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1季出口椰棗142,000噸,出口金額總計5.27億里雅(約1.4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67.3%,另自2018年第1季至去年第1季,沙烏地椰棗出口自48,000噸2.22億里雅成長至85,000噸3.97億里雅。 沙烏地全國棕櫚暨椰棗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alms and Dates, NCPD)執行長Dr. Mohammed bin Al-Nowairan對此表示,為擴大相關產業發展並使沙烏地成為全球第1大椰棗生產國,該中心正與沙國環境暨水利與農業部合作研擬各項措施。 NCPD指出,椰棗現已成為沙烏地最重要出口產品之一,國內目前共有157座椰棗工廠,每年共可生產約150萬噸椰棗,去年共出口至全球107個國家。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人力資源發展基金(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und, Hadaf)說明報導,沙烏地持續增加國民訓練及就業機會並促進民間企業僱用本國籍人士,本(2021)年上半年共有約142,000名沙籍員工受雇,其中59%為女性,另以中型企業僱用67,000名沙籍員工占最大宗。 提升國民訓練及就業為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重要目標之一,對此,沙烏地運輸暨物流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Logistics)部長Saleh Aljasser頃於沙國首都利雅德揭幕沙烏地物流產業學院(Saudi Logistics Academy),用以培養郵政、海事暨港務、國際貿易、運輸暨出口、陸運、電商、倉儲管理暨空運等7大國內物流業人力。A部長表示,該部已與多家民間物流企業簽署產學合作協議,該等企業將僱用350名自前述學院結訓之學員。 另沙烏地政府於2年前宣布,公營事業及政府出資佔51%以上之民間企業須僱用本國籍操作暨維修人員,迄本(2021)年5月止共有逾71,000名沙籍員工受雇於該等企業。此外,沙烏地人力發展暨社會資源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頃於本年7月7日宣布調升沙籍操作暨維修人員之最低工資,其中資深經理職位最低工資為9,000里雅(約2,399美元),盼能藉此進一步提升國內就業。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去(2020)年受COVID-19疫情及國際油價暴跌雙重影響,石油產業及國內經濟發展衰退,惟在本(2021)年國際對石油需求增加使國際油價回升及政府財政回穩的情況下,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頃於本年7月15日將沙烏地整體經濟評估自負面上調至穩健型,主權信評則為”A”級。 惠譽分析指出,國際油價回升主因為以沙烏地及俄羅斯為首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聯盟(OPEC+)為維持國際石油市場供需穩定而決定自願減產,且該等國家正磋商是否將減產協議持續至明(2022)年底止。 另沙烏地央行總裁Fahad Al-Mubarak指出,沙國經濟本年第1季明顯復甦,非石油之實質GDP成長2.9%,民間企業產出成長4.4%,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則成長1.3%。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王國牛棚國民會議(Sibaya會議)2021年7月16日   史瓦帝尼王國恩史瓦帝三世國王(King Mswati III)本(7)月16日親自主持史國最高層級之牛棚國民會議(Sibaya會議),全程以史語進行演說略以,若干國會議員煽動民粹而導致混亂暴動事件(chaos),譴責暴民如同吸毒者發癮而進行搶劫、縱火及殺害人民等脫序行為;該等違法亂紀之罪行不容見於史國。史王亦澄清外媒不實報導渠至鄰國莫三比克避亂;以及外媒錯誤報導史國維安部隊槍擊民眾,事實係暴力陳抗者槍殺民眾。   此外,史王亦說明,渠保持緘默且未曾現身,係因公衛專家建議下所採取之防疫措施。史王表示,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政治、國防暨安全機構(security organ Troika)派遣第1個事實調查團提出調查報告後,SADC續於本(16)日派團參加牛棚國民會議,象徵SADC對史國牛棚國民會議之支持。史王提及,日前動亂造成30億史鍰損失(依1美元兌14史鍰,約折2億1,400萬美元),史政府近日將提供5億史鍰之重建基金,協助受損企業及保險業重建。