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隸屬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的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ocio-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預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於中長期內推動馬來西亞的國內生產毛額增加0.8%至1.7%,出口則估計可成長 24.4%。   鑑於馬來西亞與 RCEP 成員國間的貿易規模,該協定倘落實將創造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為馬國提供巨大商機。 2020 年馬國與RCEP 成員國間的貿易占其總貿易額 58%。東協在馬國的投資額達369 億馬幣(約88.93億美元) ,占馬國總投資額之 26.5%;其中日本與中國的投資額分別占馬國總投資額的9.6%和5.9%。鑑於RCEP將於 20 年內調低約 92% 的進口關稅,這為馬國企業開闢了更好的市場進入機會,並有助於吸引高素質的投資。電訊、銀行、諮詢等領域的企業將受益於加強合作,而食品飲料、化工、橡膠、塑料製品、機械設備以及電子與電機領域的企業將獲得更多需求。紡織和成衣產業將受到越南等低成本競爭對手的打擊,而木材和木製產品則可能面臨來自RCEP 成員國的競爭。然由於歐洲與日本市場仍對傢俱需求殷切,因此對馬國木極具競爭力的木材產品的影響仍處於可控制水準。2020 年,馬國與 14 個 RCEP 成員國的貿易順差為 818 億馬幣(約197.13億美元)。貿易是一場零和遊戲。更重要的是,馬國企業須融入全球供應鏈並生產優質產品。   與此同時,馬國藥劑產業組織(MOPI)主席比利·烏魯德拉(Billy Urudra)呼籲各國政府建立一個公司或國家認可的監管框架。每個RCEP 成員國都有自己的規定,對泰國和越南等提出許多要求。倘未有監管框架,醫療保健產業將無法從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中獲得任何好處。目前,馬國藥劑產業市值達200億馬幣(約48.2億美元)。在 80 億馬幣(約19.28億美元)的總藥品供應中,馬國嚴重依賴進口約 60 億至 70 億馬幣(約14.46億至16.87億美元),擁有足夠的國內供應來支持需求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當前的新冠疫情時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世界銀行頃發布「馬來西亞經濟監督報告--渡過難關(Weathering the Surge)」時稱,由於新冠確診病例於本(2021)年4月中旬急劇增加以及較預期更緩慢接種疫苗,世銀決定將馬來西亞本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值,從先前的6%大幅下修至4.5%。   世銀本年已兩度下修馬國的GDP成長預測值。去(2020)年世銀預測馬國本年的GDP預測值為6.7%;由於疫情重啟與國內經濟下跌風險,乃至國內政局波動,世界於本年3月將馬國的GDP下修至6%,本次再進一步下修至4.5%。   隨著全球需求復甦,出口增長趨勢可能增強,世銀預期馬國本年的出口將回升11.2%,與去年萎縮8.9%形成強烈對比。全球經濟活動復甦,特別是中國,將為貿易活動提供支撐。   展望未來,世銀認為,馬國經濟復甦取決於行動管制令的頻率和嚴厲程度、抗疫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疫苗接種活動的進展。馬國當務之急是有效及持續對抗疫情,以及縮小疫情對個人、家庭與公司的影響,防止進一步加重國家醫療體系的壓力,確保經濟活動恢復,以及防止更持久的經濟衰退。中長期內,馬國政府須吸取疫情帶來的教訓,包括重建財政能力以及加強社會保障。   另一方面,政治風險是世銀預測馬國經濟所提及的其中另一個不利因素,並表示政治不確定性勢必會影響投資人的信心。   該報告另提及,第12大馬計畫已無限期推遲直到國會重新召開,2022年財政預算案亦出現許多疑問,阻礙經濟發展。   針對國會停擺如何影響馬國修訂與經濟政策相關的法令或條規,如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雖然有報導指馬國財政部正探討預算案,但仍不確定何時會宣布有關財案。馬國需重新審視部分財務規則如債務限額,但此事需在國會進行,如今國會停擺,定會再次放緩或暫停解決相關事項。   此外,世界銀行亦指出,馬國政府應持續改善相關長期議程的措施,如提高投資人條規的透明度、智慧財產權及競爭問題,以便相關事項能在國會重新召開後迅速通過。任何需要修訂或立法的措施都會受國會停擺影響,但仍有許多可實施的措施,應立即落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6)月22日報導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與英國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在本月22日舉行視訊會談,就有關英國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案進行意見交換;實際上目前雙方已啟動談判階段,未來將召開相關作業部門會議,針對關稅減讓及廢除關稅等議題正式展開諮商談判。 上述會談中,西村經濟再生大臣強調表示,「為朝向將高標準及自由化的經濟圈推廣至全球之目標邁進,日本政府將積極準備有關英國加入CPTPP談判的作業程序」。 目前CPTPP最高決策機構為部長級會議之「CPTPP委員會」,因今年由日本輪值主席國,將擔任新成員入會談判作業部會之主席。未來CPTPP成員國與英國進行諮商談判時,將維持貿易及投資規則等相關議題,咸認將在明(2022)年以後作出能否加入的結果判斷。

