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FDA敦促輝瑞及莫德納藥廠擴大5至11歲孩童新冠疫苗臨床試驗規模至少達3,000名,以利研究疫苗與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罕見副作用的關聯性,並作為核准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衡量潛在副作用及染疫風險的參考。根據美國CDC本年6月數據,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可能導致約1,200名接種者出現心臟疾病等相關問題,其中約500名為30歲以下。 輝瑞疫苗試驗速度較快,已於本年5月獲美國FDA核准使用於12歲以上者,該藥廠本週表示預計本年9月公布5至11歲孩童試驗結果並申請緊急使用授權,預期美國政府需數週時間審查安全性及有效性,另該藥廠本年稍候將公布2至5歲孩童,以及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試驗結果。 莫德納疫苗迄今僅獲美國FDA核准使用在18歲以上,現正申請12歲以上孩童的緊急使用授權;莫德納表示正積極與FDA討論擴大5至11歲孩童試驗規模的細節,該公司本年3月招募6,795名試驗者,並區分為3個年齡層,其中6至11歲約為2,265名,預期本年底或明年初可申請5至11歲孩童的緊急使用授權。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上週報告,已有超過400萬名美國孩童及青少年新冠檢測為陽性,其中約有346人死亡,美國CDC表示12歲以上接種疫苗好處遠大於感染及副作用的風險。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6/us/politics/fda-covid-vaccine-trials-children.html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7月25日報導,根據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Comercio y Turismo)資料,西班牙2021年第1季外人投資金額計30億5,600萬歐元(扣除「外國控股公司股票證券」),較2020年減少10.5%,較2019年則大幅減少59%。顯示西班牙正隨著經濟危機、國際情勢惡化及西班牙政黨鬥爭而逐漸失去國際投資者之青睞;國際投資者除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採較為謹慎態度外,西班牙桑切斯(Sánchez)政府採行之政策,如計劃廢除勞動改革政策、干預住屋政策及調高稅收等,均使西班牙外人投資減少。2018年西國全年之外人投資金額為549億7,110萬歐元,2019年桑切斯總理上台執政,外人投資即大幅降至242億9,148萬歐元,2020年為245億2,836萬歐元。 西國IESE商學院教授José Ramón Pin指出,目前外國投資者均非常謹慎,認為西班牙政府倘廢除勞工改革政策,將使勞動力市場更為僵化,加上政府計劃對大型企業課徵高租稅及統一各自治區之資產稅(Impuesto de Patrimonio)、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高達125%、住房政策與財產所有權背道而馳、失業率超過16%卻計劃調高最低基本工資(SMI)及通貨膨脹之威脅等問題,均使西班牙投資市場之不確定性增加,進而使外國投資者怯步。 Ramón教授指出,目前西班牙若干未採取中央政府政策之自治區其外人投資情況則較為熱絡,如馬德里自治區。據統計,馬德里為西班牙經濟成長最高之自治區,亦為外人投資之主要目的地;2020年西班牙外人投資額中75%集中於馬德里自治區,2021年第1季亦高達60%。馬德里自治區成功吸引外人投資主因該區較其他自治區採較自由政策及較少之干預,且馬德里自治區享有較低之稅賦。 馬德里企業聯合會( Confederación Empresarial de Madrid, CEIM)理事長Miguel Garrido表示,馬德里自治區為外人投資之熱門地區雖受益於首都效應,惟對企業而言,其他因素則更為重要,如馬德里自治區穩定性高、具司法保障及永續性之財稅政策;此外,勞工素質佳、基礎設施先進、行政程序簡便、外語能力環境及生活品質均優良等。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7月23日報導,西班牙政府透過西國國營工業公司(Sociedad Estatal de Participaciones Industriales, SEPI)提供100億歐元基金援助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之策略性企業。2021年3月9日西班牙內閣會議(Consejo de Ministros)核准提供西班牙Plus Ultra航空公司5,300萬歐元貸款,其中第1筆一般性貸款1,900萬歐元業已如期核撥,第2筆3,400萬歐元將以參與資本方式貸款(Préstamos participativos),原訂於2021年7月28日撥款。