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5)月19日報導稱,為早日發行新冠疫苗接種的證明文件,俾利未來各國經貿人士順利往來,日本政府決定近期成立研究小組,檢討發行新冠疫苗接種之電子證明文件;據悉未來成員除包括法務省、外務省及厚生勞動省等外,日本內閣官房IT綜合戰略室亦將調派人員參加。 日本政府內部正就上述研究小組的成立時間及人員規模進行最後協調,接種證明將與統一管理接種資訊之「疫苗接種記錄系統(VRS)」互相連接,設定在辦理登機手續或入境審查時,出示紙本或智慧手機銀幕之條碼。 目前歐盟(EU)及東協(ASEAN)等地區考慮推動將疫苗接種證明作為出入境條件,意大利本(2021)年4月下旬已開始在國內推動使用「疫苗護照」,正陸續分階段放寬各種限制,以促進人員觀光交流。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5月18日報導,長期以來,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洪水和缺水問題層出不窮,水技術一直被認為是丹麥具有出口的潛能,因為丹麥公司擁有洪水和缺水的解決方案。 自從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丹麥梅特總理已多次向美國提議強調丹麥在綠能方面, 尤其在水技術能向美國出口 。 丹麥外交部與環境部跟多家私營公司於2016年簽訂水技術合作聯盟 Water Technology Alliance (WTA)迄今已獲得多項合作, 此次鑒於美國近期面臨乾旱及用水短缺問題較為嚴重, 加州當地GEI 顧問公司與丹麥WTA 之其中幾家公司Rambøll, Skytem 與奧胡斯大學合作為加州協助尋水源, 因而再次成功外銷水技術到美國,使丹麥獲得為期多年總計超過1億丹麥克朗的訂單。 S公司擁有之TEM (埋地瞬變電磁探勘技術)透過直升機在空中飛行以地底掃描器協助找尋地下水源,掃描數據資料傳回 Rambøll及奧胡斯大學團隊進行分析,藉此可以獲得更多如何永續處理地下水的數據資訊以及找尋全新地下水源區域。Rambøll水資源領域的市場經理Max Halkjær說: "這是每個人都會注意到的參考項目"。渠並指出加州為丹麥公司之完美初步示範點,全球有許多國家將會有需要有相關尋水及地下水源技術的解決方案。 此次的訂單也符合出口計劃“ Water Vision 2025”,該計劃由Danva、丹麥環境技術、丹麥工總和環境部共同製定,其目標是在2025年將水技術的出口增加一倍,並創造4,000個新的就業機會。 外交部Kofoed 部長指出: 當全球對永續發展付諸展現行動雄心時,丹麥在水專業知識技術上處於最前鋒。 此次Rambøll 獲得超過1億丹麥克朗的訂單顯示其實力。 疫後,知識共享和建立夥伴關係為奠定重新開始出口之重要關鍵, 因為它將有利於經濟,環境和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5月19日報導,根據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 2021年5月18日公布資料,2021年3月西班牙政府公債增加257億2,600萬歐元,第1季政府公債總金額為1兆3,926億9,600萬歐元,增加471億2,600萬歐元,成長3.5%,另西國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0.5%,使政府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大幅增加至125.3%,創140年以來最高歷史紀錄。國際貨幣基金(IMF) 資料指出,該比例係西國自1881年(149%)以來最高紀錄。 上述西國2021年3月西國政府公債1兆3,926億9,600萬歐元中,中央政府公債為1兆2,098億5,300萬歐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1.1%;社會保險局公債金額為853億5,500萬歐元,增加55.1%,約占GDP之7.7%;自治區政府公債亦為歷史新高,金額為3,072億1,000萬歐元,增加3%;地方政府公債為唯一金額減少之單位,計221億8,500萬歐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6億8,700萬歐元。 與2020年3月西班牙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時相較,過去一年西國政府公債增加1,681億7,100萬歐元,增加13.7%,為自2013年以來最大增幅。西國政府規劃2021年政府公債占GDP之比例為119.5%,將較2020年之120%微幅減少,惟能否達成該項目標仍取決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施打進度、觀光業復甦情形及疫情管制措施鬆綁等是否能順利帶動西國之經濟復甦。未來幾年西國政府勢須透過稅務改革措施如控管社會福利金(pensiones)支出及縮減財政赤字、促進經濟成長及採取適當通膨策略等,以降低政府公債。
A:根據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報導,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副主席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日前表示,葡萄牙將成為歐盟電池生產與技術發展之關鍵角色,受益於葡國擔任歐盟部長理事會之輪值主席國,將大幅推動電池生產之相關規定,以邁向生產更環保、安全及高效能之電池。 儘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歐洲仍較中國售出較多之電動車,使得2020年成為電動車年。歐盟目前在電池產業投資超過600億歐元,為中國之3倍,目標係生產足夠之電池以供應2025年流通之6百萬至8百萬輛電動車之目標。 葡萄牙經濟部長Pedro Siza Vieira指出,目前葡萄牙對生產低附加價值之組件不感興趣,故有必要強調葡萄牙在整個價值鏈上之能力,包括從原材料之提煉、生產電池所需之單電池(cell)、生產電池及最終電池回收等;而目前葡國欠缺的係投資能力,因在技術上仍需大量投資方可與價值鏈緊密結合。