史王並當場宣布現任參議員Cleopas Dlamini暨公共服務養老基金(public service fund)執行長繼任懸缺已久之總理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6   Polish News Bulletin, RZECZPOSPOLITA   PKP Energetyka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Marek Kleszczewski指出,該公司希望在波蘭各地建造300個牽引儲能(traction energy storage)設施,並補充表示,該解決方案將有助於支持當地平衡區域,因為該公司將能夠在鄰近區域生產的能源進行存儲。   Kleszczewski補充表示,該公司4年前決定在Garbce建造存儲設施,容量為5.5 MW,可用容量為1.2 MWh,總投資成本為2000萬波幣,其中800萬波幣是公共的共同融資。Kleszczewski 強調,談到鐵路部門的綠色轉型,這項技術沒有回頭路可走,歸根結底是當地的能源生產、儲存和消費。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6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Lotos集團副總裁Jarosław Wróbel曾表示,該集團計劃在2021年投資約14億波幣。Wróbel副總裁表示,Lotos集團已意識到要成為一家現代及有效率的公司,該集團必須非常重視投資和發展。該集團目前正在執行大約360個計畫,將在2021年投資約14 億波幣。   為發展氫能業務中心(Hydrogen Competence Centre),該集團正在實施2個計畫,即綠色H2和純H2。在鐵路物流領域,該集團正在進行採購326個海陸聯合運輸(intermodal transport)設備。同時,Lotos Petrobaltic公司打算成為國家營運商參與波蘭的能源轉型,在波羅的海波蘭經濟區建造、投入營運及維修保養離岸風電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6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據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估計,2022年波蘭養老金的指數化比率將達到104%,因此與今年相類似。該部副部長Stanisław Szwed指出,這意味著最低養老金將增加約50波幣(毛額)。 不過,在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公佈2021年的相關宏觀經濟指標後,最終數額將在2022年初公佈。Szwed副部長補充稱,今年波蘭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根據該局的預測,2021年波蘭的最低養老金總額為1,250波幣,但結果表明,通貨膨脹率更高,最終最低養老金總額將為1,250.88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6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國家農業支持中心 (National Support Centre for Agriculture ; KOWR)稱,2021年前五個月波蘭農產品及食品出口年比率成長3.8%。該中心於7月16日週五援引波蘭財政部數據表示,2021年1-5月波蘭農產品出口總值為145 億歐元。   該中心補充表示,波蘭出口因受企業家的活動增強、波蘭公司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的良好狀況、國際市場對波蘭農產品的高度需求,以及波幣對歐元及美元有利的匯率等因素促進而增加。另波蘭的農產品進口年比率也成長2.1%,達到97億歐元。由此產生的貿易順差比2020年同期成長7.6%,達到47億歐元。

A:從7月16日週六起,搭機前來波蘭的旅客必須以電子方式填寫乘客定位表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16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首席衛生檢查局(Chief Sanitary Inspectorate ; GIS)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搭乘飛機前來波蘭的旅客必須在辦理登機手續前以電子方式填寫乘客定位表(Passenger Locator Form)。到目前為止,該表格一直是僅以紙本形式提供。   GIS表示,在無法登入互聯網的情況下,紙本表格仍將有效,在這種情況下,飛機機組人員會將表格適當傳遞為乘客服務。   GIS表示,在國際空中交通中應用乘客定位表的可能性源於所謂的芝加哥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規則。