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8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7/P200號(商情文號:第667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海事發展辦公室(Irish Maritime Development Office)數據顯示,愛爾蘭和英國之間的滾裝船(roll-on/roll-off)運輸量在2021年上半年中,下降至35萬5000單位,比2019年同期少29%。且英國與愛爾蘭之間的滾裝船運輸貿易比例,已從兩年前的84%,下降到2021年第2季的67%。相較之下,愛爾蘭直接輸往歐盟國的貨運量則在2021年上半年翻倍,占總量約33%。由此可見,愛爾蘭企業為避免英國脫歐後的貿易摩擦,提高直接運往歐陸的貨運量,英國與愛爾蘭的貨流關係出現顯著改變。另自2021年初起,總部設於北愛爾蘭的運輸公司也出現取消部分愛爾蘭滾裝船的運輸服務之現象,以避免愛爾蘭和英國港口之間的新海關規範。 北愛爾蘭 McCulla Ireland運輸公司的常務董事Peter Summerton昨(12)日表示,從愛爾蘭到歐洲的直達運輸路線快速增加,以往經由被認為是「陸橋」的英國轉運站為愛爾蘭和歐盟之間最具成本效益的運輸路線,但英國脫歐則正使之改變。許多船運公司已開展新路線,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布局,但應可降低供應鏈風險。 愛爾蘭島上許多營運貨船運輸的業者如Stena Line、Irish Ferries、CLdN以及Brittany Ferries已積極推出從愛爾蘭通往歐陸的新路線,目的地有如比利時的Zeebrugge港、西班牙的Bilbao港等。瑞典Stena Line運輸公司指出,在英國脫歐生效前,已將愛爾蘭Rosslare港運往法國Cherbourg港的貨運容量增加一倍,且在今年春季再增大容量。該公司也表示,實際上從愛爾蘭島經往英國的貨運量已有回升現象。愛爾蘭經過英國的轉運規模仍尚未恢復至脫歐前的規模,此為預期的情形,但隨著新冠防疫措施放寬,應可見更多客戶再次選擇通往英國的運輸路線。  

A:據調查智利青少年於13歲就開始飲酒,為抑制愈來越嚴重之智利青少年酗酒問題,智利內政及公共安全部訂定發令限制酒精飲料之行銷及廣告,並於本年8月6日獲參議院通過並發布第21363號「酒精飲料的行銷和廣告」法令,重要規定下: 購買酒精飲品必須在結帳時出示身份證件。(惟就網路購買該類產品之查驗方式並無規定) 須標示未成年禁止購酒或相關警語。 禁止在公共場所張貼鼓勵飲酒圖像;禁止在體育活動、賽事場所及發送之體育用品、T 恤等宣傳品出現酒精飲料品牌的名稱、標誌或圖像。 另依據智利第19925號「酒精飲品販售及消費法 」(LEY SOBRE EXPENDIO Y CONSUMO DE BEBIDAS ALCOHOLICAS),智利未禁止網路販酒,各類酒品可在網路商店銷售。實際上各網路商店於酒類產品販售網頁均有加註禁止未成年人購買、送貨時須出示身分證件以確認收貨人為成年人之文字說明。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8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6/P200號(商情文號:第666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將立法使未來國際高速船(High Speed Craft, HSC)安全規範之變更可在英國同步更新,新立法尚將引入額外船上安全演練,並要求將演練記錄保存,以及開放衛星供應市場,以降低長期成本。新法對象也涵蓋快速渡輪(fast ferry)與雙體船(catamaran)。國際高速船安全規範(HSC Code),根據一九七四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第10章行使。 英國海事服務所(UK Maritime Services)所長Katy Ware表示,該所致力確保英國每艘海船均符合適當安全標準,因此將上述規範納入英國法律極為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將引入使高速船安全規範在英國自動更新的法規,使英國保持同步。 