A:西班牙對外貿易投資促進局(ICEX)2021年5月17日報導,根據西班牙海關公布貿易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3月西班牙出口成長4.9%,出口總金額達723億800萬歐元,進口減少1.3%,總金額為755億7,100萬歐元;貿易赤字為32億6,300萬歐元,較上一年同期減少57.4%。 2021年第1季西班牙出口成長動力主要來自資本財(+6%)、汽車業(+5.4%)、消費品製造業(+4.4%)及非化學半製成品(+4.2%)。2021年第1季西班牙對歐盟出口成長7.8%,占總出口之61.2%;對歐元區之出口成長9%,占53.8%;對歐盟以外之歐洲國家出口減少0.1%,占7.5%。 西班牙2021年第1季出口成長最快之自治區為加利西亞(Galicia, +10.9%)、穆爾西亞(Murcia, +10.6%)及加泰隆尼亞(Cataluña, +10.2%);反之,出口降幅最大自治后為加納利群島(Canarias, -39.8%)、卡斯蒂利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 -21%)和埃斯特雷馬杜拉(Extremadura, -14.9%)。 與其他國家相比,在歐盟主要經濟體中,德國與法國出口則分別成長16.1%及13.1%;在歐盟以外,英國出口成長22.4%,美國出口成長12.7%,日本出口成長16.1%。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民航管理委員會(Civil Aviation Regulatory Commission , CARC)主席Captain Haitham Misto於本(2021)年5月19日指出,依據該委員會字跡長及營運商所獲得之數據資料顯示,約旦航空公司2020年虧損超過2億約幣(2.82億美元)。此些損失尚不包括支援航空業之營運商,如維修公司、培訓機構與地面處理公司。 M主席續指出,另依據該會官方數據顯示,自去年3月17日至12月31日期間,由於COVID-19疫情爆發,約旦國際機場(QAIA)旅客運輸量急劇下降93%。該段期間,約有53.2萬名旅客進出約旦國際機場,班機起降共計9,426個航班,而2019年同期,旅客約7,327,000人次, 64,977航班。 報導指出,在航空貨運方面,約旦國際機場去年處理49,701噸貨物,而2019年為105,402噸,降幅約為53%。同時, 2020年1月1日至3月16日期間,該機場之客運量下降5%,共接待約152萬名旅客,而2019年同期約為160萬人次。
A: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頃公布的全球旅遊警示中,將馬來西亞列為最高級別的第四級警戒,建議旅客避免前往馬國。 該中心發出前述警示,主因為馬來西亞目前的新冠疫情局勢,即使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旅客亦可能會有染上或傳播新冠變種病毒的風險,因此,建議旅客避開前往馬來西亞的旅程。 根據該中心網站指出,倘旅客須前往馬來西亞,則要在行程之前完成所有的新冠疫苗接種,並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6尺的距離,避免前往擁擠的群聚活動以及勤洗手。 前述全球旅遊警示將目的地(國際與美國)分為四個級別,分別為: 第一級警戒(新冠病毒風險低):所有的旅客都應該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6尺或2公尺的距離,避免擁擠的人群、勤洗手或使用消毒搓手液,以及注意身體是否出現疾病的症狀。 第二級警戒(新冠病毒風險中等):高新冠病毒風險的旅客應該避免前往此級別的目的地進行非必要的行程。 第三級警戒(新冠病毒風險高):旅客應該避免前往此級別的目的地進行非必要的行程。 第四級警戒(新冠病毒風險非常高):旅客應該避免前往此級別的目的地。 連接網頁:https://wwwnc.cdc.gov/travel/notices/covid-4/coronavirus-malaysia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衛生部長阿漢峇峇(Dr. Adham Baba)表示,倘雪蘭莪州的新冠疫情及確診病例無法改善及控制,雪蘭莪州未來將可能全面落實更嚴格的行動管制令(MCO),並實施更嚴格的標準作業程序(SOP)。 馬國自本(2021)年5月12日至6月7日第三次在全國實施「行動管制令」(Movement-Control Order),以防範新冠變種病毒持續惡化及避免醫療設備難以負荷。在實施前述行管令期間,經濟領域的所有活動獲准運作,惟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全國實施MCO讓馬國可以擴大檢測、隔離和治療新冠疫,雪蘭莪州政府亦在部分高傳播率的地區展開RTK-Ag的檢測。 另一方面,雪蘭莪州州務大臣阿米魯丁(Aminuddin)澄清,雪蘭莪州政府其實並不反對實施全面封鎖行管令,只不過要封州就得全面探討各項因素,將其衝擊影響降至最低。馬國聯邦政府或國家安全理事會擁有許可權實施封州決策。實施全面封鎖行管令不應倉促決定,所以後續配套或措施,包括線上教學、支援低收入群體(B40)、大規模及全面篩檢及加速疫苗接種計畫等,才不會引起社會混亂。目前雪蘭莪州新冠疫情嚴峻,醫療資源難以負荷,除於近期增加床位及呼吸機外,亦需考慮醫療人員不足問題。 馬國廠商聯合會(FMM)總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建議該國政府繼續使用行動管控令2.0(MCO 2.0)的模式,允許經濟領域運作且設置更嚴格的作業標準程序(SOP)以降低新冠感染率。馬國廠商瞭解需要落實更嚴格的措施,但卻不贊同完全封鎖,因這將造成經濟無法彌補的損失。嚴格限制人員流動,並鼓勵員工居家辦公,並透明過減少員工人數來重新安排工廠的工作班次,以及公司訓練員工在家工作(WFH),擁有必要的支援設施。此外,馬國政府繼續提供必要援助,包括經濟援助,例如暫停貸款、工資補貼計畫、中小企業融資援助,降低業務成本等等,協助廠商渡過難關。 