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L Times, 2021/07/1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疫情管理小組建議接種過疫苗者參加大型活動前必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 NU.nl 報導荷蘭疫情管理小組(OMT)於7月19日晚間向政府提出建議:所有接種過和未接種疫苗者都必須在參加大型活動或前往繁忙的餐飲場所前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OMT認為,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由於CoronaCheck 應用程式上全面接種疫苗的綠色代碼不會自動撤銷,因此感染新冠病毒者仍可進入需要出示陰性檢測結果的活動和場所,並在不需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場所傳播病毒。 OMT 亦希望政府檢討 CoronaCheck 應用程式是否每天只容許參加一個活動或進入一處餐飲場所。專家小組表示,不能排除團體從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廣泛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6 月 26 日荷蘭政府宣佈放鬆大部份的疫情封鎖措施,允許舉辦活動並重新開放夜總會,但由於兩週內新冠病毒感染案例飆升,因此, 7 月 9 日部份放鬆措施逆轉,導致夜總會必須再次關閉。 7月19日OMT 成員將感染飆升部份歸因於政府沒有聽取參加活動或去餐館使用的 Covid-19 檢測只能在 24 小時內有效的建議。由於政府發現在法律上過於複雜,因此容許陰性檢測結果在 40 小時內有效,但若感染了Delta 變株,可在 24 小時內從「尚未檢測到」變為「具高度傳染性」。 7月19日荷蘭總理Mark Rutte表示,政府暫時不考慮進一步的封鎖措施,但下週可能會有不同做法,目前感染案例似乎已趨穩定,但平均單日確診案例仍偏高,平均每日約1萬人。
A:柬埔寨非紡織工業產品出口增長50% 資料來源: 金邊郵報(Phomh Penh Post),2021 年 7 月 19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海關總署(GDCE)表示,今年上半年非紡織工業產品出口額19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的12.7億美元激增50%,非紡織工業產品如自行車與相關零件、電子和電線組件、汽車零件、裝飾燈,以及木板等。該等產品出口成長良好是政府在柬埔寨實施工業多元化政策的結果。 柬埔寨商會表示,自 Covid-19 疫情爆發以來,柬埔寨非紡織商品的出口穩定成長,反映出柬埔寨生產鏈的進步,已從輕工業逐漸轉型升級到現代重工業的各個領域。柬國的出口成長符合工業 4.0 與「2015-2025 年柬埔寨工業發展政策」,以及柬國內閣最近批准的新投資法。非紡織品出口的成長是國家經濟成長的好兆頭,因為跨進重工業部門的生產是國家進步發展的 開端,也是長期永續性生產的起點。如果柬埔寨能夠同時獲得運作良好的輕工業和重工業,則兩個部門就能同時合作創造就業機會並提供國民收入。 柬埔寨皇家學院國際經濟主任洪瓦納克表示,出口多元化對於柬埔寨促進經濟成長有其必要,並建議柬埔寨利用全球主要市場提供的優惠待遇,提升各種產品的出口潛力,並指出作為柬國經濟關鍵的服裝面臨著 Covid-19 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非成衣出口產品的多樣化將有助於柬埔寨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海外出口量的激增也有助於加強柬埔寨熟練勞動力的能力。 根據柬國財政部報告,去年非紡織工業產品占柬埔寨出口額26%,高於 2019 年的17.2%,表現突出的產品以稻(精)米、家具、自行車及電子零件等為主。
A:2021年1月至6月柬埔寨出口金額達82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7 月 19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財經部報告,2021 年上半年柬埔寨出口82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增長17%。依據該部海關總署的統計,服裝產品的出口,包括成衣、鞋類及旅遊用品等計4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9%。非服裝產品出口,包括自行車、電子元件、汽車零部件,以及其他工業材料等計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50%。農產品出口金額15.8億美元。柬國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中國、韓國及東協國家。 儘管柬國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且服裝業受到重大打擊,但因全球景氣轉好,尤其美國、歐洲市場需求上升,促使柬國製造業出現積極表現,出口仍較去年同期成長。柬埔寨商會表示,柬國出口成長主因係生產鏈積極活動的結果,這是政府努力推動活躍生產鏈以維持出口,創造就業和經濟成長的良好結果。去年柬埔寨出口額達160 億美元, 比前(2019 )年成長14%。
