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香港經濟動態指標 2、香港進出口貿易統計 3、香港對各國貿易統計

A:捷克新任衛生部長Adam Vojtěch昨天在議會上表示,年輕世代對接種疫苗的興趣並不大,因此有必要將以提高年輕族群接種率作為目標。從本周三起30歲以上民眾可以開始註冊接種,但30-34歲年齡組中僅25%的民眾已註冊或已接種過疫苗,故演員、歌手和具影響力的網紅將是推廣疫苗接種的極佳宣導者。V衛生部長另表示雖兒童染疫重症率低,但學齡兒童接種疫苗可避免在家庭中傳播病毒。

A:捷克國家參考實驗室昨天證實在波希米亞北部的Nový Bor地區檢測到了印度病毒變種的首例,使得鄰近Polevsko鎮民眾生活受到影響,數十人被要求配合居家隔離檢疫和自主健康管理,公園的長凳被膠帶纏繞避免民眾就坐,幼稚園暫時關閉,所有文化活動均被取消。  

A: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5月28日報導辦理。 日本水產廳於本年5月27日在執政自民黨總部的黨水產基本政策委員會會議上,宣布明年3月修訂水產基本計畫,提出目前水產基本計畫進展狀況及彙整相關課題,列舉科學資源管理及因應環境問題、大規模養殖與因應消費者需求等。資源管理部份,該廳去年業發表路徑圖,強調取得相關人員瞭解及執行是重要課題,具體內容:擴大總許可捕撈量(TAC)對象魚種、普及管理近海個別捕撈配額(IQ),以及依法及科學根據為基礎之資源管理協議移轉至管理非TAC魚種等。 為使科學資源管理發揮績效,整理出建構電子化收集漁獲資料、提升科學家資源評估精確度、200種資源評估對象資訊分類與目標設定等課題。另考量水溫等環境條件對水產物分布及生產卵仔稚魚之影響,環境因素對資源影響之分析與預測亦為重要課題。為因應氣候變遷,朝削減溫室氣體之漁船電動化、氫能化等新技術必須獲取社會共識。 法令修正部分,受到IQ須決定受限漁獲漁船廢除船體規模限制等,大型化也須檢討漁船的類型化及尺寸等課題;大型化種類列舉能與外國漁船競爭提振漁獲效能、提升安全性及作業性能、配合對象魚種變化導入使用多種漁法的多目的漁船等課題。 水產養殖部分,以普及事業性評估竅門,列舉改善經營及順暢融資、依農業法人投資圓融法擴大對養殖業者投資、普及不依賴種苗與魚粉的飼料與疫苗開發、提振大規模近海養殖及陸上養殖、構建活用資訊技術(IT)管理系統及異業結合等課題。 生產市場導向型產品,應擴及整體水產流通網;水產加工須重視企業重組及統合,朝強化資本能力及消除人手不足之省力化效率化。其他則列舉培育漁業者、接受外國人才、有效活用漁港設施、含核電廠風評受害之震災復興等課題。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27日報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以下簡稱關電)於本年5月26日宣布將對關西地區尚在使用煤油熱水器之獨棟建築推出供電並提供EcoCute(自然冷媒熱泵熱水器)租賃服務之套裝方案,約期10年,用戶可於契約結束後獲得電熱水器所有權。方案依據平均用電量收取不同費率,分別如下: S方案:每月平均使用電量200千瓦小時,費率為每月9,800日圓。 M方案:每月平均使用電量450千瓦小時,費率為每月14,600日圓。 L方案:每月平均使用電量700千瓦小時,費率為每月19,400日圓。 前述方案費率已包含電熱水器之裝設及契約期間內之故障維修費用。用戶除電熱水器外,尚可加購IH電磁爐(Cooking Heater)及電動車(EV)充電器的租賃服務。如果用戶用電量超過方案限額,則依市場價格從量計價。倘用戶用電量低於方案限額,則未使用量將以「消費點數」回饋於用戶。 根據關電試算,倘目前分別與都市瓦斯及電力公司簽約購電及瓦斯之用戶,倘利用該套裝方案,平均每年電費及瓦斯費將可節省6,300日圓,從價格面來看亦有競爭優勢。今後除電熱水器外,亦考慮進一步提供蓄電池或太陽能發電系統等之租賃服務。 日本電氣事業連合會(日本10大電力公司、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J Power等電力相關企業組成的業界團體)日前於本年5月21日發表該會達成2050年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之行動計畫及路徑。其中就電氣需求面提出推動化石燃料設備之電氣化,例如家用瓦斯或熱水器全面替換為電磁爐或電熱水器,藉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之具體目標。本次關電公司透過提供新套裝方案服務,促進用戶更新老舊設備,可望帶動化石燃料設備的電氣化。