馬國政府於去(2020)年實施的行動管制令1.0(MCO 1.0),在完全封鎖情況下,僅允許50%基本服務業運作,經濟狀況非常嚴峻,導致馬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至17.1%,2020年第二季,5月份失業人數更高達82萬6,100人。 截至本年5月19日止,馬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48萬5,496件並出現2,040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43萬6,116人。同期,雪蘭莪州確診病例達15萬9,307件,占全國總數之32.81%,死亡病例513人,占全國總數之25.15%。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主導的「綠色金融業工作小組(Green Finance Industry Taskforce,簡稱GFIT)」本(2021)年5月19日公佈3項新指導原則,其中一項是綠色貿易融資與營運資金框架,該框架列明銀行在審核綠色貿易融資交易時該採取的基本原則,同時也建議相關活動應獲取的業界標準認證,以證明符合標準。 由於綠色貿易融資服務屬於新型金融產品,新加坡尚未有相關的業界審核標準,有了GFIT推出的框架,金融機構就能依據框架的基本原則更佳制定審核條件。滙豐銀行(HSBC)和大華銀行(UOB)即依據上述框架率先推出再生能源、再循環、農業和務農活動的綠色貿易融資交易。要獲得融資,企業必須提出詳細的永續策略並提供資金用途的文件證明,企業也須提交相關業務與貿易交易有利於永續發展的記錄。證明文件包括業界證書、政府執照,以及受承認的合作廠商對綠色活動或產品做出的評估報告。 GFIT同時也推出關於披露氣候環保資訊的指南,內容符合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工作小組提出的建議。該指南也為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領域列出特定的資訊披露最佳做法。此外,為了在房地產、基礎建設、基金管理和轉型中的領域推動綠色金融,GFIT也公佈一份白皮書,內容包括在區域內推展永續基礎建設投資,以及油氣業與汽車業使用轉型債券和貸款的建議。 GFIT成員包括金融機構、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和金融業協會的代表。小組的宗旨是透過制定分類方法、加強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管理做法、改善資訊披露過程和提出綠色金融解決方案,以加快綠色金融發展。
A: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本(2021)年5月19日在美國商會舉行的線上「全球經濟復甦論壇」接受該會副會長薄邁倫(Myron Brilliant)的視訊訪問時表示,在疫情下,國際社會應確保保持貿易開放、避免破壞供應鏈,如果每個國家都嘗試在境內製造所有產品,將是一種非常有害的安排,也是不可能的。產品的最後組裝可以在各自國內進行,但若要求每一個零件都在自己境內生產將是非常困難,所有原材料也要自己生產,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 李總理強調,各國必須合作,雖然現在的生產方式更傾向於「以防萬一(just in case)」,而非「及時生產(just in time)」,此類安排若進行到極致將大幅推高價格。沒有一個國家可自己獨力生產疫苗,因為除了疫苗的原材料之外,還需要瓶子、瓶塞,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物品。要確保全球貿易保持開放,李總理認為透過雙邊模式逐一國家進行談判非常困難,聚集更多夥伴進行多邊合作,建立適合各方的規則以及互信才是較為理想的方式。 有關「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李總理認為,各區域中存有不少合作契機,美國曾主導CPTPP,目前該協定大致上也是美國設想的模樣,希望美國可重新加入該協定。 李顯龍總理指出,除了傳統貿易模式,新加坡也積極推動數位經濟和綠色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例如為數據傳送和儲存制定標準,以及在綠色融資和永續發展標準等領域進行合作,希望可推動和美國的合作。新加坡是一個小且開放的國家,無法承擔封閉邊境的後果,必須順應局勢變化因應問題,就算在疫情暴發時,新加坡需要食物和燃油的供應,並允許人們出入境,雖繼續進行相關活動具有一定風險,但無可避免,只能積極採取新冠檢測、追蹤病患接觸者,以及按照程序審核入境者,以保障人民的安全。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人民銀行2021年5月12日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公布,初步統計,本(2021)年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5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少1.25兆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8兆元,少增3,399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72億元,多減1,182億元;委託貸款減少213億元,少減366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328億元,多減1,351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152億元,多減2,729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3,509億元,少5,728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3,739億元,多38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814億元,多499億元。