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日本最大保險公司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MSI)將向以色列汽車資安新創公司Upstream Security投資3,600萬美元,此筆投資開始Upstream Security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將在MSI的領投下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以色列保險公司Direct Insurance去(2020)年與日本MSI一起在以色列建立了技術中心(technological hub),MSI為此投資250萬美元。 Upstream Security成立於2017年,提供汽車網路的雲端數據服務,包括網路安全及數據貨幣化(data monetization)的機會,目前有70名員工並擴大招募中。
A:美國灌溉和基礎設施設備製造商Valmont宣布以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農業科技新創公司Prospera Technologies,位於台拉維夫的Prospera將感測器及攝影機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來監測農作物,提高農作物的生長效率。本次併購案將讓Valmont成為全球最大的垂直整合農業人工智慧公司。 Prospera先前的投資者包括Bessemer、Qualcomm、Cisco、More VC和Tekfen等,迄今已募集2200萬美元,Prospera被列為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的百大科技先驅公司(World Economic Forum’s 2020 Technology Pioneers)。
A:日本最大通訊公司NTT於5月中旬宣布將在以色列成立NTT Innovation Laboratory,該實驗室將有5名員工,專注在資安、數位醫療及機器人技術,尋求與以色列產業界及學術界的潛在研發合作,期將以色列的尖端技術整合到NTT的服務及產品,以支持NTT及其客戶轉型應對當前挑戰,帶領全球電信業的創新。 在此之前NTT已與以色列科技市場鏈結緊密,包括對以下當地新創公司的投資,例如Riskified、SundaySky、Otonomo、Vdoo Connected Trust、WSC Sports、Wiliot等。去年2月NTT 總裁兼執行長Jun Sawada訪問以色列後更加強在的活動,今年3月NTT宣布與以色列最大眾籌平台OurCrowd成立1,500萬美元的基金NTT Finance Israel L.P.。
A:有鑑於以國疫情已獲得良好控制,以色列在5月23日至6月15日試辦第一階段的觀光團客入境計畫(pilot),第一階段批准20組旅遊團(每團5至30名旅客)進入以色列,另外20組團客將視情況在第二階段開放入境。 旅客皆須施打獲美國FDA或歐盟批准的疫苗,上機前須出示72小時內的陰性PCR測試證明,抵達後必須再次接受PCR測試及在飯店進行血清測試,已證明有足夠的抗體,通過後則可不受限制地的進行觀光行程。導遊跟司機同樣需已完成疫苗施打。倘試點計畫順利執行的話,7月有望進一步放寬團體人數,甚至允許自由行遊客入境。
A:本年5月底以色列財政部長 Israel Katz 宣布將採納該部內部團隊於2020年提出的建議,未來由Anat Guetta女士領導之以色列證券局(Israel Securities Authority)負責監管金融科技領域的支付機構(公司)。 按照慣例,監督非銀行金融機構係屬以色列資本市場保險和儲蓄局(Capital Market, Insurance and Saving Authority)的職責。鑒於目前許多新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提出營業許可,及尋求應用程式介面(API)及支付服務指令(PSD)等支付技術的創新,Katz部長表示,證券管理局係一適合監管支付服務行業的監管機構,該局有能力推動立法鼓勵競爭,讓市場快速發展,減少非銀行機構進入的障礙。 以色列證券局目前實際上仍無法開始監督金融公司,因營業許可及監督程序必須先獲政府立法通過才能執行,因目前的政治僵局相關作業擱置中。以國財政部認為金融科技許可改革(fintech licensing reform)是改善金融體系競爭的重要一步。 儘管如此,倘有金融科技公司要在以色列開展大規模商業運營活動(門檻尚未決定),則監管責任將移轉至以色列央行(Bank of Israel),因是類公司的穩定性對市場顯得重要。Google、蘋果等公司的數位支付業務的監管責任仍屬於以色列央行,因其運營方式與信用卡公司類似。