A:標題:巴拉圭工會代表不滿最低薪資調幅4.4%恐將轉向中央政府爭取調升最低薪資25% 日期:2021.06.23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全國最低薪資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de Salario Mínimo,Conasam)工會代表Ramón Ávalos表示,重申勞工對提高最低薪資幅度之不同意見,將不排除轉向中央政府訴諸。6月21日Conasam舉行會議,依據消費者物價指數(IPC)及武漢肺炎疫情情勢去年(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未獲調薪等因素,本次會議決議調薪幅度4.4%,調升基本工資9萬7,000巴拉圭幣(約合14.70美元)。 (二)由於工會勞工要求因應基本需求及滿足購買力,訴求之最低薪資調整幅度為25%,與Conasam會議決議相距甚遠,不排除轉向阿布鐸(Mario Abdo Benítez)總統訴諸。會議紀錄中,工會代表尚要求調降基本需求某些商品之價格及公車票價。 (三)巴拉圭2016年第Nº5.764號法令賦予中央政府研議每年因通貨膨脹所應調整最低薪資之權力,且若無調整之必要,亦有義務向全國公告。依據巴國中央銀行(BCP)初步研議調整最低薪資之幅度為4.4%,相當於調漲9萬7,000巴拉圭幣(約14.70美元),最新最低薪資為228萬9,839巴拉圭幣(約合346.95美元);倘以工會要求調漲25%,相當於調漲54萬8,210巴拉圭幣(約合83.06美元),最新最低薪資則為274萬1,049巴拉圭幣(約合415.31美元)。 (四)謹按,巴拉圭目前最低薪資戶共計25萬名勞工,且另亦將近20萬名勞工薪資收入低於最低薪資(謹按:巴拉圭2019年起之最低薪資為219萬2,839巴拉圭幣,以1美元兌換6,600巴拉圭幣計算,相當於332.25美元)。

A:標題:巴拉圭國民赴美國接踵疫苗2021年6月份單月已達7,100人次 日期:2021.06.23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移民局(Dirección de Migraciones)局長María de los Ángeles Arriola本(23)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自美國開放外國人士赴美國本土接踵對抗Covid-19疫苗以來,吸引多數巴拉圭國民赴美接踵疫苗,目前越來越多巴拉圭孩童亦多飛往美國觀光及接踵疫苗;2021年6月單月約7,100名巴拉圭籍國民前往美國接踵疫苗,美國係巴拉圭前往觀光及接踵疫苗首選,其次為巴西、阿根廷及西班牙等語。 (二)A局長續稱,自美國與巴拉圭間航班復航後,由於美國本土開放外國人士施打疫苗,吸引無數旅客前往免費接踵疫苗,同時亦吸引具支付旅費及旅館能力之巴拉圭國民,自巴拉圭飛往美國之人數已超過2萬多人次,平均每日自巴拉圭飛往美國之人數為850人,甚至可能將上升至每日1,200人。該局企盼巴國衛福部可協助登錄已於海外接踵疫苗之巴籍國民,以正確統計巴拉圭全國已接踵疫苗之總人數等語。 (三)A局長表示,其他飛往歐盟之商業航班,歐盟業規範一份疫苗清單,赴歐盟接踵疫苗之外國旅客必須確定係進入歐盟會員國家,尤其係前往西班牙等語。