GIS並補充表示,卡片中呈現的系統管理員資料是乘客居住或停留地方之地區國家衛生檢查員。乘客定位表有助於限制乘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傳播,因為如果機上有感染者,該卡可以快速聯繫到其他乘客。   GIS提請注意一個事實,即根據歐盟關於採取協調一致的方法來限制自由移動以因應Covid-19大流行的建議,有關發現的Covid-19病例的訊息應立即傳遞給該病例患者過去14 天內所在的國家/地區的衛生保健當局。   旅客定位表可從以下網址獲取:https://aplikacje.gov.pl/app/klp/#/home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太陽能公會(Verband Swissolar)表示在2020年瑞士共計安裝3 Gigawatt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可提供瑞士4.7%的電力需求量,預計至2021年年中將提升超過5%,另在2020年太陽能發電板的銷售量成長48%,為493 Megawatt發電量。在工業、商業及服務業等建築物上安裝超過100瓩大型發電系統成長最多。該公會表示,為取代核能發電及減少石化排放,瑞士需要比現今多15倍的太陽能發電量。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7月16日

A:相關背景: USTR於去(2020)年10月對越南「貨幣措施」及「使用非法木材」啟動301條款調查,並於本年1月15日認定越南貨幣措施已構成「美國商務活動之限制及負擔」,美國可採取相關行動,惟該報告並未建議採取措施,而係交由拜登政府決定。 美國財政部於本年4月16日公布最新匯率報告表示,越南雖符合「操縱匯率」3項標準,仍無足夠證據顯示越南操縱匯率,美國將與越南持續進行溝通。 拜登政府近期研議是否對於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301條款規定,USTR應於啟動調查後1年內(即本年10月)決定採取之措施,且應於課徵301條關稅前舉行公聽會。   美國商業協會共76個團體於本(7)月14日聯署致函USTR勿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聯署團體包括美國總商會、對外貿易委員會、美國零售聯盟、電信產業協會等,要點如下: 美國商業協會團體致函USTR表示關切,據報導USTR將於近期發布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貨品清單,美國商業團體促請USTR切勿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 商務部本年4月發布匯率報告表示,並無充分證據認定越南操縱匯率,且將與越南進行溝通。美方應透過協商處理越南貨弊措施,而非對越南課徵301關稅條款。 國際貨幣基金(IMF)本(7)月1日報告表示,政府不應將貨幣、貿易議題掛勾,例如將「貨幣低估」視為可課徵平衡稅之補貼,可能造成貿易衝突、報復措施。美方應以建設性方式,與貿易夥伴合作處理總體經濟結構問題。另,有關越南使用非法木材問題,應由「動植物衛生檢驗署」(APHIS)進行調查,而非透過301條款進行調查。 美國近年自越南進口增加係由於美國對數千億美元中國進口貨品課徵301條款關稅:該關稅使美國進口商轉向越南進口貨品,且美國製造商自越南進口原料、工業零件,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將損及美國製造商之競爭力,並且將提高美國勞工、家庭、公司負擔之成本。 越南係美國製造業之重要出口市場,包括化學品、硬木、環境及能源產品、農產品等,若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越南極可能對美國貨品課徵報復關稅。 在美中競爭之背景下,越南為美國在印太地區之重要夥伴:對越南課徵301條款關稅將影響拜登政府強化印太地區盟友之努力。若美國政府對於美越貿易關係存有顧慮,則應透過雙方協商處理,而非加徵關稅。   檢附本案信函。

A:出處:Dutch News, 2021/07/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密切關注歐盟的氣候計畫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環境部次長 Dilan Yesilgöz 表示,荷蘭政府將非常密切地關注歐盟執委會的新氣候計畫在實踐中對荷蘭人的意義,以確定該計畫是否既可實現又能負擔。   荷蘭籍的歐盟執行委員Frans Timmermans 概述的一系列計畫包括截至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1990 年減少 55%,確保到 2030 年再生能源佔能源產出的 40%,並於 2035 年停止製造汽油驅動汽車。   Yesilgöz次長表示,所有歐盟公民都必須為氣候計畫做出貢獻,氣候變化不分國界,因此有效的政策需要歐洲各國通力合作。   環保組織批評該計畫對個別的成員國不具約束力,且擬議的煤油稅遠遠不夠,農民亦應為減排做出更多貢獻。   荷蘭雇主協會 VNO-NCW 對於新氣候計畫表示支持,認為可在歐盟內部帶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亦將加速達成氣候目標。VNO-NCW亦支持對鐵、鋼、鋁和水泥徵收碳關稅,如此將阻止來自歐洲以外的不公平競爭。    

