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7月13日報導,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西國主要觀光客來源國如德國、法國及英國等,仍採取旅行移動限制措施,使西班牙國際觀光客之復甦情況不甚樂觀,爰2021年夏季西班牙人國內旅遊再次成為觀光業成長之主要動力。依據西班牙外換銀行研究中心(BBVA Research)報告,2021年6月西班牙人國內旅遊消費金額較2019年同期成長4%,而國際觀光客於西國境內之消費金額則較2019年同期減少40%。 西國外換銀行研究中心經濟學家Miguel Cardoso分析,2021年5月9日西班牙政府解除國家緊急狀態(Estado de alarma)後,西國多數中高收入階層已儲蓄大量資金,準備開始支用,將高比例金額支出於休閒及旅遊,加上本年西班牙人出國旅遊意願不高,預計2021年夏季西國國內旅遊觀光收入可望創下新高。以西國國營旅館為例,7月至8月預約住宿率達65.32%,高於2020年同期之56.98%及2019年同期之57.09%,而2021年夏季旅館預約住宿旅客中,80%至90%為西班牙人。 在國際觀光客方面,由於英國仍未將西國所在伊比利半島列為旅行安全名單,且日前德國與法國建議其國人避免前往西國旅行,使2021年夏季西國國際觀光旅遊仍充滿不確定性。西國旅館業者表示,儘管國際旅客並未取消旅館,但訂房情形已趨緩。西班牙航空公司協會(ALA)理事長Javier Gándara表示,2021年夏季西班牙之航空公司航班數僅為2019年之58%。儘管2021年7月下旬至8月英國到訪西國之旅客可望達85萬人,西國部分熱門旅遊目的地如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之航班數為2019年航班數之90%,惟其中85%仍屬國內航班。 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預測,2021年7月至9月西班牙國際觀光客人數為1,690萬人,雖較2020年同期成長3倍,惟僅係2019年同期之45%。外換銀行研究中心則認為,2021年西班牙觀光業產值可達820億歐元,較2020年成長53%,惟與2019年之1,544億8,700萬歐元相較,減少47%。 該報告另指出,由於西班牙觀光業復甦,許多請領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觀光業勞工已返回職場。2021年6月領取ERTE勞工人數已較上1個月減少5萬1,342人,目前請領ERTE勞工人數共44萬7,800名。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7月8日報導,西班牙汽車及卡車製造商協會(Anfac)主席Jose Vicente de los Mozos表示,2021年西國將銷售約92萬5,000輛汽車,與2020年疫情期間相較,為正成長,惟較2019年減少26%,且遠低於市場銷售之最低銷售門檻數量120萬輛。Anfac表示,目前暫無法估計汽車銷售復甦情形,初步認為2022年之表現將會改善,但由於車用晶片供應不足及疫情對經濟造成之影響未定,爰暫無法估計銷售完全恢復時間。 Anfac表示,西國2021年電動汽車銷售實已大幅改善,較市場預估呈雙倍成長。倘2020年銷售100%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合車數量為3萬輛,市占率為4.8%,則2021年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合車銷售量為7萬5,000輛,市占率為8.1%。為達到氣候變遷目標,西國應於2030年擁有310萬輛電動汽車,占未來10年總汽車銷售量之20%。儘管西國近2年電動汽車銷售量逐漸增加,仍遠低於歐盟平均值。以法國及德國為例,2020年電動汽車市占率分別為11.3%及13.5%。 Anfac認為,2022年未來各國電動車銷售比率差異將逐年增加,西國應儘速採用各種措施,以提升電動汽車之市占率。Anfac另表示,西國與歐盟電動汽車銷售數量之差異主要係提供消費者之Moves III電動汽車補助計畫包含100%免除牌照稅及營業加值稅為0%,僅補助7,000歐元,認為西國政府應提供額外財政補助。Anfac另提議公部門與私部門應協議增加電動汽車充電站,認為倘不改善基礎建設,則市場難以加速拓展。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2021年7月10日報導,馬德里衛生副顧問Antonio Zapatero表示,迄今疫苗仍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之最佳解決方案,對改善疫情有很大貢獻。依據西班牙衛生部資訊,西班牙平均完成單劑疫苗施打率為65.4%,完成疫苗接種率為49.9%,馬德里則分別為61.5%及46%。馬德里為西班牙疫苗施打速度最慢之地區,迄7月9日仍有疫苗庫存108萬8,591支庫存疫苗,僅施打84.8%之疫苗。 Z副顧問表示,由於馬德里將50歲至69歲年齡層民眾施打第2劑疫苗之時間提前,爰儘管60歲至69歲年齡層民眾並非施打人數最多者,惟與其他年齡層相較,疫苗施打完成率最高。以西班牙全國而言,60歲年齡層之單劑平均施打率為94.9%,疫苗施打完成率為65.1%。其中拉里奧哈(La Rioja)自治區、埃斯特雷馬度拉(Extremadura)自治區、梅利利亞(Melilla)自治區均高於平均值,分別為77.5%、77.8%及76%。 為加速疫苗施打進度,馬德里自7月9日起開放25歲至29歲年齡層民眾預約施打疫苗,當日系統開放2小時內,即有5萬名民眾完成預約,全日完成預約之人數則為12萬名。