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27日及日本經濟新聞本年5月26日晚報報導,日本眾議院於本年5月26日無異議通過「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修正法案,將於2022年4月正式實施。該法案將「2050年前實現脫碳社會」明文列入法條內容,成為日本推動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之法律依據。 「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係1998年因應京都議定書的簽署而制定的法律,其後因時制宜,歷經共8次修正。本次係闊別5年的第8次修法,修正重點摘陳如下: 新增基本理念:本次修法替「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新增「2050年前實現脫碳社會」之基本理念。透過將推動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之政策方針明文入法,向海內外宣示日本即便政權交替亦將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排之決心。同時亦有藉將基本理念明文入法,增加企業信心,促進減碳排相關投資之考量。 新增地方政府訂定並公開再生能源導入目標之義務:本次修法新增地方政府(以都道府縣為單位),必須明訂並公開再生能源導入目標之義務。目前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僅有3成有制定導入再生能源之具體數值目標。日本環境省表示將提供地方政府相關人才支援,俾於2025年前促使所有都道府縣制定相關目標,進一步增加再生能源普及。隸屬於都道府縣之市町村則係被賦予努力訂定再生能源導入目標之義務。 新設「再生能源促進區域」制度:市町村需評估建造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可兼顧安全性及經濟性的地區,獲得鄰近居民事前同意後,指定「再生能源促進區域」。發電業者倘獲市町村許可,在「促進區域」內投資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則可在市町村單一窗口 (One Stop)辦理相關行政程序,並可省略部分環評手續。 新增企業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視化」之規範: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後必須要以營業據點為單位做統計,並對外公開。讓大眾可以具體「看見」企業在溫室氣體減排的努力與成效。由於溫室氣體減排已蔚為全球趨勢,投資家尋找投資標的時亦將兼顧「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視為重要指標,日本政府盼透過讓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可視化」之相關規範,除促使國內企業進一步採取減排措施外,亦可藉此吸引海內外投資。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27日報導辦理。 日本漁業構造改革總合對策事業於本年5月25日在東京千代田區ASOME神田2號館召開「第94次中央協議會」,提報海外圍網(鰹鮪圍網)改革計畫,活用「賺錢漁業創設支援事業」計畫,汰建4艘大型漁船。由於每船/日入漁費(VD)調高,經營受到壓縮現況下,擬定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策略,計畫獲得中央協議會委員認可。 日本海外圍網漁業協會(中前明會長)所提之計畫營運者改革計畫,2018年擬定長期汰建計畫第2波,前期的3艘已開始漁撈作業,剩下本次4艘相同船型,以大型化來抑制建造成本,並導入亞洲地區標準船型,另減少1艘349噸級現成船,係依據日本政府方針將同型的3艘現成船大型化為760噸級漁船。 中前會長認為VD不僅波及漁業經營,漁獲物供給鰹節(柴 魚)製造商等也受到影響,關聯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海外圍網原料試算經濟效果可達1,800億日圓,漁船改革更新,強調計畫主要在「展望漁業與關連地區產業之未來」。 