惟7月22日馬德里第15號法院(Juzgado de Instrucción número 15 de Madrid)下令西國政府暫停以公共資金拯救Plus Ultra航空公司,負責法官Esperanza Collazos要求該航空公司在5日之內出示需要該筆貸款以維持企業存續之證明文件。 Collazos法官表示,上述決議係導因於2021年4月西班牙清廉工會(Manos Limpias)指控SEPI前任代理主席Bartolomé Lora及其管理委員會(計有15位委員)涉嫌在Plus Ultra航空公司紓困貸款中挪用公款,爰認為再度撥款有違常理。此外,反對拯救Plus Ultra航空公司之團體表示,該航空公司並非策略性產業,亦無還款能力,不符合SEPI資金援助條件。 SEPI表示,依據SEPI與Plus Ultra公司所簽署之合約,SEPI需於7月28日核撥第2筆貸款,且Plus Ultra航空已向SEPI表明需該款項以維繫企業營運。惟前述貪汙案已進入司法調查程序,爰2021年7月14日SEPI曾向法院諮詢是否得撥發第2筆貸款。此外,基於謹慎管理公共資源原則,SEPI於事前請勤業眾信(Deloitte)公司提供法律顧問服務,亦諮詢國家法律事務司(Abogacía del Estado),該二機構提供之資訊均有利於對Plus Ultra航空公司之撥款。國家法律事務司表示,倘SEPI未撥放第2筆貸款,恐將違反合約規定之撥款義務,甚至對已核撥之第1筆1,900萬歐元之貸款,將造成損失。 Plus Ultra航空公司表示,該公司將於法院規定期限內提出相關資料,並強調第2筆融資對該公司之存續至關重要,亟需該筆援助以維護公司354個直接員工及逾2,500個間接員工之工作機會。前述訊息均已在Plus Ultra航空公司向SEPI申請融資時,業經勤業眾信、Daiwa Corporate Advisory投資銀行及國家航空安全局(Agencia Estatal de Seguridad Aérea, AESA)等之認證。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7月22日報導,西班牙政府於2021年3月通過70億歐元之直接補助基金,以協助西國企業及自營業者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衝擊,業者可獲得之補助金額介於3,000至20萬歐元間。惟歷經4個月後,該補助基金之撥放並未如預期,爰部分自治區延長申請期限及放寬對產業別之申請限制,甚至調高補助金額,以利更多企業獲得紓困。政府對業者提供直接補助基金之條件係企業於2021年5月31日前所積欠之帳單、債務及銀行貸款等固定支出。西班牙經濟事務暨數位轉型部(Ministerio de Asuntos Económicos y Transformación Digital) 現允許各自治區從寬解釋申請補助條件,可將企業之營業損失列入允許直接補助範圍。 放寬直接補助範圍:加納利群島(Canarias)係首個將企業營業損失列入直接補助範圍內之自治區,本年6月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亦比照辦理,並於當月月底起允許全部產業均可申請,且企業將營業損失均可列入申請範圍,由於前述放寬作法,受益企業家數增加一倍以上。瓦倫西亞自治區(Valencia)亦宣布比照前述自治區同意放寬申請條件,並已獲西國經濟部之同意。 直接補助金適用範圍:由於西國於原通過補助之法規中,僅同意直接補助金限用於償還債務、支付供應商及其他貨款等固定支出,因此仍有許多自治區目前仍不將企業營業損失列入直接補助。該等自治區認為,倘西國經濟部欲放寬直接補助金之使用範圍,應透過內閣會議修改法規內容,否則該補助受稅務單位干預或阻礙之風險將極高。西國經濟部則認為,放寬補助範圍係各自治區對申請條件之解釋問題,並認為重要的是業者可真正獲得補助款。 西班牙中小企業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la Pequeña y Mediana Empresa,Cepyme)指出,依目前申請情形看來,直接補助金將有剩餘款問題。Cepyme並認為,政府必須延長申請日期、提高補助金額及放寬申請條件。該聯盟以德國政府允許企業營業損失申請直接補助款為例,說明西國政府僅允許補助款用於償還支出費用且行政手續過於繁複。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年7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峴港高科技園區暨工業區管理局範長山(Pham Truong Son)局長表示,該局頃同意美商INTEX集團旗下之INTEX發展公司投資1,200萬美元,將在和慶工業區興建廠房,預計年產量為190萬個游泳池濾水箱、244萬個水動與電動之沖氣及沖水泵浦。 此外,美商Vector Fabrication公司獲得峴港市人委會同意,亦將進駐峴港高科技園區,預計投資總額為6,000萬美元,從事生產印刷電路版及微機電系統(MEMS)。 峴港高科技園區暨工業區管理局另預定於2021年8月參加日商峴港Fujikin責任有限公司舉辦之動土儀式。 範局長續表示,從年初至今,峴港高科技園區、集中科技區暨各工業局己吸引16件投資案,其中4件為外資,其餘12件為本國投資案,投資金額分別為1億4,533萬美元及4,814億越盾(約2,084萬美元)。 迄今,峴港高科技園區、集中科技區暨各工業局共已吸引503件投資案,國內及外資投資案分別為373件及130件,投資金額分別為27.56兆越盾(約11億9,300萬美元)及18億美元。
