店和藥局購買。 衛生部表示,暑假即將結束,大家必須重新回到學校和工作,因此,遵守基本防疫規則很重要。2020年暑假剛過完時,新冠病毒感染和入院案例曾迅速飆升,有鑑於此,政府希望通過免費提供自測試劑盒,以防止今年秋天重蹈覆輒。 據Trouw(忠誠報)報導,荷蘭衛生部曾購買約3,800萬個自測試劑盒,主要供做大型活動入場測試之用,惟因荷蘭政府先前決定至少在9月前不准舉辦此類活動,致使至目前為止僅使用600萬個。
A:標題:越南前江省2021年1月至7月貨品出口金額逹19.6億美元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新報,2021年8月6日 越南前江省工商廳代廳長鄧文俊表示,該省本(2021)年1月至7月貨品出口金額逹19.6億美元,年增19.8%,達2021年全年目標之60.2%。其中外資企業占該省出口總金額85%。 本年前7月,前江省許多貨品出口持續增長,包括銅管等金屬製品出口金額超過4億6,100萬美元,年增34.4%;鞋類產品出口額3億3,800萬美元,年增32.3%;蔬果出口數量8300公噸,出口金額1,762萬美元,出口數量及金額分別增長15.68%及15.6%。 鄧代廳長續稱,該省工商廳與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密切配合,及時向各家企業提供關於進出口市場,特别是地方優勢農產品出口情况之信息,俾各企業適時生產,實現市場與客户媒合,以避免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 工商廳還與各省保持密切聯繫,掌握廣寧省、諒山省、高平省、河江省各省等口岸進出口情況,及時向進出口企業提供相關信息。 另一方面,該省鼓勵各農產品出口企業乃至企業界加強線上貿易促進活動,促進水產品加工、農產品、蔬果等地方優勢產品之銷售力度,並擴大對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及歐盟等市場出口。 此外,前江省工商廳亦協助促進企業在省電子交易平臺或在Sendo、Shopee、 Tiki、Voso,以及 Postmart等電子商務平臺上之出口產品推廣及貿易促進活動。
A:華爾街日報8月9日報導,美國國會與拜登政府正對美國企業施加壓力,要求停止從中國新疆進口商品,中國涉及使用強迫勞動已成為美中雙邊貿易的首要議題。 新疆係全球棉花及太陽能板原材料主要生產地,美國政府本年1月禁止新疆棉花與番茄產品進口、6月將部分生產太陽能原材料的新疆公司列為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目前美國進口商亦急於與新疆劃清界線, 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表示,將協助太陽能公司追蹤供應鏈,280家協會會員已簽署反對強迫勞動的承諾。 美國參議院本年7月通過「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目前尚待眾議院批准,進口商須證明從中國新疆進口商品無涉及強迫勞動,否則禁止進口,並增加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執法權利,CBP從去10 月開始的本財政年度已扣留 967 批涉及強迫勞動案件的貨物,主要與新疆棉花禁令有關,約是2020財年的3倍。 美國拜登政府表示,打擊強迫勞動係美國對中國戰略的關鍵成份,美國國務院等聯邦機構本年7月聯合發布更新版新疆供應鏈商業警示(Updated Xinjiang Supply Chain Business Advisory),提醒美企有關新疆供應鏈可能面臨強迫勞動風險、鼓勵美企遠離該地區,以及列出涉及人權的產業包括農業、食品加工、手機與玩具,以及棉花與再生能源產品;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稱,該警示表明拜登政府致力結束強迫勞動,特別在全球供應鏈,強調「拜登政府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政策將捍衛勞工權利、解決不公平競爭,尤其係基於人權剝削」。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u-s-steps-up-pressure-on-businesses-over-forced-labor-in-china-11628501400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8月9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7月失業率仍維持在2.8%,登記失業者128,279人,較上月減少3,542人。