欲瞭解更多資訊或發表意見的民眾,可參考英國政府針對《2022年商運法》展開之公眾諮詢窗口: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nsultations/the-merchant-shipping-high-speed-craft-regulations-2022。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耳其統計局(TUIK)本(2021)年8月10日發布數據指出,土耳其本年上半年共採集逾520萬噸牛奶,較去(2020)年同期增加2.5%。   土耳其本年1-6月用綿羊、山羊、水牛及混合奶製造的起士產量達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7.6%。   根據土耳其國家乳業協會(National Dairy Council)統計,土耳其本年上半年乳製品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34.5%至2.42億美元,中國大陸、伊拉克及埃及為主要的出口市場。   土耳其本年上半年雞肉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4%至109萬噸,另火雞肉產量下滑21.8%至23,017噸。土耳其上半年雞蛋出口自去年同期之1.1億美元上升至1.8億美元,禽肉出口亦增加21.9%至3.2億美元。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8月5日報導,瑞安航空(Ryanair)宣布將於里斯本機場投資3億美元,未來每週將提供250班自里斯本出發之航班,其中包括50條新航線及22個新目的地,包括飛往義大利、摩洛哥、西班牙、波蘭、丹麥及德國等;目前瑞安航空有7架飛機在里斯本機場飛航,2021年冬季將增加3架。 瑞安航空表示,目前當務之急係葡萄牙政府支持此項投資及加快里斯本機場基礎設施之建設;該公司認為其投資可促進里斯本經濟與觀光業之復甦,並創造4,000個直接與間接就業機會。  

A: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研究員Jack Zhang及加州大學教授Samantha Vortherms本(8)月10日聯名發表以「勢不可擋的巨力遭遇無法撼動之物:脫鉤時代的美中供應鏈」(Unstoppable Force Meets an Immovable Object: U.S.-China Supply Chains in the Age of Decoupling)專文,要點摘陳如后:   關稅與脫鉤(Decoupling): 處理美中貿易戰係拜登政府一項最棘手的外交挑戰:2018年後,美國對中國產品課徵之關稅增加6倍,其涵蓋3分之2中國進口品。該等新增關稅在美中2020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協定」後仍大多維持,美國商業團體對此多持批評態度。此外,拜登政府如同前川普政府,限制中國在美國投資,及管制高科技產品輸銷中國。 拜登政府不急於取消301關稅:在對中國策略性敵意升高,美國對中國之301關稅成為國家主義下不可或缺的一環。前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在面對外界批評川普貿易政策時表示,若企業希望穩定經營,則應將廠房遷回美國;前任副國家安全顧問Matthew Pottinger則稱,若美商盼在中國做生意,必將犧牲美國價值。美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不急於撤除301關稅,並將其視為對中籌碼(leverage)且對美國製造商提供保護。 美中商業網絡關係仍然密切:儘管美中政治敵意逐漸升高且關稅之經劑成本增加,然美、中企業在金融、知識及生產之網絡仍然關係緊密。依據去年6月調查,絕大多數美國企業仍然不支持與中國「脫鉤」。   在「脫鉤」時代下之跨國企業(MNCs)及與中國關係緊密之全球供應鏈如何因應逐漸升高的政治風險:   問題:外國MNCs是否離開中國市場? 中國持續吸引外人投資:美中貿易戰使「貿易」從原本為雙方關係之穩定基石(cornerstone),轉為不確定及風險來源。美、中之決策者逐漸擔憂在經濟上相互依賴帶來之風險,此對在中國的MNCs帶來極高政治風險。然中國具備高品質基礎建設、技術勞工、廣大國內市場,仍持續吸引大量外人投資。 關稅增加對MNCs離開中國之影響不大:據統計,MNCs在2019年離開中國之比率為11.42%,高於美中貿易戰前(即2017年及2018年)之7.08%。然該期間,在中國之MNCs從25萬7,404家增至 30萬8,569家。