A:標題:越南本(2021)年上半年腰果出口數量及金額均成長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7月22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6月腰果出口總數量為5萬8,746公噸,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40.8%,出口金額為3億6,950萬美元,增加43.2%,平均出口價格每公噸為6,289.8美元,上漲1.7%。 越南本年1月至6月腰果出口總數量為27萬3,537公噸,年增21.8%,出口金額為16億5,000萬美元,成長10.8%。 統計數據顯示,越南本年上半年腰果平均出口價格持續下降,平均每公噸出口價格為6,021.2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9%。 美國及中國大陸為越南腰果主要出口市場,本年1月至6月腰果出口數量分別為8萬3,436公噸及3萬9,235公噸,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6%及63%,出口至上述2國之數量分別占全國腰果出口總金額之30.5%及14.3%。 越南本2021年1月至6月腰果出口金額統計1覽表 計算單位:美元 國別 2021年1月至6月 較2020年同期 數量 (公噸) 金額 (美元) 數量 增/減(%) 金額 增/減(%) 總計 273,537 1,647,022,404 21.79 10.82 美國 83,436 462,917,644 6.05 -11.55 中國 39,235 292,108,043 63.04 85.28 荷蘭 33,550 168,498,077 17.08 -12.69 德國 9,725 59,569,107 1.37 -7.55 加拿大 8,294 54,796,642 41.15 27.58 澳大利亞 6,471 38,847,404 -7.17 -13.91 英國 7,066 38,659,769 -3.65 -12.53 東南亞 5,856 34,075,621 15.69 5.53 日本 4,292 28,280,545 30.46 24.07 法國 3,950 27,147,905 28.75 14.36 泰國 4,380 26,714,637 8.17 -1.53 俄羅斯 4,716 25,264,090 70.99 47.63 以色列 3,299 23,855,449 2.33 7.68 沙烏地阿拉伯 3,205 21,709,137 42.83 46.29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461 20,037,057 179.11 214.83 意大利 4,011 19,263,896 -3.56 -14.07 埃及 2,214 18,317,214 44.8 52.55 西班牙 2,688 18,187,097 22.85 19.42 台灣 2,026 14,737,365 21.61 17.48 比利時 2,545 12,492,990 28.28 -12.41 香港 1,191 10,152,233 21.53 13.75 伊拉克 1,512 9,893,920 41.71 20.29 印度 1,316 8,654,139 -46.18 -35.43 希臘 1,279 8,538,997 46.84 43.05 新西蘭 1,488 7,874,213 6.36 -9.26 烏克蘭 1,094 6,979,598 37.09 30.84 菲律賓 1,082 4,750,054 52.61 46.72 南非 535 3,196,841 41.91 44.79 新加坡 394 2,610,930 29.61 35.95 挪威 411 2,609,467 -18.45 -27.41 科威特 163 1,290,107 69.79 57.96 巴基斯坦 57 409,380 -3.39 106.92
A:出處:NL Times, 2021/07/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6月份荷蘭失業率創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新低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統計局(CBS)7月22日公佈,本年6 月份,荷蘭失業人數為29.7 萬,創去年 3 月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以來新低,佔全荷工作人口的3.2%。 CBS表示,失業在荷蘭的定義是必需沒有帶薪的工作、正在積極尋找,且可立即開始工作。由於找到工作者多過失業者,且人們不再找工作,因此失業率可能會下降。過去三個月,失業率下降主因是失業者找到工作的人數多於失業人數。 過去三個月,失業人數平均每月下降1萬人,同期,有薪工作人數每月增加2.1萬人,6 月份年齡層介於15 至 75 歲的荷蘭人,有400 萬人有一份帶薪的工作。 還有 380 萬人沒有帶薪工作,但不被視為失業,原因是沒有積極尋找工作,過去三個月,此類人平均每月下降 1.2 萬人。 截至 6 月底,荷蘭社福機構 UWV 發放了 238,000 份失業救濟金,比一個月前減少11,300 份( 4.5%),降幅已連續五個月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與去年 6 月份相比,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 20.7%。 UWV 指出,6月份尤以年輕人在勞動力市場上更加活躍,27 歲以下年輕人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比前一個月下降 13.9%,比2020年6月下降61.1%。
