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環境部秘書長Mohammad Khashashneh於本(110)年6月2日指出,環境部擬於新冠疫情結束後,依據2017年頒布之「可分解塑膠袋管制規範」,啟動塑膠袋銷售管制措施,俾達成減少、控制及廢棄物回收循環使用之目標。。 K秘書長表示,一般西點麵包店使用之塑膠袋並未列入此一制度實施之範圍,而係受約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JFDA)頒布之特別規範所管制。此些袋子必須由原始材料、非回收材料製成,不得與食品材料起相互作用,因此係由食品包裝材料所規範。在包裝領域使用紙袋,係該部依據「塑膠購物袋系統」及2020年新頒布之「廢物管理法」去推動。 K秘書長續指出,塑膠袋正在成為環境之負擔,數量也逐漸增加,每年約有數百億公噸之塑膠袋被注入世界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正在進入環境中。太平洋上每分鐘增加大約20公噸塑膠製品,有越來越多的島嶼被塑膠佔領,如此情況持續至2050年,海洋中之塑膠數量將超過魚類。約旦亦於本年6月3日參與20國集團(G20)峰會全球解決方案會議,與各國共同尋求環境解決方案。
A: 據約旦時報報導,世界銀行(World Bank)於本(110)年6月1日發佈之報告中表示,黎巴嫩之經濟崩潰戲19世紀中葉以來最嚴重金融危機之一。報告預測,2021年黎巴嫩經濟將萎縮近10%,並強調沒有明顯的轉捩點。黎巴嫩去(109)年積欠大筆債務,使貨幣貶值約85%,貧困正在毀滅一個曾經被視為該地區繁榮燈塔的國家。經濟與金融危機將為全球自19世紀中葉以來最嚴重危機前3名。 世界銀行黎巴嫩經濟監測最新報告以「沉沒中之黎巴嫩:進入前三名」(Lebanon Sinking: To the Top 3)為題指出,此種嚴重之經濟崩潰通常係戰爭的結果。過去18個月,黎巴嫩經濟徹底崩潰,被廣泛指責為該國世襲政治精英之腐敗與管理不善所致。黎巴嫩領導階層對此些挑戰政策反應非常不充分,黎巴嫩統治階級未能對該國最嚴重之緊急情況採取行動,新冠疫情及去年8月貝魯特港發生毀滅性爆炸,更如雪上加霜。日益嚴峻之社會經濟狀況有可能帶來系統性之國家崩潰,並帶來區域及全球政治與經濟潛在之影響。 報告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雖已提供相關援助,但該國政治領袖未能建立一個能夠運用及執行以外國援助之政府,由於不確定性極高,導致社會動蕩,預計2021年實際GDP將進一步萎縮9.5%。根據IMF數據顯示,2019年與2020年黎巴嫩經濟分別委縮6.7%與20.3%。 報告警告說,在一個有衝突與不穩定歷史的國家,係社會動蕩潛在之導火線。日益嚴峻之社會經濟狀況有可能帶來系統性國家崩潰,並帶來區域與全球潛在的影響。黎巴嫩能源部長Raymond Ghajar指出,黎巴嫩目前電力供應相當嚴峻,預估到6月底,該國可能陷入完全無電可用之情境。基本民生需求服務急遽惡化,將產生長期影響,包括大規模移徙、學習損失、健康不佳、缺乏足夠安全網等。世界銀行黎巴嫩經濟監測機構則表示,對人力資本之永久損害將很難恢復。例如黎巴嫩一些教師現在每月收入不到200美元,醫生越來越多地在國外找工作,許多學生再也負擔不起大學學費。
A:據沙烏地政府引用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貨港服務表現指數(Container Port Performance Index 2020)及市場調查公司IHS Markit研究指出,位於沙國西部臨紅海之阿布都拉國王港(King Abdullah Port)貨櫃服務排名世界第2。 上述指數係首個以港口基礎建設做為各項評比基礎之報告,沙烏地政府對此表示,阿布都拉國王港服務效率顯著,且對沙烏地經濟成長據戰略性地位,將有助推動沙國成為國際商貿中心。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6月6日公告,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將於海外設立辦事處,且該部部長將有權依法決定於沙國內外成立該等辦事處,以加速吸引投資等相關業務推動。 上述新制度將使沙烏地投資部有權安排國內外投資專題會議、展覽等活動並宣布投資獎勵計畫。該部將加強協助政府制訂國家投資策略、投資促進政策、提升國內投資環境及競爭力、研擬或修正投資法規。
A:據媒體引用商業顧問公司Network International最新調查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本(2021)年第1季外出用餐消費支出回升至COVID-19疫情前水準,僅較去(2020)年同期略減1%,顯示餐飲業復甦情況良好,其中成長最速者為速食與即食類,另在簡餐飲品店消費支出亦有明顯成長,簡餐、歐式及中東料理為此間熱銷餐點品項。 上述調查亦顯示,疫情改變消費者行為,餐飲業被迫投資採用數位及無接觸式科技以掌握新消費模式,反而因此帶來轉機,預估UAE餐飲業可維持穩健復甦。