漁船大型化使魚艙空間更多,配合漁況彈性調整漁業營運,除了搭載直升機,並可提升探索魚群能力,另減少依賴人工聚魚裝置(FADs),推展以素群為主的漁撈作業,有利於保護大目鮪小型魚的資源。新建造4艘預計先下水的3艘,該協會秘書處指稱:「增加改良約400~500個項目」。其中因應HACCP想法屬於先進衛生管理一環,甲板上使用不吸水新素材的PE地板,確認衛生面沒問題,也可防止跌倒。 該協會「長期汰建計畫」建造大型新船7艘,將船齡超過20年以上349噸級者作為被汰建船,全數漁船汰建預定在2024年7月建造完成,計畫可將海外圍網船船齡降至17年。同日也完成同意變更福島地區復興專案江名·中之作地區秋刀魚小組(秋刀魚棒受網)計畫,計畫達成「當地小名浜港漁獲量達成總量的16.5%約800公噸」;由近年秋刀魚資源狀況,3艘新船及1艘現成船雖遭遇經營困難,但計畫目標仍預定增加1艘現成船成為5艘。 按日本海外圍網主要漁場在中西太平洋,年漁獲鰹鮪類等約20萬公噸,多數作為鰹節或相關調味料之原料,因須進入島國200浬專屬經濟海域(EEZ)內捕魚,且為交換進入島國入漁,部分公海遭到禁止捕撈,因此日本、我國、南韓、中國大陸、菲律賓、美國、南美、歐盟及各島國漁船競相作業,加上漁場縮小及入漁費調高等問題,導致經營困境。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25日報導辦理。 挪威水產物協議會(NSC)於本年6月1日開始執行「Select S」專案計畫(PJ),宣導在日常飲食習慣中友善地球,目標在習慣可永續的重要性。NSC雷納塔•拉森(Renata Larsen)執行長表示:「作為提供漁業和養殖水產品的國家,想傳達讓更多人了解可永續海鮮,非常美味、健康且營養價值高。」並以「可永續」作為關鍵字,來宣傳挪威產海鮮產品。 「Select S」專案計畫以提供「守護未來有魚的海洋」做考量,讓更多人養成友善地球可永續的習慣。以「Select(可選擇)」協助實現可永續社會的目標;「Select S」的S指的是英文字母開頭,可永續「Sustainable」、海鮮「Seafood」、鮭魚「Salmon」與鯖魚「Saba」。 選擇可永續性海鮮,重點在友善「人體」、「魚類」、「海洋」及「生產者」4點,並擬定      「Select S」指針,且用圖表方式表示,淺顯易懂整理挪威鮭魚及鯖魚如何取得可永續的食材。配合本年6月1日專案計畫啟動,也是「2021年Select S週」的首日,邀請可永續海鮮餐廳「Sincere BLUE」石井真介大廚、可永續炙烤餐廳「The Burn」米澤文雄行政大廚,與NSC日韓擔當主任Johan Kvalheim以視訊研討會方式進行對談。 6月2日開始則有日本搞笑藝人羅伯3人組的馬場裕之與模特兒滝澤真規子參與,個別使用挪威鯖魚及鮭魚,並公開動畫「S 廚房」介紹簡單料理。該專案特別設立專網https://select-s.info。 按2018年挪威養殖鮭魚112萬8,100公噸,海洋捕撈鯖魚生產量約21萬公噸,價格及品質皆在全球市場受到肯定,並在日本市場擁有極高佔有率。為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挪威仍傾全力推展水產品永續性,建立優良的海鮮品牌形象。

A: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放寬戴口罩指引後,本地20多家口罩企業的銷售量隨即急降,但有業界人士透露,中國廉價裝備今年初開始湧入,才是企業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 《紐約時報》報道,新冠疫情去年初爆發後,全美先後有20多家本地企業進軍口罩市場,多名企業高管和國會議員都指責中國廉價傾銷,部分貨品進口價格僅及美國產品售價的1/10,導致國內生產同類產品企業幾乎難以生存。 最近幾星期,全美至少有3家企業停止生產口罩和醫用防護服,還有幾家公司明顯減產。維珍尼亞州外科口罩製造商Premium-PPE去年才剛成立,聘用大約280人,但最近要裁走大部分員工,老闆之一迪利(Brent Dillie)指疫情去年爆發初期,中國曾停止出口口罩,如果美國的企業無法生存,當衛生緊急情況再次出現,便會對美國很不利。 國內生產商面臨的危機,無疑是對拜登政府的急迫考驗,包括支撐美國製造業,以及確保醫護人員以後毋須再爭先恐後地尋找防護裝備。加州凱撒健康新聞和英國《衛報》統計,去年有超過3600名前線醫護染病身亡,原因之一就是防護裝備短缺。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防護醫療裝備生產國,白宮早前已宣布多項措施,旨在支撐全美的個人防護設備生產商,例如推動聯邦機構採購國內生產的裝備,並向為全國醫院供應裝備的分銷巨頭引入初創企業,未來幾個月還會撥款數十億元,用美國製造的醫療用品補充國家戰略儲備。 