A:出處:NL Times, 2021/07/2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德國對荷蘭入境德國者採取緊縮新冠病毒防疫限制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繼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將荷蘭大部分地區歸類為新冠病毒最高風險級別(深紅色)後,德國正式宣佈對來自荷蘭、欲入境德國者實施嚴格的新防疫限制。 德國疾病控制和預防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於7月23日的每週更新中表示,正如預期,現在荷蘭(包括荷蘭王國和加勒比地區)被歸類為染疫高危險區,此規定將於 7 月 27 日星期二開始生效。 任何在荷蘭待過且欲入境德國者,均須出示最近的新冠病毒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入境後,還須強制隔離十天,但若其再次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則可在五天後解除隔離。 若持有完整接種疫苗或已從染疫中康復證明者,可免除上述兩項規定,旅行者必須登入德國政府當局網站線上登記,網址為:https://nltimes.nl/2021/07/22/germany-expected-put-netherlands-coronavirus-high-risk-list-tomorrow Robert Koch Institute規定,當任何地區人均新冠病毒染疫超過 200 例時,可列入高感染率地區。根據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 RIVM )的數據資料顯示,上週荷蘭全國人均染疫為 399例。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根據使約旦工作更好組織(Better Work Jordan, BWJ)所發布之2021年年度報告指出,約旦成衣業於此次新冠疫情所受之衝擊較預期為輕,證明其適應新市場趨勢之能力相對較其他產業強。報告介紹約旦在2020年全年成衣業調查結果及約旦成衣部門最新現況。 報導指出,該報告係依據包括未經宣佈之工廠訪問、與工廠定期互動期間收集之諮詢數據以及從工人與管理人員收集之調查數據等數據來源所撰寫。係約旦發布之第12份年度報告,報告數據內容覆蓋約旦約95%之成衣產業。 據該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對全世界成衣業產生重大影響,約旦也不例外。然而,受疫情影響造成約旦成衣業衰退,使成衣出口減少15%,與約旦其他部門相比,成衣部門表現相對較好,預計到2021年底將全面復甦。雖然約旦成衣業表現較佳且具韌性,但亦暴露一些缺點,如某些成衣工廠存在嚴重違規行為,包括強迫勞動、拖欠薪資,以及減少供膳數量等。報告續指出,約旦2020年成衣出口額為16億美元,佔約旦出口總值之22%。由於約旦24%之成衣產品出口到美國,美國仍然是約旦成衣主要出口市場。 使約旦工作更好組織與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ILO)及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具有合作夥伴關係。
A: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本(2021)年7月26日公佈的資料顯示,星國製造業表現持續強勁,6月製造業產值年比成長27.5%,這是新加坡製造業產值連續第8個月成長,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最快增速。 新加坡6大製造業領域在6月全面取得兩位數成長,表現最強勁的是生物醫藥製造,比去年同期增加42.5%,其中製藥領域在活性藥物成分和生物製品產量成長帶動下擴張45.2%,而醫療器材出口需求增加,使醫療科技領域擴張37.5%。若從上半年來看,星國製造業產值前6個月年比增長14.5%,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則成長17.4%。5大領域都維持擴張,表現最強勁的是電子業,成長23.6%,唯獨交通工程為-0.9%。 製造業產值占比最大的電子領域年比增加26.2%,其中雲端服務和5G網路市場需求支撐半導體產業增長28.2%。