較去年同月失業人口減少20,591人(-13.8%)。2021年7月登記求職者為219,183人,較上月減少7,454人,較上年同期減少16,579人(-7.0%)。若依照行業分類,失業人口較上年同期減少最多者依序為: 木材產品製造業(-33.9%)、能源供應(-23.3%)以及飯店餐飲業(-21.3%)。 2021年7月15-24歲族群之失業人口為12,201人,較上月增加438人(+ 3.7%)。50-64歲族群之失業人口為39,142人,較上月減少1,291人(-3.2%)。 2021年5月瑞士參與短工時制人數為257,467人,較上月減少46,817人(-15.4%)。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新聞稿 日期:2021年8月9日
A:根據丹麥媒體於8月5日報導, 丹麥勞工局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並提出報告指出,今年非西方移民女性就業率較疫情前高。丹麥勞工局經濟分析師Erik Bjørsted指出,相較於金融危機時期,大量的非西方移民女性花費較於其他女性長的時間找到工作, 然而,新冠肺炎危機反之, 卻能帶給渠等更多就職機會。事實證明,新冠肺炎危機與其他危機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起伏動盪較激烈。 B氏強調,疫情後,非西方背景的女性之就業發展似乎朝著正向前發展,部分原因可能新冠危機後尤其是在社會和健康服務以及清潔方面領域工作崗位之需求增加,進而促使更多移民女性能夠找到工作。Rockwool 基金會研究主管Jacob Arendt 對這份分析報告表示: 非西方移民女性在就業方面比新冠危機前做得更好,這很“有趣”, 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這個最邊緣化的群體能投入就業市場,是正面的事。 整體而言,雖然移民群體之就業情況在疫後逐漸恢復過來,但與在地丹麥人相比,仍明顯落後。
A:綜合美媒報導,全美近期Delta變種病毒快速傳播,占美國新增病例數約83%,美國每日新增病例超過11萬6,000餘例,在秘魯首見傳染力更強的Lambda變種病毒病例亦有約1,060例,美國CDC主任Rochelle P. Walensky表示,目前為未接種疫苗者大流行的階段,美國白宮首席醫療顧問Anthony S. Fauci亦強力呼籲成年民眾接種疫苗,為12歲以下尚無法接種疫苗的孩童提供「疫苗盾牌」。 紐約州政府最新數據顯示,紐約州57.7%民眾完全接種疫苗,約64.1%至少接種一劑,全州新冠檢測陽性率7日為3.06%,新冠住院人數1162(+41)、插管人數88(+5)及加護病房人數239(+7)均繼續上升;另紐約市全市約56%市民完全接種,新增病例約83%感染Delta變種病毒,七天平均陽性率也升至3.28%,惟住院率仍然很低,過去一周僅48人因為新冠肺炎住院,前一周則為43人。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9/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cases-in-the-united-states-rise-to-their-highest-levels-since-february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5662092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82/5660578?from=wj_catebreaknews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汽車合資集團(TOGG)總裁Gurcan Karakas向德國媒體表示,由該公司所製造土耳其第一部國產全電動汽車將於2022年底量產,且於本國市場銷售後約1年半,規劃先進入德國市場,然後銷至歐盟市場。 TOGG乃由土耳其5個產業巨頭Anadolu Group、BMC、Kök Group、Turkcell、Zorlu Holding及傘狀組織的土耳其工商暨商品交易總會(TOBB)於2018年共同成立,2019年12月由總統艾爾多安發表第一輛電動車原型車,並表示此為實現土耳其60年以來生產第一部國產汽車夢想的歷史性一步。報導稱2022年起,TOGG位於土耳其西北省分布爾薩的Gemlik工廠每年預計量產17.5萬輛,至2030年止將製造1百萬輛共五款不同型式的電動汽車─SUV、轎車、c-掀背車、b-SUV及b-MPV等。 