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美媒報導,美國拜登總統7月9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打擊扼殺競爭、定價激漲的海運整合模式。聯邦政府表示,大型航運公司之間的合併使他們能夠收取不合理的費用,將計畫對在美運營的九家最大貨櫃輪公司進行審計,以查明業者是否利用其市場實力,向託運者超收滯留費和延滯費,九家列入審計的貨櫃輪公司依占市排名是:馬士基(Maersk)、地中海(MSC)、達飛(CMA CGM)、中遠集團、赫伯羅特(Hapag-Lloyd)、ONE、長榮、HMM和陽明。 聯邦海事委員會將致力於確保法律遵守法律,避免託運人遭受不公平待遇,並努力加強與船運業者對話。如果審計團隊發現違規行為,委員會將採取適當的行動。此外,除了滯留和延滯費外,審計範圍還可能包括船運公司的計費、上訴程序、罰款估算和其他相關的限制性措施。  

A:據阿國衛生部疫苗接種資料,7月22日已分配至全國疫苗共計3,260萬9,940劑,全國接種疫苗人數已達2,826萬4,151人(第1劑為2,257萬3,282人,另第2劑為569萬0,869人) 。上述數據顯示已有超過2,826萬人接種,接種占阿國總人口60%,總統費南德茲7月13日公開表示,盼於本年9月全體國民可完成疫苗接種。 自2020年3月7日阿根廷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之後,迄今為止,阿根廷累計死亡病例已破10萬人之驚人數字。阿國衛生部20日公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加1萬5,077例,累計共478萬4,219例,死亡人數10萬2,381人。

A:依據奧媒標準報2021年7月21日引述奧地利高等研究所(IHS)最新奧國中期經濟預測,重點如后: 一、經濟成長: 奧國經濟已度過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重拾成長動能;在追趕效應帶動下,將迎來2年強勁成長,繼2020年衰退6.3%之後,預測奧國經濟2021年及2022年將分別成長3.4%及4.5%,回復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起,經濟成長回復至每年約1.5%。奧國經濟2021年至2025年預估平均每年成長2.5%。 二、進出口: 奧國貨品進出口,2021年至2025年預估平均每年可分別成長4.8%及5.0%。 三、個人消費:奧國推升經濟主要動能來自國內景氣回溫。2021年及2022年奧國個人消費預估將分別成長4%至5%。2020年新冠疫情使奧國儲蓄率大幅提高至13.7%,預估2021年應將回到往年7.5%至8%之水平,家庭收入亦相對穩健,使消費力道回升。 四、通膨率: 預測全球高原物料價格及交貨延遲問題,以及奧國數月以來之高通膨率(2021年5及6月連續通膨率達2.8%)僅為暫時,可望回穩至略高於2%之水平。 五、就業:奧國失業率預計至2025年都難以回復至新冠疫情前7.5%之低失業水平(依奧國較嚴格計算標準,總失業人口為登記失業人口加上正接受職業培訓者),惟預測2021年失業率將自2020年9.9%大幅降到至8.4%。奧國專業人才短缺,以及失業人口專長與企業人力需求不符之問題日益嚴重。 六、財政赤字:奧國政府近年財政收支良好(2019年有財政盈餘),僅需回歸至新冠疫情前之正常預算規劃。奧國2021年財政赤字之GDP占比預估為7.4%,並至2025年降至1.2%。另建議奧國政府支出用於提升產能,例如:補助研發;以及考慮奧國人口發展趨勢,需針對退休金制度進行改革。

A:今年以來龐大的需求造成全球鋼價飆升至歷史新高。因疫情期間鋼廠 產能停滯無法因應湧入的訂單,而鋼鐵大國的中國與俄羅斯為協助國 內產業也試圖限制鋼鐵產品出口,都是造成鋼價飆升的原因。美國鋼 鐵廠Nucor Corp. 及US Steel都將因此受惠。 有些專家認為,這種好時光不會太久,因訂單累積促使鋼價飆升的現 象今年將逐漸紓緩。但一些分析師預測,從長遠來看,經過市場調整 後鋼價將落在一個足以支撐產業的價位。 中國的鋼鐵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主要來自高爐),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全 球鋼市。中國政府已表示不願再承擔生產鋼鐵所帶來的巨大環境衝擊 ,將藉由加強鋼廠間之產能互換和取消出口退稅等措施來抑制生產。 但專家認為中國面臨之挑戰重重,並非易事。 拜登提出之基礎建設計劃將致力於興建公路、鐵路和住房。倫敦諮詢 公司 CRU Group 估計,拜登的基礎建設計劃在實施之前五年將增加近 500 萬噸鋼鐵的年需求量。