A:Business Day 2021.06.21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布將捐贈5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其中75%約4100萬劑將透過WHO Covax疫苗計畫捐贈: 拉丁美洲(1400萬劑):包括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祕魯、厄瓜多、巴拉圭、玻利維亞、烏拉圭及加勒比海國家等。 亞洲(1600萬劑):包括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富汗、馬爾地夫、不丹、菲律賓、越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寮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台灣、高棉及太平洋島國。 非洲國家(1000萬劑):包括南非、奈及利亞、肯亞、迦納等。 另25%約1400萬劑疫苗將再提供區域優先國家,例如哥倫比亞、阿根廷、伊拉克、烏克蘭、西岸及加薩走廊。 美國國內多數人民已施打疫苗,因此開始供應國際社會。美國拜登總統先前宣示將捐贈8000萬疫苗,6月初已公布2500萬劑疫苗捐贈名單,本次5500萬劑疫苗則為後續捐贈數量。

A:Business Day 2021.06.21 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日前宣布南非將與法國及WHO合作在南非設立新冠肺炎疫苗技術移轉中心,該中心將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非洲大陸首次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生產技術,盼能提升南非當地疫苗產能,滿足非洲需求。 R總統另重申盼各國支持WTO暫時豁免疫苗專利權提案,由少數國家生產疫苗供應全球市場顯不合理,各國應儘速促進疫苗取得及施打公平性。WHO先前亦透過技術移轉方式提升全球流感疫苗生產。 另南非醫療產品監理機構(SA Health Products Regulator, Sahpra)已開始審查中國科興(Sinovac)公司生產之Coronavac疫苗及俄羅斯Gamaleya研究中心生產之Sputnik V疫苗,若核准上市後,連同Johnson&Johnson疫苗及Pfizer疫苗將提高南非取得疫苗能力。

A:Business Day 2021.06.21 非洲汽車工業協會(African Association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AAAM)日前舉辦研討會,與會專家表示汽車產業將可作為非洲自由貿易區成立後促進製造業升級發展之火車頭,因此非洲須儘快建立原產地規則,確保零配件品質,提升非洲汽車組裝能量,各非洲國家應積極提升海關人員素質,以切實執行原產地規則。 非洲汽車工業協會積極推動提升非洲汽車產能,包括在東非、西非、南非及北非各建立組裝廠,鄰近國家汽車零配件廠商可就近供應,各地區亦可依地理位置與非洲大陸以外國家建立產業鏈,例如東非可連結中東及印度,北非可連結歐洲。 然非洲汽車產能嚴重不足,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約7800萬輛,非洲產量僅佔72.0156萬輛,其中南非生產44.7218萬輛、摩洛哥生產24.843萬輛及埃及生產2.3574萬輛,其他非洲國家如迦納及肯亞汽車組裝廠僅進行最終組裝,投資之金額及科技均有明顯落差,對促進製造業發展貢獻不高,且僅提供有限就業機會。 2020年全球汽車銷售量約7800萬輛,其中38.0206萬輛為南非銷售、埃及銷售21.9732萬輛、摩洛哥銷售13.3308萬輛,非洲汽車工業協會盼汽車產業能持續對非洲投資,善用非洲天然資源,例如利用非洲銅礦產品在地生產雨刷,提升剛果共和國及尚比亞礦產品價值,盼於2030年非洲汽車銷售量能提升至500萬輛。

A:Business Day 2021.06.21 南非Renergen公司繼自由省(Free State)維吉尼亞地區編號P007天然氣井發掘大量氦氣後,該公司於姆普馬蘭加省(Mpumalanga)Evander Field地區成功發掘氦氣。氦氣工業需求極高,可用於冷卻核發發電、醫冷卻療核磁共振影像機、作為火箭推進燃料、生產光纖電纜及檢查汽車冷卻系統是否洩漏等。 該公司表示Evander地區氦氣井係位於陸上,接近約翰尼斯堡,未來可能開發許多商業機會。該公司於4月與澳洲商ISI汽車簽署氦氣供應契約。該公司自由省(Free State)維吉尼亞地區天然氣井對外管線完工,天然氣運輸量較預期增加7%,用電量減少30%,此外該公司成功開發Cyo-vacc設備,無須額外電力供應下可於攝氏-70度至-150度間連續保存新冠肺炎疫苗30日,2020年並與南非Total汽油公司合作配送天然氣至Total直營加油站,天然氣逐漸取代柴油作為物流公司卡車所需燃料,以降低碳排,避免溫室效應。