美國MNCs之數目大致持平(2017年1萬6,141家、2019年1萬6,536 家)。美中貿易戰提高在中國MNCs之政治風險,並使其離開中國市場之比率提高;然研究顯示關稅增加對企業離開中國影響不大,離開中國之MNCs並非集中在受貿易戰影響較大的業別,如製造業及資訊科技業等。 企業離開中國多非因為華府施加之政治壓力:據專文作者之研究,美國MNCs離開中國之比率未高於其他國家之MNCs,反映MNCs並非因華府的政治壓力,而「選邊站」而離開中國。渠等研究顯示,雙邊投資協定(BIT)可降低國家之政治風險,以及企業在當地長期經營亦影響其對風險之承受程度。較大型及成立時間較久的MNCs離開中國之比率較低。   問題:在美國MNCs之政治反應係離開中國、公開反對關稅或維持現狀? 專文作者針對500家總部位於美國且在中國營運之MNCs進行調查,以瞭解該等企業是否針對美中貿易戰所導致之政治風險升高,而採取相應行動,諸如離開中國(Exit)、公開反對關稅(Voice)、既不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該關稅之安於現況(Loyalty),研究結果如下: 上述研究顯示,美國對中關稅並未如預期迫使跨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受關稅影響之跨國企業多數未公開反對關稅,然關稅對於在中國之跨國企業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對於較小型及較新之跨國企業造成更為不利之影響。 多數跨國企業並未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關稅,而是避免政治化(apolitical)並調整商業模式:受關稅影響之MNCs大多(占65%)選擇安於現狀(即不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該關稅,僅調整商業模式),其次為22%之跨國企業公開反對該關稅,僅7% 選擇離開中國。其中,公開反對關稅者多為在中國較久及較大型之跨國企業。

A: 依據印尼2020年第11號法律(UU)(又稱創造就業法)及2021年第5號政府條例等相關施行細則,印尼投資部自本年初起推動更新原有之公司登記線上單一申辦系統(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OSS),新系統將改以風險評估分級為基礎(Risk-based Analysis),透過此新系統,許可證申辦制度將進行調整。印尼政府將針對企業生產活動對健康、安全、環境及資源運用等層面之影響,評估企業之風險等級:「高風險企業」須依相關規定申請許可證、「中高風險」及「中低風險」企業須申請標準證書,如為「低風險」企業只須登記註冊。   佐科威總統本年8月9日正式在印尼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BKPM)啟用上述新系統,盼簡化投資許可之行政流程。渠表示,透過此項新系統,各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將有更制度化之發證標準,過程將更公開透明,權責劃分亦將更明確,渠並盼未來不再聽聞企業家在印尼設立公司遇到困難或官員索賄情事。透過此項新系統,左科威總統除期盼更多企業來印尼投資,亦希望印尼非正式部門(地下經濟)業者亦能透過此系統登記註冊,並轉變為正式經濟部門。   印尼投資部部長Bahlil Lahadalia表示,新版OSS系統將使企業家能更快地獲得許可證及更快速展開業務及投產。渠表示,過去投資人登記公司須向不同政府單位申辦許可證,且可能透過不同系統申辦,而此項新系統將使投資者能同步連線申辦中央及地方各主管機關、經濟特區或自由港所需文件,因此將更有效率。

A:綜整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12日報導,丹麥國防部以及貿易業部長,雙部會部長於13日會晤,就即推出新的國安戰略進行商討,政府看好丹麥本地之國防產業, 呼籲加強政府與企業間之合作,不僅將可降低採購中夾雜間諜風險,亦將有利於丹麥之出口營收。渠等計劃在國防部和丹麥國防產業之間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與此同時,創新公司將更容易成為丹麥國防的供應商以及開發國防新產品。   據丹麥國防部長 Trine Bramsen已提出新的國防安全政策要求,即是必須避免間諜風險以及了解參與國防新設備的生產者背景。