但分析師表示到 2022 年底,預計美國鋼廠 每年的產能只有460 萬噸。 即使需求上升美國鋼廠並無擴廠計畫。U.S. Steel執行長表示該公司無意 重啟去年關閉的兩座高爐。美國第二大鋼廠 Cleveland-Cliffs Inc. 則將拆 除位於肯塔基州的Ashland鋼廠及印第安納州Harbor West的高爐,該公 司執行長表示目前將強調償還債務。歐洲鋼廠ArcelorMittal也表示將以 股東報酬為優先。 擔心政府目前所採取的保護措施不會持續下去,也是導致鋼廠不願擴 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保護措施似尚無變動跡象。拜登並未撤除川普 設下的關稅障礙,歐盟也剛延長防衛措施3年。此外歐盟遲早會對進口 鋼鐵課徵額外關稅以執行綠色政策,對於鋼價都可發揮支撐作用。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1年7月22日報導,奧地利聯邦競爭管理局(BWB)頃批准奧國投資人Siegfried Wolf收購德國商用車製造大廠MAN奧地利Steyr分廠案。W氏宣布,上述新購車廠更名為Steyr Automotive GmbH,其新企業識別標誌與奧國原有汽車廠牌「Steyr-Daimler-Puch AG」之商標相似,具有傳承象徵。 W氏表示,Steyr Automotive目前雖由WSA Beteiligungs GmbH控股及管理(按:該公司為W氏旗下投控企業),未來將朝獨立自主企業發展,並將逐步建立自主研發部門及銷售網。W氏已與MAN達成協議,將繼續以MAN品牌在Steyr廠生產各型卡車、巴士至2022年底。自2023年起Steyr廠將完全生產7種自有品牌之商用貨車、巴士,以及12噸以下輕型卡車。第一階段主要目標市場為:奧地利、波蘭、羅馬尼亞、西班牙及葡萄牙,就現有生產線規模,預計未來年產量可達16,000輛。 根據Steyr公司最新規劃,目前1,900名正職員工,將僅留任1,400名,被辭退員工可領10,000歐元退職金。留任員工行政人員工資減薪上限10%,現場作業員減薪上限15%,未來一段期間內將無加班津貼。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5 Enterprise Lithiania新聞稿 立陶宛出口 IT 知識和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是德國。德國人經常選擇立陶宛公司作為他們的合作夥伴。立陶宛 IT 行業有三大特色: 1.    價格不便宜,但品質很好:外國公司認為立陶宛IT專家只是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是過去式,現在外國公司是基於立陶宛優質的IT人才庫而進行合作。立陶宛人也以與德國人非常相似的工作文化而聞名,這使得溝通變得容易並更快地取得成果。 2.    進入立陶宛市場並不難:根據世界銀行的《經商環境報告》,立陶宛在創業和發展企業的便利性方面排名世界第11位。在立陶宛註冊企業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由於體制改革,最近提交稅務報告的程序也改變。由於電子簽章使用率超過75%,使得這些事情都可遠距完成。行政繁瑣要求(bureaucracy)雖可防止欺詐,但在數位時代,它往往會成為障礙,立陶宛已意識到此不利外國企業進駐。 3.    立陶宛是金融科技新樞紐:立陶宛在金融科技領域表現傑出。現擁有23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而且數量還在增加,因為英國脫歐使立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成為金融科技公司最重要的所在地之一。這並不奇怪,因為立陶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金融科技監管指導原則的國家之一。這是立陶宛央銀行(Bank of Lithuania)可比其他國家(jurisdictions)快 2-3倍的速度核發金融公司許可證的原因。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0 The Baltic Times 立陶宛企業缺乏勞動力,他們的代表已要求總理允許引進更多來自第三國的工人。立陶宛商業委員會(Lithuania Business Council, LBC)代表和總理英格里達·西蒙尼特 (Ingrida Simonyte)週二討論這個問題。LBC成員兼立陶宛工業家聯合會(the 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主席Vidmantas Janulevicius表示,討論主要集中在移民和現有的工人短缺問題。 