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聞來源: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2021年6月23日)     1. 本(6月23)日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召開官民聯合6G戰略會議並制訂6G研發實行計畫。未來5年韓國政府將投入2200億韓元(約新台幣55億元),通過韓美聯合研究,全力攻佔下一代6G通信核心技術制高點。     2. 計畫具體內容包括:確保下一代核心原創技術、搶先拿下國際標準和專利、構建研究產業基礎等,並為確保下一代核心原創技術,韓國政府除了將在低軌道通信衛星、超精密網路技術等六大重點領域的10大戰略技術等進行重大投資之外,並且將與美國、中國、芬蘭等國家進行研究與合作。     3. 在國際標準方面,韓國政府將主導6G發展願景,韓國專利廳也將為6G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專利提供全方位支援。此外,韓國政府也計劃在年內於3所高校運營6G研發中心,通過產學研合作培養高級人才,為相關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A:新聞來源:韓國媒體(2021年6月23日)     1. 本(6月23)日韓國國際合作團(KOICA)發布新聞,該團與越南中央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所簽署韓越新冠疫苗接種MOU。韓國外交部長鄭義溶、韓駐越南大使、以及越南外長裴青山、越南中央衛生和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等人出席簽約儀式。     2. KOICA將出資205萬美元協助越南構建疫苗接種體系,包括向越方提供3,000萬支以上的疫苗接種注射器、33台醫療廢棄物收集容器,並針對當地防疫人員舉辦疫苗接種經驗分享視訊研討會,加強醫療保健人力能力建構與提高公民衛生意識。

A:新聞來源:韓國媒體(2021年6月20日)     1. 依據6月20日韓國保健福祉部和國家臨床試驗支援財團公布調查結果,92.3%受訪者認為,韓國需要開發國產新冠疫苗。     2. 本次調查統計人數為1,600名成年人。其中,92.8%受訪者認為開發國產新冠疫苗“非常重要”;87.8%認為有“急迫需要”;74.3%表示對開發疫苗臨床試驗持“積極態度”,而其中50.7%認為,開發疫苗能確保疫苗主權,23.7%認為能幫助控制疫情。     3.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族群(20-29歲)對開發疫苗臨床試驗持消極態度,主要理由:使用尚未獲批准的藥品、疫苗臨床試驗資訊不透明等。     4. 另外,33.8%認為開發國產新冠疫苗所需臨床試驗“很安全”;51.4%認為“不方便講”;14.9%認為“不安全”。

A:新聞來源: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2021年6月20日)   1.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頃公佈自7月1日起實施新版防疫因應措施。新措施將從原先5個級別(1→1.5→2→2.5→3級)減至4個級別,並按照各地區每10萬人中一週單日新增病例數決定相應地區的防疫因應級別。以首都圈為例,一週日均確診病例低於250例為1級,250例以上為2級,500例以上為3級,1000例以上為4級。 2.      新版措施中,1級無私人聚會人數限制,2級限員8人(禁止9人以上),直系家屬聚會無人數限制。地方政府可自行判斷是否採取8人限員措施。首都圈將在7月1日至14日實施“過渡措施”,私人聚會限員6人;3至4級私人聚會限員4人(禁止5人以上);4級從晚上6點起限員2人(禁止3人以上)。 3.      關於地區慶典、紀念儀式等大規模活動,參加人數500人以上須向地方政府申報(1級),2級禁止100人以上,3級禁止50人以上,4級禁止舉行活動。演唱會和演出在2至4級下最多可允許5000人觀看。在集會和遊行方面,1級禁止500人以上,2級禁止100人以上,3級禁止50人以上,4級禁止1人示威。接種疫苗者不受聚會、活動及集會人數限制。 4.      政府將儘量減少公眾聚集設施運營之限制。1級,公眾聚集設施不受運營限制;2級,娛樂設施、舞廳、KTV、餐廳和咖啡館可營業至晚上12點;3級,娛樂設施中風險度較高的舞廳、KTV、餐廳和咖啡館、澡堂、游泳池、直銷宣傳館營業限制時間縮短至晚上10點;4級,20種公眾聚集設施禁止晚10點以後營業。 5.      本次係韓國政府第3次公佈防疫措施體系。過去透過防疫因應措施有效遏制第3波大流行,爰未全面封閉國境。政府計劃在形成群體免疫後再次調整防疫因應措施。本週將檢查國內疫情情勢,並於7月27日公佈各地實施防疫措施級別。依據新版措施,首都圈有望實施第2級防疫措施,娛樂設施時隔數月恢復運營,非首都圈將實施第1級,聚會不受人數限制。

