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國勞工部7月22日公布截至7月17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41.9萬,較前一週36.8萬申請人數增加5.1萬,為本年3月以來最大增幅,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回復尚不平穩,企業已加強聘僱並提高薪資,許多州政府亦提前結束聯邦額外失業補助,盼增加民眾重返職場意願。另目前勞動力市場及經濟復甦仍取決於新冠變種病毒及疫情動向,然部分經濟學者表示變種病毒的風險仍不足以阻擋本年下半年經濟強勁成長。   截至7月10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323.6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4%,較前一週326.5萬人減少2.9萬,為去年3月中新冠疫情爆發以最低水準;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257.4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26.3萬,主因為美國各州逐漸取消聯邦額外失業金及不再延長領取期限,且許多州要求勞工提出積極尋找工作的證明。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依序:維京群島(4.8%)、波多黎各(4.7%)、內華達州(4.1%)、羅德島州(3.9%)、加州(3.8%)、伊利諾州(3.7%)、紐澤西州(3.7%)、紐約州(3.6%)、康州(3.5%)、哥倫比亞特區(3.1%)及賓州(3.1%)。

A:綜合美媒報導,目前美國新冠疫苗仍僅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拜登總統昨(21)日表示預期美國FDA可在本年秋季前核准新冠疫苗最終的完整使用權,另將盡速通過12歲以下孩童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許多醫界人士盼新冠疫苗可獲FDA核准最終的完整使用權,促使對新冠疫苗持懷疑態度的美國民眾盡快接種疫苗。 根據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顯示,美國新冠病例在先前幾個月下降後,隨著經濟全面重啟新增病例大幅增加,過去7天平均每日新增37,000病例,其中傳染性較高的Delta變種病毒已占全美新增病例83%,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地方,Delta變種病毒傳染尤為嚴重,已導致美國住院率及死亡率上升。 美國CDC於本年5月放寬新冠防疫措施,美國民眾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配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然CDC主任昨日表示將針對Delta變種病毒及疫苗防護力修訂防疫指南,另美國許多州政府為因應Delta變種病毒,已宣布無論是否已完成接種疫苗均建議在室內應配戴口罩;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亦稱,洛杉磯恢復公共室內場所需配戴口罩可作為其他高感染率地區參考,並盼學校及企業維持戴口罩的措施,以防止變種病毒傳播。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7/21/covid-local-officials-across-us-are-starting-to-reimpose-mask-rules-as-delta-variant-takes-hold.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1/business/biden-town-hall.html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7月21日   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近期再度打擊越南經濟,使剛復甦之紡織業再度陷入困境。   根據越南紡織協會(Vitas)余德江(Vu Duc Giang)理事長表示,2021年前半年,越南紡織品出口187.9億美元,較2020年及2019年同期分別成長21.27%及4.23%。對於2021年下半年紡織業出口及生產狀況,余理事長認為,越南紡織企業將面臨嚴峻挑戰,包括2020年及2021年前半年未解難題,以及新一波疫情持續蔓延,打擊南越各重點生產區。   越南紡織業接獲之訂單雖已至第3季,但係較低價格取得。迄今,企業在生產活動、確保員工就業,以及所獲利潤等面向中取得平衡倍感吃力。對品牌客戶要求延遲2至3個月、甚至6個月付款之情形,超出企業財務計畫。業者困難之處在於若不接受客戶所提條件,將會失去訂單;若接受,則將遭遇資金周轉難題。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南越地區97%之紡織企業已暫停生產,剩下少量企業同意實施防疫3就地措施,以維持生產工作。余理事長稱,據該協會接獲之資訊,面對日趨複雜疫情帶來之巨大風險,部分品牌客戶已將訂單移出越南,甚至有重新轉回中國大陸市場趨勢。