J氏向媒體表示,業界與政府主要討論工人缺乏、目前有54,000個職缺同時卻有112,000人失業的矛盾情況,包括68,000名長期找不到工作的結構性失業人口。雙方並談到薪酬條件、激勵措施和找到人力並重新培訓的方法。 J氏表示,會議並討論提升資格及失業勞工再培訓,以及未來將與總理定期(按季)舉行會議。 會議還討論如何使立陶宛的的商業環境更吸引投資人,以及對外國投資人的例外措施。此外,LBC提議讓高科技、機器人和自動化之投資可延後繳納公司稅。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olish News Bulletin, wnp.pl 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量較2019年下降5.5%,但電子產品需求強勁成長,當中電腦出貨量成長13.1%。中國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增加1.6個百分點,而波蘭的占比亦增加0.14 個百分點。 根據波蘭經濟研究所(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的報告,在疫情大流行時期的全球化,只有6%的波蘭公司宣布他們已經參與了從中國轉移供應鏈的工作。迄今為止,COVID-19大流行尚未證明是基本改變全球經濟秩序的一個因素。 在貨物貿易方面,COVID-19大流行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國。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與其他國家相比,波蘭在出口商品方面的表現相對較好。報告顯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全球供應鏈中斷了,但並未永久中斷。由於有效遏制了 COVID-19大流行,中國經濟迅速開始重建生產。2020年第三季度,世界其他地區也開始走出衰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olish News Bulletin, RZECZPOSPOLITA 波蘭分析師表示,快速網上購物,即所謂的快速商務,是全球商務的未來。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其成長,由於健康問題,消費者光顧固定商店的頻率越來越低,而在網上購買的商品越來越多。新部門專注於加快交貨,標準是從下單開始最多30分鐘。這個剛剛起步的市場預計將快速成長,在2030年之前將可達到4,500億歐元。 JOKR公司已經籌集1.7億美元開發資金,也希望在這一浪潮中成長。該公司於3個月前成立,其股東包括Activant Capital、Greycroft或Fabrice Grinda之FJ Labs。第一個機構投資者HV Capital的市場占比已增加1倍。這家新創公司的背後投資者是其他創投基金(VC funds)——軟銀(Soft- Bank)、老虎環球(Tiger Global)和波蘭市場一號資本(Polish Market One Capital)。  

A:說明: 美國眾議院歲計委員會貿易小組於本(7)月21日舉行「供應鏈中強迫勞動的全球挑戰:強化執法及保護勞工」聽證會(The Global Challenge of Forced Labor in Supply Chains: Strengthening Enforcement and Protecting Workers),聽證會主持人為貿易小組主席Earl Blumenauer(D-OR),出席提供證言者包括: 「團結中心」(Solidarity Center)主任Neha Misra; 國際勞工權益基金會(GLJ-ILRF)執行主任Jennifer Rosenbaum; 「企業責任實驗室」(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Lab)主任Charity Ryerson; 謝斐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Genevieve LeBaron; 美國國際商務委員會(USCIB)資深副總裁Brian Lowry。   貿易小組Blumenauer主席開場致詞:在中國及其他國家之強迫勞動係現代之奴隸制度,美國與盟友合作確保全球供應鏈不使用強迫勞動,例如美國海關近期對新疆棉花、番茄、多晶矽產品發布「暫扣令」(WRO)。本次聽證會邀請相關人士就強化「強迫勞動」執法及保護勞工,提供說明。   出席提供證言之要點: Misra主任:全球供應鏈涉及強迫勞動之產業主要為農業、漁業、成衣業,新冠肺炎病毒使強迫勞動情形惡化,部分工廠關閉迫使勞工面臨更惡劣之工作環境,應促請各國政府確保基本勞工權利,如組織工會、集體議價等。 