A:Business Day 2021.06.21 南非Stellenbosch大學經濟研究中心日前公布2021年第2季零售業信心指數為54,高於第1季之指數37,主要原因為去年第2季南非實施第五級全國封鎖管制導致基期甚低,加上去年南非儲備銀行共調降平準利率300個基準點,連同高所得人口去年因全國封鎖導致今年可支配所得增加,本年第2季電器、汽車等耐久財銷售量持續增加,例如批發業信心指數達63,新車零售指數自35增加至63,家具、電器等耐久財零售信心指數達59,南非零售業對2021年銷售業績信心增加。 分析家表示南非政府於4月30日起停止發放每月350斐鍰補助後,低收入戶對食品等非耐久財消費需求亦隨之減少,另南非迎來第三波疫情,全國封鎖管制措施將限制消費支出,疫苗普遍施打情形尚不如預期,加上就業率持續不降,Eskom電力供應仍不穩定,均可能影響零售業信心。

A:Business Day 2021.06.21 歐盟執委會依據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推動於2050年使歐盟成為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地區,其預計於7月公告對進口歐盟含有高碳足跡之產品課徵邊境碳稅(Carbon border tax),預期將對進口歐盟之鋼鐵、水泥、鋁產品造成影響,由於南非Eskom國營電力公司90%供電仰賴燃煤發電,未來將對南非礦業出口歐盟造成嚴重影響。 據此,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業與國際氣候變遷會議(COP26)國家及WTO會員國接觸,討論邊境碳稅對開發中國家可能帶來之衝擊,如何協助開發中國家逐漸減少對石化燃料依賴,避免相關措施對開發中國家形成歧視及不公平待遇。 分析家表示投資機構投資時已開始考慮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風險(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isk, ESG)等非會計因素,由於南非電網仰賴燃煤發電比例甚高,南非政府對減碳排之承諾與世界各國相比仍然太低,歐盟課徵之邊境碳稅將可能使投資人對投資南非產生猶豫。然危機就是轉機,若南非能加強承諾採用再生能源,將可促進綠色能源投資,未來減碳排相關投資將取代數位投資成為未來主流。

A:出處:Dutch News , 2021/06/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肉品類出口總額達88 億歐元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荷蘭是歐盟最大的肉品類出口國,出口量佔國內肉品類總產量的 60%。   CBS指出,2020年荷蘭的肉品類出口總額為 88 億歐元,其中 85% 來自國內養殖場,15% 來自轉口。荷蘭的牛肉和小牛肉出口在歐盟國家中排名第一,家禽出口僅次於波蘭,排名第二,豬肉出口則次於西班牙、德國和丹麥,排名第四。   CBS 表示,荷蘭肉品類主要出口至德國、英國和中國(以豬肉為主)。荷蘭的肉品業有近 10 萬個全職工作,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 1.1%。   但現在荷蘭要求肉品業變革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自由民主黨 D66 建議將荷蘭農場飼養的牲畜數量減半。過去 20 年肉類出口成長 150%,牲畜飼養場被認為是氮污染的主要來源。  