A:依據瑞士海關總署(EZV)7月20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第2季進出口皆大幅成長。出口金額約為604.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3.2%,瑞士出口連續4季成長。進口金額約為489.3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3.8%,並超過2020年第1季。瑞士2021年第2季貿易順差約為115.3億瑞士法郎。 2021年第2季出口金額排名依序為:化學及製藥產品315.9億瑞士法郎(+4.7%)、機械及電子產品76.6億瑞士法郎(-0.9%)、鐘錶產品54.3億瑞士法郎(+1.9%)、精密儀器產品42.7億瑞士法郎(+3.1%)及金屬產品36.8億瑞士法郎(+5.7%)。出口貿易夥伴排名依序為:德國112.5億瑞郎、美國111.3億瑞郎、中國37億瑞郎、義大利36.3億瑞郎、法國33.5億瑞郎。 同期進口金額排名依序為:化學及製藥產品133.8億瑞士法郎(+5.1%)、機械及電子產品81.8億瑞士法郎(+1.3%)、運輸工具43.6億瑞士法郎(-1.6%)、金屬產品39.6億瑞士法郎(+8.8%)及衣服鞋帽產品31.2億瑞士法郎(-0.9%)。進口貿易夥伴排名依序為:德國135億瑞郎、義大利45.4億瑞郎、中國43.9億瑞郎、法國34.2億瑞郎、美國30.7億瑞郎。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總署(EZV)新聞稿 日期:2021年7月20日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7)月19日引述以比裔法國經濟學家莫利納里為名之智庫 Institut économique Molinari (IEM)年度研究報告(The Tax Burden on Global Workers – A Comparative Index 2021)指出,法國與奧地利並列歐洲各項財稅與社福費用壓力最大的國家,且連續第6年蟬聯「最重稅」寶座。即使法國政府日前稱其2018年至2023年期間已致力為企業與個人減輕約500億歐元的法定稅費(prélèvements obligatoires)而沾沾自喜,但事實上法國上班族對是項「德政」幾乎無感。 該報告採用安永(Ernst & Young, EY)數據資料,研究比較歐盟平均薪資收入者實際承受之社會財稅壓力,具體而言,根據其年度須繳納之所有相關稅務負擔,法國一名單身上班族本(2021)年1月1日起工作至7月19日「稅負解放日(Tax Liberation Day)」(註:共計199天)前之收入均為支付社福費用、所得稅、加值型營業稅(VAT)以及各項資助公共財政支出等稅捐費用;自該「解放日」起才能自稅負義務解放,不必再為繳稅而工作,重獲財稅自由,薪資收入可自由運用。歐盟平均之稅負解放日為6月12日,早於此日期者包括馬爾他(4月)、塞浦路斯(4月)與愛爾蘭(5月)。 回顧2019與2020兩年,法國「稅負解放日」亦為 7 月 19 日,但實際上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公共支出早已隨之飆升。惟法國政府不願重蹈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之覆轍,冒著阻礙經濟復甦之風險,加稅救濟國庫;因此過去 15 個月來是以舉債(而非加稅)方式挹注數百億歐元以避免經濟崩潰,公共債務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8 %之新高紀錄,為歐盟之最。而在2019年疫情爆發前夕,公共債務占GDP百分比早已接近 100%。 疫情爆發以來,法國政府仍堅持馬克洪總統任期持續減稅之承諾,IEM亦認可其取消「競爭力與就業稅務補貼」(crédit d'impôt pour la compétitivité et l'emploi, CICE)並減輕企業雇主財稅負擔作法,以及逐步取消居住稅(taxe d'habitation)等政策,使法國上班族之「稅負解放日」較 2018 年之7 月 27 日提前 8 天。其他部分措施則相對成效不彰,如減輕上班族社福費用的美意,卻反而造成所得稅增加而抵銷。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對於國民稅務重擔亦心知肚明,並宣稱將持續致力為家戶、中產階級及企業減輕負擔,尋求其他方式償還公債。 IEM主席Cécile Philippe分析,法國近年來政策調整較其他歐洲國家相對遲緩,他國均有增收法定稅費,但亦能適時迅速調降。伊並舉希臘為例,因社福費用減輕,上班族得以較去(2020)年提早8天於6月14日自稅費負擔中解放,捷克更較去年提早14天,為6月9日。 報告分析,法國稅務重擔主要來自於社福費用(cotisations sociales),尤其企業雇主所需提撥費用在歐洲國家中數一數二。