Rosenbaum執行主任: 強迫勞動是由於企業惡性競爭、政府未確實執法等原因所造成。美國海關依據關稅法307條款對強迫勞動產品,發布WRO,惟執法情形仍不理想,美國於2018年對「土庫曼」(Turkmenistan)棉花產品,發布區域暫扣令,惟美商如Walmart、Amazon仍持續進口販賣土庫曼棉花產品。 美國近年針對台灣遠洋船隻之漁產品發布WRO,另亦對中國「大連漁業」船隊發布WRO。相關資料顯示,台灣、泰國捕魚船隻仍持續存在強迫勞動情形。 建議美國政府強化「強迫勞動」措施:美國海關(CBP)應提高對於強迫勞動企業之處罰;應保護揭發強迫勞動之勞工,避免遭到企業報復。 Ryerson主任:西非「可可豆」(Cocoa)產業兒童販運、強迫勞動情形嚴重,多明尼加之糖栽種(sugar plantation)亦存在強迫勞動情形。建議美國海關對於西非「可可豆」、多明尼加糖產品,應採取較有彈性之執法方式,如要求當地供應商改善或提供相關資訊,僅對不合作供應商發布WRO。 LeBaron教授:強迫勞動係由於企業僅考量壓低價格而枉顧勞工權益,美國加州、英國採取「透明化立法」(transparency legislation),要求企業公開為避免其供應鏈涉及強迫勞動而採取之措施,然此類立法仍成效不彰。 Lowry副總裁: 美國國際商務委員會(USCIB)會員包括美國跨國企業,美國企業支持政府確保全球供應鏈不含強迫勞動之努力。 若干美國企業認為美國海關(CBP)對強迫勞動之307條款調查不夠透明,被調查進口商在該調查程序並無表達意見之權利。USCIB建議修正「暫扣令」相關程序,包括CBP啟動調查時應通知進口商,並給予其提供意見之機會。   聽證會討論之要點: 漁船強迫勞動情形:有關漁產品之強迫勞動,Rosenbaum主任表示,國務院發布之「人口販運問題報告」(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 TIP Report)與CBP發布漁產品「暫扣令」並不一致,CBP對泰國、台灣船隻漁產品因涉及強迫勞動皆發布WRO,泰國因此在TIP報告被降級(downgrade),惟台灣則未被降級(仍列為第1級最佳名單)。 關切中國強迫勞動情形:包括CBP對新疆「多晶矽」公司、中國漁業公司船隊發布WRO,中國透過強迫勞動竊取美國工作機會,美國應聯合盟友共同禁止強迫勞動產品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到今年年底,波蘭Delikatesy Centrum雜貨連鎖店網絡將減少59家門市店。Delikatesy Centrum雜貨連鎖店的所有者 Eurocash集團表示,做出此一決定的原因是該集團管理委員會對上述商店的盈利能力以及在特定商店實施維修計畫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由於這些連鎖商店關閉,Eurocash集團營收將減少大約8,900萬波幣。該集團新聞稿稱,上述減記的最終金額將在審計師對半年財務報表進行審查後才能得知。營收減記將影響公司2021年的財務業績。Delikatesy Centrum是一家雜貨連鎖店分佈在大城市和城鎮。目前Delikatesy Centrum連鎖店擁有約1,000家特許經營店、150多家合資店及414家自有店——後者將關閉59家門店。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olish News Bulletin, forsal.pl Synthos集團表示,該集團正在準備與克拉科夫科技園區合作進行一項投資,該投資涉及建設新的發泡InVento聚苯乙烯(polystyrene)生產線,以對現有生產裝置進行現代化改造,並提高其聚合物添加劑(polymer additive)的生產能力,此聚合物添加劑是生產InVento的原材料,此項投資價值估計為1.3億波幣。 InVento是一種用於隔熱的創新產品。它是一種設計用於發泡(EPS)的灰色聚苯乙烯,其生產中使用一種環保友善的地質聚合物添加劑(geopolymer additive),以作為導熱還原劑(heat-conductivity reducing agent)。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AP, PolandIn, 波蘭總統:杜達總統Andrzej Duda於7月22日週四在東京表示,日本是一個與波蘭有特殊關係的國家。今天,日本企業家是波日密切關係的象徵。Duda總統還為豐田(Toyota)公司董事會主席內山田武 (Takeshi Uchiyamada)頒獎。Duda總統目前在日本,將參加7月23日的奧運會開幕式。 