A: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彙整 南非日照充足,極適合發展太陽能產業,依據南非能礦部(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Energy)網站,南非大部分地區每年日照時間超過2,500小時,每日太陽輻射量可達4.5至6.5kWh/m2,每年太陽輻射量達220W/m2,相較而言美國大部分地區僅150W/m2,歐洲地區則為100w/m2。 推動再生能源獨立發電商(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IPP): 由於南非Eskom國營電力公司燃煤發電廠老舊,電力供應不穩定,南非政府公告「再生能源獨立發電商採購計畫」(Renewable Energy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Procurement Program),目前已向民間IPP採購5,243MW太陽能及風力等再生能源,盼能有效解決偏遠地區供電問題。 南非於2019年公布「能源整合計畫」(Integrated Resources Plan, IRP),預計將增加總發電量11,813MW,其中再生能源發電共6,800MW、儲能設備共513MW、天然氣發電共3,000MW、燃煤發電1,500MW,且南非Eskom國營發電公司已不再反對向獨立發電商購電,南非再生能源商機可期。 南非能礦部於2019年向國會報告表示,未來將持續與IPP業者協商,將太陽能發電躉購價格自每Kw/h3.84斐鍰調降至2.88斐鍰,風力發電躉購價格自每Kw/h2.88斐鍰調降至0.91斐鍰,盼能降低Eskom購電成本,減輕財務壓力。 惟南非再生能源業者表示政府調降躉購價格,將使IPP業者無法提供大眾可負擔之費率。對此南非能礦部於2020年7月通過IPP融資標準,盼透過融資標準提升業者投標意願,同時盼能再降低躉購電價3.2%。 ESKOM對外招標商情資訊: ESKOM招標公告網:https://tenderbulletin.eskom.co.za 南非簡易招標搜尋網:https://easytenders.co.za/tenders-for/eskom,在該網站輸入Eskom即可搜尋該公司最近公告的55項招標案件。 南非政府公報:https://www.greengazette.co.za/search,輸入ESKOM即可找到該公司對外公告知招標案。 開放10MW以下自用發電 由於南非Eskom國營電力公司電力供應不穩定,包括礦場、工廠及農場要求放寬自用發電呼聲不斷升高,南非能礦部於2021年4月公告固定式自用發電(Embedded Generation)門檻自1MW提高至10MW,未來10MW以下發電僅需南非能源監理機構(NERSA)登記即可,無須經許可。南非Gold Fields礦產公司則於2021年2月獲政府專案特許40MW太陽能發電。 依據南非Absa銀行對南非太陽能自用發電市場分析,太陽能發電對於位在都會區之家庭、工廠等小型用電需求單位具有極大吸引力,儘管設置成本高,然設置太陽能自用發電後可抵減電費,考量南非每年調漲之電費及Eskom供電不穩定,以及南非所得稅法(Income Tax Act)提供減免稅務優惠,中長期而言算是有利投資。 由於固定式自用發電須連接Eskom或市政府電網,各市政府規定或有不同,業者或家戶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前應向市政府諮詢相關資訊。連接Eskom電網規定簡述如下(該規定亦適用IPP連接Eskom電網): 申請評估階段:確保自用發電業者設備符合Eskom及南非標準局訂定之標準、評估設置成本及電網連接費用。 報價及締約階段:若業者接受Eskom報價,雙方則可開始締約。 連接電網階段:測試發電設施是否順利連接電網(若為IPP應訂定正式商轉日期)。 營運階段:Eskom及業者須確保發電設施與Eskom電網保持相容,維護電錶準確性,業者應告知發電設施歲修保養時程等。 此外南非對太陽能發電系統或設施相關標準尚無明確規定,目前南非標準局SANS 10142提供電子設備檢驗標準,惟該標準不適用光伏電池模組及整流器(Inverters),目前僅能以歐盟IEC或美國ASTM標準檢測。 南非政府對太陽能發電組裝亦未訂定規範,目前「南非光伏電池產業協會」(South Afric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 SAPVIA)、「南非再生能源訓練中心」(South African Renewable Energy Training Center, SARETEC)及德國經濟發展合作部之「德國在南非發展合作計畫」(Germ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GIZ)合作推廣PVGreenCard,透過出版太陽能電板模組組裝指導手冊供業者參考,認證施工技術人員,確保太陽能發電系統施工品質安全可靠(請參考:https://www.pvgreencard.co.za/)。 