根據IEM模擬估算,當法國雇主付出 220 歐元,其員工僅有 100 歐元購買力,相差之 120 歐元即為相關稅費金額,遠高於歐盟平均的85 歐元;120歐元中,又以雇主負擔費用高達66 歐元(相對於歐盟平均為 32 歐元),占最大比重,其他依次為社福費用37 歐元、所得稅10 歐元以及加值型營業稅7 歐元。 IEM總經理Nicolas Marques指出,要提升上班族購買力,政府須有進行結構性改革之勇氣,設法減少公共支出。去年法國公共支出仍占GDP之61.8%,包括退休養老金占 27%,其次為醫療健保占19%,以及 教育占10%。即使如此,在馬克洪總統任期之最後1年,政府高層似無節省開支之打算,前因疫情擱置之退休改革案,恐亦將延遲到總統大選後再行處理。另一方面,明(2022)年國家預算支出將較本年大幅增加超過110億歐元。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投顧公司EQT收購開發廢棄物能源的美國新創公司Covanta,收購金額為458億瑞典克朗(約52.8億美金)。Covanta股東將可收取每股20.25美金,相較6月8日的股價,漲價約37%。 Covanta的廢棄物能源是透過焚燒垃圾轉變成能源的過程,該公司主要設施用於燃燒回收后殘留的廢棄物。Covanta擁有近 4,000 名員工,預計 2021 年該公司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4.6 億至 4.8 億美元。
A:CNBC 7月20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 發布永續復甦追蹤(Sustainable Recovery Tracker)報告指出,各國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經濟回復規劃16兆美元的紓困措施,然僅有少數政府將經費分配給清潔能源計畫,截至本年第二季,與能源相關永續復甦措施支出約3,800 億美元,僅占全球經濟復甦支出約2%,尤其面對財務挑戰的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資金更少。 根據IEA推算,依據目前在能源方面的支出計畫,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期在2023年達到創紀錄水準,並持續增長,且無法預測明顯峰值,呼籲各國政府需快速增加支出及政策行動,以達到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倘要控制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上限攝氏1.5度目標,實現2050年零碳排放至關重要。 IEA表示,2020 年全球電力需求下降約1%,然隨全球經濟回復,各國需求大增,2021年與2022年分別預期成長5%及4%;再生能源發電雖持續強勁發展,惟仍無法滿足需求,恐僅能供應2021 年與2022年約一半的需求,化石燃料則預期滿足2021年與2022 年額外需求45%及40%;燃煤發電2020年下降4.6%,2021年與2022年則分別預期成長5%及3%,2021年將超過疫情前水準,2022年再創新高。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cnbc.com/2021/07/20/co2-emissions-will-hit-record-levels-in-2023-iea-says.html
A:根據彭博社本(2021)年7月19日報導,先前英特爾有意以300億美元收購格羅方德,擴大晶片代工業務,欲與美國晶片製造龍頭的台積電及三星競爭,然格羅方德CEO表示收購消息僅為報導猜測,並未與英特爾積極談判。 格羅方德的母公司為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穆巴達拉於2009年收購AMD的晶片製造業務,並與新加坡Chartered Semiconductor半導體公司合併,建立現今的格羅方德,該公司將繼續與顧問合作,欲於2022年以300億美元公開上市募股。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bloomberg.com/technology?sref=1zdda0Kg
A:資料來源: The Nation,2021年7月18日 泰國商業部表示,2021年前5個月橡膠出口額為703.4億泰銖(約600億新臺幣),較去年同期的466.5億泰銖(約398億新臺幣)成長50.8%;出口量從去年同期的117萬公噸增加至139萬公噸。 泰國橡膠協會名譽會長Lakchai Kittipol指出,橡膠出口大幅增加係因去年出口基數較低,且由於全球經濟開始復甦,許多國家下更多訂單。 今年橡膠出口價格高於去年,出口雖繼續擴大,但增速放緩,因貿易夥伴已採購部分庫存。出口量則應與去年相當,因泰國橡膠產量仍不多。在此期間,雨水不足亦是生產障礙,且由於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外國工人無法入境。 泰國橡膠前5大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及韓國。今年前5個月,該等市場均出現兩位數的成長,分別是中國33%,馬來西亞61%,日本82%,美國52%,韓國36%。