因此,為確保丹麥國防產業建立採購國防新設備時的戰略能力,應使用更多直接分配, 而不是大型招標。伊指出: “我們的許多採購伴隨巨大的風險,在安全及保護國家利益之前提,未來將進行更大程度地直接分配進行軍事採購。   粗估丹麥約有 200 家公司是國防單組件的專業分包商或製造商, 僅有少數公司向軍事客戶提供完整的系統。 政府希望將重點放在面臨安全威脅方面具有重要的能力的這些丹麥公司。   B氏部長指出:  “在我們考慮任務解決方案時,應將一些我們所知並處於重要領先地位的技術例如機器、無人機和衛星等技術的丹麥公司包括在內。”  貿易部部長Simon Kollerup 亦表示,政府的戰略將為更多私營國防產業公司成為國防供應商舖路。“我們將邀請更多丹麥公司進入丹麥國防產業市場, 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安全政策也是一種成長政策,因為在照顧丹麥的同時,將有更多的公司有發展的機會。”   丹麥工總(DI)之國防和航空航業總監 Joachim Finkielman 指出, 80%的丹麥國防工業產品營利來自出口,預測國防新戰略還將對丹麥公司在海外銷售產品的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提供先進多普勒(Doppler)雷達的 Weibel Scientific 執行長 Peder Pedersen及國防新進科技解決方案公司Terma 的高階主管Jes Munk Hansen均贊成政府關於國防部和國防產業之間更密切合作的計劃,並指出它不僅可以加強新產品的安全和創新亦可造福於丹麥國防和丹麥的安全,此外, 這還將改善丹麥國防產業的出口機會。H氏強調,丹麥國防產業的出口有助於加強與重要盟友關係,這對丹麥的安全很重要。   以下為新戰略的七個重點領域: 加強國防部與國防產業合作。 更容易進入外國市場。 良好的框架條件。 產業標靶支持與合作。 加強研究和創新合作。 專注綠色國防工業。 專注當代科技。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8月12日新聞報導,瑞士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2021年上半年營業利潤(BOP)為2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0%。同期淨利為21.9億美元,成長86%。   本年上半年產物保險保費收入為220億美元,成長16%,經匯率調整後增幅為12%。所有地區保費收入皆成長,全球價格上漲約8%,尤其是北美企業客戶之保費。人壽保險保費收入為1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2%,經貨幣調整後成長8%。今年上半年年度保費等值(APE)為19.1億美元,成長14%。   該集團目標為2022年之前營業利潤達到14%。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日期:2021年8月12日

A:瑞士聯邦政府為進一步推動減碳,於2021年6月13日舉行二氧化碳法修法公投。該案旨將增加現有之排碳稅由每公噸最高120瑞郎增加至最高210瑞郎、每張機票增收30至120瑞郎排碳稅。該2項稅收將依照比例做為節能減碳基金,用以支持瑞士企業及住宅改善減碳相關硬體設備,或以健康保險補助金形式回饋全民。惟該案由於瑞士民眾擔心自身經濟負擔增加過大,以48.41%對51.59%未獲通過。   歐盟Fit for 55提案實則與瑞士聯邦政府欲推動之減碳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除規範航空業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相似之外,瑞士下議院已於本年5月提交動議,希望瑞士能加入歐盟之碳邊境交易(CBAM)。瑞士自2020年1月1日起碳交易系統已與歐盟系統通行,且瑞士排碳稅(約101.5美元/噸)較歐盟平均值(約49.8美元/噸)高,因此被歐盟之CBAM系統列入豁免國。由於瑞士與歐盟目標一致,瑞士減碳若能與歐盟更加密切合作,未來瑞士聯邦政府推動減碳政策可能更為事半功倍。   資料來源:歐盟委員會Fit for 55提案報告2021年7月14日、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2021年6月13日新聞報導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8月12日報導,根據西班牙巴塞隆納市3 Capital Real State投資顧問公司統計,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觀光客大量減少。