Duda總統於週四在波蘭駐東京大使館舉行的儀式上,授予豐田公司的代表董事內山田武(Takeshi Uchiyamada)一項波蘭共和國指揮官十字勳章(Command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以表彰其在波蘭汽車工業發展和波蘭-日本文化合作活動方面的傑出貢獻。 Duda總統在致詞中強調,日本是一個與波蘭人有著特殊聯結關係的國家。他並強調稱,現今波日關係密切的象徵是企業家、發展經濟的商人。其中一位在該領域具有特殊功績的人是內山田武(Takeshi Uchiyamada )- 一位傑出的經理人,多虧了他,豐田公司才能成為世界創新及環保汽車領域的領導者。 Duda總統指出,從波蘭人的角度來看,內山田武先生的一大優點是他對豐田公司在歐洲發展,尤其是在波蘭的投資的決定產生了影響。近年來,在內山田武先生的領導下,該公司已在波蘭兩個城市——瓦烏布日赫(Wałbrzych)及耶爾茨-拉斯科維採(Jelcz-Laskowice)-均位於波蘭西南部-的生產工廠投資超過55億波幣(12億歐元)。Duda總統還強調稱,這些投資引起日本公司對波蘭的巨大興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22   PAP, PolandIn 波蘭Rzeczpospolita日報於7月22日週四報導稱,波蘭開發商建造歷史上最多的公寓,但仍然無法滿足需求。個人投資者也同樣活躍。該報援引波蘭統計局(GUS)初步數據顯示,6月份開發商已開始建造14,900套公寓。這比前一年封鎖後市場放緩時增加60%。該數字略低於3月、4月及5月,但仍然很高。 該日報報導稱,今年整個上半年,已開工建設87,000套公寓,年比率增加64%,比2020年下半年增加14%。6月份核發了18,000多套公寓計畫的建築許可證,年比率增加8%。而在整個6個月中,此數字則達109,000套公寓的建築許可證,比前一年增加47%。 Rynekpierwotny.pl日報的專家 Jarosław Jędrzyński 對此事發表評論稱,如果將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與2019年同期的數據進行比較,進展的規模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市場不僅從COVID-19大流行時期恢復了正常,而且從根本上超過COVID-19 大流行之前的統計數據。  

A:根據法媒Les Echos本(21)日報導,法國央行總裁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於昨(20)日公布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經常帳赤字(déficit courant)於去(2020)年惡化至437億歐元,即出口加上外人投資與觀光收入減去進口之金額,占其GDP之1.9%,為自1982年以來最高。法國對於國外流入資金之仰賴程度逐年增加,去年疫情爆發引發全球經濟停滯、貿易衰退及觀光停擺,因而導致其經常帳大幅惡化。    法國貨品貿易逆差於去年提高130億歐元,以航空器出口由2019年之310億歐元衰退至2020年的160億歐元的降幅最大。據總體經濟研究機構Rexecode指出,去年法國出口總額在歐元區甚至低於義大利。與此同時,在口罩及檢測劑等新冠肺炎防疫產品之進口則增加2倍,計100億歐元;服務業收入降低80億歐元,觀光收入減半計280億歐元。   上述因素導致去年法國對外淨資產呈現負值,高達7,000億歐元,相當於對外債務占GDP之30%;2019年為25%。倘超越GDP之35%門檻,恐將觸及歐盟執委會之總體經濟失衡(déséquilibre macroéconomique)警戒線。即便去年情況特殊,法國之經常帳失衡亦已發生,應儘快因應以避免情況持續惡化。   法國推動「競爭力和就業稅收抵免政策」(Crédit d'Impôt pour la Compétitivité et l'Emploi,CICE),稅收抵免係根據企業薪資總額之比例計算,可有效降低企業勞動力成本,其等可將資金運用於投資或新增就業崗位等。然而此節對於改善貿易逆差並無明顯助益,主要原因包括產品定位不夠高端、產業過度集中(如2019年航空器占法國貿易順差之40%,而德國之汽車產業僅占15%),以及員工專業水準相對北歐國家較低。產品定位與部門重新導向均受限於人員之培訓程度。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97/P200號(商情文號:第597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發出警告,境內電網供不應求情形,已導致愛爾蘭地區的跨國公司擔憂。愛爾蘭電力監管機構在去(2020)年冬季曾發布多次電力警報,指出都柏林地區的電力供應接近底線。