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8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59/P200號(商情文號:第659號) 商情本文: Search Acumen諮詢公司分析英國土地登記局(Land Registry)今(2021)年前五個月的登記數據指出,在疫情影響下,英國高價房屋正在倫敦以外地區發展;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價值100萬或超過100萬英鎊的4881筆交易中,有52%的地點位於大倫敦市外,此為自1995年以來倫敦首次失去其至少占有一半高價房屋的地位。 疫情期間居家工作興盛,使許多人排除通勤至倫敦市的必要,民眾也開始更注重本身住宅空間,而選擇搬往郊區。Zoopla房地產網站研究主管Richard Donnell則提醒,雖在倫敦外地區興起百萬住宅熱潮,但倫敦外實際上並無許多價值百萬英鎊的房屋。 新冠疫情加快高價房屋從倫敦轉移的長期趨勢,英國其他地區房屋價格上漲速度快於首都,在倫敦的房屋交易量也下降。根據英國Halifax銀行數據,截至今年7月份,英國年均房價上漲7.4%;在不同區域更呈現巨大差異,如在威爾斯的平均房價上漲13.8%,約克郡的平均房價也上漲11%,倫敦的平均房價則僅上漲2.5%。另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其他地區內,已售價值100萬英鎊(或以上)的房屋比例從2018年的42%,上升至2020年的47%。實際上,倫敦房地產價格從2014年以來穩定下降,原因包括政府對海外買家及非首購族的買房者的徵稅措施,以及英國脫歐等因素。 在2020年的前幾個月中,倫敦百萬房屋的比例短暫升高,在疫情爆發前曾飆高至占比61%;不過在市場於5月重新開放時,高價位房屋銷售再次於倫敦以外地區蓬勃發展,可見新趨勢。Search Acumen諮詢公司主管Andy Sommerville表示,倫敦高價位房屋市場的龍頭地位應已結束。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8月1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58/P200號(商情文號:第658號) 商情本文: 英國零售協會每月零售銷售監測報告顯示,與2020年7月相比,今年7月份零售銷售成長率為6.4%;但由於消費者花費集中在休閒娛樂和社交聚會等,而非前往實體商店購物,今年7月份零售銷售成長亦為五個月內最慢。 英國零售協會秘書長Helen Dickinson表示,7月份零售銷售成長仍強勁,但已可見零售業成長趨緩。政府取消防疫措施,並沒有為實體零售業者帶來期望之復甦,近期多雨的天氣影響著消費者出門購物意願。網路零售銷售則依然強勁,非食物類零售網路銷售成長僅略低於50%,高於兩年前占比30%。由於許多商店及當地社區受疫情衝擊,商圈急需進一步投資,但當前不良的商業稅機制持續阻礙零售業者的創新,以及業者混合實體、數位零售發展的重要投資。政府應確保即將進行的商業稅審查,可將零售業者成本永久降低至合理規模。由於英國脫歐影響,員工短缺和邊境摩擦加劇,均已對國內零售業造成巨大壓力。 另外,Barclaycard銀行的獨立調查則顯示,英國消費者在休閒娛樂場所如電影院、劇院和體育賽事等支出上花費更多,實體商店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在7月19日政府大規模解禁後,7月份信用卡支出比兩年前的7月增加11.6%;英國休閒娛樂業在疫情爆發後首次成長。
A:綜合丹麥媒體於8月10日引述丹麥統計局的新數據顯示,7 月份的通膨率為 1.6%較去年同期高, 但較上個月小幅下跌0.1%,主因受煙草稅及油料大幅上漲,前述二類產品即構成0.9%之漲幅。 丹麥工總副總幹事 Morten Granzau 表示,丹麥的物價漲幅持續低於歐洲央行所設定之接近 2% 的通膨目標。自 2020 年 10 月以來,燃料和其他一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經歷近 10 年來最高通膨的幾個月後, 現在價格上漲速度略有放緩。儘管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但總體價格上漲幅度不大,較低的通脹意味著實際薪資上漲將繼續支持消費,這將使私人消費的購買力增加。 Dankse Bank 之經濟分析師Las Olsen指出: 一年前因疫情爆發封城關閉 ,嚴重抑制經濟活動,這亦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達到 0%, 整體而言,丹麥的通膨仍然非常低。 據高階領導人組織 Ledernes Hovedorganisation 之經濟分析師 Niklas Praefke 表示,較高的通膨率使一個典型的丹麥家庭每年花費超過 7,000 丹麥克朗。 具體而言,1.6% 的通貨膨脹率意味著一個家庭有兩個成人和兩個孩子的典型丹麥家庭必須為相同的商品和服務支付比一年前多 7,300 丹麥克朗的費用。