A:法國新工廠(UsineNouvelle)產業雜誌本(6)月19日刊載該國產業專家François Francis Bus 論述,分就晶片產業前景與技術發展、地緣政治及歐洲相關工業基礎與實力等角度,剖析歐洲自建半導體產業鏈之必要性,B氏為近期出版之 « A l’époque où les puces font leurs lois (暫譯:晶片統治時代)»乙書作者,特此撰文贊同歐盟內部市場執委Thierry Breton倡議歐洲設立先進晶圓廠之主張。   近年來晶片時代快速發展,前景看好,隨著智慧手機問世,對晶片大量需求在2016年就佔了全球生產總量39%,甚至超越起初使用最多晶片的資訊運算電腦部門(35%)。繼資訊電腦與電信產業後,汽車產業無疑是晶片生產之新藍海市場,未來隨著人工智慧(AI)運用普及,勢必須裝設眾多感應器蒐集即時訊息且須超級電腦處理龐大資料量,若不及早準備,必將坐失「商」機。   晶片製造技術日新月異,高精密製程及三維電晶體(3D transistor)已是可預見之趨勢,歐洲相關技術發展若不與時俱進,未來必將瞠乎其後。中國大陸因內需必須自主在境內開發先進晶片,但何時才能成功尚待觀察,亞洲其他國家如台灣、香港和日本則呈產能過剩之姿。基於地緣政治重要性考量,美國將遷回該國所需之晶片關鍵製程,英特爾投資正遵循此策略方向,須美方庇蔭之台灣與南韓廠商亦將前往亞利桑那州投資。   若歐洲本身沒有先進晶圓廠,戰略零組件就得依賴對外採購,且競爭對手日益精進技術時,歐洲卻故步自封,也將間接影響使用外國零件之工業成品外銷市場,包括法國產製飛機(空中巴士、直升機、飆風戰機、 達梭獵鷹商用機),甚至武器系統、國防裝備、鐵路設備、超級游輪、核能及超級計算機等多項產業。 此外,晶片設計軟體開發亦屬同理。   雖然歐洲目前尚無可與亞洲分庭抗禮之先進晶圓廠,美國則有英特爾還有台積電與三星進駐加持,但事實上歐洲有數家企業已具備類似之經驗,如荷商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德商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及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此外,歐洲在 10 奈米以下光刻技術領先全球,荷商 ASML開發製造的光刻機正是供應台積電、三星與英特爾。法商梭意科技(Soitec)是矽片供應業界龍頭,其絕緣體上矽(SOI,Silicon On Insulator)技術廣受青睞,歐洲亦擁有卓越之半導體研發中心。因此法國智庫蒙田學院(L’institut Montaigne)發表一份報告,盤點歐洲既有優勢,以此技術實力與產業基礎,理論上要發展半導體供應鏈應無困難。   半導體產業致勝關鍵取決於三項因素:良率、量產產能(l’effet volume)及營運勞工成本。其中良率非常重要,半導體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開發新產品初期良率可能偏低,如不設法改善製程則生產無利可圖,英特爾七奈米晶圓製程目前可能面臨此考驗,相較之下,台積電與三星即脫穎而出。影響良率之參數眾多,如能善用現代人工智慧科技輔助,從生產監測、即時數據分析、能源與生產環境控管甚至設備維修等,均可透過程式運算加以優化與自動化,大幅縮短新製程調整改進的時間。   此外,營運成本如勞動力成本與相關費用應不致阻礙歐陸前開產業規劃,上述歐洲公司均能順利開展國際業務即為明證。由於相關投資金額可觀,因此量產產能相形重要。歐盟內部市場B執委指出,30年前歐洲晶片產量佔全球 40%,如今僅剩 10%,因此以10年內到2030 年提升至 20%為目標,大致相當於英特爾與三星產量加總;同時將可使歐陸供貨來源更加穩定或作為次要貨源。總之,歐洲憑藉其眾多尖端科技領域之卓越表現與深厚工業基礎,要建立半導體供應鏈雖非易如反掌,但相信亦難不倒身經百戰的歐洲產業老將。

A:Business Day 2021.06.18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表示預期本(2021)年辛巴威經濟成長率為6%,主要原因為玉米大豐收,政府可節省3億美元採購糧食經費、菸葉豐收將能增加進口收入、白金出口增加將帶來20億美元收入、黃金及鑽石等出口將帶來10億美元收入、能源供給增加、製造業產能增加及建築業景氣持續恢復,低於辛巴威政府預期之7.4%。惟IMF表示辛巴威仍需持續進行結構改革,積極穩定物價,目前經濟前景仍然充滿風險及不確定性, 辛巴威過去20年經濟表現極差,2020年7月通貨膨脹率達837%,為歷史第二高,目前平均通貨膨脹率達200%。儘管IMF預期本年辛巴威經濟成長率達6%,然辛巴威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Zimbabwe)日前公布指令強制所有商業交易必須依據公告匯率,然此舉已造成物價上漲50%-100%。 IMF表示辛巴威前於2016年償還IMF借款,然因債務太多及經常性逾期償債,迄今難以再獲得其他貸款,調整經濟結構及快速貶值之辛巴威幣。目前美元兌辛巴威幣公告匯率為85辛巴威幣,黑市價格為130辛巴威幣。日前辛巴威政府公告縮短工作時數,並要求企業50%員工須在家工作,以避免疫情擴大。

A:Business Day 2021.06.18 南非資誠PwC國際會計公司日前表示未來五年內將投資120億美元提升非金融產業分析能力,建立環境社會治理(Capabilities in new and emerging line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能力,採用雲端科技、人工智慧等科技擴大資料處理能力,提升審計正確性,預期將營業收益自6億美元(約82億斐鍰)提高至10億美元,員工人數將自現有5千人增加50%,未來PwC公司全球員工將至35萬人,間接就業人數將增加10萬人。  