我商潛在商機: 南非係非洲第2大經濟體,為南部非洲電力聯盟(Southern African Power Pool, SAPP)主要成員。南非政府於2019年10月通過「能源整合計畫」(Integrated Resource Plan, IRP),擬於2030年將燃煤火力發電降至43%,同時擴大風力及太陽能發電至33%,水利及其他電力供應則為24%。未來南非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電力和能源是非洲大陸成長和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了確保產業充分發揮潛力,滿足人民的需求,投資者和企業必須跟上快速變化的非洲能源佈局。而投資非洲能源產業是重要的商機之一。 太陽能(尤其是光伏PV技術)日趨普遍。南非人逐漸了解該技術在成本控制、供應穩定性以及環境影響方面具有的優勢。近期南非限電的情況加劇,對於能在限電期間提供低成本的太陽能和儲能電池的產品需求大幅增加。 建議我商在競標IPP獨立發電商可與南非當地廠商合作提升得率,若無法獨立參加標案,建議可透過前述Eskom等採購網站查詢相關標案得標廠商,尋求合作或下包案商機,本組亦將持續蒐集南非再生能源標案資訊供我商參考。 另建議我商在疫情趨緩之際組團出席非洲太陽能展(Solar Show Africa)、非洲再生能源展(Africa Energy Indaba)等商展,以利提高我產品在南非能見度,進軍太陽能自用發電市場。

A:綜合美媒及美國商務部報告,商務部本(24)日公布本年5月耐久財訂單達2,533億美元,較上(4)月2,476億美元增長2.3%,主要係由運輸設備訂單增長7.6%帶動,其中汽車與零件訂單增加2.1%、商用飛機與零件成長27.4%,美國波音公司本年 5 月份接獲 73 架飛機新訂單,幾乎是上月三倍;惟民間商業投資相關的核心耐久財訂單(扣除國防及飛機)微幅下降0.1%達752億美元,主因係本年4月漲幅過大,預期未來幾個月民間投資仍將進一步增加。另本月核心耐久財訂單雖下滑,然過去一年企業加大投資,年度漲幅近23%,核心耐久財訂單出貨量亦增長0.9%,係連續3個月成長。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6-24/u-s-durable-goods-orders-jump-in-may-on-vehicle-plane-bookings?sref=1zdda0Kg

A:柬埔寨房地產發展概況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2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是東協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是本世紀最吸引和新興的投資目的地之一。這種快速的發展歸功於政治的穩定以及建築、紡織製衣、旅遊和農業的蓬勃發展。2020年以前,柬埔寨的經濟每年以7%的速度穩步地成長。   由於60%的人口年齡平均在30歲以下,柬埔寨擁有巨大的勞動力和消費市場,即使經濟成長強勁,柬埔寨的的投資選項卻非常有限。外匯交易、加密貨幣、股票、債卷和商品交易在柬埔寨仍處於起步階段。這些類型的投資被許多投資者視為高風險的投資選擇,本地投資者通常會選擇像房地產,對柬埔寨人來說,擁有高回報率的房地產投資是柬國最穩重和安全的投資。   由於經濟強勁的成長和巨大的投資,從2010年至2019年,金邊的土地價格上漲279%。暹粒和西哈努克的土地價格也飆升,身為首府的金邊當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吸引了最多國內外的投資。金邊擁有現代城市應有的一切,高樓大廈、公寓、娛樂場所、零售市場、當地市場和商業中心。與其他城市相比,金邊的房地產擁有最高的投資回報率。對於大多數投資房地產的柬埔寨人來說土地、住宅以及別墅(Borey)都深受當地人的青睞,而公寓普遍吸引大量外國投資客。   柬埔寨每年的住宅業務租金收益率為6%至8%,平均租期為12個月。對於那些想賺取額外收入的人來說,柬埔寨住宅高租金的收益率是非常有吸引力。金邊的住宅投資回報高達29%。然而,購買房地產並非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需要時間學習及探索,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找到一間適合你的產業,產業類型和地點也是考量的重點之一。目前,金邊投資當旺熱點包括森速區、水淨華區、鐵橋頭區、桑園區和堆谷區。   金邊政府正在積極升級城市的基礎建設,以容納更多的外國投資並支持城市化。