馬德里自7月12日起受理16歲以上民眾預約施打疫苗,當週起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英格列斯百貨公司(El Corte Ingles)、阿馳奧納(Acciona S.A)、西班牙國家航空(Iberia Europa Assistance)及Santalucia銀行等企業亦將開始提供疫苗注射。 馬德里7月5日起,開放30至34歲年齡層民眾施打疫苗,7月9日起,則開放25至29歲年齡層民眾施打疫苗。馬德里設有4個疫苗施打中心,分別為Hospital de La Paz、El Centro de Vacunacion de la Comunidad、El Ayutamiento de la Capital及Colegio Oficial de Medico等。另民眾亦可前往各地衛生中心、公立醫院、Wanda Metropolitano球場、WiZink Center運動中心、Isabel Zendal臨時醫院等地進行疫苗施打,其中最後2者提供24小時疫苗接種服務。。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本(2021)年前5個月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139億9,508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613件,金額共計88億2,766萬美元,增(減)資次數342次,金額約計38億5,948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1,422次,金額約計13億793萬美元) ,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0.79%。 本(2021)年前5個月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8億3,489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去年同期衰退29.87%,居外資第6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52億6,289萬美元(占37.61%);日本排名第2,金額為25億9,008萬美元(占18.51%);韓國排名第3,金額為18億3,033萬美元(占13.08%);中國大陸排名第4位,金額為11億5,279萬美元(占8.24%);香港排名第5,金額為9億1,751萬美元(占6.56%)。 累計自1988年至2021年5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818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47億1,901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75%);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18億5,460萬美元(占18.11%);日本投資金額達632億4,123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94%);新加坡投資金額達618億4,290萬美元,居第3位 (占15.58%);香港投資金額達267億3,800萬美元,居第5位 (占6.74%)。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總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上半年越商赴海外之投資金額約計5.47億美元(包含新登記金額及增資)。其中,新登記之投資案件數為24件,投資金額約計1.44億美元;增資案件數為9件,增資金額為4.03億美元。在投資產業別方面,專業項目暨科技投資金額約計2.7億美元,占投資總額之49.5%;批發暨零售約計1.48億美元,占27.2%;農林水產業約計7,690萬美元,占14.1%。本年上半年越南投資地點共有15個國家及地區,美國居首位,投資金額約計3.02億美元,占55.4%;柬埔寨 8,910萬美元,占16.3%。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本(2021)年上半年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152億7,109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804件,金額共計95億4,906萬美元,增(減)資次數460次,金額約計41億1,644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1,855次,金額約計16億559萬美元) ,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2.55%。 本(2021)年上半年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8億8,204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去年同期衰退31.09%,居外資第6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56億3,614萬美元(占36.91%);日本排名第2,金額為24億4,246萬美元(占15.99%);韓國排名第3,金額為20億5,316萬美元(占13.44%);中國大陸排名第4位,金額為12億6,209萬美元(占8.26%);香港排名第5,金額為10億2,526萬美元(占6.71%)。 