A:Business Day 2021.06.18 Gold Focus國際礦業市場分析公司日前公布報告表示,2021年全球黃金供應量將較2020年增加215公噸至4922公噸,可抵消減少之回收黃金71公噸,總產量共增加4%。受疫情及封鎖管制影響,2020年全球黃金供應量較前一年減少2.4%至4757公噸,2020年黃金開採量則較前一年減少3%至3478公噸,2020年黃金需求亦大幅減少,共減少27%至2837公噸,珠寶需求減少810公噸,政府中央銀行採購需求亦減少344公噸。 儘管如此,南非黃金礦業近年受礦區老舊、挖掘深度太高、挖得之黃金等級每況愈下及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影響,2020年南非黃金產量自1903年後首次低於100公噸,南非黃金礦業已不易經營,AngloGold Ashanti、Gold Fields已陸續出售南非礦區給Harmony Gold成為南非第一大黃金礦公司,Sibanye-Stillwater則考慮收購AngloGold、Gold Fields,以促成該兩家公司離開南非礦區。 2020年黃金開採邊際成本成長77%,而全球黃金價格持續上漲,預期2021年每盎司黃金1820美元(約25136斐鍰),高於2020年價格3%,由於黃金礦公司高等級礦區停止開採,目前供應較低等級黃金,因此仍能保持利潤。

A:Business Day 2021.06.18 南非國家統計局(Statistic SA)日前公布2021年4月零售業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增加95.8%,低於市場預期之99.7%,遠高於3月之-2.3%。主要原因為紡織成衣銷售大幅成長,以及去年基期受全國封鎖管制影響,交易量巨幅萎縮所導致。若以每月觀察,4月零售成長僅0.8%,高於3月之-4.5%。2021年迄今,零售業僅2月成長7.7%,1月衰退2.5%,3月衰退4.5%。 由於4月份零售業及製造業表現均不如預期,分析家預期可能拖累第2季GDP成長率表現。另南非實施第三級全國封鎖管制亦可能對零售業表現造成影響,另疫苗施打尚未普及,電力供應仍然吃緊以及高失業率均可能拖累景氣恢復,抑制消費支出意願。

A:Business Day 2021.06.18 南非商工會(SACCI)日前公布2021年5月交易活動指數(Trade Activity Induex, TAI)為36, 低於4月指數49,主要原因為訂單減少、交易活動減少、貨物供給不順暢以及銷售價格偏高所導致,然5月份累積未完成訂單減少、存貨減少均為好現象。 SACCI表示56%受訪者表示若銷售價格穩定,仍看好未來6個月景氣,主要擔心就業率是否能改善以及生產成本是否持續提高,另汽油價格、電費及水費上漲亦將推動物價膨脹。

A:根據媒體報導,烏拉圭政府與比利時物流公司Katoen Natie簽署長達50年的新投資協議,將擴建首都蒙特維多(Montevideo)的港口以提升該貨運量,完工後可高於布宜諾斯艾利斯(Puerto de Buenos Aires)的一倍,並計畫將增加兩倍的就業機會。隨著貨運量的提升,蒙特維多港口的貨櫃碼頭係由Terminal Cuenca del Plata (TCP)這家公私合營的公司代管理,將從目前約500個工作機會提高至1,500個。 20年來,蒙特維多港的唯一貨櫃裝卸碼頭面積陸續擴大超過四倍、起吊設備數增加七倍、碼頭加長高於兩倍,並且加強大型船舶停靠量。 Katoen Natie公司指出,該協議將使蒙特維多港成為拉丁美洲最現代化的港口,且具備更先進的設施及科技。

A:標題:2021年巴拉圭農牧工商國際展(EXPO)確定取消辦理 日期:2021.06.2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EXPO中央協調委員會表示,EXPO展覽會係創造巴國就業機會與企業營收之重要平臺,依據本(2021)年3月份進行之意見調查資料,高達90%之巴國業者表示願意參展,EXPO中央協調委員會原規劃於本年9月15至25日辦理EXPO;惟由於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主辦單位仍以健康為優先考量,爰決定今年再次停辦展覽會。 (二)EXPO中央協調委員會另呼籲巴國政府應竭力取得疫苗,強調施打疫苗對於緩和疫情及保護人民生命與健康之重要性,俾於足夠比例之人口達到免疫後,經濟活動始能恢復正常運作;並祈巴國順利克服疫情衝擊,並從抗疫中學習強化國家健康、教育、安全及工作等鞏固社會福社之基礎,使會展產業於後疫情時代成為支持經濟復甦之動能。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