A:出處:NL Times, 2021/07/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的活動承辦業和Fieldlab 合作進行如何安全地舉辦活動的研究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NU.nl報導荷蘭活動承辦業代表,包括 ID&T,正與 Fieldlab(註:荷蘭活動承辦業者與政府公同成立的組織,目的在於確保活動安全地舉辦) 合作研究如何在Delta病毒變種株傳播的情況下,活動承辦業能以安全、可行的方式繼續舉辦各種活動。此項研究結果經政府和疫情管理團隊 (OMT) 同意後,將於 8 月 1 日公佈。   ID&T 於7月20日與荷蘭政府相關單位會面討論活動承辦業正提起的訴訟,原因是兩週前荷蘭政府宣佈放鬆防疫措施並再次允許舉辦活動後,旋即又再度收緊防疫限制措施,導致一些活動因而被迫取消,其中包括多日活動和未提供與會者固定座位的活動,現在該訴訟被暫時擱置中。   研究人員將尋求防止濫用檢測二維碼的方法,以便只有出具有效二維碼者方能進入。 OMT 希望 Test for Access檢測結果僅在 24 小時而不是 40 小時內有效,換言之,多日活動的組織者必須在現場有一個檢測設備,研究人員將研究是否可行,而即使接種過疫苗者,可能亦須在參加活動前做新冠病毒檢測。   ID&T 和其他活動承辦業者希望從 8 月中旬開始舉辦節日和音樂會,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與政府保持密切,希望前述研究可提供更清晰的藍圖。任職於 ID&T 的 Rosanne Janmaat 表示,對荷蘭的活動承辦業者而言,獲知對未來的展望至關重要,以便業者可按步就班地以安全和負責任的方式組織活動。然而,若與政府的研究和討論未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活動承辦業將繼續提起訴訟,並試圖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可行的解決方案」。

A:

A:馬來西亞貿工部發布消息指出,馬國前對中國大陸及越南進口之塗漆、或被覆塑膠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Pre-painted/Painted/Colour Coated Steel Coils),海關稅則號列為7210.70.1100, 7210.70.1900, 7210.70.9110, 7210.70.9190, 7210.70.9910, 7210.70.9990)等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嗣經本地製造商CSC Steel S/B公司向該國提出要求檢討有關徵稅政策,該部啟動落日復審 (sunset review)調查。   馬國貿工部根據該國1993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令第28(8)條款,馬國對前述產品進口展開落日復審調查,認定中國大陸及越南進口之塗漆、或被覆塑膠之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之進口,衝擊馬國鋼鐵產業,對馬國產業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傷害,馬國政府決定自2021年7月20日起,為期5年,對前述產品之進口,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由12.06%至52.10%不等),以保護國內鋼鐵產業。   依據前開反傾銷稅,所有中國大陸公司製造商或出口商將課徵52.10%稅率;越南公司Maruichi Sun Steel Joint Stock Company將課徵12.06%稅率,NS Bluescope Vietnam Limited將課徵34.85%稅率,以及其他越南製造商或出口商將課徵34.85%稅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檳城州(Penang State)首席部長特別投資顧問李家全(Lee Kah Choon)頃指出,除成為電子與電機產業的全球製造中心外,檳城應致力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為實現前述願景,該州應設立一個10億馬幣(約2.37億美元)的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創新企業、培育本土企業家、製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該州亦須培訓更多人才庫。估計每年約須培訓3萬名知識工作者。   李顧問認為,檳城處於有利的地理位置,可透過利用先前關閉的中斷供應鏈來抓住新冠疫情和美中貿易戰帶來的機遇。 展望未來,區域化將更加普遍,例如涉及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中國與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等東南亞鄰國。國際邊境封鎖最初為馬國打開了進入中斷供應鏈的機會,但隨著其他替代品的發現和參與,長期的邊境封鎖將關閉馬國公司的機會之窗。「中國製造2025」策略是馬國企業成為供應鏈一部分的絕佳機會,倘錯過了機會,它將對馬國構成嚴重威脅。