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人民銀行2021年5月12日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發布本(2021)年4月金融統計資料如下: 一、廣義貨幣成長8.1%,狹義貨幣成長6.2% 4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226.21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8.1%,增速分別較3月底和去年同期低1.3%和3%;狹義貨幣(M1)餘額60.54兆元,成長6.2%,增速較3月底低0.9%,較去年同期高0.7%;流通中貨幣(M0)餘額8.58兆元,成長5.3%。 二、人民幣貸款增加1.47兆元,外幣貸款增加66億美元 4月底,本外幣貸款餘額187.8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181.88兆元,成長12.3%,增速分別較3月底和去年同期低0.3%和0.8%。 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兆元,較去年同期少增2,293億元。部門方面,住戶貸款增加5,28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6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1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55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14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60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71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532億元。 4月底,外幣貸款餘額9,2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8%。4月外幣貸款增加66億美元,少增141億美元。 三、人民幣存款減少7,252億元,外幣存款增加478億美元 4月底,本外幣存款餘額226.69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2%。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220.2兆元,成長8.9%,增速較3月底和去年同期均低1%。 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7,252億元,較去年同期多減2兆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57兆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556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77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268億元。 4月底,外幣存款餘額1兆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2%。當月外幣存款增加478億美元,多增588億美元。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人民銀行2021年5月12日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公布,初步統計,本(2021)年4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6.16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1.7%。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80.79兆元,成長12.7%;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餘額為2.25兆元,下降7%;委託貸款餘額為11.02兆元,下降2.5%;信託貸款餘額為5.87兆元,下降21%;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為3.61兆元,成長5.9%;企業債券餘額為28.39兆元,成長8.9%;政府債券餘額為47.08兆元,成長18.8%;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為8.58兆元,成長14.2%。 結構方面,本年4月底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61%,較去年同期高0.5%;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餘額佔比0.8%,低0.1%;委託貸款餘額佔比3.7%,低0.6%;信託貸款餘額佔比2%,低0.8%;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餘額佔比1.2%,低0.1%;企業債券餘額佔比9.6%,低0.2%;政府債券餘額佔比15.9%,高1%;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佔比2.9%,高0.1%。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人民銀行2021年5月12日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發布金融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20)年同期少2,293億元。 