累計自1988年至2021年6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821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48億5,825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76%);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20億7,637萬美元(占18.11%);日本投資金額達630億5,901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94%);新加坡投資金額達622億7,112萬美元,居第3位 (占15.65%);香港投資金額達266億9,039萬美元,居第5位 (占6.71%)。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1)年7月12日起E5 RON92汽油調漲至20,610越盾/公升 (約為0.9美元/公升)、RON95 油價調漲至21,780越盾/公升(約為0.95美元/公升)、柴油調漲至16,530越盾/公升(約為0.72美元/公升)、煤油調漲至15,500越盾/公升(約為0.67美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5,670越盾/公升(約為0.68美元/公升)。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6月份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11,300家,較上月衰退2.5%,登記資金約計164.3兆越盾,衰退9.1 %;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4,867家,衰退0.5 %;有期限暫時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867家,增加13.7 %;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5,238家,增加23.7 %;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1,919家,增加50%。本年上半年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67,100家,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8.1%;登記資金約計942.6兆越盾,成長34.3%;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26,100家,成長3.9 %;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2.4萬家,成長25.7 %;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9,900家,成長33.8%。

A:2021年上半年柬埔寨工業創新部核准79件新投資案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商業,2021年7月1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今年上半年柬埔寨工業創新部核准79件新投資案,同時卻有135家公司申請關閉。該部表示,新投資案主要是食品加工與醫療用品製造,包括口罩、抗菌凝膠(洗手液)及個人防護衣等。在新冠疫情下,市場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頗為殷切,因此吸引新投資。   上述新投資案部分以滿足國內需求,部分則出口國際市場。一些現有柬國工廠也因疫情之故,由生產成衣轉型為生產醫療防護用品,例如防護衣、手套、面罩,以及口罩等。   據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統計,2021年1月至6月CDC共批准87件合格投資案(Qualified Investment Project, QIP),總投資金額30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0%。製造業投資案或其他服務業投資案需向各自主管機關登記,但QIP合格投資案只要經CDC認可登記,企業可獲得免徵營業所得稅3至9年不等優惠待遇或申請特殊折舊補助或其他相關獎勵,主要取決於投資產業類型、規模及僱用員工數等因素。   迄2020年底,柬國工廠總數為1,853家,估計約僱用90萬名當地工人。2021年以來,成衣服飾出口雖然減少,但自行車、電子零件及農產品等非成衣服飾產品出口卻逐漸增加。

A:柬埔寨將於2021年11月舉辦線上亞歐高峰會議(ASEM)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商業,2021年7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政府決定以視訊會議方式於今年11月25日至26日,主辦第13屆亞歐高峰會議(ASEM),因為人們對新冠病毒突變的擔憂仍在,各國持續採行旅行限制措施,因此,代表們多不願意冒險參加實體會議。   柬埔寨外交部表示,舉行虛擬峰會的決定是根據全國預防 Covid-19 委員會的建議,由於許多國家出現新的 Covid-19 感染浪潮及新變種病毒株的出現,對於亞歐會議各國領導人而言,舉行實體峰會並不安全。   預計本次亞洲及歐洲領導人在11月峰會上將討論許多議題,包括2022 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帶來的影響、疫情下經濟秩序的重建、數位經濟的普及,以及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等攸關各國經貿成長等議題。