A:依據瑞士觀點報(Blick)6月4日新聞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景氣研究中心(KOF)主任Jan-Egbert Sturm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於2020/21冬季之衰退程度遠低於2020年春季,另瑞士疫苗接種比例明顯上升,管制措施處於逐步開放階段。且瑞士主要經濟支柱為製藥業及金融業,該兩產業於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所受衝擊較小,因此瑞士經濟衰退幅度較許多歐洲國家小。因此預測瑞士景氣應於2021年夏季成長至疫情前之水準。 Sturm主任另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之衝擊明顯與2008-2009年金融危機不同。金融危機當時繼金融業後,工業生產及出口急劇萎縮,並逐步帶動其他產業衰退,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新冠病毒疫情則由於疫情管制措施導致消費行為受限,因此短時間所有產業皆受打擊,疫情減緩後商店再度開放經濟將快速回溫。 短期工作制結束後裁員數量將增加,因此勞動市場復甦將發生在經濟復甦之後。儘管如此,KOF預測2022年底以前瑞士經濟將繼續成長。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1年6月4日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6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35/P200號(商情文號:第435號) 商情本文: 英國電信公司正加碼推動寬頻革命。本周,俄羅斯億萬富豪Mikhail Fridman的LetterOne投資集團加碼承諾 10 億英鎊投資於國內光纖網路,此支持新興Upp網路公司欲升級英國Norfolk及Lincolnshire地區周圍城鎮的野心。另外本月正式合併的 Virgin Media O2電信公司本周也表示,將使該公司光纖網路再擴展至800 萬戶家庭,約占市場的四分之一,該公司執行長Lutz Schüler決心對抗國內電信龍頭BT電信公司,該公司5月已將其2026 年前的光纖用戶目標提高至 2500 萬戶。BT電信公司執行長Philip Jansen表示,BT電信公司的150 億英鎊投資項目使處於領先地位,快速採取行動為對抗國內光纖安裝熱潮的唯一對策。 根據Inca數位公司估計,到 2025 年,英國電信產業預期資本支出總額為 108 億英鎊。另ISPreview.co.uk網站追蹤近90家關注光纖的替代業者,包括對本身資金或計劃所知甚少的營運者,尚有獲Goldman Sachs投資公司支持的CityFibre公司,其計畫花費40億英鎊,使該公司網絡服務可擴展至 800 萬戶家庭。 BT電信公司的新目標為占據約80%的市場,而至2021年底,Virgin Media O2 電信公司應可通過千兆電纜及光纖網路的組合,以覆蓋約一半的市場。對於欲開拓利潤微薄的利基市場業者似乎越來越不利,除非政府欲補貼國內具商業挑戰性之20%的地區。無論如何,面對市場上可能具有充足資金的新競爭同行,BT電信公司的最佳策略是加快興建;據其稱,BT子公司Openreach 每季擴大約56萬個場所,而 CityFibre公司則約為20萬個,Virgin公司約為12萬5000個。 通訊監管辦公室(Ofcom)在3 月的審查,使BT電信公司在 2031 年前皆不受電價格的控制,即公平競爭原則。此亦鼓勵競爭對手,提高對管線和電線桿既有使用要求,Virgin電信公司便表示,此已將安裝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並限制BT電信公司使用批量折扣或地域價格以領先業者優勢資本化。自2020年12月監管機構的和解立場變得清晰,BT電信公司股價上漲約 50%;儘管投資支出不斷增加,且缺乏現金流何時回報的資訊。 目前Virgin Media O2 電信公司正在考慮將其寬帶網絡批發給其他供應商, 此係其往昔迴避的領域。政府 GigaTAG機構亦正推動刺激承諾建造光纖的需求。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6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36/P200號(商情文號:第436號) 商情本文: 英國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簡稱ICRS)將在愛爾蘭建立新點,第一個針對愛爾蘭商業和金融永續發展的專業認證機構已成立。ICRS 目前在英國有9個中心,成員有來自50家公司的2000名人員,其在愛爾蘭的中心將由Davy Stockbrokers投資公司的Davy Horizon環境諮詢團隊主持,以為愛爾蘭地區的高級管理階層者提供永續專業發展的支持,包括教育及認證計畫。 