金邊國際機場和西哈努克的高速公路是該城市基礎設施升級工作的一部分。在政府的鼓勵下,房地產市場更是百花齊放,多元化也也成為新趨勢。市場上的產品眾多,在尋找自己的投資時,無論本地人或外國投資者都應該做足功課,尋找最適合自身的投資類型。   住宅物業對許多人來說是最安全的投資類型,但隨著商業產業的大力發展,許多國際品牌的入駐,商業建案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以GC烏亞西市場為例– 原是本地傳統零售的市場,最近在金邊市掀起當地和其他地區商家熱烈討論,該案店鋪似乎成了投資者涉入商業建案的黃金機會。據悉該建案借鏡已故建築大師凡 ·莫力萬先生設計理念,以古高棉宮殿建築設計融入現代採光和通風技術,名副其實的一個古高棉建築和智慧的文化結晶。開發商GCC把它打造成一個融入高棉歷史、現在和未來的文化地點,希望文化遺產、商業智慧、傳統和習俗、技能和資產傳承萬代。GC 烏亞西市場將於2024年開幕營運,屆時肯定會成為當地人和遊客的打卡熱點。  

A:柬埔寨發展委員會批准一件投資案,涉資金額500萬美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2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於21日在其官方臉書上稱,該理事會已批准一家公司的投資項目,涉資總額達500萬美元。獲得批准的公司投資項目為SOKI BAG & ACCESSORIES (CAMBODIA) 公司將於實居省森隆東縣德邊貢鄉波雷坡道村興建工廠,生產各種皮包和手提袋生產廠,預計創造1,383個工作職位。   回顧2020全年,柬埔寨發展理事會(CDC)共批准238件投資案,投資金額為82億美元。

A:柬埔寨國會已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6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國會於2021年6月21日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該協議將於2022年初生效。柬國商務部長潘索拉率領該部高階官員以線上會議向國會報告,並取得柬國國會支持該協定。負責審核RCEP協定的國會委員會係由北美銀行和金融委員會主席 Cheam Yeap領導。   潘部長表示,RCEP的批准對於維持協定簽署國之間的市場是必要的,RCEP協定將建立一個全面的、現代的、高品質的伙伴框架關係,經濟互惠互利,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供應鏈的擴展,並支持多邊自由貿易體系。此外,特別有助於柬埔寨經濟和該地區從新冠疫情危機中快速復甦。RCEP協定遂獲得柬國國會一致通過。   RCEP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最初由 16 個成員國組成(含印度),超過 36 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48.1%。RCEP協定是東協領袖在第12屆金邊峰會上正式啟動的貿易倡議,RCEP部長們於2020年11月15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第四屆RCEP峰會上簽署該協定,僅印度考量自身經濟情況中途退出談判,未簽署協定。2019年 RCEP成員國(不含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合計為 28.5兆美元,占全球GDP的32.7%。簽署國的總貿易額超過11.2兆美元,占全球貿易額的29.5%。

A:柬埔寨首家黃金提煉廠正式投產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首家黃金提煉廠烏克沃金礦提煉廠於2021年6月21日正式開工營運,柬國礦產和能源部長瑞賽親自主持開工儀式。瑞賽部長表示,首家黃金提煉廠正式投產,標誌著柬埔寨金礦開採行業從傳統手工步入到工業化,將為柬埔寨帶來大量外國投資,創造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促進本地產業多元化,為柬埔寨帶來諸多社會經濟效益。柬埔寨開採礦產資源將為柬埔寨創造長期利益。烏克沃金礦提煉廠每年可煉化200萬公噸金礦石,提煉出純度高達90%的黃金。   據洪森總理於6月10日發布消息,成功在柬開採金礦的是來自澳大利亞的Renaissance Minerals(柬埔寨)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在柬埔寨展開14年的研究和勘探工作。該公司預測每年平均將可提供高達1.85億美元收入,其中特許權稅和其他稅務收入將高達4000萬美元,這筆收入將投入柬埔寨社會經濟發展。