但它不會顛覆私營經濟,因為過去的一年在大部分工資成長2.4%超過通膨水平,因此大多數的民眾仍然有足夠的可支配所得。 另如果家裡沒有汽車或家裡沒有吸煙者,每年的額外費用將會降低更多。”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2021年6月礦產品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83.2%,呈現近年來最大成長;另2021年上半年總出口額為14億2,20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9.2%。 阿根廷國家礦業署報告指出,阿國所有礦業類別的出口外匯收入,均呈現成長。其中,2021年6月黃金的出口額為2億2,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2.8%、白銀的出口額為5,780萬美元,成長 66.9%、鋰(碳酸鹽及氯化物)的總出口額為1,400萬美元,成長81.8%等。並指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已明顯反映在6月的採礦活動。 2021年1至6月阿國各省的礦產外銷額,亦呈現成長,礦業署強調,由礦產品在各省的銷售額能見該產業的重要性,例如:Catamarca礦產品出口占全省外銷額的87.2%、Jujuy省占78.2%、Santa Cruz及San Juan各省占74%等。
A:柬埔寨金融科技團隊為世界金融科技節(CamTech)預作準備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金融及技術協會(CAFT)預定於11月8日與新加坡舉辦之世界金融科技節(CamTech)同時舉行為期5天之活動。柬埔寨CamTech是一個分支活動,將由CAFT與柬埔寨國家銀行(NBC)、柬埔寨銀行協會(ABC) 及柬埔寨小額信貸協會合作舉辦。新加坡CamTech採用線上、線下結合活動,將在30多個國家/地區播出,並邀請柬國及國際講者參加。 CAFT秘書長Tomas Pokorny表示,在柬國為期5天的CamTech活動將凸顯金融與技術如何結合,以嘉惠從房地產到農業的各個行業,發布會將在金邊與暹粒鎮同時舉行,展示科技及旅遊業。第2天將集中在西哈努克城,展示房地產及技術。第3天將在馬德望與金邊舉辦活動,凸顯農業的潛在利益。最後2天返回金邊,展示金融科技及科技行業的各項技術及應用層面。
A:柬埔寨政府調整疫情支出預算翻倍成長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8月1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一、柬埔寨總理洪森頃宣布,政府決定加倍抗疫預算以應對疫情,旨在快速普及國民接種疫苗,並確保患者獲得治療。柬國財經部「2021年上半年預算執行和評估報告」原訂2021年因應疫情預算為7.19億美元,現已擴大到14.54億美元。財經部表示,此次調整是為了更全面性地抗疫,需要大幅提高支出。據該報告,之前治療計畫設定只有3000萬美元,惟截至今年6月,上述相關方案已花費約2.4億美元,預估到今年年底,將需要額外5億美元,因此所需支出總額恐達7.4億美元。 二、此外,在封鎖措施後,為維持窮人生活穩定方面,柬政府原2億美元預算又追加1.35億美元,使該項支出達到3.35億美元。僅中小企業融資方案由原先預定之2.7億美元,調降為1.5億美元,並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支付。至於糧食補貼預算1,000萬美元、流動資金計畫1.6億美元,以及技能培訓及對停工工人的援助5,900萬美元等預算維持不變。為了支應上述變動之支出,柬國政府將從國家儲蓄中動用約6.37億美元以為因應。 三、財經部補充,柬政府還有其他預算來源,包括預算基金8,000萬美元、外國資金1.3億美元以及外界捐款1億美元的慈善基金。柬埔寨首相洪森8月初向全國保證,柬埔寨不會面臨破產,該國目前月收入約為4億美元。今年前7月柬埔寨收入超過30億美元,其中17.16億美元為稅收,13.55億美元為海關收入,分別占年度稅收75.5%及占年度海關收入56.9%。此外,柬埔寨在疫情前還有30億美元的儲備資金,其中約三分之一資金已經用罄,但是柬國還持有2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和超過44公噸的黃金儲備可資利用。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8月9日 越南政府頃與各主要外資企業協會舉辦線上座談會,討論新冠肺炎疫情對越南外資企業之影響。 韓國企業協會Hong Sun理事長表示,在越南之韓國企業對越南政府防疫政策評價很高,惟目前疫情愈發複雜,產品供應鏈及生產線中斷,造成供應鏈受阻;韓企在辦理外國專家入境越南時亦遭遇多重困難,影響企業生產營運計畫,以及在越南投資計畫進度,該協會提議越南政府首要解決外國專家入境越南手續,以解決外資企業人力不足之困境。