A:越南政府頒布第55/2021/ND-CP號議定,以補充、修正第155/2016/ND-CP號議定,規定有關環境保護領域之行政違規行為之罰則。 第55/2021/ND-CP號議定規定環境保護領域之行政違規行為包括:違規環保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及環保提案之違規;環境汙染行為;生產、經營及服務基地,工業區、加工出口區、高科技園區,服務經營集中區等違反廢棄物管理及環保規定。 違反環保規定進口機械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原物料、燃料、廢料及生物製品等違規行為;進口及拆除二手船隻;節日活動、旅遊及礦產開採;違反環境汙染防範、妥處環境汙染、惡化及事故等規定。 根據第55/2021/ND-CP號議定,倘無符合環保規定、存放進口廢料之倉儲或存放於未符合環保規定之存放區,且直接進口做為生產原料之廢料或用於實驗之廢料等行為將罰款1.3至1.5億越盾。 對於未依規定使用具有廢料再生、再使用之技術、設備,或未依規定處理或將廢料雜質轉交予權責單位處理等行為將罰款1.5至1.7億越盾;進口與 「 符合環保規定確認書」 不相符並作為生產原料之廢料(第155/2016/ND-CP號議定第25條第7項規定者除外)將罰款2.3至2.5億越盾。 倘進口、轉口含有輻射之廢料,進口非屬於 「允許進口之廢料清單」之廢料(總理允許進口用來試驗作為生產原料,以及已構成環保犯罪行為者除外)等行為將罰款9至10億越盾。 自然人倘將各種毒害化學、固體廢料排放入海域將罰款2.5至5億越盾;倘將危害廢料、含有輻射之廢料排放入越南海域將罰款5至10億越盾。組織違規行為之罰款將為自然人罰款之兩倍。 另外,自然人在生產基地、工業區、加工出口區、高科技園區、工業聚落、集中式之經營及服務區、傳統業村莊及水產養殖區違反環保規定之行為將罰款500萬至5億越盾;排放一般環境指數及危害環境之廢水行為將罰款3至10億越盾;排放具有危害環境指數之灰塵、廢氣之行為將罰款1,000萬至10億越盾。 第55/2021/ND-CP號議定自本(2021)年7月10日起生效。

A:2021年上半年柬埔寨自行車出口金額逾2.47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商業,2021年7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1月至6月柬埔寨自行車出口額達2億4750萬美元,年減4.2%。據柬國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柬埔寨出口自行車125.9萬輛,比去年同期登記的123.6萬輛成長1.8%。柬埔寨自行車的主要市場是包括美國、英國、歐盟、東協國家、日本、中國,以及韓國。   美國居柬埔寨自行車最大出口市場,達45萬2,171輛,總金額為 7,746萬美元。英國是第2大市場,進口12萬5,879輛,金額2,510萬美元。歐盟排名第3,其次是東協及日本。   柬國商務部表示,這些自行車僅在位於柴楨省巴威市的經濟特區組裝,該市與越南接壤。目前,有5家公司組裝出口自行車,分別為恆大自行車(柬埔寨)、Speedtech Industrial Co Ltd、Smart Tech (Cambodia) Co Ltd、A and J (Cambodia) Co Ltd,以及XDS Bicycle (Cambodia) Co Ltd。上述自行車適用自由貿易協定、普遍優惠制度 (GSP)及最惠國待遇 (MFN)等優惠待遇出口。   柬埔寨商會秘書長Ngoun Meng Tech表示,據投資者稱,柬國出口到美國及歐盟市場的自行車訂單有所增加,因此吸引外國投資者前來柬國探索自行車組裝的投資機會。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7月13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7)月13日以「史國企業對保險公司不承保暴動事件損失表示失望」(Business lament decision not to cover damages by insurers)為題,報導史國近日暴力陳情抗議事件導致多家企業損失,惟史國各保險公司均不承擔暴動事件所造成之損失,爰史國業者紛紛向史國政府請求援助。   該報導指出史國近日暴動事件造成多家企業嚴重損失,惟相關保險公司均不予理賠,遭受損失之企業均感到遺憾,並於本月12日與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Manqoba Khumalo舉行協商會議時,表達對保險公司不予理賠之決定感到震驚。因為無法預期之政治動盪所造成之搶劫並燒毀企業財產,卻未能獲得賠償。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此次暴動事件對企業之打擊沉重,若無任何援助,渠等將無法重新開始。因為保險公司業以「不在承保範圍內」之理由拒絕支付其損失。該等受損企業更抱怨表示,渠等長年持續支付保費,惟保險公司銷售保單時卻未曾提及類似規定,對購買保單之企業極為不公平。該等業者爰盼史國政府如何提供適當協助,尤其在保險議題。   K部長表示政府已注及此問題,財政部已與該等保險公司及史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y Authority, FSRA)會商,研議如何解決該問題。出席會議之史國稅務局(SRA)局長Dumisani Masilela,亦向企業界允諾,SRA將進洽有稅務協助需求者,俾提供相關協助。