A:本(2021)年7月12日斯洛伐克副總理兼任投資、區域發展及資訊部部長Veronoka Remisova對外表示,回應斯國各城市對智慧科技解決方案的採購需求,該部已將智慧城市預算從750萬歐元增加至2,250萬歐元,盼於斯國35個城市推行現代技術之基礎建設。 斯國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係由歐盟基金援助,列於斯國投資部運營計畫(Operational Program)下,項目包括停車傳感器、空氣監測、人行道照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城市資訊系統的互連或數據的蒐集等,另聊天機器人(chatbot)及開源軟體(Open source solution)等解決方案亦包括在補助項目中。 R部長說明,藉由補助金額的增加,斯洛伐克各城市的民眾將在短時間內感受到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好處。斯國許多城市將其項目重點放在調節城市交通、簡化公共照明、實施現代廢棄物管理或停車系統,特別是增加生活相關的電子化服務,除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外,並可藉由數據的蒐集與分析,促進民眾與政府間的溝通。目前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每個補助案金額約20萬至100萬歐元,斯國投資部收件的45案中,已有35案通過審核。 另一方面,斯國首都Bratislava市府本年5月宣布推動智慧廢棄物處理系統,透過與斯商Sensoneo合作,將於2022年4月前在Bratislava設置8萬5,000個電子垃圾桶、1,753個玻璃容器回收感應裝置、92個垃圾車用智慧系統等,回收人員將可藉由該系統識別何時滿箱收取,以減少不必要之時間成本、節省垃圾車里程數及提高車輛返回倉庫時的容量利用率等。該解決方案係市府實施城市廢棄物管理戰略(the City’s Strategy for Municipal Waste Management),其目標是於2021年至2026年推動循環經濟之過渡與發展。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7月16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7)月16日以「史瓦帝尼財政次長擔任南部非洲關稅同盟財政審計委員會主席」(Finance PS New SACU Finance, Audit Chair)為題,報導史國財政部政務次長Sizakele Dlamini接任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財務及審計委員會(Fiance and Audit Committee)主席。 該報導引用SACU本月15日聲明中指出,波札納將自本月15日接替南非擔任SACU高峰會、部長理事會及執委會之輪值主席國,任期自 2021 年 7 月 15 日至 2022 年 7 月 14 日(謹註:南非於2020 年 7 月 14 日至 2021 年 7 月 14 日期間擔任SACU輪值主席國;SACU主席國係按會員國之國家字母順序輪流擔任1年主席國),故波札納Mokgweetsi Eric Masisi總統將接替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擔任SACU 高峰會主席;波國財政部長Peggy O. Serame將接替南非財政部長Tito T. Mboweni接任SACU 部長理事會主席;波國財務及經濟發展部次長Kelapile Ndobano接替南非貿工部次長Xavier Carim擔任SACU執委會主席。而史國財政部Dlamini政務次長將接替波國Ndobano次長擔任SACU財務及審計委員會主席乙職。
A: 據日本讀賣新聞本(7)月20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已自今(2021)年春季開始正式實施提高外國人到日本留學時的入國審查標準制度,其中若未來預定在日本大學研究軍事敏感之先進科技,除留學生本人的學歷及職業經歷外,亦將要求大學需提供外籍生研究資金的來源及企業團體詳細資訊;主要係因日本政府考量經濟安全保障的疑慮,預防日本尖端科技遭竊取外流。 據日本多位政府相關人士指出,為防止可轉用於軍事領域的先端技術外流至中國等國家,日本入境管理局將以國家安全保障局(NSS)為中心,同時並與日本外務省、經濟產業省等相關部會攜手合作。迄今日本的大學向政府入境管理局申請留學生簽證手續時,僅需提供同意接受留學文件及填列最高學歷之履歷表即可;惟未來日本政府擬實施的強化緊縮新制,將要求對研發火箭材料或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外籍留學生,必須提出過去的學經歷、出身單位及合作契約等相關詳細資料。