2021年1至7月,巴塞隆納有7家大型5星級旅館出售,共計1,460客房,買賣交易金額超過6億歐元,約為2020年之4倍及2019年2倍以上。前述情形顯示疫情危機下,許多旅館經營者必須透過出售資產及降低營業虧損以求生存。前述收購者均為海外投資基金,顯示許多國際投資公司盼進入巴塞隆納旅館業市場。3 Capital Real State合夥人Juan Gallardo表示,過去20年未曾發生前述現象,並認為旅館買賣交易將持續增加。另旅館交易價格雖因疫情而降低,惟其降低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最具代表性之交易為巴塞隆納旅館企業協會(Gremio de Hoteles de Barcelona)理事長Jordi Mestre以4億4,000萬歐元出售旗下Selenta飯店予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該飯店於巴塞隆納市有Expo及Sofía兩家分店,其中後者為擁有465間客房之五星級豪華飯店,該飯店於2018年2月曾融資6,000萬歐元進行翻修工程,原預計可於2019年之營業收入支應貸款,未料疫情嚴峻且冗長,使該旅館被迫出售。 美國不動產投資顧問公司戴德梁行 (Cushman & Wakefield)旅館部主管Bruno Hallé表示,目前一間擁有100間客房之高級旅館倘全部關閉,每月約損失10萬歐元。疫情使旅館業者被迫連續18個月關閉或僅部分營運,使業者財務損失相當嚴重。一年來巴塞隆納已有高級旅館逾千個房間之所有權人易主,已售出房間數約占20%。 巴塞隆納市約有400餘家旅館,自2020年3月疫情以來,逾半數旅館已歇業,其他旅館則大幅降價因應,惟疫情漫長,所造成之虧損導致業者無法持續經營。3 Capital Real State投資顧問公司另稱,倘2021年秋季國際觀光客未能回流,屆時旅館業者恐因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到期加上透過國家信貸局(Instituto de Crédito Oficial, ICO)擔保之貸款將用罄,屆時旅館營運恐將更加惡化,恐有更多業者被迫出售其資產以因應財務危機。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8月12日報導,西班牙Hipra藥廠完成西國首支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動物實驗,進入臨床實驗階段。西班牙衛生部藥物衛生用品管理局(Aemps)於8月11日授權Hipra藥廠暫名為PHH-1V疫苗進行臨床實驗。 Hipra藥廠指出,該疫苗為重組蛋白(proteina recombinante)疫苗,預計於2022年可生產4億劑,2023年可生產12億劑疫苗。該疫苗儲存環境為易於運送及儲藏之攝氏2度至10度。除前述疫苗外,該藥廠亦與Hospital Clinic de Barcelona醫院合作發展mRNA疫苗。 據悉Hipra藥廠疫苗係與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由Mariano Esteban及Luis Enjuanes兩個研究團隊合作。除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核准疫苗外,另有108個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正進行臨床實驗,而Hipra藥廠疫苗為其中一支。倘疫苗臨床實驗結果順利,測試結果獲主管機關核准,該公司計劃於2021年10月開始量產,其疫苗需完成臨床實驗第1期及第2期安全測試及第3期的有效性測試,之後再向歐盟藥物管理局(EMA)申請核准,再進入量產階段。 該藥廠於1954年設立,為全球動物疫苗第6名藥廠,過去10年研發成功22劑動物疫苗。該公司2020年營業額為3億1,900萬歐元,利潤為4,870萬歐元,84%為外銷,2021年營業額預計將可成長13.5%。該公司有2座工廠,1座在西班牙,另一座在巴西,員工數逾2,000人。 西班牙另一支由Biofabri藥廠與CSIC的Mariano Esteban領導研發疫苗團隊合作之疫苗計畫已暫終止。