日本企業協會Inoue Soichi理事長表示,對已接種疫苗之外國專家,越南政府應縮短檢疫隔離時間;此外,應簡化已獲得越南工作證之外國專家入境條件。 另一方面,歐洲企業協會表示,越南政府需加速疫苗接種,特別是外資企業之勞工,以維持供應鏈穩定性以及員工就業穩定性,因為外資企業正面臨生產線中斷之嚴重困難。美國-東協經營協會吳秀城(Vu Tu Thanh)區域副理則表示,美國政府願意優先提供疫苗給越南,亦將移轉疫苗生產技術至越南,協助越南抗疫,俾使越南經濟早日復甦。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2021年8月11日 2021年1月迄今,外人直接投資(FDI)越南不動產金額達11.6億美元,主要投資方式,包括新註冊資本、增資,以及股份收購。2021年前7月,不動產居FDI第3位,主要投資物流項目,總投資金額近5.4億美元,占同期外資註冊資本額之46.78%。 主要投資來源為新加坡企業,占7個物流項目,其中新加坡企業Amigos An Phu Holding投資之物流項目為2021年迄今最大之不動產項目,金額達1.85億美元。2020年新加坡企業在越南投資近90億美元,占FDI之31.5%,排名第1。 越南CBRE不動產集團工業不動產部門黎重孝(Le Trong Hieu)經理表示,工業及物流房地產投資商選擇越南進行長期投資,雖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拖延多個投資項目進度,但外資企業仍對越南前景深具信心,特別是南越地區各重點工業區雖目前受疫情打擊,但外資企業在該區域之投資仍未趨緩,例如日本Daiwa House、中國JD Property,以及荷蘭BW Industrial等多家大企業之投資項目仍然在進行中,黎經理認為,2021年下半年,越南工業及物流不動產將持續吸引外資,其中又以電子、汽車零件、包裝、家具、醫療設備、倉庫,以及物流輔助業最受關注。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8月7日 2021年7月越南進出口總金額達557億美元,月增1.5%。2021年前7月,越南進出口總金額達3,733億美元,年增30.2%;其中出口占1,853億美元,成長25.5%;進口占1,880億美元,成長35.3%。出口貨品中有27類貨品金額達10億美元,其中以手機及其零件出口金額最多。另製造業、農水產及燃料礦物出口較2020年同期均有成長。 越南工商部表示,2021年前7月出口雖呈現增長,惟增長趨勢已開始放緩,主因是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企業生產及營運。不僅是越南,新冠肺炎疫情亦嚴重打擊東南亞地區各個主要生產出口國,例如印尼及泰國進出口增長率均有放緩趨勢。至於2021年下半年越南進出口是否繼續增長,將依政府控制疫情速度以及疫苗接種情況而定。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7月30日 本2021年7月26至28日,駐印度越南大使館於海德巴拉市舉辦醫藥領域貿易投資促進會,並提議雙邊能合作設立越南首個「醫藥園」工業區。該醫藥園預計規模達500公頃,投資金額約5億美元,有望為25萬名勞工提供就業機會,且出口營收可達50億美元。會議上,駐印度越南大使范生周(Pham Sanh Chau)表示,成立越南醫藥園將吸引更多大型醫藥行業外資企業進軍越南,從而減少越南對傳統藥品供應的依賴,同時達到生產線多樣化。 據悉,印度SMS醫藥集團計畫參與合作開發越南醫藥園。該集團Ramesh Babu主席表示,新醫藥區有望將越南打造成東南亞,甚至是全球新的藥物專研及生產基地。醫藥園憑籍封閉生產流程、大規模、集中化以及優良之地理位置等優勢,將有助投資企業降低投資成本、提升產能以及市場競爭力。目前,此項目已成功吸引越南多個終點省份、工業區及出口加工區代表的關注。來自峴港、隆安、海陽、北寧、順滑、太遠等省份代表均直接以線上方式出席上述會議,了解印度投資商對土地面積、地理位置、基礎設施以及投資優惠等方面之需求。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nexpress網報,2021年8月3日 越南統計總局2021年前半年及第2季經濟社會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工就業已造成消極影響。2021年前半年全國失業比例約2.3%,其中城市區域占3.07%,農村區域占1.86%。其中15歲以上之勞工占4,520萬人,與2020年同期比較,減少90,800人;這年齡段失業比例達2.58%,其中城市區域占2.64%,農村區域佔2.54%。疫情爆發導致城市區域勞工失業比例漲升,且是近10年來最高峰。 另一方面,越南勞工技能有待提升,目前排名全球第103名,僅高於印尼及遼國。據越南DTS數位轉型聯盟張家寶(Truong Gia Bao)主席表示,近年來越南企業不停邁向技術轉型及數位轉型,企業提出之營運方式及流程與勞工技能不符,甚至有部分高級人員無法及時更新管理方式及新營運戰略。