洪森總理強調,政府在開採金礦提取地下自然資源服務於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同時負責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利益。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6月18日報導,Google於紐約開設全球首家實體零售店,店內裝飾係採用葡萄牙軟木製成之沙發、長凳與繪畫等,使該門市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之LEED白金級認證。負責葡萄牙該門市開發軟木家具之設計師Daniel Michalik表示,軟木質地佳、舒適度高且具永續性,係未來設計與建築之高值化材料。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勞工部本(24)日公布,截至6月19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41.1萬,較前一週41.8萬減少7千,申請人數雖下降,惟連續2週高於40萬,亦較經濟學者預期38萬為高,然專家認為整體趨勢仍呈正面發展,企業員工需求高,勞工有更多職缺選擇,勞動力市場逐漸回復成長。   美媒指出,共和黨人士普遍認為聯邦額外新冠失業補助過於優渥,影響失業民眾返回職場意願,已有26個州宣布提前結束原訂9月到期的聯邦補助,專家認為或有助提高民眾尋找工作的意願。截至6月12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339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為2.4%,較前一週減少14.4萬,為去年3月21日疫情爆發以來最低水準;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總人數約1,484.5萬,較前一週增加約3千8百人。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別依序:美屬維京群島(19.5%)、羅德島州(4.8%)、內華達州(4.5%)、加州(3.9%)、康州(3.9%)、波多黎各(3.9%)、阿拉斯加州(3.7%)、伊利諾州(3.6%)、紐約州(3.6%)及哥倫比亞特區(3.2%)。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6月18日報導,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最新發布研究,2020年葡萄牙之外人直接投資項目計154件,較2019年(158件)減少3%,排名歐洲第10大最具吸引力投資國家,其中有70%資金來自歐洲,另30%為歐洲以外國家,且該等投資至少創造9,000個工作機會。 2020年葡萄牙製造業係為外人直接投資之主要項目,總計有37件,其次為研發項目(特別是數位與資訊技術領域)計33件。此外,里斯本仍為外人投資最熱門地區計68項,以數位及商業服務等產業為主,其次為北部地區計55項,以數位、製造及運輸設備等產業為主。 儘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使葡萄牙外人直接投資略減,惟該研究中有37%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年內將在葡萄牙設立或擴大投資業務。整體而言,2020年歐洲國家外人直接投資減少13%,最具吸引力之國家則分別為法國、英國及德國。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2021年6月23日報導,由於全球汽車晶片供應短缺,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省馬托雷爾市(Martorell)之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喜悅汽車(Seat)工廠採取激烈之因應措施,將於6月26、28及29日加泰隆尼亞地方假日期間暫時停產。另該集團董事會亦同意該工廠暫停奧迪汽車(Audi)A1車型之生產組裝作業。 目前喜悅汽車仍未考慮對其7,000名直接員工採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盼透過生產線暫停製造及優先生產使用晶片數量較少、市場接受度較高之小型車及低價汽車等靈活性措施,因應晶片供應不足之問題。 由於晶片供應不足,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Asociación Europea de Proveedores de Automóvil, Clepa )估計將影響本年50萬部汽車之生產。