最近成立的行業組織「美國口罩製造商協會」,正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不公平貿易投訴,稱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防護裝備售價均低於生產成本,部分中國製造的外科口罩價格最近更低見1美分,但使用國產原材料的美國口罩,價格約為10至15美分。美國口罩製造商協會明言,27家會員企業已經解僱了50%工人,如果華府不採取一致行動,這些企業大多數會在未來兩個月內倒閉。 https://www.singtaousa.com/

A:美國汽車協會 (AAA) 表示,美國30日油價創下七年以來新高,達到每加侖3.04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14元。油價高漲主要因為美國市場需求量大增,同時也受到「殖民油管」(Colonial Pipe) 遭駭客襲擊影響。 全美疫情減緩,民眾紛紛開車上路到外地旅遊,刺激油價逐漸飆高。根據AAA每年國殤日周末預測,今年國殤日假期估計有3700萬美國民眾出門旅遊,出門旅遊民眾約有90%開車出遊,估計比去年國殤日周末開車出遊的人數高出60%。 根據AAA,加州30日平均油價為每加侖4.20元,高居全國各州之首。全國最低油價出現於德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密西西比州,這些州平均油價約為每加侖2.71元。 美國去年油價受到居家避疫影響大幅跌落。隨著民眾接種疫苗,疫情大幅轉緩,民眾紛紛駕車出遊,汽油需求量大增,然供應趕不上需求,造成油價飆漲。 此外,東南部能源命脈「殖民油管」(Colonial Pipeline)5月7日被駭客「黑暗面」(DarkSide)攻擊,由於殖民油管供應東岸約45%的用油,因此受駭客攻擊後,導致數州油料短缺。原本預估國殤日假期才會漲破每加侖3元的油價,也因為這次的駭客攻擊事件提早漲到峰值以上。 另外油罐卡車 (tanker truck) 司機短缺,也衝擊到汽油市場。去年疫情間,由於汽油需求量低,許多油罐車司機沒有工作,紛紛退休,再加上卡車駕駛學校去年停辦,老員工退休,沒有新進員工頂替,造成油罐卡車司機短缺現象。根據全國油罐卡車組織,由於沒有足夠卡車司機,約有25%運輸汽油的油罐車無法啟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蘋果在2014年推出CarPlay,作為將iPhone和汽車儀表盤集成的一種方式。從那時起它在新車中無處不在。蘋果去年表示,全球範圍內超過80%的新車銷售支持CarPlay。這適用於大約600款新車型,包括大眾、寶馬和佳士拿的汽車。豐田是堅持時間最長的公司之一,它開始在2019款車型中加入CarPlay。 蘋果在CarPlay上的成功解釋了汽車行業對蘋果計劃製造自己汽車的傳言的興趣。如果蘋果在接管儀表板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也許該公司可以將其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車輛。 蘋果的最終計劃仍不清楚。據報道,蘋果仍然可以決定向汽車製造商出售軟件和硬件——一種自動駕駛系統,而不是自己設計汽車。但如果蘋果要進入汽車世界,它需要一個與CarPlay完全不同的策略。 蘋果可以利用其在汽車領域的立足點來支持其更多的雄心壯志。它已在使用其App Store分發平台來鼓勵軟件發展人員針對汽車優化他們的應用程序,如尋找汽車充電器、訂購食物或尋找停車位。這些功能將成為Apple車內體驗的核心部分。但CarPlay無法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動力,因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芯片和專門的硬件才能通過汽車使用。 如果蘋果向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出售軟件,它將採用與CarPlay不同的形式。Google的汽車市場分散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正在將Android Automotive打造為汽車操作系統,將Android Auto打造為CarPlay的競爭對手,並資助Waymo,Waymo是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和汽車服務,現已成為Alphabet的姊妹公司。   https://www.singtaousa.com/

