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BBC/ Financial Times/ Ons.gov.uk 日期:110年5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393/P200號(商情文號:第39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4月份銷售成長9.2%,與3月份零售業銷售5.4%相比成長近1倍,零售業已開始復甦。4月份受到在英格蘭和威爾斯於12日,在蘇格蘭則是26日起第1階段寬鬆措施影響,非食品零售店成長貢獻最大,服裝業成長69.4%、百貨業成長9.9%和汽車燃料成長8.9%。另外4月實體店重新開業,網路訂購在線銷售比例下降4.7%。 另外全球市場研究調查機構GfK數據指出,英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在5月持續成長,能夠重回疫情前的榮景。但是零售業協會祕書長Helen Dickinson表示,儘管數字是朝正確方向邁進,但需求仍然脆弱。與疫情前相比,人均消費量仍減少40%,並且零售業仍有53萬人仍在申請疫情補助款。Pantheon 總體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Samuel Tombs表示,5月份的銷量會進一步上升,但是疫情補助措施於9月底結束,會引發就業再度下降,而通貨膨脹率上升將壓低實際工資,預測家庭支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停滯不前。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5月21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從4月的負1.1上升到5月的2.8。疫苗的推出和持續的重新開放有助於推動丹麥人對經濟的樂觀和信念。 勞工商業委員會首席經濟分析師Erik Bjørsted對此數據指出: 丹麥人已經進入春天模式。消費者不認為失業率會再上升,消費者個人財務狀況充滿信心, 因長時間停工後對體驗有迫切需求,將加速消費,渠詳述丹麥民眾銀行總存款共有1兆230億。 Danske Bank 私人經濟分析師 Louise Aggerstrøm Hansen表示 : 政府發放解凍之假期金及因封城而節省消費需求使民眾在2021年口袋飽滿, 預計接下來的數月,信心會不斷增強,消費量也會增加,屆時將有更多的人完成接受疫苗接種,民眾則可以緩慢地回到更加正常的生活。 Sydbank總體經濟分析師Mathias Dollerup Sproegel寫道, 許多民眾在過去的一年中認為消費變得更加昂貴。不過,民眾並不擔心來年價格會急劇上漲,實際上,對來年的價格預期有所下降。但是,該銀行持不同的觀點,因為全球在建材,原材料和能源的已吃緊。丹麥公司在進口價格上已感受到上漲,這意味著在超市,建築市場和零售行業很快地看到價格調高現象, 此為美中不足之處。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5月21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丹麥總就業人數為277萬人,而3月份新增就業人數達6,000人,雖是半年來中最高的,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減少3.2萬人,最糟時達7.5萬人,就業率仍低於疫情前。 丹麥商店被關閉了2個多月後在3月被允許重新開放,隨著於4月和5月逐步開放,使更多人進入了工作崗位,最近幾個月在飯店,酒吧和咖啡館的工作崗位數量可能已經改變。 Arbejdernes Landsbank,首席經濟分析師Jeppe Juul Borre評估說,“目前勞動力市場上逐漸活躍,丹麥的經濟再次快速回升將帶來就業機會增長。 4月和5月重新開放將回補封城時一些流失的工作,現在職位發布數量已達到歷史最高 。 ” 就業部每日公佈丹麥的失業人數, 此與就業人數不同,現在的失業人數比疫情危機前增加745人, 但就最近幾個月失業人數明顯減少,丹麥失業人數最嚴重的時候曾超過5萬人。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5月19日 據越南漁產品加工出口協會(VASEP)統計,2021年第1季越南蝦隻出口大幅成長。其中,自2021年1月至4月15日越南蝦隻出口至澳大利亞金額達4,740萬美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成長60%。 