A:2021年上半年柬埔寨郵政收入雖增加,仍未達疫情前水準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儘管遭受疫情衝擊,貨物運輸受限,包裹數量減少,但柬埔寨國營郵政在今年上半年收入達290萬美元,年增12%。同一期間,國內包裹數量下降 45%。   柬埔寨郵政局局長Ouk Bora日前表示,收入增加是由於大部分貨物通過空運運輸,價格較高。因疫情之故,當地陸路運輸包裹變得困難,因此使用更多的航空貨運服務來填補陸路運輸的真空期。   柬國郵政局表示,航空貨運服務量增加,意味著包裹服務已經恢復,但由於收件人在疫情期間難以取貨,當地包裹運輸仍難以服務。包裹主要發往柬埔寨工人所在的國家,如韓國和日本,而送抵柬埔寨的包裹主要來自中國。查2020年柬埔寨郵政收入為650萬美元,與2019年收入1300萬美元相比銳減50%。

A:2021年前7月柬埔寨對美國出口成長超過37%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前7月柬埔寨對美國出口超過38億美元,年增37%,主要出口品項包括成衣、鞋類與旅行包箱等產品。同一期間,柬埔寨自美國進口超過2.1億美元,年 增50%,主要產品為車輛、動物飼料及機械。2020年柬美雙邊貿易額達69億美元,比2019年暴增189%,並預估2021年柬美雙邊貿易又會較2020年再成長。   柬國商務部發言人Penn Sovicheat指出,由於緬甸發生人權問題,美國製造商正在削減與該國的貿易,因此訂單移轉至柬埔寨。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消費者信心增強,預計柬國對美國的出口將繼續保持良好態勢。柬埔寨歡迎也抓緊這個契機,以促進經濟成長。   柬國政府希望美國能開放更多免關稅項目,以擴大柬埔寨商品的普惠制待遇。由於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影響柬國國內支出,並阻止外國遊客來訪,柬國更加依賴出口來挹注經濟成長動能。

A:柬埔寨眾議院批准新投資法草案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眾議院於本年8月11日通過新投資法草案,俟參議院審議通過及國王批准後,即可實施。柬國政府期望新投資法能精進柬國投資環境,促進經濟轉型,以造福國家。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副主席欽文山(Chin Bunsan)在與眾議院第3委員會關於農業投資、農村發展、環境 及水資源的會議上,為該法案辯護。   CDC的新聞稿顯示,第3委員會的審議委員也認為,一旦新投資法案生效,將有助於吸引與重振投資者信心,因為該法案符合科技發展及國際貿易的新環境,富有靈活性。該草案係於7月9日在洪森總理出席的內閣會議上獲得批准,之後送眾議院審議。   新投資法草案共12章42條,特別列出優先發展行業並提供獎勵措施,以促進科技、創造就業、技能培訓、研究、創新與中小企業發展。新投資法涵蓋面比舊投資法更廣泛。洪森總理表示,審議中的法案是通過簡化投資流程來吸引投資的法律基礎。投資者在選擇柬埔寨作為投資目的地時,期望尋求和平與穩定的投資環境。

A:越南本(2021)年前7月藤、竹、莎草地毯出口,年增68.1% 資料來源:越南平陽省木製品協會網報(BIFA) 2021年8月4日報導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21)年7月藤、竹、莎草地毯出口金額7,500萬美元,月減13.7%。 本年1月至7月越南藤、竹、莎草地毯出口總金額5億1,915萬美元,年增68.1%。   另,本年6月藤、竹、莎草地毯出口金額8,694萬美元,月增7.6%,年增79.2%。 本年1月至6月越南藤、竹、莎草地毯出口總金額4億4,415萬美元,年增77.6%。 越南2021年6月及前6個月藤、竹、莎草地毯紡織品出口統計1覽表   國別 2021年6月 (USD) 較2021年5月增減(%) 較2020年6月 增減(%) 2021年1月至6月(USD) 較2020年1月至6月 增減(%) 出口總 金額 86,940 7.6 79.2 444,150 77.6 歐盟 23,504 22.0 91.9 111,400 70.8 比利時 7,294 81.0 367.7 18,637 228.9 德國 3,614 9.3 2.7 18,706 17.3 荷蘭 2,949 33.1 90.0 15,291 84.3 西班牙 2,933 -6.5 84.4 14,893 87.6 法國 2,387 14.0 53.5 14,441 