A:5月31日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Apex-Brasil)、美洲開發銀行(IDB)和巴西聯邦政府舉行2021年巴西投資論壇,巴西衛生部長Marcelo Queiroga和經濟部長Paulo Guedes等人出席。 論壇中Queiroga宣稱確信到今年年底前能為所有公民進行疫苗接種,且接種疫苗將有助於巴西經濟成長,每10%接種人口預計將為國家經濟帶來0.13%成長。Guedes對國家收入結果感到樂觀,預計巴西今年經濟成長將超過3.5%。

A:儘管巴波索納羅總統曾公開主張進行行政改革,但經濟部長Paulo Guedes近日向參議院表示,在明(2022)年總統大選前一年且隨著前總統魯拉在民調查中支持度增加下,波氏並不期盼行政改革獲通過,也促使參議院議長Rodrigo Pacheco質疑政府對改革之承諾。 G經長主張結構改革,並曾將公務員比作寄生蟲,市場亦保持關注,將改革視為縮小國家規模和減少公共服務對公共賬戶影響之途徑。政府提交給國會之行政改革草案給新公務員帶來重要變化,例如職務不再永保穩定,僅為暫時僱用合約等,致草案文本面臨巨大阻力。

A:LG宣布退出智慧手機市場後,摩托羅拉期盼搶占其巴西市場之占比,惟亦有其他競爭對手;巴西智慧手機市占率排名前4大分別為三星、摩托羅拉、LG 和蘋果,占全國 90% 銷量。此外,LG 在低於 1,099巴幣(約合220美元)價格之手機市場亦引起巴西本土Positivo、Multilaser等製造商興趣。 據巴西IDC諮詢公司資料,2020 年高於1,099 巴幣智慧手機佔全國銷售之40%,另價格在1,100 至 1,899巴幣(220美元至380美元)間手機佔42%。惟最大挑戰將是全球零組件缺料危機,摩托羅拉巴西分公司表示,危機早就開始,評估情況不會再比現在更糟,預計零組件供應鏈將在 12 到 18 個月內恢復到疫情大流行前水準。

A:根據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官網公告,經發部長Giorgetti本(110)年5月26及27日於布魯塞爾與歐盟主管競爭政策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經濟專員Paolo Gentiloni等官員會面,並談及義大利經濟及產業相關發展方向及立場。 有關歐盟振興疫情的下世代歐盟計畫經費,義大利提出的國內方案「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刻正由歐盟檢視中,據稱獲得歐盟的正面回應,Giorgetti部長對此表示義大利將決定如何正確地使用該筆經費,渠指出義大利企業有可能在計畫中綠色及數位轉型兩大領域付出極高代價,尤其是在參與度及就業部分,因此將提供義國企業提供應有的保護。 針對一次塑膠用品課稅方面,Giorgetti部長指出對塑膠課稅及相關限制將會嚴重影響義大利產業發展,相關立法應要有所保留,同時應重新審視禁止一次性塑紙杯及紙餐盤產品生產的時間點,雖然沒人反對應朝向減塑發展,然而對某些塑膠佔比極少的產品,應有不同的處理態度。 與Vestager副主席對話亦談及義大利國營航空Alitalia-Ita破產後重整轉型的計畫,Giorgetti部長表示新航空公司將就目前市場狀況、疫情情況及轉機等面向,提出新的發展計畫。另外Giorgetti部長亦提及部分產業去碳化轉型路上,政府應提供財務支援,特別是在鋼鐵及陶瓷產業,例如前煉鋼廠Ilva轉型,政府將運用歐盟的轉型基金(Just Transition Fund)協助轉型,規劃未來在Taranto市運用氫能以環保的方式生產鋼鐵。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全球快速成長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公司持續在土耳其的生產製造興趣。專精於行動裝置的科技巨擘TCL,已經與土耳其電子製造Arcelik合作開始在該國製造智慧手機。 產業科技部長Mustafa Varank參訪位於西北省分泰基爾達(Tekirdag)Kapakli區的Cerkezkoy組織性工業區內生產TCL品牌手機的工廠時表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品牌已經開始在土耳其投資,且土耳其及全球的市場皆持續成長。TCL已經展開與Arcelik在土耳其合作一起製造手機,年產能可達45萬部。 