A:柬埔寨政府因疫情之故已執行救濟援助超過 3.35 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自2020年 6 月柬埔寨政府對財務弱勢族群體提供援助以來,柬國政府在疫情相關的援助支出已超過 3.35 億美元。國家社會保護委員會(NSPC)表示,Covid-19 現金轉移計畫 (CCTP) 不僅有助於為經濟上的弱勢群體提供急需的救濟,還確保柬國的經濟活動在復甦前至少維持基本的運行。 CCTP計畫將於 6 月 25 日更新,每三個月對實施對象范圍和期間進行審查。自推出以來,由最初的救助對象56萬2,000 戶,現已擴大到超過 70萬戶,涵蓋超過 270 萬人,約占總人口的 14%。在規劃此計畫時,柬國政府曾考慮兩種模式,讓人民只收現金的計畫或受現金及物資的混合系統,物資包括稻米等其他商品,但評估後柬政府選擇只收現金的系統,因為物資涉及商品的物流會複雜化,而且發放現金計畫也可達到刺激效應,最終可以幫助社區層面的經濟活動。該系統被認為是一項救濟政策措施,旨在減少大流行期間的困難,而不是完全取代收入。 在 Covid-19 期間,依賴農業的人表現要好一些,因為該行業受到的影響比其他行業小。然而城市的人們更多地依賴微型企業,這些企業受到社會疏遠和其他 Covid 預防措施的嚴重影響。弱勢家庭每月至少可以根據該計畫獲得 30 至 40 美元的收入。 由於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居住在城市地區的個人比農村地區的個人獲得的收入更多。人口較多的家庭獲得了額外的救濟。脆弱性標准考慮了 5 歲以下兒童、60 歲以上老人、殘障人士和患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家庭成員的數量。 根據經濟財政部通過德國國際合作組織獲得的數據,共有 69% 的家庭報告稱在大流行期間收入減少。結果,每月平均開支下降了 31%,降至 166 美元。該計劃幫助將收入提高了 20% 至 207 美元,但仍僅佔大流行前總收入的 87%。領取福利的家庭將大部分資金用於食品,約佔家庭開支的一半。但是,在大流行期間,平均家庭食品支出下降了 22%,降至 89 美元。數據顯示,在大流行之前和大流行期間,共有 51% 的家庭經歷了糧食短缺。 2021年6月初由副總理兼經濟和財政部長Aun Pornmoniroth建議NSPC延長該倡議,NSPC卻表示,到目前為止,柬政府已經花費 3.35 億美元,財政負擔很重,因此柬政府將在6月晚些時候決定是否將資源分配到其他領域,以便經濟支持多樣化。CCPT計畫將以四個加權因素來判斷受惠資格和支出,就是貧困程度、地點、家庭規模和脆弱性等標準。
A:柬埔寨5G 部署保持中立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在柬埔寨5G 尚未起飛,因為移動運營商正在等待監管許可並獲得部署網絡所需的無線電波頻譜。Smart Axiata 首席執行官Thomas Hundt表示,政府迫切需要加快制定整體5G框架,以提供運營商友善的營運環境,因為授予 5G 許可證和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必要的無線電波是推動這一進程的兩個主要優先事項。 柬國郵電部表示,柬政府仍在努力製定 5G 路線圖並研究要使用的不同頻率,正在密切關注該地區的5G部署。柬埔寨和其他國家一樣,正在研究和調查5G 技術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實施情況,以預測未來推出 5G 技術時,它的有效性和成功程度。 泰國於2020年成為東協國家第一個5G 服務供應商,領先的電信運營高階資訊服務(AIS)自2020年10月起向消費者提供5G計畫。據泰國的數據技術諮詢公司Thinking Machines的統計,截至2月份泰國在77個省的300多個地點提供5G商用服務。新加坡和菲律賓都已在特定地區提供5G服務,越南有望在2021年推出5G。泰國和越南已將 5G 視為各自經濟的競爭優勢,並已開始向其被許可方發布主要頻段,包括 700MHz、3.5GHz 和 mmWave [毫米波],並製定了相關法規以激勵對這些領域的大量快速投資。 Smart 2020年完成5G試驗,預計該公司將能夠在獲得批准和頻譜接入後的六個月內在柬埔寨推出 5G 商業服務。Smart認為管理5G技術的法規應在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協商的情況下制定,才能激勵營運商加碼投資。對於電信行業而言,法規應通過平衡的稅收方式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的永續性,並通過合理的市場結構和公平競爭來激勵和刺激長期的市場競爭,Smart電信公司建議將電信基礎設施和服務歸類為基本公共服務,以便將來不間斷地鋪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如制定法規,允許企業公司在工業區、北區和高層建築中安裝基地站。 