澳大利亞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成員國之一,最近兩年越南蝦隻出口至該國家均成長,2021年第1季越南企業出口至該國達20家,其中包括越南各大蝦隻出口商:Minh Phu Seafoods Corp、CASES、D&H LOONG PTY CO.,LTD、(FIMEX VN)等企業。 越南蝦隻出口至該國品種豐富,主要出口冷凍白蝦、冷凍草蝦、原隻白蝦、蟬蝦等。澳大利亞進口越南蝦隻之數量占該國蝦隻總進口量之65%。雖然越南蝦隻出口價格與其他蝦隻出口競爭國高每公斤1至2.71美元,但越南蝦隻出口量仍增加。 由於2020年澳大利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因社區隔離而導致該國蝦隻銷量大減,但至2020年年底及2021年1月疫情逐漸受控制,該國蝦隻銷量逐漸恢復,促進蝦隻銷售量大增。
A:
A:
A:資料來源:西貢企業家網站2020.5.17日報導 據越南商工總會(VCCI)統計資料,目前,越南有近10%企業正處於資本及營業現金流量短缺的狀態,特別是中、小型及微型企業。 為了應付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2020年越南政府已實施了許多輔助政策,其中包括企業向銀行貸款之輔助;延長繳納社會保險、工團費及各項賦稅期限等政策,以降低企業的營運費用及維持財務狀況。儘管這些政策均獲得企業高度的讚賞,但各型企業得到的輔助政策均不同。 VCCI對1萬2,000家企業進行調查顯示,近57%企業回應難以接近政府輔助的優惠貸款利率及延長支付貸款時間等政策;44%企業回應未能享受暫停繳納社會保險期限的輔助政策,以及40%企業回應未能享受延長繳納營業所得稅及加值稅期限等輔助政策。企業提出的首要結論為,沒有財產抵押就無法獲得貸款。 此外,亦有過半數企業回應,民營企業之貸款門檻高於國營企業,貸款手續仍然很繁瑣,且銀行、信貸機構對貸款企業施以不利條件。甚至有38%企業回應,需要支付小費予銀行、信貸機構的幹部才能取得貸款;甚至出現銀行、信貸機構的幹部故意刁難來延長處理貸款時間之現象。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5月21日新聞稿,瑞士2021年第1季工業及建築土木業生產回穩,為3個季度以來首次成長,較2020年同期增加4.5%。營業額較2020年同期增加2.2%,為2019年第4季以來首次成長。 2021年工業1月產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1%,2月及3月分別成長1.7%及 12.8%。3月份大幅成長部份原因為2020年3月因新冠病毒疫情爆發,造成當時產量大幅下降。2021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相比,工業生產量增加4.8%。工業1月份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3%,2月及3月分別成長0.2%及10.7%。第1季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8%。 2021年建築土木業第1季生產與去年同期相似,其中房屋建築成長1.9%,土木工程成長 0.6%,其他類建築減少1.0%。房屋建築營業額成長1.3%, 土木工程營業額成長 0.8%,其他類建築營業額減少1.2%。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新聞稿 日期:2021年5月21日
A:馬來西亞科學、科技暨創新部(MOSTI)屬下機構Nano Malaysia公司頃發布消息稱,馬國並未生產或研發加拿大政府禁止進口含(graphene)的口罩。 由於擔心潛在的健康隱患,加拿大政府最近針對由SQ Group所生產,聲稱含有石墨烯的口罩,即#SNN200642型號的口罩發布禁令。 Nano Malaysia公司續指出,該公司將對SQ Group進行進一步調查,以確定製造和生產過程是否符合其他國際和國內的標準,以及其生產的口罩是否含有石墨烯成分。前述禁令雖僅針對SQ Group的產品,但將來任何含有石墨烯的口罩進口產品皆應透過馬國工業研究與規格局(SIRIM QAS)、馬馬醫療器械管理局(MDA)、國家醫學研究註冊(NMRR)等相關機構的嚴格審查及測試,以確保口罩符合相關法規標準且可安全使用。在進入相關的安全測試前,可先透過Nano Verify認證計畫,來檢驗相關產品是否含有石墨烯,以作為第一道檢查的門檻。 石墨烯是一種廣泛用於奈米技術中的材料,基於其經濟附加價值效應,已被廣泛應用許多產業,諸如電子、電池、潤滑劑、複合材料和輪胎製造等。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隨著馬來西亞近日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劇增,截至本(2021)年5月20日止,已飆升至49萬2,302件並出現2,099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44萬32人。