V部長強調目前該工廠生產是以半散裝(Semi-knocked-down,SKD)系統方式進行,該品牌計畫在2022年擴大產能至一百萬部手機時,引進更多零件至土耳其,並以全散裝(Completely Knock Down,CKD)系統方式組裝。渠強調TCL於中國及全球市場皆為重要的品牌,在液晶面板產業以及電視市場非常強大。TCL正開始以自有產能運營在土耳其電視及智慧手機市場。 V部長強調,土耳其提供相當廣泛的獎勵與好處給予全球品牌及本國製造商,由於外國品牌自土耳其出口產品至鄰近市場時可降低成本,他們並不需完全聚焦於土耳其市場。 TCL為全球最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之一,其電視、行動設備、音響設備及智慧家庭產品已經銷售至160多個國家 ,與TCL合作的Arcelik,以其自有12個品牌及全球3萬個員工銷售自身產品至約150個國家。 一些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已經開始在土耳其製造,包括Oppo、Techno Mobile及小米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0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tvn24.pl, 31.05.2021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公佈2021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9%。先前的速報粗估為下降1.2%。2020年第四季度波蘭經濟同比下降2.7%。前述數據是初步報告,但仍然比先前速報粗估更精確。GUS表示,第一季度GDP表現主要受淨出口動能下降和內需增加影響。在此期間,國內需求增長1%,淨出口下降 1.9 個百分點,投資同比增長 1.3%,而私人消費增長 0.2%。mBank銀行分析師表示,GDP降幅比預期表現良好,而投資成長卻出人意料。PKO BP銀行專家指出,2021年的投資表現是個好兆頭。Pekao銀行經濟學家表示,他們預計第二季度GDP將出現兩位數的年度增長。波蘭經濟研究院(PIE)的專家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會出現明顯復甦。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0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iznes.interia.pl, 31.05.2021   OECD最新預測顯示,波蘭GDP將在2021年增長3.7%,2022年增長4.7%。該報告假設前提是COVID疫苗的日益普及使防疫限制措施得以放寬,此將有助於私人消費反彈。由於高度不確定性使得生產能力恢復緩慢,故投資雖也會反彈,但規模較小。勞動市場預計將保持強勁,而消費和投資的增加,加上歐洲復甦基金的援助,應該會提振 2022 年的經濟增長動力。OECD提醒,前述預測並非沒有疑問,因為儘管有疫苗計畫,但感染案件可能會減緩放鬆限制措施的速度。但市場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顯示偏向樂觀情境。OECD報告作者表示,繼續財政支持將擴大債務,但他們認為公共財政應該會保持穩定。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01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取材自RZECZPOSPOLITA, 27.05.2021   波蘭共和報(Rzeczpospolita)報導了越來越多針對波蘭企業和機構的網絡攻擊事件。按資訊軟體技術公司Check Point估計,過去幾個月,波蘭公司和銀行每週面臨大約500次網絡攻擊。最普遍的惡意軟體類型是特洛伊木馬病毒。波蘭企業也受到勒索軟體的威脅。專家證實,COVID-19大流行期間網絡犯罪分子的活動加劇,使得網絡安全意識和保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Check Point還確定,75%的有害檔案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的。網絡犯罪分子意識到在家工作的員工使用的設備存在漏洞。在2020 春季封城之初,針對居家辦公人員進行一系列網絡釣魚攻擊。只有部分企業為員工提供足夠安全的設備。