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1年第一季汶萊經濟成長表現」數據顯示,受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萎縮5.3%拖累,使該國本(2021)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萎縮1.4%,較上(2020)年同期(成長2.3%)遜色,與上年第四季持平。汶萊2021年第一季石油每日產量為11萬4,900桶,較2020年同期下跌1.2%;液化天然氣每日產量為88萬6,900熱能單位(mmbtu),較2020年同期下跌11.44%。   綜觀汶萊2021年第一季各領域表現,農業、林業及漁業成長21.5%,主要受漁業(成長44.6%)、畜牧業(成長28.4%)帶動;惟林木業下跌36.6%、蔬菜、水果及其他農業則下跌14.1%。服務業成長2.2%,主要受商業服務(成長17.9%)、批發與零售貿易(成長9.6%)、保健服務(成長8.6%)、餐館(成長6.4%)、通訊(成長5.1%)及金融(成長2.6%);下跌之領域為空中運輸(下跌87.6%)、水上運輸(下跌17%)及酒店(下跌7.2)%。工業下跌3.8%,較2020年第四季(下跌0.8%)為差,主因營造業下跌16.6%、供電與供水下跌6.9%、其他製造業下跌6.3%、液化天然氣及其他石油與化工產品下跌3.8%及石油與天然氣開採下跌3.1%所致;食品與飲料成長30.7%、紡織與成衣製造成長22.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7月22日報導,由於新一波新冠疫情爆發,新加坡再度緊縮防疫措施,將從本日(7月22日)至8月18日實施「高度警戒解封第二階段」,雖將對該國餐飲與零售等服務業帶來衝擊,但主要經濟支柱如製造業和金融與保險業等仍維持成長趨勢,多數經濟分析師認為不會對星國整體經濟帶來顯著影響,本年全年經濟成長預估將高於+6%,優於官方預估的+4%-+6%。 星展集團經濟分析師謝光威表示,本次緊縮防疫措施對星國經濟造成的損失預計和上次相當,約為7億6,420萬星元,占名義GDP約0.16%。新加坡本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環比為-2%,再度緊縮防疫措施,或將導致第三季經濟再次環比萎縮,意味可能步入技術性衰退,但仍維持全年經濟成長為+6.3%,因為星國疫苗接種率若增加至75%,順利步入與新冠共處的新常態,經濟能重新開放,將能帶動第四季經濟強勁反彈。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對新加坡經濟前景亦保持樂觀,認為新措施雖然衝擊餐飲和零售業等,但出口導向領域如製造業(占整體經濟21.9%)將繼續受惠於全球貿易復甦,主要服務業如金融與保險(占比14.3%)、商業服務(占比13%)和資訊通信行業(占比4.8%)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且目前已有48%人口完成疫苗接種,因此維持全年經濟成長預估為+6.5%。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則將本年第三季經濟成長預估從先前的年比+8.3%(環比+3.3%),下調至年比+7%(環比+2%),全年經濟成長可能略低於+7%,但仍取決於疫情變化、疫苗接種進度和政策,經濟情勢可能迅速回升。

A:

A:尼加拉瓜媒體內幕報(Confidencial)電子報報導,尼國經濟學家 Alejandro Aráuz表示,尼國外人投資2020年金額逹1.82億美元,預估2021年外人投資1.59億美元將較上年同期衰退12.56%。回顧2008年至2017年期間外人投資平均年成長12.4%,惟自2018年至2021年平均每年以-64.1%速度快速下降,顯見尼國投資環境受到2018年社會經濟危機衝擊,已影響外人前來投資意願。 2010年至2019年期間,尼國共吸引約80億美元外來投資,主要投資於免稅出口區紡織成衣業、農牧業、黃金開採、漁業捕撈及電信等,為尼國經濟成長增添新動力。展望未來尼國將營造更佳投資環境,培育人才,及提供更具競爭力及充沛的勞動人力,以吸引外人投資。另方面由於本年為尼國大選年,尼政府近幾月以來一連串疑似打壓反對勢力行動,導致美國政府國務院建議美商暫時停止前來尼國投資,已可能對尼國政府短期招商引資造成衝擊。

A:根據法國財經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報導,歐盟市場審查及產品安全新法規(Market Surveillance Regulation (EU) 2019/1020)甫於本(7)月16日生效,其內容含修訂2004/42/EC法令及(EC)No 765/2008 及(EU) No 305/2011法規;該法規旨在改善歐盟內部市場運作,加強產品市場審查架構及各國主管當局與海關合作,以確保歐盟境內流通商品合格安全。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電子商務發展神速加上仿冒品氾濫,凸顯歐盟加強控管進入歐洲市場流通商品品質合格且安全之重要性。此項歐盟於 2019 年 6 月發布之新規,適用於 73 項歐盟法規所涵蓋之眾多產品,例如玩具、電子零組件及汽車等。為了加強宣導,並便利企業均能免費取得其買賣商品之相關資訊,協助渠等順利遵循新規,歐盟亦設立« Your Europe » 入口網站以及產品資訊諮詢窗口(Product contact points)。   新法規較以往更加明確地授權相關當局進行市場審查管控,可逕現場抽查檢驗甚或依公務需要匿名購買。