A:越南本(2021)年1月至6月出口至日本產品金額達100.6億美元,成長8.2%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vinanet .vn) 日期:2021年7月15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21)年1月至6月出口至日本之產品金額 計100.6億美元,與去(2020)年同期比較,成長8.2%。 越南本年前6月出口至日本金額超過10億美元之產品計有3項,包括紡織品,出口金額15.7億美元,占總額15.63%,較去年同期減少4.45%;交通設備及其零配件,出口金額13.2億美元,占13.1%,增長26.44%;機器設備及其零配件,出口金額12.9億美元,占12.89%,激增34.2%。 越南本年前6月輸往日本產品比去年同期呈現大幅增長之品別計有:鋼鐵、塑膠原料、橡膠產品、電線及電纜、常規金屬製品,以及照相機、攝像機及其零配件,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增長128.5%、54.9%、48.7%、27.2%、30.9%,以及38.1%。 另越南本年前6月輸往日本金額下滑的產品項目包括:電腦、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電話及其零配件、提袋、錢包、行李箱、帽子及雨傘,以及紙及其製品,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衰退9.4%、8.3%、21.4%,以及15.4%。 越南本(2021)年1月至6月貨品出口至日本項目統計1覽表 計算單位:美元 種類 2021年6月出口金額 較2021年5月增/減 2021年1月至6月出口金額 較2020年同期增/減 比較(%) 總計 1,793,145,450 7.89 10,063,587,251 8.20 100 紡織品 264,702,073 8.62 1,572,933,094 -4.45 15.63 交通工具及其零配件 241,770,275 6.85 1,322,006,161 26.44 13.14 機器設備、工具及其零配件 218,579,574 -2.14 1,297,505,442 34.26 12.89 木材及其製品 122,977,581 14.99 703,990,203 17.20 7.00 水產品 127,037,467 3.40 679,055,076 0.92 6.75 鞋類 100,982,550 28.38 510,203,422 7.00 5.07 電腦、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 82,158,168 4.28 458,065,477 -9.48 4.55 電話及其零配件 59,898,542 24.51 415,441,177 -8.32 4.13 塑膠製品 60,882,182 10.77 331,531,050 -3.34 3.29 鐵、鋼鐵制品 53,663,494 25.53 259,528,428 8.00 2.58 電線及電纜 34,897,711 10.13 190,602,057 27.24 1.89 化學品 32,444,492 2.09 174,292,798 11.73 1.73 玩具、體育工具及其零配件 29,722,432 21.42 167,481,635 -2.51 1.66 提袋、錢包、行李箱、帽子及雨傘 29,356,322 32.46 148,052,603 -21.42 1.47 常規金屬製品 26,806,418 1.69 145,374,190 30.94 1.44 咖啡 16,929,027 -5.60 110,581,623 7.59 1.10 橡膠產品 17,230,965 3.35 101,835,630 48.78 1.01 化學製品 15,821,357 5.32 92,473,338 19.48 0.92 蔬果 16,634,115 4.23 79,251,898 16.24 0.79 皮革、紡織原副料 10,159,169 -19.03 79,031,817 9.40 0.79 鋼鐵 15,524,324 -4.50 75,358,276 128.56 0.75 塑膠原料 8,416,185 -8.53 48,117,889 54.99 0.48 纖維 7,491,663 0.10 43,576,541 5.59 0.43 照相機、攝像機及其零配件 6,525,687 -2.74 43,434,374 38.15 0.43 陶瓷產品 7,922,194 0.05 42,797,468 4.93 0.43 珍珠寶石及其製品 5,384,827 -24.21 34,722,231 28.70 0.35 紙及其產品 4,621,563 -18.42 32,434,645 -15.48 0.32 木竹藤及相關產品 6,001,019 17.53 30,646,421 14.31 0.30 糖果及五穀製品 5,384,648 15.40 28,473,795 19.87 0.28 腰果 7,740,962 31.43 28,280,545 24.07 0.28 煤炭 11,297,446 184.60 16,197,967 -7.30 0.26 水晶及水晶製品 7,031,792 39.40 23,355,076 -8.20 0.23 原油 -100.00 21,569,055 -56.98 0.21 簾子布及其他技術紡織布 4,023,421 15.62 20,628,411 65.43 0.20 飼料及其原料 2,175,033 2.70 11,516,247 -17.70 0.11 橡膠 2,015,192 21.52 9,868,082 30.02 0.10 礦石及其礦物 2,113,456 -19.84 9,168,314 38.68 0.09 胡椒 660,631 0.35 4,191,656 26.30 0.04 肥料 121,088 71.95 699,279 32.11 0.01 木薯及其製品 56,347 159,348 其他貨品 125.984.058 20.10 689,154,511 -4.12 6.85