A:出處:Dutch News, 2021/07/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電信監管機構警告能源轉型導致電網易受攻擊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電信監管機構 Agentschap Telecom (AT) 警告能源轉型正導致荷蘭電網易遭受網路攻擊。AT主管 Angeline van Dijk對荷蘭金融報( Financieele Dagblad, FD)表示,駭客有可能入侵太陽能板和電動汽車充電站,從而使整個網路停止運作。基本上,新服務和智慧設備的生產商、用戶和供應商未意識到潛在問題。   Van Dijk 表示,目前荷蘭有 100 萬戶家庭使用太陽能板供電,預計未來幾年將增加一倍。雖然個別的駭客可能不會入侵網路,但若管理太陽能面板的軟體受到攻擊,情況就大不相同。犯罪分子或駭客可能會從遠端進入,並關閉大量太陽能面板,從而危及能源的供應。   AT監管機構正扮演更多的角色,很快將監控大型太陽能和風電場、以及確認管理軟體和應用程式的雲端公司的安全。   FD 表示,AT亦將檢查設備是否符合網路安全,若設備在缺乏安全管控的情況下連接網路,AT 將有權禁止。荷蘭業界對擴大監管機構權力的決定表示歡迎。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7/P200號(商情文號:第577號) 商情本文: 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持續在英國擴散,其快速傳播的速度也為國內產業帶來巨大隱憂,例如在英國最大的日本Nissan汽車Sunderland車廠中,已有700多名員工相繼收到NHS國家衛生局追蹤程式通知,因與新冠確診病患接觸,必須自我隔離10日。英國製造業協會秘書長Stephen Phipson表示質疑,目前一些職員即使未有症狀,也被要求隔離,如此情形已嚴重影響國內生產線。 強生首相承諾自8月16日起,完全接種疫苗者可不必在被通知後如實自我隔離。包括英國工商總會(CBI)在內的商業團體等則均已向政府呼籲,應根據7月19日預計更大規模地放寬防疫措施之計畫提前上述方案的實施日期;Phipson秘書長即表示,目前部分企業已面臨多達20%的員工缺席;隨著7月19日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後,國內確診病例情況衍生相關接觸者均需要自我隔離的情形可能變得更加嚴重。 上述問題也發生在里茲和伯明罕的醫院中,如許多醫護人員亦在接觸病毒感染者後被要求自我隔離,已有不少醫院病患被迫取消或延遲手術。英國餐旅業協會秘書長Kate Nicholls表示,餐飲業也面臨類似的勞力短缺問題;在最糟的情況下,多達三分之一的員工被迫居家隔離。英國零售協會秘書長Helen Dickinson指出,部分單位職員缺席率因此高達20%;而被要求隔離者僅有部分為直接接觸感染者,許多間接接觸者即使檢測陰性或已接種兩劑疫苗也被要求隔離;此應為新冠防疫措施解除後最急迫解決的問題。此情形已更加劇因英國脫歐及其他新冠肺炎相關而導致的勞力短缺問題。 據消息透露,商業界已與商業部長Kwasi Kwarteng表達對此的擔憂。尚有認為新工作場所規範可能加劇此問題:若員工不遵守規定自我隔離,企業將因此承受法律責任。政府表示正在研討解決辦法,如實施「陰性檢測抵隔離」措施(Test to Release),使民眾可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英國14日數據公布,24小時內共有4萬2302個確診病例,為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高值,另有49個死亡案例。新任衛生部長Sajid Javid曾預測,在今年8月前每日新增確診案例可能超過10萬人。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8/P200號(商情文號:第578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都柏林港口公司公布,與2020年第二季相比,其港口貨運量增加13.1%,達到900萬噸;此前第1季景氣低迷,當時受英國脫歐影響,港口貨運量大幅下降15.2%。數據尚顯示,本年第2季進口成長20.3%,約540萬噸,出口也成長3.7%,約350萬噸。第2季港口內大部分貨物為單元化貨物(unitised trade),或滾裝船(roll-on/roll-off)以及吊裝船(load-on/load-off)。