電子業成長也帶動精密工程領域年比增加22.2%。另外,較低的比較基礎也提振化工、交通工程和一般製造領域在6月的表現。例如化工業年比增加30.6%,其中特殊化工成長53.6%,石油擴張32.3%。 因全球經濟成長和外部環境樂觀,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看好電子和精密工程領域持續支撐星國製造業整體表現,維持製造業全年成長8%的預測。此外,新加坡製造業產值第二季成長17.7%,低於貿工部先前預測的18.5%,經濟分析師認為政府會下修對新加坡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假設建築業和服務業在第二季成長98.8%和9.8%,顏聖充分析師認為星國第二季GDP將從下調至14.1%。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總理Bisher Al Khasawneh 與能礦資源部長Hala Zawati於本(110)年7月間視察Hamza油田後,決定啟動恢復Hamza油田油井開採計畫。 據K總理表示,該油井石油日產量已由5桶增加至1,500至2,000桶。目前規劃第一階段開發目標為提供位於Zarqa煉油廠約52,000桶石油。第二階段則將在Hamza油田及其他具有潛力之地區做進一步勘探研究與開發。雖然Hamza油田產量顯著增加,並有望恢復油井,但約旦仍無法實現石油需求自主供應能力,將繼續訪察各省推動私營及生產部門之合作。K總理並呼籲充分利用其他國內油田與相關資源。 約旦能礦資源部Z部長指出,能礦資源部在暫停30年之挖掘工作後,產量下降到極低水準之後,在約旦國家石油公司(National Petroleum Company, NPC)之協助下,已經修復Hamza油田,現在產量逐漸恢復成長。Hamza油田之恢復與增產歷時兩年多,經過兩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於2020年12月開始,歷時一年多才修復不斷惡化之基礎設施。第二階段包括修復現有油井,以提高其生產量,並測試兩口油井以進行開採生產。此係約旦首次生產此種石油,預計每年將提供國家約4,000萬美元收入。約旦目前石油每日消費量約14萬桶,新的石油生產量相當於當地消費之1.5%左右。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7月27日報導,星國政府調整本年財政預算案中的支出分配,新一輪援助配套不會改變整體財政狀況,整體預估本年財政赤字仍是110億星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 新加坡政府為阻斷裕廊漁港感染群的病毒傳播途徑,宣佈從7月22日至8月18日重回「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星國財政部長黃循財昨天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闡述政府為「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推出的相關補助措施包括提供市場攤販援助金、加強受影響行業的雇傭補貼計畫、為商業房產提供租金減免、加強提供計程車司機的援助基金,並將新冠疫情復甦臨時補貼期限延長至下個月底等。 財政部長黃循財重申,星國目前處境比去年來得好,且大部分經濟仍然開放,因此不應動用國家儲備金。秉持政府的財政責任和審慎原則,本輪援助配套所需的11億星元將來自重新分配的部分預算,包括因疫情延誤而未動用經費,例如學校活動推遲和取消,以及建築工程延誤等,涉及款項共達9億星元。財政部7月提出的追加預算中,已預留2億星元以備額外的援助措施。從5月開始的「高警戒解封階段」,星國政府已為員工和企業提供超過20億星元的援助。 根據新加坡財政部資料,該國本財年總經常收入為764億星元,比預估少2億星元,其主因為實施高警戒安全措施期間,為協助個人與企業應對衝擊,給予減免租金援助,導致政府收入減少。不過,政府總支出比預估少13億星元,計1,011億星元。「特別轉移」(special transfers)將比預估多17億星元,計65億星元。這是因為政府在實施高警戒安全措施期間,通過雇傭補貼計畫和租金減免等措施,協助個人與企業紓困。政府也將利用新生效的「國家重大建設借貸法令」(SINGA),透過借貸資助重大基建專案,讓政府可釋放額外6億星元資金。 考慮到新加坡許多企業目前面對的困境,星國政府打算要求業主為各自租戶提供與政府扶助措施相匹配的兩周租金援助。然而,部分業主的財務狀況恐怕不允許他們與租戶分擔租金,新加坡政府在落實該規定時將考慮業主的處境,詳情律政部日後會公佈。