在關於永續發展官的角色之論文中,Davy Horizon團隊指出,企業董事會越來越關注永續發展經驗及專業知識,組織中的首席永續發展官需要成為董事會、高級主管和組織其他成員之間的橋樑,以推動綠色議程。越來越多的股東也要求這些角色具有真正的影響力,並在組織中落實改革。永續投資已成為主要趨勢,推動上市公司以比過往更加一致的態度面對問題;投資者隨時準備出售在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上未有進展的公司之股票。 根據Edelman市場諮詢公司的2021 年企業信託報告,其針對來自28個國家/地區的 3萬4000名受訪者進行調查,發現普遍越來越關注企業追求社會和環境責任的行為。
A:根據丹麥媒體報導,自年初以來,丹麥央行為了阻止丹麥克朗兌歐元匯價過於強勁,已投入 420 億丹麥克朗購買外幣, 單於 5 月份就投入 220 億丹麥克朗購買外幣, 因而讓更多的經濟分析師相信央行將以降息來削弱丹麥克朗。 Danske Bank 經濟分析師Las Olsen表示: 丹麥的收支盈餘使克朗強勁, 預計丹麥央行將在未來一兩個月內降低利率 , 使其更負, 以限制購買克朗的興趣。我們預期存款和貸款利率均將降低 0.1%。 Arbejdernes Landsbank 經濟分析師Jeppe Juul Borre 則評估, 降息並非指日可待。不過,不排除之後會出現降息的可能。首先,能看到干預仍在持續,但丹麥央行不太可能取消獨立降息。 B氏表示,隨著 5 月份相對較高的干預水平已顯示離獨立降息越來越近。 Sydbank 分析師 Mathias Dollerup Sproegel 的評估大致相同, 渠強調,在去年疫情初期金融動盪期間,丹麥央行大舉於匯市購買 600 億丹麥克朗以維持克朗之穩定,因此,此時央行有必要回補外幣”。 於前總理Poul Schlueter時期,丹麥央行開始實施固定丹麥克朗兑換匯率政策,原先係對德國馬克隨後對歐元亦是如此,目前克朗對歐元之匯率維持於7.46。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6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33/P200號(商情文號:第433號) 商情本文: 政府與IBM合作在英格蘭西北部投資成立量子電腦與人工智慧實驗中心─哈特里國家數位創新中心(Hartree National Centre for Digital Innovation, HNCDI),此為公私部門合作投資2億1千萬英鎊的五年計畫,將在利物浦地區新增60個科學家職缺以及提供當地學生實習機會。 HNCDI設立在科學與技術設備委員會(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ilities Council, STFC)之下,英國研究創新部(UKRI)規劃五年投資1.72億英鎊,IBM則投資3千8百萬英鎊。第一年將由政府投資2千8百萬英鎊。 IBM研究部門副總裁Dario Gil表示,這是由位在英國Hursley與Darebury的兩處IBM研究單位,在歐洲促成的首宗探索加速器研究所(Discovery Accelerator)合作計畫。 量子電腦可能應用在業界處理複雜的物流分配,例如超市大型倉儲的分檢包裝、交通路徑規劃、能源配置、以及改善自動化系統中的設計與製造流程。這個中心將涵蓋材料、生命科學、環境與製造產業領域,結合產官學與創新中心和中小型企業共同合作。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6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34/P200號(商情文號:第434號) 商情本文: 根據S&P Global Platt能源資訊數據,由於能源價格應將上漲,英國可能於不久後向歐陸國家,尤其對德國,出口國內的再生能源。歐洲電力分析師Sabrina Kernbichler表示,英國能源市場在結構上變得更長久,西歐正朝反向轉變。英國目前從歐陸進口約 7% 的能源,但隨著德國等國關閉其燃煤發電廠及核電廠,此趨勢將呈逆轉。 德國計劃在2022年前關閉其所有核電廠;德國核能發電在2000年時占總發電近30%,截至2020年已降至 11.4%。英國計劃於2050年達成淨零目標,從法國、挪威和丹麥等國進口低碳電力為落實該計劃的措施之一;英國亦計畫在 2030 年前使國內離岸風力發電容量提升至40 GW。連接英國及歐陸的新型互連電纜也將有助於此轉變;至2030年前,這些電纜將可使英國至歐盟運輸容量從8 GW提升至18 GW。 然而,分析師則警告,英國不太可能長期作為能源出口國,因為英國國內能源電氣化成長也將推高國內能源價格。另外瑞典OX2 AB再生能源公司計畫籌集2.82 億英鎊資金,以擴建其海上風力發電公園及太陽能電池板的業務。