由於該項因素,福斯集團已有數間工廠暫停生產,該集團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及納瓦拉之工廠亦於本周起暫停生產。西班牙其他汽車廠,如於瓦倫西亞自治區(valencia)之福特汽車(Ford) 汽車工廠、位於巴斯克自治區(Pais Vasco)之賓士汽車 (Mercedez)工廠及位於加利西亞自治區(Galicia)之Stellantis汽車及卡斯提亞-里昂自治區(Castilla-Leon)之雷諾汽車(Renault) 工廠均因晶片不足問題,嚴重影響採購及物流問題。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2021年6月23日報導,西班牙國家鐵路(Renfe) 推出自2021年6月23日起,往返馬德里與巴塞隆納之低價高鐵Avlo,每日4班,票價7歐元起,首航當日車票25萬張之銷售率達99%。為因應市場強勁需求,Renfe決定在6月27日及30日、7月3日及4日推出8量雙頭Avlo列車。Renfe旨初,Avlo高鐵廣受年輕人喜愛反應在超過60%之Avlo旅客係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取得售票資訊,並以App購票。 隨著Avlo之推出,Renfe和法國SNCF公司之低成本高鐵Ouigo之服務開始競爭。Ouigo於5月10日起在西班牙營運,每日提供10班高鐵往返馬德里及巴塞隆納。Ouigo將推出單程票價最低價格為7歐元,較Renfe所提供之票價7歐元少2歐元,2家公司均提供14歲以下兒童票價5歐元。 Avlo首班高鐵原訂2020年4月6日首航,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被迫延持,於6月23日上午5時35分自赫羅納市(Girona)車站首發前往馬德里市Atocha車站,6時20分自馬德里市Atocha車站首發前往巴塞隆納Sants車站。Renfe每日將提供40班高鐵,1萬6,000個座位往返馬德里與巴塞隆納市,繼原有Ava高鐵後,增加Avlo高鐵之服務。在將Avlo高鐵納入服務後,Renfe高鐵每日往返馬德里市與巴塞隆納市之班次共40班,提供1萬6,000個座位。除馬德里市及巴塞隆納市之外,目前Avlo高鐵亦行經瓜達拉赫拉(Guadalajara)、卡拉塔由德(Calatayud)、薩拉戈薩(Zaragoza)、萊里達(Lleida)、塔拉戈納(Tarragona)、赫羅納市及菲格雷斯市(Figueres)等站。 為因應2020年12月14日生效之西班牙高鐵旅客運輸自由化之計畫,Renfe於3年前即開始進行相關準備。在高鐵自由化之後,Renfe已不再是西班牙惟一鐵路營運商,自6月23日起,將與法國低價高鐵Ouigo競爭,並自2022年起與加拿大ILSA高鐵、義大利Trenitalia高鐵及西班牙瓦倫西亞Air Nostrum高鐵在市場上一較長短。

A:德國汽車大廠BMW將加速發展電動交通事業,目標為2030年之前達到年產量300萬輛,並自2025年起以電動汽車為銷售主軸。BMW希望其工廠生產運作能相較於福斯汽車(Volkswagen;VW)、賓士汽車(Mercedes)和特斯拉(Tesla)更具競爭力,預計到2025年,每輛汽車的生產成本可較2019年減少25%;因應不斷上漲的原物料成本和轉變為電動汽車生產的鉅額投資,BMW生產部門主管Milan Nedeljkovic的做法包括計畫流程數位化、物流精簡化以及充分利用現有工廠,各地工廠的產能都將提高,以期達到2030年之前年產量300萬輛汽車的目標。   預計2021年在COVID-19疫情衰退後,銷售量可增加到25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擴展最為強勁,未來幾年該地年產能將成長到70萬輛汽車;歐洲仍將是最重要的生產據點,年產量約160萬輛汽車。與整體汽車產業一樣,BMW正處於十字路口,一方面儘管在疫情危機後,業務快速上揚,預計2021上半年將創下史上最佳業績,但另一方面,挑戰也不斷增加。 短期內半導體缺貨情況稍有緩解,BMW希望下半年能將先前因晶片缺貨而減少的3萬輛產量補足;近幾週包括鋼鐵和某些塑料也出現短缺及價格提升情況。   BMW只能將部分上升的成本轉嫁給客戶,因此須降低整體生產成本;BMW的中期投資報酬率目標為8%至10%,儘管2021年第一季高達9.8%,但電動汽車的高成本有可能降低利潤率。生產越來越複雜,必須降低成本,關鍵點在於須長期朝電動汽車和數位化發展;不同於奧迪汽車(Audi),BMW仍不願設定其燃油引擎汽車的終結日,不過電動汽車已確定是其未來發展主軸;其慕尼黑主要工廠已開始生產電動汽車i4,而電動休旅車iX於Dingolfing廠生產。   此外,不同於福斯汽車或特斯拉,BMW電動汽車i4為汽油和柴油車款3系列衍生而出,並在相同的生產線上生產,藉此靈活因應需求生產,並暫時採用現有生產架構,然而此一作法卻也使生產複雜化;為撙節成本,BMW重新分配其歐洲地區生產線,萊比錫(Leipzig)工廠將自2023年起生產與1系列及2系列在技術上日趨緊密合併的Mini車款,以節省成本並提高利用率,截至目前為止,Mini僅在英國由荷蘭業者Nedcar製造。   