A: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執行長阿罕阿都拉曼(Arham Abdul Rahman)頃接受馬新社專訪時表示,在新冠病毒期間,馬國將專注於透過各種投資策略和政策措施吸引外國與國內企業的高素質投資進駐馬國。 根據MIDA公佈之統計數據顯示,馬國2021年第一季共核准993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805.72億馬幣(約193.68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95.65%;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31.92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68.11%,成長383.43%,外商主要投資項目為電子與電機、醫療器材等出口導向型和高科技產業,以及基本金屬產品和化工產品等資本密集產業;國內投資金額為61.76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31.89%,下跌13.87%;共創造3萬2,557個就業機會。儘管全球面臨多重阻力,但馬國仍為外人直接投資具競爭力的投資地點。 馬國大多數跨國企業(MNC)皆涉及高科技領域,例如微電子、機電一體化、先進材料、生物材料、醫療部件、金屬部件以及航太復合材料及化學產品。馬國政府為支持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引入干預基金(Intervention Fund)和智能自動化補助金(Smart Automation Grant,簡稱SAG),藉以支持當地供應鏈和供應商發展其製造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數位化,以提高效率並為跨國企業服務。 至於服務業的外人直接投資,自 2015 年以來,在政府稅務優惠政策的支持下,「運籌中心」(Principal Hub) 計畫一直為外國投資人最喜歡的商業活動。馬國尋求成為亞太地區總部的首選地點。隨著最近在數位經濟計畫下啟動 MyDigital 計畫,該國作為東協數位中心的核心亦越來越受到關注。 展望未來,阿罕執行長表示,馬國內閣已批准貿工部提呈審議的「國家投資願景」(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簡稱NIA),以振興馬國投資環境,吸引高素質投資進駐馬國,並創造高所得就業機會。本年第一季值得關注的投資項目為韓國 SK Nexilis 公司的一個新投資項目,該製造商是電動汽車(電池製造)的銅箔生產商,該商計劃在馬國全面實施 RE100 計畫,承諾生產 100% 可再生電力。該公司的進駐將吸引更多投資人完成馬國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供應鏈,使該國成為用於利基應用的高精度和高質量銅箔樞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委員會(ECERDC)執行長Baidzawi Che Mat頃指出,儘管面臨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各項挑戰,然東海岸經濟特區(ECER)於本(2021)年上半年為登嘉樓州吸引27億馬幣(約6.38億美元)投資額,並為該州創造3,040個就業機會。估計本年底前可達成該州全年39億馬幣的投資額目標。 Baidzawi執行長續稱,該發展委員會將繼續加大力度,為東海岸地區吸引更多投資,尤其石油、天然氣以及石化產業。 儘管無法領導海外投資團或舉辦實體商業活動,但 ECERDC 仍於本年上半年舉辦了三場網路研討會,並吸引逾900名潛在國際投資人參與登嘉樓州的關鍵經濟領域,諸如農業、旅遊業和生物能源。 此外,座落於登嘉樓州綜合工業園區-Kertih 生物聚合物園的三期和四期的持續擴張,將使該州成為全球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前述生物聚合物園一期和二期全部廠商已進駐,這個工業園區的優勢在於可以方便獲得原物料供應。自推出以來,該園區已吸引 54億馬幣(約12.76億美元)承諾投資額,並創造 6,000餘個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6月紡織業出口金額成長15.4% 日期:2021.07.26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6月紡織品出口金額6,7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5,860萬美元,成長15.4%;以出口重量計算,2021年1-6月出口10.5公噸,則較2020年同期衰退5.7%;主要出口市場為巴西、阿根廷、美國、智利、德國及西班牙等國。 (二)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統計資料,2021年1-6月總出口金額69億67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54億710萬美元,成長27.7%;其中一般貨品出口金額52億6,760萬美元,占總出口之76.3%,較2020年同期成長32.8%;另再出口金額12億5,310萬美元,則占總出口之18.1%,較2020年同期成長34.5%;其他出口金額3億8,600萬美元,占總出口5.6%,則較2020年同期亦衰退24.1%。