據彭博社報導,該公司計劃在未來數月在當地First North股票市場(Nasdaq First North Growth Market)上市。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6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32/P200號(商情文號:第432號) 商情本文: 為持續保護國內民眾的健康安全,防治Delta變種等病毒席捲英國而影響疫苗進程,英國政府於今(3)日首次更新其國際旅客入境安全措施警戒等級,葡萄牙(包括Madeira和Azores群島)被列入琥珀色燈警戒;而包括斯里蘭卡及埃及在內的7個國家則被列入紅燈警戒。此更新將於 6 月 8 日星期二凌晨 4 點起正式生效。交通部長Grant Shapps指出,將被加入紅燈警戒等級的國家包括阿富汗、巴林(Bahrain)、哥斯達黎加、埃及、斯里蘭卡、蘇丹、千里達國(Trinidad)及其托巴哥島(Tobago)島。政府敦促民眾不應以旅遊目的前往琥珀燈目的地。上述變更為政府參考聯合生物安全中心 (Joint Biosecurity Centre)的最新數據及分析後制定的決策。 針對葡萄牙,自英國政府第一次發布國際旅客入境安全措施警戒等級審查以來,葡萄牙地區確診案例已翻升一倍。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 Initiative,簡稱 GISAID),葡萄牙當地已有 68 例Delta 變體病例,其中包括帶有額外危害風險的 Delta 變體病例。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正針對此變種病例進行調查,以更加了解其傳播性及疫苗對之的有效性。 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負責人Jenny Harries表示,返回英國的旅客應於入境英國3天前進行檢測。從琥珀燈國家返國者尚必須於入境第2天及第8天進行PCR檢測;綠燈國家返國者則僅須於抵達英國的第2日檢測。另有計畫,將於 6 月 8 日起,允許從紅燈國家/地區直飛英國的班機,但限制其抵達Heathrow機場及Birmingham機場的專用航站樓,可協調抵達者安全前往預訂隔離所。
A: 據日本NHK NEWS WEB本(6)月4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省決定對於國際產業競爭力的強化上不可或缺的半導體採取新的策略,計畫以國家事業規模來強化半導體等的數位產業基礎,推動次世代製造技術的國產化。在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巨額資金,半導體開發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經濟產業省鑑於美中對立不斷惡化,為了確保經濟的安全保障,日本彙整未來的新策略。 依照上述策略內容,在半導體等數位產業基礎強化將比照能源及食糧,採取超越民間支援的國家事業規模進行。具體而言,是透過與海外的半導體大廠共同設計合資工廠等,確保國內的製造基礎,以推動次世代的製造技術國產化。另也計畫活用國家基金及支援制度來達成實現策略之目標,舉國推動強化半導體產業。 在30年前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佔率超過一半,現在不僅下滑至僅占約10%左右,在智慧型手機等使用的先端半導體的製造上也仰賴海外的供給。日本梶山經濟產業大臣於6月4日的內閣會議後記者會表示,「這是基於地政學上的變化而計畫的大幅度政策轉換,最先端的半導體在淨零碳排社會與汽車的應用上非常重要,爰必須加強研究開發及國內的製造基礎。
A:
A: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頃發布消息稱,儘管馬來西亞備受全面封鎖以及債務升高疑慮夾擊,但該機構仍續維持馬國「A3」信用評級以及展望「穩定」。 該機構預測新冠疫情不會對馬國的經濟模式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馬國信用狀況得益於其經濟多元化、深具競爭力且規模適中的經濟體、天然資源充裕以及強勁的中期增長前景支撐。此外,龐大國內儲蓄率支撐高政府債務負擔並降低流動性風險。目前疫情雖再曝發,乃至之後幾波疫情可能延緩經濟,但不會遏制馬國恢復高經濟成長率。馬國具備發展良好基礎建設、具競爭性服務業(特別是金融與旅遊業)、製造業,豐沛的天然資源為馬國長期經濟潛力。無論如何,該機構提醒馬國政府收入基礎狹窄和政策分歧,這限制了應對新冠病毒衝擊的財政靈活性,進而構成信貸評級風險。 穆迪機構指出,倘馬國進一步強化機構框架和提升監管標準,使政策更為可信與有效(包括公共財務管理),將可促進馬國的成長潛能。倘馬國政府債務與負債能力減弱,促成臨時債務劇增,乖離了中期財政鞏固措施,導致財政能力惡化,將是被調低評級的種種因素。