其中,拖車和集裝箱數量增加16.5%,共有37萬4000單位,滾裝船增加12.4%,約25萬3000單位,吊裝船增加 26.2%,約12萬1000單位。2021年上半年的單位量已達到69萬2000個,較2020年統計增加1.6%,雖仍比2019年上半年統計少7.4%。 第2季新車進口也增加一倍之多,達2萬2000台,同時石油產品等大宗液體進口類產品成長還超過34%。另一方面,渡輪客運及遊客數量亦展現復甦跡象,包括重型貨車司機的乘客在本季增加41%,共12萬5000人次,客運增加26%,共3萬人次。 都柏林港口執行長Eamonn O’Reilly表示,今年初景氣低迷的情形正在趨緩;英國脫歐影響對都柏林港貿易模式的轉變,也越來越明顯,愛爾蘭運至歐陸港口的滾裝船和吊裝船服務增加40%,都柏林港向英國港口運輸的服務則下降19%。現在都柏林港口運輸的單位量在向英國港口和歐陸之間以成為各一半的比例分配;在英國脫歐前,英國港口運輸量曾占總體近三分之二。雖然運送至威爾斯Holyhead的服務量遠低於2020年統計,但仍有跡象展現復甦,預計向英國滾裝運輸量也將穩健復甦。在港口檢查方面,從英國進口的貨物檢查工作有效率,每艘渡輪平均有三台拖車做實際檢查。 然而,對歐陸間直接港口的服務之高成長現象亦凸顯,今年上半年,由司機運載的單元化貨物比例下降至17%;都柏林港口容量也因邊境檢查設施損失14.6公頃面積。都柏林港口公司則已在開展其三項主要基礎建設項目,欲使現有港口容量翻倍,以達每年裝載量7700萬噸。滾裝貨運碼頭的工程預計可在2022年上半年開始營運。都柏林港口應可在2023年前復甦至創紀錄的營運盛況。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6/P200號(商情文號:第576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昨(15)日公布支持市鎮商業街進化翻修的長期計畫。昨日強森首相於Coventry視察英國電池工業化中心時,表示此一計畫為渠推出的城鎮升級計畫中的關鍵部分,將授權地方政府強制購回商業街上的老舊危樓,改建為新屋。地方政府也善用公權力,將閒置的辦公空間改建為民宅,將無人使用的店面改建為得以發展新的商業活動的娛樂場所,都不需額外申請計畫許可。 昨日公布確認通過的15個城鎮商業街振興提升計畫,總計3億3500萬英鎊,內容包括商業街閒置店面再利用、打造新的公共空間、於河畔區域興建社區休閒娛樂中心、興建數位學習中心。商業街振興提升計畫目前邀請101個城鎮提出改造申請。住宅發展部長Robert Jenrick指出,明年女王登基75週年( Platinum Jubilee)慶典將是每個城鎮的大事,英格蘭城鎮的改造計畫仍維持打造「小荷蘭」的承諾,運輸部長於去年五月公布了規劃20億英鎊於改善人行與自行車步道。 政府也將致力於清理街道塗鴉與環境清潔,總計約1.5億英鎊的社區所有權基金(Community Ownership Fund)將用於改善當地酒吧、劇院、商家與運動場地,每個社區的申請計畫可達25萬英鎊。此次公布係接續已公布計畫包括總計48億英鎊的城鎮升級基金(The Levelling up Fund)、2.2億英鎊的社區復興基金(UK Community Renewal Fund)億以及8.3億英鎊的未來商業街基金(Future High Streets Fund)。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5/P200號(商情文號:第575號) 商情本文: 2021年11月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對英國強生首相而言,此為扮演全球政治家的絕佳機會,英國為已承諾或正在考慮將全國碳排放量歸零的131個國家之一,但英國更為將此承諾立法的六個國家之一。英國財政部預計於今年秋季制定相關政策所需的預算;預算責任辦公室於7 月 6 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50年前實踐淨零排放目標非常昂貴,但若無法緩解氣候變遷問題,全球將付出更昂貴的代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19年發布的論文已指出,若全球無法在2100年前緩解氣候變遷問題,可能導致全球人均GDP下降7%。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關注幾種情景下,對國內政府負債的影響;其中,最嚴重的為當地球平均溫度上升4°C,在本世紀末前,政府負債與GDP的比率將從現100%上升至近300%,此會成為比兩次世界大戰後遺留的更大財政負擔。若依據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制定之計畫,落實淨零目標,則將耗資3210億英鎊,約占新冠疫情前年度GDP的15%。其中肯定的是,政府需要支出的花費將遠早於可獲收益日,例如,對國內建築供暖設備改革涉及前期成本,之後才會以較低的供暖費用回收。政府所需花費的成本最高之年份應在2027年,屆時低碳發電設施的投資將可能達到頂峰。 