A:標題:越南本(2021)年1月至6月蔬果出口金額20.63億美元,成長17.4%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網站 (congthuong.vn) 日期:2021年7月3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蔬果協會(VinaFruit)表示,越南本(2021)年6月蔬果出口額3.56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月成長38%。   本年1月至6月越南蔬果類計出口金額20.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4%;進口金額6.86億美元,衰退16.6%。   儘管受COVID-19 疫情嚴重衝擊,但越南蔬果出口量仍呈現上升趨勢。本年1月至6月越南蔬果之貿易順差為13億美元。   美國為越南蔬果最大之出口市場,本年前6月,越南蔬果出口至美國較去年同期激增132%。另出口至中國增長116%,出口至日本成長109%。中國占越南蔬果出口總額約62%,比重最大。   本年6月初,越南與中國有關部門就雙方的植物檢疫工作、減少審批事項及加快生鮮水果通關等議題達成共識。中國海關將對越南的新鮮荔枝採取抽檢措施,而非100%查驗,以便縮短檢疫審批時限。   本年1月至6月,越南部分水果出口量顯著增長,包括火龍果出口量120萬公噸,暴增138%;西瓜出口量29萬公噸,激增132%;荔枝出口量5.1萬公噸,增長44%。   近年來,越南生鮮水果出口至中國每年平均330萬至350萬噸,包括火龍果、西瓜、荔枝、龍眼、香蕉、芒果、菠蘿蜜、紅毛丹,以及山竹等9種水果均已獲得許可出口至中國。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引述丹麥最大銀行 Danske Bank之一份對1百萬客戶的消費數據調查顯示, Danske Bank 客戶的信用卡支付和 Mobilepay 支付於今年6月之消費額較疫情流行時之 2019年6月高出12.8%。儘管旅遊消費於近期有所增加,  6 月份的旅遊消費比去年 6 月低將近10%。旅遊業在疫情一直是受到最大衝擊的產業,雖已解封但旅遊業仍然受到影響。   Danske Bank之分析師 Louise Aggerstrom Hansen 說,旅遊消費金額的明顯成長可能與人口結構相關,對居住在大都市區的民眾來說旅遊很重要,尤其哥本哈根地區出現較其他地區有更高的旅行需求。   依此消費數據的發展Danske Bank對未來的私人消費持樂觀態度。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7/1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可能將在歐洲新冠地圖被升級為紅色警戒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部份地區將在歐洲新冠病毒地圖升級為紅色警戒,可能會影響到荷蘭人出國旅行。   目前荷蘭各地仍以橙色為主,並夾雜一些綠色區塊,但預計將於7月15日發佈的新地圖上,北荷、南荷、Utrecht和Groningen省可能將升級為紅色。其他國家可能會根據此地圖建議其公民不要前往荷蘭,並可能對到國外渡假的荷蘭公民施加嚴格的條件。   過去 7 天,大阿姆斯特丹區,近 4,400 名居民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亦即每 10 萬居民中有 410 例染疫,而僅一週前,荷蘭每 10萬 人中僅 47例呈陽性。7月10日Utrecht省有 1,541 例檢測呈陽性,創全荷單日地區確診新高。   荷蘭自 6 月 26 日幾乎完全重新開放以來,新冠病毒確診案例飆升速度遠超預期。荷蘭總理Mark Rutte及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於7月9日晚間7點再度召開疫情新聞發佈會,公佈今年夏天需要採取額外防疫措施。   7月12日 Rutte總理公開道歉,坦承之前判斷錯誤。Rutte總理表示,他和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過於躁進,以致太早於6月份即採取鬆綁措施。De Jonge部長亦表示已吸取教訓。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1年7月14日)   韓國政府鑑於自推動韓國版新政1.0迄今1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及全球於數位領域之競爭等,內外部環境快速變化,有必要規劃新因應對策,因此韓國企劃財政部本(110)年7月14日公布「韓國版新政2.0推動計畫」,將韓國版新政1.0重點目標「加強安全網」,擴大及修改為「人本新政(Human New Deal)」,擬加強對人之投資及全力解決不公平與各所得層間之差距,未來更將加強因應數位轉型及碳中和等領域之全球競爭,增強可實際感受之成果,並追加發掘各領域之新題材,順勢擴大及修改既有之計畫。   韓國政府本次發表「韓國版新政2.0推動計畫」之同時,規劃至2025年總業務經費所需之財政將自新政1.0之160兆韓元(約新台幣3兆9千億元),增加220兆韓元(約新台幣5兆3,600億元),以期較新政1.0再增加創造60個直接或間接工作機會。另於數位新政領域,將數位、融合複合及新政1.0之成果,擴散至整體之經濟及社會領域,加強培育數位新產業(支援架構開放型Metaverse平台、培植雲端及區塊鏈等數位時代核心技術等),提高數位競爭力。   於綠色新政方面,將新設「建立碳中和推動基礎架構」,調整溫室氣體之測量及評估系統,架設產業界減碳系統。此外,本次增加之「人本新政(Human New Deal)」將推動以人為主之包容性經濟成長,期以培育數位、綠色、SW與BIG3領域之人才,解決所得層間之差距。另有關地方均衡新政將延續創造新政1.0地方計畫之成果。韓國政府期待新政2.0將可①創造更便利、使民眾更感受到安全之社會。②透過實現碳中和,晉升為全球綠色強國,以及③保護弱勢階層,解決不公平及所得層間差距等問題,建立一個健康、包容之社會。  