51.4 瑞典 1,173 42.5 62.3 6,617 35.4 義大利 1,044 12.8 130.5 6,241 68.2 波蘭 435 -57.4 -37.7 4,806 60.1 丹麥 666 7.6 267.9 4,495 64.3 希臘 280 -5.3 408.5 1,725 66.1 愛爾蘭 189 -46.1 39.0 1,438 147.6 葡萄牙 177 144.8 1,473.2 1,313 515.9 芬蘭 96 82.0 287.6 678 21.7 匈牙利 58 -57.9 78.5 510 184.1 羅馬尼亞 24 -65.6 - 459 75.5 斯洛維尼亞 76 - 107.9 336 248.1 美國 39,532 6.4 91.4 188,081 111.7 日本 6,001 17.5 51.6 30,646 14.3 英國 3,591 -38.6 37.1 26,586 105.6 印度 994 29.8 221.1 13,654 147.5 澳大利亞 2,027 -14.7 30.0 13,018 49.9 加拿大 1,786 -7.7 117.6 11,650 136.8 南韓 2,384 -4.3 20.6 11,460 11.7 中國 914 1.8 7.4 4,760 8.0 沙特亞拉伯 1,055 604.8 93.8 3,323 5.8 阿拉伯聯 合大公國 338 -0.6 11.6 2,423 12.9 俄羅斯 622 68.8 135.5 2,327 30.6 以色列 604 42.1 62.4 2,131 12.1 台灣 358 -14.0 -7.0 1,815 -15.9 馬來西亞 204 -50.6 90.2 1,607 291.6 泰國 270 5.1 20.9 1,573 36.2 墨西哥 247 7.3 140.0 1,555 49.3 智利 358 86.3 111.3 1,406 21.6 巴西 320 -10.2 435.0 1,350 197.1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8月13日 越南工商部頃表示,自2021年5月迄今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對該國鋼鐵產品進行2次進出口關稅調整。其中,2021年5月1日中國對生鐵、粗鋼、再生鋼鐵原料及鉻鐵等產品實施零稅率;另,該國對硅鐵(Ferrosolicon綜合金屬)調高出口關稅至25%;對高純生鐵產品暫時調高出口關稅,自10%調高至15%;對鉻鐵暫時調高出口關稅,自15%調高至20%,並取消146項鋼鐵產品出口退稅。 2021年7月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展開第2次鋼鐵產品進出口關稅調整, 另納入23項鋼鐵產品包括冷軋鋼鐵。此外,高純生鐵產品及鉻鐵出口關稅調整分別增加至20%及40%。累計,中國對169項鋼鐵產品實施取消出口退稅政策,其中,越南眾多鋼鐵產品均自中國進口,並有多項鋼鐵產品被列入取消出口退稅政策中。 目前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量居全球之冠,2021年上半年全球鋼鐵產量達1億6,790萬公噸,年增11.6%,其中,202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鋼鐵產量9,390萬公噸,占全球鋼鐵產量56%,2020年該國產量10億5,400萬公噸,占全球鋼鐵產量之56.5%。中國大陸此舉將影響全球鋼鐵產業,其中對越南鋼鐵影響甚巨。 2021年上半年越南鋼鐵進口量達710萬公噸,進口金額57億9,000萬美元,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噸815.2美元,自中國進口量達364萬公噸,進口金額28億3,000萬美元,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噸776.4美元,越南自中國進口量占越南鋼鐵進口量之51.3%,進口金額占48.9%。