本年4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181.88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3%,增速分別較3月底和去年同期低0.3%和0.8%。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增加4,918億元,以實體經濟貸款增加7,552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6,605億元。 4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220.2兆元,成長8.9%。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汽車工業協會2021年5月12日 中國大陸汽車工業協會發布資料顯示,本(2021)年4月,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23.4萬輛和225.2萬輛,較3月下降9.3%和10.8%,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6.3%和8.6%。 本年1至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8.6萬輛和874.8萬輛,分別成長53.4%和51.8%。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5月11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5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CBSA)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和越南的軟墊式座椅(Upholstered Domestic Seating)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肯定性初裁,決定自當日起對涉案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大陸出口商預計傾銷幅度為11.01%至206.36%、預計補貼幅度為0%至89.54%。越南出口商預計傾銷幅度為17.44%至 89.77%、預計補貼幅度為0%至 11.73%。涉案產品的加拿大海關稅則號列為9401.40.00.00、9401.61.10.10、9401.61.10.90、9401.71.10.10、9401.71.10.90。 2020年12月21日,CBSA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和越南的軟墊式座椅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1年5月11日 中國大陸統計局公布,本(2021)年4月,大陸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較去(2020)年同期上漲6.8%,較3月上漲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9%,較3月上漲1.3%。1至4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3%。
A: 據日本NHK NEWS WEB本(5)月19日報導,日商豐田汽車將首次因為國際半導體經濟供應不足,預定下(6)月關閉位於日本岩手縣及宮城縣兩座工廠,實施時間最長達8天,預估將影響減少約2萬輛汽車產能。 豐田汽車公司發表,由於本(2021)年國際半導體車用晶片產能嚴重不足,導致無法採購到足夠的零組件,被迫不得不暫時關閉生產工廠。上述兩個工廠主要生產SUV「C-HR」及小型車「Yaris」車種,共計將有約2萬輛汽車之生產會受到影響。 另外,除豐田汽車公司外,日商SUBARU上(4)月亦因此原由,暫停關閉群馬縣工廠8天及美國工廠10天。日產汽車及三菱汽車公司各自預估將減產25萬輛及4萬輛汽車,半導體車用晶片不足之問題,似有長期化的趨勢。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020年4月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蝦及螃蟹出口持續下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國際航班的開通,漁業出口可望恢復。 緬甸政府促積極進國內畜牧及漁產品的消費。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相比,民營業者還在試圖進入國外市場,緬甸在過去幾年已順利進入中國及香港活蝦及蟹市場,惟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造成出口中斷。Super Search Capital(香港)有限公司表示,活蝦及螃蟹須在24小時內空運,只要國際航班恢復正常,就會重新開展業務。魚、蝦及螃蟹從緬甸德林達依省高當運到仰光,然後空運到各國市場。 中國有數百萬人消費緬甸的商品,在香港的市場也很暢銷。儘管需求增加,但由於運輸限制,活魚產品的出口已暫停,如果航班開通,即可恢復正常。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表示,截至本財年(2020-21年)5月7日,緬甸已出口逾128萬噸食米及碎米,創收4.9045億美元。然而,在本財年的前7個月內,緬甸的食米出口量與去年相比下降了51.2589萬噸。本財年食米出口也下降了3,392萬美元。根據商務部的一項公告,在2019-20財年的10月1日至5月7日期間,食米及碎米的數量逾179萬噸,價值5.224億美元。本財年,緬甸出口了70多萬噸食米,創造了1.9887億美元的收入,出口了50多萬噸碎米,創造了1.91584億美元的收入。