其次,政局波動令機構可信度與有效性打折扣,威脅資金穩定流入,導致信評呈負面。全球貿易與供應鏈模式波動,中期成長趨弱,或者結構性的低投資,也使得信評呈下壓。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英國標準渣打銀行頃展開的「無國界商業:中國-東協走廊」策略報告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企業將目光聚焦在東協市場,盼本區域業務未來12個月出現增長趨勢,而馬來西亞係中國企業的首選投資目的地。 該銀行表示,65%欲擴展業務的中國企業將馬國列為首要目標,藉此拓展在東協的銷售及生產業務;目前72%中國企業已將產品銷售及出口至馬國。88%受訪中國企業計劃於未來3至5年內,在東協增加25%投資額。 前述調查亦顯示,受訪中國企業亦意識到本區域的各項投資風險,其中三大風險為新冠疫情或其他公共衛生危機(70%)、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貿易衝突(67%),以及經濟緩慢復甦及消費者支出下降等。 馬國與中國長期兼穩固的經濟關係,為尋求國際化的中國企業提供增長機會。本區域快速成長的消費市場、迅速成熟的供應鏈,以及區域貿易連接,為中國企業在高價值製造、能源及數位服務方面提供強大的增長潛能。 該調查同時顯示,56%受訪中國企業認為龐大及不斷增長的東協消費市場是進入東協市場的關鍵因素、54%認為本區域國家提供的獎勵措施和對投資的永續支持具吸引力,以及51%認為本區域擁有成熟可靠的供應商基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料將吸引更多投資人進入本區域,並將有利於馬國的出口增長。 此外,58%受訪中國企業同意,東協的產業規模及商業模式、理解區域法規、支付方式及基礎建設(56%),以及與供應商建立關係和調整供應鏈物流(56%)是未來6至12個月的最重大挑戰。在這些風險和挑戰的背景下,超過半數受訪企業考慮執行數位轉型計畫(58%)、推動可持續發展和ES(環境、社會和管理)計畫(47%),以及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聯營,增加市場占有率,這是公司關注的最重要領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6月2日報導,在英國脫歐後,歐盟執行委員會與英國達成捕撈配額第一份協議書, 並將向歐盟漁業部長提交此份協議書,該協議規定捕撈配額 , 對丹麥可捕撈多少魚及那些魚類,例如,安康魚和蝦很重要。 丹麥食品、農業和漁業部部長 Rasmus Prehn表示樂觀,並指出這將是一份艱鉅的工作,此份協議將會使丹麥漁民清楚下半年度在英國水域捕魚的情況。就丹麥來說,整個協商過程中都傾向強調與英國達成協議比無協議更重要。“丹麥漁業高度依賴英國水域,因此我們認為該協議是為漁業領域建立全新且有密切建設性合作的第一步。”
A:根據冰島新聞媒體於6月2日報導, 目前有80%抵達冰島旅客已接種疫苗或出示先前感染證明,惟仍須於入境時再接送一次檢測,考量持有前述2種證明文件之旅客人數持續上升,衛生部長Svandís Svavarsdóttir 表示,從 6 月 15 日起,出示已接種新冠疫苗及有抗體證書之旅客抵達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將不需再次檢測。 交通部長 Sigurður Ingi Jóhannsson 亦將發布規定,要求航班運營商在登機前檢查乘客的證件,這將可減少凱夫拉維克機場的負載並縮短處理速度。 S衛生部長補充,將與歐盟國家和瑞士協調新冠肺炎相關證書發行方式,預計這些證書將從 7 月 1 日開始使用,冰島在技術上已經準備好,並將在未來幾天開始參與試點項目。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6月3日報導,隨著歐洲開始開放邊境,逐步取消各項限制,祭出歐洲通用新冠疫苗接種護照為迎接夏季旅遊的到來之時,首都哥本哈根飯店的預訂量不出意料較去年夏天低。 根據飯店業基準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5 月底,哥本哈根 6 月和 7 月的飯店客房預訂量2019 年較比疫情前之同期下降88%,也比去年夏季減少54%,這讓更多的飯店老闆擔心今年外國遊客已經完全放棄丹麥。 去年飯店業者受到了所謂的6天的訂房規定,要求外國遊客至少在哥本哈根以外的地方預訂晚。但是今年並沒有此項規定,丹麥連鎖飯店 Scandic 的執行長Søren Faerber 表示, 今年的飯店預訂量只達去年 6 月初的飯店預訂量的半數,飯店有很多空房,目前僅有的預訂紀錄活動為公司會議,往常飯店依靠觀光客因參加文化活動或是餐廳用餐或旅館過夜衝訂房量, 眼見公司行號進入夏季休假高峰,此情型令人擔憂。 據F執行長表示哥本哈根的 Scandic 連續虧損超過 450 天,完全靠借錢維持業務。 