切合時宜的市場監管規範亦將有利歐盟因應電子商務新時代以及新興供應鏈所帶來的挑戰,而特定品項將須指定歐盟當地專人業務代理(un opérateur économique)負責接洽相關監管當局之聯繫事宜,才能輸入歐洲市場。   歐盟內部市場執委Thierry Breton 表示,此項新規將可保護企業與消費者免於危險產品之禍害,加強各會員相關當局與海關合作,防範危險或不合格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上述相關重要網站連結分列如下 : 1. 歐盟入口網站Your Europe Portal on Products https://europa.eu/youreurope/business/product-requirements/index_fr.htm 2.產品資訊諮詢窗口Product contact points https://ec.europa.eu/growth/single-market/goods/free-movement-sectors/mutual-recognition/contacts-list_fr 3. Market Surveillance Regulation (EU) 2019/1020法規全文英文版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HTML/?uri=CELEX:32019R1020&from=EN

A:越南2021年7月上半月貿易逆差20億美元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7月21日報導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本(2021)年7月1日至15日進口總額146億美元,較6月下半月增加7億美元,其中電子產品、電腦及零組件進口金額達30億美元;機械設備及零組件進口金額約21億美元。   越南出口則因受到疫情影響持續衰退,7月上半月,出口金額達127.8億美元,較6月下半月減少20億美元,其中商品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項目,包括手機與零組件、電子產品、電腦及零組件、機械設備及零組件,以及紡織品與成衣。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年7月上半月,貿易逆差額20億美元。   本年1月1日至7月15日,越南進出口總額達到3,454.5億美元。其中出口金額1,712.2億美元,進口金額1,742.3億美元。

A:  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1年7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為因應新冠肺炎之衝擊,減輕雇主及勞工的負面影響、協助企業恢復生產、穩定生產經營,以及確保勞工生活及安全。越南政府提撥26兆越盾(約11.3億美元)作為紓困措施。   越南政府係於2021年7月1日發布第68/ND-CP號公告有關協助受新冠肺炎影響之雇主及勞工紓困措施,於2021年7月7日發布第23/2021/QD-TTg號有關協助受新冠肺炎影響之雇主及勞工紓困措施施行細則,規定受惠對象、輔助額度及申請手續。   提撥26兆越盾措施係規定於上述第23/2021/QD-TTg號公告,重點內容如下: 一、 調降繳交勞動意外及職業疾病保險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及用途: (1)雇主(除政府國家預算支應以外)依社會保險法和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繳交勞動意外及職業疾病保險。 (2)調降所得之勞動意外及職業疾病保險費用,供作防疾基金。 2. 適用時間及繳交額度: - 自2021年7月1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 - 適用0%勞動意外及職業疾病保險費。 二、 協助雇主及勞工暫停繳交退休撫恤基金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依社會保險法第2條參加強制性社會保險之雇主及勞工者。 2. 適用時間: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間,總停繳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3. 申請手續:自本公告生效日起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雇主依本公告附錄1表格填寫申請單後,寄送社會保險機構審核,並送副本予勞動廳備查。   三、 協助雇主培訓、提高勞工職業技能、保障勞工工作,維持就業穩定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 繳交失業保險費滿12個月以上、依勞動法12條第1款規定更換科技及結構、提交上一季減少10%營業額以上之文件,以及依本公告附錄2提出申請等條件之雇主。 2. 補助額度及時間:最多補助150萬越盾/人/月,不足部分將由雇主自行承擔;享受補助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3. 申請手續:雇主依本公告附錄3表格填寫申請單及相關證明寄送達企業所在地的勞動廳審核。   