A: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7月26日報導辦理。 日本水產廳於本(2021)年7月20日在東京都內召開水產政策審議會資源管理分組會,提交明年開始的大型太平洋黑鮪(30公斤或以上)個別漁獲配額(IQ)制度草案,該制度將在明年管理年度在中央管轄漁業中實施。 IQ制度依據申請決定每艘漁船的捕撈配額比例,倘決定適用管理類別的可捕撈配額(TAC), 配合每艘漁船比例設定IQ。水產廳草案有關2022年~24年漁獲配額比例的設定,該比例的7成依據2018~2020年漁獲實績占比分配,其餘30%將按漁船數平均分配。幾位與會委員在對水產廳的草案進行評估同時,部分審查委員發表意見,反對新參與的漁民配額會減少。水產廳則說明:「即使近3年由於某種原因沒有捕撈實績,也會平均分配3成,每艘船配額約600公斤,600公斤相當於一個航次捕獲量,所以至少不是不合理。」 水產廳為避免管理複雜化,提案將可漁獲期間定為周年(1 月至 12 月);相同比例的設定期一般為5個管理年,但由於是根據捕撈實績設定,因此提出縮短為3個管理年。對於同等比例的對象,在獲得捕魚許可或創業許可的人中,「限於使用船舶為總噸數小於150噸的浮延繩釣」。以鰹為主的釣漁船,以及捕撈鯊魚與大目鮪總噸位在 150 噸以上的延繩釣漁船,依黑鮪捕撈混獲程度,將另設單獨的管理區分。亦有業者意見認為:「並非3個管理年度,而是希望2個管理年度」及「對違反者應有確實的導正措施」等。 水產廳就該比例設定期間,回應以「理解修正縮短為2年的心情,將進行檢討」;有關罰則部分,則說明超過IQ漁獲時,將處3年以下拘役或300萬日圓以下罰金。未報告或虛偽報告時,將處6個月以下拘役或30萬日圓以下罰金。未來至下月止將實施30天意見公聽,9月修正案預定由該分組會諮詢及決定,11月15日該比例申請截止,目標為12月15日依該比例設定IQ,明年1月開始進行管理。 按為強化漁業資源評估與管制,日本除將歐美計算最大持續生產量(MSY)方法納入外,也納入可轉讓漁獲配額(TQ)等制度,全面改革海洋漁業制度。我國海洋漁業面臨資源及管理課題,在投入、技術及產出管制方面,我國似有改善空間。
A:日期: 110年7月21日 來源:https://bioasiataiwan.com/en/news/detail/220 亞州生技大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揭開序幕,渠並以「2030年的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 for 2030)為題發表演說,於論壇中並邀請澳洲辦事處(Australia Office Taipei)駐台代表露珍怡(Jenny Bloomfield)針對台澳生技合作前景發表簡短說明, 渠表示,台澳雙邊生技合作已行之有年,在民間企業與專家協力合作參與下,未來將更強化雙邊生技的合作夥伴關係及相關產業之合作,尤其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更顯現台灣生技產業之高品質成果,澳洲對台灣的優質的生技產業相當讚揚。澳洲在生技產業領域上亦佔有全球領導地位,澳洲生技產業不只在醫療生技上有成果,並在農業、環境及工業生技領域上在國際舞台也佔有一席之地。 露處長並說明,台澳在印太地區民主社會,雙邊經濟高度互補,民間合作關係密切,因此台澳不僅在多項領域或生技方面為重要的合作夥伴,澳洲亦期待未來進一步強化雙邊合作關係,尤其在生技產業上。而澳洲聯邦政府更耗資200億澳元基金成立「 醫學研究未來基金(Medical Research Future Fund)」來支持澳洲醫療生技產業之發展,澳洲相當讚許台灣在生技產業領導地位,亦積極與台灣在生技及醫療保健等領域的合作。例如台灣企業已在澳洲進行超過30項早期藥物研發之臨床試驗,並與澳洲二家生技顧問公司- Novotech及George Clinical合作,簽訂「台灣特殊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he Taiwan Clinical Trials Consortium for collaboration in cross-market trials)」合作備忘錄,致力於跨市場臨床試驗研究。 其次為全球人工電子耳科技創始者 -澳洲人工電子耳科技公司Cochlear,亦與長康醫學中心-台灣最大人工耳蝸中心共同合作研發。另澳洲醫療保健公司ResMed 公司研發的CPAP睡眠正壓呼吸器,並協助改善上千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APNEA)及其他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s)之病患。 台澳生技產業合作在疫情期間及疫情後皆將持續交流中,例如目前於墨爾本代工生產AZ新冠肺炎疫苗的澳洲CSL公司已與台灣進行合作。CSL更於去年在澳洲證券交易委員會(ASIC)中評比為最有價值的公司,也是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澳洲生技公司。