多家企業面臨人事換血及改革,而第1對象卻是高級職員。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勞工部8月11日公布本年7月CPI年增5.4%,與上(6)月漲幅相同仍處高點,係2008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月增0.5%,低於上月漲幅0.9%。至於除去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年增4.3%,略低於上月4.5%,月增0.3%較上月0.9%大幅下降。 與經濟重啟相關類別如旅行、服飾及休閒娛樂等價格增幅減緩,二手車與卡車價格漲幅亦減少,係核心CPI增幅放緩的重要因素。另目前美國消費者需求仍強勁,企業卻持續面臨勞動力不足及原物料短缺等供應鏈問題,供給無法滿足需求,部分業者如寶僑、金百利等已調漲價格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帶來物價上漲壓力。 住房成本占CPI約1/3,為經濟學者衡量通貨膨脹關鍵類別之一,本年7月住房指數月增0.4%,佔核心CPI漲幅一半以上,自去年底起住房指數緩慢增長,專家認為可能與經濟重啟,民眾自郊區搬回城市,並密切關注該指數發展。 美媒表示本年7月CPI數據顯示經濟重啟與供應短缺造成的價格上漲已有所減緩,通膨可能已趨近高點,有助佐證美國聯準會認為通膨僅為暫時性看法。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年8月1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水產加工暨外銷協會(VASEP)配合世界銀行(WB)於2021年8月10日發布有關越南不遵守反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 (IUU)捕魚行為對經貿影響的評估報告。 VASEP副會長阮懷南(Nguyen Hoai Nam)表示,越南水產品居全國第5大出口產品,占全國出口總金額之4%。近年來,越南水產品每年出口金額介於85億至90億美元之間。其中,水產品養殖部分約占總金額之60%至65%,水產品開採捕撈部分約占35%至40%。 越南係全球第3大水產品出口國,非常重視水產業的穩固發展。惟越南水產業以小型規模為主,未能順利進行打擊IUU 捕魚行為。因此,自2017年10月至今,越南水產業時常需面對被歐盟執委會(EC)發出“黃牌”警告。 自2019年起,越南水產品輸往歐盟市場已從第2位退後至第4位,次於美國、日本及中國。然而,歐盟仍是具指標性之出口市場,亦為越南水產業的重要夥伴。 越南水產業者表示,倘越南政府未推行解決方案,遵守反IUU捕魚行為規定。越南水產業將會因遭歐盟發出“紅牌”之禁令,而失去歐盟市場。屆時,越南水產業每年將損失約4.8億美元。 若越南能早日免於歐盟發出的“黃牌”,並充分利用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的優惠關稅待遇。越南水產業將復甦可期,年出口值有望達12億至14億美元。 世界市場消費者,尤其是歐盟、美國及日本等大型市場的消費者,已日益關注產品信譽。因此,打擊IUU捕魚行為,除能確保水產業的永續發展外,同時也可使越南水產業在全球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及保持信譽。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8月10日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已彙整自2021年1月至8月8日越南國內肥料生產及肥料進口數據,向越南工商部反應有關越南肥料近期價格上漲50至72%,導致部分企業出現囤貨及銷售不符合品質之肥料現象。 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統計,2021年上半年越南國內肥料生產量,年增5%,進口量年增6%。越南國內肥料生產及進口均增加,惟肥料價格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農民種植成本。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建議越南工商部儘速指導南越地區市場管理局與植物保護檢查處加強查驗各省市農業經銷店(肥料及農藥),避免廠商囤貨並從中獲利。據統計,越南目前核准使用之植物保護農藥及肥料清單非常多,約4千類植物保護農藥、2萬1,000類肥料產品及400類化學成分,由於選項太多,導致農民難以正確選擇,部分經銷商因此販賣品質差之肥料及仿冒大企業產品獲利。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CBS, 2021/08/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本年6 月份製造業產出較去年同期飆升 17.9% 荷蘭新聞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日前公佈,本年6 月份荷蘭製造業產出較2020 年同期大幅成長 17.9%。