根據投資發展局向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Commission for Regulation of Utilities, 簡稱CRU)提交之文件,愛爾蘭電力供應警報已加大外國直接投資在此的不安。投資發展局指出,跨國投資者將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視為愛爾蘭投資的優勢之一,政府應盡快解決電力供應挑戰。 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曾建議暫時終止數據中心的電網連接,因被認為是電力需求大漲的部分原因,尤其在都柏林鄰近地區。投資發展局則認為,暫時終止將數據中心連接到國家電網的措施均會為愛爾蘭的聲譽造成損害,並更大規模地打擊境內高科技產業。投資發展局尚對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最推崇的方式表示懷疑,投資發展局建議擁有獨立發電機的數據中心在未來可優先獲得電網連接。投資發展局並擔心,此可能使數據中心投資興建化石燃料發電機;數據中心應傾向興建風能或太陽能的發電機,而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和國營EirGrid電網公司應優先連接支持永續能源的中心。 Eirgrid公司已指出連接數據中心的電力可能需要1800 MW,尚有類似部門申請,需求再上升2000 MW。Eirgrid公司在6月表示,數據中心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已達如同一大城市所需的電力,此威脅愛爾蘭的電力供應穩定性。此促使公用事業監管委員開始研討磋商,列出未來數據中心的電力連接之各選項,包括Eirgrid公司可優先考慮來自都柏林以外的數據中心之電網連接申請。投資發展局認為數據中心僅是電力需求的來源之一,占總電量的11%;其擔心CRU的建議可能影響外資改變在愛爾蘭的投資。在投資發展局提交的文件尚指出,數據中心為科技產業之一,在愛爾蘭聘僱約14萬者,每年有約520億歐元收入;在愛爾蘭有數據中心的科技企業共聘2萬名員工,對愛爾蘭的經濟有著重大貢獻。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98/P200號(商情文號:第598號)   商情本文: 跨國Turner & Townsend合夥公司針對世界各地建築的研究顯示,都柏林的建築成本估為每平方米2400歐元,在歐洲區排名第三;僅次於日內瓦的成本,每平方米2954歐元,以及倫敦的成本,每平方米2720歐元。都柏林的建築成本甚至高於巴黎的建築成本,每平方米1825歐元,以及柏林的成本,每平方米1970歐元。調查認為木材、鋼鐵和銅管等建材價格上漲40%,為都柏林等城市建築成本上漲的原因。 自2021年初以來,愛爾蘭的工業供應商已屢屢警告,全球重要材料短缺會導致價格上漲;愛爾蘭農業部延遲核發林業許可證,亦導致木材短缺,致使某些產品價格更上漲60%以上。 愛爾蘭營建工程協會(Construction Industry Federation)發言人指出,由於Covid-19、英國脫歐和其他等因素,愛爾蘭建商正面臨著極大的成本壓力;某些建材價格大翻一倍,供應商大幅提高價格,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必須配量供應。國內建築需求高漲亦推高勞力成本。根據Turner & Townsend公司的調查,建築業方面,都柏林的平均時薪接近40歐元,在歐盟內排名第四,僅次於慕尼黑的平均時薪52歐元,阿姆斯特丹的平均時薪46歐元,以及巴黎的平均時薪44歐元。業界需要政府透過減少規劃和採購延誤等幫助降低建築成本。 都柏林的建築被列為世界第12位貴的城市。今年奧運會東道主的日本東京則以每平方米3395歐元排名世界第一位貴;香港以每平方米3304歐元的建築成本,排名第二,另擁有許多跨國高科技公司的舊金山以每平方米3156歐元的成本,排名第三。Turner & Townsend公司將都柏林定為全球五個面臨市場過熱風險的城市之一;該公司愛爾蘭區總經理Mark Kelly表示,材料短缺問題正擴大供應商的力量;建商需要考慮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另根據 Turner & Townsend,數據中心為其客戶最感興趣的建築,此亦使建築業首次榮登最活躍產業名單之首。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96/P200號(商情文號:第59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強生政府對北愛協定的貿易規範提出新建議,其向歐盟傳達的訊息非常明確,即英國無意履行在制定協定時的承諾。