A:胡志明市開通應急之水路綠色通道,俾利貨物運輸 資料來源:越南青年網報,2021年7月18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胡志明市交通運輸局於2021年7月19日公布,實施社區隔離措施期間,開通水路綠色通道,並知會越南河流水路運輸局及部分西南部地區工貿廳。 根據越南胡志明市交通運輸局公布,自7月19日起,可利用高速船舶運送稻米、方便麵、乾米線、牛肉、家禽、禽蛋、蔬果、海鮮等食品,以及防疫及治療之醫療設備至胡志明市。 其中DP綠色科技公司(DP Green Technology Co., Ltd)之5艘高速船舶(SG-7990、SG-8063、SG-8231、SG-8278、SG-8373)將生活必須物資由湄公河三角洲各省市送往胡志明市。 根據河流船舶登記規定,船長及各船員必須至少接種1劑新冠肺炎疫苗,並符合各項防疫規定。船隻停舶碼頭時,只允許1名船員上岸辦理手續。 胡志明市交通運輸局建議各檢查站查驗運輸生活必須品及醫療物資船舶時應展現彈性,儘量縮短運輸時間。 據DP綠色科技公司代表表示, 該公司高速船舶平均每艘載貨總重20公噸 ,5艘每日計可運送100公噸貨物。 交通運輸局部另成立4個檢查組,俾對水路綠色通道運輸執行情形、港口、河流交通,以及運輸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形等加強督查。
A:標題:2021年1-6月巴拉圭大豆粉出口金額達3億7,000萬美元 日期:2021.07.19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1年1-6月巴拉圭大豆粉出口金額達3億7,00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億6,500萬美元,成長39.7%。以黃豆而言,2021年1-6月巴拉圭黃豆出口金額16億5,800萬美元,出口重量為873公噸,較2020年同期成長4.7%;主要出口市場為巴西、阿根廷、以色列、歐盟及俄羅斯等。 (二)另據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6月對外貿易金額125億6,98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4.2%;其中出口金額69億67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7.7%;進口金額56億6,310萬美元,亦較2020年同期成長20.1%。巴拉圭2021年1-6月享有貿易順差12億4,360萬美元。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7月16日 據越南相關機構統計,2021年1月至5月越南橡膠出口至印度重量達2萬7,500公噸,出口金額5,024萬美元,與2020年同期比較,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分別成長66.7%及102.8%,平均出口價格為每公噸1,827美元,年增21.7%。其中,越南SVR 10品種之橡膠出口至印度為最多,占2021年前5月越南橡膠出口至印度之42.6%,出口量達1萬1,720公噸,出口金額1,969萬美元,與2020年同期比較,出口量及金額分別成長143.7%及190.8%,平均出口價格為每公噸1,681美元,年增19.3%。至於平均出口價格,越南SVR CV60及SVR 3L橡膠出口至印度價格與2020年同期比較,分別成長33.6%及28.8%。 根據印度貿易部統計資料,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橡膠加工生產商暫停生產,印度國內橡膠供應量短缺,因此從俄羅斯、印尼、南韓、越南,以及泰國增加橡膠進口,2021年1月至3月印度自上述國家之橡膠進口量及進口額大幅增加,其中,2021年前3月印度自越南天然橡膠之進口量占該國天然橡膠進口總量之21.4%。至於綜合橡膠,2021年1月至3月印度自越南綜合橡膠之進口量僅占0.12%。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除汽車晶片原材料加工製造廠暫停生產外,全球汽車產業將面對橡膠原材料短缺問題,尤其中國大陸對橡膠增加存量,加上全球貨櫃數量短缺問題,預估自2021年至2024年,全球橡膠供應量逐漸下降,造成橡膠價格將大幅上漲,而越南將從中獲益。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7月18日 越南副總理Vũ Đức Đam與新冠肺炎疾病預防指揮中心於2021年7月18日舉行會議,討論因應南越地區19個省市自7月19日實施第16號指令後,如何克服生活必須物資之運輸規定。 