至今,國內各界均強烈支持政府淨零目標。實際上,尚有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目標。BritishThinks調查公司為Green Alliance智庫所做的研究發現,民眾亦有支持綠色稅收現象,大約十分之六者支持碳稅;但實際上,對熱衷於吹噓綠色政策的政府而言,更不祥的情況是,一旦措施細節變得明確,民眾也就不再那麼熱烈歡迎,例如,隨著英國汽車轉型電動車,政府可能需要透過徵收道路稅,以取代不斷下降的燃油稅收入,但僅有37%者支持新道路稅。財政部內部人士因此擔心,在朝向淨零排放的道路之上,民眾可能在逐漸明瞭本身應付出的代價時失去熱情。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3/P200號(商情文號:第573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汽車協會(AA)統計,自2020年11月以來,一公升汽油價格已上漲近0.20英鎊,為2013年以來的最高漲幅。英國現在平均油價高於每公升1.33英鎊,去年秋季時僅為每公升1.14英鎊;柴油價格也呈現類似漲幅,一公升油價從去年11月中旬的1.17英鎊漲至上周日(11日)約1.36英鎊。 由於英格蘭和威爾斯境內學校即將進入夏日假期,許多家庭計畫前往度假勝地遊玩,國內原油價格上漲數字已達到自2013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在英國汽車服務公司(RAC)針對2500名駕駛的調查可見,許多人已預定前往West Country郡、Scotland郡、 Yorkshire郡、湖區國家公園(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以及East Anglia郡等地度假;超過半數者將前往離家超過150英里之處。 全球石油需求曾在去年因新冠疫情傳播,跌至25年內最低點,導致當時原油價格大跌。據AA統計,去年5月時每公升油價曾跌至1.06英鎊,隨後長期低於1.15英鎊。隨著近幾個月英國政府逐漸再開放國內經濟,石油需求推動油價回升;目前汽柴油價格已連續第32周上漲,油價上漲使如Ford汽車Focus車款等55升汽車的成本增加10.45英鎊。AA發言人Luke Bosdet指出,去年擁有兩台汽車的家庭於11月的燃料費約為230英鎊,現在每月成本則已超過265英鎊。轉向碳排放量較低的E10汽油則可能使汽油成本每公升上漲0.2便士,並略微降低燃油本身的經濟性。另外,倫敦的極低碳排放區(Ultra Low Emission Zone)也正在擴大。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4/P200號(商情文號:第574號)   商情本文: 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於7月14日公布《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也被稱為55套案(Fit for 55)),試圖將歐盟推回至解決全球氣候變遷的前端。十三項措施旨在促進歐盟於2030年前使境內碳排放量較1990年的統計少55%,進而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然而,環保團體認為,歐盟執委會制定之減碳55%目標不夠,綠色和平組織現呼籲應至少削減 65%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則認為歐盟計畫步伐太快,而增加過多監管將造成財務負擔。 愛爾蘭政府一直擅長制定氣候目標,但在實踐方面則表現很差。愛爾蘭政府已未能實現其2020年削減總碳排放量和再生能源轉型的目標,而其現正忙於制定國家氣候行動方案,將首次包括每經濟部門的具體碳預算。 在歐盟擬議中,其中包含將建築和交通運輸部門納入碳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簡稱ETS)中。ETS為歐盟要求企業必須為本身碳排放污染的成本付費的系統,一直為歐盟氣候政策的基礎,也是透過成本效益方式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歐盟至今仍為世界最大的碳市場。然而,歐盟的氣候政策一直側重透過ETS約束和推動再生能源目標,使境內電力及工業部門脫碳,已可見這些部門排放量下降快速。相較而言,建築業的碳排放則未有顯著下降,交通運輸部門的排放量甚至有上升現象,分別占歐盟總碳排放量的22%和35%,已成為歐盟碳排放最嚴重的產業部門。惟將運輸和建築領域引入ETS系統則具有挑戰性,供暖和運輸燃料成本的上升對低收入家庭造成的影響巨大,為解決此問題,應確保社會基金足夠,以為將因上漲的交通和住房費重創的家庭提供所需的支持。 迄今為止,歐盟最新氣候計劃中,最具爭議的是擬議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歐盟承諾將在因應氣候變遷議題時更具野心,將向企業徵收更高的碳成本以推動減碳運動,但此也增加碳洩漏風險,即難以脫碳的業者可能因此轉移至歐盟外對碳排放規則管制較鬆的地區。