最初 5G 將能夠利用與 4G 網絡相同的大部分基礎設施,但需要在舊塔上安裝 5G 無線電單元,這是一筆可觀的投資,預計每個移動運營商需要在 5 年內向 5G 技術投資 3 億美元。 關於電價,他主張將電信運營商歸類為工業用電消費者——與工廠一樣——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負擔得起的價格。雖然柬國郵電部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表示,5G 路線圖和向電信運營商發布頻率有望在今年年底或 2022 年初發生。
A:柬埔寨電子商務市場成長會是世界最快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雖然柬埔寨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東協國家排名第四,但其成長速度卻是世界上最快的。根據歐若信息諮詢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柬埔寨約有 0.2% 購物總額是在線上完成的。相比之下,鄰國寮國(0.5%)、越南(3.1%)和泰國(8%)已經成熟到包括高盛和中國大陸阿里巴巴在內的國際公司已經考慮進入這些市場。 由新冠疫情引發線上購物浪潮正出現公司垂直整合及爭奪整個東南亞的數位市場。Nham24電商業者表示,柬埔寨市場還不夠大,柬埔寨的人口比越南少六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越南少三倍,市場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引起大型公司考慮進入。 Nham24已經在作垂直整合服務,以防萬一國際大企業進入,仍保有在地競爭力。該公司已經提供即時交貨,正在努力促進整個購買過程電子化,包括支付。Nham24表示,他們的使命是為商家提供履行和營銷解決方案,成為柬埔寨第一大線上市場,與其他專注於從中國或泰國直接運送廉價商品的競爭公司不同,Nham24 繼續專注於提供柬埔寨人熟悉的現有商品。 據彭博社報導,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越南電子商務領域共投資 19 億美元,包括亞馬遜、京東和阿里巴巴等。越南政府制定到 2025 年線上購物占全國零售額 10% 的目標。河內和胡志明市等城市中心應該達到 50%。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是世界成長最快的地區。柬埔寨用戶的電子商務支出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5%,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柬埔寨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增加。 越南和柬埔寨在人口統計上有很強的相似性,包括銀行賬戶嚴重不足、以夫妻店為主的購物習慣和偏年輕的社區。然而,雖然亞馬遜和高盛等公司尚未意識到這一點而支持任何柬埔寨公司,但外國風險投資 (VC) 公司仍然有興趣進入柬國市場,他們認識到這些趨勢。最近,總部位於加拿大的風險投資公司 Haystack 收購了 Hanuman Capital,並立即宣布已撥款 200 萬美元用於「柬埔寨的創新企業或數位計畫」。 此外,柬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Obor Capital在柬國持有兩家電子商務公司的股份,包括 ShopRunBack 和 DeliShop。大約 30% 的電子商務貨品購買後被退回,ShopRunBack採用其逆向物流服務解決這個問題,使該店家網站服務允許輕鬆退貨。Obor Capital認為雖然目前看來柬埔寨電商市場還不夠大,但大型企業集團或風險投資公司很快就會出現,因為一些大型區域性科技初創企業已經來到這裡,他們已經設法在短時間內建立市場領先地位。
A: 據日本產經新聞本(6)月7日報導稱,日商Nikon公司預定本(2021)年內結束在日本國內生產數位單眼相機機身,將全部移轉至泰國的主力工廠生產,而國內廠房將轉型專門生產零件。 由於全球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及技術不斷提升,傳統數位相機市場大幅萎縮,當前Nikon公司僅有一處位於日本宮城縣仙台工廠生產最高等級的數位單眼機身,為因應調整生產結構,上述仙台工廠將轉型生產相機零組件產品。