A:聯邦最低時薪長年停留在7.25元後,現在的勞動市場卻因一場新冠疫情而被顛覆。越來越多企業招人時都以15元為起點,情況在餐飲、零售、旅遊業最為明顯。許多人力資源公司直言,企業為了配合業務發展,必須加薪始能補充人手。 美聯社報道,勞工界一直爭取將最低時薪增至15元,經過疫情後意外迎來了轉機,聯邦政府先後推出3輪紓困措施,又每周發放額外的300元失業補助,使得待業民眾有了更多選擇。紐約聯邦儲備銀行3月的調查便發現,現在高中學歷的民眾求職時,期望中的最低工資比一年前提高了26%。 招聘網站ZipRecruiter整理企業招聘資料後也發現,時薪15元的職位比2019年增加了超過1倍。網站的勞工經濟學家寶勒(Julia Pollak)表示,資方現在提供退休福利、簽約獎金等各類獎勵的比例也有所上升。以設有4家分店的花店Flowers for Dreams為例,公司去年時薪仍是12.5元,今年1月已經調整至15元。公司負責人戴姆表示,全國經濟重新恢復後,帶動了婚禮等鮮花需求上升,管理層必須提高工資爭聘員工。事實上,除了亞馬遜、好市多(Costco)、塔吉特(Target)、百思買(Best Buy)等零售商外,運動品牌Under Armour、西南航空等也紛紛加入這個行列,先後將起薪點增至15元。 另一個招聘網站 Snagajob 的行政總裁史蒂文森也表示,少數連鎖餐廳為了爭取人力,甚至推出退休計劃,可見藍領工種也開始與白領看齊,現在時薪15元的爭論,基本上已通過市場力量解決。 另外在內布拉斯加等州份,州府雖然取消了300元的聯邦額外失業救濟,但當地等職業介紹所Express Employment負責人蘇倫蒂克表示,行政干預不能凌駕一切,當地的基本工資已由去年的10至11元,升至現在的15至16元,僱主拒絕加薪的話,恐怕很難招聘及挽留員工。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路透報導,五年後,商船可能欠缺水手,除非採取行動趕緊增加人手,否則可能對全球供應鏈構成新的風險。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和國際航運商會(ICS)的報告顯示,船運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飽受缺人之苦,這情況可能在未來數年加劇勞工供應短缺問題。 如今新冠變種病毒Delta掀起新一波感染潮,重創亞洲部分地區,並迫使多國禁止水手上岸,造成船長無法讓疲憊的船員輪班執勤,且已有大約10萬名船員逾期執勤困在海上,重演2020年封鎖抗疫高峰時期的情景,當時有超過20萬名商船水手下不了船。 BIMCO和ICS報告估計,全球商船艦隊總規模逾7.4萬艘船,由189萬名船員操作。 據2015年布發布的「海員勞動力報告」預測,到2026年,需要再增聘89,510人,此數是根據船運貿易成長預測推估而得。報告估計,目前約短少26,240個合格船員,顯示2021年船員供不應求。 ICS祕書長Guy Platten說:「我們離人力充裕的安全網很遠,需要這個安全網才能確保全世界食物、燃料和藥品供應安全無虞。」 Platten說,世界各地可能只有大約20%的船員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敦促各國政府優先讓「必要運輸勞工接種疫苗」。 他強調:「再加上勞工需求暴增,這正把全球供應鏈推向崩潰點。」 他指出,全球船員最大供應國,像是菲律賓、印尼和印度,新冠肺炎疫苗都不足,對供應鏈的穩定構成進一步威脅,「除非各國迅速行動」。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於本(7)月27日表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前景正在改善,儘管受到新型變種病毒的威脅,但仍有近40%的人口已接種疫苗。 反觀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的低接種率,將使其更容易遭受新一波疫情的影響。 IMF表示,2021年世界經濟預計將成長6%,與本年4月份的預測持平,並從去年同期的3.2%反彈。然而疫苗的獲取程度已成為分裂全球經濟復甦成兩大陣營,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改善將被新興市場及低收入國家的經濟表現下滑所抵消。 IMF將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增長將上調0.5%至5.6%,主要原因是高疫苗接種率和政府支持經濟復甦的大筆支出計劃,目前領先的是美國和英國,在今年都增長7%,較4月份分別上調0.6%及1.7%。 根據IMF數據,2021年是美國自1984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亦為英國自1980年以來的最佳記錄。 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預測則下調0.4%至 6.3%。 印度在2020年首次發現Delta變種病毒後,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同時因為近期病毒再次爆發於東南亞,IMF也下調對印尼、馬、菲、泰及越南的經濟成長預測。由於中國縮減部分公共投資計劃,其經濟展成長下調0.3%至 8.1%。 IMF為推動向全球分發疫苗的國際機構之一,上個月曾與WHO、世界銀行和WTO共同提議富裕國家應該在一年內向全世界捐贈500億美元,以達成為全球60%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此外已開發國家的通脹率可能在2022年由2.4%降至2.1%,歸功於疫情後斷鏈情況緩解。 https://www.ws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