其他則僅專注建立數位工作環境,未能定期更新網絡安全保護措施。61%的居家辦公人員使用個人設備工作,雇主為其提供防病毒保護的不超過9%。51%遠距工作員工有獲得IT支持。專家強調,企業需要採行綜合戰略來應對網絡安全威脅,而不是依賴偵測到問題的個別解決方案。   Check Point強調,勒索軟體攻擊的風險越來越大。世界上每周大約發生一千次。在波蘭,勒索軟體攻擊的發生率估計為每週 5 次,這使波蘭成為高風險國家。更令人擔憂的是,勒索軟體攻擊通常是針對關鍵基礎設施。迄今為止,此類事件雖然都在國外,但其一直是波蘭專家關注的問題,因為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勒索軟體攻擊不再是小事,而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Bitdefender 最近發現的最新威脅類型是漏洞攻擊包(exploit kit),它利用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中的漏洞來安裝惡意軟體。大多數預防漏洞攻擊包的警示軟體來自歐洲國家,包括波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5.29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RZECZPOSPOLITA   DIY產業是少數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持續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防疫封鎖促使許多人裝修房屋,這對DIY產品產生很高的需求。所有類型的 DIY 及戶外用品的全球銷售額均有所增長。從去年開始的有利趨勢一直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度。預計到2021年下半年,歐洲的DIY市場年比率可望增長3%,金額達到216億歐元。   在DIY產業之人口普查中,GfK Polonia確定波蘭零售消費者的購買力為4,560億波幣。其中約 60% 用於快速消費品。DIY商品、家居用品及園藝設備的支出占波蘭消費者購買力的16%,相當於超過500億波幣。根據 Bricomarche委託的一份報告,有73%的波蘭消費者最近將錢花費在改善房屋及裝修上。其中 72%的消費者重新粉刷牆壁,而59%的消費者重新裝修內部。裝修大部分主要是在廚房及客廳。   由於疫情大流行,更多的波蘭人自己重新裝修房屋。這一趨勢推動家居裝飾產品、照明產品及塗料的線上銷售。根據投資回報率顯示,有29%的房屋裝修及翻新費用約在1,000-5,000波幣之間。19%的受訪者花費在5,000-10,000波幣之間,而16%花費在10,000-20,000波幣之間。13%的受訪者花費低於1,000波幣,14%的受訪者花費超過30,000波幣。許多受訪者表示,今年打算翻新及重新裝修他們的房屋。   DIY連鎖店(例如Mrówka和OBI)已從需求激增中受益。Mrówka連鎖商店2020年的收入總計為29.5億波幣,比2019年增長16%。在2021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年比率增長21%。OBI連鎖商店的收入年比率增長約10%,達到 31 億波幣。其利潤增長25%,達到1.016 億波幣。   Bricomarche的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70%會去DIY連鎖店購買家居裝飾產品。15%的人在小型專業商店購買DIY物品,而8%的人在網上購買商品。線上網購部分仍處於發展初期,但發展迅速。但是,仍有71%的受訪者更喜歡在線下實體商店購買家具及家居裝飾產品。有些採取混合策略,在網上研究產品並在實體商店購買產品。   Rzeczpospolita Daily日報表示,歐洲,尤其是德國 DIY 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對波蘭出口商及供應商來說是一個機會。德國消費者每年平均在家居裝飾用品上花費465歐元。在波蘭,每人每年在這些商品上的花費不超過183歐元。但波蘭供應商需要了解,歐洲DIY商店正需要合作夥伴進行合作。Dachser DIY-Logistics波蘭公司業務發展經理Juliusz Pakosiski認為,波蘭出口商需要對歐洲市場的需求波動做出快速反應,並提高靈活性。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