四、 協助勞工暫緩執行勞動合約、休無薪假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自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因實施防疫措施而須停職、停課之勞工所屬企業、合作社、各級民辦學校等; 2. 補助額度: -  連續停職、停課15天至30天者,補助185萬5,000越盾/人; - 連續停職、停課30天以上者,補助371萬越盾/人; - 孕婦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 撫養6嵗以下兒童者,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3.  申請手續:企業、合作社及各級民辦學校依本公告附錄5填寫申請書及相關證明送達社會保險單位及縣級人委會審核。 五、 協助停業勞工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自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依勞動法第99條第3款停業,且因受醫療隔離或住所在封鎖區域14天以上之對象者。 2.  補助額度如下: - 補助100萬越盾/人 - 孕婦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 撫養6歲以下兒童者,多獲補助100萬越盾/人。 3. 申請手續:雇主依本公告附錄6填寫申請書及相關證明送達社會保險單位及縣級人委會審核。 六、 協助勞工終止勞動合約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自2021年5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終止勞動合約但未符合享受失業保險金者。 2. 補助額度: - 補助371萬越盾/人 - 孕婦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 撫養6歲以下兒童者,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3. 申請手續:申請人於2022年1月31日前依本公告附錄7填寫申請書及相關證明送達參加社會保險所在地的就業服務中心審核。 七、 協助接受治療新冠肺炎及遵循醫療隔離人士及小孩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屬16歲以下之小孩、新冠肺炎病患者(F0)或遵循醫療隔離者(F1)。 2. 補助額度: - 自2021年4月27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餐費補助8萬越盾/人/天,F0最多可獲補助45天;F1最多可獲補助21天。 - 小孩多補助100萬越盾/人。 3. 申請手續:申請者依本公告附錄8a或8b填寫申請書及檢附相關證明送達所在地社級人委會。 八、 協助從事藝術及導遊工作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 自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因防疫需求依照權責機關規定停業15天以上,且稱謂為4級藝術導演、演員、畫家,在公立事業單位(不包括武裝部隊藝術單位)就業者;具備導遊執照及從事旅遊機構、企業之聘僱合約者。 2. 補助額度:371萬越盾/人。 3. 申請手續: - 從事藝術的公立事業單位依本公告附錄9填寫申請書及相關文件,並於2022年1月31日前送達文化體育旅遊廳審核; - 導遊工作者衣本公司附錄10填寫申請書及相關文件,並於2022年1月31日前送達文化體育旅遊廳審核。 九、 協助個體戶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已辦理稅務登記手續的個體戶,自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因防疾需求,需連續停業15天以上者。 2. 補助額度: 300萬越盾/戶。 3. 申請手續:個體戶依本公告附11填寫申請書及相關證明,並於2022年1月31日前送達社級人委會審核。 十、 協助雇主貸款來支付勞工薪資、停工薪資,及恢復生產之紓困措施; 1. 適用對象: - 貸款用於支付薪資的條件:雇主與勞工有簽署強制性社會保障合同、且銀行無呆帳紀錄者: - 貸款用於支付薪資以恢復生產之條件:雇主與勞工簽署強制性社會保障合同、具備恢復生產計畫、且銀行無呆帳紀錄者。 以上兩者均自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連續 15 天停工者。 2. 補助貸款額度及時間: - 以地區基本薪資實際停工時間最長為3個月來計算; - 最長時間為12個月。 3. 申請手續:雇主依本公告附錄12a、12b、 12c、13a、13b及13c分別填寫申請書及檢附相關文件,並於2022年3月25日前送達企業所在地的社會政策銀行審核。 本公告自2021年7月7日起生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為提升公有建築物的能源使用率,斯洛伐克能源局(Slovak Innovation and Energy Agency,SIEA)將撥列數百萬歐元用於公共建築之翻新整修,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學校、國家組織等單位,可向該局申請整修預算高達4,400萬歐元的預算來自於斯國環境品質營運計畫案(Operational Program for Environment Quality)。 SIEA局長(Director General) Peter Blaskovits對外表示,只要是符合提高能源效率超過既定標準、或是使用再生能源者,都可向該局申請預算,補助金額依政府單位或組織,可達翻修總金額的95% 至 100% 不等,目前SIEA估計至少全國有100個翻修申請案,預計於2023前發放完成。 SIEA係為斯國經濟部財務支持的附屬單位,過去該局已完成三項類似於該措施的補助政策,使用3億2,800萬歐元,修復國內多達 770 座建築物,將有更多建築物預計完工中。