K總裁表示,TOGG正計畫從有眾多土裔移民的德國開始採取進入歐盟市場第一步。另該公司也於去(2020)年5月在德國斯圖加特設立創新中心,在當地的TOGG Europe GmbH公司將作為重要根據地。推究原因,德國不僅是土耳其汽車出口夥伴國第1名,同時是積極發展電動車歐洲國家之一,亦是僅次於中國大陸全球第2大電動車市場,從德國出發將有助於TOGG電動車未來發展,另汽車產業係土耳其最大GDP貢獻來源,為維繫未來土耳其經濟不墜,鞏固其汽車出口第1大市場有其必要性。 TOGG電動車將帶來龐大潛在商機,包括各項電動車零配件以及充電樁合作商機,在充電站方面,土耳其已規劃投資4,000多座充電站投入運作,該項投資旨於在土耳其境內主要道路每10及25公里各建立一座標準充電站及快速充電站,我國電動車車電、馬達、電池、車身及充電等系統業者已切入多家全球性車廠如特斯拉等供應鏈,產品具世界水準,未來應有機會爭取TOGG電動車所帶來相關潛在商機。 TOGG也與中國電池大廠孚能科技(Farasis)合作供應所需電池,且計畫在土耳其設立合資企業共同生產電池,孚能已於德國設廠並將從德國工廠供應電池。
A:日期: 110年7月30日 來源:NSWS.COM.AU https://www.news.com.au/finance/markets/australian-markets/china-escalates-plans-to-crush-australian-iron-ore-industry/news-story/442b2cc39739cd09683638c59e75271f 根據澳洲新聞集團(NSWS.COM.AU)刊載MB Fund投資顧問公司首席策略專家David Llewellyn-Smith對澳洲鐵礦砂市場未來走向之看法。L氏表示,7月27日澳洲股市鐵礦開採商之股價創歷史新高,係因鐵礦砂交易頃創新高,且澳元對美元的匯率相對貶值所致。但縱如此,L氏預期鐵礦砂的價格遲早仍會下跌,原因有三,摘述如下: 1.在供給面上:鐵礦砂重要來源國-巴西產能恢復。巴西於2019年因大壩倒塌,鐵礦砂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惟現今其出口量正大幅增加中,截至本年底,出口將比事故後的低點高出6,000萬噸,預估未來12~18月內產能可完全恢復。 2.在需求面上:過去九個月內,中國緊縮國內房地產、基礎建設及營造業等之信用貸款額度,致鋼材需求減少,而該等行業佔中國鋼品需求之70%;此外,中國境內公路、鐵路及橋樑等基礎建設投資較去(2020)年大幅下降,均將抑制對上游鐵礦砂之需求。 3.在政策面上:最近數月,中國為了打壓鐵礦砂價格,除要求境內鋼廠減產,抑制出口,並藉機打擊期貨市場及懲罰投機客外,更計劃透過緊縮鐵礦砂進口政策,包括投資非洲礦山以及大幅提高廢鋼回收率,盼以取代自澳大利亞進口煉鋼原料--鐵礦砂,試圖打壓國際鐵礦砂價格,打擊澳洲鐵礦產業。 註:MF Fund已減少對澳大利亞鐵礦開採商之持股比率。原文連結https://www.news.com.au/finance/markets/australian-markets/china-escalates-plans-to-crush-australian-iron-ore-industry/news-story/442b2cc39739cd09683638c59e75271f
A:馬來西亞首相馬希亞丁(Mahiaddin Md Yasin)頃宣布,馬國政府決定自2021年8月10日起對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公民將享有部分社交便利,包括遠距離夫妻可以跨州與跨縣團聚,或探望18歲以下的孩子。 前述便利將在公民所居住的州屬已過渡至國家復甦計畫(PPN)第二階段和接下來的階段落實。在接種阿斯利康、輝瑞和科興疫苗的公民需要在接種二劑疫苗的14天後,才屬於完整接種;至於接種一劑莊生和康希諾疫苗的公民,則需要等到接種的第28天後,才算完成接種。 依國家復甦計畫指標門檻,雪蘭莪州、吉隆坡、森美蘭州、柔佛州、吉打州、馬六甲州被列為第一階段;霹靂州、吉蘭丹州、登嘉樓州、彭亨州、檳城州、沙巴州被列為第二階段;玻璃市、砂拉越州及納閩被列為第三階段。 上述已完成完整接種疫苗的公民,將獲准前往清真寺祈禱,而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的非穆斯林,亦獲准前往各宗教場所進行祈禱或膜拜。各宗教場所需要確保信徒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例如戴口罩、保持人身距離,並確保信徒在祈禱後直接回家。