Horseta 飯店業政治總監Kirsten Munch Andersen 指出: 丹麥當局已盡其所能告訴人們可以出國旅行。不幸的是,並沒有做出同樣的努力來告訴外國人可以來丹麥。引述飯店業基準聯盟的數據,今年飯店預訂量並沒因為丹麥開放而上升反倒更糟。 部分原因包括政府無明確文化相關活動的開放公告以及大都外國旅客仍受限,因而導致預訂情形頗不理想。 每年基準聯盟都會統計哥本哈根飯店登記的預訂數量,近年的6 , 7 月飯店預訂數據如下: 2021 年:40,210 次 2020 年:86,596 次 2019 年:327,174 次 丹麥4大城市在2020 年的飯店總預訂量共損失 57% 的訂房。就目前而言,今年的損失似乎更大。 根據全國旅遊論壇的計算,即使2021年的大城市旅遊呈高速增長,丹麥和首都的旅遊業預計要到 2025 年才能重回至2019年的水平。
A:西班牙EAE商學院Alexandre Muns教授本(2021)年6月2日投書Cinco Dias日報指出,美國拜登 (Joe Biden) 總統承諾深化與歐盟之關係。歐盟與美國跨大西洋之經貿合作係全球最密切者。歐盟與美國之貿易額占全球33%,對全球經濟之貢獻占46%。美國於歐洲累計直接投資(IED)之金額為全亞洲3倍,歐洲於美國之累計直接投資(IED)金額為中國及印度累積投資額8倍。2000年至2019年美國累計投資歐盟金額成長500%,歐盟累計投資美國之金額則成長300%。然而於英國脫歐後,應注意英國之經濟成長、經貿交流及投資相關數據。歐盟27國經濟成長151億美元,英國則成長31億美元。歐盟與英國於2019年自美國取得之累積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分別占24%及21%,歐盟僅優於英國3%。美國不樂見2020年12月歐盟與中國簽定全面投資協定,並透過取消對法國懲罰性關稅,以加速協商數位稅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科技公司稅。 美國拜登總統行政團隊3月要求對俄羅斯對外情報服務單位SRV干預美國選局及駭客攻擊美國德州科技公司SolarWinds於境內3萬3,000個企業客戶及6個國家客戶進行更多制裁。歐盟加入美國對俄羅斯SVR相關之雲端安全制裁。6月15日起,美國已施打疫苗之民眾可前往歐盟觀光。歐盟與美國之關係似乎已步入常軌,惟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也開始參與美國及歐盟之無碳經濟提案,另澳洲、印度及南非亦協助英國成為6月11日至13日舉辦之七國峰會(G7)之觀察員,英國後續並將參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OTAN)及歐盟峰會。 美國與俄羅斯普丁總統及中國總理習近平進行會議前,先與其盟友進行聯盟,如美國外長參加與日本、澳洲及印度之四方會議(Quad)等。美國與歐盟領袖對俄羅斯及中國兩國之預期差異非常大。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0年問卷結果顯示,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印象者為73%、西班牙人為63%,義大利則為62%。 美國政府政策層級已準備以經濟手段為代價,制裁俄羅斯及中國。2001年起,美國對中國之貿易赤字已成長5倍,美國國會之民主黨及共和黨合作推動法案,實質性地限制中國企業及民眾活動。中情局(FBI)為反制中國竊取科技,展開2,000項公開研究。由於2025中國製造計畫提供2,000億補助,中國於機器人、綠色技術及資通訊等逾10項高科技之發展已超越西方國家。另俄羅斯駭客最近之攻擊則使美國供油管線中斷數日。 歐盟似乎低估英國與美國及大英國協54國歷史關聯、習慣、英國法律及共用之英文。英國於1月起與非洲經濟共同體(AfFTCA)開始進行貿易合作,5月強生首相與印度總理宣布14億美元之新投資計畫及雙邊優惠貿易協定(ALC),亦與澳洲及紐西蘭展開優惠貿易協定(ALC)之協商。與歐盟相較,英國運用大英國協之關聯及國際協定等工具,同時堅守高環保標準及勞工保護,加速進行優惠貿易協定(ALC)之談判。 由於英國擁有自有油田及天然氣,不需顧忌北溪(Nord Stream)俄羅斯天然氣管線。英國實用主義與歐盟理想主義造成能源及共同安全政策之差異。英國與美國合作2次世界大戰、韓戰、波灣戰爭及阿富汗戰爭,亦為世界儲備貨幣第4大供應國,較歐盟更能於太平洋制衡中國。英國脫歐、國會決定性多數席位及新冠肺炎疫苗位居全球第2名之58%高施打率均使英國首相強生聲望極高。 爰此,歐洲多邊主義者盼歐盟與美國恢復談判美歐共同市場(ATCI)及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否則在中國及俄羅斯議題上,歐盟對美國及其夥伴國之影響力將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