不久前,強生首相才形容渠與歐盟達成的協議結果傑出;如今,卻否認協議結果,此舉向世界發出英國簽署的國際條約如同毫無價值的信號。 無疑地,英國與歐盟在處理北愛貿易規範一直存有激烈爭論,沒有奇蹟式出現解決辦法。對於脫歐協議的安排,係基於1998年簽署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以維持愛爾蘭島的開放邊境;而考量歐盟在其的合法地位,為確保北愛爾蘭不會成為非法貿易據點,爰北愛爾蘭遵守歐盟海關規範便是最後可行的選項;強生首相在簽署北愛愛爾蘭協定時早已明瞭其中含義。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既然北愛愛爾蘭協定受到北愛爾蘭民主聯盟黨和強硬保守黨脫歐派的抨擊,強生首相便認為可順勢而行,強生首相的策略便是持續拖延。 政府新提案欲將英國食品和獸醫標準法規等與歐盟標準並行,以消除北愛爾蘭與英國間大多數的邊境檢查項目;英政府並將取消歐盟在北愛爾蘭協定中的權力。英國與歐盟對北愛爾蘭協定的貿易共識實為現任英國內閣辦公室歐盟關係部長Lord Frost當初參與的談判結果,他本周卻也稱北愛爾蘭問題為對英國主權的羞辱。英國政府現提議雙方重談北愛爾蘭協定,評論者則認為沒人相信歐盟將同意接受重新談判。如今演變的結果,英政府欲使歐盟無法堅持原安排;拖得越久,歐盟便越難改變現狀。 北愛爾蘭的聯合主義者(unionist)對北愛爾蘭協定感到相當沮喪,其擔心北愛爾蘭經濟平衡將趨向有利於愛爾蘭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方向。在身份非常敏感的地區,此擔憂是可理解的。此可能使歐盟保持彈性,將原海關檢查保持在最低限制;強生政府向歐盟施壓,則一直加劇聯合主義者的不安,可能危及當地和平。英國外交部也擔心強生首相處理北愛爾蘭問題的強硬態度,可能破壞與美國的關係。美國拜登總統具有愛爾蘭血統,且白宮在北愛爾蘭協定中有著重要利益。消息人士指出,強生首相不在乎,並擁有邱吉爾式的自負。 關於北愛爾蘭的所有問題均令人沮喪,如同政府處理新冠疫情的方式一樣。如今,英政府已提出一個本身明知歐盟不能接受的提案。即使為積極表達彈性的一方,歐盟現在可確信英國不會遵守諾言,而最糟糕的是,北愛爾蘭將為此付出代價。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7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95/P200號(商情文號:第595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本(22)日公告,自明(2022)年10月起,將限制零售業者針對高鹽、高糖等有害健康食物及飲料的促銷活動,如「買一送一」或「買三件,第三件免費」等優惠。此措施將僅適用於中型及大型零售業者,即員工人數至少有50名的企業。政府亦將禁止零售業者將有害健康食物展示於收銀台、商店出入口等重要行銷展示區。外食業者也將被禁止免費為消費者續杯高糖飲料。另中央將授予地方政府可針對違規者執行處罰的公權力。在與業者磋商後,政府決定將此措施實施日從原訂明年4月延至明年10月,使業者有更充足的時間因應新規定。 英國肥胖問題為國內面臨的最大健康危機之一,估計在英格蘭地區,近三分之二的成人體重超重或肥胖,三分之一的兒童在小學畢業時已體重超重或肥胖。肥胖相關之問題已導致英國國家衛生署每年經費支付約60億英鎊。政府新措施為其打擊國內肥胖問題的重要行動之一,政府另已宣布將自明年4月起強制要求餐廳、咖啡館和外帶送餐業者等必須於菜單上註記卡路里資訊,並預計在明年底前限制高脂、高鹽和高糖食品的廣告不可在晚上9點前播放。

A:根據義大利媒體本(2021)年7月21日報導,美國藥廠Catalent規劃於義大利投資1億美元,以擴大該公司於Agnani市(鄰近羅馬)廠區之規模。據報稱,Catalent位於Agnani之廠區目前負責AZ及Johnson&Johnson新冠疫苗填裝(Vial Filling),本次增資將擴建2條2,000公升等級之產線,並將完善相關基礎設施,以因應未來另外6條2,000公升級產線所需。 Catalent區域負責人Mario Gargiulo表示,鑑於歐洲目前在生物藥劑產能方面有所短缺,因此決定投資擴大產能協助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渠指出,Catalent於2020年1月自Bristol Myers Squibb收購Agnani廠區,隨後與AZ及Johnson&Johnson簽約協助填裝新冠疫苗,預計2022年10月該廠區可填裝10億劑新冠疫苗。 Gargiulo表示,雖然目前該廠區僅係填裝而未進行生產,未來是否需要從事新冠疫苗生產仍係未定數,然而,渠認為未來幾年新冠疫苗短缺情形可能還會持續。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