同期,雪蘭莪州確診病例達16萬1,584件,占全國總數之32.82%,死亡病例513人,占全國總數之24.44%。馬國輿論支持政府落實對雪蘭莪州全面封鎖措施的聲浪越來越大,但此政策恐讓馬國的經濟再次陷入困境,因此,許多工商界及商工組織紛表態不支持政府落實全面封鎖措施,以免再次重創馬國經濟。 馬國建築材料代理商公會(BMDAM)會長李文彪表示,該公會不贊成政府落實全面封鎖措施,因這將會對馬國的經濟造成無可彌補的破壞。回顧馬國去(2020)年3月第一次落實行動管制令(MCO 1.0)對馬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時至今日仍未見任何復甦。該公會認為,馬國政府應設立一個嚴格且有效的標準作業程序(SOP),而不是全面封鎖,讓經濟領域可以有效運作,且不會讓企業陷入癱瘓。 馬國鋼鐵產業聯合會(MISIF)呼籲馬國政府不要落實全面封鎖措施,並以嚴格的SOP去遏止冠病傳播,因全面封鎖後將禁止大部分經濟活動,將會進一步扼殺馬國經濟的復甦。遂聯合會認為,對感染率較高的州屬,政府仍應確保實體企業與金融市場不要進入全面封鎖,以維持商界的信心。 馬國汽車零組件協會(MACPMA)主席彼得林認為,倘馬國落實全面封鎖措施,將對汽車產業造成沉重打擊。新冠疫情已影響正常業務運作,使經濟變得不穩定,而汽車產業也首當其衝。該協會有70%的會員係中小企業,其中逾30%的會員為出口商,馬國是全球汽車零組件的出口國之一,出口至超過60個國家,在去年的MCO 1.0期間停止運作了4週,僅出口銷售就損失了11.5億馬幣(約2.77億美元)。此外,全面封鎖將會嚴重影響汽車供應鏈,尤其汽車零組件製造業,該產業已在努力應對生產成本提高、產量減少、技工短缺與盈利下降等問題。 馬國鞋業廠商公會(MFMA)表示,該領域在面對落實的MCO之後,已面對財務嚴重消耗的問題,他們完全同意政府需要控制目前劇增的新冠確診病例,但同時也須考慮人民的生計。該公會建議馬國政府可在以下八項前提下落實全面封鎖措施,以避免經濟受影響,即(一)加速疫苗接種計畫並開放民間企界採購疫苗、(二)提高民眾遵守SOP的意識而不是加強執法,且應避免雙重標準讓民眾混淆、(三)提供為期三個月的零利息暫停償還貸款措施,同時將商業銀行的利息下調至1.75%、(四)減少公用事業收費、(五)增加工資補貼並為期至少3個月、(六)暫停3個月的法定費用如公積金與社險等、(七)提供租金減免補貼為期至少3個月以及(八)為收入大幅減少的企業提供直接的財務補貼,而非稅收減免,讓企業直接受惠。 馬國半導體產業協會(MSIA)主席王壽苔表示,該協會反對全面封鎖經濟或國家,倘政府要落實更為嚴格的MCO,應建基於數據與科學落實針對性的MCO。馬國為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供應鏈之一,倘停工或裁員都會對業務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尤其是其他國家的工廠依然持續營運。 馬國醫療器材產業協會(AMMI)建議馬國政府應採取務實做法,並非如MCO 1.0的全面封鎖,而是優先在人民的生活與生計之間取得平衡。該協會全力支持馬國在疫情肆虐期間採取必要因應措施,以確保人民的安全與福祉,並呼籲政府優先考慮讓醫療體系的利益相關者接種疫苗。該協會同時盼馬國政府可以確保醫療器材製造的供應鏈,能夠以最佳產能方式繼續運作,在嚴格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下確保全國醫療機構、服務單位及醫療器材的供應鏈不受影響,這在全球對抗疫情大流行中至關重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緬甸的政治動盪對在該國經營的日本公司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由於緬甸軍方在 2 月份奪取政權後繼續鎮壓反政變抗議活動,大型零售商 Aeon 已決定推遲在緬甸的購物中心項目。此前,Aeon與緬甸公司宣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以在仰光郊區合作開發大型購物中心,預計在今年夏天開始建設。Aeon目前雖尚未決定新的時間表,但因該公司認為緬甸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故雖延緩推動,也無意取消該項目。 資料來源:NHK World-Japan News https://www3-nhk-or-jp.cdn.ampproject.org/c/s/www3.nhk.or.jp/nhkworld/en/news/20210519_22/amp.html?fbclid=IwAR3W-UzCLH3Uidk5U1v2Rui8tUYpUr9PVvdbE2TQg7iCOivszKKyuk2N-qw