A:消息來源: SITA 依據MAZARS顧問公司調查顯示 2021年在中東歐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V4四國之中,平均每月薪資水準依次為1,368、1,331、1,147、1,113歐元。若將歐盟國家及周邊國家納入評比,則此區域薪資水準最高者為德國3978歐元,次為奧地利3,108歐元,最低薪資國家則為科索沃400歐元,以及烏克蘭432 歐元。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7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86/P200號(商情文號:第586號) 商情本文: 歐盟集體豁免規則(Block Exemption Regulation)允許獨立車廠可使用較便宜的售後市場零件,而不必為製造商品牌的零件;然而,歐盟目前則為更改此規則而展開公眾諮詢。歐盟變更此規則亦將對英國產業造成影響,原因在於根據脫歐協定英國必須同樣遵守新變更。Euro Car Parts汽車零件公司執行長Andy Hamilton因此警告,若政府不介入拒絕歐盟新規則,可能為國內駕駛每年額外增加100英鎊花費。據估計,由於汽車將被要求僅可使用有品牌產品,將為駕駛們每年增加總額24億英鎊成本。 Euro Car Parts汽車零件公司設於Staffordshire郡Tamworth城鎮的全國配送中心總庫存有16萬件零件,其營運330家服務據點。2011 年,該公司被美加最大LKQ Corporation零件供應商以2.8億英鎊收購。Hamilton執行長指出,獨立車廠在客戶滿意度上一直高於特許經銷商,以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本地各品牌零件的服務,可根據駕駛預算在零件上進行彈性調整。國內駕駛目前已深受油價飆漲至八年新高衝擊。 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署(CMA)正與政府研討既有集體豁免規則,既有規則將於2023年終止。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長Kwasi Kwarteng持有最終決定權。 由於英國政府預計自2030年起,禁止銷售新汽柴油車,估計進而損失之約300億英鎊燃油稅收入引起討論。政府尚有人建議,可能引入新環保稅,以彌補零碳排放汽車興起導致之潛在財政損失。    

A:日期: 110年7月18日   來源:The Australian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states-venue-policy-and-china-link-an-artsbreaker-in-western-australia/news-story/2adacf08c27fc06a085871df4ca7faf3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western-australia-forced-to-review-taiwan-hire-ban/news-story/d8e5d247b6245b3487e205c7d0e5504c     根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於今(110)年7月18日大篇幅報導有關西澳文化藝術廳廳長David Templeman宣佈,自7月1日起,西澳州政府旗下管理伯斯劇院信託基金會(5The Perth Theater Trust)拒絕向「與政治地位不明或存在國家認同爭議」的組織租用場地,包括多個「已被併吞、占領或宣示要獨立」的國家,對其所屬團體申請案將逐—審查,其中特別引起輿論注意的是針對台灣及西蔵,2019年,台灣特技團(Taiwan Acrobatic Troupe)在西澳的一場表演中,一名演員在演出中升起台灣國旗嗣後,西澳伯斯劇院信託基金會居然向中國領事館提出正式道歉,引起大眾嘩然。澳洲輿論批評此舉有違藝術獨立性。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已嚴正敦促西澳州政府停止對台灣表演團體在西澳演出及租用之禁令並對《澳大利亞人報》的公開一份聲明中表示,台灣是西澳的第八大出口市場,台灣擁有多元文化社會、自由民主國家、在國際經濟地位有一定的地位及友善的人民。台灣表演藝術團體定期會訪問伯斯和其他州府,促進文化交流和建立民間聯繫,台灣政府在文化藝術上努力是全球有目共睹,台灣藝術文化表演應該受到重視及鼓勵,不該受打壓。另台灣是西澳鐵礦砂(Iron ore)、卑金屬(base metal)和銅礦石(copper ore)出口的最大市場之一。加上台灣企業亦參與 Fortescue 的 Iron Bridge鐵礦開採項目以及 Prelude 和 Ichthys 之LNG投資項目。2020 年台灣更是西澳第八大出口市場和第十大貿易夥伴國。   