在供應鏈數位化方面,BMW與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SAP和Bosch共同發展名為Catena X的數位平台,藉此雲端技術平台預計將可降低來自供應商的物流成本達80%。此外工廠自動化將持續進行,如在塗漆線最終檢查部分,採用具人工智慧的攝影系統取代人工,此外載貨車司機也將被自動化系統取代;BMW所開發的自動駕駛運輸系統,透過其子公司ideal works以各大型航運公司為客戶進行銷售。 BMW希望自2025年起擴大進展。今年3月份提出的「新等級(New Class)」計畫將逐步取代現有技術平台,其車款將僅由電力驅動,但也可搭配燃料電池和燃油引擎形成混合動力車,產品複雜度與生產流程都將精簡而使製造更為容易;目前BMW正在匈牙利Debrece興建「新等級」生產工廠,未來其他現有工廠將以此為藍圖逐步改建。未來BMW所有生產數據和流程都將與美國Nvidia共同進行數位化和視覺化。研發人員、生產專家和物流人員可透過虛擬平台Omniverse進行生產規劃,藉此預計將可讓新的與既有的生產工廠之流程規劃效率提高約 30%。以上皆為BMW維持營利和競爭力的目標。BMW的電動汽車i3為自2013年以來第一家提供電動汽車的德國汽車業者,但由於該車續航里程太小,加上碳纖維車身價格昂貴,不適合大眾市場,也因此被董事會擱置其他車款的發展,使得競爭業者奧迪和賓士的電動汽車上市時程進度超前。   對BMW而言最大競爭對手是特斯拉,特斯拉正在柏林附近的Grünheide興建工廠,中期年產量可達50萬輛電動汽車,預計最早將在今年年底開始啟動生產;而BMW則將i4的生產從12月提前至8月,永續性為其特點,BMW希望到 2030 年將其生產鏈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80%。慕尼黑策略諮詢公司Berylls顧問Heiko Weber表示,正確的生產調整對未來具決定性意義,未來的汽車工廠須更加靈活,因市場需求變動性將更大,更難事先規劃,而汽車生產是非常複雜的業務,進入障礙又高,德國業者掌握並經營得很好,不過特斯拉則透過金錢和毅力克服各種障礙。   Weber表示,同時汽車市場也在發生變化,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可更換的汽車硬體,透過軟體於「空中」升級;另一方面,上流社會也需要豪華車款,汽車業者須在複雜度低的量產產品與高度個性化的單品間做抉擇。BMW將繼續平衡其產品組合,即使年產300萬輛汽車,仍不會退出全球小於5%的利基市場;BMW將會在歐洲、美國和中國的生產線,找到其奢侈品和量產間的正確組合。

A:柬埔寨金邊—西港高速公路有望提前竣工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公共工程暨運輸部部長孫占託在視察金邊—西港高速公路施工時表示,迄今整個工程案正按原定計劃有序進展,並有望提前竣工。金邊-西港高速公路原定於2023年3月竣工,但在建設公司加快速度的情形下,可望於2022年9月提前竣工。柬埔寨眼前的發展與和平息息相關,希望全國人民積極參與維護和平,保障國家長久繁榮。   據悉,斥資20億美元「金邊—西港高速公路」的興建工程由中國路橋以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投建。高速公路起點為金邊市第三條環城路,終點為西哈努克省斯登豪縣,全長190.63公里,限速每小時80至120公里,設有4條車道,每車道寬度3.75米,途經乾拉省、實居省和國公省。   「金邊-西港高速公路」有近6成的路線與柬埔寨4號國道並行,建成後將比現在長達240公里的4號國道縮短50公里,並且從金邊至西港的單程時間也將從現在的4-6小時縮短至2個多小時。該公路的啟用,不僅能夠填補柬埔寨基礎設施的需求,也為兩個經濟區間的貨物運輸提供便利,同時還創造近1萬個工作職位,有助於刺激省級和全國的經濟成長。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6月24日報導,依據臉書(Facebook)和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發表的報告,東南亞(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網路用戶中,86%在大型網購日(mega sale day)網購,其中43%為首購者。大型網購日是指電商在特定日期舉行的促銷活動,例如雙十一光棍節、黑色星期五、網購星期一、節禮日等,此類購物活動對消費者網購以及發掘新品牌和產品有巨大的影響。 新加坡網路用戶中,在大型網購日網購者有84%,低於東南亞平均的86%,藉由大型網購日首次網購者則有30%。泰國和越南則分別有64%和53%是透過大型網購日首度接觸網購。 