A:鑒於緬甸自 2 月以來不穩定之局勢,國際時尚品牌商 H&M、Bestseller、Primark 及 Benneton 等公司陸續停止對緬甸的新訂單。惟近期H&M、Bestseller 及 Primark已開始再次與緬甸供應商下新訂單。C&A則仍暫停所有新訂單,但表示仍將兌現對供應商及工廠的所有現有承諾。 據H&M 表示,為避免緬甸供應商面臨關閉工廠或導致數萬名成衣工人失業;經過詳盡調查後,確認供應對象與緬甸軍方未有直接關係,因此重新恢復下單。另 Primark 表示,公司致力於兌現與緬甸供應商的所有現有訂單,並已重新開始與緬甸主要供應商下訂單。 資料來源:Ecotextile News https://www.ecotextile.com/2021051827802/fashion-retail-news/h-m-bestseller-resume-myanmar-orders-c-a-pulls-out.html 及 Ecotextile News https://www.ecotextile.com/2021051927803/fashion-retail-news/primark-resumes-placing-orders-in-myanmar.html?fbclid=IwAR2NKluN4SkV4S6M1LeU1i-UiwaqHWfdAc67d0cybnzS7MUdz5EYad8PHOE
A:Eco Textile電子報報導,在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後,時尚零售商Primark加入H&M及Bestseller的行列,停止在緬甸下新訂單,於5月19日宣布恢復在緬甸採購。Primark的發言人表示,幾週前,該公司決定暫停在緬甸的新訂單,當時希望這只是暫時的,以支持該公司的供應商及他們的工廠,進而保護工廠勞工的生計。Primark承諾無論要多久時間都將兌現與緬甸供應商的所有現有訂單,並已重新下訂單給在緬甸的主要戰略供應商。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按照特別調查小組指示,努力穩定黃金價格。在調查期間,部份社交媒體引用主流媒體的假新聞,惡意損害該協會的聲譽。根據YGEA在5月17日發布的通知,這些用戶將受到共享假新聞的用戶的限制。目前,該協會已限制從仰光以外的省邦購買黃金,並敦促會員只能用現金進行交易。此外,非法進口商及過失交易者將面臨嚴重的法律訴訟。 5月12日,黃金價格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緬克170.9萬緬幣(0.578盎司,或0.016公斤)。5月17日,黃金價格跌至每緬克159.5萬緬幣,一週內大幅下跌11萬緬幣。與此同時,5月17日,國際黃金價格為每盎司1,852美元。美元對緬元的匯率為1,675緬幣。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在本財年,從2020-21年10月1日到5月7日,緬甸的進口額為91.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1.9億美元大幅減少了30.7億美元,主因消費、資本、中間產品及來料加工CMP企業集團的進口值大幅下降。 在本財年的過去7個月裡,緬甸主要進口汽車零部件、車輛、機器、鋼鐵及飛機零部件等資本貨物,進口額估計為31.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53.7萬美元。此外,緬甸進口價值19.58億美元的消費品,包括藥品、化妝品及棕櫚油。消費品進口較前一財政年度同期微幅減少1.062億美元。石油產品及塑料原材料是緬甸主要的進口貨物,其次則是中間財。今年,緬甸的原材料進口從上年同期的40.6億美元降至30.5億美元。同期,來料加工CMP成衣業進口價值9.12億美元的原材料,比上年度減少了4.247億美元。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歐洲國家取消訂單、西方國家暫停貿易,佔緬甸出口30%的CMP成衣業面臨困境。因此,CMP企業的原材料進口值持續下降。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曼德勒地區的番茄農因市場對台灣番茄的需求高而享有良好的價格。由於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國內消費下降及價格下跌,今年農民的種植減少,故今年台灣番茄的產量下降。 曼德勒番茄農表示,儘管產量低,但市場需求,今年每緬斤能賣到800到1,000緬幣,而去年只有300到400緬幣。由於耕種減少,產量下降了。因此,由於市場上對台灣番茄的需求使價格上漲。