越南交通運輸部 Lê Anh Tuấn次長提出,目前越南各省市要求運輸工作者(司機及副駕座者)必須提供Covid-19篩檢之陰性證明書,惟各省市有檢查標準不一致(部分省市需要提供RT-PCR篩檢結果,部分省市則僅需提供快篩結果)。其次,各省市要求之篩檢有效期限也不一致,因此需要迅速解決上述問題。 越南衛生部Nguyễn Thanh Long部長表示,該部對當地坊及社之衛生單位RT-PCR核發的篩檢結果及快篩結果均接受,有效期限為3天。 越南衛生部部長與指揮中心討論後提出因應方案,對於南越地區19個省市運輸貨品之司機無須向相關機構提供篩檢陰性證明書,但運輸工具必須進行消毒殺菌,且司機必須安排、提交飲食住宿之地點,並限制與其他人民接觸。此外,各地區之司機需提交申報健康的二維條碼(QR Code), 以確保相關機構能發揮管理效能。 另,除南越地區司機無須提供篩檢結果外,相關機構對農產品運輸亦規定,需在車鏡貼上“容易腐爛物品”標籤,俾檢查關口之檢驗員分辨,以避免耽誤運輸時間。
A:資料來源:Bangkok Post,2021年7月19日 泰國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前完成與巴基斯坦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該協定一旦實施,將有助於推動泰國經濟成長0.18-0.32個百分點,即每年約2-8億美元。 泰國商業部貿易談判局局長Auramon Supthaweethum表示,泰國與巴基斯坦已舉行9輪諮商,共完成全部協定13章中的12章。其餘尚待談判的議題包括關務、貿易便捷化及有關市場進入的規定。 巴泰自由貿易協定(PATHFTA)的想法於2013年初首次提出,第1輪談判於2015年9月在曼谷舉行,第9輪談判於2017年11月在泰國舉行,但此後兩國間的談判陷入停滯。儘管爆發Covid-19疫情,泰國仍將今年底前結束談判設為目標,期間雙方可通過視訊會議進行諮商。 Auramon局長指出,巴基斯坦是一個有趣的大市場,人口超過2.2億,為世界第五大市場,其中包括3,000萬具有高購買力的成年人。此外,擁有豐富的銅、煤、黃金等自然資源,以及蝦、蟹、魚、貝類等漁業資源,可作為海產品加工業的原料。PATHFTA將使泰國利用巴基斯坦作為生產基地及跳板,以進入南亞、中東及中國市場。 巴基斯坦一直積極促進對首都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以及旁遮普省(Punjab)、信德省(Sindh)、俾路支省(Balochistan)與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Khyber Pakhtunkhwa)等主要行政區域的投資。 巴基斯坦已放開對大多數行業的投資,特別是食品加工、物流、紡織、汽車、IT、建築、旅遊及酒店,與安全部門相關的行業則除外。
A: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2021年各國政府概覽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成員國平均公共投資比例為GDP(國內生產毛額) 3.3%,美洲成員國中加拿大(GDP 3.8%)、哥倫比亞 ( 3.5%)及美國(3.4% )高於平均值,智利(2.0% )、巴西(1.7% )、墨西哥(1.3% )則低於平均值,墨西哥為美洲成員國中公共投資比例最低的國家,從2007年的2.0% 減少至2019年 1.3%。公共投資涉及公共服務、國防支出、公共衛生及秩序、經濟事務、環保、住宅及社區服務、娛樂及文化、教育及公共安全等層面。
A: 2021年5月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R)與美國堪薩斯市南方鐵路公司(KCS)宣布合併,倘獲核准,兩公司鐵路網將連接墨西哥(為KCS鐵路網)、美國到加拿大蒙特婁。 美國德州第28區議員Henry Cuellar曾於2016年8月向經濟學人報表示,德州交通局將提交一份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到墨西哥Monterrey的高速鐵路計畫最終研究報告,預估公共及私人投資需要投入約15億美元,且有必要調整高速鐵路安全國際協定。可能成為橫跨墨美加鐵路線的一部分 頃贏得墨西哥Nuevo León州長選舉,即將於2021年9月上任的州長當選人Samuel García Sepúlveda剛結束訪問美國德州行程,透過其社群網路表示,美國德州及墨西哥Nuevo León州雙邊合作將是經濟復甦的基礎及策略。USMCA可提供延續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到墨西哥Monterrey高效貨物運輸計畫的絕佳機會,且可透過美國KCS鐵路網連接到加拿大蒙特婁。 G州長當選人另提出La Gloria到該州美墨邊境城市Colombia高速公路,再經Colombia大橋直通美國德州,而不再需要經過Tamaulipas州,以確保邊境運輸安全。G州長當選人拜會美國德州州長Greg Abbott、市長、法官及其他美國當局,提出安全、基礎建設、運輸、道路等議題,擬透過前述兩運輸工程計畫,打造兩州商業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