西澳州長Mark McGowan多次批評澳洲聯邦政府的中國政策,一直試圖修復澳大利亞和中國關係,渠認為中國仍是西澳鐵礦砂最大的出口市場,每年向西澳州財政提供數十億澳元的礦產開發特許權使用費。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防衛策略及國家安全研究主任Michael Shoebridge表示,澳洲聯邦政府與台灣維持良好經貿互動,西澳上述新規顯然與聯邦針對台灣政策背道而馳。渠強調:「澳洲需要進一步與台灣於各領域交流,包括表演藝術、商業、教育和其他民間對民間的連繫,讓如台灣或其他受中國打壓而陷入國際孤立的情勢得以逆轉。」 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大學教授Clive Hamilton指出,新規定反映出西澳州政府、商界受中國政府「暗中地」施壓修改政策。並批評伯斯劇院信託基金會此舉已違背藝術獨立性原則,在尊重多元文化的澳洲根本不應該發生此情事。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Richard McGregor指出,西澳州政府與中國關係密切,新規定明顯是針對台灣。西澳州政府已公開表示要爭取和中國建立持續緊密關係,州政府以阻止台灣團體預訂租用表演場所的舉動,明顯有助其達成與中國交好的目標。 另Monash大學中國研究資深講師Kevin Carrico亦表示,中國政府試圖用國家打壓或其他經濟貿易壓力來扼殺台灣國際地位。

A:最新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造成經濟停滯之前,灣區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已難以負擔基本生活開銷。 加州聯合勸募(United Ways)分析2014年到2019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後發現,收入不足以支付住房、糧食、醫療和托兒等日常基本開銷的家庭,灣區有約60萬零8000戶,加州有約350萬戶。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貧困研究院(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overty)表示,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官方貧困衡量標準(official poverty measure,簡稱OPM)在計算家庭稅前收入時,會先扣除基本糧食成本。但根據OPM標準,加州從沙加緬度縣到洛杉磯縣的四口之家,年收入只要有2萬5100元,就不會被歸類為貧困家庭。 其他聯邦貧困標準也被認為是過時的。例如,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把舊金山的「低收入」定義為個人年收入低於8萬2200元,或家庭年收入低於11萬7400元。 加州聯合勸募的研究認為,其他常見的支出和這些支出如何因地而異,也應該被列入考慮。加州聯合勸募使用所謂的「實際成本衡量」(Real Cost Measure)標準算出,灣區一個四口之家(兩名成人、一名學齡前兒童和一名學齡兒童)平均每年實際生活成本為10萬6866元,洛杉磯縣為9萬5112元,沙加緬度縣為7萬7072元。 研究發現,舊金山有7萬6737戶家庭的收入低於「實際成本衡量」標準。在舊金山,一個四口之家必須做超過三份全職的最低工資工作,才算有穩定的經濟能力,即家庭年收入必須有12萬7332元,才能滿足基本需求。 另一份經濟報告指出,在舊金山大都會區,人們必須兼至少四份最低工資的工作,才負擔得起租住一間兩房公寓。 以加州聯合勸募的標準,灣區有四分之一家庭無法負擔基本生活開銷,這些家庭62%是單親媽媽家庭,47%是西語裔家庭,40%是非裔家庭。 此外,加州聯合勸募發現,加州收入不足的西語裔家庭超過170萬戶(51%),原住民家庭有1萬3592戶(39%),非裔家庭有25萬9516戶(41%),亞裔家庭有48萬1618戶(28%),白人家庭有106萬戶(20%)。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疫f情發生之後,Uber逆勢成長的業務就是包括送餐與送雜貨的外送業務,七月中更加碼宣布,將擴大雜貨外送服務到全美四百多座城市鄉鎮。 目前透過Uber與Uber Eats應用程式來服務的美國主要市場,還是集中在像San Francisco、New York City與華府特區等重要都會區。此次能迅速擴張到數百城市鄉鎮,主要還是因為與Albertsons Companies及其全國一千兩百家雜貨店合作的關係,Albertsons擁有包括Safeway、Jewel-Osco、Acme、Tom Thumb和Randalls等品牌。另外Uber也與地區性連鎖賣場合作,例如Southeastern Grocers與NY的Red Apple Group等。Uber Pass和Eats Pass訂戶只要訂單超過三十元,就不需要另付外送費。 雜貨外送儼然成了Uber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拯救集團生命的另道良藥,因為本業網約車因搭車人數驟減,營收大幅下滑,公司同時還要處理合約司機解約,導致搭乘費用上漲等惡性循環摧殘。   https://newsforchinese.com/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