A:馬來西亞二手車平台Carsome集團宣布透過換股協議全面收購澳洲上市汽車入口網站ICar Asia,完成併購後的估值逾10億美元,從而成為馬國首家科技獨角獸(unicorn)企業。   Carsome集團係從國際網路集團Catcha收購ICar Asia之 19.9%股權;Catcha係ICar的最大股東,擁有該網站公司的30%股權。作為交換,Catcha將入股Carsome,這交易也將後者的估值推高至逾10億美元。在此換股完成後,Carsome集團將向其餘ICar股東收購剩餘的80.1%股權,預估交易額會突破2億美元。   前述併購將鞏固該集團成為東南亞最大數位汽車集團的第一步。該集團未來將提供所有人端對端解決方案的平台,從汽車搜尋到購買與出售、車貸、車險和售後服務。   東南亞的線上汽車市場競爭趨於激烈,上個月對手Carro已得到軟體銀行二期願景基金(Vision Fund II)牽頭的3.6億美元投資,估值由此破10億美元。新創公司Carousell年初稱將積極投資以壯大自家在東南亞區域的汽車買賣業務。   此次交易將結合ICar的上市位置和Carsome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的二手車交易平台。這將使Carsome集團成為東南亞最有價值的二手車市場平台。   根據彭博社報導,馬國獨角獸企業Carsome計劃透過特別用途併購公司(SPAC)方式,在美國上市,上市估值料達20億美元。獨角獸企業定意係指估值達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率領貿易與投資代表團對土耳其進行招商訪問,以加強雙邊貿易與投資關係。   阿茲敏部長與土耳其貿易部長穆什(Dr. Mehmet Muş)已簽署擴大馬來西亞與土耳其自由貿易協定(MTFTA )的聯合聲明,以加強尋求擴大協定的授權,包括服務、投資和電子商務的章節,標誌著兩國在新形式的保護主義萌芽之際,堅定承諾繼續逐步邁向自由化道路。兩國已針對MTFTA展開商議,並會擴大協定的談判工作。   阿茲敏部長在官訪土耳其時,兩國貿工部長在雙邊會晤中討論了加強雙邊經濟、貿易和投資等措施,同時雙方同意加緊努力,以期於本(2021)年完成擴大MTFTA 的文本談判。   阿茲敏部長亦出席土耳其知名企業,以及潛在投資者的一對一商務會議,以進一步探索新的商機。此外,阿茲敏部長出席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活動,見證馬國Sapura Technics公司與土耳其航空技術公司(Turkish Airlines Technic)簽署了意向性協議(HOA ),以聯營策略方式,負責馬國柔佛州新山士乃機場的飛機維護、維修和檢修(MRO)等工作。      2020年,土耳其為馬國在西亞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國。兩國雙邊貿易額達96 億2,000萬馬幣(約23億美元),其中馬國出口至土耳其為76億2,000萬馬幣(約18億2,000萬美元),進口額則為20 億馬幣(約4億8,000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拿督林萬鋒頃於「e國家出口日」(eNED)開幕典禮上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隨著經濟逐步開放和外需漸漸復甦,在外需改善驅動下,本(2021)年馬國出口成長可望回升至8.2%。   本年前5個月,馬國總貿易額為8,674.03億馬幣(約2,086.1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26%;其中出口額為4,800.94億馬幣(約合1,154.63億美元),增加31.1%;進口額3,873.09億馬幣(約合931.48億美元),增加20.1%。出口增長主要歸功於居家辦公和企業數位化設備訂單增加,使電子與電機產品(主要為半導體)炙手可熱,接著是橡膠產品和石油產品。   最值得注意的是,馬國為全球最大橡膠手套製造兼供應商,占全球市場約60%市占率,因此在新冠疫情期間各方對該產品的強勁需求,已讓馬國從中受益,出口銳增234.4%至300億9,000萬馬幣(約73億6,000萬美元)。   查每年由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機構(MATRADE)主辦的「國家出口日」(NED),本年於7月13至15日一連三天,通過線上平台舉辦。本年的主題是鼓勵馬國公司善用永續性、數位化,及自由貿易協定,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加緊努力恢 復增長,以振興出口。 其中eNED乃本年最大型的虛擬出口商論壇,邀請貿易專家、出口相關產業代表分享,針對當前疫情的挑戰下,最新市場趨勢、機會及企業如何因應之策略等寶貴見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