A:Forte保險公司擬將保險服務擴展到水產養殖業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知名領先的保險公司 Forte、柬埔寨永續貿易水產養殖商業夥伴(CAST)及永續農業基金會合作,研究為柬埔寨水產養殖業提供保險服務。該研究協議已於2021年6月3日簽署。Forte保險公司表示,該研究將探索如何將保險服務擴展到被認為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產養殖部門。 由於柬國政府採取政策促進國內水產養殖以滿足國內需求、增加出口和減少對進口的依賴,柬埔寨的水產養殖者人數顯著增加。據柬國農林漁業部統計,2020年柬國水產養殖產量為40萬公噸,比2019年成長30%。
A:2020年柬埔寨保險業保費收入較上年成長7.31%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保險協會 5 月 12 日報導,柬埔寨保險業2020年的保費收入為 2億7,150萬美元,比 2019 年的2億5,300萬美元成長7.31%。保費收入來自一般保險、人壽保險及小額保險,分述如下: 2020年一般保險保費總額為1億1,380萬美元,比2019年成長10.5%,占總保費收入的41.9%。 同年人壽保險保費達到1億5,230萬美元,成長6.6%,占總保費的56.1%。 同年小額保險保費為540萬美元,較上年下降24.6%,約占總保費收入2%。
A:柬埔寨出現第一家獲得環保認證的綠建築(LEED)工廠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 年 6 月 4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第一家獲得環保認證的綠建築(LEED)工廠出現了,它位於金邊XO TEX Industrial Co Ltd製衣廠將在25,000平方公尺的新廠僱用10,000名員工,為國際運動品牌生產服裝。該工廠在能源與環境設計獲LEED獎章,表示柬國的製造業已準備好利用日後推出的氣候影響交換 (Climat Impact Exchange, CIX) 銷售碳信用額。 該企業總部位於香港的聯泰控股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製造商之一,為愛迪達、Gap 和 Polo Ralph Lauren 等公司生產商品。 由於柬埔寨致力於實現 2016 年巴黎協定設定的 2030 年和 2050 年減碳目標。主要政府部門現在正在合作,並準備實現這些目標的詳細路徑圖,因此已有諮詢和工程公司從一開始就密切合作以求能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獲LEED金級和白金級認證的建築也可以發行綠色債券來融資。綠色建築和零排碳建築將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新CIX的交易上線,這些碳節省可以轉換成碳信用並在交易所交易。 CIX是一家由渣打銀行、星展銀行、新加坡交易所和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支持的合資企業。該交易所旨在成為一個單一的全球市場,公司可以在這裡交易碳信用,從而抵消碳排放。據估計,到 2030 年該行業的價值將達到 1000 億美元左右。 柬埔寨政府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僅從三個地點出售不到 1000 萬公噸的碳信用額,價值 1160 萬美元——Keo Seima野生動物保護區、南荳蔻國家公園和 Tatai 野生動物保護區。本月早些時候,拜登政府將碳的社會成本定為每公噸51美元,比奧巴馬政府多1美元。 根據美國基準,新XO Tex Industrial工廠每年減少的 1,15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價值5萬8,701 美元,但一旦CIX開始交易,價值可能更高。2016 年華特迪士尼公司透過投資260萬美元保護Keo Seima野生動物保護區的165公頃土地,是柬埔寨歷史上最大的碳信用額交易。
A:2021年1至5月柬埔寨出口超過20萬公噸香蕉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6月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2021年1 至5月柬埔寨出口約20萬5,024公噸香蕉。中國大陸是柬埔寨鮮香蕉的最大市場,進口近 18萬公噸,其次是越南(25,113 噸)、新加坡(480 噸)和日本(333 噸)。2020年柬國出口超過 30 萬公噸鮮香蕉,創收約4.5億美元。 香蕉是柬埔寨的主要農產品,與大米、橡膠、木薯、腰果、玉米、胡椒、豆類、芒果和蔬菜一起出口到國際市場。自從中國大陸承認柬國香蕉符合其檢疫標準以來,柬國香蕉的出貨量大幅增加。隨著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越來越多,也有越多的公司擴大香蕉的種植面積。