前往祈禱場所的信徒須向宗教場所的工作人員出示接種新冠疫苗的電子證書,證明他們已完成完整的疫苗接種。 馬國首相稱,一旦州屬或直轄區進入國家復甦計畫第二階段,政府同意給予完成接種疫苗的公民社交活動便利,如跨縣、州內旅遊及內用。已完成接種二劑疫苗的公民,將獲准在州內旅遊,包括民宿及飯店。旅遊業者須確保進入民宿及飯店的消費者,須展示數位疫苗證書。與其他社交活動相較,內用是風險最高的,因為內用期間將會脫下口罩。因此,渠勸告公民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內用,也不要逗留太久時間。餐飲店業者亦須確保進入店內的消費者,須展示數位疫苗證書,確定相關人士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置於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夫妻,若想帶17歲或以下孩子內用,需確保孩子遵守嚴格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欲跨縣者須在路障向執法人員出示數位疫苗證書,證明已接種了兩劑疫苗。 此外,馬國政府准許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進行無身體接觸且不成群結隊的戶外體育和休閒活動,諸如慢跑、體操、太極、騎自行車、滑板、釣魚、馬術、射箭、登山、網球(單打)、羽球(單打)、高爾夫球和騎機車等。開放時間為早上6時至晚上10時半。 另一方面,從外國入境馬國的人士,包括持有永久居留權(PR)及參與大馬第二家園計畫(MM2H)的外國公民,需出示有效的RT-PCR檢測陰性報告,檢測須於啟程前三天進行。若已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獲准居家隔離以及接收數位居家隔離令(Digital HSO)。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簡稱中總)頃公佈之「2021年上半年及下半年馬來西亞經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由於長期遏制新冠疫情措施和實施行動管控令,導致供應鏈中斷導致消費者需求疲軟,導致本年上半年的營運變得更糟,整體而言,馬國企業本年仍處於掙扎奮力復甦的階段;64.5%的受訪業者預計相較於本年上半年,本年下半年的經濟狀況會更糟;另65%的受訪業者對 2021年的經濟復甦還是感到悲觀,未具信心。 中總本次發布調查結果,共收到693份問卷回復,回復業者當中有91.8%屬於中小型企業;業者分別來自服務業(60.9%)、製造業(22.7%)、建築業(9.8%)、農業(5.2%)和採礦業(1.4%)。 該調查顯示,50.3%受訪微型企業已未有足夠現金,以支付3個月的營運費用;其中有46.2%回復的業者經歷非常緊張的現金問題,無法支付3個月的業務營運、生產、原物料或庫存及人力成本。大多數企業仍在掙扎求存,奮力應對新冠疫情所造成的負面衝擊,尤其生產和經營活動受限和需求減少,面對現金不足、信貸和債務問題。約63.8%的受訪業者認為,企業銷售受到嚴重打擊,明顯低於疫情前的水平;其中30.7%的銷售額較疫情前水平低 30%以上;13.4%的企業銷售額較疫情前水平低了50%以上;特別是旅遊相關產業、建築業、專業和商業服務業。儘管華商企業對國家復甦計畫寄予厚望,並加速國家疫苗接種計畫和經濟重新開放,但大部分受訪業者仍對本年下半年的經濟和商業狀況,維持極謹慎看法。 該調查另顯示,前五個影響2021年下半年的商業表現的主要因素為:(一)在高風險疫區實施各項管制令(MCO/CMCO/EMCO)(占總回復企業的65.4%);(二)原物料價格上漲(50.2%);(三)更高的營運成本及現金問題(46.6%);(四)政治因素(45.5%);(五)商家與消費者信心下降(43.6%)。 中總另針對重新調整國家復甦計畫提出五項建議:(一)國家復甦計畫第一或第二階段重新開放所有非必要服務領域,在嚴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下,允許50%員工上班;(二)消除必要和非必要領域的模糊區別,因為供應鏈從投產到服務是相互緊密連接;(三)不對職場的人力做全面限制,應以員工接種疫苗的人數和職場範圍作依據;(四)僅關閉出現感染群的特定公司,不針對整個區域實施行動管制令或加強管制令;(五)國家復甦計畫第三和第四階段,允許持有兩劑疫苗接種證書人士,調整社交距離措施的基礎,如內用、娛樂和跨縣及跨州活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