不少購物者也趁大型網購日的促銷活動,首次購買某些類別的產品,比率最高者為智慧手機和配件(46%),其次依序為服飾(40%)、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39%)、電子設備和配件(38%)、化妝品(38%)、家用電器(36%)。 91%東南亞購物者表示,大型網購日鼓勵其嘗試新品牌,其中75%表示很可能會繼續使用新品牌的產品。願意嘗試新品牌的新加坡購物者占比為88%,略低於東南亞購物者平均的91%。願意嘗試新品牌的產品類別包括服飾(70%)、居家和百貨(69%)、玩具和嬰幼產品(69%)、食品與飲料(64%)、其他電子產品(64%)、智慧手機和配件(64%)等。 在大型網購日期間,社交媒體是品牌知名度的主要推手,63%的東南亞消費者藉由社交媒體發掘新產品,最高是菲律賓的76%,在新加坡則較低,僅52%。東南亞消費者發掘品牌的主要管道是廣告短片,62%消費者表示是受社交媒體上的此類短片吸引。 社交媒體也是消費者進行產品研究、比較和評估的主要管道,尤其是首購者。63%的購物者在大型網購日通過社交媒體研究比較產品,但在新加坡該比率僅42%。產品主要為玩具、嬰孩產品(73%)、保健和體育產品(72%)、化妝品(71%)和家用電器(70%)。

A: 新加坡貿工部和金管局本年6月23日發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顯示,由於油價上漲導致私人交通費增加以及住宿費上漲,使得本年5月整體通貨膨脹率創下自2013年11月以來的新高至+2.4%,高於4月的+2.1%,也超出彭博社調查的中位數預估+2.2%。 若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的核心通貨膨脹率(core inflation)則為+0.8%,略高於4月的+0.6%,也高於市場預估的+0.7%。服務價格上漲,以及零售與其他商品價格跌勢放緩,是核心通貨膨脹率上升原因。 新加坡去(2020)年5月實施防疫「阻斷措施」,當時的整體及核心通貨膨脹率分別為-0.8%和-0.2%。由於比較基礎低,預計本年通貨膨脹數據將走高。 報告指出,新加坡核心通貨膨脹率將持續逐步上漲,但目前實施的防疫「高警戒解封」措施,可能影響通貨膨脹率的升勢。另經濟前景的不確定因素會抑制消費情緒,進而影響近期的價格升幅。新加坡官方對本年通貨膨脹預估仍維持不變,核心通貨膨脹率為0%至1%,整體通貨膨脹則介於+0.5%至+1.5%。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認為,新加坡消費者物價指數在未來數月將往上攀升直到低基線效應消失,因去年4月至11月經濟疲弱和油價低迷,星國一直處於通貨緊縮(deflation)狀態。 另新加坡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除了衣飾鞋類及其他物品與服務價格年比分別下跌4.1%和0.3%外,其他消費指標皆上漲,其中以交通費增幅最大,達+11%;家庭耐用品與服務價格上升1.6%;食品、醫療、休閒與文化和教育費上漲1%;住房與水電費及通信費分別上升0.6%和0.4%。

A:馬來西亞東協商業諮詢委員會(ASEAN-BAC)主席莫哈末穆尼爾(Dr. Mohd Munir)頃向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 (MITI)提交一份虛擬備忘錄東,以敦促馬國政府於2021年底前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由於馬國尚未批准前述二項協定,因此將失去了先發優勢(first-mover advantage)地位。   莫哈末穆尼爾主席表示,貿易協會、商工會、專業團體以及商業委員會認識到批准程序的重要性,咸將馬國定位為通往 RCEP 和 CPTPP 市場的門戶。前述二項協定透過提供市場進入機會,將可為馬國企業創造占世界總人口三分之一的商機、擴大區域內原物料採購及提供具競爭力的價格之渠道、整合供應鏈,促進更大的共享貿易便利化以及經濟合作的透明度、提供電子商務的標準化規則並提供智慧財產權保護。   另一方面,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秘書處執行董事麗貝卡法蒂瑪博士(Dr.Rebecca Fatima Sta Maria)表示,根據外人直接投資統計數據顯示,越南因最早批准CPTPP協定,而成為受益國家。「經濟學人」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對越南比任何其他東協成員國更樂觀。   同時,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主席蘇添來指出,前述二項協定的批准對馬國於後新冠疫情的經濟復甦,將起著重要推動力與作用。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