截至2020年 9 月底,香蕉投資公司已種植3萬公頃,比上年同期的1萬公頃有所增加。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網站,2017年6月2日 越南工商部貿易防衛局於2021年5月31日接獲美國商務部(DOC)之公告,有關美國對來自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聚酯結構性的紗線(PTY)反傾銷案作出初步判決,其中,越南涉案貨品課徵2.67%至22.82%反傾銷稅;印尼涉案貨品課徵7.45%至26.07%反傾銷稅;泰國為14.8%至56.08%;而馬來西亞則一率為17.35%。 越南防衛局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方將不就地審查而要求企業提供相關文件,重新審核相關數據,以作為最終判決之依據。因此,該局將繼續關注相關案情之進展,並呼籲越南涉案廠商持續配合調查,以確保其權益。 本案由DOC於2020年11月20日啟動調查,預計於2021年10月9日前會有最終判決。 越南自2017至2019年輸往美國聚酯結構性的紗線(PTY)總金額分別為49萬美元、77.8萬美元,以及450萬美元。自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美國進口越南PTY量約占自全球進口總量之8.7%。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6月2日 越南目前與眾多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包括越歐自由貿易協定(EVFTA)、RCEP等協定,為提高越南紡織品出口價格及滿足FTA所要求之品質,因此加強投資紡織原材料生產。越南紡織業之出口量為全世界排第3位,但該產業帶來之利潤偏低,每產品僅占5至10%。由於越南紡織原材料生產僅占少數,並未生產布料及紗線等主要原材料,因此該產業之利潤仍低。 近期越南部分紡織公司逐漸進行投資設立原材料生產工廠,其中有Century Synthetic Fiber Corporation (STK – 總辦公室位於胡志明市) 預計在越南西寧省建設Unitex綜合紗線生產工廠,預估生產效能達每年6萬公噸,分成2次建設階段,投資總額達1.2億美元,2020年開始動工,預估第1階段完成並正式運作時間為2023年,第2階段將動工於2023年,預估完成時間為2025年,主要生產品項包括再生紗線、高品質紗線及特別用途紗線。預估2021至2025年該工廠將促進該公司平均成長率20%。 此外,Song Hong Garment Joint Stock Company及Thanh Cong Textile Garment – Investing – Trading Joint Stock Company預計增加廠房效能20%,預計多建設永隆省第2廠房,生產效能達每年900萬產品,投資總額達1,100萬美元,2021年12月將完成。 據越南紡織協會Vu Duc Giang會長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紡織原材料短缺難題將影響越南紡織業發展,上述兩大投資案將帶動越南紡織業在未來強勁成長。目前越南紡織原材料供應可滿足越南紡織業50%,倘上述兩大投資案完成並運作,加上疫情逐漸受控制,越南紡織原材料短缺問題將早日解決。 除了越南兩大紡織投資案,外人直接投資(FDI)逐漸在越南設廠,2020年中國大陸(香港)Texhong責任有限公司開始在廣寧省Hai Ha Texhong工業區進行建設針織布料工廠,預計投資總額達2.14億美元,主要生產品項為針織布料及不織布料。預估第1階段完成時間為2021年11月21日,生產效能達每年1.5億平方米,預估第1階段完成時間為2022至2023年,生產效能達每年2.25億平方米。
A:柬埔寨與泰國的邊境貿易在四個月內下降4.5%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6月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1至4月泰國的邊境貿易成長26.7%,這增強泰國政府對此類貿易繼去年下降 1.7% 後,2021 年將增長 3-6% 的信心。然而,同期與柬埔寨的邊境貿易卻下降4.5%,主要是由於邊境關閉。 泰國商務部長Jurin Laksanawisit於6月1日透露,該國1-4月間包括邊境貿易在內的整體貿易總額為5,260億泰銖(約168.6億美元),其中2,950億泰銖屬於邊境貿易,較上年同期增長17%;非邊境貿易2,310億泰銖,增長41.9%。 在邊境貿易方面,按價值計算,馬來西亞仍然是泰國最大的合作夥伴。在此期間,泰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雙向貿易達到 1,070 億泰銖(成長 52.9%),其次是寮國為712億泰銖(成長13.5%)和緬甸為602億泰銖(下降0.002%)。 與此同時,東南亞國家對所有市場的境貿易在此期間都有所增長,對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的貿易成長54.3%至1,020億泰銖,新加坡成長34.6%至362億泰銖,越南成長22.5%至224億泰銖。 泰國商務部表示,邊境貿易的強勁成長歸功於該部、相關國家機構和私營部門透過公共和私營部門商業聯合協商委員會之間的密切合作,以消除出口障礙並加快邊境檢查站的重新開放。