種植台灣番茄的成本在每英畝150萬到200萬緬幣之間。因此,如果農民每緬斤的收入不逾500,緬幣,他們的利潤就會減少。由於價格好,農民們計畫今年將種更多的番茄。台灣番茄一年兩收,分別在1月及9月,是農民的好作物,因為其產量甚高。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5月19日 據越南工商報報導,亞洲各生產國雖受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之影響,但越南紡織業出口卻迎來新機會。據越南工商部統計,2021年前4月越南紡織品出口金額達9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0.7%。主要原因是越南紡織品借助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條件之優勢,還有越南紡織品主要進口國-美國市場的經濟復甦。 據越南證券股份公司SSI指出,越南紡織品將持續成長至2021年第3季,因目前幾乎所有企業的生產訂單已滿至2021年9月。對於美國市場,自2020年12月中國大陸紡織品市場占有率從28.5%下降至2021年3月的23.6%,而同期越南紡織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從12.7%上升至15.6%。從而看出,中國大陸在美國失去的市場份額為越南紡織品打開新機會。 另一方面,據胡志明市紡織刺繡協會(Agtek)范文越副主席表示,目前與越南有競爭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印尼及緬甸均經歷許多市場波動,導致其生產和出口能力下降。此外,柬埔寨也正受新一波COVID-19之影響,導致訂單流動比預期更快,越南出口機會亦從而增長。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據緬甸中央銀行(CBM)的統計,CBM於5月份在匯市售出1,800萬美元以穩定匯市。由於美元持續飆漲,在5月12日1美元兌緬幣匯率達到1,700緬幣的高峰。為控制大幅升值的美元,緬甸中行分別於2021年1月在匯市拋售180萬美元,2月3日賣出約680萬美元,4月22日及27日分別賣出600萬美元,5月則賣出1,800萬美元。CBM根據外匯市場交易規定,與獲授權辦理外匯業務的私人銀行進行交易。 商界表示,匯率的波動對農業及畜牧業供應鏈中的各方造成困擾,影響所及包括農民、貿易商及出口商等,因此,穩定的匯率對企業至關重要。
A:一、菲媒報導,AC能源公司(ACEN)頃於北伊洛戈斯省(Ilocos Norte)Pagudpud市動土興建160MW發電量之Balaoi及Caunayan風力發電計畫,此係菲國迄今興建中最大風場。完工後,該風場將擁有32台來自德國Siemens Gamesa之最先進風電機組,每台可生產5MW風電,進而優化該風場之再生能源生產。 二、ACEN開發長Jose Maria Zabaleta對此表示高興,並認為該計畫完工後將使該公司成為菲國規模最大、成本最低之再生能源生產商。另,接續最近完成之太陽能電場及電池儲存廠,該風場將進一步提高AC能源發電量,並隨著該公司擴大永續投資規模,為再生能源之增長作出貢獻。 三、上述風場一旦建成商轉後,菲國風力發電量將倍增。迄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將比目標值5,000 MW多出2,000 MW。該風場興建成本為114億披索(約2.4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係ACEN與長期合作夥伴UPC Renewables之最新合作項目。預計於2022年第4季完成,並於2023年開始營運。 四、UPC Renewables執行長David Sutton表示,Balaoi及Caunayan風場擁有該國最佳風力資源,該風場亦凸顯10多年規劃開發工作得以落實。為此該公司感謝北伊洛戈斯省政府及Pagudpud市政府持續支持,促使該投資項目取得具體成果。 五、ACEN表示,本風場計畫為該公司在北伊洛戈斯省之第3個風能開發計畫,另2項為位於Bangui之NorthWind風場,以及Pagudpud之North Luzon Renewables風場。本計畫目標在於促進北伊洛戈斯省之包容性與永續經濟成長,將可創造就業機會,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Balaoi及Caunayan風場即是一例,透過努力經營為當地創造共享價值,確保再生能源供應,同時增進地方經濟活力。未來ACEN將繼續致力於菲國綠色導向復甦中發揮功用,並成為東南亞最大之上市再生能源平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