與 2019 年 6 月相比,成長率亦超過 7%,足以彌補 2020 年 6 月新冠疫情危機導致的衰退。 本年6月份幾乎所有製造業部門的產出均高於去年同期,其中尤以機械工業成長率高達 68%,表現最為亮眼。 經季節性和工作天數不同因素影響調整後,2021 年 5 月至 6 月份製造業產出成長 4.4%。2020年春天,製造業產出開始急遽衰退,至2020年5月達到最低點。其後緩步回升,至 2021 年 6 月則創下新高。 CBS報導,本年7 月份製造商信心進一步改善,生產者信心指數創 1985 年(調查開始)以來新高。
A:根據CNBC本(11)日報導,因Delta變種病毒導致新冠疫情升溫,將再次威脅旅遊業,隨美國民眾對疫苗護照接受度上升,許多企業開始針對疫苗護照的使用研擬相關措施。 根據Upgraded Points旅遊網站於6月2日及3日針對1000名民眾調查顯示,約81.8%受訪者支持使用疫苗護照,約54.9%表示航空業、旅館業及其他旅遊相關行業應要求顧客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約58%認為飛機、郵輪、火車及公車應針對是否已接種疫苗者區分開,目前旅遊業普遍支持疫苗護照,認為可精簡整體旅遊的過程,另許多觀光地區開始實施疫苗護照或要求出示新冠檢測陰性證明。 然而仍有61%受訪者認為疫苗護照侵犯未接種疫苗者的權利,在疫苗護照使用意願方面,Z世代民眾接受度最高約86%,女性較男性高出7%,隨疫苗護照接受度越高,且被視為重返正常生活的方法之一,人們接種疫苗的意願上升,進而限制新冠病毒繼續傳播。 8月9日起,紐約市要求民眾在健身房、餐廳及室內娛樂場所等地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自9月13日起將嚴格執行,另今年秋季再度開演的百老匯不只要求觀眾出示數位疫苗接種證明,亦要求配戴口罩,紐約市的新政策將促使其他大城市跟進效仿,而其他州如佛羅里達州、密蘇里州及德州則禁止使用疫苗護照;企業方面,迪士尼郵輪將恢復美國航線,不強制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但要求乘客配戴口罩及進行新冠檢測,挪威郵輪則要求乘客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8/11/vaccine-passports-gain-traction-as-delta-variant-threatens-travel-boom.html
A:2021年截至6月臺馬貿易總額0.03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成長7.55%;2020年馬國為我第153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馬爾地夫之貿易總額不高,皆在100萬美元以下,主要進口產品為生鮮或冷藏魚、冷凍魚、塑膠廢料及路由器。
A:2021年截至6月臺斯貿易總額2.48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成長47.32%;2020年斯國為我第58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斯里蘭卡貿易總額自2015年4.63億美元,降至2020年3.70億美元,主要是因2019年美中貿易摩擦及2020年全球疫情影響所致。我國對斯里蘭卡主要出口產品為紡織原料,進口茶葉產品。
A:2021年截至6月臺孟貿易總額5.72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成長28.86%;2020年孟國為我第38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孟加拉貿易總額自2015年9.87億美元,逐年提升至2019年12.64億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降至9.40億美元。我國主要出口紡織原料至孟加拉,並自孟加拉進口成衣類產品,我國持續享有貿易順差。
A:2021年截至6月臺尼貿易總額0.06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成長14.87%;2020年尼國為我第138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尼泊爾之雙邊貿易總額不大,約在1,000至2,000萬美元左右。從2016年貿易總額900萬美元成長至2020年1,100萬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實驗用試劑、電話機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