A:2020年海外柬埔寨勞工創匯12億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商業經濟 據柬埔寨國家銀行發布的報告得知,2020年柬埔寨海外勞工匯回柬埔寨境內的款項約12億美元,相較2019年的15億美元減少了20%。 報告顯示,來自泰國的匯款佔總額的23%,同比下降11%;來自日本的佔6%,同比下降4%;來自馬來西亞的佔1.4%,同比下降51%。 報告指出,柬勞工從海外匯款額減少,主要是柬埔寨外輸勞工人數受到限制,同時也是新冠疫情重創各國經濟。在疫情期間,眾多在海外務工的柬勞工被迫回國。 據了解,2020年在海外的柬籍勞工共計120萬,與2019年的130萬相比大有下降。目前,柬籍勞工大部分在泰國務工,其次是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日本等。
A:2020年柬埔寨外國直接投資(FDI)略微下滑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商業經濟 據柬埔寨國家銀行(NBC)《2020年金融穩定評估》報告顯示,2020年柬埔寨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稍有下滑,但金融、建築、房地產和製造業等仍保持強勁勢頭。據悉,2019年柬埔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為35億美元,但基於疫情不確定因素,2020年萎縮了1%。 報告指出,占FDI總額約三分之一的金融領域,2020年維持成長12.8%,因其投資回報率有所增加,還有銀行補充資本投資、新銀行開業和一些小額貸款機構晉升為商業銀行,這也是推動金融領域成長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非銀行FDI下降9.4%,其中建築和房地產(占FDI總額17%)下降10.6%,以及製造業FDI(占16.2%)下降7.4%。 報告顯示,中國大陸仍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占總額的51%,其次是新加坡(8.2%)、韓國(7.9%)、日本(5.8%)、英國(4.4%)、馬來西亞(4.2% )和泰國(3.3%)。而中企投資領域主要包括製衣和製鞋業、發電、房地產、金融和公寓。
A:2021年1至5月柬埔寨出口逾7千公噸胡椒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的報告顯示,2021年1至5月柬埔寨向越南出口超過7,000公噸胡椒,比2020年同期增加4,000公噸。 據農林漁業部表示,柬埔寨許多省份都在種植胡椒,貢不省胡椒更是家喻戶曉。如今柬埔寨胡椒幾乎完全依賴越南市場,其餘胡椒產品則出口至比利時、法國、德國、印度、韓國、日本等國家。 報告還顯示,今年前5個月柬埔寨向國外市場出口的胡椒總量共計7,461公噸,較上年同期成長195.20%,其中向比利時出口7公噸、捷克6公噸、法國13公噸、德國70公噸、印度25公噸、日本2公噸等。 柬埔寨胡椒以貢布胡椒最著名,價格高,並於 2016 年獲得歐盟和 2010 年獲得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地理標誌 (GI),柬埔寨的貢布胡椒也已在 32 個國家註冊為國際保護GI。
A:2021年1至5月柬埔寨芒果出口量超過15萬公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MAFF)報告指出,2021年前五個月柬埔寨出口15萬6,724公噸鮮芒果,與上年同期相比,成長255%。 柬埔寨芒果的主要市場包括越南、泰國、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科威特。上個月,柬埔寨正式開始向中國大陸直運新鮮芒果。芒果是繼香蕉之後,柬埔寨直接向中國大陸出口的第二個新鮮水果。 2021年4月下旬,在中國大陸海關對37個芒果種植園和5個包裝廠進行植物檢疫和包裝標準認證後,中國大陸允許來自柬埔寨的新鮮芒果。隨著全國芒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目前約有10萬公頃,柬國預計每年將向中國大陸運送約 50 萬公噸新鮮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