A:出處:Dutch News, 2021/08/1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地方能源合作社批評政府的補貼資金不足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 由於荷蘭政府太陽能板補貼資金已用罄,導致地方能源合作社的能源項目無法完成和對乾淨能源的積極性下降。 全荷共有數百個地方能源合作社(亦即選擇發展當地能源供應的私人組合)表示,由於缺乏資金,阻礙了其由天然氣轉型為乾淨能源所做的貢獻。 雖然荷蘭政府提供的資金已從 3700 萬歐元增加至9200 萬歐元,但目前亦已用罄。 近幾年提出的 740 份申請補助案中,仍有 119 份在等待批准。現在許多合作社決定等到明年再申請,並督促政府應該撥出更多資金。 國家能源合作社組織( Energie Samen) 的 Siward Zomer 表示,政府的補貼資金用罄,正顯示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真對待永續能源。人民被要求向乾淨的能源過渡做出貢獻,然而缺乏資金和導致的延誤,將大幅抑制人民的熱誠。 VVD 黨議員 Silvio Erkens 回應表示,必須在正在進行的組建新內閣談判期間做出有關結構性增加補貼預算的決定。GroenLinks 黨議員 Tom van der Lee 表示,補貼必須是結構性的並且更高。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2021年8月1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Vuong Dinh Hue)頃簽署第29/2021/QH15號有關越南2021年至2025年中期公共投資計畫,其中:   - 2021年至2025年國家財政預算內中期投資計畫總金額為2,870兆越盾(約1,242億美元),包括:   + 中央預算投資金額為1,500兆越盾(約649億美元),其中,本國投資金額為1,200兆盾(519億美元),外國投資金額為300兆越盾(約130億美元)。   + 地方預算投資金額為1,370兆越盾(約593億美元)。   - 依據各項投資金額來源,預留10%中期投資預算作為中期投資工程追加經費。   - 2021年至2025年中期公共投資由各級人民委員會根據《公共投資法》第 51 條第 6 項規定的權限決定。   - 政府預算中期投資計畫之金額分配如下:   + 分配給中央各部會和地方的資金如下:   (i) 中央預算金額 為1,090 兆越盾(約472億美元);   (ii) 地方預算金額為 1,233 兆越盾(534億美元)。 剩下137兆越盾(約59億美元)尚未分配的投資金額,政府將快速完成分配方案,呈國會審核通過後,再進行中期投資。

A:資料來源:越南財政集誌網站,2021年8月1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Vuong Dinh Hue)頃公布第16/2021/QH15號有關越南2021年至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計畫,其中:   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如下: 一、 5年平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估值為6.5%至6.7%。 二、 至2025年人均GDP達4,700至5,000美元。 三、 加工製造業占25%GDP以上;數位經濟約占GDP之20%。 四、 總生產要素貢獻率(TFP)45%。 五、 社會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6.5%以上。 六、 都市化比率約達45%。 七、 2021年至2025年國家預算赤字平均占GDP之3.7%。   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如下: 一、 國人平均壽命74.5歲,其中健康生活壽命至少為67歲。 二、 農業勞動率占社會勞動比重之25%。 三、 技術勞動率達70%以上,其中持有證書及執照勞工達28%至30%。 四、 城市失業率為4%以下。 五、 貧困戶(符合多項貧困標準)年降率1%至1.5%。 六、 每萬人口有10位醫生和30個病床。 七、 參加醫療保險人數占全國93%至95%。 八、 至少80%以上農村達新標準,其中有10%達農村新典範。   環境發展主要指標: 一、 城市人口清潔用水及衛生標準達95%至100%,農村達93%至95%。 二、 都市生活廢棄物之收集及處理達合規之90%。 三、 工業區與加工出口區集中污水處理達環保標準之92%。 四、 100%處理嚴重污染單位。 五、  森林覆蓋率不低於42%。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