為防止碳洩漏,歐盟提議對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根據擬議CBAM,歐盟進口商應根據歐盟碳定價規則購買碳證書;若其合作的非歐盟供應商可證明其已為該進口品支付碳價,歐盟進口商可申請碳成本豁免,適用行業可能僅適用於碳密集型產業如鋼鐵、水泥、化工、化肥和電力等。然而,部分人士則評論此計畫執行複雜,且因行動為單方面的,可能對將舉辦之COP26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造成不良影響,尚有人認為此可能引領保護主義新時代。愛爾蘭商業與雇主協會(Ibec)表示,擬議的CBAM也必須與ETS協調一致,ETS仍然為降低歐盟內工業碳排放的主要工具。 在電動車轉型方面,歐盟執委會提議在2030年前將汽車碳排放量減少55%,以在2035年達成淨零排放,而若難以實現此目標,可延長至2040年期限;歐盟欲在2035年前完全禁止銷售新汽柴油車,許多人認為,此為較容易實現的目標之一,因為大多數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策略已圍繞著採用電動車技術。愛爾蘭政府的目標則為,在2030年前使境內公路上有約93萬6000台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估計僅為目前公路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一,此便落後於歐盟擬議改革方向。民眾轉型使用電動車的意願,往往取決於價格,即使許多駕駛希望更換,目前仍無標準電動車價格可參考。 歐盟擬議之《綠色政綱》,對愛爾蘭造成最多爭議的領域無疑是農業部門。愛爾蘭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來源為畜牧業業生產,如愛爾蘭的奶牛數量已比2015年歐盟相關配額制度解除前增加近30%,生產近110億公升牛奶,近配額結束前之兩倍。愛爾蘭政府的氣候行動法案(Government’s Climate Action Bill)可將減排目標立法,致力於推動愛爾蘭在2050年前走上碳中和的道路,此亦涉及對愛爾蘭地區占總碳排放量34%的農業制定嚴厲措施。愛爾蘭農民協會 (IFA) 已成功推動某些碳預算修正案,包括農業項目去碳或存碳的相關措施。歐盟計畫在2035年前致力於管理土地利用、林業和農業部門,使農業部門達成氣候中和。 歐盟綠色轉型尚有一主要目標,即為在2020年末使境內再生能源占比達總量之40%,高於目前32%的目標。近年來,歐盟再生能源公司已超過傳統化石燃料業者;目前歐盟能源稅收指令雖仍鼓勵使用化石燃料,但新擬議提案將可能徹底改革此作風及歐盟對能源產品徵稅的方式。 歐盟《綠色政綱》將把歐盟的脫碳行動推向不同的層次,實施起來非常困難。歐盟的目標更比美國和中國更具野心,惟到本世紀末,歐盟仍可能無法將全球氣候溫度控制在2度以下,此為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中設定的總體目標。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7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72/P200號(商情文號:第572號) 商情本文: Shell石油公司計畫與蘇格蘭電力公司(Scottish Power)合資,在蘇格蘭東北部興建全球第一個大型浮動式風立發電廠,其已向蘇格蘭皇家財產局(Crown Estate Scotland)遞出多項大型浮動風機的提案。浮動式風機無海底基礎固定,為離岸風力產業的新技術,將可在政府離岸風電推展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解決傳統離岸風電廠無法深入深海水域的問題。 蘇格蘭電力公司首席執行長Keith Anderson表示,新合資企業將可匯集兩企業的專業知識及經驗,以開展具有巨大潛力的綠色產業新領域,並將之進而推廣至全球。Shell石油公司英國區總裁David Bunch指出,若競標成功,將齊心致力於與蘇格蘭社區及業者合作,建立供應鏈及累積專業知識,使蘇格蘭可成為浮動風機界的領先開創者。 傳統能源業者Shell石油公司近年跨足再生能源領域,雖為後起之秀,其已與荷蘭海岸附近的風電廠中建立合作關係,並與法國巨頭EDF電力公司共同制定在美國海岸附近建立大型離岸風電廠的計劃。同行競爭方面,BP公司已獲在威爾斯海岸建造兩大風電廠的許可;挪威Equinor能源公司也已SSE能源公司合作,以在北海Yorkshire郡東海岸附近建造世界最大的Dogger Bank離岸風電廠。 蘇格蘭地區正展開其十多年來首次離岸風電場租約競標,首次包含浮動風機場項目。蘇格蘭皇家財產局預計於2022年初公布其ScotWind Leasing合約競標結果。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